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 (1)分析
幼儿绘画作品解读 评价

幼儿绘画作品解读评价
幼儿绘画作品的解读和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主题和内容:观察绘画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了解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例如,如果绘画作品以动物为主题,可以解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如果作品充满了色彩和细节,可以推断幼儿对细节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色彩运用:观察颜色的运用方式和色彩的组合,了解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例如,如果幼儿运用明亮的色彩,可能代表着他们积极乐观的性格;如果运用大量的黑色和灰色,可能反映出幼儿的情绪状况。
3. 绘画技巧:观察线条和形状的运用,了解幼儿的绘画技巧和手眼协调能力。
例如,如果幼儿能够画出相对准确的图像,那么可以认为他们的绘画技巧相对较高;如果幼儿的线条和形状比较随意和模糊,可能反映出他们自由表达的态度。
4. 内容表达:观察作品中的细节和整体表达,了解幼儿对主题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例如,如果作品中的细节表达丰富,可以认为幼儿对主题有深入的理解;如果作品整体表达简单而直接,可能反映出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解读和评价应该注重理解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并提供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评判和指责,给予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画中的秘密)

画中的秘密——儿童画案例分析解读一、案例背景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儿童认识世界、进行交流的手段与工具。
儿童绘画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绘画中蕴含着孩子们的思想与活动。
每一次观察他们的绘画过程,解读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我们都会被其深深吸引。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对儿童绘画的研究,我们不可能深入理解孩子画笔下那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
二、案例描述(一)纵向观察观察1:熙熙上学期来园时总是显得很不适应,经常哭泣不止,问她原因总是想爷爷了。
在美术课上总是不愿意画,有时会找各种借口不画或者是找老师帮忙。
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渐渐适应了一些,开始能独立画画了。
图1是熙熙画的《美丽的茶叶》,画面中出现了四根植物的茎,茎上长着一些叶子,底下有一排锯齿状的“草地”,主体物都涂成了绿色,没有背景。
图2是她画的《多彩的秋天》,画面构图较小,树木显得很瘦小,留了大片天空,画面主要运用了红、黄、绿进行涂色。
图3是接近期末时熙熙画的圣诞节,圣诞树占画面位置较大,还添画了雪人,散了“雪花”(白颜料)。
全部为自己独立完成。
图1图2图3观察2:美术课上,我发现高雨婷画的人都没有手和脚,只是画出了人物的头、五官、头发和躯干。
我问她:为什么你画的小伙伴没有手和脚呢?(图1)她说:“因为她们穿的裙子很长。
”我说:“哦,原来是把脚遮住了是吗?”她点点头。
我又问:“那为什么没有手呢?”她停顿了一会儿,说,因为衣服把手遮住了。
我说我们的衣服也是有袖子的,不然人就不方便活动了。
说着示范了简单的手臂添加在她的画上。
说,你看,有了手,小伙伴就可以手拉手一起玩了。
她在我的示范下,自己也添画了一样的手臂。
但在第二次绘画时,还是出现了只有头和躯干没有四肢的人物形象。
(图2,注:中间的手臂是老师添加的)图1图2 (二)、横向观察图1 图2图3观察3:图1是孔心怡画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女孩,一朵花,小草,两个类似太阳的圆形。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儿童话 儿童心--

儿童画儿童话儿童心美国最早的艺术治疗专家之一凯西·玛考尔蒂认为:绘画作品不仅是评价幼儿绘画技能和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与儿童进行交流的另一种途径。
绘画有助于儿童很快地将心理问题表达出来。
而了解幼儿的心理最好的载体就是跟踪幼儿的绘画作品。
一、案例背景《在春天里》的主题下美术《春天里》的教学活动正在进行。
教师先与幼儿一起讨论春天里有什么,孩子们边说,教师一边将相关的内容画下来(无任何布局提示)。
接下来教师要求幼儿画一幅春天主题的画,并且特别提示了将这里面的内容进行组合。
二、案例描述与思考(一)作画通感教师引导画面旸旸作品·我看到的:旸旸的画上有蝴蝶、燕子、小草、小花、手枪、汽车、柳树、小河还有鱼。
