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的使用(引号)
引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引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引言:引号是书写、标示他人或其他来源言论的重要标点符号之一。
在文字表达中,准确使用引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并加强文章的可信度。
本文将探讨引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这一标点符号。
一、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在使用引号时,首先要区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是将别人的原话直接摘录出来并放在引号中,而间接引语则是将他人言论转述为自己的话。
例如:直接引语:小明说:“我非常喜欢阅读。
”间接引语:小明说他非常喜欢阅读。
二、报纸书籍等正式文献中的长篇目录或章节标题当我们需要在文章中提及报纸、书籍等正式文献中的长篇目录或章节标题时,应使用书名号而非双引号。
例如,《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怡红院春晓庆元宵宝玉会消息入邢府》。
三、援用作者观点或名称当我们需要援用某位作者说过的话时,应该使用双引号。
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孔子说过的名言。
另外,如果需要援引某位作者的名称或作品标题,也应使用双引号。
比如,《西游记》中有一段经典情节。
四、标示特定词汇或俗语在文章中,有时需要突出某个特定词汇或俗语,可以使用单引号进行标示。
例如,在英文中,“hello”是最常见的问候语。
五、表示用语不确的词汇当我们想表示某个用语不确切或被怀疑时,可以使用双引号来标示该词汇。
比如,“所谓‘美丽’是什么意思?”这样就表达了对美丽这个概念的质疑。
六、描写非实际性用途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会运用虚构和幻想元素。
当我们描述一个事物的非实际性用途时,可以使用引号来强调其特殊含义。
例如,“魔法”这个词在奇幻小说中常常被用来表示超自然的力量。
七、与其他标点符号搭配使用在使用引号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标点符号的搭配问题。
具体规则如下:1. 如果包含引号的句子需要使用连字符时,连字符应该放在引号之间。
例如:“大众化”的概念-用这句话来形容电影工业的新趋势。
2. 如果整个句子都是引用语,则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应放在引号内。
引号的用法及例句5个

引号的用法及例句5个引号的用法及例句引号是书写中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它能够起到突出、强调和引用的作用。
在书写中正确使用引号既可以准确传递信息,又能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介绍引号的基本用法,并提供几个例句进行说明。
一、直接引言和间接引言为了准确传递他人原话或文献观点,在书写中我们常常使用直接引言和间接引言。
直接引言即将他人原话完全复制在自己的文章中,并以双引号括起来;间接引言则是将他人观点或原话进行概括,并以单引号括起来。
例如:1. 直接引言:她对我说:“你真是个天才!”2. 间接引言:她称赞我是一个‘天才’!二、插入语和特殊含义词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会使用括号内的插入语或者标注特殊含义词。
这些内容也需要使用单/双引号进行标注。
例如:1. 插入语:昨天(星期三)我去了图书馆。
2. 特殊含义词:这个‘新闻’让我感到震惊。
三、标题和书名在正式文书或文章中,标题和书名需要使用引号进行标注。
例如:1. 这本小说的书名是‘追求自由’。
2. 报纸的头条新闻是:“国内确诊病例增长已超过预期”。
四、引用外文引号也常被用来标注外文语句或短语。
注意,在使用外文时,需要确保所引用部分在上下文中得到解释或翻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例如:1. 在文章结束处,他引用了马克思的话:“无产阶级无神论仍有关联。
”2. 面对困境,她以坚定的决心说道:“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五、表示讽刺或倾斜意味有时候我们会使用引号来表达讽刺、争议或倾斜的意味。
这种情况下,即使所引内容非他人原话,仍需使用单/双引号进行标注。
例如:1. 他今天的‘胜利’令人捧腹。
2. 新款电视广告上真是一位“专业”演员。
结语:通过正确运用引号表示直接引言和间接引言、插入语和特殊含义词、标题和书名、引用外文以及表示讽刺或倾斜意味等用法,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具表达力、准确性和丰富性。
在使用引号时,要对照具体语境进行合理运用,并遵循相关标点规范。
因此,了解引号的用法是每个写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引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引号的正确使用方法1. 引号的种类引号主要分为直引号和间引号两种。
在中文写作中,一般使用直引号(“”)来引用他人的话或文字。
在英文写作中,使用的是半角引号(""),分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2. 引号的使用场合2.1 直引号的使用直引号一般用于引用直接的言论、对话或文字。
例如:> 他说:“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 文章中写道:“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这种药物具有很好的疗效。
”2.2 间引号的使用间引号一般用于引用其他的引用,或者标明特定用途的词语。
例如:> 他引用了这样一句谚语:“人无完人。
”> 他使用了“精确”这个词来形容这个概念。
3. 引号的注意事项3.1 引号前后要有空格在使用引号时,引号的前后应该留有一个空格。
例如:> ”明天开始“3.2 不要滥用引号引号主要用于引述他人的言论或文字,而不应该被滥用于加强语气或突出自己的观点。
