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鉴定_田兆丰
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迪抗

段 春 梅 , 海种 都 种 业 科技 有 限公 司 上
收 稿 日期 :0 o 1 — 4 1 ! 旦 !
!竺 旦
23 定 植 .
旬 播种育 苗 , 中旬定 植 ,0月 中旬开 始采 收 ; 8月 1 冷 凉 山 区大棚越 夏栽 培 , 2月上 旬保 护地 育 苗 , 3月 中 下旬 定 植 , 6月开 始采 收 , 季 采取 降 温措 施 , 采 夏 可 收 至下霜 前 ; 大棚 早熟 栽培 于 1 月 下旬 至 l 上 1 2月
匀 , 品性好 。2 0 商 0 9年秋 季在 山东 、 浙江 、 江苏 和上
为 07 , 实 扁 圆形 , . 果 5 大小 均 匀 , 青 肩 , 无 青果 颜 色 较深 , 果面 很光 滑 , 果脐 、 蒂小 , 实硬 度 高 ; 熟 果 果 成
果 大 红色 , 色一 致 , 品性 好 ; 着 商 每穗 留 4个果 时 , 平 均 单 果 质 量 2 02 g 耐 高 温 性 好 , 耐 低 温 , 3. ; 较 秋
蛾、 甜菜 夜蛾 , 6 7m 布放 1 诱 芯 。每 次 每个 每 6 个 诱 芯 可 持 续诱 杀 2 ~ O天 。 田问悬 挂 黄 色 粘 虫板 03
(5c 4 m) 杀 蚜 虫 和烟 粉 虱 , 6 7m 放置 2 mx 0e 诱 每 6 2 ~ 5块 , 板下 端要 高于 小菘菜 植株 顶部 2 m。 02 黄 0c 主 要病虫 害 防治方 法详 见表 1 。
2 . 采 收 4
3 0 4 0g 以均 匀 撒 播 或条 播 为 主 , 播 行 距 1 - 0~ 0 , 条 2 1 m, 1 2c 5c 深 ~ m。播种 后适 当覆 盖细 土镇压 。
23 田间管理 .
番茄黄化曲叶病及抗病育种研究概况

番茄黄化曲叶病及抗病育种研究概况张春奇;李红波;潘永【摘要】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 is the most destructive virus disease of tomato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cted production in north white fly can over-winter and spread the virus disease.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is now becoming one of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for tomato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progresses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disease damage,virus biology research and breeding of resistant varietie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具毁灭性的番茄病毒病之一.随着保护地的发展,温室烟粉虱在北方保护地越冬、传播、危害,现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番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害情况、病毒研究概况、抗病品种选育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期刊名称】《中国瓜菜》【年(卷),期】2011(024)005【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番茄黄化曲叶病;研究概况;烟粉虱;抗性;分子标记【作者】张春奇;李红波;潘永【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洛阳475100;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洛阳475100;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洛阳475100【正文语种】中文番茄黄化曲叶病最早在1939年发现于以色列约旦河一带,1964年被正式命名为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是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给番茄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但其有一定的抗药性、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我国具有丰富的番茄种质资源,是开展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性研究的良好材料。
本研究对全国收集到的23份番茄材料进行了TYLCV检测,筛选出12份抗性较好的材料。
为培育抗病品种及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种质;黄化曲叶;病毒;鉴定;番茄;筛选;资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病毒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引起,在我国北方番茄产区的发病率高达40%~80%。
TYLCV为双股DNA病毒,其基因组呈双链环状结构,该结构可使病毒粒子在植物体内移动。
当番茄感染TYLCV后,会造成番茄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叶色黄绿、叶边锯齿状、果实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对TYLCV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防治,但由于其有一定的抗药性,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在我国番茄育种中,利用抗源培育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国内外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对TYLCV进行了抗病毒研究,但在我国还没有相关研究报道。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收集到的23份番茄材料进行了TYLCV检测及抗病性鉴定,筛选出12份具有较好抗病性的番茄材料,为进一步开展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一、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食品安全:番茄作为广泛使用的蔬菜之一,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健康。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研究有助于培育出更健康的番茄品种,降低病毒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2.提高农业效益:病毒病害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研究有助于减少病毒对番茄产量的影响,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
