湿式电除尘新技术原理介绍及应用实例分析
湿式电除尘器技术方案

湿式电除尘器技术方案1. 引言湿式电除尘器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烟气净化领域。
本文将介绍湿式电除尘器技术的原理、结构和应用,并讨论其优点和局限性。
2. 技术原理湿式电除尘器技术是通过电力作用和水洗作用实现颗粒物的捕集和去除。
其基本原理如下:•电力作用:湿式电除尘器借助直流高电压产生电离现象,使烟气中的颗粒物带电。
带电颗粒物受电场力的作用,向集电极移动,并沉积在集电极上。
•水洗作用:湿式电除尘器中的水喷淋系统将大量水雾喷洒在烟气中,通过水的冲洗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小颗粒物和黏性颗粒物。
综合利用电力作用和水洗作用,湿式电除尘器能够有效地捕集和去除PM2.5等细小颗粒物,降低烟气的颗粒物排放浓度。
3. 设备结构湿式电除尘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进气口:用于引导烟气进入除尘器系统。
2.电场区:包括高压电源、集电极和放电极等组成。
高压电源提供直流高电压,使烟气中的颗粒物带电。
集电极和放电极配置在电场区域内,从而创造出较强的电场力。
3.喷淋系统:喷淋系统包括喷嘴和水泵等设备。
喷嘴将水雾喷洒到进入电场区的烟气中,起到冲洗颗粒物的作用。
4.集尘室:集尘室是湿式电除尘器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通过电场的作用和水洗作用,将烟气中的颗粒物捕集和去除。
5.排气管道:排气管道将经过湿式电除尘器处理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
4. 技术优点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高效去除颗粒物:湿式电除尘器结合了电力作用和水洗作用,能够高效捕集和去除细小颗粒物,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适应性强:湿式电除尘器对不同粉尘的适应性较好,能够处理高浓度的颗粒污染物。
•低能耗:湿式电除尘器的能耗相对较低,与传统除尘设备相比具有较好的能源节约效果。
•废水处理:湿式电除尘器通过喷淋系统产生废水,这些废水需要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
这种处理过程可以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技术局限性湿式电除尘器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设备体积较大:湿式电除尘器需要配置喷淋系统和集尘室,相比其他除尘设备,体积较大。
《2024年湿式电除尘技术在钢铁烧结中的应用及评价分析》范文

《湿式电除尘技术在钢铁烧结中的应用及评价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钢铁烧结过程中的烟气治理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湿式电除尘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烟气治理技术,在钢铁烧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式电除尘技术在钢铁烧结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二、湿式电除尘技术概述湿式电除尘技术是一种利用喷淋水和电场力共同作用,对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进行高效去除的烟气治理技术。
该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对细微颗粒物捕集效果好、对气态污染物去除能力强等优点。
三、湿式电除尘技术在钢铁烧结中的应用在钢铁烧结过程中,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湿式电除尘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电场中喷淋水雾,使烟气中的颗粒物与水雾发生碰撞、凝聚、沉降,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同时,湿式电除尘技术还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
四、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1. 除尘效率高:湿式电除尘技术对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烟尘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 去除气态污染物能力强:除了颗粒物外,湿式电除尘技术还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进一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运行稳定:湿式电除尘技术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受烟气成分、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4. 维护成本低:湿式电除尘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成本较低,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
五、评价分析湿式电除尘技术在钢铁烧结中的应用,对于改善烟气排放质量、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其高效率的除尘效果和强大的气态污染物去除能力,使得烟气排放浓度得到有效降低,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此外,该技术还具有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为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湿式电除尘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喷淋水雾可能带来二次污染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水处理系统,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湿式电除尘技术及在电厂应用与发展探讨

