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潮流分析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电压、功率和电流的分布情况。
通过潮流分析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潮流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范围。
一、潮流分析的基本原理在电力系统中,各节点以母线表示,节点之间通过线路连接。
潮流分析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电压平衡原理:电力系统中的节点电压必须满足节点处功率平衡方程,即节点出注入电流之和为零。
2. 潮流方程:潮流方程描述了电力系统中各节点之间电压、功率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潮流方程是通过母线注入导纳矩阵、支路导纳和节点注入功率来表达。
3. 网络拓扑:电力系统中的节点和线路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拓扑结构,潮流分析需要考虑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
二、潮流分析的计算方法潮流分析通常采用迭代法来计算各节点的电压、功率和电流。
常用的迭代法包括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和牛顿-拉夫逊迭代法。
1.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该方法是最简单的潮流计算方法之一。
它通过假设电力系统中所有节点电压的初始值,逐步迭代更新节点电压,直到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2.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功率不平衡方程的雅可比矩阵,采用牛顿迭代和拉夫逊补偿的方法来求解节点电压。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计算精度。
三、潮流分析的应用范围潮流分析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规划:潮流分析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评估系统瓶颈、优化系统结构和参数配置。
2. 运行控制:潮流分析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评估节点电压的合理范围、分析负荷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3. 网络优化:潮流分析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网络优化,寻找最优输电线路和改善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4. 风电并网:潮流分析可以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的规划和运行,评估并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电力系统与风电场的相互影响。
电力系统中的潮流分析与优化调度

电力系统中的潮流分析与优化调度第一章概述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潮流分析与优化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电力系统潮流进行准确分析和优化调度,可以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经济运行,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和供电质量。
第二章潮流分析2.1 潮流方程潮流分析的基础是潮流方程,它描述了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和功率之间的关系。
潮流方程是一组非线性方程,可以通过牛顿-拉弗森法或高斯-赛德尔法等迭代算法求解。
2.2 网络模型电力系统可以用网络模型来描述,常见的网络模型包括节点模型和支路模型。
节点模型以节点电压为变量,支路模型以支路电流为变量,通过节点间的功率平衡关系和支路阻抗等参数来建立电力系统的潮流模型。
2.3 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对电力系统进行潮流分析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潮流方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相角和功率等信息。
常用的潮流计算方法包括迭代法、直接法和快速解法等。
第三章优化调度3.1 优化目标优化调度的目标是通过合理配置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和负荷等设备,使得电力系统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同时,实现经济性、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统一。
其中经济性是优化调度的主要目标,包括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线损和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等方面。
3.2 优化方法优化调度可以采用各种优化算法和调度策略。
常见的优化方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和遗传算法等。
调度策略包括负荷预测、发电机组合优化、输电网优化和电能质量控制等。
3.3 调度实施优化调度的实施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各种限制条件。
调度实施包括调度执行、数据采集和监控等环节,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测和调度命令的下达,可以实现优化调度方案的准确实施。
第四章实例分析通过对具体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和优化调度实例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潮流分析与优化调度技术。
本章将以某地区电力系统为例,分析该电力系统的潮流特性和优化调度需求,并设计相应的优化调度方案。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分析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基础性分析方法之一,它用于求解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相角以及线路的功率、电流等变量。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控制等方面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法和迭代法。
直接法又分为解析法和数值法,迭代法包括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等。
解析法是通过电力系统各个节点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和节点电压平衡条件的方程式,直接求解节点电压和线路功率等参数。
解析法的优点是计算速度快,但其适用范围较窄,主要适用于小型简单电力系统,对于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会出现计算量庞大的问题。
数值法是通过将连续变量离散化,将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并利用数值解法求解离散的方程组来得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结果。
数值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能够处理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但其缺点是计算速度相对较慢。
