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芯片封装与装配技术

合集下载

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件

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件

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件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件芯片封装技术是现代电子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起到了保护芯片、传导热量、提高电气连接性和机械强度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芯片封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封装材料的选择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芯片封装技术的基本原理芯片封装技术是将芯片封装在外壳中,以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它通过将芯片与外界连接,实现芯片与外界设备的通信和互动。

封装过程中,需要将芯片与封装材料进行粘合,并通过焊接等手段实现电气连接。

芯片封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芯片放置在封装基板上,并使用导电胶水将芯片固定在基板上。

接下来,通过焊接技术将芯片的引脚与基板上的连接线连接起来,形成电气连接。

最后,使用封装材料将芯片封装在外壳中,以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封装材料的选择封装材料的选择对芯片封装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封装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和电气连接性,从而保护芯片的正常运行。

在选择封装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材料的导热性能。

芯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导热性能不好,会导致芯片温度过高,影响芯片的正常工作。

其次,材料的机械强度。

封装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护芯片不受外力损伤。

最后,材料的电气连接性。

封装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以实现芯片与外界设备的电气连接。

常见的封装材料包括有机封装材料、无机封装材料和复合封装材料等。

有机封装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电气连接性,但机械强度较差;无机封装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导热性能,但电气连接性较差;复合封装材料则综合了有机和无机封装材料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三、芯片封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芯片封装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未来,芯片封装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首先,封装材料的研发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封装材料的研发将更加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材料的可持续性。

封装工艺流程(1)

封装工艺流程(1)
引线键合技术是将半导体裸芯片(Die)
焊区与微电子封装的I/O引线或基板上的金属
布线焊区(Pad)用金属细丝连接起来的工
艺技术。
WB技术作用机理

提供能量破坏被焊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
使焊区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使得引线与被焊
面紧密接触,达到原子间引力范围并导致界
面间原子扩散而形成焊合点。引线键合键合
❖ 铜:近年来,大量用于集成电路互连。铜比
铝有较高的导电率;铜丝相对于金丝具有成
本低、强度和刚度高、适合于细间距键合的
优点。

引线键合的关键工艺


关键工艺:温度控制、精确定位控制、工作
参数设定。
应用对象:低密度连线封装(<300个接点)
引线键合的技术缺陷
1.
2.
3.
多根引线并联产生邻近效应,导致电流分布
对芯片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屏蔽电磁干扰。
③各向异性导电聚合物:电流只能在一个方向流动。
❖ 导电胶功能:(形成化学结合、具有导电功能)

2.3.4 玻璃胶粘贴法
与导电胶类似,玻璃胶也属于厚膜导体材料(后面
我们将介绍)。不过起粘接作用的是低温玻璃粉。它
是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粉(Ag、Ag-Pd、Au、Cu等)
出现废品。
Chipping Die
崩边
2.3 芯片粘贴
芯片贴装:也称芯片粘贴,是将芯片固定
于封装基板或引脚架芯片的承载座上的工
艺过程。
贴装方式4种:
❖ 共晶粘贴法(Au-Si合金)
❖ 焊接粘贴法(Pb-Sn合金焊接)
❖ 环氧树脂粘结(重点)
❖ 玻璃胶粘贴法
引线框架


引线

芯片封装技术介绍

芯片封装技术介绍

摘要: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同时推动了新型芯片封装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芯片封装技术的特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1 引言芯片封装是连接半导体芯片和电子系统的一道桥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向各行业的迅速渗透,芯片封装也在近二、三十年内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20年来计算机行业芯片封装形成的演变及发展趋势,从中可以看出IC芯片与封装技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

2 主要封装技术2.1 DIP双列直插式封装DIP(dualIn-line package)是指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的集成电路芯片,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C)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个。

采用DIP封装的CPU芯片有两排引脚,需要插入到具有DIP 结构的芯片插座上。

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

DIP封装的芯片在从插座上插拔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坏引脚[1]。

DI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1)适合在PCB(印刷电路板)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2)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大,故体积也较大。

