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

合集下载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系列标准11291730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系列标准11291730
运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和工程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的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活 动,是把科学技术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直接生产能力的过程。 4.1.6 技术商业评论型
从商业化应用前景和价值的角度分析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4.1.7 工程设计型
基于工程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范围内,将人员、机器、材料、能源、信息汇集起来, 以促使一项工业活动能够得到有效地顺利进行的实践性研究。 4.1.8 技术应用型
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计算公式为:
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第I类统计源期刊引用的总次数 JIF-FR=
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
第Ⅰ类统计源期刊中包括由上述两类文献组成的综合类期刊。
3.8 技术研究类期刊影响因子 JIF-AR
以基础研究、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期刊作为第Ⅱ类统计源期刊计算,技术研究类期刊前两年
4
Q/CNKI PJ01.1—2009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期刊载文量统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被评价科技期刊载文量及
相关数据的统计原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Q/CNKI PJ03—2010
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引用的总次数
MS - JIF

什么是学术期刊影响指数(AJCI)?

什么是学术期刊影响指数(AJCI)?

什么是学术期刊影响指数(AJCI)?学术期刊影响指数说明(AJCI)1.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界定一般来说,学术期刊(以下简称“期刊”)的影响力一般是指期刊在一定时期内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促进相关学术研究和应用发展的能力。

这种能力来源于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但也受到社会对其价值的认知和认可水平、期刊内容的多样性、期刊本身及相关渠道的传播扩散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进行客观准确的定性分析和评价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

忽略不同文献产生的学术影响力的质的差异,测算某一统计年度发表的部分来源文献的被引次数,可以反映该统计年度期刊的影响力。

简单常用的衡量指标包括期刊总被引频次(TC,extension,评价期刊所有发表的文献)、影响因素(IF,强度,评价统计年度前两年期刊发表的文献),即年度指标(强度,评价统计年度期刊发表的文献)等。

显然,上述指标的评价对象都是期刊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献,评价的角度和衡量的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两个指标都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影响力。

在对期刊的评价中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指标,会导致期刊的片面发展趋势,甚至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干扰期刊的正常发展。

因此,人们一直希望找到一个综合反映期刊影响力的衡量指标。

但以往这项工作总是试图将TC、IF等指标先验地假设为同一线性空间中的加性标量,并根据一组人为设定的权重参数将其拟合为一个“综合指标”,而没有注意区分这些指标的内在属性,得到的周期性排名结果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2013年,xx提出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连续两年应用于“中国X 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评选。

其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结果基本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界的认可。

2.期刊影响力指数的基本定义1.定义:期刊影响力排名空间通过在一系列大小相当的期刊(同一学科内)中将tc和if分别归一化为TC和IF,并根据其大小对期刊进行排序,可以将TC和IF映射到排序意义上的二维空间,称为“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

因为tc和if在排序意义上是相互独立的,所以tc和if是正交的。

2024年SCI影响因子及分区

2024年SCI影响因子及分区

2024年SCI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一个评估期刊影响力的指标。

虽然有许多评论认为IF并不能全面评估期刊的质量,但是影响因子一直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负责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的斯科(Thomson Reuters ,前身是汤森路透公司)所开发的一种综合性引文索引数据库,在SCI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影响因子相对较高。

SCI数据库中的期刊根据各自的影响因子被分为四个主要分区:Q1、Q2、Q3和Q4,其中Q1属于高影响因子分区,Q4属于低影响因子分区。

以下是一些2024年SCI影响因子及其相应分区的例子:1. "Nature" - 影响因子:40.137,分区:Q1"Nature" 是一份国际性的综合性科学期刊,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期刊之一2. "Science" - 影响因子:37.205,分区:Q1"Science" 是美国科学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出版的一个综合性科学期刊,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之一3. "Cell" - 影响因子:30.414,分区:Q1"Cell" 是一份发表生物医学研究的高水平学术期刊。

5.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影响因子:13.858,分区:Q1"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是美国化学学会旗下的期刊,发表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很高,但上述期刊代表了一些在2024年具有较高影响因子及其相应分区的期刊。

2019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AJCI)