湿式电除尘技术及在电厂应用与发展探讨湿式电除尘技术是一种通过水膜捕集颗粒物、电场引导颗粒物收集以及电场辅助水膜捕集颗粒物的除尘方式。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湿式电除尘技术在电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技术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对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在电厂应用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原理湿式电除尘技术通过在除尘器内部形成水膜,将进入除尘器的烟气中的颗粒物捕集在水膜上,然后通过电场引导颗粒物收集,并且辅以电场辅助水膜捕集颗粒物的方式,最终实现对烟气中颗粒物的有效除尘。
具体来说,湿式电除尘器主要包括电场区、水膜区和除尘器本体三部分。
在电场区,通过设置极板和高压电场,形成电场;在水膜区,通过喷水装置形成水膜;在除尘器本体内,通过设置喷淋系统和电场系统,确保颗粒物在烟气中的捕集和除去。
二、湿式电除尘技术的优势湿式电除尘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干式除尘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除尘:湿式电除尘技术采用水膜和电场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捕集并收集烟气中的颗粒物,提高除尘效率。
2. 适用范围广:湿式电除尘技术适用于高浓度、高温、高湿度等多种烟气条件,适用范围广。
3. 能耗低:采用湿式电除尘技术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操作维护方便:湿式电除尘技术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要求较低,能够减少人工成本。
三、湿式电除尘技术在电厂应用湿式电除尘技术在电厂应用主要用于锅炉烟气和燃煤烟气的脱硫除尘。
在锅炉排放烟气中,一般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通过湿式电除尘技术,能够有效去除这些有害物质,保护环境,达到排放标准。
湿式电除尘技术在燃煤烟气脱硫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将烟气中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物质与水膜结合,通过电场引导收集,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量,达到环保减排的目的。
四、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随着湿式电除尘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研发:针对湿式电除尘技术在捕集颗粒物和去除有害物质方面的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继续开展技术研发和优化工作,提高技术水平。
湿式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湿式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湿式静电除尘器(也称为湿式电除尘器或湿式电集尘器)工作原理如下:
1. 过程开始时,将带有静电的颗粒物进入湿式静电除尘器的空气流中。
2. 空气流首先通过一个水喷雾室,其中的喷雾捕捉和湿化了空气中的颗粒物。
3. 喷雾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吸附到水滴上,使其变得重而沉向底部。
4. 它们与底部的沉淀池中的水接触,从而被完全分离出空气流。
5. 静电场被用于增强除尘效果。
在湿式静电除尘器中,使用静电产生器向水喷雾室的喷雾颗粒物带静电荷。
6. 在带有静电荷的水滴上附着的颗粒物,受到静电力和浓度极大增加的湿润表面的作用,更有效地吸附在水滴上。
7. 经过静电处理后的水滴再次汇入沉淀池,而空气则经过除尘器之前已经降低了颗粒物的浓度。
8. 清洗过的空气被释放到环境中,从而实现了除尘效果。
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水喷雾和静电效应的结合,将颗粒物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有效地净化空气。
湿电除尘工作原理

湿电除尘工作原理
湿电除尘是一种利用水的导电性来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的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1. 湿式电除尘器主要由电场和水洗系统两部分组成。
其中电场由电极和集尘导电液组成,通常是在两根金属电极之间注入水或其他导电液。
2. 当废气通过湿式电除尘器时,带电的颗粒物会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带电。
正负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会吸引和收集带电颗粒物。
3. 吸附在带电颗粒物表面的水分子会使其增大并形成水滴。
4. 这些水滴会沿着带电颗粒物的表面下落,并通过重力将颗粒物从气流中移除。
5. 同时,水洗系统会周期性地注入新鲜的水或导电液进行冲洗,以去除残留在电极上的颗粒物。
6. 最终,经过湿式电除尘器处理后的气流中的颗粒物被收集并沉积在底部的集尘器中,清洁的气体则被排放到大气中。
总的来说,湿电除尘通过利用水的导电性质和电场的作用,使带电的颗粒物凝聚成水滴并沉降,从而实现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的目的。
湿式电除尘器原理

湿式电除尘器原理
湿式电除尘器原理
1、除尘原理:湿式电除尘器是利用冷凝原理,在除尘器内部造成低压环境,
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无力维持在体积状态,沉积在冷凝元件表面。
2、湿式电除尘器由容积式主机、热电偶、真空测试装置、空气滤清器、安全阀、集尘器、冷凝元件和液位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3、冷凝原理:当空气经过冷凝元件时,高温高湿空气由高温减转为低温湿空气,此过程具有冷凝作用,有效降低空气温度,由于温升速率发生变化时的体稳定静恒定律,降低空气温度可降低其表面张力,使悬浮颗粒与冷凝表面紧密结合,因而除尘。
4、除尘效果: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的分离率可达99.99%以上,粒径小于
10um的分离率可达99%,处理空气量可达500,00m³/h,除尘量可达6.5g/Nm³,
污染物负荷可达180mg/Nm³.