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鉴定_田兆丰

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鉴定田兆丰1刘伟成1谢欢1邢若虹1柴敏2罗晨1*(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7;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100097)摘要:为评估生产上常用番茄栽培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的抗性水平,采用田间大棚自然传毒的方式,通过对各品种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等参数的比较,结合PCR 及ELISA 对TYLCV 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了20个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
不同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差异较大,试验筛选出仙客6号和金棚1号2份感病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90%和60.9以上;佳红8号、10-秋展47和红罗曼2号3份高抗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其它表现不同程度抗、耐病水平的材料15份,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在10.0% 85.0%和1.0 40.6之间。
关键词:番茄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病性鉴定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tomato varieties against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ian Zhaofeng 1Liu Weicheng 1Xie Huan 1Xing Ruohong 1Chai Min2Luo Chen 1*(1.Institute of Pla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China ;2.Vegetable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Academy ofAgriculture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China )Abstract :To assess the resistance level of common tomato cultivars against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he time of virus acquisition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20tomato varieties were tested using natural transmission in the field.And the resistance level was evaluated with PCR and ELIS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20tomato varieties.Two cultivars ,Xianke6and Jinpeng1were very susceptible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both above 90%and 60.9.Three cultivars of Jiahong8,10-qiuzhan47and Hongluoman2showed strong resistance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all 0.The rest 15cultivar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 of resist-ance level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between 10.0%to 85.0%and 1.0to 40.6.Key words :tomato varieties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 ,因该属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 以持久方式传播,又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1-2]。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引种试验

图 1 不同番茄 品种各生育期株高比较
现最好 , 其植株茎秆粗壮、 长势稳健 , 不容易发生徒长 , 且 产量最高; 此外 ,Y 0 T 11的平均单果重为 16g适合当地 9 , 市场对单个果实大小的需求。因此 T 11 Y 0 适应性较好 , 适合在徐州地区种植推广。 ( 下转第 16页) 2
表 2 不同番茄品种的主要生育期比较
22 番茄各生育期黄化 曲叶病毒病的发病情况 由表 .
16g141 gh 其次是 T 12和 T 13 而以苏粉 9 、 25k/ m ; 8 Y0 Y0;
3可以看出: 苏粉 9 号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较重 , 在
9号表现最差 , 平均穗果数仅 为 2 3 , .2个 平均单果重仅 为 9 , 6g折合产量仅为 390k/ m 。 4 2 gh 2 苗期即可发生 , 发病率为 0 3% ; .3 随着其植株生长, 该病 发病逐渐严重 , 至果实采收期有 5 .7 56 %的植株发病 ; 到
摘
要: 引种试验 结果表明 : 引进的 4个番茄品种 中,Y O 、Y 0 、Y13抗番 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效果好 , 在 T I1T 12 T 0 而苏粉 9号
不具有抗病性。在 3个抗病品种 中, (0 植株长势强 , 3 11 3 产量 最高, 实大小适合 当地 市场 需求。因此 , Y 0 适合在 江苏徐 果 T 11
T 1IT 13 Y 0 、Y 0 。由图 2 可以看出: 随着番茄生长 , 植株的
