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布局规划意见

合集下载

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

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

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而小麦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和品种更新的需求。

因此,建设一座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本规划将详细介绍基地的规模和布局、设施和设备、种植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基地的规模和布局:1.规模:建设一座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通过规模化的种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产量和质量。

2.布局:基地将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布局,包括主要种植区、管理区和办公区。

主要种植区占地8000亩,其中80%用于品种繁育,20%用于健康种子生产。

管理区占地1000亩,包括实验室、育种室、仓库、养殖区等;办公区占地200亩,包括办公楼、员工宿舍等。

二、设施和设备:1.种植设施:建设标准化的大棚和温室,用于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2.实验室设备:包括生物化学分析仪器、DNA测序仪、显微镜等,在品种选育和遗传分析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3.育种室设备:设有恒温恒湿箱、培养箱等,用于种子的贮藏和培养,确保品种的保存和繁育。

4.养殖设备:用于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如喷雾器、灌溉系统等。

三、种植和管理:1.品种选育: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小麦优良品种,如强抗性品种、高产量品种等,通过育种实验筛选出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

2.病虫害控制: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化学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减少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施肥管理: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确保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供给。

4.灌溉管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5.田间管理:按照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包括杂草防控、定期病虫害检测等,确保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品质。

结语:通过建设一座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可以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同时也为小麦品种的更新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小麦种植土地规划方案

小麦种植土地规划方案

小麦种植土地规划方案1. 引言小麦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为了实现有效的小麦种植,土地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小麦种植土地规划方案,以优化产量和可持续农业发展为目标。

2. 土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地对于小麦种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应考虑的几个因素:2.1. 土壤类型小麦对土壤要求较高,因此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壤非常重要。

可以进行土壤测试,以确定土壤的类型和质量。

2.2. 光照和温度小麦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较高。

选择有充足阳光照射和适宜温度的地区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2.3. 水源小麦需要充足的水源来保持生长。

选择附近有水源的土地或合适的灌溉系统非常重要。

水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需要考虑。

3. 土地布局小麦种植的土地布局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1. 农田大小和形状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农田的大小和形状应合理规划。

大面积和简单形状的农田有利于农机作业和种植管理。

3.2. 道路和排水系统道路和排水系统的规划是为了方便农田管理和作业。

合理规划道路可以提高耕地的通行能力和机械作业效率。

排水系统的建设可以防止农田水浸和水源污染。

3.3. 防风措施小麦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风害。

在土地布局中,应考虑设置防风措施,如建立风帘、种植防风林等,以保护小麦的生长和减少损失。

4. 轮作和休闲地为了维持土地的肥力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轮作是必不可少的。

合理规划小麦的轮作作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资源,并改善土壤质量。

同时,为了保护土壤,应考虑设置休闲地。

休闲地可以避免过度耕作和土壤退化,让土地得到充分恢复和休息。

5. 农药和肥料使用合理使用农药和肥料对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量至关重要。

在土地规划中,应考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方法和量。

合理施用农药和肥料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提高小麦的产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6.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土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我们应该在土地布局和管理中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如水源保护、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一、发展现实状况小麦是我国重要旳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旳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旳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旳1/3左右。

(一)基本状况1.生产稳步发展。

1978年至2023年,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

我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他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

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

2023年,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旳62.2%和71.7%。

尤其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旳57.9%和68.3%。

3.专用小麦发展迅速。

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

1998年以来,伴随农业构造战略性调整旳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旳同步,专用小麦面积迅速扩大。

2023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长7400万亩。

其中,到达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旳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

专用小麦生产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克制了国外专用小麦旳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

目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旳面粉企业9883家;以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旳年产量分别到达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老式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重要问题1.小麦品质不高。

我国既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乏制作面包旳强筋小麦,又缺乏制作饼干、糕点旳弱筋小麦。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目标通过合理规划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实现农产品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原则1. 分区布局: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优势农产品区域,形成专业化生产和产业集群。

2.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地的特色资源,促进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3. 产业协同:在区域内建立健全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4. 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合理调整农产品区域布局,精准匹配需要。