5、维护:湿式电除尘器需要每月更换一次滤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清洗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持续使用性。
6、优点:湿式电除尘器在高效除尘性能以及安装维护简易性上非常优秀,适
用于污染物负荷较大的除尘工作。
湿式电除尘器的原理及应用

湿式电除尘器的原理及应用1. 湿式电除尘器的原理湿式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环保设备,用于去除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
它采用了湿式除尘和静电除尘的结合原理,具有高效除尘、低能耗、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
1.1 湿式除尘原理湿式除尘是通过将废气与液滴相接触,利用液滴的冲击、吸附和化学中和作用,使颗粒物和污染物附着在液滴表面,最终沉降下来。
主要原理包括:•冲击作用:废气中的颗粒物与液滴相接触时,由于液滴的冲击力,颗粒物受到冲击而落下。
•吸附作用:废气中的颗粒物与液滴相接触时,由于液滴表面的吸附力,颗粒物附着在液滴表面。
•化学中和作用:废气中的污染物与液滴中的化学试剂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使污染物去除。
1.2 静电除尘原理静电除尘是通过电场作用将颗粒物带电,并利用电场力将其引导到集尘板上,实现颗粒物的分离。
主要原理包括:•电离作用:废气中的颗粒物经过电离器时,带电负载的大气离子与颗粒物碰撞,使其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
•集尘作用:带电的颗粒物在电场的作用下,受到电场力的驱动,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并最终被集尘板捕捉。
2. 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湿式电除尘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废气处理中,特别是对含有大量细小颗粒物和污染物的废气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以下是湿式电除尘器的几个主要应用领域:2.1 火力发电行业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污染物,如烟尘、SO2等。
湿式电除尘器可以高效地去除这些颗粒物和污染物,提高烟气的洁净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钢铁冶炼行业钢铁冶炼过程中,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
湿式电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保护环境和工人的健康。
2.3 汽车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
湿式电除尘器可以高效去除这些有害物质,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为汽车制造行业的环保目标做出贡献。
2.4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中的许多工艺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湿式电除尘技术方案

湿式电除尘技术方案引言湿式电除尘技术是一种在工业领域中常用的除尘方法。
它通过将含尘气体通入水中,并利用电压的作用将颗粒物质从气体中去除。
本文将介绍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其优点和局限性。
湿式电除尘技术原理湿式电除尘技术主要有两个基本原理:静电除尘和水膜结构。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加高压电的方法来去除含尘气体中的颗粒物质。
两个电极之间形成强电场,当气体通过时,颗粒物质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被吸附在电极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粒径较小的颗粒物质。
水膜结构水膜结构是指通过喷洒水雾或将含尘气体通入水中,使颗粒物质与水发生碰撞,从而将颗粒物质捕捉在水中。
湿式电除尘的这一原理可以有效地去除粒径较大的颗粒物质。
