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规划编制提纲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中西医结合(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中西医结合(学术型)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一、学科简介
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016年),广东药科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2015年本学科取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现有多个优秀科研平台,满足专业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教学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脂代谢三级实验室”和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的粤港代谢病联合实验室、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糖生物学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的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国际合作基地及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合作共建的吴阶平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研究平台。

该学科依托单位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会长单位等。

学科创立岭南代谢病国际高峰论坛品牌学术会议,连续主办“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4次,吸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香港、台湾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到会交流,在促进基础医学研究转化、提升临床科研水平、增进国际合作方面获得了同行专家的广泛赞誉。

此外,。

中西医结合大纲

中西医结合大纲

中西医结合大纲
中西医结合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和西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要求考生掌握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技能,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常见疾病。

3. 中医药学知识:考生需要熟悉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中药的分类、药理作用等,能够正确使用中药进行疾病治疗。

4. 西医医学知识:要求考生掌握西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运用西医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5. 病例分析处理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病例信息,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具备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6. 医疗安全内容:要求考生了解医疗安全的相关知识,包括医疗事故处理、预防措施等。

总之,中西医结合大纲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同时注重医疗安全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素质培养。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一、申报城市概况(一)申报城市基本概况。

概述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医疗卫生领域总体情况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其中,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应说明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辖区县数量、常住人口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政收支等情况。

医疗卫生领域总体情况应说明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床位、医疗服务、医疗保障水平和财政投入等情况。

中医药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应说明党委、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程度,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服务提供、中医药财政投入和政策保障等情况。

(二)前期工作情况。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工作进展、改革举措、探索创新、典型经验和已取得的成效。

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需求、新期盼,梳理分析在中医药传承创新、特色发展、资源布局、人才建设、管理体系、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主要体制机制问题和短板,明确试点项目的目标任务。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阐述试点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和设想,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项目实施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的关系,项目实施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政策措施的可行性等,制定明确的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完成时限、责任部门、督导考核、风险因素控制等确保项目落地落实的具体举措。

二、试点目标及实施周期(一)试点目标。

制定试点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总体目标应坚持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围绕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服务效能和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年度目标主要根据项目实施周期,按年度制定试点项目工作进度及预期目标。

中医学专业教学大纲一级方

中医学专业教学大纲一级方

中医学专业教学大纲一级方、带*的二级方150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二版《方剂学》1、麻黄汤2、桂枝汤3、九味羌活汤4、小青龙汤5、止嗽散6、银翘散7、桑菊饮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9、败毒散10、大承气汤11、大黄牡丹汤12、温脾汤13、十枣汤14、小柴胡汤15、大柴胡汤16、蒿芩清胆汤17、四逆散18、逍遥散19、半夏泻心汤20、白虎汤21、竹叶石膏汤22、清营汤23、黄连解毒汤24、凉膈散25、仙方活命饮26、导赤散27、龙胆泻肝汤28、苇茎汤29、清胃散30、葛根黄芩黄连汤31、芍药汤32、白头翁汤33、青蒿鳖甲汤34、香薷散35、理中丸36、小建中汤37、四逆汤38、当归四逆汤39、阳和汤40、四君子汤41、参苓白术散42、补中益气汤44、完带汤45、四物汤46、当归补血汤47、归脾汤48、炙甘草汤49、六味地黄丸50、大补阴丸51、一贯煎52、肾气丸53、牡蛎散54、四神丸55、固冲汤56、易黄汤57、天王补心丹58、酸枣仁汤59、越鞠丸60、半夏厚朴汤61、苏子降气汤62、定喘汤63、旋覆代赭汤64、桃核承气汤65、血府逐瘀汤66、补阳还五汤67、复元活血汤68、温经汤69、桂枝茯苓丸70、咳血方71、黄土汤72、川芎茶调散73、大秦艽汤74、羚角钩藤汤75、镇肝熄风汤76、天麻钩藤饮77、平胃散78、藿香正气散79、茵陈蒿汤80、八正散81、三仁汤82、甘露消毒丹83、五苓散84、猪苓汤85、苓桂术甘汤86、真武汤88、独活寄生汤89、二陈汤90、温胆汤91、清气化痰丸92、半夏白术天麻汤93、保和丸94、健脾丸95、乌梅丸96、杏苏散97、桑杏汤98、清燥救肺汤99、麦门冬汤100、百合固金汤101、大青龙汤102、柴葛解肌汤103、参苏饮104、麻黄细辛附子汤105、大黄附子汤106、麻子仁丸107、济川煎108、黄龙汤109、增液承气汤110、痛泻要方111、犀角地黄汤112、普济消毒饮113、左金丸114、泻白散115、玉女煎116、当归六黄汤117、清暑益气汤118、六一散119、吴茱萸汤120、黄芪桂枝五物汤121、暖肝煎122、防风通圣散123玉屏风散124、八珍汤125、左归丸126、益胃汤127、右归丸128、真人养脏汤129、桑螵蛸散130、朱砂安神丸131、甘麦大枣汤132、瓜蒌薤白白酒汤133、橘皮竹茹汤134、柴胡疏肝散135、生化汤136、失笑散137、十灰散138、小蓟饮子139、消风散140、大定风珠141、养阴清肺汤142、二妙散143、防己黄芪汤144、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145、羌活胜湿汤146、小陷胸汤147、贝母瓜蒌散148、苓甘五味姜辛汤149、三子养亲汤150、枳实导滞丸中医临床常用药对麻黄桂枝:发表解肌散寒,风寒实证。