3 小结与讨论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的病源属于双生病毒科 ( e - G m i via)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 ( eo oi s病毒 , n ide 、 ir Bgm vu) r 主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基因Ty-2的分子标记及种质资源初步鉴定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基因Ty-2的分子标记及种质资源初步鉴定王宁;李景富;李会佳【摘要】以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材料‘CLN2498D’为父本,感病材料‘早粉2号’为母本,以其F2代为研究对象,采用AFLP及SSR两种标记方法,筛选与Ty-2基因连锁的标记.通过对256对AFLP引物及30对SSR引物的筛选,共获得5个AFLP标记和2个SSR标记与Ty-2基因连锁,其中标记E02M11距离目标基因5.8cM,另有3个标记距离均在10 cM以内.将标记E02 M11用于30份番茄材料的种质资源筛选,获得12个含有该标记的番茄材料,为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5(041)001【总页数】6页(P78-83)【关键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2;分子标记;种质资源鉴定【作者】王宁;李景富;李会佳【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412.1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通过烟粉虱(Bemisia tabaci)进行传播[1],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分为TYLCV、TYLCAx V、TYLCCNV、TYLCGu V、TYLCIDV、TYLCKaV、TYLCMaIV、TYLCMLV、TYLCSV、TYLCTHV、TYLCVNV,同时每种病毒又包含不同株系。
这些病毒均能引起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番茄对该病毒的抗性基因已报道的共有5个,分别被命名为Ty-1、Ty-2、Ty-3、Ty-4和Ty-5。
这些抗性基因逐步被科学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定位。
Ty-1基因来自于智利番茄‘LA1969’。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番茄新品种华番11

园艺学报 2014,41(9):1943–1944 http: // www. ahs. ac. cn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E-mail: yuanyixuebao@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番茄新品种‘华番11’李汉霞,权建华,项 晗,张 涛,叶志彪*(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摘 要:番茄新品种‘华番11’是从先正达公司培育的‘齐达利’和东北农业大学选育的‘东农709’中分别自交分离纯化的自交系配组而成。
高抗TYLCV,兼抗根结线虫、枯萎病、叶霉病。
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中熟。
果实圆形,大红果,无绿果肩,果面微棱,硬度高,单果质量280 g左右,风味好,品质优。
适宜大棚和露地栽培。
关键词:番茄;抗TYLCV;品种中图分类号:S 64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13-353X(2014)09-1943-02A New Tomato Hybrid‘Huafan 11’Resistant to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LI Han-xia,QUAN Jian-hua,XIANG Han,ZHANG Tao,and YE Zhi-biao*(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al Plant Bi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Abstract:‘Huafan 11’is a newly released commercial tomato hybrid cultivar. Its parent lines are the inbred lines selected from the varieties of‘Qidali’developed by the Syngenta company and‘Dongnong 709’by th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is cultivar is highly resistant to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root-knot nematode,wilt disease and leaf mold,and has the indeterminate plant habit,strong growth vigor,red fruit with round shape,no green shoulder,high firmness,and fruit weight 280 g,the fruit with good taste and good quality. This cultivar is the mid-maturation and suitable for open field and protected facility growing.Key words:tomato;resistant to TYLCV;cultivar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当前番茄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据初步统计,已有超过39个国家的番茄正在遭受此类病毒的侵害(叶青静等,2009;郑积荣等,2012),给中国番茄种植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李小靖和叶志彪,2010)。
番茄康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比较试验

Nong Cun Ke Ji 番茄抗黄化曲叶癘竃癘發沖比较试验为给托克逊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科学依 据,选出适合我区蔬菜大棚种植的抗黄化曲叶病番 茄品种,特设置此品种比较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托克逊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施温 室内,采取密植栽培,平畦地膜种植,土壤质地为壤 土,肥力中等。
前茬作物为番茄。
阿里木•塞米,李家春(托克逊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托克逊838100)2.供试材料供试品种12个:丰棚帅冠(非抗TY)、HYBRIDF1、嘉粉、宝来303、DY-8、靓粉1419、超越8号、威霸0号、瑞盾2号F1、粉罗兰F1、靓粉1311。
其中,以非抗黄化 曲叶病品种威霸0号为对照。
3. 试验设计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由烟粉虱传播,本试验过 程中,对烟粉虱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品种随机排 列,重复2次。
