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企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

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 .商品经济 B .小农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2.唐初,不仅将宰相的职权分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而且还设立了政事堂,形成一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的制度。

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建立A .避免了决策失误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平衡了中央权力D .提高了行政效率3.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

图中人物说“有了这些洋玩意儿就可以富国强民了!”对此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B .洋务派大量引进洋枪洋炮C .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D .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4.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

据此推断,该制度A.彻底打破了特权垄断B.加强了中央集权C.是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D.最早出现在唐代5.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害自己的亲哥哥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6.阅读“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布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渐趋平衡B.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官僚资本主义的急剧膨胀D.近代工业进入严重衰退期7.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曾谈到:“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

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

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

”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西周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B.分封制使天子拥有统领诸侯的至尊权威C.西周确立了我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大格局D.秦汉王朝继承了西周的一整套政治制度8.马克思曾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荣氏家族,是中国近代商界的传奇家族之一,其创始人荣庆德是清朝末年广东韶关的一个普通商人。

他在19世纪末期成立了自己的蚕丝业务,并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荣庆德发展起来的商业帝国为他的家族带来了辉煌的时代,但也为他的后代埋下了不稳定因素。

荣庆德一生致力于发展自己的蚕丝产业,并将其成功繁荣下去。

他不断创新,引进了新的技术和机器,大大提高了蚕丝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他还扩大了他的销售渠道,使蚕丝产品远销海外。

荣庆德的活力和决心使他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任和尊重,他的业务逐渐扩大,家族财富也随之增长。

他还慷慨地投资于当地的教育和慈善事业,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荣庆德的儿子荣庆标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帝国,并继续发展和扩大家族的业务。

荣庆标具有出色的商业头脑和领导才能,他进一步改进了生产过程,并开辟了新的市场。

他坚信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不断投资于研发和设备更新。

在他的领导下,荣氏家族在蚕丝行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成为业内的佼佼者。

然而,荣庆标的儿子荣明志继承了家族企业时,遇到了许多挑战。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许多社会和政治的动荡,包括辛亥革命和国共内战。

这些事件对经济和商业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也给荣氏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荣明志困于维护家族财产和生意的稳定,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20世纪中叶,中国发生了重大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荣明志认识到了这些变化,并决定进一步扩大家族的业务范围。

他将目光投向了其他领域,包括纺织、房地产和能源等。

荣明志的决策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让荣氏家族重新焕发了生机。

然而,荣明志的子女对家族企业的管理能力存在一定的争议。

他们过于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忽视了市场的变化和新兴行业的竞争。

同时,家族内部的分歧也威胁到了企业的稳定性。

这些问题导致荣氏家族开始走下坡路,一度濒临破产。

在21世纪初,荣氏家族转变了策略,开始寻求外部资源和合作伙伴。

荣氏家族:从商业帝国到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荣氏家族:从商业帝国到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荣氏家族:从商业帝国到时代变迁的见证者《荣氏家族:从商业帝国到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家族如同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特定时代的天空。

荣氏家族,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的传奇故事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中国社会变迁和商业精神的生动写照。

荣氏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一个在江南富庶之地孕育的家族,他们的故事始于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渴望与追求。

几经沉浮,荣氏家族在晚清至民国时期迎来了他们的黄金时代,成为工商业的领军人物。

荣氏兄弟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中国工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荣氏家族的辉煌并非一帆风顺。

他们经历了战乱、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的种种考验。

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荣氏家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荣毅仁,作为家族的杰出代表,他的选择和行动,不仅影响了荣氏家族的命运,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缩影。

荣毅仁的红色资本家身份,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他的故事,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有力证明。

荣毅仁创办的中信公司,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荣氏家族商业智慧的延续。

在荣毅仁的带领下,中信公司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荣智健,荣毅仁之子,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天赋,但他的故事更多地体现了个人奋斗和时代变迁的交织。

荣智健在香港的商业冒险,以及他在中信泰富的辉煌与挫折,都是荣氏家族传奇的延续。

他的成功和挑战,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精神的兴起与考验。

荣氏家族的故事,是对中国近现代商业史的一次深刻反思。

他们的成功与挫折,不仅是个人和家族的传奇,更是中国社会变迁和商业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全球化的今天,荣氏家族的传奇仍在继续,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的企业家,不断探索、创新和进取。

中国企业本土管理的成败与得失(3)

中国企业本土管理的成败与得失(3)

中国企业本土管理的成败与得失(3)应用儒家文化的企业荣氏家族荣氏家族的崛起始于十九世纪末。

当时西方经济思想大量传入中国,荣宗敬与荣德生两兄弟逐渐悟到办实业更能赚钱,遂于1901年在无锡北塘大街兴办茂兴面粉厂,到抗战前夕,荣家小面粉厂已发展成为拥有包括12家面粉厂、9家纺织厂共30 多个企业的三新企业集团公司,荣氏兄弟也被称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据了解荣氏兄弟的创业成功受益于《大学》之“明德”等其它儒家思想。

