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育种作业

合集下载

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指导书

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涂抹制片法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植物细胞涂抹制片技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

二、实验原理各种旺盛生长的植物组织,包括:茎尖、根尖、孢原组织等分生组织、愈伤组织及分化的小孢子、萌发的花粉管,经常进行着细胞分裂。

经过适当的取材处理,制片后可进行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动态的观察,这是遗传学上通过细胞分裂观察染色体行为、形态结构、数目,从而进行组织分析,鉴别杂种等常用的制片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中国水仙、风信子、柴万年青、郁金香(SX)。

用具和试剂:镊子、解剖针、盖片、载片、滤纸、单刃刀片对氯苯饱和溶液、1NHCl、醋酸地衣红、中性树胶,卡诺固定液。

四、实验步骤1.予处理:实验前将鳞茎水培,待根长出久1~1.5cm时,剪取0.5cm长的根尖,立即放入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处理2小时左右,予处理的作用主要是浓缩色体,使之分散,同时抑制纺缍丝形成。

在制片过程中,如发现染色体后期的分裂相较多时,说明予处理时间不够。

2.固定:倒掉对氯二苯溶液,用水冲洗两遍,用新配的卡诺固定液固定24h后,可放入冰箱中备用。

如果要长期保存则要将根尖转入70%的酒精中。

3.解离:先将固定后的根尖用蒸馏水换洗3~4次,再用1NHCl在60℃(注意要严格控制不超过±5℃)的恒温水浴锅中处理10~20min,然后用蒸馏水换洗3~4次。

此步主要是使细胞之间分散开,并软化细胞壁,便于压片,同时也利于染色。

4.染色制片(1)切片:剔除根冠,在生长锥处切下一小块组织。

(2)染色压片:在切下的组织上滴一滴醋酸地衣红,捣碎,除去大块的渣滓,盖上擦干净的盖玻片,覆一层吸水纸,用食指在上面施加少量压力,勿使盖片移动,用解剖针柄轻敲,可使细胞舒展,染色体散开。

好的片子放置显微镜下检查,看到有典型的分裂图像时,可把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往往返烘烤。

5.脱盖片:先在制片上做好记号,以便于封片时按原位复上,在致冷调节器的冷却台上冷冻,用镊子和单刃刀片慢慢起下来。

玉米 遗传题

玉米 遗传题

玉米遗传题
引言概述: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遗传题涉及到玉米的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遗传育种等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玉米遗传题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
1. 玉米基因组结构
1.1 玉米基因组的大小和复杂性
1.2 玉米基因组的组成和特点
1.3 玉米基因组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定位
2. 玉米遗传变异
2.1 自然遗传变异的来源和类型
2.2 人工诱发遗传变异的方法和应用
2.3 遗传变异对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3. 玉米遗传育种
3.1 传统育种方法和策略
3.2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原理和应用
3.3 基因编辑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潜力
4. 玉米遗传改良
4.1 抗病虫害基因的引入和应用
4.2 耐逆性基因的引入和应用
4.3 品质改良基因的引入和应用
5. 玉米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5.1 玉米遗传资源的分类和保存
5.2 玉米遗传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5.3 玉米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与共享
总结:
综上所述,玉米遗传题涉及到玉米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遗传育种、遗传改良以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

深入研究玉米的遗传题,对于提高玉米的品质、产量和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与共享,玉米遗传题将迎来更多的突破和应用。

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作业

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作业

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作业第一章1 何谓工业微生物;2.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生产要求是什么?3.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础是什么?迄今为止大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二章1.细菌的细胞壁有何功能?青霉素和溶菌酶怎样杀死菌?2.酵母菌、霉菌可用什么酶制成原生质体?为什么?3.细胞膜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根据细胞里面的结构试分析为什么高等动物的蛋白质不能在原核微生物中表达的主要原因。

5.细菌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第三章1.试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区别。

2.DNA的构型有哪几种?3.真核微生物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存在哪些共性?4.什么是遗传密码?有什么特征?5.何谓基因,基因组?基因可以分为哪几类?其精细结构是什么?基因是怎样表达的?第四章1.何谓突变,突变型,基因突变?按分子机制突变可以分为哪几类?2.根据表型,突变可以分为几种?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3.微生物抗性的来源有几种?怎么区分?4.何谓正向突变,回复突变,抑制突变,增变基因,突变热点,染色体畸变,条件致死突变,沉默突变,突变率,光复活作用?5.突变后,细胞内有哪些修复机制可以阻止DNA发生损伤?6.突变一定会引起表型变化吗?为什么?7.突变有何规律?8.何谓表型延迟?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9.移码突变后,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一般是变短了还是更长,为什么?第五章1.诱变剂有哪几种?分别列出几种常用的诱变剂。

