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地区人体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具潜在益生特性菌株的筛选

合集下载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双歧杆菌(Lactobacillu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口腔、阴道等部位,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益处。

在实验室中,通过培养双歧杆菌,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它的特性、代谢途径、功能以及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个关于双歧杆菌实验操作的示例,包括菌株的分离、培养、保存和鉴定等步骤。

1.菌株的分离和纯化从人体标本或商业产品中获得含有双歧杆菌的样品,例如:粪便、口腔漱口水、乳制品等。

将样品悬浮于无菌PBS(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并进行10倍序列稀释。

将适量的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宜培养温度和营养成分的琼脂平板上。

经过孵育后,从单个菌落中刺取分离得到的单菌株。

2.菌株的培养将分离得到的单菌株接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如MRS培养基)的液体培养物中。

培养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通常在30-37℃之间)、PH值和氧气供应等。

静态培养通常在试管中进行,而摇床培养则需提供常规的摇床条件。

3.菌株的保存为了长期保存双歧杆菌菌株,常常采用冷冻保存和干燥保存。

其中,冷冻保存利用甘油或液氮冷冻对菌株进行保藏。

干燥保存是将菌株培养物在适当的保护剂(如蔗糖、蛋白质)的作用下,通过真空或喷雾冻干处理。

冷冻保存要求贮存于低温(-70℃至-80℃)环境中,而干燥保存则可在室温下进行。

4.菌株的鉴定确定菌株是双歧杆菌的一种,需要通过鉴定方法进行确认。

传统的鉴定方法包括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形态学特征、生理和生化试验等。

另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用于鉴定双歧杆菌,如PCR扩增特定的双歧杆菌基因片段或测序分析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

5.功能研究在鉴定菌株后,可以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的功能特性和代谢途径。

例如,可以采用培养基成分和环境参数的调整来研究双歧杆菌的生长条件。

也可以评估双歧杆菌在产生保健益生素、抑制致病菌、增强免疫等方面的功能。

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可以实现对双歧杆菌菌株的分离、培养、保存和鉴定。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乌云;刘红霞;李洪亮;母智深【摘要】为丰富发酵剂及益生菌菌种资源,从内蒙古阿拉善盟采集7份新生婴儿粪便样品,在传统细菌分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莫匹罗星锂盐和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改良基础培养基,快速有效地分离获得双歧杆菌.结合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API20A试剂条鉴定菌种.结果共分离获得6株双歧杆菌,其中3株动物双歧杆菌,2株青春双歧杆菌,1株短双歧杆菌.试验验证甘油浓度为70%时冷冻保藏效果最佳.%In order to enrich more types of leavening agents and probiotics resources, faeces collected from sev-en infants(Alashan, Inner Mongolia)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bacterial separation method, Mupirocin lithium salt and X-Gal were added to the basic medium, to separate the bifidobacterium effectively. Automatic microorganism analytical system and API20A reagent strip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bifidobacteri-um. In total, six strains of bifidobacterium were obtained from infacts' faeces, among which three strains were Bifidobacterium lactis, two strains were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and one strain was Bifidobacterium breve, and the optimum storage condition for the bifidobacterium is 70%glycerol.【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23【总页数】6页(P171-176)【关键词】双歧杆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API20A试剂条;冷冻保藏【作者】乌云;刘红霞;李洪亮;母智深【作者单位】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正文语种】中文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宿主形成了互惠共存的关系,具有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防治便秘腹泻、缓解乳糖不耐、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降三高和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能[1-4]。

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_吴拥军

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_吴拥军

作者单位:贵州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贵阳 550025 中国收稿日期:1997-01-03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吴拥军 王嘉福 尹峻峰摘 要 研究了适宜的双歧杆菌分离方法,从婴儿、成人粪便中分离到36株疑似双歧杆菌,经过属和种的系统生化鉴定,确认为青春双歧杆菌(B if idobacterium adoles -centis )20株和长双歧杆菌(Bif idobacterium longum )6株。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分离 鉴定 双歧杆菌是人类肠道正常菌群中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它有益于健康的原因被逐渐弄清。