2019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AJCI)

2019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AJCI)2019年10月28日,在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召开的“2019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基于近8年来期刊评价研究实践,在坚持用引用频次这一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世界学术期刊评价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法。

一、统计源期刊遴选方法改进,扩充的中国优秀期刊更好地代表了中国期刊的发展实际水平《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在国际公认的优秀期刊数据库——科睿唯安的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础上,采用不低于其收录标准的标准遴选增补中国期刊。

入选的中国期刊其国际影响力指数WAJCI不低于该学科Q4区JCR期刊的均值。

2019版最终采用的统计源期刊共22077种。

涵盖了11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WoS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1165种,增补中国期刊(特指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CN号,下同)1160种。

该报告统计了国外期刊引用中国期刊的引用频次,也统计了中国期刊引用国外期刊的引用频次,实现了国内国际期刊在同一引文数据库的同台竞技。

打破了过去国际期刊评价与国内期刊评价两套独立系统的壁垒。

二、学科领域划分与国际接轨,专业细化,有利于交叉新兴学科期刊发展《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 A J C I年报》2019版按照237个学科领域(其中科技175个、社科62个)对13088种世界范围内传播较广、影响面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学术期刊发布了WAJCI指数,其中海外学术期刊11659种、中国期刊1429种,分学科呈现国内外期刊列表,有利于同质等效使用。

三、期刊评价指标综合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克服单指标评价局限性,体现期刊“既要办好,也要办大”的导向,其评价结果更加接近学者经验认识《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 A J C I年报》2019版延续2018年提出的期刊综合评价指标WAJCI算法,并对同学科期刊降序排列,根据数量等分为4个区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征稿启事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征稿启事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征稿启事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40)4
【摘要】《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2096-7594,CN 42-1908/N)本着“立足于土,涵泳自然,走向世界”的办刊理念,坚持“为民族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服务,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的宗旨,立足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突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特色,重视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开发与产业技术研究,搭建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追踪学术前沿,推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贡献。

本刊现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特色期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第八、九、十届湖北省优秀期刊。

2022年基金产文率为96%,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为0.879,影响因子学科排序85(总285),位列Q2区(根据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60周年校庆学术特刊征稿启事
2.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征稿启事
3.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征稿启事
4.《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60周年校庆特刊征稿启事
5.《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cientific reports的影响因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scientific reports的影响因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scientific reports的影响因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是评估科学期刊影响力的一种指标,在学术界广泛应用。

它通过分析某一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发表文章数来量化该期刊对于学术界的影响力。

一般情况下,被引频次越高,该期刊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和学术界对于期刊的质量和声誉越来越关注。

而影响因子作为一个客观、可量化的指标,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判断和选择期刊的依据。

较高的影响因子通常意味着该期刊的论文质量较高,文章被引用的可能性也较大。

因此,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此外,影响因子在评估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人员的绩效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会将影响因子作为评估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指标之一,用以衡量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和科研质量。

较高的影响因子可以为科研机构和个人带来更多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也对学术职位、晋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影响因子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首先,影响因子仅仅通过被引用文章的数量和频次来衡量期刊的影响力,忽视了对于具体学科和领域的重要性和贡献度的评估。

其次,影响因子容易受到篡改和操控,一些期刊可能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因子。

此外,影响因子也存在滞后性和领域特异性的问题,不同学科领域对影响因子的重视程度和参考价值可能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影响因子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估期刊质量和选择期刊的依据。

然而,我们也应当辩证地看待影响因子,充分意识到它的局限性和争议,将其作为科研评估的参考因素之一,而非唯一的衡量标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安排。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文章的背景和相关信息,包括概述、文章的结构以及目的。

sencitific reports影响因子

sencitific reports影响因子

"Scientific Reports" 是一个由Nature Research 出版的开放获取科学期刊。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一个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是由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每年发布的。

截至2021年,"Scientific Reports" 的影响因子为4.379。

这个数值表示在2019和2020年期间,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在2021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影响因子只是一个参考指标,评估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文章的质量、编辑和审稿流程的严谨性、以及在特定学科领域的声誉等。