在迭代法中,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是一种经典的迭代法,它通过先假设节点电压的初值,然后利用节点注入功率与节点电压之间的关系不断迭代计算,最终达到收敛条件为止。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的优点是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高,但其缺点是收敛性有时不易保证,并且计算速度会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而变慢。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是一种基于牛顿迭代法的改进方法,它引入雅可比矩阵,通过牛顿迭代法的迭代过程来求解节点电压和线路功率等参数。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的优点是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但其缺点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预先计算雅可比矩阵,会增加计算的复杂度。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有直接法和迭代法两种,其中直接法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迭代法包括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和牛顿-拉夫逊迭代法。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潮流计算,以得到准确可靠的计算结果。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可以利用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等方法来提高潮流计算的效率。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而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与分析则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潮流计算的基本概念潮流计算是指对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它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潮流计算的目的是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相位角,以及各个支路的电流和功率。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负载能力和输电能力,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二、潮流计算的方法潮流计算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流潮流计算和交流潮流计算两种。
直流潮流计算是一种简化的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中负载变化较小的情况。
它假设电力系统中的所有元件都是直流元件,忽略了电抗元件的影响。
交流潮流计算则考虑了电力系统中的电抗元件对电流和功率的影响,是一种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
在交流潮流计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斯-赛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和快速潮流法等。
高斯-赛德尔法是一种迭代法,通过反复迭代计算节点的电压和相位角,直到满足收敛条件。
牛顿-拉夫逊法则是一种迭代法,通过对节点电压的雅可比矩阵进行线性化,求解节点电压的增量,从而逐步逼近潮流计算的结果。
快速潮流法是一种基于分解和迭代的方法,通过将电力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效率。
三、潮流计算的应用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潮流计算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分配和负载能力评估。
通过计算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负载水平,从而合理分配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其次,潮流计算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和稳定性评估。
通过模拟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情况,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
此外,潮流计算还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输电能力评估和优化。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最终完整版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最终完整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它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并阐述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指对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它主要用于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相应的功率,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潮流计算的结果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调度和运行等各个环节。
潮流计算的主要步骤主要包括:建立电力系统潮流模型、制定潮流计算方程、选择潮流计算方法和求解潮流计算方程。
建立电力系统潮流模型是潮流计算的第一步,它主要包括确定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电气参数和发电机和负荷模型等。
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电气参数,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传输条件。
发电机和负荷模型则用于描述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和负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制定潮流计算方程是潮流计算的第二步,它主要是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电气参数,建立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潮流计算方程主要包括功率方程、节点电压方程和变压器方程等。
功率方程用于描述发电机和负荷之间的功率平衡关系,节点电压方程用于描述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平衡关系,变压器方程用于描述变压器的运行状况。
选择潮流计算方法是潮流计算的第三步,它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求解潮流计算方程。
常见的方法包括直接迭代法、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迭代法和快速迭代法等。