滥用引号会造成误导或流于形式的问题。
例如:> 这个产品非常“好”。
正确的用法应该是:> 这个产品非常好。
3.3 引号内的标点符号位置在使用引号时,标点符号的位置应该放在引号外面。
例如:> 她说:“下午三点我们见面。
”4. 总结正确使用引号是写作中的基本技巧之一。
我们应该清楚直引号和间引号的用法,并注意引号周围的空格和标点符号的位置。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引号,使文章更加准确、规范和可信。
参考资料:。
引号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1. 直接引用:
当你直接引用别人的言语、文字或者文献内容时,要用引号包围。
比如:
他说:“我明天会来。
”
弗吉尼亚·伍尔夫写道:“一只蝴蝶在南美洲振动翅膀,就足以引起美国中西部的龙卷风。
”
2. 强调或特殊含义:
对于需要特别强调的单词或短语,或者在文本中具有特定含义而非其字面意思的词汇,也可以用引号标注。
例如:
这个计划看起来“完美”,但实际有很多漏洞。
他的所谓“帮助”实际上是在添乱。
3. 特定称谓或术语:
在特定场合,引号用来标识专有名词、别名、缩略语或术语。
例如:
我们参观了“自由女神像”——纽约市的标志性景点。
“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
4. 内部引用:
如果在一个已经用了双引号的引用内还需要引用,那么内部引用通常用单引号。
例如:
他提到一位作家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
5. 标题和篇章引用:
在某些文体中,尤其是学术写作,短篇作品的标题(如文章、诗歌、歌曲)通常用引号,而长篇作品(如书籍、电影)则用斜体。
但在一些出版规范中,如果整体文本不允许斜体,则长篇作品的标题也会用双引号。
6. 标点符号的位置:
在英语中,一般来说,引号内的标点符号放在引号之内,除非它们不属于引文的一部分。
而在中文中,标点符号通常放在引号之外,但如果引文本身带有标点,该标点应保留在引号内。
标点符号引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引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一、引言部分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写作中,标点符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其中引号则是最常使用的标点符号之一。
正确地使用引号对于表达完整意思、突出特定内容以及防止歧义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点符号引号的用法,并通过实例解释如何正确运用。
二、什么是引号1. 定义引导材料:引号是书写中用来标记语句或它所包围内容的要素。
它能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并确保信息准确传递。
2. 引用直接语:当我们想要描绘别人的原始话语时,可以使用直接引语。
比如:- 他说道:“我爱你。
”- 她问道:“你今晚会来吗?”在这些例子中,双引号指示出了直接描绘别人话语的内容。
三、单/双引号的区别1. 单引号:单引号(‘’)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描述一个长篇作品中独立部分,例如某首诗歌。
例如:《最后一个舞会》这首诗歌让我深感震撼:“某某行人,某某夜晚。
”- 引用别人的内部引用。
例如:她告诉我他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
’”- 强调一些特定的词汇或短语。
例如:我昨天读到了一篇文章中的一个‘有趣’概念。
2. 双引号:双引号(“”)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引用直接语。
- 指示出一些专业术语、俚语或陈述其字面意义以外含义的词汇。
例如:这个科学项目涉及研究“黑洞”的性质。
三、为什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引号很重要1. 突出关键词汇:通过适当使用引号,我们能够突出关键词汇,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想传达的意思。
例如:错误使用:他告诉大家信任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
正确使用:他告诉大家信任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
2. 防止歧义和误解:无法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和引号可能导致句子意思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通过正确地放置引号,我们能够确保读者对句子的解读没有误差。
例如:错误使用:她说:“他没事。
”正确使用:她说:“他没‘事’。
”3. 引用来源:标点符号引号在描绘别人话语或引用来源时是不可替代的。
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和引号格式规则,我们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所要引用的内容。
引号的用法和举例子

引号的用法和举例子引号是书面语言表达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它具有突出、强调或者引用他人语句的作用。
正确使用引号可以使文字更加准确和规范。
在以下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引号的用法,并通过实际举例来进一步说明。
一、直接引用1. 直接引用是指把别人的原话完整地援引过来,要使用双引号将其包裹起来,并在末尾添加逗号或句点。
例如:据约翰逊先生说:“我喜欢夏天的清晨,鸟儿歌唱、花儿怒放。
” 这句话突出了约翰逊先生对夏天美好景象的描述。
2. 当一个较长或者段落性质的直接引用时,可以使用缩进并单独排版,并不需要加入双引号。
例如:下面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名台词:『打倒他致命伤之后再给他剂毒药吧!无论如何都让他卧床不起!』这个片段以缩进和单独排版来突出,使读者能够明显区分。
二、引述间接引用1. 当我们描述他人观点或者方式时,使用的是间接引用。
不需要使用双引号,并且在文中表达时清楚说明出处即可。
