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标仪的正确认识使用及校准

合集下载

酶标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酶标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酶标仪简介:酶标仪即酶联免疫检测仪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专用仪器又称微孔板检测器。

可简单地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2大类,但其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其核心都是一个比色计,即用比色法来进行分析。

测定一般要求测试液的最终体积在250μL以下,用一般光电比色计无法完成测试,因此对酶标仪中的光电比色计有特殊要求。

酶标仪原理:酶标仪实际上就是一台变相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其基本工作原理与主要结构和光电比色计基本相同. 图示是一种单通道自动进样的酶标仪工作原理图.光源灯发出的光波经过滤光片或单色器变成一束单色光,进入塑料微孔极中的待测标本.该单色光一部分被标本吸收,另一部分则透过标本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光电检测器将这一待测标本不同而强弱不同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对数放大,模数转换等信号处理后送入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最后由显示器和打印机显示结果. 微处理机还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机械驱动机构X方向和Y方向的运动来移动微孔板,从而实现自动进样检测过程.而另一些酶标仪则是采用手工移动微孔板进行检测,因此省去了X,Y方向的机械驱动机构和控制电路,从而使仪器更小巧,结构也更简单.微孔板是一种经事先包理专用于放置待测样本的透明塑料板,板上有多排大小均匀一致的小孔,孔内都包埋着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微孔板上每个小孔可盛放零点几毫升的溶液.光是电磁波,波长100nm~400nm称为紫外光,400nm~780nm之间的光可被人眼观察到,大于780nm称为红外光。

人们之所以能够看到色彩,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回来。

绿色植物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植物吸收的大部分为红橙光和蓝紫光,但对绿色不吸收,反射出来,所以植物呈现为绿色。

酶标仪测定的原理是在特定波长下,检测被测物的吸光值。

随着检测方式的发展,拥有多种检测模式的单体台式酶标仪叫做多功能酶标仪,可检测吸光度(Abs)、荧光强度(FI)、时间分辨荧光(TRF)、荧光偏振(FP)、和化学发光(Lum)。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与数据处理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与数据处理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与数据处理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与数据处理如下:
准备工作:确保酶标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校准和检修需要在必要时进行。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酶标仪板和酶标仪试剂盒。

样品处理: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并进行相应的前处理步骤。

将样品放置于酶标仪板中的孔中。

加入酶标试剂:根据实验要求和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指导,将相应的酶标试剂添加至每个孔中。

注意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比例加入试剂,避免污染和误差。

混匀和孵育:轻轻摇晃或轻轻拍打酶标仪板,确保样品和试剂充分混合。

将酶标仪板放置在恒温条件下的孵化箱中进行相应的孵育时间,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反应停止和读数:在孵育结束后,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指导,加入适当的反应停止剂,终止反应。

将酶标仪板放置在酶标仪中,根据所测定的具体物质选择相应的波长或滤光片,读取吸光度或荧光强度值。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需要,使用软件或计算公式将读数结果转化为所需的具体物质的浓度或活性。

清洗和维护:使用适当的清洗液和方法对酶标仪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包括校准和更换部件等。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酶标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酶的活性的仪器,常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下面将介绍酶标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在使用酶标仪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将检测板(通常是96孔板)放入酶标仪中,并将所需的试剂和样本准备好。

其次,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设置酶标仪的参数,如波长、温度、时间等。

2.加样和测定加样前,需要将试剂及样本搅拌均匀,然后按照实验方案将其加入到检测板的相应孔中。

加样完成后,将检测板放入酶标仪中,并启动仪器进行测定。

测定完成后,可通过酶标仪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清洗和维护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对酶标仪进行清洗和维护。

首先,需要将检测板从仪器中取出,并用适当的方法清洗和干燥。

其次,需要对酶标仪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如清洁、校准、更换灯管等。

二、注意事项1.样本准备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前,需要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准备,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例如,需要对样本进行冷冻保存、离心分离、过滤、稀释等操作。

2.试剂和标准品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前,需要对所使用的试剂和标准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例如,需要对试剂的配制、保存和稀释等进行掌握,对标准品的选取和制备进行了解。

