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老银杏
《三棵银杏树

《三棵银杏树》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叫任俊玲,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三棵银杏树》选自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三棵银杏树》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散文。
作者用儿童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家屋后空地上的三棵银杏树的年龄,然后按照四季的顺序描写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同时描写了银杏树在不同的季节带给自己的快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银杏树的喜爱,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本文的内容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运用儿童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偶然袅袅屈曲歇口气一缕缕剥掉壳赤裸裸新衣裳扮演喜剧吸一管烟煮一锅饭黄叶落尽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了解作者主要介绍了银杏树的位置、年纪、干、支、叶、花、果的特点。
4 结合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银杏树在作者眼中的可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
5 模仿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的生动的句子,感受作者的细腻情思。
2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四、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三棵银杏树阅读理解 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

三棵银杏树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小说,作者是鲁迅先生。
该小说以三棵银杏树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银杏树的描述和对人物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对美好的追求,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下将对该小说进行深入解读。
一、银杏树的形象描写小说中的第一棵银杏树是一棵古树,其枝叶繁茂,年岁虽长,却仍然茁壮生长。
它高大挺拔,枝叶茂密,呈现出一种生命的顽强和旺盛。
第二棵银杏树则是一棵年轻的树,它虽然不如第一棵树那样高大,但却展现出了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朝气。
第三棵银杏树则是一棵幼树,虽然矮小,但也在顽强地生长着。
三棵银杏树的形象呈现出了不同芳龄段的生命状态,将生命的不同阶段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人物情感描绘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残疾的小男孩,他在银杏树下玩耍,与银杏树建立了特殊的情感通联。
他用手杖支撑着自己的残疾身体,漫步在银杏树下,将孤独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描写,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主人公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表现出了生命的顽强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生命的意义小说通过对银杏树的形象描写和对人物的情感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银杏树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活力,而主人公则代表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
通过对银杏树和主人公的刻画,小说传达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坚韧不拔地生长,并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追求幸福生活的思想。
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小说以银杏树为背景,通过对树的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
在生活中的艰辛和挫折中,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像银杏树一样顽强地生长,追求幸福和美好。
通过对小说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五、总结《三棵银杏树》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感人故事的作品,通过对银杏树和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小说给我们带来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幸福的期许,是一部值得深刻品味的优秀作品。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三棵银杏树》教案

2、三颗银杏树累计课时数(3-4)教材分析:《三棵银杏树》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家乡的三棵银杏树以及银杏树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
教学重点:认识银杏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了解银杏树在不同季节的样子及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审题质疑(5分钟)1、(屏幕上打出一株茂盛的银杏树)孩子们,你们见过银杏树吗?看,这就是可爱的银杏树,能说说它给你留下的印象吗?2、教师简介简介银杏树和作者叶圣陶。
(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
原名叶绍钧。
)3、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a、三棵银杏树长在什么地方?b、银杏树的干、枝、花、果各有什么特点?c、作者为什么要写三棵银杏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一)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不认识的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下面问题:(1)课文是抓住哪几个季节介绍银杏树的样子?(2)课文是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介绍它的特点的?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二)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下列词语,注意字音:偶然停泊袅袅一缕缕果仁伸展忽略屈曲赤裸裸赤裸裸2、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
3、用一句比较简练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交流讨论思考题。
(1)课文是抓住哪几个季节介绍银杏树的样子?(2)课文是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介绍它的特点的?三、了解银杏树的生长环境和样子(10分钟)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三棵银杏树》

银杏花的颜色,“可爱”作者对花的喜爱 本小节写了银杏树花的特点及开花的季节, 之情。
银杏果在秋天成熟。
4.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 来哪些欢乐?
最好的游戏场所 过往的客人 可爱 热白果 折扇形的黄叶 老鹰
4.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 来哪些欢乐?
最好的游戏场所 过往的客人 可爱 热白果 折扇形的黄叶 老鹰
4.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 来哪些欢乐?
天下银杏第一树
读一读下列生字
tóu yāng yīn
读一读
投
央
yīng
荫
luǒ
仁
rén
鹰
裸
z反义词
亲密-疏远 古怪-平常 中央-边缘
偶然-偶尔 忽略-忽视
似乎-确定 忽略-注意 屈曲-笔直 偶然-经常
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一 段讲了什么?
“站”把三棵银杏树人格化了。 第一部分:介绍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大致样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介绍了三棵银杏树的 子,让我们领略到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位置及大致的样子
三棵银杏树有多大的年纪了,没有人知道。 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 经过了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 大。
1、经过了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2、经过了30年的岁月,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偶然:偶尔,不经常的。 写银杏树的“芽苞”的形状,用了一个 屈曲:弯曲。 形象的比喻,把银杏树的“芽苞”比作 牛的奶头。 银杏树的支干和芽都有什么特点? 这一小节介绍了银杏树支干、芽的 特点。
到了春天,绿叶从奶头的地方伸 、 展出来。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 穿上新衣裳了!” 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成了最好的 一个比喻句,一个拟人句,写出了银杏树在 游戏场所,我们在那里赛跑、唱歌、演 春天抽枝展叶,生机勃勃的景象。 戏。经过的船常常停泊在右边那一棵的 绿荫下面,摇船的歇口气吸一管烟,或 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烟就袅袅 地升起来了。
一个少年的笔记诗的材料和三颗老银杏读后感