例如:根据专家的分析,每天喝一杯红酒对健康有益。
这个观点表明,红酒适量饮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 在论文或学术写作中,经常会引述来自书籍、学术文章或者其他来源的信息和观点。
这种情况下,在文字前后加上尖括号(< >)表示为间接引用。
例如:根据威尔逊教授在《社会学导论》一书中所说:<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关系的科学,包含多个分支领域。
>三、特殊用法1. 引号还经常被用于标示特定词汇、俚语或者成语,以示强调或者讽刺等意味。
例如:这种新型武器被誉为“无敌神器”,通过其强大威力震撼全球。
2. 另外一个特殊的应用是使用单引号代替双引号主要是为了避免混淆。
例如:他说:“我最喜欢的诗是《行路难》。
”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单引号来表示内部的引用。
综上所述,引号在书面表达中起到了强调、引述和标示特殊意义的作用。
通过正确运用引号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
希望本文对大家理解和应用引号的用法有所帮助。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引号

(一)引号的基本用法1.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示例:要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 行文中需要着重说明的词语,用引号标示。
示例:“坤包、坤表、坤车”里的“坤”,意思是女式的,女用的。
3. 行文中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引号标示。
示例: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越少越好。
(二)提示1. 引号的形式分双引号“ “ ” ”和单引号“ … ‟ ”。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果偶尔出现三层引号时,最里一层引号用双引号。
示例:《毛泽东选集》对“李林甫”是这样注释的:“李林甫,公元八世纪人,唐玄宗时的一个宰相。
《资治通鉴》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以甘言而阴陷之。
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2. 在“某某说”的后面点号的用法。
这要根据“某某说”的位置而定。
(1)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应该用冒号,而不应该用逗号。
示例:林小姐哭丧着脸说:“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2)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
示例:“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林小姐哭丧着脸说。
(3)如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
示例:“妈呀,”林小姐哭丧着脸说,“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4)如果“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
示例: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短打:紧身的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
3. 既有直接引语,又有间接引语时,引号的使用。
直接引用的部分用引号,间接引用的部分不用引号。
直接引语后面的句末点号放在后半个引号后边。
示例:他指出,科学是没有地区性局限的,“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7种例句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7种例句引号是写作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它在表达方式上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合适地使用引号,我们可以强调某个观点、引用他人的话语或提供特殊定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引号的用法,并给出7种例句进行说明。
一、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指直接引用他人的原话或文本,使用引号包裹起来以示区别。
这种用法通常在转述对话、书籍、文章等过程中出现。
例如:1. 他问道:“你今天想吃什么?”2. 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黛玉也纳闷了。
”二、间接引语间接引语是对他人所说内容进行转述或总结,不需要完全保留原文词句。
同样需要使用引号将其标注出来。
例如:1. 她告诉我,她已经“决定辞职了”。
2. 报纸上报道称,公司代表表示“价格不会再上涨了”。
三、特定术语或专有名词当我们遇到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或专有名词时,可以使用引号对其加以强调。
这样做可以确保读者对该词汇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使之与其他文本区分开来。
例如:1. “天文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
2. 她是一名“摄影师”专业毕业生。
四、引用标题或作品名引号也常用于标注书籍、电影、文章等的标题或作品名。
这一用法可以帮助读者明确所引用内容的来源。
例如: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2. 这篇论文以“全球化与经济增长”为题,探讨了相关问题。
五、表达怀疑或不确定有时候我们会使用引号来表达自己对某个事实、观点等持怀疑态度,或者表示某个概念不能被肯定地定义。