3.仪器校准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前,需要对酶标仪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需要对仪器的波长、光强、温度等参数进行校准,对仪器的光路、光源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充分的处理和分析,以达到准确、可靠和合理的结果。

例如,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布、比较等分析,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5.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酶标检测之前,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以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例如,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对实验室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化学品和生物样本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酶标仪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检测仪器,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酶标分析仪检定方法

酶标分析仪检定方法

酶标分析仪检定方法酶标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析仪器,用于测定酶活性及其底物或抑制剂的浓度。

为确保酶标分析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检定。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酶标分析仪检定方法。

1. 准备检定样品:先准备一定浓度的酶底物,浓度应适中,使其能够在检定样品中产生可测的酶反应。

此外,还需准备一些阻断剂和底物或阳性对照物。

2. 准备检定试剂:根据酶标分析仪的操作手册,准备好各种检定试剂,如底物缓冲液、底物溶液等。

3. 调整酶标分析仪:首先,根据操作手册进行酶标分析仪的操作和校准,确认仪器参数正确。

然后,按照仪器使用方法,将检定试剂加入仪器中,并选择相应的检定模式。

4. 进行检定:在酶标分析仪中加入检定样品和检定试剂,按照仪器操作步骤进行检定。

通常包括吸光度测定、时间测定等。

5. 记录结果和数据分析:记录酶标分析仪所得的各项数据,包括吸光度、反应时间等。

根据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分析数据并计算酶活性或样品中底物的浓度。

6. 判定检定结果:根据仪器的准确度和重复性要求,判定检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如果结果与预期不符,可能需要重新检定或调整仪器参数。

7. 记录检定过程和结果:将检定过程、方法、结果和分析记录在检定报告中,以备后续参考和审核。

通过以上酶标分析仪检定方法,可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酶标分析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检定的频率要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和标准规定进行,以确保酶标分析仪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性。

酶标分析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化学等领域的仪器设备,广泛用于测定酶活性、蛋白质浓度以及分析生物样品中特定分子的含量。

为了保证酶标分析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之前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检定。

一般来说,酶标分析仪的检定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准备检定样品、准备检定试剂、调整仪器参数、进行检定、记录结果和数据分析、判定检定结果、记录检定过程和结果。

首先,准备检定样品。

使用酶标仪注意事项

使用酶标仪注意事项

使用酶标仪注意事项酶标仪(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通过酶标记的抗体、抗原相互作用来定量检测分析样品中特定物质的浓度。

酶标仪在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酶标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们在使用酶标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正确认识酶标仪:酶标仪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器,使用前需要对仪器进行熟悉,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熟悉仪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光源、滤光片、检测器等。

2.仪器校准:在使用酶标仪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仪器可以通过使用标准样品进行。

对仪器进行校准可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选择适当的波长:在使用酶标仪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

不同的酶标负载物有不同的最佳波长,应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

4.阅读和设置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酶标仪测定物质浓度的重要参考。

在使用酶标仪前,需要准备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上应包含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通过读取标准曲线可以确定待测样品中物质的浓度。

5.样品的处理:样品的处理对于酶标仪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样品的处理应遵循实验设计的要求,确保样品中目标物质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必要时进行稀释或浓缩样品。

6.操作环境的控制:酶标仪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应在洁净、无尘、干燥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操作。

避免有害化学物质和灰尘对仪器的影响。

7.操作仪器的规范:使用酶标仪应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操作时要注意安装正确的试剂和仪器的调节,避免发生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8.保养和维护:酶标仪的保养和维护对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及时清洗和维护仪器的各个部件,定期校准和维修仪器。

9.合理分析数据:使用酶标仪得到的结果需要合理分析和解释。

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应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参考值进行对比,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在使用酶标仪时,我们需要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进行校准和设置标准曲线。

酶标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酶标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酶标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实验室的湿度在65%以下,保持环境清洁
2定期清洁仪器外壳以保持良好的外观,特别重要的是保持酶标板架滑道的清洁干燥以防止堵塞。