湿式电除尘技术应用场景湿式电除尘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电厂:电厂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质,湿式电除尘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这些颗粒物质,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钢铁冶炼: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有大量的烟尘和颗粒物质,湿式电除尘技术在钢铁冶炼厂中被广泛使用,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3.水泥厂: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质,湿式电除尘技术可以有效地从气体中去除这些颗粒物质,保护环境。
4.化工厂: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质,湿式电除尘技术可将这些有害物质和颗粒物质从废气中去除,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湿式电除尘技术的优点湿式电除尘技术相比其他除尘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去尘效率高:湿式电除尘技术可以同时采用静电除尘和水膜结构原理,提供更高的去尘效率。
2.适用范围广:湿式电除尘技术适用于不同颗粒物质、不同粒度范围的除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低能耗:湿式电除尘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干式除尘技术,其电能消耗较低。
4.产生的废水可回收:湿式电除尘技术中所使用的水可以进行循环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局限性湿式电除尘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大量的水消耗:湿式电除尘技术需要大量的水来进行除尘,这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式电除尘新技术助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日益凸显,环保压力持续加大。
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雾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下大力气治理PM2.5,改善空气质量。
湿式电除尘器在满足超低排放、治理PM2.5方面的效果得到业内专家一致认可,环境保护部在《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鼓励火电企业采用湿式电除尘等新技术,防止脱硫造成的“石膏雨”污染。
作为一种先进的烟气治理技术,湿式电除尘技术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
国内企业自主开发的湿式电除尘技术,已在燃煤电厂取得成功应用。
上海长兴岛第二发电厂燃煤锅炉湿法脱硫后改造工程配套湿式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排放浓度仅为6.1mg/m3,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我国也有环保企业引进国外的湿式电除尘技术,并有多家电厂签订湿式电除尘器合同,最大配套机组为1000MW。
相信随着湿式电除尘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其必将成为燃煤电厂满足超低排放、治理PM2.5的有力武器。
大气环境形势严峻,PM2.5控制势在必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规定,一般地区燃煤锅炉烟囱烟尘排放限值30mg/m3,重点地区燃煤锅炉烟囱烟尘排放限值20mg/m3,汞及其化合物污染物排放限值0.03mg/m3。
根据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将PM2.5纳入强制监测范畴,并明确规定了时间要求,到2015年,在我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PM2.5监测;2016年,各地都要按照新修订的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结果。
国务院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重点区域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下降10%;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5%。