台塑集团著名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的儒家经营哲学就是成功的一例。

王永庆认为,一个公司经营的成功,人的因素很大,属于人的经验、管理、智慧、品行、观念、勤奋等等的无形资源比有形的更重要,这里诸多无形条件中的核心是儒家的“仁”、“礼”、“信”,离开儒家管理思想,企业只能是一盘散沙。

他认为,企业经营虽然以盈利为目的,但一个公司如果发生物化的资源亏损,只要算得出来,并不是很严重的事;真正可怕的危险是职工管理意识的蜕变和堕落,做事敷衍搪塞,这种无形的损失远非金钱所能补救。

荣事达集团安徽合肥的荣事达集团公司靠儒家“和为贵”的理念,使一个经营不景气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洗衣机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持续发展的巨大成绩。

荣事达集团不仅用“和”字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协调人际的管理之道,而且用“仁爱”之心赢得了信誉、赢得了效益、赢得了企业快速发展。

用宗教精神管理企业海航在文化的选择上,海航把视点聚集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上。

中国文化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做人的学问”,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大家,就会众志成城,产生很大的力量。

locAlHoST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海航逐渐形成了“内修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外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海航一直大力倡导企业文化建设,为海航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航聘请青年学者邓英淘从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所撰《论语别裁》中精选出13万字,作为公司全体员工的学习资料。

恩威集团成都恩威集团总裁薛永新继承了道教的衣钵,他有一套独特的竞争观。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2.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特产。

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

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3.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A.“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B.“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C.“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4.它“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

“它”是指( )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5.“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

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新思想的萌发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6.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

这说明(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7.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广生钱庄
茂新面粉厂 福新面粉厂
申新纺织厂
创办时间:1915年
创办地点:上海
经营规模:到1932年,申新系统共有 9个分厂,纱锭52.15多万枚。年产棉 纱占全国民族资本棉纺织厂总产量的 18%多,棉布产量占29%多,成为中 国最大的民族资本棉纺织集团。
荣宗敬赴各地荣氏企业视察
研讨问题四:结合资料8、9、10、11、12 为什么说1927~1936年是逆势? 逆势能够飘红的因素有哪些?能持续红下去吗?
四九九归一19371956四九九归一193719561956年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荣毅仁积极参加公私合营把荣氏企业交给了政府为新中国棉纺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讨论
“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 研 讨会
——从荣氏家族的兴衰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 程
单位: 广州市第三中学 蒋强强 梅金娣
而官僚资本却不断膨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九九归一(1937——1956)
茂新、福新、申新系统
时间: 1946——1949年 经营状况:
1948年,荣氏企业各厂留存的外币黄金被迫兑换成金圆券。荣 氏企业被迫停产。解放前夕,荣德生力阻迁厂,为新中国留下了一 笔宝贵的社会财富。
研究问题六 :结合14、15、16、
什么政策的影响?
(按此键返回)
资料3: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华设立银行, 例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德国德华 银行,俄国华俄银行,日本的正金银行等。
研讨问题二: 结合资料三、荣氏兄弟为什么会由经营钱庄转
而投资面粉厂呢?
(按此键返回)
资料4: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中,对经济方面规定:“奖 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荣氏企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荣氏企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这个百年家族的传奇人物,走完了他完满的一生,像一页华章轻轻敲下最后一个休止符,旋律在一个秋天戛然而止。

关于他的家族,评论很多。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 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荣家是爱国资本家的典型代表,解放后,获得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对于这样家族重视有加也是理所当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说。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

百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

这一点尤其在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1957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到1993出任国家副主席,荣氏家族在政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荣氏家族发展史:三代首富传奇提起无锡的大家族,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荣家。

百年工商,从无锡走出去的荣德生、荣毅仁、荣智健祖孙三代,紧扣着时代的命运,续写了荣氏家族连续三代中国首富的传奇。

汉高华威叶如龙芯片胶塑封料清模胶条博客发家翻开中国百年经济史,荣氏的家族企业独领风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民族工商业先驱、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百多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称号。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是这个中国最大家族企业的奠基人。

1875 年,荣德生出生在无锡城西的开源乡荣巷村。

话说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

话说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

话说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
荣氏家族自19世纪末开始创立,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经历了百年的沉浮。

这个家族最著名的成员是荣昌祖和荣庆祥父子,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
的地位。

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荣氏家族以经商为主要途径致富。

荣昌祖作为荣氏家族的开创者,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通过与外国商人进行贸易交流,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然而,在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革命的浪潮对荣氏家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家族企业受到压制,资产遭到没收。

虽然经历了巨大的挫折,
但荣昌祖没有放弃,他继续努力开拓业务,最终恢复了家族企业。

荣庆祥则在二战结束后的中国内战和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荣庆祥
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新中国的首批官员之一。

他曾在中共中央任职,并参与了中共党的地下活动和解放战争。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荣庆祥因与林彪勾结被捕,遭到迫害。

他被剥夺了一切权
力和地位,家族企业也受到了打击。

直到改革开放,荣庆祥才被平反,并恢复了政治
和经济地位。

他在文革后的改革开放时期为中国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他们在中国历史的重要时刻都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岁月。

尽管他们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一
直秉持着坚韧的精神,不断努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