它以生成醋酸为主,同时生成乳酸和少量的甲酸,在肠道中造成低pH 环境,抑制肠道中有害菌和致病菌的生长[1]。

双歧杆菌不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其代谢产物可抑制肠道中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可消除或显著减少亚硝酸盐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并能合成多种维生素,促使酪蛋白消化,调节菌群失调,激活吞噬细胞活性,消除自由基、过氧化脂质及腐败菌产生的吲哚胺、氨、硫化氢有害物质[6]。

双歧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对营养条件要求很高,对低pH 的抵抗能力极差,活性保持比较困难。

目前文献报道的方法[2][3][6]大多需要较高的实验条件或重复性差。

因此,研究一种适宜的分离方法具有现实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样品 分离样品采自贵阳地区婴儿、成人的粪便。

1.1.2 培养基分离培养基(%):蛋白胨2.0,酵母浸膏粉0.25,葡萄糖0.5,磷酸氢二钠0.25,氯化钠0.5,硫代乙醇酸钠0.1,L -半胱氨酸0.1,天冬氨酸0.01,重铬酸钾0.2,琼脂 1.5,牛肉汤50ml,肝汤50ml 。

调至p H7.5,0.7×105Pa 灭菌20min,冷至55℃加入5%~6%的无菌兔血或羊血制成培养皿平板。

增殖、纯化培养基:参照 1.2.1(不加兔血或羊血)。

糖发酵培养基(%):氯化钠0.5,蛋白胨 1.0,酵母浸膏0.25,硫代醇酸钠0.1,20%糖溶液 5.0m l,调节pH7.5,1kg /cm 2,30min 。

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

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

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人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内外抗氧化益生潜能研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益生菌的作用和益处。

人源益生菌指的是从人体内分离出的具有潜在健康益处的菌种,其分离鉴定以及体内外抗氧化潜能的研究对于推动益生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离鉴定是研究人源益生菌的第一步。

人体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括了许多潜在的益生菌。

在分离过程中,可以通过采集人体样本,如肠道内容物、口腔拭子或者粪便样品等,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

培养基的选择对分离结果至关重要,不同的菌种对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适应性。

分离后,可以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等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在分离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人源益生菌的抗氧化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氧化应激是一种产生过多自由基,超过体内抗氧化系统清除能力的过程,它会对细胞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疾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统来清除自由基,维持体内氧化还原平衡。

然而,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会导致氧化应激加重,进而造成细胞损伤和疾病的发生。

而益生菌中的一些菌株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有效对抗氧化应激,促进人体健康。

体内研究是了解人源益生菌抗氧化潜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将分离鉴定得到的益生菌菌株注入实验动物体内,观察其对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检测实验动物抗氧化酶和非酶的活性变化,评估益生菌对于改善体内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观察实验动物氧化指标,如丙二醛、超氧阴离子等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确认益生菌的抗氧化效果。

此外,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体外实验,可以评估益生菌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检测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过氧化物酶等的活性来评估益生菌的抗氧化能力。

同时,还可以使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抑制或减少DNA损伤实验等来检测益生菌的体外抗氧化潜能。

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

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

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乳酸细菌,具有很多种类,其分类鉴定过程是微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下面将按照流程分步骤阐述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

第一步:样本收集首先,需要从目标样品中收集双歧杆菌。

样品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包括人体肠道、动物肠道、泥土、水样等。

在收集样品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避免污染和杂质的干扰。

第二步:预处理样品收集到的样品可能包含大量杂质和其他微生物。

因此,在进行分类鉴定之前,必须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消毒、滤液、大肠杆菌的去除等。

只有经过预处理后的样品才能进行后续的分类鉴定工作。

第三步:菌落分离通过培养,将目标微生物分离出单个菌落。

在分离时要保证菌落的纯度,尽可能地去除其他细菌的干扰。

为了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建议在分离时同时留取多个单克隆,每一个都应该经过相同的操作来验证。

第四步:生理生化特性判定生理生化特性是鉴定双歧杆菌的关键部分。

常见的生理生化特性包括菌种的形态特征、代谢途径、对培养基的需求等。

对菌落气味、颜色和形态等方面进行观察,测量它们的生长特性。

这一步是识别双歧杆菌是否出现新物种的关键所在。

第五步:分子生物学检测为了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建议在第四步生理生化特性判定后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这包括测序、PCR等操作。