Intel系列CPU中8088就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如图1),缓存(cache)和早期的内存芯片也是这种封装形式。

2.2 QFP塑料方形扁平封装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装的芯片引脚之间距离很小,管脚很细,一般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都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在100个以上。

用这种形式封装的芯片必须采用SMD(表面安装元件技术)将芯片与主板焊接起来。

采用SMD安装不必在主板上穿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设计好的相应管脚的焊点。

将芯片各脚对准相应的焊点,即可实现与主板的焊接。

用这种方法焊上去的器件,要用专用工具拆卸。

QF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1)适用于SMD表面安装技术在PCB电路板上安装布线;(2)适合高频使用;(3)操作方便,可靠性高;(4)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小。

芯片封装介绍

芯片封装介绍

一、什么叫封装封装,就是指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部接头处,以便与其它器件连接.封装形式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

它不仅起着安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电热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通过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内部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

由于封装技术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PCB(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因此它是至关重要的。

衡量一个芯片封装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是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这个比值越接近1越好。

封装时主要考虑的因素:1、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为提高封装效率,尽量接近1:1;2、引脚要尽量短以减少延迟,引脚间的距离尽量远,以保证互不干扰,提高性能;3、基于散热的要求,封装越薄越好。

封装主要分为DIP双列直插和SMD贴片封装两种。

从结构方面,封装经历了最早期的晶体管TO(如TO-89、TO92)封装发展到了双列直插封装,随后由PHILIP 公司开发出了SOP小外型封装,以后逐渐派生出SOJ(J型引脚小外形封装)、TSOP(薄小外形封装)、VSOP(甚小外形封装)、SSOP(缩小型SOP)、TSSOP (薄的缩小型SOP)及SOT(小外形晶体管)、SOIC(小外形集成电路)等。

从材料介质方面,包括金属、陶瓷、塑料、塑料,目前很多高强度工作条件需求的电路如军工和宇航级别仍有大量的金属封装。

封装大致经过了如下发展进程:结构方面:TO->DIP->PLCC->QFP->BGA ->CSP;材料方面:金属、陶瓷->陶瓷、塑料->塑料;引脚形状:长引线直插->短引线或无引线贴装->球状凸点;装配方式:通孔插装->表面组装->直接安装二、具体的封装形式1、 SOP/SOIC封装SOP是英文Small Outline Package 的缩写,即小外形封装。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一)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一)

三人获得了1956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William B. Shockley
John Bardeen
Walter H. Brattain
1958年9月10日美国的基尔比发明了集成电 路集成电路是美国物理学家基尔比(Jack Kilby)和诺伊斯两人各自独立发明的,都拥有 发明的专利权。 1958年9月10日,基尔比的第一个安置在半 导体锗片上的电路取得了成 功,被称为“相 移振荡器”。 1957年,诺伊斯(Robort Noyce)成立了仙童 半导体公司,成为硅谷的第一家专门研制硅 晶体管的公司。 1959年2月,基尔比申请了专利。不久,得 克萨斯仪器公司宣布,他们已生产出一种比 火柴头还小的半导体固体 电路。诺伊斯虽然 此前已制造出半导体硅片集成电路,但直到 1959年7月才申请专利,比基尔比晚了半年。 法庭后来裁决,集成电路的发明专利属于基 尔比,而 有关集成电路的内部连接技术专利 权属于诺伊斯。两人都因此成为微电子学的 创始人,获得美国的“巴伦坦奖章”。
双边 引脚
SOP (小型化封装 小型化封装) 小型化封装
单边 引脚
SIP 单列引脚式封装) (单列引脚式封装) ZIP 交叉引脚式封装) (交叉引脚式封装)
四边 引脚
QFP PLCC (四侧引脚扁平封装 (无引线塑料封装载体 ) 四侧引脚扁平封装) 四侧引脚扁平封装
双边 引脚
DIP (双列式封装) 双列式封装)
4.2 技术发展趋势
芯片封装工艺: △ 芯片封装工艺: 从逐个管芯封装到出现了圆片级封装, 从逐个管芯封装到出现了圆片级封装,即先将圆片 划片成小管芯。 划片成小管芯。 再逐个封装成器件,到在圆片上完成封装划片后 再逐个封装成器件, 就成器件。 就成器件。 芯片与封装的互连:从引线键合( △ 芯片与封装的互连:从引线键合(WB)向倒装焊 ) (FC)转变。 )转变。 微电子封装和PCB板之间的互连: 板之间的互连: △ 微电子封装和 板之间的互连 已由通孔插装(PTH)为主转为表面贴装(SMT)为主。 为主转为表面贴装( 已由通孔插装 为主转为表面贴装 )为主。