10幅图像中有7幅是教师示范内容。
在画面的布局上,也多与教师示范的布局类似。
·我想到的:1.绘画造型—图式期处于图式期的中班幼儿此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选用图形代替线条,能进行多个图形进行组合。
在旸旸的绘画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有多图形组合的痕迹,如燕子、蝴蝶和汽车的绘画上。
2.绘画构图—空间概念中班幼儿还没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还不能正确地掌握远近和大小关系。
因此旸旸画面中出现的现象如手枪比柳树还大、汽车比小草还小、鞋子和汽车差不多等大小比例失衡的现象是正常的。
且对于画面的远近关系的把握更是没有改变。
画完小河后,大呼:花不是长在路上的吗?都画小河了怎么办啊。
在旸旸的意识中很自然地将纸张的边作为了地平面。
这也是中班幼儿常见的绘画特征。
中班幼儿认为地平线非常重要,有的幼儿在纸上画了一条地平线或用纸边作为地平线,将所有的人与物都画在地平线上,把地平线以上当做天空,地平线以下当做地下或河流。
3.画面布局—写实旸旸的画面也体现了中班幼儿绘画的重要特征—求全和求实,把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完整无缺地画下来,不进行任何的重叠和遮掩。
且对于其感兴趣的部分(旸旸最喜欢汽车和枪)容易夸大,此时也正是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
儿童画心理分析技巧

心理学家给出的解读儿童画的一些原则1.画中人 - 孩子爱你的独特方式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她)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透视,鞋子包括衣服的花纹等等)越多,表明他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
2.通过画画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小愿望孩子如果要求什么东西遭到拒绝,他们会把那个东西画在画里,自己给自己一个礼物。
3.为什么孩子爱画小人儿孩子用稚嫩的线条画小人儿,为小人儿画上辫子,四肢,甚至肚脐脚趾,这说明孩子的身心发育不错,因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并努力想表现这种感受。
4.线条的强度不自信和过于谨慎的孩子,线条比较细,甚至细到看不清楚。
相反,快乐的孩子画画的笔触、线条往往是粗而有力的。
5.画的大小和位置身心平衡的孩子会把图像画在纸张的正中央,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喜欢将纸张填满,心里有障碍的孩子,通常会画得太高或者太低。
6.颜色如果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自发地用不同的颜色在纸上画出活跃的线条,这是孩子身心健康的表征之一,当然晚一点也没关系,这种现象因人而异。
小孩运用颜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模仿大自然,比如天空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
另一种方式是自己为画里的东西赋予他们的“心灵色彩”。
通常意义上,明快温暖的暖色调是孩子身心平衡健康的提示。
如果孩子6岁以后,画画只选择棕灰黑等颜色的话,家长要引起警觉,这通常提示孩子有心里障碍,或者是色盲症患者。
7.在儿童的世界里,花朵是敏感和温柔的指示物一个孩子喜欢画五颜六色的花,通常说明孩子比较敏感,和妈妈有着温柔的感情关系。
8.张开的双臂是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孩子乐观开朗如果画里的人物总是垂着双臂,那么孩子很可能经常有挫败感,需要引起注意。
9.对儿童画作心里分析的前提:不能教条首先要多看几张孩子的画,并根据孩子的生活状况进行综合合理的分析。
孩子的画虽然是心情的反应,但是也有很强的随机性,也会受到偶然的生活经验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幼儿绘画作品解读 评价

幼儿绘画作品解读评价
幼儿绘画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一种方式,通过绘画可以了解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
以下是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解读和评价的一些建议:
1.观察内容:观察幼儿绘画作品的主题、颜色、形状和细节等
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关注的问题。
2.情感表达:观察幼儿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世界。
3.技能展示:观察幼儿绘画作品的技术水平,例如线条的连贯性、颜色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幼儿的绘画技能的发展水平。
4.自我表达:观察幼儿绘画作品中幼儿对自己或周围环境的描述。
