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的使用(引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号(“”)

引号是一种标志性符号,它标志文中引用部分。例如:

1.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小学《语文》第十册《田忌赛马》)

2.作者写道:“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就是对鸟动态的描写。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3.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场雪》)

例1引号中引括的是田忌的话;例2引号引括了《鸟的天堂》的原文;例3中,第一和第二组引号引的是喻指雪的词语,第三组引号引的是一句谚语。

引号有以下几种具体用法。

一、标明人物的话或引用别的文章的语句。像例1例2就是这种用法。

二、标明特殊的词语,像讽刺语、反语、双关语、成语、谚语、俗语、象声词、音译词、专有名词等等。

例3的第三组引号引括的就是谚语。再如:

4.把我们看过的有意义的图书捐出来,寄给在“希望小学”读书的伙伴们。(小学《语文》第十册《基础训练1》)

5.“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毛泽东:《组织起来》)

6.人,岂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小学《语文》第十册《革命烈士诗两首》)

7.“咚咚”的驼铃声伴来了拉水的勒勒车,赶车的是一个小姑娘。

(小学《语文》第八册《中国石》)

例4的引号引括的是专有名词;例5的引号引括的是一句俗语;例6的引号引括的是反语;例7的引号引括的是象声词。

三、标明节日、纪念日、简称等。例如:

8.“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怎样才能过得更有意义呢?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基础训练5》)

9.蒋介石来到上海,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支持下,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小学《社会》第四册)

10.东北林区还有著名的“三宝”,它们是人参、鹿茸和貂皮。

(小学《社会》第五册)

例8的引号引括的是儿童节;例9引号引括的是一个纪念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大屠杀,历史上称它为反革命政变;例10引号引括的是人参、鹿茸和貂皮的简称。

四、标明需要特别论述的对象。例如:

11.……学会“速读”,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12.“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不仅是志愿军的肺腑之言,也是朝鲜人民的心声。

(小学《语文》第九册《写文章要有中心》)

这两例中引号引括的就是重点论述的对象,例11是一种读书方法,例12是一句感情强烈的话。

五、用来标明绰号(外号)、特殊事物名等。例如:

13.不好!“小芦花”和“猫头鹰”卡在门口了。

(小学《语文》第六册《今天我喂鸡》)

14.“电脑”对我来说,是那么新奇,又是那么陌生。

(小学《语文》第十册《我的新朋友──电脑》)

15.我们还观看了“军舰发射鱼雷”“飞机打气球”等好多项精彩表演,都有趣极了。

(小学《语文》第七册《一次科技活动》)

例13引号中是两只鸡的绰号,例14引号标出的是特殊物品──电子计算机的俗名,例15两个引号是两种科技活动名称。

使用引号要注意所引的内容必须和原文一致,不能随意改动。不属原文不能使用引号。例如:

16.李老师听同学们说,王引娣同学随她爸爸去云南了。

例16中同学们说话的内容没有用引号,因为这里不是原话,是转述。

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引文中只用一个引号的用双引号,如果引文中又有引文或特殊的词语,即双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就用单引号。例如:

17.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

18.课文最后具体写了:“她(母亲)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例17是原文,文中已有两组双引号。例18在引用例17的文字时,将原来的双引号换成了单引号。再如:

19.(小丽说)“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你听说过吧。……”

(小学《语文》第九册《可爱的草塘》)

例19引号引括了小丽的话,而话中又含有一句谚语,所以用单引号标出。

引号在应用中,应处理好以下两种情况。

(一)在一个新作句或语段中,引用多个出处的引文,引号该怎么施用呢?多个出处的引文同存于一个句子或语段中,每个出处的引文应分别使用一组引号,甚至为了表达的需要,同一出处的引文也可以分别使用两组引号。例如:

20.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

21.但我们从邱少云烈火烧身这种难以想象的痛苦中,“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可以推想到一定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在支持着他……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例21中的“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是从例20的原文中引过来的,在原文中,它们原本是在一处的,这里为什么要使用两组引号将它们断开呢?这就是服从新作句子的表达需要。引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后文叙述),如果使用一组引号,引文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新作句不需要这个整体,只有裂开来分别加以强调,才能符合新作句的表达需要。

(二)引文是多段文字,怎样使用引号呢?引文是多段文字,在引用中又必须保留它原有的语段形式,那么每个语段前都应加前引号,不加后引号,直到引文结尾才加一个后引号。例如:

22.大家争得不可开交,

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

“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这样美妙。

“滴水汇成了大江,

碎石堆成了海岛,

大家都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

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

(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8》)

例22中字典公公讲的话就是跨两个语段,第一段结尾没有使用后引号,这样做表明引文没有结束;第二段引文开始另加一个前引号,直到字典公公的话结束才使用后引号。

引号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可以凝聚大片松散的语句成一体,嵌于一个句子中,使句子眉目清楚,免生歧义。例如:

23.躲包的是“非常沉着”“盯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轻巧地一抬腿”,千方百计地躲过沙包的袭击。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参《课间十分钟》)

24.“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那样的理想是会实现的。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展开丰富的想象》)

例23中,引号把躲包人的心态、动作凝结,嵌放在句子中,语义明了。假如我们将引号去掉,第一个逗号就会破开“左躲右闪,蹦来跳去”,使“左躲右闪”与前文连接,变成“躲包的是非常沉着盯着左躲右闪”,语义发生变化。例24中,三个“没有”共同限制“地方”而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