不同的方法在精度和收敛速度上有所差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求解潮流计算方程是潮流计算的最后一步,它主要是通过迭代计算,求解潮流计算方程得到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值。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迭代的初始值和收敛条件,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电力系统规划,通过计算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评估电力系统的输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为电力系统的扩容和优化提供指导。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电力系统潮流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中的重要工作,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和功率流动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电能的经济分配。
本文将从潮流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本原理电力系统潮流分析是基于电力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和节点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的。
在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形成复杂的电网。
当电力系统运行时,节点之间通过导线传输电能,而节点电压会受到负荷、发电机、变压器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需要根据各个节点的特性(负荷、电源等)以及导线的特性(阻抗、输电能力等),计算得到节点电压和功率的分布情况,从而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有所了解。
二、计算方法电力系统潮流分析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潮流方程的建立和潮流计算的迭代过程。
1. 潮流方程的建立潮流方程是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础,其基本形式为节点功率方程和节点电压方程。
节点功率方程描述了节点负荷与节点电压、导线传输电能之间的关系;节点电压方程描述了节点电压与节点电流、导线阻抗之间的关系。
通过列举各个节点的功率方程和电压方程,并结合电力系统的拓扑关系,可以建立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
2. 潮流计算的迭代过程潮流计算是通过迭代的方法求解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和功率流动情况。
迭代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节点进行初始化,即给定节点电压和功率的初值。
然后,根据潮流方程,计算节点电压和功率的值,再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修正,直到达到收敛条件为止。
常用的潮流计算方法包括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等。
三、应用方面电力系统潮流分析在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中有广泛的应用。
1. 运行控制通过潮流分析可以获得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情况,从而评估电网的稳定性。
根据潮流分析的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调整变压器的变比等,以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 负荷分配潮流分析可以帮助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负荷分布情况,从而合理安排电能的供应。
输电线路的潮流分析与优化调度

输电线路的潮流分析与优化调度概述:潮流分析是对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电流和功率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潮流分析对于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输电线路的潮流分析原理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调度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一、潮流分析原理潮流分析是对电力系统中所有节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功率平衡方程,通过求解节点电压和线路电流的复数形式,得出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相角和幅值,以及线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1.1 潮流计算算法目前常用的潮流计算算法包括高斯-赛德尔算法、牛顿-拉夫森算法和快速潮流算法等。
这些算法通过迭代计算,逐步逼近系统的潮流状态,直至收敛为止。
其中,牛顿-拉夫森算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它通过线性化功率平衡方程,利用雅可比矩阵进行求解。
快速潮流算法则是在电力系统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采用逆雅可比矩阵的方法快速求解潮流状态。
1.2 稳态潮流和暂态潮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潮流分析可以分为稳态潮流和暂态潮流。
稳态潮流分析是在系统状态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分析,主要考虑电压、功率等稳态参数的分布情况。
而暂态潮流分析则是在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进行的分析,主要考虑系统中的电压波动、电流过渡等暂态特性。
二、输电线路的优化调度输电线路的潮流分析结果可以为输电线路的优化调度提供重要依据。
优化调度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控制输电线路的参数,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2.1 输电线路容量优化输电线路的容量是指线路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通过潮流分析来确定线路的合理容量。
若潮流分析结果显示线路容量超负荷,可以考虑采取增加导线截面积、增设并联线路等方式来提高线路容量。
2.2 输电线路参数优化输电线路参数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线路电阻、电抗等参数,来降低能耗和线路损耗。
潮流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参数调整的方向和幅度。
例如,在线路过长或者电阻过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线路分段绕行或者增设中继站来减小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电力系统分析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中,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计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功率和电流等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原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基于潮流方程的求解,潮流方程是描述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和相角之间的关系的一组非线性方程。
