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
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障碍的评估吞咽障碍的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的方法。
吞咽障碍是指吞咽过程中浮现的难点或者异常,可能导致食物或者液体进入气管而引起各种健康问题。
评估吞咽功能可以匡助医生确定患者的吞咽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吞咽障碍的评估通常由医疗专业人员,如言语治疗师、耳鼻喉科医生或者神经学家进行。
评估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采集:医生会问询患者有关吞咽问题的症状、频率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他们还可能问询患者有关过去疾病、手术、药物使用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吞咽问题可能的原因。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腔和喉部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结构异常或者其他可见的问题。
他们还可能使用手指轻触患者的喉部,以观察喉部的活动和反射。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于患者吞咽功能的一些线索。
3. 吞咽试验: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吞咽试验,以评估吞咽的过程和功能。
这种试验通常包括让患者吞咽不同的食物或者液体,并观察他们的吞咽动作和反应。
医生可能会使用X射线或者其他成像技术来记录吞咽过程,并评估食物或者液体是否进入气管。
4. 评估问卷: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填写一些问卷,以评估他们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这些问卷通常包括关于吞咽难点程度、进食习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问卷,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自己对吞咽问题的感受和影响。
5. 实验室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可能与吞咽障碍相关的疾病或者病理。
例如,血液检查可以匡助医生排除一些代谢性疾病或者感染。
其他检查,如肌电图或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以评估神经肌肉功能。
通过以上评估方法,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吞咽功能和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吞咽问题,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抗酸药物、抗生素或者肌肉松弛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匡助缓解症状、减少炎症或者改善肌肉功能。
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障碍的评估一、引言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吞咽功能异常或者受损导致食物或者液体难以通过口腔、咽喉和食管顺利进入胃部的一种病症。
吞咽障碍可能会导致食物误吸、呼吸难点和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吞咽障碍进行准确的评估非常重要,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评估目的吞咽障碍的评估旨在确定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并评估其对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评估结果可以为医疗团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三、评估内容1.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姿式、面部表情和咀嚼动作等来初步了解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2. 问诊:问询患者有关吞咽难点的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等信息,以了解病情的详细情况。
3. 吞咽功能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a. 口腔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口腔协调能力、口腔感觉和口腔肌肉的运动功能等。
b. 咽喉功能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咽喉肌肉运动和声门闭合情况,评估患者的咽喉协调能力和声门功能。
c. 食管功能评估:通过食管摄影、食管测压和食管内镜等检查方法,评估患者的食管蠕动和食管排空功能。