每品种每小区种植2膜,行距70厘 米、株距30厘米,小区长度7.8米。
4. 田间管理试验地采用滴灌,全生育期滴水8次,667米2总穴双苗或缺苗处要进行间苗和补苗,保证1穴1株 苗。
苗期控制浇水,适当蹲苗,以利花芽分化,在3耀4 叶期浇水1次,然后控水。
苗期管理的关键是中耕除 草,促进根系生长,深扎根、促壮苗。
2. 抽蔓期管理蹲苗结束后灌1次水,并每667米2追施尿素7耀8千克,然后每隔10天左右灌1次水。
抽蔓期要压蔓 固蔓,在茎蔓7耀9节处用土块压蔓,然后每4耀5节再 压蔓1次,防止因刮风而影响茎蔓的正常生长。
抽蔓 期管理的关键是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茎蔓生长。
3. 开花结果期管理在第1茬果坐住后,浇水施肥,667米2追施尿素 5千克,同时,叶面喷施99.9%的磷酸二氢钾50克。
小金瓜以主蔓结瓜为主,基部留1耀2个侧蔓,抹去其 余侧芽。
小金瓜侧芽生长较快,要在侧芽露头时及时 抹去,以免和主蔓争夺营养。
每株留2耀3个瓜,当茎 叶长满畦面时,摘去顶心。
开花期如遇雨天,可于上 午10:00时之前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瓜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鉴定田兆丰1刘伟成1谢欢1邢若虹1柴敏2罗晨1*(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7;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100097)摘要:为评估生产上常用番茄栽培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的抗性水平,采用田间大棚自然传毒的方式,通过对各品种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等参数的比较,结合PCR 及ELISA 对TYLCV 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了20个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
不同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差异较大,试验筛选出仙客6号和金棚1号2份感病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90%和60.9以上;佳红8号、10-秋展47和红罗曼2号3份高抗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其它表现不同程度抗、耐病水平的材料15份,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在10.0% 85.0%和1.0 40.6之间。
关键词:番茄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病性鉴定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tomato varieties against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ian Zhaofeng 1Liu Weicheng 1Xie Huan 1Xing Ruohong 1Chai Min2Luo Chen 1*(1.Institute of Pla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China ;2.Vegetable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Academy ofAgriculture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China )Abstract :To assess the resistance level of common tomato cultivars against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he time of virus acquisition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20tomato varieties were tested using natural transmission in the field.And the resistance level was evaluated with PCR and ELIS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20tomato varieties.Two cultivars ,Xianke6and Jinpeng1were very susceptible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both above 90%and 60.9.Three cultivars of Jiahong8,10-qiuzhan47and Hongluoman2showed strong resistance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all 0.The rest 15cultivar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 of resist-ance level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between 10.0%to 85.0%and 1.0to 40.6.Key words :tomato varieties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 ,因该属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 以持久方式传播,又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集中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已在地中海、美国南部、日本以及中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发生[3-5]。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农业种植结构及耕作制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6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122017)作者简介:田兆丰,女,1966年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植物病毒及其防治,E-mail :zhaofengtian2000@yahoo.com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luochen1010@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12-05-14第40卷第1期2013年2月植物保护学报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Vol.40No.1Feb.2013DOI:10.13802/ki.zwbhxb.2013.01.009的改变,烟粉虱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规模暴发[6-7],导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自南向北迅速扩散和蔓延[8-9],给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1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具有发病率高、危害大、防治难、传播效率高等特点[11],其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具体防治措施有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无虫、无病壮苗,防治传毒介体烟粉虱以及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等[12]。