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3个重点区域将PM2.5细颗粒物纳入考核指标,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上述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要得到有效控制,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
新标准、严要求,是基于我国严峻的大气环境形势。
近年来,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实施控制细颗粒物及前体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包括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各种施工工地、各种粉状物料贮存场等。
其中工业污染源包括:火电、钢铁、建材、化工、炼油、有色冶金、各种锅炉和窑炉、各种废物焚烧装置、各种表面喷涂装置等。
2005年的研究资料显示,燃煤电厂直接排放的PM2.5约占全国PM2.5排放量的10%左右,加之由燃煤产生的二次颗粒物,燃煤电厂排放PM2.5占全国PM2.5比例还会更高。
大气环境形势严峻,燃煤电厂对细微颗粒的控制势在必行。
多一道把关设备,实现燃煤电厂终端控制目前,国内燃煤电厂锅炉尾部现有的烟气治理岛工艺流程一般是由脱硝、除尘器、湿法脱硫组成,烟气从湿法脱硫后直接进入烟囱,如图1所示。
脱硝负责脱除NOx,除尘器负责烟尘治理,湿法脱硫负责脱除SOx。
然而,脱硝设备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伴有SO2转化为SO3的副反应,使烟气中的SO3含量大为增加。
作为脱硝还原剂注入烟气中的NH3,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部分逃逸。
但在现行工艺流程中,SO3和逃逸的NH3并不能得到有效去除。
对于湿法脱硫,一方面,通过脱硫浆液的洗涤作用可脱除烟气中的部分颗粒物;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脱硫浆液雾化夹带、脱硫产物结晶析出,也会形成PM2.5。
脱硫塔对SO3的去除率很低,SO3以气溶胶的形式随烟气排出。
吸收塔顶部设置的机械式除雾器对水雾、烟尘、重金属和气溶胶粒子的脱除能力有限。
由于大量SO3的存在,进入烟囱的湿烟气处于酸露点以下,其冷凝液对烟囱造成腐蚀。
因为现有湿法脱硫系统去除PM2.5细颗粒物的能力很弱,对汞和SO3气溶胶等的脱除也有限,从而导致烟囱风向的下游经常出现“酸雨”、“石膏雨”等现象,或是有长长烟尾的“蓝烟”现象。
上述分析表明,在燃煤电厂传统工艺流程中,烟尘控制主要靠湿法脱硫前端的除尘装置实现,但不能控制后端湿法脱硫产生的细微颗粒粉尘。
因此,无论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有多高、湿法脱硫能除去多少前端逃逸的烟尘,烟囱排放也一定包含湿法脱硫洗涤之后仍未脱除的前端逃逸烟尘、湿法脱硫自身产生并排出的PM2.5细微颗粒物和气溶胶。
现行湿法脱硫工艺允许排出的雾滴含量是75mg/m3,其含固率约为20%,这意味着,现行湿法脱硫工艺容许排出的粉尘浓度就达到15mg/m3。
烟囱排放要实现国家标准要求的30mg/m3或20mg/m3,在保证除尘装置除尘效率的基础上,还要尽量减少脱硫工艺产生的细颗粒物。
在目前的烟气治理岛工艺流程中,湿法脱硫之后没有对脱硫工艺产生的细颗粒物进行控制,还有烟尘、PM2.5、SO3、汞及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直接从烟囱排出,处于一种自由开放状态。
因此,在湿法脱硫装置之后,需要再有一道把关设备,湿式电除尘器是最佳选择。
图1 国内燃煤电厂锅炉尾部现有的烟气治理岛的工艺流程实现超低排放,消烟除尘一劳永逸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与干式电除尘器类似,在湿式电除尘器中,水雾使粉尘凝并,并与粉尘在电场中一起荷电,一起被收集,收集到极板上的水雾形成水膜,水膜使极板清灰,保持极板洁净。
同时由于烟气温度降低及含湿量增高,粉尘比电阻大幅度下降,因此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状态非常稳定。
由于湿式电除尘器采用水流冲洗,没有振打装置,不会产生二次扬尘。
根据国外相关文献,湿式电除尘器对酸雾、有毒重金属以及PM10,尤其是PM2.5的微细粉尘有良好的脱除效果。
所以,可以使用湿式电除尘器来控制电厂SO3酸雾,同时还具有联合脱除多种污染物的功能。
湿式电除尘器能够解决湿法脱硫带来的石膏雨、蓝烟问题,缓解下游烟道、烟囱的腐蚀,节约防腐成本。
其性能稳定可靠、效率高,可有效收集微细颗粒物(PM2.5粉尘、SO3酸雾、气溶胶)、重金属(Hg、As、Se、Pb、Cr)、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二恶英)等,烟尘排放可达10mg/m3甚至5mg/m3以下,实现超低排放,彻底解决烟囱排放问题,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企业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关键难题有突破上个世纪,国内已将湿式电除尘器应用于硫酸和冶金工业生产中。