潮流方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的等效导纳矩阵和节点电压相位差的关系,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得到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begin{align*}P_i &= \sum_{j=1}^{n}(V_iV_j(G_{ij}\cos(\theta_i-\theta_j)+B_{ij}\sin(\theta_i-\theta_j))) \\Q_i &= \sum_{j=1}^{n}(V_iV_j(G_{ij}\sin(\theta_i-\theta_j)-B_{ij}\cos(\theta_i-\theta_j)))\end{align*}其中,$n$为节点数,$P_i$和$Q_i$表示第i个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V_i$和$\theta_i$表示第i个节点的电压和相角。
$G_{ij}$和$B_{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等效导纳。
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迭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等。
1.直接法:直接法是一种适用于小规模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它通过直接求解潮流方程来计算电力系统的潮流。
直接法的计算速度快,但对系统规模有一定的限制。
2.迭代法:迭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潮流计算方法,通常使用高尔顿法或牛顿法。
迭代法通过迭代求解潮流方程来计算电力系统的潮流。
迭代法相对于直接法来说,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但计算时间较长。
3.牛顿-拉夫逊法:牛顿-拉夫逊法是一种高效的潮流计算方法,它通过求解潮流方程的雅可比矩阵来进行迭代计算,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流计算的意义(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总结为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都需要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同时,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潮流计算。
因此,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
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时,采用离线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中,则采用在线潮流计算。
编辑本段潮流计算的发展史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
此后,潮流计算曾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对潮流计算的一些基本要求进行的。
对潮流计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1)算法的可靠性或收敛性(2)计算速度和内存占用量(3)计算的方便性和灵活性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属于稳态分析范畴,不涉及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和过渡过程。
因此其数学模型不包含微分方程,是一组高阶非线性方程。
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离不开迭代,因此,潮流计算方法首先要求它是能可靠的收敛,并给出正确答案。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潮流问题的方程式阶数越来越高,目前已达到几千阶甚至上万阶,对这样规模的方程式并不是采用任何数学方法都能保证给出正确答案的。
这种情况促使电力系统的研究人员不断寻求新的更可靠的计算方法。
在用数字计算机求解电力系统潮流问题的开始阶段,人们普遍采用以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的高斯-赛德尔迭代法(一下简称导纳法)。
这个方法的原理比较简单,要求的数字计算机的内存量也比较小,适应当时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制作水平和电力系统理论水平,于是电力系统计算人员转向以阻抗矩阵为主的逐次代入法(以下简称阻抗法)。
20世纪60年代初,数字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和计算速度发生了很大的飞跃,从而为阻抗法的采用创造了条件。
阻抗矩阵是满矩阵,阻抗法要求计算机储存表征系统接线和参数的阻抗矩阵。
这就需要较大的内存量。
而且阻抗法每迭代一次都要求顺次取阻抗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计算,因此,每次迭代的计算量很大。
阻抗法改善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的收敛性,解决了导纳法无法解决的一些系统的潮流计算,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曾为我国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阻抗法的主要缺点就是占用计算机的内存很大,每次迭代的计算量很大。
当系统不断扩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
为了克服阻抗法在内存和速度方面的缺点,后来发展了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分块阻抗法。
这个方法把一个大系统分割为几个小的地区系统,在计算机内只需存储各个地区系统的阻抗矩阵及它们之间的联络线的阻抗,这样不仅大幅度的节省了内存容量,同时也提高了节省速度。
克服阻抗法缺点的另一途径是采用牛顿-拉夫逊法(以下简称牛顿法)。
牛顿法是数学中求解非线性方程式的典型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
解决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是以导纳矩阵为基础的,因此,只要在迭代过程中尽可能保持方程式系数矩阵的稀疏性,就可以大大提高牛顿潮流程序的计算效率。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采用了最佳顺序消去法以后,牛顿法在收敛性、内存要求、计算速度方面都超过了阻抗法,成为直到目前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在牛顿法的基础上,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对纯数学的牛顿法进行了改造,得到了P-Q分解法。
P-Q 分解法在计算速度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迅速得到了推广。
牛顿法的特点是将非线性方程线性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人提出采用更精确的模型,即将泰勒级数的高阶项也包括进来,希望以此提高算法的性能,这便产生了保留非线性的潮流算法。
另外,为了解决病态潮流计算,出现了将潮流计算表示为一个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模型,即非线性规划潮流算法。
近20多年来,潮流算法的研究仍然非常活跃,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改进牛顿法和P-Q分解法进行的。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算法也逐渐被引入潮流计算。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新的模型和算法还不能取代牛顿法和P-Q分解法的地位。
