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信额度测算工具

合集下载

信用分析工具大全

信用分析工具大全

标题:信用分析工具大全一、引言信用分析是评估债务人信用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金融机构、企业以及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信用分析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信用分析工具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工具。

二、信用分析工具概述1.信用评分模型信用评分模型是信用分析的基础工具,通过对债务人的历史信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其未来信用表现。

常见的信用评分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等。

2.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对债务人信用风险的定性评估,通常由专业评级机构进行。

信用评级主要包括企业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等,评级结果通常分为AAA、AA、A、BBB、BB、B、CCC等若干等级。

3.信用风险监测信用风险监测是对债务人信用状况的持续跟踪和评估,旨在及时发现潜在信用风险。

常见的信用风险监测工具包括财务报表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市场舆情分析等。

4.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是对债务人信用风险的全面管理,包括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

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模型、信用风险限额管理、信用风险缓释等。

三、信用分析工具应用实例1.个人信用评估个人信用评估是金融机构在贷款、信用卡等业务中对个人信用状况的评估。

以我国为例,个人信用评估主要采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用交易信息、公共信息等。

金融机构根据个人信用报告,结合内部数据,运用信用评分模型对个人信用状况进行评估。

2.企业信用评估企业信用评估是金融机构在贷款、债券投资等业务中对企业信用状况的评估。

企业信用评估通常采用财务报表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等方法,结合信用评级结果,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3.信用风险监测信用风险监测是金融机构对债务人信用状况的持续跟踪和评估。

以我国为例,金融机构通常采用财务报表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市场舆情分析等方法,对债务人的信用风险进行监测。

建设银行授信控制量测算公式

建设银行授信控制量测算公式
授信控制量测算:
CL=L+1/3×(K×V-P)×E= 万元
注:CL表示授信控制量;
L为客户目前在银行全部信用总额;(授信余额)
P为: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E为企业目前净资产
K为行业目标杠杆比率,根据不同的行业确定(见附件)
V为根据客户信用等级确定的企业目标杠杆比率系数,具体见下表:
信用等级
AAA
AA
BBB
BBBΒιβλιοθήκη 调节系数V10.97
0.94
0.88
0.84
0.8
附一:目标杠杆比率值(K)
行业
杠杆值
行业
杠杆值
行业
杠杆值
钢铁
3.8
电子
4.0
纺织
3.8
机械
4.0
烟草
4.5
邮电
3.8
医药
4.0
有色
3.8
交通
4.0
房地产
4.5
石油
3.8
铁路
4.0
航空
4.5
轻工
4.0
建筑
4.5
汽车
4.0
化工
3.8
外贸
4.0
煤炭
4.0
建材
4.0
其他
4.0
电力
3.8
商业
3.8

邮储合规大行动题库资产业务

邮储合规大行动题库资产业务
发生以下哪些情况的票据融资业务经营机构,需及时进行退出处理()。[2分]
符合个人商务贷款业务授信条件的是()。[1.5分]
符合个人商务贷款业务授信条件的有()。[2分]
符合小企业法人授信业务授信对象的是()。[1.5分]
个人商务贷款授信业务的借款申请人及配偶授信金额上限合计不得超过人民币500 万元。[2分] 个人商务贷款业务额度使用期与额度项下单笔贷款的最长期限之后为额度存续期,最 长不得超过10年。[2分] 个人商务贷款业务是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向自然人发放的用于本人或其经营实体合法 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个人经营性贷款。[2分] 个人商务贷款业务授信过程中,客户授信额度最高不超过基准值的()。[1.5分]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贷后检查除关注客户及保证人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账户资金 进出情况、融资款项运用情况、还款资金落实情况、抵(质)押品变化情况等内容以 外,还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2分]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小企业客户为我行内部评级在()级(含)以上。[1.5分]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特殊情况需要展期的,客户一般应在融资到期前()个工作日向 我行提出申请。[1.5分]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特殊情况需要展期的,客户一般应在融资到期前15个工作日向 我行提出申请。[2分]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单位定期存单质押期限包括()。[2分] 合规是商业银行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并应从商业银行高层做起。[2分] 见习信贷员工作()个月后,由二级分行评定是否可转为初级信贷员。[1.5分] 进口代收押汇属于表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2分]
保证贷款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联保小组成员之间需经济独立。[2 保证金必须存入专户,用于支付相应的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不得挪作它用。[2分] 表外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期限原则上最长不得超过()年。[1.5分] 不符合银行信用贷款条件,即使能够提供合法、足值、有效的担保,也不能成为国际 贸易融资的客户。[2分] 采用专职贷后检查岗负责贷后检查模式的,原则上客户经理单人管户不得超过()户 。[1.5分] 打包贷款属于表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2分] 等额本金还款法是指贷款期限内每期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2分] 低风险业务及一般风险业务授信金额合计不得超过小企业法人单户风险额度的()倍 。[1.5分] 抵(质)押品临时出库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天。[1.5分] 对贷款逾期或形成不良贷款的客户,将采取收取罚息、列为黑名单客户等惩罚措施。

