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成果展示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汇报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秉持着“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创新。
首先,我们增加了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数量,涵盖了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其次,我们积极推进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例如,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工程问题相结合,开设了“STEM 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我们还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及时将前沿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积极探索和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广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项目式学习我们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开展“校园文学创作”项目,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完成“校园规划设计”项目等。
3、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校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们运用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
教研活动展示新课改(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本文将以某地区教研活动为例,展示新课改在实践中的探索与创新,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教研活动背景近年来,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某地区教育部门联合各学校,开展了以“探索与创新,引领教育未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
讲座中,专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课改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为教师们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2. 课例展示各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进行课例展示,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
课例展示过程中,教师们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充分展示了新课改的理念和实施成果。
3. 教学研讨在课例展示的基础上,教师们分组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遇到的困惑。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的方法。
4. 教学反思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
通过反思,教师们更加明确了新课改的方向,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期间,对优秀课例、优秀教学反思进行评选,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此举旨在激发教师们投身新课改的热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专家讲座、课例展示等活动,教师们对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实施策略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在教研活动的推动下,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教研活动及成果展示(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展示我校教育教学成果。
二、活动内容1. 教研活动主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3. 活动对象:全体小学教师4. 活动形式: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三、活动过程1. 听课评课活动期间,我校组织开展了多场听课评课活动。
通过听课,教师们了解了同年级、同科目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供了参考。
评课环节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 教学研讨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研讨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经验交流活动期间,我校邀请了一批优秀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经验交流。
这些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课题研究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我校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活动期间,我校组织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活动成果展示1.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校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2.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活动期间,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成长,形成了良好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 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共完成课题研究10项,其中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5项。