中医工作规划书模板

中医工作规划书模板

一、前言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行业在健康养生、疾病防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提高中医服务水平,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特制定本工作规划书,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加强中医人才培养,提升中医队伍整体素质。

3. 推广中医文化,提高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三、工作内容1. 诊疗工作(1)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3)注重中医特色,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疾病。

(4)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2. 人才培养(1)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目标。

(2)组织开展各类中医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中医队伍学术水平。

(3)选拔优秀人才,鼓励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4)加强临床带教,提高实习医师诊疗技能。

3. 文化推广(1)开展中医文化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

(2)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传播中医药知识。

(3)举办中医养生讲座、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中医药文化。

(4)加强与国内外中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第1-6个月)(1)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及责任人。

(2)开展中医诊疗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

(3)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中医队伍学术水平。

2. 第二阶段(第7-12个月)(1)加强中医人才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学术交流。

(2)开展中医文化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

(3)举办中医养生讲座、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中医药文化。

3. 第三阶段(第13-18个月)(1)总结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成果,评估工作效果。

(2)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作计划,优化工作方法。

(3)加强与国内外中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

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

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目录一、前言 (2)二、总体目标与建设内容 (2)1. 总体目标 (3)2. 建设内容 (4)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5)1. 专业设置 (6)2. 课程体系 (7)四、师资队伍建设 (8)1. 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9)2.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0)五、教学设施与资源 (11)1. 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 (12)2. 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建设 (13)六、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 (14)1. 教学质量标准制定 (16)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16)七、专业特色与优势发展 (17)1. 专业特色凝练 (19)2. 优势发展方向探索 (19)八、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20)1. 实施计划制定 (21)2. 保障措施落实 (22)九、总结与展望 (23)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学专业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挑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中医学专业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方案针对当前中医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设措施和发展策略,旨在推动中医学专业的整体水平提升,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与建设内容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融合现代医学知识的课程体系。

加强中医基础课程建设,优化中医临床课程教学,增设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中医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鼓励教师参与中医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临床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强化学生临床实习与实训环节。

加强与中医药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实验室建设:加强中医基础实验室与临床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的科研与教学水平。

中西医结合科学科建设规划

中西医结合科学科建设规划
• 32学科带头人年龄: 60岁以下(省各中医学术团体和二级学会的主 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除外),资历:高级医学专业技术 职称,熟悉本专业当前国内外进展和动态,领导制定专科建设规划; 本专科的人才梯队建设有思路、有措施。
• 33学术继承人年龄:一般为45岁以下;资历:三级中医院具有副高级 以上;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有扎实的中、西医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 的临床经验,具有解决本专业临床工作中复杂和疑难问题的能力。
市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 • 教学:中医老年病则于201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
科建设单位 • 荣誉:示范中医药工作单位
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1956)
• 门诊:设中西医结合消化、呼吸、针灸、痔瘘、肿瘤、心血
四 川 管等7个专病门诊。
• 病房:现有编制床位218张,其中主院区113张,上锦分院 105张。 设中西医结合外科、肺病、针灸、肛肠、肿瘤5个亚专业科。
南 京 荣誉:示范中医科
南京市二院(传染病)中西医结合科
门诊病房均看肝病; 专科建设:南京市中医重点(肝病)专科 荣誉:示范中医科
无锡五院(传染病)中西医结合科
门诊病房均看肝病;江苏省中医重点(肝病)专科 荣誉:示范中医科
路在哪里?
路在哪里?
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特点:
1、先生存,后建设的发展模式。 具体为:先 门诊多(病种多),综合病房(病种杂),后亚
• 20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21医师熟练掌握优势病种的诊疗知识和技术 ,临床医师能熟练掌握常用方剂≥100首。
• 22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进 行分析、总结和评价,中医疗效评价客观、科学
优势病种(25分)
• 本科独特的中医诊疗方法≥2个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中医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中医学是一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医学理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中医学教学大纲。

本大纲以强化基础理论、突出临床实践、培养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设置1、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方面的内容。

2、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诊法、辨证方法、辨证论治等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3、中药学:学习中药的基本知识、药性理论、配伍原则及方剂学的基本知识。

4、方剂学:学习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方剂的组成和配伍原则,以及经典方剂的应用。

5、针灸推拿:学习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6、中医内科学:学习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涵盖了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疾病。

7、中医外科学:学习外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包括皮肤、骨伤等方面的内容。

三、实践教学1、临床见习:在中医学教学医院的临床实践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医诊断和治疗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验操作:进行中药标本识别、方剂制备、针灸推拿实践等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法:运用临床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研讨: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医学的抽象概念和复杂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实践教学:通过临床见习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五、考核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研讨成果等方面。

2、临床实践:包括临床见习报告和实验操作考核等方面。

3、期末考试:涵盖全部教学内容,采用笔试和操作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规划编制提纲
1. 学科定义、学科特点、学科发展的自身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的需求;
2. 哪些研究方向是优先发展的方向(指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方向),在国内外所处的
地位,优势之处和薄弱之处;
3. 哪些研究方向是重点发展的方向(指在国内具有引领作用的方向),在国内外所处
的地位,优势之处和薄弱之处;
4. 哪些方向虽然尚未成熟,然在未来5-10年具有发展潜力,依据如何;
5. 2016-2020年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准备采取的措施;
6. 2016-2020年推出若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领域顶尖专家和(或)团队;
7. 2016-2020年在哪些方面能够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果;
8. 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创新体制和(或)机制的举措;
9. 完成目标的困难所在,需要学校提供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