2.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有哪些?3.UV诱变的机制是怎样的,其有效光谱是多少,剂量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4.利用UV设计一方案,将野生型E.coli诱变成营养缺陷型。

5.怎样提高UV诱变的诱变率?6.碱基类似物中的5-Bu是怎样引起正突变和回复突变的?利用其诱变育种时可以采用哪些处理办法?7.利用NTG诱变育种时其诱变机制怎样,可以怎样进行诱变?用HNO2呢?8.DNA链上的损伤是否一定发生表型的改变,尽你所能说出理由。

9.突变后基因型是否会很快出现,为什么?第六章1.从土壤中采微生物样时,应注意哪些?2.何谓富集培养?可采用一些什么办法富集?3.利用平皿生化反应分离Bac时可以用哪些方法?4.厌氧菌分离时主要用哪些方法除氧?第七章1.何谓诱变育种,其目的是什么?诱变育种有哪些显著特点?2.影响菌种在同一平皿上出现不同菌落类型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诱变育种时的突变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用于诱变育种的出发株应具备哪些特点,为什么要将其纯化?诱变时为什么要制备单细胞悬液?对用于诱变时的菌又有何要求?5.确定诱变剂的种类后,怎样选择一个菌株的最适诱变剂量?6.何谓营养突变型,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选育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淘汰野生型,简述每种方法的原理及适应对象。

例谈关于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

例谈关于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

例谈关于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遗传育种是一门通过人工干预生物遗传物质,以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科学。

在农业、畜牧业和园艺业等领域,遗传育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实验设计则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探讨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

一、杂交育种实验设计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从后代中筛选出具有理想性状组合的个体。

例如,我们想要培育一种既高产又抗病的小麦品种。

首先,选择具有高产性状的小麦品种 A 和具有抗病性状的小麦品种B 作为亲本。

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确保杂交的成功进行。

接下来,收获杂交后的种子,并种植第一代(F1 代)。

通常,F1 代个体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但性状还不稳定。

然后,让 F1 代自交,产生第二代(F2 代)。

在 F2 代中,会出现性状的分离和重组。

此时,需要对大量的 F2 代植株进行观察和筛选,选择同时具有高产和抗病性状的个体。

为了进一步稳定性状,将筛选出的个体继续自交和筛选,经过多代的选育,最终获得性状稳定、既高产又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样本数量要足够大,以保证能够筛选到所需的性状组合。

同时,要对每一代的植株进行准确的性状鉴定和记录,为后续的选育提供依据。

二、诱变育种实验设计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导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性状。

以培育具有早熟性状的水稻品种为例。

首先,选取一批生长良好、性状一致的水稻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然后,使用一定剂量的化学诱变剂(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这些种子,或者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如γ射线)。

处理后的种子进行播种,得到第一代(M1 代)。

由于诱变处理往往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所以M1 代通常不作为选育的对象,而是让其自交繁殖。

在第二代(M2 代)中,会出现各种突变性状。

此时,需要仔细观察每一株水稻的生育期,筛选出早熟的个体。

遗传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遗传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3.如果在一个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的个体中,其中三条&、B、C)来自父本;另外三条&‘、B'、 C')来自母本,那么,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够产生多少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4.在玉米中,①5个小抱子母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②5个大抱子母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③5-个花粉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④5个胚囊可以产生多少配子?答:①20②5③5④55.写出下列情形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①染色体在赤道面上排列;②核膜重新形成,发生细胞质分裂;③染色体可见,开始形成纺锤体;④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两极。

①中期②末期③前期④后期6.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给基因型为aaBb的雌穗授粉。

所得到子粒,其胚乳的基因型有哪几种?2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名词解释等位基因一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支配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基因型一生物体全部遗传基础的总和(如RR、Rr、rr),称为基因型(或遗传型),是性状发育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是肉眼看不到的,要通过杂交试验才能检定。

表现型一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如红花、白花)称为表现型(或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下最终表现出来的,可以观察到的具体性状。