初中校本教研成果展示(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部分成果进行展示。
二、校本教研成果展示1. 课程改革成果(1)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质量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拓展性课程和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同时,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如:《语文阅读与写作》、《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口语交际》等课程,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开发校本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编写了一系列校本教材。
如:《初中生阅读与写作指导》、《初中数学解题技巧》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改革成果(1)实施“三段式”教学模式我校针对初中教学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该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
(2)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我校积极尝试“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进行辅导和答疑,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教师队伍建设成果(1)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我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比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实施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我校建立了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教学成绩、科研能力等纳入考核范围,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4. 学生发展成果(1)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校本教研的推动下,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数学教研组教学成果展示

一、前言数学教研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肩负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数学人才的重任。
近年来,我校数学教研组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现将我校数学教研组教学成果展示如下:二、教育教学改革1. 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数学教研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们开展了“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数学教研组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教学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评价改革,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品德养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三、课程建设1.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质量数学教研组致力于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开发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数学课程。
如:“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文化”、“数学与生活”等,旨在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数学教研组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了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
包括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支持,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3. 推进课程改革,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数学教研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积极申报省级、市级课程改革项目。
近年来,我们成功申报了多个课程改革项目,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数学教研组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视野。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展示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展示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以下将为您展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案例一:项目式学习的广泛应用在学校名称,项目式学习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
以“环保行动”为例,学生们组成小组,针对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展开调研。
他们通过实地考察、收集数据、访问专家等方式,深入了解污染的成因和影响。