例如:1. 这位“高手”每次都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2. 他自称拥有“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任何锁具。
六、强调用法有时候我们使用引号是为了强调某个词组、单词或句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含义。
这种情况下,引号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强调的内容上。
例如:1. 她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
2. 这件事情带给他巨大的“压力”。
七、反语反语是指用某种说法暗示出相反的含义。
在这种情况下,引号被使用来表示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号(“”)引号是一种标志性符号,它标志文中引用部分。
例如:1.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小学《语文》第十册《田忌赛马》)2.作者写道:“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这就是对鸟动态的描写。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事物的静态和动态》)3.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场雪》)例1引号中引括的是田忌的话;例2引号引括了《鸟的天堂》的原文;例3中,第一和第二组引号引的是喻指雪的词语,第三组引号引的是一句谚语。
引号有以下几种具体用法。
一、标明人物的话或引用别的文章的语句。
像例1例2就是这种用法。
二、标明特殊的词语,像讽刺语、反语、双关语、成语、谚语、俗语、象声词、音译词、专有名词等等。
例3的第三组引号引括的就是谚语。
再如:4.把我们看过的有意义的图书捐出来,寄给在“希望小学”读书的伙伴们。
(小学《语文》第十册《基础训练1》)5.“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毛泽东:《组织起来》)6.人,岂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小学《语文》第十册《革命烈士诗两首》)7.“咚咚”的驼铃声伴来了拉水的勒勒车,赶车的是一个小姑娘。
(小学《语文》第八册《中国石》)例4的引号引括的是专有名词;例5的引号引括的是一句俗语;例6的引号引括的是反语;例7的引号引括的是象声词。
三、标明节日、纪念日、简称等。
例如:8.“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怎样才能过得更有意义呢?(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基础训练5》)9.蒋介石来到上海,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支持下,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小学《社会》第四册)10.东北林区还有著名的“三宝”,它们是人参、鹿茸和貂皮。
(小学《社会》第五册)例8的引号引括的是儿童节;例9引号引括的是一个纪念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大屠杀,历史上称它为反革命政变;例10引号引括的是人参、鹿茸和貂皮的简称。
四、标明需要特别论述的对象。
例如:11.……学会“速读”,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12.“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不仅是志愿军的肺腑之言,也是朝鲜人民的心声。
(小学《语文》第九册《写文章要有中心》)这两例中引号引括的就是重点论述的对象,例11是一种读书方法,例12是一句感情强烈的话。
五、用来标明绰号(外号)、特殊事物名等。
例如:13.不好!“小芦花”和“猫头鹰”卡在门口了。
(小学《语文》第六册《今天我喂鸡》)14.“电脑”对我来说,是那么新奇,又是那么陌生。
(小学《语文》第十册《我的新朋友──电脑》)15.我们还观看了“军舰发射鱼雷”“飞机打气球”等好多项精彩表演,都有趣极了。
(小学《语文》第七册《一次科技活动》)例13引号中是两只鸡的绰号,例14引号标出的是特殊物品──电子计算机的俗名,例15两个引号是两种科技活动名称。
使用引号要注意所引的内容必须和原文一致,不能随意改动。
不属原文不能使用引号。
例如:16.李老师听同学们说,王引娣同学随她爸爸去云南了。
例16中同学们说话的内容没有用引号,因为这里不是原话,是转述。
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引文中只用一个引号的用双引号,如果引文中又有引文或特殊的词语,即双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就用单引号。
例如:17.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18.课文最后具体写了:“她(母亲)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例17是原文,文中已有两组双引号。
例18在引用例17的文字时,将原来的双引号换成了单引号。
再如:19.(小丽说)“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你听说过吧。
……”(小学《语文》第九册《可爱的草塘》)例19引号引括了小丽的话,而话中又含有一句谚语,所以用单引号标出。
引号在应用中,应处理好以下两种情况。
(一)在一个新作句或语段中,引用多个出处的引文,引号该怎么施用呢?多个出处的引文同存于一个句子或语段中,每个出处的引文应分别使用一组引号,甚至为了表达的需要,同一出处的引文也可以分别使用两组引号。
例如:20.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21.但我们从邱少云烈火烧身这种难以想象的痛苦中,“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可以推想到一定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在支持着他……(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例21中的“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是从例20的原文中引过来的,在原文中,它们原本是在一处的,这里为什么要使用两组引号将它们断开呢?这就是服从新作句子的表达需要。