芯片封装详细图解通用课件

芯片封装详细图解通用课件

焊接方法主要有两种:热压焊接 和超声焊接。
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时间 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焊接质量
和可靠性。
封装成型
封装成型是将已贴装和焊接好的芯片封装在保护壳内的过程。
封装材料主要有金属、陶瓷和塑料等。
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芯片和引脚,防止损坏和短路。同时要保证封装质量和 外观要求。
质量检测
VS
详细描述
高性能的芯片封装需要具备低延迟、高传 输速率和低功耗等特性,以满足电子设备 在运行速度、响应时间和能效等方面的需 求。同时,高可靠性的封装能够确保芯片 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提高产品的 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多功能集成化
总结词
为了满足电子设备多功能化的需求,芯片封 装也呈现出多功能集成化的趋势。
02
芯片封装流程
芯片贴装
芯片贴装是芯片封装流程的第 一个环节,主要涉及将芯片按 照设计要求粘贴在基板上。
粘贴方法主要有三种:粘结剂 粘贴、导电胶粘贴和焊接粘贴 。
粘贴过程中需要注意芯片的方 向和位置,确保与设计要求一 致,同时要保的引脚与基板 的引脚对应焊接在一起的过程。
塑料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加工方便等优点,常用于 封装壳体和绝缘材料等。
常用的塑料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酯、聚碳酸酯等,其加 工工艺包括注塑成型、热压成型等。
其他材料
其他材料包括玻璃、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 用前景。
这些新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尚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05
芯片封装发展趋势
02
陶瓷材料主要包括95%Al2O3、 Al2O3-ZrO2、Al2O3-TiO2等, 其加工工艺包括高温烧结、等静 压成型和干压成型等。
金属材料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芯片互连技术课件PPT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芯片互连技术课件PPT

4、引线键合接点外形
球形键合
第一键合点
第二键合点
பைடு நூலகம்楔形键合
第一键合点
第二键合点
5、引线键合技术实例
采用导线键合的芯片互连
6、WB线材及其可靠度
➢ 不同键合方法采用的键合材料也有所不同: 热压键合和金丝球键合主要选用金(Au)丝
,超声键合则主要采用铝(Al)丝和Si-Al丝( Al-Mg-Si、Al-Cu等) ➢ 键 合 金 丝 是 指 纯 度 约 为 99.99 % , 线 径 为 l8~50μm的高纯金合金丝,为了增加机械强 度,金丝中往往加入铍(Be)或铜。
FCB省掉了互连引线,互连线产生的互连电容、电阻和电 感均比WB和TAB小很多,电性能优越。
1、倒装芯片键合技术
➢凸点下金属层(UBM) 芯片上的凸点,实际上包括凸点及处在凸点和铝电极之
间的多层金属膜(Under Bump Metallurgy),一般称为 凸点下金属层,主要起到粘附和扩散阻挡的作用。
6、WB线材及其可靠度
➢键合对金属材料特性的要求: 可塑性好,易保持一定形状,化学稳定性好;
尽量少形成金属间化合物,键合引线和焊盘金 属间形成低电阻欧姆接触。
➢柯肯达尔效应:两种扩散速率不同的金属交互 扩散形成缺陷:如Al-Au键合后,Au向Al中迅 速扩散,产生接触面空洞。通过控制键合时间 和温度可较少此现象。
➢载带自动键合(TAB)技术
·陶瓷和塑料BGA、SCP和MCP 一、引线键合技术(WB)
TAB技术首先在高聚物上做好元件引脚的引线 芯片焊区金属通常为Al,在金属膜外部淀积制作粘附层和钝化层,防止凸点金属与Al互扩散。
1)TAB结构轻、薄、短、小,封装高度<1mm 劈刀在两种力作用下带动引线在焊区金属表面迅速摩擦,引线发生塑性变形,与键合区紧密接触完成焊接。 (1)目的:缓冲焊点受机械振动和CTE失配导致基板对芯片拉力作用引起的焊点裂纹和失效,提高可靠性。

