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电厂脱硫技术的研究探讨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在当今工业生产中,火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火电厂在燃烧煤炭时产生的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火电厂脱硫技术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脱硫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浅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脱硫技术原理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吸收剂与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化学反应,将硫化物转化为不具有害性质的物质,从而实现对烟气中硫化物的去除。
目前,广泛应用的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石膏法、干法石膏法、石灰石膏法等。
湿法石膏法是最早应用的脱硫技术,其原理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与石灰浆液进行接触,使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钙吸收,并生成硫酸钙。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存在排放废水的问题。
干法石膏法是在湿法石膏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干法脱硫设备,可以将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与石灰或石膏进行接触,从而达到脱硫的效果。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投资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之一。
石灰石膏法采用生石灰浆和粉末喷射到烟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的过程。
这种技术也是比较常见的脱硫方法之一。
根据脱硫过程中是否耗用氧化剂,脱硫技术可以分为氧化脱硫技术和非氧化脱硫技术两大类。
氧化脱硫技术是指在脱硫过程中需要耗用氧化剂,使硫化物氧化为更容易吸收的氧化硫酸盐。
这类技术具有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高硫煤和高硫煤气等工况。
湿法脱硫技术指在脱硫过程中需要用到水分或水溶液来与烟气进行接触,以加强吸收效果。
这类技术适用于对有毒气体浓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干法脱硫技术则是指在脱硫过程中不需要用水进行吸收,操作简便,适用于对废水排放有一定要求的工况。
三、脱硫技术应用现状目前,世界各国对燃煤电厂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要求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火电厂脱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技术探讨

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技术探讨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火电厂的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火电厂的锅炉脱硫脱硝技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保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保护大气环境,减少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对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技术进行探讨,并就其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技术原理1. 脱硫技术原理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脱硫技术的原理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然后通过吸附、浸出或者氧化等方式将其去除。
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方式。
湿法脱硫是将烟气通过喷淋装置,利用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反应,生成硫酸盐溶液,然后再通过沉降器将硫酸盐去除。
而干法脱硫则是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干燥剂或者催化剂进行转化或者吸附,最终达到去除的目的。
火电厂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另一主要来源,其中以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最为突出。
脱硝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化学方法或者催化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
常见的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以及氨法脱硝等。
SCR技术是将氨水喷入烟气中,通过催化剂将NOx还原为N2和H2O,从而实现脱硝的目的。
而SNCR技术则是在燃烧室中喷入尿素溶液或氨水,直接与燃烧产生的NOx进行反应,将其还原为氮气和水。
二、应用现状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技术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我国对火电厂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都规定了必须安装脱硫脱硝设备。
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已有超过90%的火电厂安装了脱硫脱硝设备,脱硫装备的普及率已超过95%,脱硝普及率也接近80%。
在脱硫技术方面,湿法脱硫技术由于其高效、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目前仍是我国火电厂主要采用的脱硫技术。
在脱硝技术方面,SCR技术由于其高效、稳定性好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火电厂主要的脱硝技术。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电力行业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发电方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保问题,例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环保措施来减少其排放量。
而脱硫技术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火电厂脱硫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主要分为石灰石石膏法、海水石灰法、氧化钙吸收法、氨吸收法和硫化物还原法等几种。
其中,石灰石石膏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脱硫技术之一。
该技术利用石灰石和石膏来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在脱硫过程中,二氧化硫通过与氢氧根离子(OH-)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HSO3-),然后和CaCO3反应生成CaSO3,而CaSO3再与O2反应生成CaSO4,即石膏。
最后石膏通过沉淀和过滤的方式分离出来。
虽然石灰石石膏法的脱硫效率高,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石膏废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处理。
另外,该技术需要大量的石灰石和石膏,有一定的资源浪费。
氨吸收法是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脱硫技术,该技术依靠氨水来吸收二氧化硫。
在脱硫过程中,二氧化硫通过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HSO3-),然后与氨水中的NH3反应生成离子对NH4+HSO3-,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相对于石灰石石膏法,氨吸收法不需要大量的石灰石和石膏,在脱硫过程中也更加安全,不会引起爆炸。
但是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氨吸收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使用较高纯度的氨水,投资成本也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火电厂脱硫技术有多种选择,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
在选择时,需要根据火电厂的需求以及环境要求来进行选择。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脱硫技术也不断涌现,例如氢氧化钙法、微生物脱硫等,这些新技术为火电厂脱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但不管是哪一种技术,都需要经过可靠的实验验证和实践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达到预期的脱硫效果。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一、引言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是为了减少火力发电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SO2),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二、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背景与现状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利用喷吹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反应,将SO2转化为水溶性的硫酸盐。
常用的脱硫工艺有石灰石石膏法、石灰-氧化钙法、海水脱硫法等。
然而,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脱硫效率低、设备运行成本高、废水排放问题等。
三、1.脱硫剂的选择传统的脱硫剂一般为石灰石或者石灰石与氧化钙的混合物。
但这些脱硫剂存在使用成本高、脱硫效率低、废水排放问题等。
近年来,一些新型脱硫剂被引入,如氨基醇类脱硫剂和蚀刻酸类脱硫剂。
这些新型脱硫剂具有脱硫效率高、废水排放少的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火电厂的实际需求。
2.脱硫工艺的改进目前,常见的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脱硫工艺由于其高脱硫效率被广泛应用,但存在废水排放问题。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湿法脱硫工艺,即湿法-吹塔脱硫工艺。
该工艺利用了湿法脱硫工艺的高脱硫效率,同时采用吹塔技术来降低废水排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设备的优化设计脱硫设备的优化设计对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至关重要。
例如,在石膏浆液混料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起液剂可以降低石膏浆液的黏度,从而减小管道阻力,提高脱硫效率。
此外,采用旋流器来改善气液分离过程,有效减少脱硫过程中的堵塞问题。
四、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前景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将有助于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废水排放,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现代火电厂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对烟气脱硫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结论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从脱硫剂的选择、脱硫工艺的改进以及设备的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的改进与优化有助于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废水排放。
火电厂脱硫技术浅析(最新整理)