二、问答1.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等位基因分离。

2.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为什么果性状表现一致?全部为杂合体。

F2性状表现不一致?分离3.怎样验证分离定律?测交。

5.测交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在形成合子时,它不会掩盖*配子中基因的作用,能使吃的掩盖基因完全表现出来,这样,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就能反映出吃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16.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交换8.在性状连锁遗传的研究中,用的最多的植物实验材料是什么?玉米9.基因互作为几种类型,各出现什么比例?10.在杂交试验中,如果F2的分离比例不符合9:3:3:1,而是亲组合的实得数大于理论数;而重组合的实得际数少于理论数:这是什么遗传?连锁遗传11.在连锁遗传的情况下,吃不表现独立遗传的典型比例,原因是什么?基因不在同源染色体上12.如何根据重组值判断是自由组合还是连锁互换? <50连锁13.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为什么有的表现出自由组合而有的表现为连锁互换?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自由组合,两对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出现连锁互换。

作物遗传育种与作物育种

作物遗传育种与作物育种

作物遗传育种与作物育种作物遗传育种是指利用作物的遗传变异来改良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

遗传育种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并将其后代进行交配和选择,逐步积累所需的性状,并最终获得具有理想性状和适应力的作物品种。

作物遗传育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遗传资源收集:收集和保护不同地理区域和种源的作物遗传资源,包括野生种、栽培种和近缘种等。

2. 遗传资源评价:对收集到的遗传资源进行鉴定、分类和评价,了解其遗传多样性和潜在的经济、农艺价值。

3. 杂交与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然后通过严格的选择和筛选,逐步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纯系。

4. 繁殖与测试:利用选育好的纯系进行大规模繁殖,并在多个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和评估,确保新品种具有稳定的性状和适应力。

5. 品种推广与利用:将育成的优良品种推广给农民,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作物育种是指在遗传育种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育种工作。

通过分析和利用作物基因组信息,可以更准确地选取育种目标和亲本,加速育种进程,并开展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来引入或改变特定基因,以实现对作物性状的精确调控和改良。

作物育种相比传统遗传育种具有以下优势:1. 精准性: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等技术,能够更准确地筛选和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提高育种效率。

2. 加速性: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可以直接修改目标基因,避免了传统育种中需要经过多代选择的过程,从而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3. 多样性: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引入其他物种中的有益基因或改变已有基因的表达方式,从而拓宽了育种的选择空间。

4. 抗性提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引入抗病、抗虫等有益基因,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综上所述,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育种都是为了改良和培育优良作物品种,但作物育种更加注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加快育种进程并实现更精确的遗传调控。

14秋川农《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14秋川农《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C.多方向性
D.平行
?
正确答案:B
10.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技术环节为:()
A.选育优良自交系
B.杂种种子的生产
C.配合力测定
D. A+B+C
?
正确答案:D
11.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是:()
A.杂交育种
B.选择育种
C.引种驯化
D.芽变
?
正确答案:B
12.不同科植物对辐射敏感度不同,()科植物对辐射最敏感。
A.十字花科
B.杨柳科
C.松柏科
D.豆科
?
正确答案:A
13.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选育的群体应该是:()
A. M0
B. M1
C. M2
D. M1和M2
?
正确答案:C
14.有丝分裂中,纺锤丝附着于染色体的()部位。
A.长臂
B.短臂
C.随体
D.着丝点
?
正确答案:D
15.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是:()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属于杂种优势的一年生草花品种,每年播种都需保持其优势,利用时()
A.可让其自交
B.可让该品种与其它品种杂交
C.年年用其亲本进行制种
D.不利用
?
正确答案:C
2.要想获得脱毒苗,可用植物的()部位进行培养。
A.根尖
B.叶片
C.花瓣
D.很小的茎尖
?
正确答案:D
A.叶片
B.花丝
C.根尖
D.花粉
?
正确答案:D
7.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包括:()
A. DNA
B.蛋白质
C. RNA

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领域,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在育种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育种是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品种来改良植物或动物的遗传性状,提高其经济价值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遗传学的指导下,育种工作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进行,为农业生产和种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下面将重点介绍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育种过程的第一步,它通过对群体中个体性状的评估和筛选,确定拥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以获得更好的后代。

遗传学提供了多种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如基因型频率分析、遗传距离计算、主成分分析等,可帮助育种者在众多候选亲本中选择最佳亲本,以提高遗传进展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通过将不同的个体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产生更强的后代。

遗传学可以提供关于亲本间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的信息,指导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

同时,遗传学也可以通过分析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帮助育种者了解杂交效果,为下一轮杂交提供依据。