电费授信测算模型

电费授信测算模型

电费授信测算模型一、背景介绍电费授信测算模型是指通过对客户历史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客户用电行为模型,从而预测客户未来用电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客户进行授信额度的测算。

该模型主要应用于银行、金融机构等对企业、个人的授信业务中。

二、模型建立流程1. 数据收集:收集客户历史用电数据,包括用电量、用电时间、用电区间等信息。

2. 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重复值。

3. 特征提取:根据客户历史用电数据,提取出不同的特征值,如平均每月用电量、最大每月用电量等。

4. 建立预测模型:根据提取出的特征值建立预测模型,如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预测模型。

5. 模型验证:使用部分历史数据进行验证,检验预测效果。

6. 应用实践: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授信业务中。

三、模型优势1. 精准度高:通过对客户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用电情况,从而提高授信决策的精准度。

2. 时效性强:模型能够及时监测客户用电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授信额度的时效性。

3. 数据可靠性高:该模型基于客户历史用电数据建立,数据来源可靠。

四、模型应用场景1. 银行、金融机构等对企业、个人的授信业务中,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

2. 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中,能够实现对客户用电情况的监测和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模型发展趋势1. 多元化: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基于不同算法和数据源的电费授信测算模型。

2.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电费授信测算模型将会更加智能化,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预测结果。

3. 应用广泛化:未来该模型将会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智慧城市建设、环保产业等。

银行信贷客户最高授信限额计算方法 模版

银行信贷客户最高授信限额计算方法 模版

银行信贷客户最高授信限额计算方法一、承贷能力法(一)最高授信限额(A)的计算1、从客户创造现金能力的角度,分析测算客户总负债的合理规模B1根据客户所处行业合理的“总债务/EBITDA”值P,计算B1:客户总负债的合理规模B1=客户基期EBITDA×P 计算说明:(1)客户基期EBITDA(息税折摊前收益)=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2)如客户未提供基期现金流量表,信贷员应向企业了解有关情况,并结合以下公式进行估算:①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财务费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活期利率×80%,且本项金额不得小于0;②固定资产折旧≈期末累计折旧-期初累计折旧+基期处置或报废的固定资产中已提的折旧当固定资产原值的期末数小于期初数或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小于期初数时,考虑“基期处置或报废的固定资产中已提的折旧”。

③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基期出售无形资产的净值+基期新增无形资产的原值④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余额+本期新增加长期待摊费用的初始金额-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开办费、递延资产等长期待摊费用。

(3)分行业的“总债务/EBITDA”值P由总行在信贷管理系统中设置。

2、从客户自有资本抵御风险能力的角度,分析测算客户总负债的合理规模B2客户总负债的合理规模B2=客户基期净资产×(K/1-K)K是客户的资产负债率控制线合理值,由总行在信贷管理系统中设置。

3、根据B1,B2的计算结果,测算该客户在本行最高授信限额A(1)正常情况下,A=(B1×0.5+B2×0.5)×信用等级调整系数S1-(基期总负债-基期客户在本行的授信余额)-基期对外提供担保的不良信贷业务余额计算说明:①信用等级调整系数S1②基期客户在本行的授信余额指表内、表外各项授信总额。

银行信贷客户最高授信限额计算方法 模版

银行信贷客户最高授信限额计算方法 模版

银行信贷客户最高授信限额计算方法一、承贷能力法(一)最高授信限额(A)的计算1、从客户创造现金能力的角度,分析测算客户总负债的合理规模B1根据客户所处行业合理的“总债务/EBITDA”值P,计算B1:客户总负债的合理规模B1=客户基期EBITDA×P 计算说明:(1)客户基期EBITDA(息税折摊前收益)=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2)如客户未提供基期现金流量表,信贷员应向企业了解有关情况,并结合以下公式进行估算:①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财务费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活期利率×80%,且本项金额不得小于0;②固定资产折旧≈期末累计折旧-期初累计折旧+基期处置或报废的固定资产中已提的折旧当固定资产原值的期末数小于期初数或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小于期初数时,考虑“基期处置或报废的固定资产中已提的折旧”。