芯片封装详细图解

芯片封装详细图解
Back Grinding 磨片
De-Taping 去胶带
将从晶圆厂出来的Wafer进行背面研磨,来减薄晶圆达到 封装需要的厚度(8mils~10mils); 磨片时,需要在正面(Active Area)贴胶带保护电路区域 同时研磨背面。研磨之后,去除胶带,测量厚度;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IC Package Structure(IC结构图)
TOP VIEW
SIDE VIEW
Lead Frame 引线框架
Gold Wire 金 线
Die Pad 芯片焊盘
Epoxy 银浆
Mold Compound 环氧树脂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IC Package (IC的封装形式)
按封装材料划分为:
金属封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陶瓷封装
塑料封装
金属封装主要用于军工或航天技术,无商业化产品; 陶瓷封装优于金属封装,也用于军事产品,占少量商业化市场; 塑料封装用于消费电子,因为其成本低,工艺简单,可靠性高而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Company Logo
FOL– Wire Bonding 引线焊接
陶瓷的Capillary
内穿金线,并且在EFO的作用下,高温烧球;
金线在Cap施加的一定压力和超声的作用下,形成Bond Ball;
金线在Cap施加的一定压力作用下,形成Wedge;
Company Logo
FOL– Wire Bonding 引线焊接
IC Package (IC的封装形式)
Company Logo
IC Package (IC的封装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割好的wafer进行紫外光照射,目的是减小胶膜的粘性,
以方便将die从胶膜上取走。
8
9
8.Oven cure(烘赔)
采用高频加热方式,对粘贴上die的lead frame在烘 培箱中进行分段加热,使粘合剂固化。
10
9.Wire bonding(WB,金线键合) 用高纯度的金线或铝线把die上的焊点和lead frame 上的引线连接起来,使die同外部电路导通。在WB之前会
95%,使其分裂成独立的芯片。将切刀装在高速旋转的轴
上,靠机械力量将wafer划开。
7
6.Inspection(检测)
用高倍显微镜检查出不良的die,目的是减少后续工序
的次品。 7.Die attach(芯片粘贴) 利用粘合剂把die和lead frame粘贴在一起,以保证 两者之间电气、机械的可靠连接。在die attach前须对切
34
倒装芯片最基本的步骤包括:制作芯片封装凸点、切
片、将芯片倒装在基板或载体上、芯片与基板再流焊、在 芯片与基板之间进行底部填充、老化、制作BGA焊球、将 最终的封装组装到另一块印制电路板上。 当前仅有少数芯片是利用FC技术组装,但随着微电子
及电子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SMT工艺相互结合
后,FC终将会得到为迅速的发展并最终成为一种成熟的工
温、潮湿的恶劣环境下,上是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材料,环
氧树脂虽为主体材料,但仅占到EMC总量的
25%~30%,为了满足整体的性能需求,还需再加入
填充剂、硬化剂、加速剂、耐燃剂等多种添加剂。 无机填充剂常常选二氧化硅,其作用是强化封装基底、 降低CTE、提高散热能力和抗热应力的能力,无机填充剂一 般占总量的65%~75%左右;耦合基常常选用硅甲烷环氧
一般EMC需保存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13
14
12.Mold cure(烘赔)
加热以加速EMC的固化速度。