他们的故事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
部分,也是荣氏家族的宝贵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这个百年家族的传奇人物,走完了他完满的一生,像一页华章轻轻敲下最后一个休止符,旋律在一个秋天戛然而止。

关于他的家族,评论很多。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 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荣家是爱国资本家的典型代表,解放后,获得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对于这样家族重视有加也是理所当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说。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

百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

这一点尤其在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1957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到1993出任国家副主席,荣氏家族在政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荣氏家族发展史:三代首富传奇
提起无锡的大家族,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荣家。

百年工商,从无锡走出去的荣德生、荣毅仁、荣智健祖孙三代,紧扣着时代的命运,续写了荣氏家族连续三代中国首富的传奇。

汉高华威叶如龙芯片胶塑封料清模胶条博客
发家
翻开中国百年经济史,荣氏的家族企业独领风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民族工商业先驱、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百多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称号。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是这个中国最大家族企业的奠基人。

1875 年,荣德生出生在无锡城西的开源乡荣巷村。

为了谋生,荣德生和荣宗敬早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先后离开家乡,到上海当钱庄学徒。

之后,兄弟俩看准面粉行业的商机,于1901年初回到无锡,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在京杭古运河边开了家面粉厂,由此也拉开了荣家白手创业的第一步。

到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前,荣家的面粉厂已有14家,生产的“兵船”牌面粉更是销售英、法及东南亚各国,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成为名副其实的“面粉大王”。

因为面粉厂发展需要用布袋子,1915年,兄弟俩又筹资18万元,开始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在上海、无锡、武汉等地一共衍生办了9家棉纺织厂,顶峰时期拥有当时中国24%的纱锭,成为“棉纱大王”。

无锡的申新三厂,是1919
年开办的,现在的旧址上,也保留着建厂时各类机器、产品实物资料。

荣德生兄弟作为荣氏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不断开拓创新,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族工业的艰难时期,最终形成了由26家企业组成的荣家实业,家产超过亿万。

延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荣家内部出现了大震荡,大部分产业纷纷迁资海外,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留了下来。

1954年,荣毅仁在政府的帮助下,率先把荣氏家业拿出来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又当选上海市副市长,从此走上从政之路,“红色资本家”的称呼也由此得来。

1979年,应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之邀,几经起落的荣毅仁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出色地实现了中国全力吸引外资的目标。

直到1993年,他出任国家副主席。

以后,荣毅仁的独子荣智健走马接任中信香港公司,在香港成功完成一系列资本收购运作。

现在他所执掌的企业涉及房地产、运输、金融、电信、基础建设等行业,到2004年他的身价已高达14.9亿美元,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成为荣氏家族又一代领军人物。

荣家对无锡乃至全国的影响延续到了今天。

如今的无锡,有着太多关于荣家的印记。

无锡的桥、无锡的路、无锡的公园,都曾留下荣家造福桑梓的桩桩善举。

而荣家留下的工商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锡商勤奋创业。

站在位于荣耀花园内的荣德生旧居前,灰色调的小洋楼修葺一新,庄严的西式罗马柱、浪漫的花窗,透露出的是一种低调、简约、庄重。

荣德生人生的最后六年就是在这幢小洋楼里度过的。

1989年夏,荣德生女婿李国伟的子女联名申请将该楼捐赠给了无锡市人民政府。

在市工商联的修复布置后,该楼将作为“锡商馆”用来展示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

整个“锡商馆”分“实业救国服务民生”、“兴办一业
带动百业”、“敬业进取思新求变”、“治理行业有序发展”、“造福乡梓爱国奉献”、“民族工商界代表人物生平”几个版块,系统展示了锡商为民族工业发展所创的业绩,激励新一代锡商谱写新的篇章。

思考
关于荣家的辉煌与发展有太多的记录和研究。

江苏档案信息网上一段关于荣氏家族对中国经济作出的贡献评价和对现代锡商的精神领导,颇具代表性和思考性。

其中说道,当我们今天回顾荣家创业的艰难历程和骄人业绩的时候,人们常常有这样的提问:曾经是民族工业发祥地的无锡,今天能否再出荣氏兄弟这样的大企业家?可以肯定的是,创业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者是市场经济的第一主角。

处在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无锡,需要并且完全可能涌现出一大批脚踏实地、由小做大的创业者、企业家。

荣氏兄弟称得上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创业者。

他们在清朝末年列强人侵、民贫国弱的大背景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从国外引进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用“滚雪球”的方法,办起一个又一个采用新式机器从事生产的工厂,这与传统的家庭织机、水力畜力磨坊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生产力形态。

他们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不断开辟新的市场,敢于向外商在华企业发起竞争挑战;他们组织生产要素的供给,特别是致力于人力资源这一中国第一大“富矿”的开发;他们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学习和借鉴中创新企业管理,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和企业文化,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示范。

所有这些,都需要有创新的胆魄和创新的眼光。

汉高华威叶如龙芯片胶塑封料清模胶条博客
有研究者在评述近代无锡经济发展时指出,旧中国无锡现代经济的成长规模并不很大,运行效率也不算很高,但却明显地表现为全面和典型的创新过程。

这在近代中国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小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