用温度适中的中性洗涤溶液浸湿柔软的布后即可擦拭。

如果仪器表面有生物危险物质污染,请用中性消毒液清洁。

3开机。

预热20分钟。

使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4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反应时间准确。

5放板要注意酶标板摆放位置正确和平整,避免出现卡板。

如果出现卡板,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停止操作。

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仍无法排除故障,联系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

6小心操作,避免将试液洒漏在仪器上。

一旦有试剂或血清溅落在酶标仪器上,应立即清理干净。

7 实验完成后,务必取出孔板。

如不关机,勿将抽屉留在仪器外面,灰尘会导致读数不准。

8在常规消毒时,不能使用甲醛,因为即使微量的甲醛也会导致微孔ELISA测试中使用的酶产生不良影响,超终导致不正确的实验结果。

9 不建议频繁开关机,影响仪器及光源-卤素灯寿命。

酶标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酶标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
1.开启仪器电源开关,同时启动电脑。

2.启动程序,进入程序主界面。

3.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设置测定波长和测量范围。

4.弹出板架,放入待测样品,启动检测,命名测试样品,进行检测。

5.导出excel表格数据,并保存数据。

6.关闭计算机和主机电源,登记使用记录。

注意事项
1.开机预热,待自检结束后方可使用。

2. 孔板底部需要保持干净,避免测量误差。

3. 请勿将样品或试剂洒到仪器表面或内部,操作完成注意做好清洁工作
4.侧紫外波段的吸光值,须使用特殊孔板。

5.加样的溶剂量应适当,太少影响测定结果,太多则容易溢出,推荐每孔至少使用100ul溶剂
6.仪器如果出现故障,请立即与技术人员,切勿擅自拆卸酶标仪。

7. 使用结束后必须关掉仪器和电脑,
8. 每次使用需要登记使用人姓名、时间以及仪器状态。

酶标仪使用详解范文

酶标仪使用详解范文

酶标仪使用详解范文酶标仪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特定分子的浓度。

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临床诊断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酶标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酶标仪的基本原理酶标仪是通过光学测量来确定样本中特定分子浓度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底物与酶的反应产生的物质颜色变化来测定样品中酶活性或者其中一种特定分子的浓度。

酶标仪通过测量底物产生的吸光度或荧光来确定管内样本中特定分子的浓度。

二、酶标仪的使用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打开酶标仪电源,等待其预热。

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式,如吸光度或荧光模式。

2.设定参数:按照实验要求,设定酶标仪的参数,包括波长、时间和增益等,这些参数取决于所使用的底物和样品类型。

通常需要根据实验所需设定不同的参数。

3.校准仪器: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酶标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一般分为零点校准和标准曲线校准两个步骤。

零点校准是将酶标仪的读数归零,标准曲线校准则是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制作标准曲线,以便后续测量时根据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样品中的物质浓度。

4.加样测量:用自动吸管器或移液器将样品加入酶标仪中,确保每个孔都有足够的样品进行测量。

加样完成后,将酶标板或孔板插入酶标仪的样品槽内,等待测量结果。

5.数据处理:酶标仪会自动测量各个孔的吸光度或荧光值,并将结果显示在仪器屏幕上。

根据实验要求,将数据导出并进行数据处理,如制作标准曲线、计算浓度等。

三、酶标仪使用注意事项1.酶标仪是一种精密仪器,使用前需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操作时要注意保持操作平台的清洁和无尘,避免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底物的选取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进行选择,不同底物对于不同物质浓度的测定有其特定的敏感性和检测范围。