4. 影像学检查:包括口腔摄影、咽喉摄影、食管摄影等,通过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异常情况。
5.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食物过敏试验等,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四、评估工具1. 吞咽功能评估计表:如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估计表(SWAL-QOL)、功能性口腔摄影评分量表(FOIS)等,用于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2. 影像学评估工具:如口腔摄影、咽喉摄影和食管摄影等,用于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和异常情况。
五、评估步骤1. 采集患者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情况等。
2. 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患者的外貌、姿式、面部表情和咀嚼动作等。
3. 进行问诊:问询患者有关吞咽难点的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等。
4. 进行口腔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口腔协调能力、口腔感觉和口腔肌肉的运动功能等。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第一部分 评估篇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
第一部分评估篇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第一部分为评估篇,主要介绍了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方法以及相关内容。
一、筛查
1. 筛查对象:针对疑似有吞咽问题的患者或老年人,应进行吞咽障碍的筛查。
2. 筛查方法:筛查一般由护士完成,其他专业人员也可参与。
筛查并非用于量化吞咽障碍的风险程度或指导吞咽障碍的管理,筛查不能取代临床功能评估和仪器检查。
二、评估
1. 全面了解病史:对于选择进一步的评估和正确的治疗决策,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临床吞咽评估:包括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的评估。
3. 床边进食评估:所有床边进食评估都需要进行容积-黏度测试(V-VST),以确认患者是否有适应症和禁忌症。
4. 影像学评估:如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和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lexible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swallowing,FEES)是确定吞咽障碍的金标准。
总之,评估篇主要介绍了吞咽障碍的筛查和评估方法,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和评估方式,以提高吞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吞咽障碍,可能需要借助特殊设备或手术进行治疗。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吞咽障碍的预防。作者指出,预防吞咽障碍的关键在于早期的识别 和干预,包括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等。
针对吞咽障碍的治疗,书中提出了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 术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 书中还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包括神经科、口腔科、康复科等,以便为患 者提供全面的治疗。
除了评估与治疗,书中还介绍了吞咽障碍的预防与保健知识。通过合理的饮 食结构、适当的运动锻炼、定期的健康检查等措施,可以降低吞咽障碍的发生风 险。对于已经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也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口腔清洁等保健措施, 以促进康复。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这本书的精彩摘录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吞咽障碍的全 面、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 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和生活指导。
