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交际教学法
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几个问题

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几个问题交际教学法是七十年代国外语言教学颇受青睐的教学方法,是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进行教学,通过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的重点应该为“交际能力”。
学生在交际中不断地掌握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以及外语文化的特点。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提出来的。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对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主要包括4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
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一、给学生足够的反馈和评价交际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语言教学重流利性而轻准确性。
虽然学生在使用语言交际时需要流利性,但他们会产生很多错误和交际问题。
交际教学法注重交际能力培养,其本身的原则也提倡区别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错误,即语言错误可以放任自流,但学生交际方面的错误,特别是那些使正常交际中断的错误则需要指明并予以纠正。
但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我们就不能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就不能对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1]。
教师在对待学生的语言活动时,恰当地对他们的活动给出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动力,产生学好语言的热情。
学生如果得不到具体的反馈,不知自己在整个操练过程中做得如何,就会对此课程失去动力和兴趣。
总之,学生需要不断的反馈,而不是仅仅一个期末考试。
他们要了解自己在每阶段学习中取得的成效,以保持学习动力和兴趣。
二、要阐明学习目标孤立地使用交际法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方向,目的不明确。
一些教师只在第一次课上将教学大纲、任务介绍给学生。
如果学生清楚每堂课的具体任务,要在什么样的语境中练习什么语言知识,学生会更加受益。
例如,学生知道他们要就过去完成时训练或练习宾馆这一特定语境语言的使用,他们会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将每次课程目标写在黑板上,向学生阐明活动的程序和规则,让学生清楚他们应做什么。
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最新完整版)

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最新完整版)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1.交际法:通过教学交际,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交际法是建立在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新学科理论上的教学法,兼收并蓄、多功能、开放式。
2.听说法:早期交际法,结构法的一种,源于美国。
以结构——功能句型教学为大纲,以听说训练为主,以培养口语能力为首要任务,重视语音语调的正确,语法知识的讲解,课堂操练和真实情景的结合。
3.全身反应法:教与学都是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开始的,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反应来学习英语。
4.自然法:学习者学习新的语言时,尽量在自然的环境中领悟语言知识并进行可理解性的输入。
5.全身动作反应法:它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身体各部分的反应,也就是在全身活动中学习。
6.合作学习法:它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的关键是“合作”。
7.自主学习法: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内在需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
8.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的情景对话。
以上就是一些英语常用交际口语教学方法,您可以根据您的需求和环境进行选择。
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现状目前,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包括语法-翻译法、交际法、社团戏剧法和会话法等。
其中,语法-翻译法作为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学习时间不长的英语学习者;交际法则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方法,要求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场景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另外,交际法也是现阶段我国中学英语课堂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在本质上是互动的、交际的。
此外,多媒体教学也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够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课件容易流于形式,效果上乘但操作上乘的课件价格昂贵等。
在口语教学方面,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大量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英语教学法十大常用方法

英语教学法十大常用方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
本文将介绍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十种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英语。
方法一: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注重口语交流,以模仿和表演为基础。
教师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对话,帮助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方法二: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翻译法注重阅读和翻译技巧,将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翻译成母语。
通过分析语法规则和翻译句子,学生可以提高对英语语法的理解。
方法三: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以交流为重点,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英语。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方法四:语音法(Audiolingual Method)语音法注重语音和语调的训练。
学生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培养正确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
方法五:情境法(Situation Language Teaching)情境法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来教授英语。
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模拟,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方法六: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分配任务,鼓励他们进行实际的沟通和合作。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
方法七:自主学习法(Self-directed Learning)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自学和自我评价来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方法八: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 Approach)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如音频、视频、互动软件等。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学习英语。
方法九:个别化教学法(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个别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教学。
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一、引言交际教学法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在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总体来说,交际教学法的发展有效的弥补了翻译法和认知法等教学方法只重语法规则而忽略语言使用的缺陷,极大了促进了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
但是交际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还有许多问题应该注意。
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交际活动;进行语境化教学二、交际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957年Chomsky认为语言结构理论已经难以解释语言的基本特点,他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两个概念。
而Hymes (1972)认为,语言不仅包含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也应该包含语言应用能力(language use ability),因此他在Chomsky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划分地基础之上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es认为,一个人语言掌握的好坏,不仅在于语法规则的正确,也在于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恰如其分的运用语言。
这就扩大了语言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内涵意义,涉及到了语言使用者语言之外的知识(陈坚林,2000)。
Halliday对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做了有益的补充,他为,语言是为交际服务的工具,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语法规则,更要培训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在此基础之上,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学生的交际需求和学习动机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得以进一步发展,而实践和科研的成果又进一步促进了交际教学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对交际教学法做出突出贡献的还有Widdowson、Richard和Schmidt。
英语交际法教学

