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化学】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323222NaHCO Na C ΔO H O CO ++↑。
现取3NaHCO 16.8g ,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 A .4.4gB .6.2gC .8.8gD .10.6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物质为固体碳酸钠。
此题为固体的差量计算,设减少的质量为x 。
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1681066216.8g x ↑△固体减少的质量16816.8g =62xx=6.2g2.铝被称为“年轻的金属”,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2O 3通电 4Al +3O 2↑。
请计算生成1.08t 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是多少____?【答案】2.04t【解析】【分析】【详解】解:设生成1.08t 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2322Al O 4Al +3O 204108x 1.08t↑通电 204x =108 1.08tx=2.04t答:生成1.08t 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2.04t 。
3.我国科学家实现电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氢制氢技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S 一定条件S ↓ +H 2 .请计算生产 3吨 H 2,理论上需要 H 2S 多少吨?【答案】51吨【解析】【分析】【详解】解:设理论上需要H 2S 的质量为x22S +H 342x3tH S ↓一定条件34x =23tx=51 t答:理论上需要H 2S 51吨。4.某工厂需要16kg 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8kg【解析】【分析】【详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2222H O2H +O 3632x 16kg↑↑通电 36x =3216kgx=18kg答:消耗水的质量是18kg 。
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例题精选】:例1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要遵循客观事实,要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氯酸钾受热生成气体是氧气,氧气的一个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O2。
A式中写成O3,这是另一种气体(臭氧)的化学式。
其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要配平,即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一样。
B式中表示的氧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一样多。
第三:完整的方程式要把反应条件在等号上下标出来,把生成物是气体还是沉淀用箭头号标出来。
C式中没有写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点燃做条件,没有标出反应的产物氧气常温下是气体。
答案:D例2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B.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D.4克氢气和32克氧气点燃生成36克水解析:任何一个化学符号(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都具有宏观、微观、质量三方面的含义。
对于一个化学方程式,宏观上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即氢气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水,要注意宏观物质只有种类可分,无个数而言,不可读为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
方程式还可表示反应条件,此方程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常温下是不发生这个反应的,必须以点燃为条件。
从质量上看,氢气的式量为2,氧气的式量为32,水的式量为18,利用化学式的个数,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氢气∶氧气∶水=4∶32∶16由于化学式的式量是相对质量,单位是1,故叙述时只说几份质量即可,一般不用具体单位克、千克表示。
A式中的描述是用数学方法读化学符号。
答案:C例3下列描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6克碳在5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11克二氧化碳B.6克碳与20克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22克二氧化碳C.3克碳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11克二氧化碳D.8克碳与16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4克二氧化碳解析:判断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应根据方程式计算:(1)写出正确的方程式 C + O2CO2(2)计算各化学式的质量总和12 32 44(3)约简找出最简整数比 3 8 11当反应物与生成物呈现C∶O2∶CO2=3∶8∶11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第四章第四节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含答案

4.4化学方程式第四章生命之源--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B.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2.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反应前后()A.各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B.各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C.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D.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3.细铁丝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
在这个反应中,铁、氧气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A.56:32:72B.56:32:232C.168:64:232D.224:96:320 4.根据化学方程式C+O2CO2,无法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B.参加反应碳和氧气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5.下列关于2C+O22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示碳加氧气等于一氧化碳B.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6.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B.C.D.7.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mCaO+2SO2+O2═mCaSO4,则m的值是()A.4B.3C.2D.18.在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mCO2+nH2O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a+b=m+n B.a=2m C.a+2b=2m+n D.n=2b9.现有化学反应:xC2H6+yO2zCO2+wH2O,化学计量数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2z=x B.3x=2w C.2x=z D.y=2z+w 10.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9g B.11g C.12g D.14g1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A.9:8:19B.27:32:102C.27:32:80D.27:24:51 12.下列指定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铁在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C.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13.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P+O2↑═PO2B.4Fe+3O22Fe2O3C.CH4+2O2CO2+2H2OD.C+2CuO 2Cu+CO214.在2A+3B=C+2D反应中,36g A与5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A.7:1B.7:8C.7:16D.7:3215.在反应2A+3B=2C+D中,当10g A完全反应,生成14g C,又知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16,则B与D的质量比为()A.5:6B.6:5C.5:4D.4:5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有各种意义。