阅读感受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名为《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的书籍,这本书由窦祖林 所著,由人民卫生社。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吞咽障碍的基础知识、评估与治疗、 并发症处理,以及与吞咽有关的常见疾病。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对吞咽障 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部分是关于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评估工具和评估 方法,包括临床检查、仪器检查和量表评估等。这些评估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 诊断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和类型,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部分是关于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作者介绍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 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这部分内容对于治 疗师来说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他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障碍的评估标题:吞咽障碍的评估引言概述:吞咽障碍是指在吞咽食物或者液体时浮现难点或者不适的症状。
吞咽障碍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神经肌肉疾病、食管炎症、食管狭窄等。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吞咽障碍,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详细介绍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
一、临床评估1.1 详细病史问询:医生会问询患者的症状、疾病史、用药史等,以了解吞咽障碍的可能原因。
1.2 观察吞咽过程:医生会观察患者吞咽食物或者液体的过程,包括口腔内的协调动作、咽部的运动等。
1.3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医生会评估患者的体重变化、营养摄入情况等,以判断吞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
二、影像学评估2.1 咽部X线检查:医生会让患者饮用含有造影剂的液体,然后通过X线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以检查是否有食物残留或者食管狭窄等情况。
2.2 食管钡餐检查:医生会让患者饮用含有钡的液体,然后通过X线观察患者的食管运动,以评估食管的功能和结构。
2.3 喉镜检查:医生会通过喉镜观察患者的喉部和声带,以排除喉部疾病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三、生理学评估3.1 喉部肌肉电生理检查:医生会通过电生理技术评估患者喉部肌肉的运动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肌肉疾病。
3.2 咽部肌肉电生理检查:医生会通过电生理技术评估患者咽部肌肉的运动情况,以判断咽部的协调性和力量。
3.3 咽鼓管压力测定:医生会通过测定咽鼓管的压力来评估咽部的功能,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咽部肌肉无力等问题。
四、功能性评估4.1 吞咽功能评估计表:医生会使用各种吞咽功能评估计表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包括吞咽难点程度、吞咽速度等指标。
4.2 咽部食物通透性评估:医生会通过让患者吞咽不同质地的食物来评估患者的咽部食物通透性,以判断患者的吞咽功能。
4.3 吞咽肌肉力量测定:医生会通过测定吞咽肌肉的力量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吞咽肌肉无力等问题。
五、综合评估和诊断5.1 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医生会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以做出最终的诊断。
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目的:是为了在咽部期吞咽时,增加舌根向后的运动 而制定的,并借此改善会厌软骨清除食团的能力
操作: 吞咽时,用所有的肌肉用力挤压。这样可以让舌头在 口中沿着硬颚向后的每一点以及舌根部都产生压力
PART.04 特殊辅助手法
4.Shaker训练
目的:增强有助于环咽肌开放的肌肉力 量。
操作:通过强化口舌及舌根的运动范围, 增加环咽肌的开放;减少下咽腔食团内 的压力,使食团通过环咽肌入口时阻力 较小,改善吞咽后食物残留和误吸。
B 结构 异常
阻碍食团顺畅 的 移 动 ( C3C5骨质增生、 食管内压性窒 息、颈椎关节 炎)
C 药物 影响
D 焦虑 抑郁
E 环境 改变
影响吞咽肌肉 的功能及控制、 减低咽喉的知 觉、精神状态 不稳定、唾液 分泌减少、胃 液反流等药
食欲降低/胃口 欠佳、对进食 缺乏动机与兴 趣、忘记进食、 拒绝进食
目的:可帮助提升咽喉以助吞咽功能 步骤: a.进食一小口食物 b.咀嚼 c.吞咽 d.以食指及拇指将环甲骨上推
PART.04 特殊辅助手法
2.声门上吞咽
目的:增加病人气管的保护 步骤: ➢深深吸一口气后闭住气。 ➢保持闭气状态,同时作吞咽动作(1~2个) ➢吞咽后立即咳嗽