4.样品的加入量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准确控制,加样时尽量避免泡沫的产生。

5.酶标仪在校准时需要使用标准样品,为确保准确性应使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制作标准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x︱Ai-1/5(A1+A2+A3+A4+A5)︱
δA= 1/5(A1+A2+A3+A4+A5)
5、酶标仪的线性
选用540nm波长,将标准值0.5,1.0A中性滤光
片分别放入专用测试板样本位置中,以空气为参比, 各重复测定3次;然后将以上两片中性滤光片叠加后 置于专用测试板的同一孔位中,重复测定3次。线性 误差:
检定与校准
1 定义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 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 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
强制性周期检定: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进行 修理后检定 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由用户提出或由于某种原 因使有效期内的封印失效而进行的检定。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设定“灰区”呢?主 要由ELISA现有的测定技术的不确定性造 成的,也就是ELISA测定的“灰区”的存 在使得ELISA测定试剂盒cutt-off的设定只 是相对的准确,此时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出 现的可能性较低。
因此,在血站以测定“灰区”的下限作为 判断献血人员血筛检不合格为标准,就可 以避免因“灰区”所致结果判断错误而引 起输血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度确定校准的周期。可定期校准、不定期校准或 在使用前校准。
检定与校准
3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全 面评定。
校准—项目少于检定,主要针对计量器具的 示值误差,一般仅涉及定量试验。
检定与校准
3 检定与校准的不同之处
3.8 结论不同
检定:做出结果判定
校准—非强制性,为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
检定与校准
3 检定与校准的不同之处
3.4 依据不同
检定—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规定:计量 特性、检定条件、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检定结 果的处理、检定周期),为法定技术文件。
校准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规定:计量特性、校准条 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处理、建议复校时 间间隔)
(三)光学系统
酶标仪的光学系统采用的是垂直光路 多通道(通常为8或12通道,亦有单通道) 检测,一般为硅光管或光导纤维,有的酶 标仪还有一个参比通道(参比通道测定在 开机时进行自我校准)。光学系统好与坏, 主要看其仪器测定的精密度与测定通道之 间的均一性有直接关系,单通道可以避免 因通道不同所致的差异。
检定—对测量仪器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评 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作出是否合 格的结论。
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校准—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仪器示值的 准确性,同时可将校准结果(修正值或校准 因子)用于测量过程中。
是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过程。
检定与校准
3 检定与校准的不同之处
3.2 对象不同 检定—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在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强制检定:
体温计
天平 秤
火焰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
比色计
血球计数器
血压计 眼压计
心、脑电图仪
照射量计(含医用辐射源) 激光能量、功率计(含医用激光源)
超声功率计(含医用超声源) 听力计 酸度计等
检定与校准
3 检定与校准的不同之处
3.3 性质不同
检定—为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于法制计量 管理的范畴。
因此,在ELISA比色测定中,最好使用双波长,且 不必设空白。如设空白,就可能会造成测定孔吸光 度为负数的现象;单个空白的非特异吸收具有一定 程度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每次测定或同次测定空白 孔位置的不同均有可能得到不同吸光度测定值。
(二)测定的吸光度范围
通常酶标仪的吸光度测定范围在0~2.5 之间就可以满足ELISA的测定要求,但有些 仪器可以达到0~4.0的范围;对酶标仪的吸 光度范围不必追求大的吸收光范围,主要看 在一定的吸光度范围内的线性和精密度如何。
(八)语言界面
通常进口的中高档酶标仪人机对话多 采用英文。这对实验室可能会存在语言方 面的困难,从而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酶标 仪的作用。
综上所述,酶标仪的最基本功能就是 比色测定,其基本要求就是在一定吸光度 范围内要有好的测定准确性、线性和精密 性。同样的,吸光度范围,测定的准确性、 线性和精密性越好则酶标仪亦越佳。
A1+A2+A1,2
aA=
×100%
A1+A2
二片中式性中滤A1光为片第吸一光片度中均性值滤,光A片1,吸2为光两度片均中值性,滤A光2为片第 叠加后的吸光度均值。