到目前为止,国内冶金工业还有使用湿式电除尘器的案例,其粉尘出口排放一直处于10mg/Nm3以下。
由于湿式电除尘器存在腐蚀、污泥、污水等需要再处理的问题,加上当时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比较低,湿式电除尘器没有在电力行业得到推广应用。
面对日益严峻的细微颗粒物污染问题,国内各大环保企业主动出击,有的自主研发,有的采用引进技术。
在国内,湿式电除尘技术的自主研发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还迅速展开了工业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湿式电除尘器的研发得到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燃煤电站PM2.5新型湿式电除尘技术与装备》课题,由高等院校完成湿式电除尘器理论方面的研究,企业完成湿式电除尘器应用方面的研究。
理论研究着重解决PM2.5的测试方法、湿法脱硫产物与湿法脱硫工艺过程的关系、湿法脱硫产物的物理特性、电场规律和收集性能等问题;应用研究着重解决湿式电除尘器的结构、极配、材料选择、防腐、水膜的均匀分布、水循环利用、高低压配套供电、加工工艺、安装工艺等问题。
通过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中国国情的性能优越、价格低廉的新型湿式电除尘器,并完成300MW(含)以上等级机组的新型湿式电除尘器示范工程,形成新型湿式电除尘的各项专利、行业标准等,从而填补国内大型湿式电除尘技术和产品的空白。
863计划的实施完成,将使中国的湿式电除尘器技术达到更高水平。
为实现863计划,迅速掌握湿式电除尘器的核心技术,企业自主设计制造了国内领先的全尺寸湿式电除尘器综合实验台(见图2所示),用以研究湿式电除尘器的极配、特殊结构、喷淋系统、水膜形成、抗结露、配套高压供电等关键技术。
通过实验,获得了许多关键的设计参数,同时建立了湿法脱硫模拟实验台,模拟湿法脱硫后的烟气工况下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性能。
影响湿式电除尘器应用的关键是水的二次污染和水耗问题,不解决灰水循环利用问题,湿式电除尘器就难以在燃煤电厂推广应用。
经过湿式电除尘器喷淋冲洗之后排出的水,含有大量酸性物质和细微颗粒物。
直接排放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耗水量大、运行成本高,水必须进行循环利用。
水的循环利用要经过两个环节,一是中和除酸,二是分离固体悬浮物,使污水变成适合喷淋使用的工业用水。
通过反复试验,掌握了湿式电除尘器的喷淋系统及均匀水膜形成规律、极配、结构、高压供电等关键技术;研发了悬浮物高效分离、水循环利用系统。
防腐是保证湿式电除尘器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问题,通过材料分析和抗腐蚀实验,寻找重要结构件的材料选择,制定防腐措施和施工工艺。
在研发过程中,相关企业已经获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式电除尘专利。
图2 湿式电除尘器综合实验台降低综合投资和运行费用,具有较好经济性采用湿式电除尘技术工艺,由于其终端把关的技术特点,布置在湿法脱硫前的除尘装置,只要满足湿法脱硫工艺要求即可,出口排放无需做到很低。
这样,既可降低前端除尘装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又能够解决脱硫设备前的场地紧张问题。
同时,由于湿式电除尘器运行中的喷淋作用,对烟气中的SO2具有一定的洗涤脱除作用,可以减少湿法脱硫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另外,湿式电除尘器大量减少了烟气中的SO3,有效缓解下游烟道、烟囱的腐蚀,降低烟囱防腐成本。
湿式电除尘器在实现粉尘超低排放,解决石膏雨、细微颗粒物(PM2.5粉尘、SO3酸雾、气溶胶)问题的同时,具有较好经济性。
国内燃煤锅炉湿式电除尘工程应用案例由于湿式电除尘技术对控制燃煤烟气中的PM2.5排放非常有效,在发达国家的电力工程领域,湿式电除尘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0余套不同类型的湿式电除尘器应用于美国、欧洲及日本的电厂,主要作为大气污染物综合治理的终端设备,用于去除湿法脱硫无法收集的酸雾、控制PM2.5微细颗粒物及解决烟气排放浊度问题。
比如,日本碧南电厂1~3号700MW机组和4、5号1000MW机组,均在湿法脱硫系统后设置湿式电除尘器,投运情况良好,烟尘排放浓度长期保持在2~5mg/m3水平,运行15年来,壳体和内件未发生严重的腐蚀问题。
我国环保企业从2009年开始投入湿式电除尘器的研究和开发,从试验、中试到工业应用,目前已取得了多个项目的成功应用,并得到很好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