通过这些描述可以了解幼儿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需要注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并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应该鼓励幼儿创造和表达,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艺术发展和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可以将幼儿的绘画作品作为和家长、教师交流的媒介,让他们共同探讨和理解幼儿的思想与情感。
儿童画教案和要求

儿童画教案和要求一、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儿童画的特点以及怎样辅导和评价儿童画;了解儿童画的基本造型元素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儿童画的知识、步骤和技巧;色彩的搭配方法以及儿童画创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认识儿童画1、走进儿童的世界教学要求:分析、了解、掌握儿童画的特点。
2、儿童画的发展阶段教学要求:了解儿童画的发展阶段以及儿童在不同阶段的绘画特点。
3、儿童画的指导与评价教学要求:了解儿童的不同个性,学习用鼓励为主的方式让幼儿自主探求绘画的魅力。
(二)、儿童画的造型元素1、自由的点教学要求:了解点在绘画中的运用,掌握点的表现技巧。
2、散步的线教学要求:掌握用线造型的方法,了解不同的线营造不同的感觉,能用线表现物像。
3、稳定的面教学要求:分析物像的图形概括,掌握用面来表现物像的方法。
4、神奇的组合教学要求:了解点线面的关系,掌握点线面的运用技法。
(三)、儿童画的造型训练1、美丽的植物教学要求:通过写生,了解植物的不同造型的表现方法,掌握植物在儿童画中的表现技巧。
2、迷人的风景教学要求:通过树木和建筑的造型训练,掌握风景画的表现技法。
3、可爱的动物教学要求:欣赏、了解民间艺术中的动物形象,熟练掌握动物画的技法。
4、有特点的脸教学要求:了解人物头部的结构,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掌握不同表情的表现方法。
5、生动的人物教学要求:分析人物的动态表现,掌握人物站、坐走跑、蹲等造型,抓住人物特征进现。
(四)、儿童画的色彩1、大师的色彩(一)教学要求:通过分析大师的画,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冷暖轻重的表现方法。
2、大师的色彩(二)教学要求:通过分析大师的画,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和互补色的运用。
(五)、儿童画的创作1、构图的基本方法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构图,构图的要求,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
2、怎样进行命题创作教学要求:学会观察生活,通过分析,掌握命题创作的步骤。
3、命题创作的思路与表现形式教学要求:分析、了解命题创作的构思,掌握三种不同的表现技法。
儿童画赏析与评价

儿童画赏析与评价画面中间的主体形象是一个正在吃鸡蛋的男孩,从衣着来看,应该是寒冷的冬天。
这是一幅特写镜头,画得极其认真,线条也很流畅自然,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画家把小男孩放在画面最突出的位置上,对称地安排在男孩身边的是三个同样正在享用鸡蛋的兄弟,他们的神态各异,哥俩的表情还很幽默。
画面左下方还有一个全身赤裸的女人,她蹲在草丛中,向男孩伸出手,示意他一起去吃鸡蛋。
男孩接过鸡蛋之后就进入了状态,他先把鸡蛋横过来,使两端翘起,然后捏住蛋黄和蛋白,用力往嘴里送,脸上显现出一种非常满足、惬意的神态。
这个姿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
画家把它设计成为一个极富动感的姿势,把对鸡蛋的渴望之情表现得十分准确。
当小男孩在吃鸡蛋的时候,我们仿佛也闻到了鸡蛋散发出的那股淡淡的香味。
(2)创造了优美、流畅的韵律感。
虽然这只是一张儿童画,但却包含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在这个长约三尺,宽不足半尺的画面中,呈现出了与我们所处的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格格不入的一幕:几个赤裸着身子的小男孩,他们拿着一个篮子,篮子里装着两个用纸做的鸡蛋。
他们不停地打开鸡蛋,品尝着蛋黄和蛋白,最后把它们咽进肚里。
而站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女人,她又冷又饿,正望着眼前的这几个男孩,在流口水。
那个女人举着一只手向他们喊话,但那几个男孩却都没听见似的,继续吃鸡蛋。
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因为在画家笔下,已不再是刻画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描绘场景,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里画家创造了优美、流畅的韵律感。