6 测定速度的检定
选用492nm波长,放入96孔酶标板进 行测定,用秒表计测仪器打印出全部数据 的时间。
酶标仪除了在选购时,应尽可能自检, 但在使用中也要定期检定,以保证酶标仪 测定的有效性。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给测量仪器的特性赋值并确定 示值误差,将测量仪器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比 较链或校准链,溯源到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上。
检定与校准
2 检定与校准的相同之处
都是计量器具的评定形式,是确保仪器示值 正确的两种重要的方式。
都属于计量范畴。
检定与校准
3 检定与校准的不同之处
3.1 目的不同
1、外观
酶标仪上应有仪器名称,型号,编号, 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和电源电压;各调节旋 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外表面无明 显机械损伤;显示文字应清楚完整。
2、酶标仪的稳定性(漂移)
选用492nm波长,在吸光度0.0A处,测 定标准值为1.0A的光谱中性滤光片(测定操作 按仪器说明进行),记录仪器示值或均值, 10min后再次记录仪器示值或均值,前后两 次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0.005A。
目前国内常见的ELISA试剂盒使用的标记用酶均为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通常为四甲基联 苯胺(TMB)和邻苯二胺(OPD)。
OPD在过氧化氢溶液存在下,经HRP作用,分别 氧化为2,2′-二氨基偶氮苯(DAB)和联苯醌。当 pH值为5.0左右时,DAB在450nm波长处有最大吸 收,当pH值降为1.0时,最大吸收波长移至492nm, 同时摩尔消光系数变大,显色加深,常用强酸如 硫酸或盐酸终止反应。
检定通常是进行量值传递、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检定与校准
1 定义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 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 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结果既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 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对已有酶标仪的实验室又如何去正确使用呢?要正 确使用酶标仪就必须对酶标仪的一些性能指标(测 定波长、吸光度范围、光学系统、检测速度、震板 功能、温度控制、定性和定量测定软件功能等方面) 有一定的了解。
(一)测定波长
一般酶标仪的测定波长在400~750nm或800nm之 间就可以满足ELISA的显色测定。
(六)温育功能
指酶标仪本身能按要求自动精确地控 制仪器的温度,使得ELISA测定中微孔板 条的温育过程在仪器内部完成,而无需在 外配温箱。目前少有部分酶标仪具有此功 能,温育功能只是酶标仪的一个附加功能, 是否具有并不能说明酶标仪档次的高低及 仪器的优劣。
(七)软件功能
指酶标仪对ELISA定性和定量测定及其 他测定方式如酶标动力学、紫外和凝集等测 定数据具有统计分析并报告结果的功能。软 件功能是中高档酶标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 能。如果硬件方面区别不大,则软件就成为 判定酶标仪优劣的唯一指标。好的软件功能, 对实际工作会有较大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 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 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 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校准—强制性检定之外的计量器具。
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
检定与校准
3 检定与校准的不同之处
3.5 方式不同
检定—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单位进行。 校准—外校、自校或两者结合。
检定与校准
3 检定与校准的不同之处
3.6 周期不同
检定—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进行。 校准—可根据使用计量器具使用的频次或风险程
TMB的氧化产物联苯醌在450nm波长处有最 大消光系数,如果HPR量少,H2O2和TMB 过量时,则形成蓝色的阳离子根。降低pH, 即可使蓝色的阳离子根转变为黄色的联苯醌, 使用硫酸作为终止剂可使产物稳定90min。
因此,ELISA测定最常用的两个波长450nm 和492nm。除了这两个基本滤光片外,还考 虑到双波长比色的需要,还应有620nm或 630nm或650nm和405nm波长的滤光片,其 他滤光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合格—《检定证书》 不合格—不合格通知书
校准:不做结果判定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检定与校准
3 检定与校准的不同之处
3.9 法律效力不同
检定—具法律效力 校准—不具法律效力
3、吸光度测定的准确度
选用405,492和620 nm波长,以空气 为参比,分别测定标准值为0.5和1.0A的光 谱中性玻璃滤光片,用专用测试板代替酶标 板,按仪器说明连续测定3次,按下式计算 准确度:△A=1/3(A1+A2+A3)—A:(A: 为标准值)。
4、吸光度测定的重复性
选择405,492和620 nm波长 ,在酶标 板第一排加注空白溶液,第二排加入浓度为 200ug/ml的重铬酸钾溶液,重复测定5次。 记录每次测定的第二排吸光度值,取第二排 任一孔吸光度值与各次对应孔吸光度值。按 下式计算重复性
(四)检测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