③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基期出售无形资产的净值+基期新增无形资产的原值④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余额+本期新增加长期待摊费用的初始金额-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开办费、递延资产等长期待摊费用。

(3)分行业的“总债务/EBITDA”值P由总行在信贷管理系统中设置。

2、从客户自有资本抵御风险能力的角度,分析测算客户总负债的合理规模B2客户总负债的合理规模B2=客户基期净资产×(K/1-K)K是客户的资产负债率控制线合理值,由总行在信贷管理系统中设置。

3、根据B1,B2的计算结果,测算该客户在本行最高授信限额A(1)正常情况下,A=(B1×0.5+B2×0.5)×信用等级调整系数S1-(基期总负债-基期客户在本行的授信余额)-基期对外提供担保的不良信贷业务余额计算说明:①信用等级调整系数S1②基期客户在本行的授信余额指表内、表外各项授信总额。

额度测算表(自动计算)

额度测算表(自动计算)

年初年末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新增日常营运资金需求量=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银行流动资金融资-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授信额度测算方法

授信额度测算方法
授信需求额度测算
授信审批部 夏炜 2010年10月
一、测算的目的
• 通过测算分析,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经 营和财务,运用这方面的技巧知识去 控制信贷风险,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更 专业的银行服务。下面主要从授信需 求额度测算的意义、产生原因、测算 及案例、实际工作中的体会等方面进 行讲解。
二、测算的意义
• (一)银监会新规监管的要求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之法律责任第39条 处罚第1款:以降低信贷条件或超过借款人 实际资金需求发放贷款的。 •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之法律责任第39条 处罚第5款:与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到 位前发放贷款的。
• A银行进一步对借款人历史合同履行记录进行查 验,发现企业年初与下游客户达成的合同数量和 当年实际执行量一般都有一定差距,而E发电公 司是借款人当年新开发客户,实际合同执行量有 待观察,出于谨慎考虑批准授信6000万元。 • 总结分析:调整差额较大原因主要在于营运资金 周转次数,按上年报表主要与钢铁公司业务测算 的年周转次数为3.15次,现与发电公司合同年周 转次数为6次,形成较大差异影响测算,属于财务 报表之外因素影响。
营运资金量150001321113464723万元新增流贷额度472384320001880万元b银行实际调查h公司为完成今年新合同从去年开始新增设备到今年6月份完全达产按最新今年7月完成产值推算未来12个月可按合同供货量约35亿元为履行未来一年合同的年最大资金需求量35000134毛利率23100万元按合同付款方式推算营运资金年周转次数为4次故每次实际资金需求量为2310045775万元考虑原流贷2000万元系新合同签订前贷款可不纳入本次新合同需求额度测算扣除企业自有资金775万元批准同意流贷5000万元
• 2、测算的调整 • 按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要求:应根 据借款人经营规模、业务特征及应收 账款等要素测算资金需求(参考公 式),综合考虑借款人现金流、负债、 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 综合类 一、工业 1、煤炭工业 2、石油石化工业 (1)天然原油天然气开采业 (2)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3、冶金工业 4、建材工业 (1)水泥制造业 5、化学工业 (1)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 (2)化纤制造业 (3)橡胶制品业 (4)塑料制品业 6、森林工业 7、食品工业 8、烟草工业 9、纺织工业 10、医药工业 (1)化学药品制造业 (2)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 11、机械工业 (1)通用设备制造业 ①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 ②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 ③轴承制造业 (2)专用设备制造业 ①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 (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①汽车制造业 ②船舶制造业 (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①电机制造业 ②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 ③家用电器制造业 (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 制造业 ①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 12、电子工业 (1)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2)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 13、电力燃气工业 (1)电力生产业①火力发电业 (2)电力供应业