现代遗传学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和基因组选择(GS)等,更进一步提高了杂交育种的效率和成功率。

3. 基因编辑育种基因编辑育种是运用基因编辑技术,有针对性地修改生物体基因组,以达到产生特定性状的目的。

通过基因编辑,可以实现一系列遗传改良,如提高产量、抗病虫害、抗逆性等。

遗传学提供了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确操作的理论指导和实验技术,如CRISPR-Cas9等。

基因编辑育种是育种技术的前沿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4. 群体遗传学分析群体遗传学分析能够研究群体内物种遗传多样性、基因流动、种群结构等遗传特征。

这些信息对于育种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指导种群管理、控制基因污染等。

群体遗传学分析技术如遗传标记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可以帮助育种者理解品种的起源、演化过程,为品种保护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涵盖了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基因编辑育种以及群体遗传学分析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期末论文专业:园林班级:08级一班姓名:方厚春学号:200806054042试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工作在森林重庆建设中的重要性内容摘要通过介绍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原理使学生理解园林植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培育观赏植物新品种的基本途径和一系列方法,尤其是现代育种技术。

并诠释了遗传育种的意义,了解森林重庆的要求和工作方向;了解了森林重庆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宜居环境,对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并阐述园林遗传育种工作的特点;说明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工作在森林重庆建设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字:植物遗传育种森林重庆效益建设Abstract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genetics is the main principle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garden plants and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basic law, and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tion cultivation of ornamental varieties of basic approaches and a series of methods, especially the modern breeding technolog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tic breeding significance of forest in Chongqing, understand the requirements and working direction; to understand the Chongqing forest construction is to improve the city's ecological, landscaping livable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the garden of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description of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garden plants in Chongqing forest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meaning. Keywords: plant genetic breeding benefit construction of forest in Chongqing目录引言 (4)1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概念 (4)2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技术2.1传统园林植物育种技术2.1.1、引种驯化 (4)2.1.2、芽变育种 (4)2.1.3、有性杂交育种 (5)2.2、现代园林植物遗传育种高新技术2.2.1、细胞工程育种 (5)2.2.2、基因工程育种 (5)2.2.3、航天技术育种 (6)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工作在森林重庆城市建设中的意义3.1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是对植物具有巨大的保护作用 (6)3.2丰富重庆物种的多样性 (6)3.3遗传育种可以实现四季常绿,抗病虫害,快速生长,树质优良等多种好处。

(7)4.结语 (8)5.参考文献及说明: (8)引言:森林重庆建设是城市现代话水平、城市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和重要标志。

创建森林城市不仅对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宜居环境,而且对增强市民的生态意识,提升城市的品味和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具有很好的作用。

其意义主要有: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需要。

重庆作为一个重要的汽车和摩托车生产基地,要通过大力种树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为全球气候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改善重庆生态环境的需要。

高森林和绿地覆盖率,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举;建设“森林重庆”会缓解“雾都”、“火炉”的气候现状,减少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促进国土资源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综合效益可观。

三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要充分挖掘山地资源优势,变荒山、穷山为秀山、宝山,真正“靠山吃山”。

“森林重庆”建设不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是符合世界潮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正文1、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概念园林植物遗传是指植物的性状由亲代向子代传递的现象。

园林植物育种就是指通过引种、选种、杂交育种及良种繁育等途径改良观赏植物固有类型而创造新品种的技术与过程。

也就是说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将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创造的变异类型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造育出性状基本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符合育种目标与要求的新类型、新品种,并繁育良种苗的过程。

2、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技术2.1传统园林植物育种技术2.1.1、引种驯化引种驯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应用于园林绿化的绝大多数植物均由野生植物驯化而来。

具体开展引种驯化时,为了提高引种驯化的成功率,应制定相关的计划和程序。

首先应查阅引种驯化资料,借鉴前人的经验,根据引种驯化的相关原理,研究影响因素,预测市场前景,并确定引种驯化材料;然后要严格检验和检疫制度,做好登记编号工作及建立档案;再经过引种试验和引种评价,实现繁殖推广。

2.1.2、芽变育种芽变育种在园林植物育种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遗传机制上,它既可以是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造成,也可以是细胞质基因组变异所致。