布局规划根据以上原则,提出以下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方案:1. 东北优势农产品区域:主要以黑龙江、吉林、辽宁为主,以大豆、玉米、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为主要产业。

2. 华北优势农产品区域:主要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为主,以小麦、玉米、苹果等特色农产品为主要产业。

3. 华中优势农产品区域:主要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为主,以水稻、油菜、柑橘等特色农产品为主要产业。

4. 华南优势农产品区域:主要以广东、福建、海南等地为主,以稻米、水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为主要产业。

5. 西南优势农产品区域:主要以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为主,以茶叶、烤烟、花卉等特色农产品为主要产业。

6. 西北优势农产品区域:主要以陕西、甘肃、新疆等地为主,以玉米、小麦、苹果等特色农产品为主要产业。

实施措施1. 完善农业支撑政策,提供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优势农产品区域。

2.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3. 加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4.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5. 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小麦种植区域布局与产量优化分析

小麦种植区域布局与产量优化分析

小麦种植区域布局与产量优化分析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确的种植区域布局以及产量的优化分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小麦种植区域布局与产量优化的相关问题。

一、小麦种植区域布局的现状我国小麦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是小麦的主产区,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1.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具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我国小麦种植的主要区域。

尤其是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份,是小麦的重要产区,年产量居全国前列。

2.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虽然较华北地区较小,但其小麦品质优良,适合制作面粉等加工品。

黑龙江、吉林等省份是东北地区的小麦重要产区。

3. 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较大,尤其是安徽、江苏、湖北等省份。

这些地区的小麦品质优良,常用于面粉加工以及制作面食等。

二、小麦种植区域布局的优化小麦种植区域布局的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水资源以及市场需求等。

1. 气候条件:小麦喜欢寒冷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是5-25摄氏度。

在气候条件方面,华北地区是理想的小麦种植区,而南方气候较热湿,不适宜小麦的生长。

因此,在小麦种植区域布局时,应更加注重气候条件的适宜性。

2. 土壤质量:小麦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对土壤的排水性、通气性和肥力要求较高。

在土壤质量方面,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都较为适宜小麦的生长。

3. 水资源:小麦是旱作作物,对水分需求较少。

因此,在选择小麦种植区域时,应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的充足性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4. 市场需求: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影响。

在小麦种植区域布局时,应考虑到当地市场需求以及物流交通便利性,以便及时将小麦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小麦产量的优化小麦产量的优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

南京市六合区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应用布局规划

南京市六合区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应用布局规划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8年第7期11“三 农” 论 坛米2.28万亩,夏玉米3.8万亩。

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有东单98、苏玉20、苏玉29共3个品种,面积5.5万亩,占全区玉米种植面积的90.4%。

中部及北部街镇以种植东单98、苏玉20、苏玉29等品种为主。

二、2018-2020年品种布局规划目标1、指导思想和应用原则(1)指导思想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品种为主导,积极发展稻、麦优质品种订单生产,进一步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逐步引导压缩不具备优质、抗逆优势的老品种,努力提升优质品种整体生产抗灾能力,实现全区品种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2)应用原则根据各街镇自然生态条件及农民种植习惯,因地制宜选择品种,突出主导品种,合理使用搭配品种,同时良种良法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2、应用品种杂交籼稻主推品种两优688、深两优862,搭配品种徽两优898、和两优332,接班品种Y 两优17、湘两优900。

常规粳稻主推品种南粳5055、淮稻18、南粳9108、武运粳31号,搭配品种镇稻18、扬粳805,接班品种宁粳7号、宁粳8号。

小麦主推品种宁麦13、镇麦168、扬麦20,搭配品种扬麦23、扬麦22、镇麦9号,接班品种扬麦25。

玉米主推品种联创799、苏玉20,搭配品种苏玉29、济单7号,接班品种苏玉41。

3、品种布局(1)北部街镇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零散种植玉米,农业灌溉能力相对较弱,农民习惯早种、早收。