儿童画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即便是那些专业性很强的儿童画作品,其实也是成人创作的,但不管是谁创作的,都需要遵循共同的审美规范,而这些基本的规范就是节奏和韵律。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音乐只要有节奏就会使人产生音乐感,绘画只要有节奏就会使人产生美感。
”( 1)合理的布局和对比与协调的关系;画家用构图法则和色彩对比关系塑造形象,通过大小、方圆、曲直、动静、疏密等对比手段,使整个画面充满节奏和韵律感。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展示创造力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通过儿童绘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状态。
以下是对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一些常见主题和解释。
1.色彩运用:颜色在儿童绘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明亮的颜色通常与愉快、积极的情绪相关,而暗淡的颜色则可能与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有关。
儿童可能通过颜色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状态。
2.符号和图像:儿童在绘画中可能使用一些特定的符号或图像,这些符号和图像可能代表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经历。
例如,太阳可能代表快乐和温暖,雨可能代表伤心或孤独等。
通过了解儿童对这些符号和图像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3.主题选择:儿童在绘画中经常选择一些特定的主题,如家庭、朋友、动物等。
这些主题可能反映了他们关注和重视的事物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通过研究儿童选择的主题,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4.人物形象:在儿童绘画中,人物形象经常出现,并且可能反映儿童对自己、家人和其他人的认知和感受。
人物形象的特征、表情和姿势都可以提供关于儿童情感状态和人际关系的线索。
5.绘画风格:每个儿童的绘画风格都独特,它可能反映了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
一些儿童可能更加细致和准确,而另一些可能更加抽象和自由。
通过研究儿童的绘画风格,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6.图案和纹理:儿童绘画中的图案和纹理也可以提供有关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的线索。
一些儿童可能更喜欢绘制对称的图案,而另一些可能更喜欢随意的纹理。
这些选择可能与他们内心世界中的秩序和混乱有关。
总的来说,儿童绘画心理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解释儿童绘画作品来理解他们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的方法。
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家长、教育者和心理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儿童画主题内容参考
一、《快乐一家亲》(人物篇)
要求:画面布局合理,以人物或动物为主体,突出主题思想。
二、《拥抱春天》(季节风景篇)
要求:表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可以是风景画,也可以通过人物故事表现春天。
如桃花开,荷塘边,放风筝……
三、《美丽的城市》(场景篇)
要求:通过城市景观的合理布局,组织画面,体现城市之美。
四、《运动场上》(人物场景篇)
要求:以表现人物运动场景为主,至少有2组以上的人物动态。
五、《森林里趣事多》(动物篇)
要求:以动物为主线组织画面,使画面具有故事性。
六、意愿画《梦想王国》(想象篇)
要求:发挥想象,可以是对未来生活,或是自己梦想中的世界的描绘,主题突出,画面完整。
例如天空之城、未来交通工具等美好愿景。
七、《那片海》(场景篇)
要求:能够再现海滩、海上日出、椰子树等海景,表现人物动态。
八、《快乐的六一》(节日篇)
要求:着重对人物动作表情以及场景的描绘,体现节日快乐的氛围。
九、《线条世界》(想象篇)
要求:运用线条表现画面层次,适当使用“黑白灰”增加画面色彩。
十、《京剧脸谱》(装饰色彩篇)
要求:运用传统戏曲元素,采用对称的方式绘制脸谱并考虑色彩搭配。
十一、《我爱劳动》(人物篇)
要求:能够合理布局画面,突出主题,描绘人物动态画面。
十二、《清凉一夏》(季节风景篇)
要求:结合夏天的特征组织画面内容,运用人物、场景等突出主题。
十三、《快乐农场》(动物篇)
要求:画面具有透视性,表现农场动物主题,构图合理,有情节性。
十四、《太阳的创想》(装饰色彩篇)
要求:能够运用点线面,过渡以及渐变色,冷暖色对比,发挥想象力紧扣主题完成画面。
十五、《幼儿园里故事多》(人物篇)
要求:能够突出故事性,对人物主次关系的把握,添加相关场景。
十六、《欢乐中国年》(节日篇)