初中化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中)典型例题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唐荣德典型例题1.实验室用3.7 g 锌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氢气和氯化锌各多少克?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制得氯化锌的质量为y ………设未知量,Zn +2HCl = ZnCl 2+H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65 136 2 …………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3.7 g yx …………写出已知量和未知数 g 7.365=y 136,y =65g 7.3136⨯=7.7g …………列比例式,求解 g 7.365=x 2, x =65g 7.32⨯=0.1 g 答:制得氢气0.1 g ,氯化锌7.7 g ,………写出简要答案。
2.对于反应:X 2+3Y 2=2Z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D )A . 若X 2的式量为m ,Y 2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3n )B . 若m g X 2和n g Y 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 +n ) g ZC . 若m g X 2完全反应生成n g Z ,则同时消耗(m -n ) g Y 2D . Z 的化学式为XY 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 、C 正确。
由原子守恒,可得出Z 的化学式为XY 3,故D 错。
由题意知,反应物的总质量为m +3n ,而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m +3n ),显然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A 是错的。
答案:AD 。
3.反应:A +3B =2C ,若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8.5 g C ,则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B )A. 14∶3∶7B. 28∶2∶17C. 1∶3∶2D. 无法确定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 为8.5 g -7 g =1.5 g 。
初中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专题训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题(含答案)1.(1)露置在空气中已局部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参加适量的稀硫酸。
(2)已知+3价铁盐与铁粉在溶液中能发生化合反响,生成亚铁盐.现往生锈的铁粉中参加稀盐酸,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反响后铁粉有剩余,最终得到一种浅绿色溶液.写出整个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蓝矾与烧碱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4)“长征三号”火箭用液氢和液氧做燃料,其燃烧反响是。
(5)燃放烟花爆竹时,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化学方程。
2.(1)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
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热量)的方法来生成熔融状态的铁,从而焊接钢轨间的缝隙。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复原剂是,其根本反响类型是。
(2)钮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
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发生置换反响,从而产生电流,此反响的化学方程。
3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复原为氮气和水。
4.西汉时期的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句话告知了当时冶炼金属铜的方法,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其根本反响类型是。
5.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1)这句话中所指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③所发生的变更是物理变更还是化学变更?为什么。
6.“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的颗粒。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催化转换器”(内含催化剂)。
现有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的一种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和反响,生成可参加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含答案)(word)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含答案)(word)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答案】7.3g【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2g+100g+100g-207.6g=4.4g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CaCO2HCl=CaCl CO H O32227344x 4.4g73x=,x=7.3g44 4.4g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7.3g【点睛】根据质量守恒,求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稀盐酸中溶质质量2.某校学习小组测定酸碱中和反应。
他们向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
请你计算,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3.9%【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 O24058.5⨯50g8%x4050g8%=58.5xx=5.85g⨯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85g100%=3.9% 50g+100g⨯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9%。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难度不算大,但要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先求出溶质的质量,再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3.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
取100g生氧剂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4KO2+2H2O═4KOH+3O2↑),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稀硫酸反应)(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2)KO2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完全中和,通过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_____。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43)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够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够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在化学上称为“可逆反应”,可逆符号标记为“”。
事实上,许多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的可逆性。