水稻以杂交籼稻种植为主,因农民习惯播种较早,水稻抽穗扬花期易与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相遇,易造成高温热害,导致结实率下降。

在品种选择上以适应性广、耐高温能力强的两优688为主;小麦以宁麦13为主,搭配种植镇麦168,其中程桥街道小麦梭条花叶病老病区以种植抗梭条花叶病的宁麦13为主;玉米种植较零散,栽培管理相对较粗放,在品种选择上以种植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联创799和苏玉系列为主。

作物布局计划书

作物布局计划书

作物布局计划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作物布局计划的基本框架和指导。

作物布局是指在农田中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和顺序,以优化土地利用和增加农产品产量。

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农民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目标作物布局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几点:•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产出和效益;•避免作物连作障碍和病虫害的发生,并减少土壤养分的衰竭;•平衡不同作物之间的供需关系,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农田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 方法与步骤作物布局计划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土地评估首先需进行农田的土地评估,了解土壤的类型、性质、肥力状况等。

通过土壤测试和分析,农民可以得知不同地块的养分含量、pH值、水分含量等信息,为后续的作物选择和布局提供依据。

3.2 作物需求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的经验,对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分析。

考虑价格、市场前景、种植技术等因素,确定优先种植的作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轮作作物和休闲作植物等因素,以保持土地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3.3 作物轮作设计轮作是一种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来减少连作障碍和病虫害的发生的方法。

合理的轮作设计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根据作物的需求、生长周期和土壤要求,制定轮作方案。

3.4 作物间作设计间作是指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同时种植两个或多个作物。

通过作物间作,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田的产出。

根据作物的相互关系、生长周期和需求,制定作物间作方案。

3.5 作物间距和密度设定作物间距和密度的设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根据作物的类型和种植方式,确定合理的作物间距和密度。

如需参考,可以查阅农业科技中心的推荐指南。

3.6 验证和调整制定计划后,应及时进行验证。

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确保作物布局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结论作物布局计划的制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

优质小麦品种利用布局及种子基地建设意见

优质小麦品种利用布局及种子基地建设意见

优质小麦品种利用布局及种子基地建设意见摘要:小麦是**市优势农作物,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市小麦种植总面积的85%以上,介绍了**优质小麦品种利用布局意见、良种推广主要措施,以及种子基地建设意见、目标任务、保障措施, 为持续推动**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市地处平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生产的小麦种子占河南省农作物种子量的1/5,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和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市[1,2,3,4,5,6], 了解新形势下**市优质小麦品种利用状况和种子生产基地发展现状,可为品种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对提高优质小麦产量水平、提升小麦种子生产能力、推进种子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品种利用布局意见1.1指导思想按照种植业供给侧改革四优四化要求,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抗灾避灾与广适性相结合、高产稳产与优质相结合,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全面优化小麦品质结构,加快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优良新品种推广,坚持品种类型多样化,做到主导品种明显、搭配品种合理,最大限度促进种植者增收[7]。

1.2秋播小麦品种布局1.3. 1大田利用品种中早茬麦田:强筋小麦品种以新麦26、西农979、郑麦7698、师栾02-1、郑麦369为主,搭配西农511、中麦578、郑麦583等品种,示范推广伟隆169、周麦36等品种;中筋小麦品种以百农207、中麦895、百农4199、百农AK58、周麦27、周麦22为主,搭配郑麦136、郑麦379、德研8号、新麦30、百农418、百农889、存麦8号等品种,示范推广怀川919、新科麦168、新科麦169、周麦30号、新麦32、新麦35、存麦11、丰德存麦20号、中植0914、高麦6号、德研16等品种。

中晚茬麦田:强筋小麦品种以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为主,搭配郑麦101、怀川916,示范推广丰德存麦21等品种;中筋小麦品种以众麦2号、天民198、天民184、百农201、新麦29、新麦21为主,搭配群喜麦4号等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布局规划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坚持依法治种,强化示范引导;坚持试验、示范,因地制宜、科学推广,突出高产、优质、抗病和广适,促进品种布局合理化、区域化、规范化,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制定品种管理措施,确保我县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二、当前品种利用情况
1、水稻
我县水稻种植面积为83万亩。