英语交际法教学展开全文交际教学法是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一个外语教学方法。
其核心思想主要有三: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用结合,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大纲,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采用“通过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through language”)的方法,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在真实的情景中,以及符合实际的交际过程中进行外语学习。
一、开展交际法教学的必要性(一)语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其社会功能是为各项交际活动服务。
服务于社会交际活动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
人们在日常交往时,更多考虑的是说什么,很少考虑为什么这样说,往往意识到的是说话的内容,很少意识到自己言语中的语言结构(语言、词汇、语法等) ,能将思想表达清楚,事物叙述清楚,能被对方听懂和理解,能与对方进行正常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
心理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为了达到一定交际目标所说的内容和所说内容的表达形式。
教语言本身,而不是教有关语言的知识。
语言是操这种语言的人实际所说的话,而不是某个人认为他们应该怎么说的话。
教语言应将其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教,学语言应将其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学、来用。
(二)运用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英语作为一门全球性的通用语言和国际间进行交流的主流媒体语言,在人类社会迈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其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已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们的许多学生经过八年或十年的英语学习,却听不懂,讲不出英语,造成这种“聋哑”英语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教学忽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偏离了语言交际这一实质性原则。
二、运用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应采用的方法(一)了解学生“教有法,但无定法。
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交际教学法

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交际教学法传统英语教学,人们认为只要掌握了词汇和语法规则,就学会了英语,不考虑交际能力。
因此,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语法而学习语法,学习语法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实际上,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语法教学是空洞的教学活动。
“以讲代练”或者“以练代讲”都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精讲精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才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其实,只要把语法知识与实际情境,尤其是课堂真实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语法知识就会真切可感而不再抽象空泛。
学生不仅在情境中轻松地掌握了语法,同时还进行了语言实践。
交际教学法认为:培养交际能力应该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为交际能力服务。
交际教学法重视培养交际能力,但同时也强调语法知识的学习,而不是主张忽视语法知识。
交际教学法力求达到语法教学和交际教学的统一,使学生不仅掌握英语的语法知识,而且能够将其语法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交际。
交际教学法有它的基本原则,但实施交际教学法应该与实际教学环境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走出高效率的英语交际教学之路。
那么,怎样在抽象空洞的语法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法呢?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后,总结出了下面几点:一、英语语法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实施初中学生爱说、爱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喜欢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
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适合于初中学生的特点,便于学生边学边练,学用结合,使所学语法知识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
1. 拓宽教学思路,体现交际多样性语法教学也有它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语法教学使语法教学摆脱了讲解规则、举例说明、练习印证的刻板教学模式,增加了语法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活动中大量使用转换信息、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声、色、形结合,寓教于乐,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例如学习现在进行时的句型,可以用已学过的一些动词在卡片上写些“指令”。
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交际法是一种以真实语境为基础,以交际为目的的教学法。
在英语教学中,交际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应用中:
1. 动手实践:交际法注重实践操作,通过练习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技巧和交际策略,让学生在语言和交际技能方面得到快速提升。
2. 学以致用:交际法强调语言的实用性,教师会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需求从语言表达和听、说、读、写角度去训练。
学生通过实际应用,能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英语。
3. 技能训练:交际法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
4. 运用情景教学:交际法强调语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教师会通过各种情景和语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英语,例如逛街、看电影和旅游等场景。
总之,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和运用,课程设置强调与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相结合。
在交际法的指导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有效提高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法:交际法的基本特点及评价