芽变育种是园林植物获得新品种的一条捷径。

芽变育种一般采取“面上调查定点,点上观测鉴定定株,株间综合分析定性”,具体的育种程序仍按初选、复选、决选进行。

芽变育种还需考虑及时发现和挖掘、确定选种时期问题;同时,芽变材料的利用还应与变异机制及植物的繁殖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对芽变中嵌合体的利用,还应慎重取材部位,特别是在利用嵌合体开展组织培养时,更需结合解剖技术,采用确发生了芽变的细胞或组织作为外植体,来保证繁殖材料的真实性。

2.1.3、有性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园林植物育种最常用且效果显著的途径的。

杂交育种涉及按育种目标选配亲本,花期观测和调控,花粉采集、贮藏和活力测定,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去袋和授后管理,种子采收和播种,杂种培育与选择,杂种优势利用等基本技术环节,对于不同园林植物应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

如杨、柳、榆、野菊、小菊和杭菊等,剪枝水培易成活,从授粉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短者,可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杂交。

杂交育种一般采用单交、复交、回交和多父本授粉四大类交配方式,为了利用细胞质基因组所控制的性状,单交过程中应采取正反交。

杂种优势利用过程中,在确证杂种具杂种优势的前提下,根据杂种的繁殖方式,可形成纯系或无性系,最终走品种(系)化推广之路。

在园林植物有性杂交育种中,由于远缘杂交更易获得强杂种优势的杂种,更易创新种质。

2.2、现代园林植物遗传育种高新技术2.2.1、细胞工程育种主要针对具有优良遗传基础的园林植物及脱毒种苗(球)的快速繁殖、细胞或组织培养过程中体细胞变异体的诱导和筛选、细胞大量培养中代谢物的利用、原生质体培养基融合、利用花粉或花药为外植体的单倍体育种等。

2.2.2、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又称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主导技术。

DNA 重组技术或分子克隆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基因工程是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继而它再生为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技术。

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基因工程具有以下特点:植物基因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来改造植物的遗传物质,更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同时育种速度也大大加快;能定向改造植物的遗传性状,提高了育种的目的性与可操作性;植物基因工程大大地扩展了育种的范围,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障碍,实现了基因在生物界的共用性,丰富了基因资源及植物品种。

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科学家已研究开发出多种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方法,其中以根癌农杆菌TI质粒基因转化系统是目前研究最多、理论机理最清楚、技术方法最成熟的基因转化途径。

2.2.3、航天技术育种航天育种作为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诱变育种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多年。

最早进入太空的是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种子,最近几年已开始搭载少数园林植物种子。

“神州七号”宇宙飞船搭载了三峡“鸽子树”、青钱柳等濒危植物,大连普兰店千年古莲种,深圳蝴蝶兰、袋鼠花、球根海棠等园林植物邀游太空。

植物育种专家将检测和研究这些在太空中经过辐射之后的园林植物。

以观赏性状为育种目标的园林植物,利用航天技术育种产生的变异幅度会比传统诱变技术的更大,对改良或种质创新,提供了崭新的育种途径。

传统育种方法育成一个新品种需要5-8 年,通过航天育种技术可能将时间缩短一半,能够有效地加快育种进程和效果,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可以缩短我国同西方在园林观赏植物育种水平上的差距。

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工作在森林重庆城市建设中的意义3.1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是对植物具有巨大的保护作用。

世界生物品种在不断的减少,当然也少不了植物。

当植物链受到破坏,稀有植物在不断的减少,当世界社会学家、环境学家、植物学家等呼吁保护稀有植物得同时不断开发和研究植物遗传育种技术。

到现在,该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园林植物园,为保护我们的稀有植物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我运用该技术,改善植物的组织结构,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缩短生长周期,培育我们需要的植物品种。

3.2丰富重庆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世界的自然财富,植物多样性是森林的灵魂,是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因此利用植物的遗传特性运用生物技术丰富植物的种类在森林重庆建设中十分重要。

如诱变实际上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技术,它在创造或改变基因控制的特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利用诱变手段进行育种,可以有效的改良如早熟性、株高、抗病性、籽粒品质性状(如甜、含油量)等遗传比较简单的性状;如利用花药或花粉培养诱导单倍体,及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过程产生的体细胞突变,筛选获得多倍体和非整倍体等新种质为丰富园林植物种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引种训化也可以将其他地方的植物通过一定的措施引进本地,这样也可以丰富当地植物种类,如银杏的引种,银杏树形高大笔直,树叶美观,用于行道树、庭院树栽植。

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是世界上具有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并具有物种丰富度高、特有种属多、区系起源古老和栽培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