63 67.2 43 82.7 88 85.9 78.4 86.2 61.9 74.7 80.6 63.7 100.2 77.1 71.5 74.5 70.2 82.7 60.4 79.4 80 65.7 55.3 58.6 64.8 62.2 108.7 71.9 70.2 75.3 88.8
1.2 0.6 4.2 0.5 8.6 0.9 0.4 1.4 2.9 0.1 1.4 0.7 5.3 2.1 1.8 2.6 1.2 13.7 1.1 2.3 2.3 2.2 3.8 4.4 1.3 1.1 0.8 2.8 4.5 3.7 1.4
0.3 0.3 0.5 0.7 1.2 1.9 0.1 0.4 0.3 0.4 0.8 0.6 3.2 1.1 3.1 0.4 0.3 0.3 0.3 0.2 0.6 0.2 2.2 0.3 0.5 2.9 0.5 4.9 0.3 3.5 1.3 2 0.4 0.6 1.3 0.7 0.7 0.6 0.5 1.3 0.9 0.8 0.7 2.6
50.9 55.8 38.9 59.9 39.4 43.1 55.7 37.3 40.9 64.6 48.5 47.7 47.6 45.4 53.8 52 56.6 64.1 57.8 53.5 35.3 29.2 38.4 40.3 37.6 40.8 45.4 38.4 54.6 61.8 62.3 60.9 39.3 48.7 55.6 44.2 46.7 52.6 59.8 46.9 51.1 79.2 79.6 52.8
净资产收益 率%
盈余现金保 障倍数
资产负债 率%
速动比率%
现金流动负 债比率%
带息负债比 率%
5.3 4.8 0.9 10.3 8.7 1.6 6.1 1.6 1.1 2 1.6 1.9 2.1 1.1 2.4 0.9 9.5 0.8 2.5 2 3.8 4.3 5.8 11.9 1.5 3.1 1.8 4.9 5.3 5.2 6.4 4.6 8.5 6.4 12.8 3 3.9 0.8 2.4 4.1 3.1 3.2 2.7 3.2
行业 14、轻工业 (1)酒和饮料制造业 ①白酒制造业 ②啤酒制造业 二、建筑业 1、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1)房屋建筑业 2、建筑安装业 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道路运输业 2、水上运输业 3、仓储业 四、信息技术服务业 五、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1、商业贸易 (1)商业批发 (2)商业零售 (3)图书报刊批发及零售业 2、粮食业 3、物资贸易 (1)物资批发 (2)物资零售 六、住宿和餐饮业 1、住宿业 七、房地产业 1、房地产开发 八、社会服务业 九、农林牧渔业 1、农业 十、外贸企业 十一、大旅游
1.7 2.4 5.4 2.9 8.6 13.9 6.7 1.5 2.7 0.5 2.4 2.8 4.5 3.3 5.9 1 3 0.1 3.7 1.3 4.2 0.1 6.5 0.2 0.9 4.1 0.9 5 0.2 9.4 5.8 10.5 5 1.8 4.3 2.1 0.1 1.5 0.2 0.8 16 16.5 1.8 15.7
0.6 0.2 2.4 0.8 2.9 0.4 1.3 1 0.6 0.5 0.8 0.7 2.4 0.5 0.6 0.6 0.8 1.5 4.1 0.4 0.5 0.1 1 1 0.8 0.5 0.5 1.5 1.3 3.3 1.1
70 60 52 60 65 65 65 65 70 70 70 70 61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68 70 70 70 70 70 70 70 60
70 70 60 70 60 70 70 70 55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69 70 70 70 62 70 60 63 57 56 64 65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55 55 70 70 69 64
78.1 68.9 80.6 72.5 82.5 63.8 68.8 60.7 62.6 64 66.5 60.3 51.7 60.7 55.8 51.9 79.6 53.8 71.7 78.6 56.9 66.7 60.4 52.2 58.7 44.5 59.4 69.8 69.4 63.6 96.8 70.3 62.1 70.9 83.4 68.2 66.9 73.4 78.9 59.3 85.6 95.4 97.9 83.3
净资产收益 率%
盈余现金保 障倍数
资产负债 率%
速动比率%
现金流动负 债比率%
带息负债比 率%
2.6 1.7 0.7 2.7 1.7 1.4 2.6 2.6 3.4 3.5 6.9 2.6 8.8 4.5 3.6 4.7 1.5 5.5 2.5 6.6 6.8 0.4 2.5 2.5 3.2 3.5 2.1 0.4 1 4.3 0.2
47.7 44.3 37.4 46.2 59.6 48.6 52.9 57.6 66.1 68.7 56.1 75.1 61.9 59.8 41.9 50.3 41.3 36.5 63.4 39.7 38.6 49.2 45.2 47.9 68.7 43.9 59.3 41 43.8 42.7 5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