然后,各小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环保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协助者,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案例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搭建学校名称积极引入数字化教学平台,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平台整合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灵活选择和运用这些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学生们可以通过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在线测试。
同时,平台还支持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教师能够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搭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案例三: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开发学校名称注重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开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历史与艺术的交融”课程,将历史知识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学生们在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同时,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受。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且,跨学科融合课程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知识的魅力。
案例四:实践教学的强化学校名称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以职业教育为例,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进入企业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
初中化学教研成果展示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迎来了初中化学教研成果展示活动。
今天,我有幸代表我们教研组,向大家展示我们过去一年在化学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是你们的关心和鼓励让我们不断前行。
一、教研成果概述1. 教学理念更新过去一年,我们教研组紧密围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活动,我们深入学习了新课标、新教材,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水平。
2. 教学模式创新针对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我们教研组积极探索和实践了“情境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资源整合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教研组积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教学案例、开发实验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4. 教学评价改革我们教研组对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具体成果展示1. 教学成果(1)课题研究我们教研组承担了多个课题研究项目,如“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初中化学实验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等。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部分成果已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2)教学竞赛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教研组共有3名教师参加市级化学教学竞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其中,1名教师获得一等奖,2名教师获得二等奖。
2. 学生成果(1)学科竞赛在各类化学学科竞赛中,我们教研组的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
其中,1名学生获得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2名学生获得二等奖,3名学生获得三等奖。
(2)科技创新我们教研组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2008年6月无锡市小学语文课改成果展示活动

2008年6月无锡市小学语文课改成果展示活动——学生书写比赛成绩通报一等奖(34人)姓名学校姓名学校周思逸宜兴南新小学曹文灏宜兴和桥第二小学张音叙宜兴丁山实验小学顾宜兴第二实验小学吴毓宁宜兴新庄中心小学夏宜兴阳羡小学任叶晴江阴陆桥实验小学黄娴江阴北大街小学张丽娜江阴澄江中心小学李文若江阴实验小学潘佳男江阴北大街小学蔡童江阴利港实验小学勇力嘉北塘积余实验小学谈星茹北塘吴桥中心小学徐俊北塘积余实验小学王丹崇安连元街小学王楷文崇安崇宁路实验小学史佳心崇安连元街小学汤昕新区新苑小学宿琳新区春星小学王雨婷新区后宅中心小学许沐文锡山柏庄实验小学吴沁蕾锡山港下实验小学陶娜锡山先锋小学冯汀滨湖中心小学杨蕾滨湖胡埭中心小学朱慧滨湖雪浪中心小学虞雪筠惠山玉祁中心小学王露愉惠山钱桥中心小学魏丰惠山洛社中心小学陆心娱锡师附小陆超琦南长沁园实验小学殷过南长通德桥小学周彦汝南长扬名中心小学二等奖(77人)范一昀宜兴官林小学王晨宜兴实验小学王绍民宜兴荆溪小学朱湖宜兴鲸塘小学蒋佳欣宜兴城北小学周嘉宁宜兴高滕实验小学朱文清宜兴丰义小学戴茜宜兴和桥实验小学张裕凌宜兴公园路小学朱庆宜兴川埠小学陈姣宜兴万石实验小学吴奕宸宜兴归径小学周康健宜兴洋溪小学黄佳莉宜兴分水实验小学张缘江阴陆桥实验小学张彬江阴澄江中心小学潘瑶璐江阴澄江中心小学丁一帆江阴城中实验小学陈栩文江阴城中实验小学黄锴江阴青阳实验小学陶晓栩江阴青阳实验小学苏超凡江阴陆桥实验小学丁亚婷江阴利港实验小学孙楠江阴北大街小学赵伟江阴利港实验小学潘星萌江阴实验小学沈媛江阴西郊实验小学刘伽楠江阴西郊实验小学杨凝馨北塘积余实验小学周胡超北塘积余实验小学朱剑楠北塘积余实验小学关欣北塘吴桥中学小学张池北塘