由于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的并行计算技术也将在潮流计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编辑本段潮流计算的发展趋势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潮流算法日趋成熟。
近几年,对潮流算法的研究仍然是如何改善传统的潮流算法,即高斯-塞德尔法、牛顿法和快速解耦法。
牛顿法,由于其在求解非线性潮流方程时采用的是逐次线性化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计算速度,人们考虑采用将泰勒级数的高阶项或非线性项也考虑进来,于是产生了二阶潮流算法。
后来又提出了根据直角坐标形式的潮流方程是一个二次代数方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直角坐标的保留非线性快速潮流算法。
对于保留非线性算法典型论文有:1.文献[保留非线性的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提出了它在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该文献提出了一种新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它保留了潮流方程的非线性,又利用了P-Q解耦方法,因而数学模型精度较高,且保留了P-Q解耦的优点,有利于大电网的随机潮流计算,用提出的方法对一个典型的系统进行了计算,其数值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作了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2.文献[基于系统分割的保留非线性的快速P-Q解耦潮流计算法]分析研究了保留非线性的P-Q解耦快速潮流计算法。
该文献提出了一种新的状态估计算法,既保留了量测方程非线性又利用了快速P-Q分解方法,因此数学模型精度高且保留了快速P-Q分解的优点,提高了状态估计的计算精度和速度.采用系统分割方法将大系统分割为多个小系统,分别对每个小系统进行状态估计,然后对各小系统的状态估计结果进行协调,得到整个系统具有同一参考节点的状态估计结果,这样可大大提高状态估计的计算速度,有利于进行大电网的状态估计.在18节点系统上进行的数字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岩本伸一等提出了一种保留非线性的快速潮流计算法,但用的是直角坐标系,因而没法利用P-Q解耦。
为了更有利于大电网的潮流计算,将此原理推广用于P-Q解耦。
这样,既利用了保留非线性的快速算法,在迭代中使用常数雅可比矩阵,又保留了P-Q解耦的优点。
对于一些病态系统,应用非线性潮流计算方法往往会造成计算过程的振荡或者不收敛,从数学上讲,非线性的潮流计算方程组本来就是无解的。
这样,人们提出来了将潮流方程构造成一个函数,求此函数的最小值问题,称之为非线性规划潮流的计算方法。
优点是原理上保证了计算过程永远不会发散。
如果将数学规划原理和牛顿潮流算法有机结合一起就是最优乘子法。
另外,为了优化系统的运行,从所有以上的可行潮流解中挑选出满足一定指标要求的一个最佳方案就是最优潮流问题。
最优潮流是一种同时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电力网络分析优化问题。
OPF 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经济调度、可靠性分析、能量管理以及电力定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优潮流方面的典型论文有:1.文献[电力系统最优潮流新算法的研究]以NCP 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最优潮流算法——投影渐近半光滑牛顿型算法。
该文献以NCP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OPF算法——投影渐近半光滑牛顿型算法。
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与OPF问题的KKT系统等价的带界约束的半光滑方程系统。
与已有的NCP方法相比,新的模型由于无需考虑界约束对应的对偶变量(乘子变量),降低了问题的维数,从而适用于解大规模的电力系统问题。
2.基于建立的新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Newton型算法,该算法一方面保持界约束的相容性,另一方面有较好的全局与局部超线性收敛性,同时,算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3.考虑到电力系统固有的弱耦合特性,受传统解耦最优潮流方法的启示,在所提出的新Newton型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又设计了一类分解方法。
新方法基于解耦——校正的策略实现算法,不仅充分利用了系统的弱耦合特性,同时保证分解算法在理论上的收敛性。
4.根据所提出的两种算法,用标准的IEEE电力测试系统进行数值实验,并与已有的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新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计算效果,在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运行方面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文献[基于可信域内点法的最优潮流问题研究]介绍了OPF内点法具有收敛性强、多项式时间复杂性等优点,是极具潜力的优秀算法之一。
电力系统不断发展,使得OPF算法跻身于极其困难、非凸的大规模非线性规划行列。
可信域和线性搜索方法是保证最优化算法全局收敛性能的两类技术,将内点法和可信域、线性搜索方法有机结合,构造新的优化算法,是数学规划领域的研究热点。
此方面的典型文献有:1.文献[电力市场环境下基于最优潮流的输电容量充裕度研究]首先以最优潮流为工具,选取系统中的关键线路作为系统输电容量充裕度的研究对象,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输电线路稳定限额对输电容量充裕度的影响,指出稳定限额因子与影子价格的乘积可直接反应出稳定限额水平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可以较好的指示出系统运行相对安全、经济的稳定限额水平区间。
2.文献[电力市场环境下基于最优潮流的节点实时电价和购电份额研究]为了为配电公司最优购电模型提供价格参考依据,以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建立了实时电价模型。
模型利用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求解,以IEEE30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3.文献[电力系统动态最优潮流的模型与算法研究]指出电力系统动态最优潮流是对调度周期内的系统状态进行统一优化的有效工具,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献结合内点法和免疫遗传算法,对经典动态最优潮流问题和动态无功优化问题的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算法;并建立了含电压稳定约束、含无功型离散变量,以及含机组启停变量的动态最优潮流模型,将新算法推广应用于各种新模型,拓展了动态最优潮流的研究领域。
对于一些特殊性质的潮流计算问题有直流潮流计算方法、随机潮流计算方法和三相潮流计算方法。
直流潮流计算方法,文献[基于改进布罗伊登法的交直流潮流计算]主要介绍在分析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布罗伊登法和一种改进的布罗伊登法的基础上,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运用改进的布罗伊登法,提出了一种潮流计算的统一迭代法,设计了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并以一个IEEE9节点修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改进布罗伊登法交直流潮流计算方法有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