13.Plating(电镀)
为了保护lead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在其表面镀上一层
保护膜。 14.Marking/Laser(印字) 在molding产品的正面用激光打印上代表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商标、生产地之类的字样。其目的是防止不同
18
芯片互连
芯片互连也称为引线键合工艺,其目的是使芯片与外部
的封装框架间电气导通,以确保信号传递的畅通,这样才能 发挥芯片既有的功能。 1.Wire bonding (1)WB工艺流程
W/B是将芯片上的焊点与lead frame或基板上的焊
区用金属导线连接起来的技术。只有在die上通过保护层暴
露出的金属接触孔才能进行bonding;这些区域称为
frame材料等。 1.mold材料 mold材料的主要功能是将键合好的芯片加以包装,避 免外界环境对其造成影响。mold材料有塑料、陶瓷、金
属,常用的是固态环氧树脂。
38
(1)金属封装
金属封装的优点是坚固耐用、导热性
好、扛机械损伤能力强。重要的是,有电磁 屏蔽功能,可防止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因此, 在军事及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金属价格昂 贵,可塑性差,不能满足多引线小型化封装的要求且工艺难
化的。
1.Laminater(贴膜) 用辊轴采取适当力 度在晶圆的正面贴上一 层保护膜(通常为蓝色 的紫外光贴膜)以防止 具有在打磨时受到污染
或磨损电路。
3
2.Backlap/Grinding(背面打磨)
对晶圆进行打磨,把晶圆的厚度磨至需求厚度,通常 达到晶圆厚度为230µ m、320µ m、80µ m,而电路本 身基本为10µ m的程度。
时施加压力。在
机械振动和压力
共同作用下,铝
丝和金属铝层间相互摩擦,破坏两者表面原有的极薄氧化 层。在施加压力的作用下实现了两个纯净金属面间的紧密接 触,达到键合的目的。
23
金丝球焊是具有代表性的焊接技术。底座加热到
300℃以上,金丝穿过陶瓷
或红宝石劈刀中毛细管,用 氢气火焰将金丝头烧成球 后再用劈刀将金丝球压在金 属电极上实现键合。
27
焊点的形状也因材料、焊接方式的不同而分为球形和
楔形两种。
球形
楔形
28
方式 楔形 T/S,U/S
工具 Wedge
线
尺寸(线径的倍数)
最高速度
球形 T/C,T/S Capillary
Au
Au、Al
2.5- 4
1.1- 2
~10条线/秒
~5条线/秒
两种焊点的适用范围及焊接情况
楔形在键合时,将底座加热至300°C左右,劈刀加热 至150°C左右,对准位置,劈刀加25~50g的压力即可
球焊的首选材料。但因金与铝之间容易形成金属间化,
26
合物,所以在使用Au丝时要避免金铝系统。Al线具有良
好的导电性,与半导体间也可形成和好的欧姆接触,成本也
低,但因其材质太软不易拉丝和键合,一般不采用纯铝丝。 标准的铝丝为加入1%硅的硅铝丝、加入0.5~1%镁的镁 铝丝。但其机械强度远比金差,且表面易氧化。是超声波键 合最常见的理想材料。
UBM,通过回流焊形成焊球。 凸点高度的一致性对组装后的成品率有着很大的影响, 可利用破坏性凸点剪切强度试验来控制制备凸点工艺。
33
(2)FC的填充技术 对FC可靠性影响最大的是芯片和基座之间CTE匹配 度,导致焊点出现裂缝。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在二者之间填充
流动的环氧树脂来减小应力,可将应力减小10倍以上。
度高。所以,除了小的晶体管外在民用器件方面用之甚少。
传统金属封装材料包括Al、Cu、Mo、W、及Cu/W
和Cu/Mo等。
39
(2)陶瓷封装 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绝缘性能。陶瓷致密性 高,对水分子有很好的阻隔能力,成为气密性封装的主要材 料。但因其脆性较高,易受到应力的破坏;工艺温度也很