五爱小学林子晴北塘梨庄中心小学张文蓓北塘积余实验小学毛汶真崇安连元街小学唐瑶崇安连元街小学凤心雨崇安崇宁路实验小学周峥浩崇安崇宁路实验小学龚嘉怡崇安通江实验小学孙铭琦崇安金桥双语实验小学周榕崇安连元街小学黄聪新区坊前小学郑欣宇新区新苑小学俞心晔新区鸿声中心小学陆程昊新区实验小学陈仪新区硕放实验小学许丹芸新区南站中心小学邓子新区新安实验小学金舒涵锡山柏庄实验小学华梦旭锡山东亭实验小学蔡君曜锡山东亭实验小学孟柯锡山东北塘中心小学李悦锡山港下实验小学王一波锡山东北塘实验小学倪婷锡山查桥实验小学苏琦岩滨湖胡埭中心小学高坚滨湖稻香实验小学唐丹萍滨湖胡埭中心小学黄静怡滨湖蠡园中心小学严嘉希滨湖育红小学张子薇滨湖东绛实验小学谢容舟滨湖育红实验小学冯博文惠山洛社中心小学魏东雪惠山长安实验小学沈柯羽惠山玉祁中心小学胡晨月惠山长安实验小学张诗怡惠山天一实验小学冯铭钰惠山天一实验小学张康佳惠山钱桥中心小学颜羽婷南长沁园实验小学周婷南长东林小学黄智衍南长通德桥小学赵淑芸南长扬名中心小学杭一玲南长南长街小学王鑫萍南长清扬实验小学李行钊南长南长街小学2008年6月无锡市小学语文课改成果展示活动——教师论文评比成绩通报宜兴市一等奖篇名作者学校情智交融预约精彩周英王亚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掬取书香浸润童年吴琦宜兴市东域小学习作与科学“联姻”走“山区特色”之路史旦萍宜兴市太华小学构建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体系骆文燕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让个性在写作中挥洒沈鹃宜兴市荆溪小学让学生倘徉在探究性阅读课堂中刘军兰宜兴市张渚小学智慧课堂用关爱点亮学习热望任云娥宜兴市民主路小学“无声语言”的艺术周凌燕宜兴市善卷实验小学原汁原味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汪颖华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加强有效指导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沈小琴宜兴市鲸塘小学为学生的发展而“简单”朱文隽陆其中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细节中见至味无声处闻惊雷顾雪勤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二等奖重视教师范读讲究范读指导潘纪明宜兴市宜丰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奶酪”杭毓锋宜兴市新庄小学传统与现代联姻浮华去尽留真淳王亚周英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走出多元解读的误区陈群宜兴市归径小学绘本阅读——开启孩子心扉的钥匙赵锦宜兴市东域小学还课堂书声琅琅让语文情韵悠悠孙海莺宜兴市张渚小学浅谈小学语文新课的导入张莉萍宜兴市南新小学新谈有效教学下的自主学习储丽云张华宜兴市新街实验小学从生活找“米”引领学生主动识字史亚夫颜群华宜兴市范道实验小学对“症”下“药”其效显著苏峥宜兴市实验小学语文课让思维“动”起来朱常春宜兴市城西小学积极情绪让语文课堂更有效庄静瑶宜兴市西渚小学新鲜活力让课堂熠熠生彩任伟娟宜兴市元上小学实现三个转变实施三条途径郭爱芬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小细节彰显大智慧袁丽萍宜兴市宜丰小学扎扎实实简简单单地教语文朱丹梅宜兴市丰义小学立足文本准确解读卫文玉宜兴市实验小学今天你的学生“说话”了吗史道丽宜兴市堰头实验小学三等奖学习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蒋仕芳宜兴市万石实验小学真味课堂流出“有效”胡舟雯戴平宜兴市洋溪小学由原生态演唱说开去许秋雁蒋达君宜兴市扶风小学浅谈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戴金霞宜兴市阳羡小学一个字的推敲朱文娟宜兴市新芳小学巧借体验激活心灵之泉飞越历史的天空王玙宜兴市实验小学语文课让学生真心所向吴芳宜兴市芳桥实验小学一样的拓展不一样的收获蒋菊妹宜兴市桃溪实验小学追求“水乳交融”的语文课堂王菊香宜兴市徐舍实验小学体验性阅读教学尝试吕菲宜兴市阳羡小学灵动的课堂有效的教学潘秀姿宜兴市和桥二小课前课后将有效进行到底羊丽英宜兴市分水实验小学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蒋敏宜兴市堰头实验小学发挥电教功能优化教学过程张玮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人为本彰显课堂本色黄夏云宜兴市公园路小学习作离不开观察袁丽群宜兴市洋溪小学设妙法巧识字添乐趣潘晓芬宜兴市芳庄小学让孩子在真、善、美的诗意语文中倘徉刘芳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江贞群宜兴市太华小学语文课堂读出“味”美徐林燕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朗读的魅力蒋仕娟宜兴市新庄小学浅谈低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钱文娟宜兴市川埠小学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汤黎宜兴市张泽小学对有效教学中若干问题的理解王娟宜兴市伏东小学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阅读的有效性陈彩虹宜兴市红塔小学开拓时空学语文蒋琴芳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张敏亚宜兴市南漕小学把学生的悟引向深入赵莹王梅仙宜兴市杨巷小学尊重个性有效阅读张瑜宜兴市桃溪实验小学课堂情感流淌的地方崔丽丽宜兴市归径小学崇安区一等奖低年级默读训练现状分析和策略研究季琳无锡连元实验学校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吴琼崇宁路实验小学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的倾心追寻计亚萍连元街小学智慧课堂,“静”候花开计丽京无锡连元实验学校因文而异,“读”具特色古建军金桥双语实验学校多彩的语文课堂薛志刚无锡广瑞实验小学论“口语交际场”中“人际互动”策略的表征及活动机制王咏春无锡广瑞实验小学熟悉的地方,风景犹红裴丽华无锡塔影实验小学二等奖现象学教育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杨俊连元街小学简论实践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沈心红金桥双语实验学校自我效能感理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奚洁金桥双语实验学校“水”的升华贺再元金桥双语实验学校个性化阅读的误区华晓珠金桥双语实验学校简简单单教语文翼然一笑是生命潘梦玉无锡连元实验学校作文,想说爱你也容易王雪琴连元街小学小组学习中怪现象之我见岳军连元街小学让语文课堂舒展学生灵性,飞扬学生个性俞楠崇宁路实验小学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华剑无锡通江实验