PART.04 特殊辅助手法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目录
CONTENTS
01 何谓吞咽障碍 02 吞咽障碍的病因 03 评估方法 04 康复治疗内容
PART.01
吞咽障碍的定义
PART.01 吞咽障碍的定义
吞咽障碍(dysphagia)
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 或食道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 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由此产生的进 食困难[1]。
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障碍的评估概述:吞咽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控制失调或结构异常等原因导致的吞咽功能异常。
吞咽障碍的评估是诊断和治疗该病症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吞咽障碍的评估标准和流程。
一、病史采集:1. 症状描述:详细询问患者吞咽过程中的症状,如困难、疼痛、呛咳等。
2. 吞咽频率和程度:了解患者吞咽困难的频率和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 病史回顾: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特别是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疾病,如中风、神经肌肉疾病等。
二、体格检查:1. 头颈部检查: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颈部肌肉张力和活动度。
2. 口腔检查:检查口腔黏膜、舌头和咽部的异常情况,如溃疡、肿块等。
3. 喉镜检查:通过喉镜观察患者的喉部和声带的活动情况。
4.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面部肌肉力量、感觉和反射等。
三、吞咽功能评估:1. 吞咽试验:让患者吞咽不同类型的食物和液体,观察吞咽过程中的症状和反应。
2. 吞咽速度评估:测量患者吞咽食物或液体的速度,评估吞咽的协调性和效率。
3. 吞咽肌肉力量评估:通过观察和手动检查患者的吞咽肌肉力量,评估其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4. 吞咽反射评估:评估患者的吞咽反射,包括咽部反射和咳嗽反射等。
四、影像学评估:1. X线检查:进行吞咽功能的动态摄影,观察食物或液体在吞咽过程中的流动情况。
2. CT扫描:评估咽部和食管的结构和异常情况,如肿瘤、炎症等。
3. MRI检查:对喉部和颈部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估,观察软组织结构的异常情况。
五、其他评估:1. 语音评估: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对语音的影响,如发音清晰度、音调等。
2. 营养评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变化、血液检查等。
六、评估结果分析:根据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吞咽功能评估和影像学评估的结果,综合分析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确定吞咽障碍的类型、程度和原因。
七、评估报告撰写:根据评估结果,撰写详细的评估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结果、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影像学评估结果和评估结论等内容。
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障碍的评估引言概述: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或疼痛。
对于患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准确的评估是确诊和治疗的基础。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
正文内容:1. 临床评估:1.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吞咽困难的发生时间、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与饮食摄入相关的情况。
1.2 症状分析: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吞咽困难的具体表现,如食物卡喉感、喉咙疼痛等。
1.3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听诊喉部和胸部等,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体征,如声音嘶哑、咳嗽等。
2. 影像学评估:2.1 X线检查:通过饮水或进食含有造影剂的食物,结合X线摄影技术观察食物在吞咽过程中的流动情况,检测是否存在吞咽功能障碍。