一个少年的笔记诗的材料和三颗老银杏读后感The young boy's notebook poem served as a window into his soul, revealing his deepest emotions and thoughts. Each line was filledwith raw emotion, capturing moments of joy, pain, and introspection in a way that only poetry can. Through his words, he painted vivid images of his struggles and triumphs, inviting readers to join him on his journey of self-discovery and growth. The poems resonated with readers on a profound level, sparking a sense of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that transcended language and culture.少年的笔记诗像一扇通往他灵魂深处的窗户,揭示了他最深层的情感和思绪。
每一行都充满着真实的情感,捕捉了喜悦、痛苦和反思的瞬间,以一种只有诗歌才能做到的方式。
通过他的文字,他描绘了自己挣扎和胜利的生动图景,邀请读者与他一同踏上自我发现和成长的旅程。
这些诗歌深深触动了读者,激发了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的共情和理解。
The three old silver poplar trees stood as silent sentinels, their weathered trunks bearing witness to the passage of time. Each tree exuded a sense of wisdom and resilience, having weathered countless storms and seasons. Their gnarled branches reachedtowards the sky, as if seeking solace and guidance from the heavens above. The boy found solace in their presence, feeling a sense of kinship with these ancient guardians of the land.三株老银杏树默默地站着,它们风吹雨打的树干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三棵银杏树PPT课件