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三步曲”汪静无锡广益实验小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桂冠群无锡塔影实验小学三等奖批注,让学生“悦”读夏婷娜无锡市靖海实验小学让孩子的“原生态”之花恣肆开放何君亚连元街小学以生为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商伟芬金桥双语实验学校丰富实践想象提升作文技能姚云云无锡通江实验小学兴趣开放务实王晓宁海里实验小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陈婷崇宁路实验小学在语文教学中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毛小芳广益实验小学新课程下的新课堂唐哓哓广益实验小学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元园连元街小学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李娜金海里小学谈如何焕发小语课堂活力胥慧敏新开河实验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与写作策略的培养陈吉无锡通江实验小学新课程改革之教师角色的转变朱越无锡通江实验小学新课标下的新课堂华琴无锡通江实验小学激趣入境合作学习想象动情以情促读戴明霞无锡通江实验小学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袁园崇宁路实验小学提高教学效率合作交流开放教学张惠无锡市广新小学浅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干误区的看法胡恒菁崇宁路实验小学南长区一等奖一滴一海洋,以有限拓无限谢英枫无锡市夹城里实验小学论生活化作文的选材须靓玄无锡市东林小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谢妍娜江苏省无锡沁园实验小学一道课后习题的背后吴柯佳无锡市芦庄实验小学学会做“懒”教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丁伟无锡市华晶小学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钱芝瑜江苏省无锡塘南实验小学“因材施教”,让课堂充满活力陈薇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快乐邵敏娟无锡市南长街小学二等奖语文教学——实与美的结合朱宁宁无锡市东林小学抓住语文“合作学习”中的关键问题沈建媛无锡市南长街小学我参与、我会学、我快乐张旭虹无锡市夹城里小学让“课内的海明威比课外的精彩”蒋可菡无锡市动林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周滢洁无锡市新联小学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任晓娟江苏省无锡塘南实验小学浅谈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胡依婷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琅琅书声悠悠我心蒋建国江苏省无锡塘南实验小学彰显语文综合阅读活动的人文内涵魏峰江苏省无锡塘南实验小学语文中产生浓浓的语文味许文珠无锡市新联小学走出语文教学标准化的困境单亚平无锡市南长街小学浅谈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的几种手段张献忠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三等奖课堂需要节奏的变化黄宏亮无锡市华晶小学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人文性袁红无锡市中桥新村小学“快乐”中的隐忧崔蕾无锡扬名实验小学为“朗读”增色钱春燕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新课程下的思考华慧无锡市中桥新村小学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朱凌瑶无锡市花园弄中心小学让多媒体教学进入作文课堂虞晨江苏省无锡塘南实验小学我快乐,我作文王燕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语文味”,就是这个味邹月芳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朱燕无锡市花园弄中心小学“一”是起点陆亚萍无锡市芦庄实验小学文本的多角度探视情感的全方位激发万莉江苏省无锡沁园实验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朱敏红江苏省无锡塘南实验小学创设情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王颖江苏省无锡清扬实验小学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堵敏新课改下的新教师张燕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创造畅想的语文课堂崔筠江苏省无锡沁园实验小学读进去,悟出来施燕红江苏省无锡清扬实验小学作文教学,想说爱你也容易桓莉佳江苏省无锡清扬实验小学激励性评价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张钰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新课改的瓶颈到底在哪里李芳无锡市英才学校新区一等奖对话是课堂的生命沈会菊新苑小学为学生自我发展设计弹性阅读空间曹玉兰新区实验小学追求简单有效的课堂教学蔡秀娣硕放实验小学浅谈中年级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孟燕新安实验小学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曹云燕南站中心小学构建主题,享受阅读马瑾新区实验小学宁静,方能致远王雅坊前学校浅谈建构主义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惠晓婷南站中心小学分校二等奖让课外阅读根植于课堂佘召丹新区实验小学让生活与作文超链接朱红坊前学校行走在追求教学语言完美极致的道路上陈雷新苑小学谈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范佳旺庄实验小学13.《对教育科研方式的转变的思考与实践张建中后宅中心小学14.