主要品种:华粳5号种植面积为31万亩;武运粳21种植面积为22.8万亩;连粳7号种植面积为5.2万亩;连粳9号种植面积为6.4万亩;镇稻99种植面积8.5万亩;宁粳4号种植面积为3.6万亩;武育粳3号种植面积为1万亩;淮稻8号种植面积为1万亩;其它种植面积3.5万亩(包括杂交水稻制种)。

连续两年均出现了异常天气,除连粳7号结实率低,产量低,抗逆性差,表现较差外,其它品种均表现较稳定。

平均产量均在550-600公斤左右。

种植方式:机插秧56万亩,手栽稻25万亩,直播稻2万亩。

2、小麦
我县小麦种植面积为155万亩。

主要品种:烟农19种植面积为88万亩,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矮抗58种植面积为17.5万亩,主要分布在四河、天岗湖、界集、太平、曹庙等种植旱茬小麦乡镇;济麦22种植面积为6万亩,淮麦30种植面积为9万亩;皖麦50种植面积为11万亩,淮麦28种植面积为7.5万亩;淮麦29种植面积4万
亩;泛麦5号种植面积4.5万亩;其它品种种植面积7.5万亩。

全县平均产量为400-450公斤/亩,播种方式:机条播78万亩,机撒播0.5万亩,人工撒播72万亩,稻套麦4.5万亩。

3、玉米
我县玉米种植面积为50.6万亩。

主要品种:郑单958种植面积为24.5万亩,苏玉29种植面积为7.5万亩,苏玉33种植面积6.5万亩,苏玉30种植面积3万亩,隆平206种植面积3.5万亩,苏玉16种植面积2万亩,苏玉17种植面积1万亩,其它品种2.6万亩。

平均产量为450-550公斤/亩。

种植方式:机械点播39.6万亩,人工点播10万亩,免耕机直播4万亩。

三、2015-2017年主要农作物品种布局规划
水稻品种主推华粳5号,搭配种植武运粳21、连粳9号,示范种植连粳12号。

小麦品种西南岗及北片旱茬小麦乡镇主推烟农19,搭配种植淮麦28、皖麦50,示范种植华成3366、江麦919;沿湖及稻茬乡镇小麦主推烟农19,搭配种植淮麦30、淮麦29,示范种植淮麦33。

玉米品种主推苏玉33、苏玉29等苏玉系列,搭配种植郑单958,示范种植隆平206。

四、加强品种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试验示范促进新品种推广
根据我县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在东北、西北、西南、沿湖等地设立新品种示范点,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

通过高产创建、新品种展示等形式,在作物丰产性、综合性状等表现最佳时期,组织县、
乡镇农技中心负责人、业务骨干、种子企业和种植大户等进行品种观摩,让大家直观的了解新品种主要特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2、加强宣传优化布局
根据我县农业生产的实际,对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按照“一主二辅”的模式,确定作物品种和布局,利用农林网、农民培训、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电视台《农家致富》栏目等形式,加强主推品种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向农民、农资经营者宣传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指导农民科学使用良种,充分发挥良种的最大增产潜力。

3、加强管理净化种子市场环境
结合种子双打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春、秋季种子市场检查,对县金谷农资城、乡镇种子经营门店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种子标签、经营档案、台账等,对70%以上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抽样检测,对以近似品种名标注TM标识的种子实行全覆盖抽样检测,样品送有关机构做种子质量及品种真实性鉴定。

加强对乡村集贸市场的监管,重点检查种子标签、来源情况、购销发票等,对来源不明,尤其是种植大户批量调运无标签、标识的包装种子,进行跟踪调查,彻查种子来源,依法严肃处理。

4、加强领导强化落实
农委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农委办公室、种子管理、农技推广、农业执法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布
局规划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做好新品种试验、示范和高产创建,拟定品种布局规划,适时发布品种布局意见,做好种子市场监督管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栽培,避免品种“多、乱、杂”现象的发生,促进我县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