2.2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技术观察喉部和食管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吞咽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2.3 电子鼻咽喉镜检查:通过插入一根细长的镜子进入鼻腔和咽喉,观察吞咽过程中的结构和功能,检测是否存在异常。
3. 生理学评估:3.1 吞咽功能测定:通过吞咽动作的观察和测量,评估吞咽过程中的协调性和力量,判断是否存在吞咽障碍。
3.2 喉咙肌肉电图检查:通过在喉咙表面放置电极,记录喉咙肌肉的电活动,评估吞咽过程中的肌肉协调性和力量。
3.3 食管测压:通过在食管内放置压力传感器,测量吞咽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评估食管的功能状态。
4. 实验室评估:4.1 血液检查: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排除其他疾病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4.2 神经电生理检查:通过神经电图、脑电图等检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性吞咽障碍。
4.3 肌电图检查:通过插入电极到相关肌肉,记录肌肉电活动,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性吞咽障碍。
5. 综合评估:5.1 多学科团队会诊:由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团队,共同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5.2 吞咽功能量表评估:使用吞咽功能量表,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客观评估,判断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步骤
准备
插管
注水
标 记
成人球囊扩张操作过程
测基数
标记
导尿管球囊经口扩张治疗
• 操作步骤:与经鼻导尿管球囊扩张过程相同,区别 在于:
– 只需1名操作者;插管时经口插入,在门牙处做标记。 – 扩张时在球囊内注入适量的水后,不再需要注射器与 导管连接。 – 充盈的球囊滑出食道上口后经口拉出,不存在拉不出 来有窒息的危险。
• 患者参与的程度可分为:
–主动扩张 –被动扩张
• 进入的途径可分为:
–经口扩张 –经鼻扩张
• 应用人群可分为;
–成人扩张 –儿童(幼儿)扩张
扩张前做相关检查
• 进行喉内窥镜检查,确认舌、软腭、咽及 喉无进行性器质性病变患者,才可操作。
扩张前的准备
工作人员准备:
操作人员一般由2人 合作完成此项治疗操作 。
• • • • • 确定吞咽困难是否存在 确定有无误吸的危险因素 提供吞咽困难的解剖和生理学依据 是否需要改变营养方式 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依据
主观评估
主诉 病史询问 营养状态 心里问题
客观评估
一. 筛查
(1)反复唾液吞咽试验 (2)饮水试验(洼田饮水试验) (3)染料试验
二.功能评估
(1)口颜面功能评估 (2)咽功能评估 (3)喉功能评估
• 特别适合于咽反射消失的环咽肌失弛缓的患者。
主动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
• • 目的:训练吞咽的协调性, 强化 吞咽肌群的力量。 应用:脑干损伤后环咽肌失 迟缓症 操作:
•
从基数开始,每增加0.5-1ml 逐级扩张,扩张时操作者指 令患者作主动吞咽动作,同 时轻轻的缓慢向上牵拉导尿 管,至球囊通过环咽肌狭窄 处阻力锐减时,嘱助手迅速 将球囊中的水抽出。 扩张时可结合吞咽手法训练 。
• 应用:鼻咽癌放疗术后良性 狭窄
球囔扩张治疗注意事项
• 1)扩张前,要作电视内窥镜进行吞咽功能检查, 确认舌、软腭、咽及喉无进行性器质性病变患者 ,才可操作。
• 2)扩张前,插管时及上下提拉、移动尿管容易引 起鼻黏膜疼痛、打喷嚏等不适,影响插管进程, 因此插管前可用棉签蘸1%丁卡因插入鼻孔以行局 部黏膜麻醉以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 • 3)扩张后,可给予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庆大霉 素雾化吸入,防止粘膜水肿,减少粘液分泌。
吞咽障碍治疗流程
吞咽障碍评价
有吞咽障碍
无吞咽障碍
其他评估
• • • •
明确诊断 估计预后 了解代偿方法的反 应 严重程度的判断
• • • •
了解患者遵从指令的情况 了解呼吸功能 家人对患者支持情况 病人的欲望
采取何种类 型的营养处置
治疗开始 的时间
采用何种 治疗方法
应用何种特 定的治疗方法
•经口进食
准备期 口腔期 咽部期 食管期
准备期
• 指摄入食物至完成咀嚼的过程,为吞咽食物做准备 • 咀嚼运动:舌、齿、唇的协调运动 • 食团形成:食物和唾液的混合形成易于吞咽的食团
口腔期
• 指咀嚼形成的食团送入咽部这一吞咽过程 • 咀嚼完成后舌尖抵住上颚将食团从舌尖部送往口峡部。
咽部期
• 食团通过反射运动由咽部向食管移动的过程(吞咽反射) • 舌根挤压咽后壁,喉部抬高,喉腔封闭,会厌下倾,食道 入口括约肌松弛,咽部收缩将食团送入食道。
气道保护手法训练注意事项
• 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多次锻炼,需消耗较多体力 。 • 此手法不适用于有认知或严重的语言障患者 。 • 在患者应用代偿疗法无效时才可应用吞咽动作手法。 • 此法与代偿治疗法结合,效果可能更好。 • 此法只能短期使用,患者恢复生理性吞咽后即应停止练习 。
• 各种吞咽动作方法的效果均可在造影录像中进行分析和验 证。