影响因子也会随着每年的数据更新而变化。

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出炉

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出炉

253:699—710.
[11]尹 延 国 ,杜 春 宽 ,焦 明 华 ,等 .含镀 铜 石 墨 颗 粒 铜 基 复 合 材 料 研 究 [J].材 料 热 处 理学 报 ,2007,28(6):40—44.
[12]Moustafa S F,E1一Badry A S,Sanad A M. Effect of
华知 网最 新 出版 的 2015年《中国学术 期 刊影 响因子 年报 》提 供 的数 据 ,2014年 有 色金 属 (冶 炼 部
分)复合影响因子为 1.208,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 6位。
graphite w ith and w ithout copper coating on
consolidation behavior and sintering of copper—graphite
composite[J].Powder Metallurgy,1997,40(3):201—
2016年 第 1期
有 色 金 属 (冶 炼 部 分 )(http://ysy1.bgrimm.cn)
· 57 ·
备 [J].东 北 大 学 学 报 ,2007,28(9):1285—1288. [6]尹延 国 ,郑 治 祥 ,马 少 波 ,等 .温 度 对 铜 基 19润 滑 材 料 减
206.
[13]杜 春宽 .铜 基 石 墨 自润 滑 材 料 制 备 及 其 摩 擦 磨 损 性 能 研 究 [D].合 肥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2004:21—30.
[14]王海 斗 ,徐 滨 士 ,刘 家 浚 ,等 .石 墨 含 量 对 石 墨 固体 润 滑 涂 层摩 擦 学 性 能 的 影 响 [J].润 滑 与 密 封 ,200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89 0.618 0.587 0.717 0.489 0.849 0.666 0.582 0.511 0.701 0.668 0.408 0.580 0.439 0.723 0.461 0.709 0.650 0.414 0.594 0.473 0.638 0.424 0.587 0.494 0.403 0.493 0.599 0.612 0.540 0.641 0.640 0.406 0.513 0.577 0.538 0.543 0.443 0.426 0.618 0.423 0.514 0.415 0.558 0.335 0.577 0.500 0.434 0.436 0.524 0.587 0.450 0.639 0.522 0.550 0.804 0.524 0.474
17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74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175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176 中国科技史杂志 177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78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79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0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1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182 科学观察 183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84 刑事技术 185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6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87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8 应用科技 189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0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191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192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193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4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6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197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198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3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4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5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6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7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8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9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0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11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isty(Science) 212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3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4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16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7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8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0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1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2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23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4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5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26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27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8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29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 58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59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 科技通报 64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65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66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7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8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69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70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71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73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74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76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7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9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0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 广西科学 82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83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84 厦门厌这学报(自然科学版) 8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6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87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88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89 燕山大学学报 90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2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3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4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6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97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98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99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10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1 轻工学报 102 河北工业科技 103 应用科学学报 104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105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6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107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8 广西科学院学报 109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110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111 中国科技论文 11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3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4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刊名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科学通报 Science Bulletin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科学院院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科技导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工程科学与技术 实验技术与管理 工程科学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杂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Nationanl Science Review 重庆大学学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1.716 1.503 0.993 1.147 2.578 1.613 1.355 1.858 1.104 0.901 0.956 1.210 1.533 1.216 1.014 0.863 0.874 0.630 1.068 1.074 0.817 0.768 1.719 0.835 1.006 1.011 1.154 1.343 0.872 1.295 0.976 0.867 1.038 1.026 0.929 0.861 0.778 0.936 0.979 0.887 1.101 0.929 0.956 0.969 0.876 0.941 0.603 0.633 0.595 0.801 0.631 0.375 1.043 0.897 0.797 0.876
115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16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17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8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9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0 中国司法鉴定 121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2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23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124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25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6 中国基础科学 127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128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9 新材料产业 130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31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2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3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134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5 自然科学史研究 136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38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39 山东科学 140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141 实验室科学 142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3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144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5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6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7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14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9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0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15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152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ersity 153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4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5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6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157 实验科学与技术 158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9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 160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161 高技术通讯 162 河南科学 163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4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65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8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169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70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71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172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