《寻找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路径”蒋晓红鸿声中心小学深入解读文本,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周玲妹南站中心小学浅论阅读教学中提问的原则丁娜乃南站中心小学分校浅谈如何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乐红新安实验小学创设对话通道实现“有效对话”李筠新区实验小学真实敞开的心灵,自然流淌的情思顾红硕放实验小学故事使作文妙笔生花沈红英鸿声中心小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应体现“三性”冯娟娟新苑小学“互动生成”构建有效课堂王红霞旺庄实验小学三等奖让课堂充满“写意”李婷旺庄实验小学课程改革由热变冷的思考徐慧君后宅中心小学语文课堂因对话而更精彩陆蓉新苑小学让语文课堂流淌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薛梅花新苑小学关于小学生阅读教学中体验的探究丁晓郦新区实验小学“读”出精彩语文曹小红坊前学校汉语拼音快乐学周亮律坊前学校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环节,努力提高语言感悟能力杨华南站中心小学低年级“会认生字”教学探微王晓华新安中心小学新课程呼唤绿色作业金萍新安中心小学浅谈拼音教学的四法周建秀新安实验小学走进教材走进生活邹桂珍新安中心小学浅议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陈娅旺庄实验小学三个问题看新课改邵夏萍旺庄实验小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吸收、获取张学明鸿声中心小学适当拓展促进阅读吴燕芳鸿声中心小学从谈文色变说起陈晓霞鸿声中心小学为学生插上写作的翅膀邹雪伟硕放实验小学口语交际的训练初探黄丹萍沈雁平硕放中心小学教因研而精彩研因教而深入张毓硕放实验小学新课改理念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顾印丹后宅中心小学滨湖区一等奖例谈校本登山课程中的魅力语文尤吉育红实验学校交流成就课外阅读方芳育红小学捕捉即时的资源书写即兴的精彩张群芳江南实验小学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超越文本杜若媛滨湖中心小学回归文本的有效拓展钱小芳雪浪中心小学立体感悟:让词语教学绽放激情陆静洁华庄中心小学咬文嚼字,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鲍天宇滨湖中心小学例谈课堂评价奏出的美妙音符陈亚红胡埭中心小学二等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周荷娣东降实验学校放飞思想,多样训练陆华胡埭中心小学静思默读,成就智慧课堂沈海霞峰影小学课堂语言,滋养心根的沃土王军河埒蠡桥小学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合理整合教材黄玉华河埒孙桥小学把握对话主题,达成对话目标邹红伟江南实验小学探寻适合学生需要的课文阅读指导周晓平东降实验学校小作业,大天地陆怡河埒中心小学有效习作训练的一些实践探讨荣宗江南实验小学加强片断训练,提高作文能力周旭芳雪浪中心小学小学生错别字的调查与纠正庄蓉琴蠡湖中心小学走进文本深处升腾内心体验钱璟东降实验学校三等奖发现、思考、表达——绘本教学三要素顾晓霞育红小学让课堂“真”“实”起来沈蔚芸东降实验学校用生活演绎小学语文课堂朱激文河埒孙桥小学读出一片精彩强丽娜河埒中心小学趣味识字,自主学习王瑛河埒中心小学循环日记杨月芳滨湖中心小学让读写在语文课堂中携手并进高敏洁江南实验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尝试张玲莉华庄中心小学让孩子爱上汉语拼音杨燕敏沈建琴东降实验学校采得百花酿成蜜张丽萍华庄中心小学《郑和远航》教学之“三境”薛志蓉育红实验学校少些约束多写自由朱韶蕾雪浪中心小学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顾学华河埒中心小学浅谈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郁慧伟华庄中心小学打开心扉,放飞心灵过云霄胡埭中心小学浅谈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朱琛轶河埒中心小学生活化作文让学生乐在其中毛晔河埒孙桥小学工夫在诗外,为有源头活水来辛琦江南实验小学巧设小练笔,提高写作水平张云梅滨湖中心小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叶爱珍马山中心小学惠山区一等奖能力的形成是“获知”还是“行知”?曹红燕省锡中实验学校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倾听能力的研究张怡钱桥中心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习惯若干问题的思考范莉芳玉祁中心小学用立体的写话训练拨动学生的心弦钱红雨石塘湾中心小学书声琅琅情正浓吴星燕玉祁中心民主分校细节,让课堂变得更精彩陈薇石塘湾中心小学顺学而导,精彩纷呈俞萍天一实验小学语文课,拒绝“虚伪的美丽”尤立忠堰桥实验小学二等奖平等宽容激励钱云松石塘湾中心小学对“发展学生朗读能力”的一点思考金焱淼省锡中实验学校生活是儿童真心“对话”的源泉杨静毓天一实验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陈志红天一实验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和能力?陆重维省锡中实验学校巧用“错误”,生成精彩臧云亚陆区中心小学让家庭作业展示美丽的“微笑”钱晴许竞钱桥中心小学课堂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汤蓓蕾洛社中心小学例谈教学目标的编制顾春华藕塘中心小学因课而练,提高小练笔的实效顾芳阳山中心小学语文,让学生有情有义赵丽华姚明珍堰桥中心小学都是“异形”惹的“祸”季瑾长安中心小学三等奖让学生自己走个来回许竞钱桥中心小学刍议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华萍堰桥中心小学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唐英宇省锡中实验学校提高低年级学生读说写能力之初探丁晓燕费海燕藕塘中心小学小学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朱小红玉祁中心小学“动情”浣淼洛社中心小学让朗读之花绚丽绽放邵晓玲洛社中心小学追求“感悟”与“训练”的和谐统一朱燕芳前洲中心小学让语文课堂流泻个性孙萍华玉祁中心曙光分校应运而生,顺势而导,有感而发钱碧玉洛社新开河实验学校变作文的“过去时”为“现在时”葛晚银洛社新开河实验学校让语文课堂“自主之花”处处开放沈晓红堰桥中心小学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张琴霞陆区中心小学多媒体――语文课堂因你更精彩薛冬玉陆区中心小学音乐,语文课堂因你更精彩胡益敏陆区中心小学课堂教学中“插曲”的妙用唐洁前洲中心小学引领――在“曲径通幽”处高寒长安中心小学语文课别忘了一份诗情的熏染管丽琴季瑞俊藕塘中心小学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冯英浦秀华藕塘中心小学“细化”写字教学王敏洁阳山中心小学循序渐进,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李月娥藕塘中心小学培养兴趣注重积累周晶洛社新开河实验学校小学语文课堂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孙志红省锡中实验学校习惯的养成是无心插柳还是一以贯之、潜移默化万咏梅省锡中实