通过这些操作可进一步鉴定目标细菌的种类、品种。

在这一步中借助了现代的科研技术,为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和助力。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涉及许多步骤,包括样品的收集和预处理、分离菌落、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这一过程需要技术经验和实验操作配合,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风险性。

只有通过严格流程的操作和准确安排,才能确保双歧杆菌的分类鉴定具有科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婴儿粪便中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培养

婴儿粪便中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培养

婴儿粪便中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培养作者:郑丽君吴秀英李洪亮来源:《农产品加工·上》2019年第04期摘要:采用从婴儿粪便中提取具有益生作用的菌种,为下一步的研究开发做乳酸菌种库做积累。

选取河南省洛阳市 5位志愿者进行样品采集,得到5份完全由母乳喂养的婴儿(2月龄)自然排出的粪便样,并分离纯化出5株乳酸菌(RS1, RS2,RS3,RS4,RS5)和5株双歧杆菌(SQ1,SQ2,SQ3,SQ4,SQ5),经鉴定,确定RS3和SQ1具有益生作用的。

结果表明,此2株菌具有较好的耐酸性、胆盐耐受力,对温度敏感,对模拟胃液和肠液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95%以上的抑菌率,可作为优良的益生菌候选菌种。

关键词:婴儿粪便;乳酸菌;双歧杆菌;分离鉴定中图分类号:S852.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9.04.003Isol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robiotics from Infant FaecesZHENG Lijun,WU Xiuying,LI Hongliang,SUN Tao(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Industay(Group)Co.,Ltd,Huhot,Inner Mongolia 011517,China)Abstract:Along with increased recognition of the probiotics, however, the basic mechanism of probiotics hasn't been completely unified up to now,which needs furth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solate probiotic strains from the feces of infants,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the library of probiotics next step. Five natural excre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ull breastfeeding babies(2 months)of Luoyang He'nan,f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RS1,RS2,RS3,RS4,RS5)and five Bifidobacterium(SQ1,SQ2,SQ3,SQ4,SQ5)were isolated after purification. Furthermore,two strains(RS3,SQ1)were characterized to have probiotic fun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two strains were well resistant to acid and bile condition,sensitive to temperature,and highly tolerant to simulated gastric and intestinal fluid. In addition,up to 95% E. Coli and Salmonella were inhibited by these two strains. Based on their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RS3)and(SQ1)can be excellent candidates of probiotics library.Key words:baby faeces;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0 引言益生菌是一類可以对宿主细胞起到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定植在人体肠道和生殖系统中[1],分为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革兰氏阳性双歧杆菌。

人体肠道中多雷拟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人体肠道中多雷拟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基 (Brucella Agar)ꎬ 中国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ꎮ
1 2 方法
1 2 1 粪便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选择 4 位 1 个月内
没有药物、 抗生素、 益生菌使用史的健康成人作为研究
对象ꎬ 其中男性 2 人、 女性 2 人ꎮ 研究对象自行采集晨
起第一次排出的新鲜粪便中间段没有接触空气和地面的
序列比对ꎬ NG01 菌株与 Bacteroides dorei 175 的 16S rRNA 相似度达到 98 96% ꎮ 结论: 分离得到的 NG01 菌株在细菌
形态、 培养特性、 生理生化反应结果符合拟杆菌属特征ꎮ
关键词: 肠道菌群ꎻ 多雷拟杆菌ꎻ 分离鉴定ꎻ 16S rRNA 测序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微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ꎬ
第8 期
苏晓明等: 人体肠道中多雷拟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63
图 1 NG01、 NG02 血平板菌落形态
2 2 菌体形态观察及革兰氏染色镜检
NG01 和 NG02 菌液于显微镜下镜检如图 2 所示ꎬ 均
呈小棒杆状、 无芽孢、 排列无规则ꎬ 常单独存在ꎬ 少见
群集ꎮ 革兰氏染色后ꎬ 菌体镜检结果呈红色ꎬ 如图 3 所
序: ①94 ℃ 预变性 3 minꎻ ②94 ℃ 变性 30 sꎻ ③55 ℃ 退
火 30 sꎻ ④72 ℃ 延申 1 minꎻ ⑤将上述 3 个步骤循环 30
次ꎻ ⑥最后在 72 ℃ 延伸 5 minꎮ PCR 反应结束后ꎬ 取 5
μL 反应液在 60 V、 90 min 条件下进行 5% 琼脂糖凝胶电
氧化酶试纸、 厌氧培养袋、 厌氧产气包、 氧气指示剂ꎬ
中国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ꎻ TIANamp Bacteria DNA Kit