要求:突出新年主题,例如放鞭炮的小孩,贴对联的小孩,雪景等表现新年气息……
十七、《民族大团圆》(人物篇)
要求:把握民族服饰特点,合理组织画面,主要表现各族人民的不同民俗风情。
十八、《小蚂蚁的一天》(动物篇)
要求:以蚂蚁为主线,以漫画的形式组织画面内容,具有故事性。
十九、《海底大冒险》(想象篇)
要求:发挥想象力对海底世界展开联想,主题突出,有故事情节。
二十、《马路上的车》(场景篇)
要求:紧扣主题,对车辆细致刻画,画面完整合理。
要求:运用果蔬造型特征进行创意绘画,画面表现具有童趣性。
二十二、《机器人》(想象篇)
要求:大胆想象表现机器人造型特点,表现手法独特,有一定的创意。
二十三、《树叶创意画》(创意篇)
要求:根据树叶造型进行添加想象,利用点线变化进行创造性表现。
二十四、《我》(人物篇)
要求:运用整体构图表现自己主要特征,合理使用背景、色彩进行烘托,可重点突出局部,如脸部。
二十五、《手掌创意》(创意篇)
要求:拓印手掌轮廓,可运用多种绘画技巧进行创意装饰,如线描、色块分割等。
二十六、《戏曲人物》《人物篇》
要求:抓住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注重色彩装饰,突出画面整体效果。
二十七、《有趣的表演》(创意篇)
要求:采用有趣的动作、夸张的服饰以及亮丽的色彩搭配,表现出表演者的诙谐或快乐。
二十八、《我喜欢的动物》(动物篇)
要求:突出动物的特点,可采用线描等方式表现主题,有一定情境性。
二十九、《黑夜》(场景篇)
要求:运用色彩对比表现主题,画面可以呈现建筑、人物、景色等。
三十:《画里的故事》(创意篇)
要求:紧扣故事主题,画面有新意,注重色彩原理和绘画技法。
要求:注意前后、远近、虚实关系的处理,运用场景、人物表现水乡特色。
三十二、《对称图形创意画》(创意篇)
要求:运用对称线对画面主体进行分割,用多种绘画工具展示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十三、《一起去旅行》(场景篇)
要求:合理布局画面,表现旅行中的人物或情节,注意主次分明。
三十四、《老鼠嫁女》(民俗篇)
要求:采用夸张、诙谐的表现手法突出主题,色彩、造型鲜明。
三十五、《森林之王》(动物篇)
要求:注重刻画动物神态,恰当运用场景表现一定的情节。
三十六、《春天的花园》(植物篇)
要求:注意构图饱满,形态多样,色彩运用具有层次性,整体布局适宜。
三十七、《小小歌唱家》(人物篇)
要求:人物动态表情到位,大胆用色表现主题。
三十八、《下雪啦》(场景篇)
要求:色彩对比鲜明,运用场景烘托主题,画面具有一定的童趣感。
三十九、《毛毛虫的奇遇》(动物篇)
要求:用拟人化表现画面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突出。
四十、《有趣的树》(植物篇)
要求:运用不同色彩、图案表现大树造型,装饰布局具有一定新意。
要求:以人物或动物为主体,突出动态特征,画面表现力强。
四十二、《童话城堡》(创意篇)
要求:运用夸张的线条和大胆的装饰设计心目中的城堡,画面布局合理,比例关系恰当。
四十三、《星空》(想象篇)
要求:大胆想象,运用渐变色表现主题,过渡自然,显示空间感。
四十四、《地球妈妈》(想象篇)
要求:紧扣保护地球的主题,用色大胆,注意绘画主体突出,布局合理。
四十五、《笑一笑》(主题篇)
要求:注意表情的夸张表现,色彩鲜明,视觉效果明显。
四十六、《空中的音乐家》(动物篇)
要求:运用多种方法表现2种以上鸟类特征,色彩明亮、欢快。
四十七、《家乡美》(主题篇)
要求:表现家乡场景、建筑或民俗特色,画面效果突出。
四十八、《秋天的田野》(场景篇)
要求:色彩运用恰当,注意远、中、近景的合理布局。
四十九、《放风筝》(人物场景篇)
要求:人物动态造型丰富,绘画手法多样,用色明亮。
五十、《池塘》(场景篇)
要求:画面内容丰富,在色彩、画面、表现形式上有创新之处。
幼儿园教师儿童画技能技巧大纲类别内容要求
人物画1、正面人物
2、侧面人物
3、背面人物
1、动态人物的生动性(走、跑、跳、爬、躺、
拉手、仰望、劳动、运动、阅读等常用动态)
2、男、女、老人、小朋友不同人物特征的把握;
3、人物比例的合理搭配、场景适宜。
动物画
各种动物形象的画法。
老虎、兔子、斑马、猴子、
长颈鹿、大象、燕子蝴蝶
等
1、能形象画出动物动态、拟人化表情;
2、合理的给不同的动物搭配画面背景;
3、正确运用色、线、形表现动物特征;
4、合理布局画面,体现趣味性和故事性。
植物画各种植物的不同画法。
花朵、小草、大树等
1、对植物特征的把握以及色彩的应用;
2、合理的搭配构图,注意空间关系;
想象画不同虚拟场景的表现方
法,未来世界、外太空等。
1、根据主题进行想象,画面内容合理;
2、在色彩、画面、表现形式上有创新之处。
场景画常见景物的画法。
房子、城堡、学校、交通
工具、游泳池、操场等
1、正确运用建筑风景人物关系来构图
2、注意近大远小、前实后虚;
3、主题明确,画面组织合理;
4、色彩搭配和谐,体现画面的完整性;
色彩搭配所有内容
1、知道对比色、环境色、过渡色并合理利用;
2、对三原色、调和色、复色有所了解;
3、对黑白灰、高光关系的理解并正确运用;
绘画技巧所有内容
1、知道涂色的目的是烘托画面、突出主题;
2、能根据画面的需要合理利用点、线、面来作
不同质感的背景、形象、构图;
3、可运用色块平铺、渐变色应用、点线面装饰
体现画面的完整性;
画面构图所有内容
1、知道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2、运用二方、四方连续、遮挡关系来美化构图;
3、能根据画面要求采用正确的构图方式
(如横构图,竖构图,对角构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