验学校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魏华周庆芳藕塘中心小学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徐敏陆区中心小学绽放生命的色彩张是霞藕塘中心小学勿让媒体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费特娃阳山中心小学北塘区一等奖享受诗意流淌的课堂俞晓云盛岸实验小学让小学语文课堂清泉常流鲍一泓五爱小学静默,此时无声胜有声李莉山北实验小学让个性化阅读绽放光彩金志伟盛岸实验小学寻找作文的源头活水张育红盛岸实验小学因“实”出“虚”,指导写“虚”陆烨盛岸实验小学让精心预设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蔡静艳吴桥实验小学在书海中遨游陈琳刘潭实验小学二等奖追求教学实效,提升语文素养之我见王筱燕盛岸实验小学精心设计扎实指导评价促读邓晓芸五爱小学让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更有效张佳雨五爱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办学,实施“融通”,深化课改,提升“有效”
浙江省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基地学校” 之一,近年来实施“1133课改工程”(一条管理主线——以人为本的学分制管理;一个实施场境——校企融通式课改场境;三个实施步骤——职场调研、课程开发、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种课程模式——“平台+模块”模式、企业成熟课程与传统课程的置换模式、以课程为核心项目的国际合作模式),构建教学一体化的实训环境,创新学业评价模式,优化师资建设,创造性地构建了“校企合作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架构”,有力地推进了学校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优秀基地学校。
围绕职高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工学螺旋推进的校企“四融通”合作模式,通过“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融通、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融通、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融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
一、校企“四融通”合作模式实施途径:
1、需求融通:以就业为导向,开发课程。
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邀请著名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共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的制定。
依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和职业岗位标准,实现“基础课程职业化”、“专业课程能力化”、“实践课程情景化”、“拓展课程立体化”。
2、场域融通: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共享资源。
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引进德国DMG等公司先进设备,共同开发实训基地的建设项目。
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如宁波韵声集团、水木动画公司2家知名企业与学校签约,达成共享实习
基地、安排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协议。
真正做到学校的场地、师资、资金与企业的车间、师傅、资源的共用共享。
我校承接企业研发项目,产学结合,创新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新模式,让学生在与生产实际中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3、评价融通:以多元评价为核心,尝试三位一体。
对学生学业评价采取“学校评价+企业评价+行业协会评价”的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细化考核量表。
学校负责基础理论考核,侧重对学习习惯的评价;专业技能操作由企业为主,引入行业考证,重点负责专业技能的评价;职业能力由校
企共同参与,重点是对适应岗位、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
学校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4、文化融通:以校本“7S管理”为抓手,丰富文化内涵。
以养成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终身发展为目标,实施校企文化融通。
企业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企业专家进班级,开展丰富多样的企业文化展,校企共同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共同打造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以“7S”管理为抓手,渲染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气场。
二、强化专业实训,创新工学螺旋推进式实训模式
1.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基础课程学习与新技术学习相结合。
2.工学交替课程建设遵循“学校专业理论基础学习——企业见习——学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综合实训——学校专业技能学习实训、考证——企业顶岗实习”这一培养流程,工学螺旋交替,能力递进上升。
3.企业实习以项目模块学习为核心,以“教——做——学”为循环流程,以“学习过程工作化、实践训练企业化”为特征。
4.对学生实行“双元双控”式管理,实习带教教师和企业指导师傅双元管理,学校和企业双向调控。
我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以《宁波市职教中心:订单培养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为题作专题介绍;中文核心期刊《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分别登载相关研究论文:《校企“四融通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把教室建在车间里》、《中职工学螺旋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