(protecting airway maneuver) 是一组旨在增加患者口、舌、咽等结构本 身运动范围,增强运动力度,增强患者对 感觉和运动协调性的自主控制,避免误吸 、保护呼吸道的徒手操作训练方法。 呼吸道保护手法主要包括: 保护气管的声门上吞咽法及超声门上吞咽 法,增加吞咽通道压力的用力吞咽法,延 长吞咽时间的门德尔松吞咽法等。
扩张前物品准备:
12-14号乳胶球囊 导尿管、水、10ml注射 器等,插入前先注水入 导尿管内,使球囊充盈 ,检查球囊是否完好无 损,然后抽出水后备用 。
导尿管球囊经鼻扩张治疗
• 适应症:
– 环咽肌失迟缓患者,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 平稳; – 鼻腔粘膜及咽部粘膜完整,无充血水肿; – 舌、软腭、咽及喉无进行性器质性病变。
头转向患侧
• 食物进入口中并咀嚼吞咽后,下咽部(梨 状窦)有残留时,头部向相应侧旋转并做 吞咽动作。 • 原理:避免食物从患侧滑下 • 盖住患侧的会厌谷 • 把压力加于患侧声带上 • 适应症:单侧咽壁及喉部功能异常。
头侧向健侧
• 食物进入口中及在咀嚼吞咽时,头部先向 患侧侧头,再做吞咽动作。 • 原理:改变食团的方向,使其落入健侧, 使食物从健侧进入食道。 • 适应症:在同侧有单侧口腔与咽部无力, 有残留物。
超声门上吞咽法
用力吞咽法
• 目的:是为了在咽部期 吞咽时,增加舌根向后 缩的运动而制定的,并 借此改善会厌软骨清除 食团的能力。 • 用力吞咽法操作:当吞 咽时,用所有的肌肉用 力挤压。这样可以让舌 头在口中沿著硬颚向后 的每一点以及舌根部都 产生压力。 • 适应症:会厌谷残留患 者
门德尔松手法
摄食评估
• • • • • • • • 精神意识状态 呼吸状态 口腔控制食物情况 吞咽动作协调性及进食前后声音变化 咳嗽情况 进食姿势的选择 食物形态及质地的选择 分泌物情况
FOIS功能性摄食量表
1级:不能经口进食 2级:依赖管饲进食,最小量的尝试进食食物或液 体 3级:依赖管饲进食,经口进食单一质地食物或液 体 4级:完全经口进食单一质地的食物 5级:完全经口进食多种质地的食物,但需要特殊 的 准备或代偿 6级:完全经口进食多种质地的食物,不需要特殊 的准备,但有特殊的食物限制 7级:完全经口进食没有限制
表现形式
– 松弛/开放缺乏
– 松弛/开放时间不当 – 松弛/开放不完全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的应用
松弛/开放 不完全
• 脑干损伤常导致环咽肌失迟缓 – 脑干外伤 – 脑干梗死 – 脑干炎 • 鼻咽癌放疗后也会产生环咽肌的良 性狭窄
环 咽 肌 功 能 障 碍
松弛/开放 时间不当
松弛/开放 缺乏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分类
低头吞咽
• 使头部、颈部和下颌向前微倾 • 原理:重力将食团保留在口腔前面,以防 止食团在未引发吞咽反射之前滑进口腔后 面 • 使咽后壁与会厌之间空隙减少,防止食物 进入呼吸道,保护呼吸系统 • 扩大会厌谷的间隙,使之能容纳更大的食 团 • 适应症:吞咽前出现误吸患者
仰头吞咽
• 食物进入口中及在咀嚼时,头部先向前倾 ,准备好运送到舌咽时,再将头向后仰。 • 原理:利用重力把食物送到食道,减少食 物由口腔至咽喉的时间。 • 后仰时,会厌谷的间隙完全消失。 • 适应症:舌头后推食团的能力降低。
口腔与咽喉结构
口腔结构
咽喉结构
原因
器质性原因
• 口腔、咽部病变:肿瘤、术后、炎症、其 它(缺铁性吞咽障碍) • 口腔、咽外病变:颈椎骨刺、甲状腺肿 • 食管病变:粘膜环狭窄、反流性食管炎、 恶性肿瘤、食管溃疡、食管裂孔疝 • 食管外病变:纵隔内病变
功能性原因
• 口腔、咽部:中枢神经障碍、末梢神经障 碍、神经肌肉接头处疾病、肌病、心理障 碍(癔症) • 食管:蠕动运动障碍、食管括约肌功能异 常、肌力低下、心理性
呼吸道保护手法
声门上吞咽法
• 目的:是在吞咽前及吞咽时关闭声带,以保护气管免于发 生吸入现象。 • 具体操作: • 深深吸一口气后闭住气, • 保持闭气状态, • 同时作吞咽动作(1-2个), • 吞咽后立即咳嗽 • 适应症:适用于舌头功能 声门上吞咽法 • 运动不足的患者。 • 禁忌症:有冠心病的脑卒中 声门上吞咽法 患者禁用。
球囊扩张术
概述
用12-14号球囊导尿管经鼻孔插入食道,确 定进入食道并完全穿过环咽肌后,用分级 注水的方式向球囊内注水,持续扩张环咽 肌,恢复其功能。主要应用于环咽肌功能 障碍患者。
扩张环咽肌
环咽肌功能障碍
(Cricopharyngeus dysfunction, CPD)
环咽肌不能及时松弛或发生肌肉痉挛
其它原因
• 气管切开:限制喉部上抬运动、吞咽时喉 闭锁减弱、声门无法闭锁、呼气气流到不 了上部无法咳出唾液和食块、气囊压迫 • 鼻饲管留置:因粘膜干燥咳嗽反射受限、 唾液分泌亢进、妨碍吞咽运动、限制日常 生活活动、夜间引起胃食管逆流 • 药物:镇静药、抗胆碱药、抗帕金森药、 健胃药、感冒药等
摄食-吞咽过程
超声门上吞咽法
• 目的:是让患者在吞咽前或吞 咽时,将杓状软骨向前倾至会 厌软骨底部,增加喉上抬速度 ,改善舌根后缩力量,并让假 声带紧密的闭合,以使呼吸道 入口主动关闭。
• 具体操作:吸气并且紧紧地闭 气,用力向下压。当吞咽时持 续保持闭气,并且向下压,当 吞咽结束时立即咳嗽。 • 适应症:适用于呼吸道入口闭 合不足的患者 、也适用于颈部 做过放射冶疗的患者。
•管饲
•立即开始 •其他功能 改善后开始 •处理其他 疾病后开始
感觉刺 激综合 疗法 其它 治疗 电刺激 治疗
促 进 吞 咽 生 理 功 能 恢 复
吞咽姿势调整
吞咽姿势调整
• 姿势调整训练,也是一种代偿训练,是在不改变 患者吞咽生理的情况下改变食物通过的路径来改 善患者的吞咽障碍的方法,减少误吸。 • 姿势调整训练优点:一般不需要患者的肌肉用力 ,不容易引起疲劳。 • 适应症: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头颈部癌切除术 后患者及其他结构损伤所致的吞咽障碍。 • 效果评价:吞咽造影下确定,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