其中选用优良的抗、耐病品种是较有效的防治措施。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重组和变异概率较大[13],因此,加快培育抗病品种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在抗病育种研究方面,国外已经有一些杂交或转基因抗病研究的报道[14-15]。
我国开展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研究的时间较短,可应用的抗源材料有限。
现有的一些抗性资源多从国外蔬菜研究中心引进,对其抗性了解不够全面[16]。
我国最常见抗TYLCV的番茄品种有粉果品种浙粉702、浙粉701、欧官、迪粉尼等,红果品种佳丽10号、佳红8号等,以及特色小番茄红贝贝、红罗曼2号、红曼等。
尽管这些抗病品种已经在生产上应用,但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优良栽培品种的抗病性鉴定,对抗性基因的筛选[17-19]及抗病品种的培育[20-22]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本试验对我国生产上常用的优良栽培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综合测试和评价,旨在为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危害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番茄:包括20个品种,分别为浙杂301、浙粉701、浙粉702、佳红8号、红6、10-秋展47、10-秋展144、09-秋179、DRK599、DRK605、佳丽10号、佳丽14号、埃特串收83、红贝贝、红罗曼2号、红曼、欧官、迪粉尼、金棚1号和仙客6号,均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番茄育种课题组提供。
其中金棚1号、仙客6号为感病对照,其它品种均为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一定抗性的品种。
病毒检测所用的阳性对照和健康对照番茄品种均为佳粉18号。
阳性对照番茄样品采自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健康对照番茄在试验温室的防虫笼内培养。
经PCR及ELISA检测,确定阳性样品感染了TYLCV,健康样品未感染TYLCV。
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TAS-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安德珍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PCR引物采用GenBank的TYLCV 特异性引物序列,该序列在NCBI的登录号为GU084381,以TYLCV基因组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由北京三博远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Multiskan MK3-353酶联仪由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番茄的培育及病毒病的传播试验地点为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绿奥蔬菜种植基地。
所有试验材料于2011年6月初采取穴盘育苗的方式播种于设有30 40目防虫网的日光温室,待幼苗生长至3 4叶期于2011年7月5日移栽于大棚露地,每品种移栽80 100株。
番茄移栽后按常规方法施肥和管理,定期观察大棚内外烟粉虱的发生情况,检测其带毒量,同时定时观察和检测TYLCV在番茄上的发生情况。
试验在自然虫口密度的条件下进行,取样观察期间不使用化学农药。
1.3PCR对TYLCV的定期检测番茄移栽4周后,感病品种通常已经开始初显发病症状。
因此分别在移栽第4、6、8周后对各品种的显症株进行PCR检测,以此判断该品种对TYLCV的易感程度。
PCR检测首先提取植物基因组总DNA作为PCR反应体系的模板,提取方法按DNA提取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
PCR引物序列:TYLCV-R:5'-CCAATAAGGCGTAAGCGTGTAGAC-3';TYLCV-F:5'-ACGCATGCCTCTAATCCAGTGTA-3';PCR扩增体系:DNA模板<1μg、10μmol/L引物TYLCV-R1μL、10μmol/L引物TYLCV-F1μL、2ˑMaster Mix12.5μL,加ddH20至终体积为20μL。
PCR反应程序:94ħ预变性2min;94ħ变性30s,55ħ退火45s,72ħ延伸30s,32个循环;72ħ延伸10min。
4ħ保存。
反应完毕后,从PCR产物中取5μL,以含有核酸荧光染料Gold View的1.0%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在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结果,合成序列大小在500bp 左右(实际为543bp)。
1.4病情调查与分析发病症状按严重程度划分为0、0.5、1、3、5、7、9共7个等级,分级标准为:0级:不发病,无症状;0.5级:新叶叶缘轻微黄化或轻花叶;1级:新叶叶缘明显黄化,约1/3叶片黄化,叶变小;3级:1/3 1/2叶片黄化,顶稍叶片进一步变小(约1/2正常叶),病株比健株矮约1/3;5级:1/2 2/3叶片黄化,顶稍叶片细小(约1/3正常叶),病株比健株矮约1/2;7级:整个植株叶片黄化、变小,病株比健株矮约1/2 3/4;9级:植株枯死。
分别在移栽后的第6、8周调查发751期田兆丰等: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鉴定病率及症状病级数,并计算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ˑ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ˑ最高病级数)ˑ100。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AS 9.0软件,用Duncan 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