引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后文叙述),如果使用一组引号,引文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新作句不需要这个整体,只有裂开来分别加以强调,才能符合新作句的表达需要。
(二)引文是多段文字,怎样使用引号呢?引文是多段文字,在引用中又必须保留它原有的语段形式,那么每个语段前都应加前引号,不加后引号,直到引文结尾才加一个后引号。
例如:22.大家争得不可开交,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这样美妙。
“滴水汇成了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岛,大家都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8》)例22中字典公公讲的话就是跨两个语段,第一段结尾没有使用后引号,这样做表明引文没有结束;第二段引文开始另加一个前引号,直到字典公公的话结束才使用后引号。
引号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可以凝聚大片松散的语句成一体,嵌于一个句子中,使句子眉目清楚,免生歧义。
例如:23.躲包的是“非常沉着”“盯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轻巧地一抬腿”,千方百计地躲过沙包的袭击。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参《课间十分钟》)24.“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那样的理想是会实现的。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展开丰富的想象》)例23中,引号把躲包人的心态、动作凝结,嵌放在句子中,语义明了。
假如我们将引号去掉,第一个逗号就会破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使“左躲右闪”与前文连接,变成“躲包的是非常沉着盯着左躲右闪”,语义发生变化。
例24中,三个“没有”共同限制“地方”而又被引号所包裹(凝聚),假如将引号除去,“地方”紧紧和“那样”相连,句子就变得不通顺了。
上面是引号的用法,下面再谈一下引号与其它标点符号的共存问题。
即引文中间和引文末尾的标点符号该怎么使用的问题。
在任何情况下,引文中间的标点符号,除原有引号按双变单、单变双的形式变化外,其余符号一律照写。
引文末尾的标点,则要按以下的要求书写或变动。
(一)引文以整句整段的形式存在,文尾的句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等照写在引号之内。
如例1例2。
(二)引文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存在,文尾的标点处理有下面三种形式:A.引文文尾是句号可以不写,但为保持引文的语气原貌,叹号、问号仍要保留在引号之内。
例如:25.读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就能体会到红军把种种艰难险阻视为平常的豪迈气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26.“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第十册《海上日出》思考·练习)例25中,“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原文是句号,在这里没有保留,引号外用了逗号。
例26中,为保持引文语气的原貌,问号照写在引号内。
引文文尾是叹号的,同样处理,也必须照录。
B.引文文尾是句内标点的(如逗号、分号),一律不写。
例如:27.“我的心像刀绞一般”,这是什么时候的心情?(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思考·练习)例27中的引文在原文里文后是逗号,在这里没有保留,因为句内标点只表示停顿,不表示语气,所以不书写出来。
只在引号外使用了逗号。
C.引文尾恰处新作句的停顿处,除引文尾原有的问号、叹号保留在引号之内,一般服从新作句的要求,在引号之外使用新的标点。
例25和例27已能说明这样的问题,不再举例。
同学们在使用引号时,常会出现哪些错误现象呢?第一种错误现象是,所引文字较长时,引前忘引后。
让人读后不知引文到什么地方结束。
例如:28.我飘到了五彩池畔,欣赏起它的美景来。
“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
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在彩池边来回地观赏着。
呀,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地方的水还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呐!真是瑰丽无比,令人流连忘返。
(习作)例28中引用了《五彩池》这篇课文中的内容,由于引文过长,作者忘记在引文文尾加上引号,我们读后,就不知道引文到何处结束了。
经核对,应在“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后加后引号。
第二种错误现象是,转述引文的意思,改变被引内容的原句,却仍用引号标出。
如:29.张艳告诉老师:“她昨天请假,并没有去姥姥家,而是随爸爸去了连岛一趟。
”还拿出从海边捡的贝壳给老师看。
(习作)例29中引号所引的内容,是转述张艳回校后说话的意思。
“她”指的就是张艳。
如果张艳向老师汇报情况,是不会用“她”来指代自己的,只能用“我”。
所以引号内的语句不是张艳的原话,这组引号也就不该用了。
第三种错误是不能变换原文的引号,致使引号使用混乱。
例如:30.每当老师或爸爸妈妈教育我办事要认真时,我就想起《詹天佑》中的话:“詹天佑经常鼓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习作)按照引号的使用要求,被引文中若有引号,要按双引号变单引号、单引号变双引号的方法变写。
例30没有做到这一点,因而引号的使用很乱。
依照要求,该例中的引号使用应该是这样的:每当老师或爸爸妈妈教育我办事要认真时,我就想起《詹天佑》中的话:“詹天佑经常鼓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