高,且成本较高,故仅用于那些对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芯
4
5
3.Tape remove(去膜) 给UV tape照射适当的紫外光以消除粘性,再利用
remove tape将其揭开。
4.Tape mount(贴膜) 为了防止在切割时晶 圆发生分裂影响后续工艺, 用胶膜和钢圈把晶圆固定 起来。
6
5.Sawing/Dicing(切割)
沿晶圆上的street,用金刚石切刀切至wafer厚度的
影响很大。陶瓷封装的类型很多,总的来说有双列直插结构
和扁平结构两种。
41
(3)塑料封装
用一些树脂或特殊塑料来封装芯片的方法就是塑料封 装。塑料封装的散热性、气密性都较陶瓷封装和金属封装差 一些,但它价格低、重量轻、工艺简单、可满足小型化封 装,且适合自动化量产,已成为封装技术的主流。
42
塑封材料必须具有以下特征:绝缘性好;温度适应能力 强;吸水性和渗水性很低;抗辐射能力强;CTE很小;化学 稳定性好;和基板材料之间粘附性良好;致密性好;成本
先用等离子气体冲击die和lead frame表面,除去杂质。
11
10.Inspection(检测)
用低倍显微镜检查出不良的W/B产品。
12
11.Molding(压模) 为了防止周遭环境对die的影响,用EMC将W/B后的 产品封装起来,完成后的产品即可称为package。EMC在 常温下也会缓慢固化,且水分会影响EMC的成型质量,所以
与基板之间的连接通过易熔焊料来实现。FC不仅仅是一种高
密度芯片互连技术,它还是一种理想的芯片粘接技术,在
PGA,BGA和CSP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FC的互连
线非常短,而且I/O引出端分布于整个芯片表面,同时FC 也适合使用SMT的技术手段来进行批量化的生产,因此FC 将是封装以及高密度组装技术的最终发展方向。
完成键合。
球形在键合时,将底座加热至300°C左右,对准位置,
劈刀加50g左右的压力即可完成键合。
29
2.倒装焊(FC,Flip Chip) 倒装焊是芯片与基板直接安装互连的一种方法。W/B 互连法是芯片面朝上互连,而FC则是芯片面朝下,芯片上 的焊区直接
与基板上的
焊区互连。
30
倒装芯片起源于可控塌陷芯片互连技术。该技术首先采 用铜,然后在芯片与基板之间制作高铅焊球。铜或高铅焊球
contact或者pad。
19
金线键合 示意图
20
WB完成剖面图
21
(2)WB的焊接方式
焊接方式主要有热压焊、超声焊、金丝球焊三种。 热压焊是利用加热、加 压的方式使接触区的金属发 生形变,同时破坏其上的氧
化层,使金属丝和接触区的
金属面之间产生原子间的吸
引作用,达到互连的目的。
22
超声焊是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能量,经过换能器引 起劈刀作机械振 动,在劈刀上同
31
(1)焊锡凸点 焊料凸点不仅起到了IC和电路板机 械互连的作用,还为两者提供了电和热
的通道。凸点由UBM和焊料球两部分组
成。UBM是焊盘和焊球之间的金属过渡层,位于圆片钝化
层的上部。作为焊料球的基底,UBM与圆片上的金属化层
有着非常好的粘附特性,与焊料球之间也有着良好的润湿特 性。UBM在焊球与IC金属焊盘之间作为焊料的扩散层, UBM作为氧化阻挡层还起着保护芯片的作用。
24
焊接方式
压力(牛顿) 0.5~1.5 N/点 0.1 N/点以上
温度 300-500°C 25°C 100°C
超声能量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线 Au Au、Al Au
热压焊 (T/C)
超声焊 (U/ S)
金丝球焊 0.07~0.09 N/点 ( T/S)
三种焊接方式的其他内容作了相应的比较
25
(3)引线材料
艺技术。
35
3.卷带自动结合(TAB)
卷带自动结合技术是先将裸体芯片以镀金或镀锡铅的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