如在一定条件下的固定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无色气体A和B,反应中生成红棕色气体C,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至不变B.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颜色由无色变深C.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D.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最多含有二种气体2.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A. 2.5 g B. 3 g C. 5 g D. 6 g3.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Na2CO3 + H2O+ CO2↑。
现取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4.4g B.6.2g C.8.8g D.10.6g4.加热x克氯酸钾和y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至反应不再发生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z克,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A.(x+y—z)克B.(x一z)克C.(x+y)克D.(y—z)克5.只含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
相同分子数目的以下物质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①C2H5OH ②CH3OH ③CH4④C2H4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6.(6分)煤是“工业的粮食”。
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物。
为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通过下列途径将煤转化为高热值的清洁燃料:(1)将煤干馏所得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水煤气的CO和H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液体燃料甲醇(CH3OH)。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62)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用量不同,但硫酸用量相同。
锌用量(X 轴)跟生成氢气的体积(Y 轴)(同温同压下)关系如图。
下列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线段OA (包括A 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B .线段OA (不包括A 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C .线段AB (包括A 点)表示锌过量和硫酸已耗尽 D .线段AB (不包括A 点)表示锌过量和硫酸已耗尽2. (08年汕头)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 A .物质的总质量B .元素种类C .原子数目D .分子数目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 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等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D .反应过程中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44.在化学方程式a C 3H 8+bO 2m 点燃CO 2+n H 2O 中,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n m b +=2B .a n 2=C .n m 34=D .a m =3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YX(2)A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类)(3)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6.当氧气不足时,乙醇(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可表示:2C2H5OH+5O2点燃2CO2+ 2CO+6H2O,假设得到的燃烧产物CO2、CO、H2O的总质量为25.2g,其中H2O为10.8g,则产物中CO的质量是()A.5.60g B.6.53g C.16.8g D.不能确定7.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 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例题精选】:例1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要遵循客观事实,要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氯酸钾受热生成气体是氧气,氧气的一个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O2。
A式中写成O3,这是另一种气体(臭氧)的化学式。
其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要配平,即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一样。
B式中表示的氧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一样多。
第三:完整的方程式要把反应条件在等号上下标出来,把生成物是气体还是沉淀用箭头号标出来。
C式中没有写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点燃做条件,没有标出反应的产物氧气常温下是气体。
答案:D例2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B.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D.4克氢气和32克氧气点燃生成36克水解析:任何一个化学符号(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都具有宏观、微观、质量三方面的含义。
对于一个化学方程式,宏观上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即氢气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水,要注意宏观物质只有种类可分,无个数而言,不可读为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
方程式还可表示反应条件,此方程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常温下是不发生这个反应的,必须以点燃为条件。
从质量上看,氢气的式量为2,氧气的式量为32,水的式量为18,利用化学式的个数,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氢气∶氧气∶水=4∶32∶16由于化学式的式量是相对质量,单位是1,故叙述时只说几份质量即可,一般不用具体单位克、千克表示。
A式中的描述是用数学方法读化学符号。
答案:C例3下列描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6克碳在5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11克二氧化碳B.6克碳与20克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22克二氧化碳C.3克碳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11克二氧化碳D.8克碳与16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4克二氧化碳解析:判断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应根据方程式计算:(1)写出正确的方程式 C + O2CO2(2)计算各化学式的质量总和12 32 44(3)约简找出最简整数比 3 8 11当反应物与生成物呈现C∶O2∶CO2=3∶8∶11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有些描述表面上看,给的质量不符合质量关系,那就要看是否有物质过量。
如B描述中6克碳充分反应中需16克氧气,题目给20克氧气,将有4克剩余,生成22克二氧化碳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C例4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的组成是A.一定有氧元素B.一定有碳元素C.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D.一定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解析:某物质可用符号A来表示,依题意可写A+O2H2O+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共存在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因此反应物中也一定有这三种元素,其中氧元素可能由氧气提供,也可能部分由氧气提供,则该物质中必然有碳、氢元素,氧元素可能存在。