这棵银杏树的生命力非常强,可以在各种不同的 环境中生长。
03
三棵银杏树的种植与养 护
种植方法
选择合适的环境
银杏树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通风的环境,因此应选择阳光充足、排 水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选择健康苗木
选购健康、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银杏树苗,以保证种植成活率。
合理种植深度和间距
根据银杏树的生长特性,合理安排种植深度和间距,以保证树苗的 正常生长。
养护技巧
定期浇水
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定期为银杏树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合理施肥
在生长季节,为银杏树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料,促进其健康生长。
修剪整形
根据银杏树的生长情况和美观需求,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形,保 持其美观形态。
病虫害防治
1 2
加强树木管理
保持树木健康剪等养护措施可以有效 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第一棵银杏树的特色
树干粗壮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非常粗壮,显 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生长力。
叶片金黄
这棵银杏树的叶片在秋天会变成 金黄色,非常美丽,是秋天的象
征。
树冠茂密
这棵银杏树的树冠非常茂密,可 以提供良好的遮荫效果。
第二棵银杏树的特色
树干弯曲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弯曲有致,呈现出 独特的艺术美感。
叶片形状独特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3
定期检查与治疗
定期检查银杏树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 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04
三棵银杏树的文化意义
银杏树与中国传统文化
银杏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 的历史,被视为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四年级语文上册《三棵银杏树》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三棵银杏树》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三棵银杏树》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抓住语言文字,使学生认识银杏树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进行读懂每句话和注意句与句联系的训练;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偶尔、虽然。
却"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欣赏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认识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略)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3、读懂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读题。
简介作者和有关银杏树的知识。
二、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三、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全文所讲内容。
四、学习第1自然段。
通过读书,知道这段四句话所讲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通过比较“似乎”一词的用法,知道银杏树有生长慢的特点。
六、作业。
1、抄写本课新学词语。
2、阅读思考课后1、(2)(3)(4)题。
第二课时(详)教学目标:1、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2、再读3-7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
3、通读3-7自然段,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
说说这三棵银杏树分别生长在哪里?学生说,老师画简笔画(或采用多媒体教学)。
二、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齐读一次。
三、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1、学生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三棵银杏树随着季节的变化有什么不同?(指出读书要字字入目,做到过目不忘。
)2、学生自由读。
3、读后指出随着季节变化,即是找出冬、春、夏、秋银杏树各是怎样的?要求再看书,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
4、指名说,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看录像(或采用多媒体),直观感受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5、让学生补充,老师点拔。
6、同桌互说一次后指名说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四年级语文上册《三棵银杏树》教案2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三棵银杏树》教案2篇四年级语文上册《三棵银杏树》教案2篇四年级语文上册《三棵银杏树》教案1 教学目的:1、自主识字,能联络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
2、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
教学重点: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老师生字、新词卡片;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将其制成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理解叶圣陶爷爷;搜集银杏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提醒课文题目1、读课文题目,说说自己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叶圣陶、银杏树的资料。
3、师再配以相关画面或图片加以介绍。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勾画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联络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3、课文主要写了银杏树的哪些方面?你体会到作者对银杏树的一种什么感情?三、检查初读效果1、字词的检查。
注意“投”、“没”、“设”3个形近字的区别,“裸”的易错点,“烫”、“鹰”的写法。
小组交流,全班互动,注意提醒大家你认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2、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银杏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四、品读课文,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1、你最喜欢银杏树的哪一局部,你就品读那一局部。
2、读时注意勾画、旁批,说说喜欢的原因。
3、小组交流、补充、评价。
4、全班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对内容的体会,其余同学注意补充。
建议重点评析以下词、句、段〔1〕默读第1段,考虑:你从词句中理解到什么?谈谈自己欣赏的语句以及欣赏的原因。
a.这段描写了三棵银杏树的.生长位置:屋后空地,临河靠墙处。
〔投影适时打出画面,让学生领略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b.本段中第2~4句值得欣赏。
体会这3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描写的内容,并想象画面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棵老银杏
叶圣陶
舅妈带表哥进城,要在我家住三天。
今天早晨,我跟表哥聊天,谈起我想做诗,谈起我认为可以作诗的材料。
我说:“要是问我什么叫诗,我一点儿也说不上来。
可是我要试作诗。
做成以后,看它像诗不像诗。
”
表哥高兴地说:“你也这么想,真是不约而同。
这几天我也在想呢。
诗不一定要诗人作,咱们学生也不妨试作。
不懂得什么叫诗,没关系,作几回就懂得了。
我已经动手作了,还没完成,只作了四行。
要不要念给你听听?”
我说:“我要听,你念吧。
”
表哥就念了:
村子里三棵老银杏,
年纪比我爷爷的爷爷还大。
我没见过爷爷的爷爷,
只看见老银杏年年发新芽。
我问:“你说的是娘娘庙里的那三棵?”
表哥说:“除了那三棵,还有哪三棵?”
我问:“年纪比外公的爷爷还大,多大岁数呢?”
表哥说:“我也说不清楚。
只听我爷爷说,他爷爷小时候,那三棵银杏已经是大树了,他爷爷还常常跟小朋友拿叶子当小扇子玩呢。
”
我问:“那三棵老银杏怎么样?你的诗预备怎么样作下去呢?”
表哥说:“还没想停当呢,不妨给你说一说大意。
我的诗不光是说那三棵老银杏。
”
我问:“还要说些什么呢?”
表哥说:“我们村子里种了千把棵小树,你是看见了的,村子四周围,家家的门前和院子里,差不多全种通了。
那些小树长得真快,去年清明节前后种的,到现在才十几个月,都高过房檐七八尺了。
再过三四年,我们那村子会成什么景象,想也想得出。
除了深秋和冬天,整个村子就是个密密丛丛的树林子,房子全藏在里头。
晴朗的日子,村子里随时随地都有树阴,就是射下来的阳光,也像带点儿绿色似的,叫人感觉舒畅。
”
我想着些什么,正要开口,表哥拍拍我的肩膀,抢着说:“不光是我们那村子,别的村子也像我们村子一样,去年都种了许多树呢。
你想想看,三四年以后,人在道上走,只见近处远处,这边那边,一个个全是密密丛丛的树林子,怎么认得清哪个是哪村?”
我说:“尽管一个个村子都成树林子,我一望就能认出你们集庆村,保证错不了。
你们村子有特别的标记,老高的三棵银杏树。
”
表哥又重重地拍一下我的肩膀,笑着说:“你说的正是我的意思!所以我的诗一开头就说三棵老银杏。
”
摘自——《天海书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