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耐药性研究

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耐药性研究

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耐药性研究
钟智;马昕玮;路镜达;陈永福
【期刊名称】《中国乳品工业》
【年(卷),期】2024(52)3
【摘要】短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一种双歧杆菌,因其具有诸多益生特性被广泛关注,但是对其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

本研究以23株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

研究发现,实验菌株对12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仅对氨苄西林和利奈唑胺敏感。

全部实验菌株均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具有耐药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自L家庭母亲粪便的菌株对利福平、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婴儿粪便和母乳分离株。

短双歧杆菌的耐药表型差异较大,即使是分离自同一个家庭和个体的菌株其耐药表型也不相同。

研究为短双歧杆菌的安全性评价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总页数】5页(P21-24)
【作者】钟智;马昕玮;路镜达;陈永福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5
【相关文献】
1.荷斯坦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2.母乳喂养评估量表在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应用研究
3.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及其菌株特性研究
4.健康成人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乳体内特性研究
5.“通乳导滞”推拿法提高母婴分离后捐献母乳合格率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部分地区人体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具潜在益生特
性菌株的筛选
本研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河南、四川、西藏、云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的18份人体粪便样品中的双歧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到的29株双歧杆菌进行了鉴定。

以B.animalis subsp.Iactis V9为参照,通过耐酸性、人工消化液和胆盐耐受试验,筛选出胃肠道转运过程中耐受性较好的4株双歧杆菌。

并对筛选出的双歧杆菌进行了脱脂乳发酵特性和贮藏特性的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从18位中国部分地区健康人体粪便中分离得到29株双歧杆菌,经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法将IMAUFB064、IMAUFB065和IMAUFB091等9株菌鉴定为B. longum,其中河南6株、四川2株和新疆1株;将IMAUFB071、IMAUFB073、IMAUFB084、IMAUFB090和IMAUFB092等20株菌鉴定为B.pseudocatenulatum,其中四川9株、西藏7株、云南3株和内蒙古1株。

29株双歧杆菌中有24株在pH3.0、3.5和4.0的改良MRS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初筛出的24株双歧杆菌分别经pH3.0、2.5、2.0人工胃液消化3h后,存活率高于V9(84.97%)的菌株有2株,分别为IMAUFB084(85.98%)和MAUFB073(85.66%),占总菌数的6.90%,各菌株在不同pH值人工胃液中耐受性有显著差异
(P<0.05),随着pH值的降低,供试菌株对模拟人工胃液的耐受性也随之降低。

4株复筛出的双歧杆菌在人工肠液消化8h后,其中MAUFB090的存活率为101.8%,高于V9(97.84%),MAUFB073(97.19%)、IMAUFB084(94.38%)和IMAUFB064(89.93%)都低于V9的存活率。

4株双歧杆菌均能耐受2.0%胆盐浓度,但各菌株的延迟时间差异显著
(p<0.05),IMAUFB064延迟时间为0.59h,为可耐受胆盐菌株;IMAUFB084、IMAUFB073和IMAUFB090的延迟时间表明其为轻微耐受胆盐菌株;参考菌株V9的延迟时间为0.25h,为对胆盐不敏感菌株,显而易见,各供试菌株对胆盐的耐受性均低于V9。

分别以IMAUFB064、IMAUFB073、IMAUFB084、IMAUFB090和V9单菌株发酵制备酸乳,结果表明:IMAUFB073到达发酵终点的时间最短,仅用了18h,发酵结束时活菌数为6.02×108, MAUFB090、V9、IMAUFB084和IMAUFB064到达发酵终点的时间均为21h,活菌数分别为5.44×108、5.13×108、3.91×108和3.33×108。

贮藏发酵乳的过程中,14d之后4株供试菌株的pH值下降速度显著低于V9;21d后V9和MAUFB084的活菌数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分别增加了0.06和0.01个单位(logcfu/g),IMAUFB064的活菌数也没有明显的下降,说明V9、1MAUFB084和IMAUFB064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比IMAUFB073和IMAUFB090好,有利于益生菌制品的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