答案:C例5将2.3克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可得到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物质中A.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C.一定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D.无法判断解析:这是一道利用计算确定物质组成的题,该物质可用A表示,该反应可−H2O + CO2。
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事实,可确定A中写成A +O2−→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关键是有无氧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4.4克+2.7克-2.3克=4.8克,再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判断生成物中一共存在多少克氧元素,若与氧气的质量相等,说明A物质中没有氧元素,若大于氧气质量,说明有部分氧元素由此物质提供,计算如下:设生成4.4克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为xCO2——2O44 324.4克x44443244324432...克克克==⨯=xx设生成2.7克水中氧元素质量为yH 2O ——O18 162.7克 y 18271627161824...克克克==⨯=yy生成物中氧元素总质量=3.2克+2.4克=5.6克∵5.6>4.8 答案:A例6 将A 、B 、C 三种物质各10克混和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A+2B −→−C+2D 。
至反应不再发生时,测得剩余物中有3克A ,22克C ,其中B 无剩余,则生成物D 的质量为A .2.5克B .5克C .6克D .12克解析:该题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宏观物质质量的习题,要明确与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无关。
起始时A 、B 、C 各10克。
并非都是反应的。
反应后A 剩余3克,说明参加反应的有7克;B 无剩余,说明参加反应的B 为10克;C 为22克,说明生成了12克C ,由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故D 的质量=7+10-12=5(克)答案:B例7 在反应4A+3B −→−2D 中,已知A 的式量为27,D 的式量为102,则B 的式量为A .75B .24C .32D .8解析:这是一道利用化学方程式,从微观角度计算式量的题,明确计算过程与系数有关。
4A + 3B −→−2D4×27 3x 2×102=108 =2043x=204-108=96x=32答案:C例8 判断化学方程式4x + 5B 2 === 4AB 2 + 2C 2B 中,x 的化学式为A .A 2C 2B .AC C .A 2BD .CA解析:此题从微观角度判断物质的化学式要注意化学式的个数。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也没有增减,此方程式生成物中A 原子个数为4,B 原子个数为10,C 原子个数为4,反应物中5B 2恰好提供10个B 原子,故4个A 原子,4个C 原子均由2个x 分子提供,一个x 分子由两个A 原子两个C 原子构成。
答案:A例9 将m 个A 2分子与n 个AB 2分子放入集气瓶内密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集气瓶内A 与B 原子的个数比为A .无法判断B .2m n 2n +C .32D .m n解析:此题不是判断生成物化学式,因此与反应中谁过量无关,由于在密闭容器,反应物的原子个数就是生成物原子的个数,因此m 个A 2分子共2m 个A 原子,n 个AB 2分子共n 个A 原子2n 个B 原子,故原子个数比A ∶B=(2m+n)∶2n答案:B例10 已知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 2+O 22H 2O ,现将10克氧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点燃,一共生成9克水,那么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A .1∶9B .1∶4C .1∶5D .2∶1解析:原混合气体共10克,若恰好完全反应,则应生成10克水,现生成9克水,说明有1克气体过量,此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
根据生成9克水的客观事实,可求出原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最小质量:设生成9克水最少需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x 、y2H 2 + O 22H 2O4 32 36x y 9克 4369x =克x y y =⨯===⨯=4936132369329368克克克克克 判断:若最少提供1克氢气,氧气为9克,若最少需8克氧气,氢气为2克。
答案:A、B。
【专项训练】:一、选择: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本质原因是A.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D.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2、任意取一些红磷,使之在一盛有氧气的密闭玻璃瓶中燃烧,其结果必然是A.氧气耗尽,使反应停止,红磷有余B.红磷完全燃烧,毫无剩余C.发出强烈的白光,瓶内充满白色气体D.生成物是白色固体,红磷是否完全燃烧不能判断3、用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做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若锥形瓶口的胶塞没有塞紧,会使实验的结果可能为A.锥形瓶等整体的质量变轻B.锥形瓶等整体的质量变重C.锥形瓶等整体的质量不变D.白磷不能够很好地燃烧4、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物质状态⑥原子种类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5、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A.1∶1 B.3∶1∶2∶3C.3∶80∶56∶27 D.1∶80∶28∶96、在下列反应2AB+B2 == C中,C的化学式为A.AB2B.A2B C.A2B4D.A4B27、在化学反应A+B==C+2D中,若5克A和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克C 和若干克D,则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A.1∶3 B.3∶1 C.2∶3 D.3∶28、有下列反应:A+2B==C+D,5.6克A与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得到0.4克D,则所需A的质量为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9、在的反应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硫的质量小于二氧化硫的质量②硫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硫的质量③硫的质量等于氧气的质量④氧气和硫的质量都等于二氧化硫的质量A.只有①B.②④C.①③D.只有④10、质量相同的碳、硫、磷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A.碳B.硫C.磷D.一样多11、3克红磷在3克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A.6克B.大于6克C.小于6克D.无法判断12、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密闭的容器内点燃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水除去后,剩余2克气体,则该气体是A.一定是氢气B.一定是氧气C.一定是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D.可能是纯氢气,或者是纯氧气13、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14、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H2 + CuO Cu+H2OB.CH4 + 2O2CO2 + 2H2OC.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D.2H2O 2H2↑ + O2↑15、某学生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若将8克氧化铜完全还原成铜,实际上消耗氢气的质量是A.0.2克B.大于0.2克C.小于0.2克D.0.1克16、将x克某二价金属M放入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a克氢气,则M的原子量为A.axB.2xaC.xa2D.xa17、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是A.1∶2∶3 B.3∶2∶1 C.123∶112∶19D.23∶12∶918、一定质量的钠、镁、铝分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当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时,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个数比是A.1∶1∶1 B.1∶2∶3 C.3∶2∶1 D.6∶3∶2二、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