2.3 基本特点(三)
3.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 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交际法的教学环节
3.1 交际法的教学环节
接触 模拟范例操练 自由表达思想
3.2 案例分析
教学片断
3.2 案例分析
Mission 1 Brainstorm
2.1 基本特点(一)
1.语言学习以交际为目的
• 交际法强调语言功能知识的讲授,认为语言学习应该以交际为目的 ; • 交际是语言的工具,学会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它的语言形式和使用
规则,还要学会具体运用,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什么场合运用。
2.2 基本特点(二)
2.课堂模拟现实的交际情境
• 交际法要求课堂教学尽量模拟现实 的交际情境;
1.1 交际法的概念
(1)功能
• 用语言叙述事情和表现思想 e.g. 打招呼、询问、请求、邀请、感谢、道歉等
(2)意念
• 从特定的交际需要和目的出发,规定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e.g. 表示存在、空间、时间、关系、数量、质量、心理和精神、指代等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交际法的基本特点及评价
目录 Content
01.交际法概述 02.交际法的特点 03.交际法的教学环节 04.交际法的评价
交际法概述
1.1 交际法的概念
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 法(Notional Approach)。它是以语言功能 项目(例如提出要求、询问、表达观点)为纲, 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交际能力的一 种教学法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交际教学法
交际功能项目如问候、邀请、作客、看病等主要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其培养目标的侧重面,加强针对性。
外语教学主要不是讲解语言规则和机械操练句型,而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恰当使用真实的语言。
一、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
“用英语学英语”(using English to learn it )“学用英语” (learning to use English )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
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
(1)设置真实情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去进行教学,而要把整个交际过程放在一个恰当的情景中让学生很自然地去理解,通过反复练习,进而掌握交际内容。
(2)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活动进行教学。
课堂的交际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担任主角。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模拟情景、扮演角色、游戏活动等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声、色、形相结合,寓教于乐,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4)教师要有容忍的态度。
教师在学生用英语交际训练中不必有错
就纠,以免挫伤学生语言交际的积极性。
三、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1. 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2. 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
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
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
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大都是中式英语。
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说成:You go first ,或Go first ,please 。
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After you 。
再比如,中国人与朋友道别时,经常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语。
一些喜欢用母语思维的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美人士常常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他们会习惯地说成:Go slowly ,walk slowly 或Ride slowly 。
这些说法听起来很不自然。
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
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
3. 采用分级教学
第一级为初级阶段。
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与运用对象语。
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
这些内容可包括饮食起居、节假日、舞会、晚会、作客、信件、电影、电视、求医、求学、购物、旅游等。
除此之外,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
第二级为中级阶段。
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
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学习方法、健康减肥等。
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
第三级为高级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
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比如孩子的教育、青年人的思想情绪、广告的优劣、浪费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住房问题、对钱的态度、对时间的看法等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
4. 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从而引起误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
败。
比如,中国人常问:“你吃了没有?”“去哪?”“你每月挣多少钱?”“ 你结婚了吗?”等问题,译成英语为:“ Have you eaten yet ?”“ Where are you going ?” “ How much do you earn each month ?”“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 How old are you ?”英语本族人听到这些问话会很不高兴,觉得对方不懂礼貌,干预他的私事,他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你管得着吗!)再比如,
中国人受到别人表扬或赞美时,会习惯地表示谦虚,往往回答:“哪里,哪里。
”或是“不,不。
”译成英语是“ No,No。
” 英语本族人听
了却感到纳闷:我赞美他,他不但不领情表示感谢,反而认为我赞美错了。
中国人听到对方对自己表示感谢时,常回答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直译成英语是“ It's my duty ”,英语本族人听了会想:原来他并不想做这件事,但这是他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所要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
这种由于母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而说出不得体的英语的现象非常普遍。
比如谚语方面,尽管中国人和讲英语的人文化背景不同,但在英语和汉语中相同或相似的谚语却很多。
例如: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人多好办事),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Where there 's smoke there ' s fire (无风不起浪)等。
由于文化对语言的特征有重大影响,英汉谚语的差别有时也很大,汉语中有些谚语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习俗、思想的影响,比如:龙,在中国就是吉祥的象征,是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而在西方却是罪恶的事
物。
英语的谚语反映的是基督教的影响。
再比如典故方面,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另一个来源是古希腊、古罗马的传说和神话,像a Pandora ' s box (潘多拉的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指看上去有用却引起的祸害的礼物或其他物品。
还有许多典故来自基督教的《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像Judas (犹大)——指叛徒,a kiss of death (表
面上友好实际上坑害人的行为)——此语来自犹大出卖耶稣时吻了耶稣。
中国历史典故也很多,有些来自寓言,像“守株待兔”、“黔驴技穷”等,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与佛教和道教有关,像“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
四、英语教师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性格或品格;二是知识。
知识是教的内容之一,个人品格却能影响教的方法和教的效果。
五、交际法对英语教师素质的挑战
(1)促进课堂里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他们学习课文,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2)教师在这个教与学的活动中扮演一个独立的参与者。
教师一方面须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另一方面须有自如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学交际中的“合作”。
教师良好的品质和个性(如:耐心、幽默、热情、富于想象、富有人情味、友好等)更是交际的前提。
在交际法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而是课堂交际中的一员。
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语言基础和熟练的教学技巧,还应具有较好的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的范畴知识,而且必须具有一定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的性格,它能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兴趣, 使交际法教学得以全面顺利的实施,并取得实效,以促进英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