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

合集下载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专项试题(附解析)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专项试题(附解析)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专项试题(附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1)指出图中飞机的发明者。

(2)小历认为材料所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莱特兄弟。

(2)不正确。

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第(1)问的答案是:莱特兄弟(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早期汽车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飞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两项成就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汽船、火车的发明等。

故第(2)问的答案是:不正确;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2.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图表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2)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工业革命的推动。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分析】【详解】(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趋势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可知,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这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最新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1)指出图中飞机的发明者。

(2)小历认为材料所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莱特兄弟。

(2)不正确。

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第(1)问的答案是:莱特兄弟(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早期汽车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飞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两项成就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汽船、火车的发明等。

故第(2)问的答案是:不正确;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校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8-20 世纪世界的变化。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材料三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些发明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各举一例)(3)根据材料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最新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图表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2)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工业革命的推动。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分析】【详解】(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趋势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可知,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这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2.材料: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材料二:他出生于贵族,一生积极探索人生意义。

他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①材料一中的话是谁的名言?他为拿破仑而作的著名作品是什么?②材料二说的是哪一位作家?请你至少列举出他的两部不朽名作。

③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上有什么共同点?【答案】①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②托尔斯泰;写出两部名作。

③反映社会题材(或者来源于社会现实)【解析】【分析】【详解】①材料一中“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名言;他为拿破仑而作的著名作品是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它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曲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②依据材料二“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信息可知,材料说的是托尔斯泰;他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在宏阔的社会背景下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最新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专项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专项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专项试题(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工业革命还引起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

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

这些进步中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ロ生活在城市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人了什么时代。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1)“电气时代”。

(2)开放性题目,观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开放性题目,观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ロ生活在城市里。

2.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附答案)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附答案)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测试题(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工业革命还引起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

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

这些进步中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ロ生活在城市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人了什么时代。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1)“电气时代”。

(2)开放性题目,观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开放性题目,观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ロ生活在城市里。

2.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材料一(1)图1、图2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材料二《机器时代的享受》。

它描写了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

九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含解析)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江西

九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含解析)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江西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练习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一、选择题1.(2021·江西·模拟预测)1866年,人们铺设了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

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通讯联络。

其主要技术来源于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D.第三次科技革命2.(2021·江西青山湖·一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断发展的,下列制度按照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3.(2021·江西·模拟预测)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社会变化开始于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4.(2021·江西青云谱·二模)1835年,达尔文在看到了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动植物之后,发现它们和美洲大陆上十分接近。

但岛上的环境和大陆差异是很大的。

按照创世论的看法,造物主应该把各个物种放在它最为适合的环境中才对。

达尔文在日记中写道:这里肯定工作着两种不同的创造者。

上述材料表明达尔文()A.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B.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C.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D.开创科学实证的先河5.(2021·江西·三模)该书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接受,书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进化论。

创作“该书”的是A.但丁B.达尔文C.牛顿D.贝多芬6.(2021·江西赣州·模拟预测)《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对19世纪中期创立的两个学说有过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对两个学说共性表述正确的是()A.解释了自然界进化演变的机制B.助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C.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D.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7.(2021·江西南昌·一模)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戈蒂耶第一个站出来热烈赞扬巴尔扎克的天才,此后乔治,桑、波德莱尔、福楼拜、左拉都对他赞誉有加。

恩格斯认为他的辉煌巨著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细节真实外,还更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材料三该作品完成于1804年,是以在欧洲扫除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领袖拿破仑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贝多芬在作品扉页写了“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

但是在作品完成的这一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贝多芬得知后非常气愤,就把这几个字改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

”材料四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1)材料一中的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一科学成就?与此有关的人物分别是谁?图3是谁的作品?(2)材料二中巴尔扎克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是什么?你还知道其他的文学家吗?请你写出一位文学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一部。

(3)材料三描写的内容为贝多芬的哪一部作品?结合材料四中贝多芬的名言,谈谈贝多芬具有什么品质。

(4)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为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

【答案】(1)万有引力定律;生物进化论。

牛顿、达尔文、梵高。

(2)巴尔扎克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任答一部即可)(3)《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具有直面挫折,不向命运屈服,勇于挑战,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精神。

(4)符合题意的两项即可。

可以从人性魅力;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维护人权;直面挫折,意志顽强;富有创新精神的角度回答。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练习题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

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有何影响?(不得摘抄原文,答出四点,材料二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

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引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答案】(1)工厂制出现;女性经济独立或提高了妇女地位或解放了妇女;促进了科技教育的发展;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巩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每点,任意4点得,不得摘抄原文。

)(2)环境污染【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泰晤士河,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如抓住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联系所学分析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即可回答,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分析材料二时抓住“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些关键信息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2.(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创立进化论——<3>创立相对论——<4>创作《英雄交响曲》——<5>英国的护国主——<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珍妮纺纱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德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汽车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日本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答案】(1)<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2>创立进化论——达尔文<3>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5>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2>创立进化论——达尔文,<3>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5>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到19世纪,英国有钱人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成为一种时尚。

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喷发出呛人的浓烟。

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四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1采用了什么动力装置?这种动力装置推动了哪一能源工业的发展?(2)材料二揭示了英国在19世纪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感受。

【答案】(1)图1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2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图1的动力装置是内燃机,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2)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经验教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作为学生应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观念等。

【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飞机以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2)根据题中所给材料:蒸汽轮船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都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带来了负面影响,使自然环境不断的恶化。

从中我们应该树立起环保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技发展改变着人类社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应该和平利用科技成果,来推动社会进步,尽量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问题,让科技为人民服务。

4.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材料二: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1)举出两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取得哪些成就?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了哪些影响?(3)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两个新时代,对此你有何认识?【答案】①爱迪生法拉第本次莱特兄弟。

②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器产品深入到生活诸多领域,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和飞机的研制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更大发展。

③科学技术是巨大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等。

(任意两点)【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德国人卡尔本次发明了汽车;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等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标志: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产生了垄断,使资本主义国家步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所以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等等。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爱迪生是美国大发明家,他的众多发明都与电力的运用密切相关,因此,人们称赞他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19世纪60年代,电气开发热席卷美国。

爱迪生在得到法拉第的电学著作后,很快投入到这股开发热潮中。

1869年,他决意当一名职业发明家。

很快,他改进了电报机,发明了蜡纸和油印机。

1876年,他发明了留声机。

1878年,他将兴趣转到电灯研制。

据说,他为了寻找灯丝,验证了多种理论,使用了1600余种材料,但都没有成功。

后来,他受到“英国工程师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启发,终于在1879年10月试制成功第一盏完善而实用的电灯。

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灯泡,并且为此专门建设直流电站、架设电网。

在电灯的带动下,供电系统以及开关、灯座、灯具、电线、配电盘等电力用料陆续取得市场。

1894年,他用电灯光和电动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影放映机,他的公司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

爱迪生在研制灯泡的过程中,曾发现电灯通电时的灯丝与灯泡内的金属板之间有电流流过。

对此,他做了记载并中请了专利,后人称之为“爱迪生效应”。

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利用“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电子二极管,而电子管的出现导致了另一次技术革命。

——摘编自《科学的历程》等(1)根据材料,概括爱迪生能够成功发明电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爱迪生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爱迪生的事迹如何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

【答案】(1)爱迪生能够成功发明电灯的原因,在于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积极思考,永不气馁,持之以恒的品质等。

(言之有理即可)(2)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言之有理即可)(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