火电厂脱硫技术浅析一、火电厂脱硫概述纵观现阶段的火电厂SO2污染控制技术,火电厂为实现减排SO2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燃用低硫煤、煤炭洗选、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
SO2的控制途径有: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
目前,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控制SO2排放量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脱硫技术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脱硫效率、经济性、可靠性等因素,选择的基本原则是:1.脱硫效率高,但不要盲目追求高效率,因为提高脱硫效率将增加设备投资。
有资料统计,脱硫效率为60%的脱硫设备,若效率提高到70%~80%,则单位设备投资将会增加0.9~1.2倍,脱硫率提高到85%时要高1.64倍。
因此只要SO2排放浓度和脱硫效率能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应尽量选用初始投资低的脱硫工艺;2.投资少,脱硫装置投资最好不超过电厂总投资的15%;3.技术成熟,运行可靠,工艺流程简单;4.运行费用低,脱硫剂质优价廉,有可靠稳定的来源;5.对煤种及机组容量适应性强,并能够适应燃煤含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6.脱硫副产品均能得到处置和利用,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
脱硫工程中最主要的物料就是石灰石粉(一般要求细度为325目90%通过或250目95%通过)。
二、现有火电厂脱硫技术衡量和考察一种脱硫工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比较,即脱硫效率、运行的稳定程度、运行费用、投资、系统的可扩充和可升级性能。
与前所指出的,湿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干法或半干法是在我国各种不同容量的机组上主要采用的几种脱硫工艺。
湿法脱硫工艺的效率比较高,一般都可稳定运行在95%以上。
而其它简易脱硫工艺的效率大多在80%以下,如果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脱硫剂的耗量和飞灰的再循环量都要增加,运行费用大幅度上升。
现对各主要脱硫工艺分别进行阐述。
1.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法(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该法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所以,湿法脱硫工艺应用最为广泛。
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技术探讨

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技术探讨火电厂是我国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装备。
然而,火电厂的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火电厂常采用脱硫脱硝技术来进行治理。
脱硫技术是指在火电厂锅炉排放废气中,利用某些物质使二氧化硫(SO2)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CaSO4)或硫酸钠(Na2SO4)等化合物,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SO2排放的目的。
脱硫技术主要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湿法脱硫是指在锅炉排放废气中注入一定量的碱性液体,在反应缸中使液体与二氧化硫反应,然后将反应后的二氧化硫溶液分离出来,再通过蒸发、结晶或反应、沉淀等方式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或硫酸钠。
湿法脱硫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硫酸钙或硫酸钠产品可用于造纸、水泥等行业的生产,但是湿法脱硫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干法脱硫则是在锅炉排放废气进入除尘器之前,在废气流中喷入粉末状碱性物质或添加表面活性剂,使二氧化硫与其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或硫酸钠等化合物,并与固体颗粒一起被除尘器捕获。
干法脱硫的优点是设备投资小,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但是其脱硫效率低,易产生粉尘污染,需要配合其他除尘工艺使用。
脱硝技术是指在火电厂锅炉排放废气中,利用特定的催化剂或吸收剂来吸收或还原氮氧化物(NOx),从而减轻或消除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两种。
SCR是将NH3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的过程。
在SCR反应中,NH3是还原剂,NOx是氧化剂,两种化学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SCR的优点是脱硝效率高,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是催化剂成本高,需要对催化剂进行周期性的更换和清洗。
SNCR是利用还原剂(如尿素或氨水)的加入和适当的温度,将NOx 还原为N2和H2O 的过程。
SNCR的优点是设备成本低,催化剂费用低,对燃料适应性强,但是其脱硝效率较低,需要严格控制还原剂的供应和温度。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
火电厂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手段,去除燃煤火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
硫(SO2)等硫化物,以减少大气污染和对环境的危害。
火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会形成酸雨,危害植物、土壤
和水体。
脱硫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火电厂常用的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方式。
湿法脱硫是利用湿石灰石吸收剂来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湿石灰
石喷入烟气中,石灰石中的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并形成石膏湿石
灰石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的原理。
湿法脱硫技术具有高脱硫效率、处理量大、使用方
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成本高、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渣等问题。
除了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技术外,还有其他一些脱硫技术可以用于火电厂。
选择性催
化还原(SCR)技术可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
该技术基于催化剂的作用,将氨或尿素喷入烟气中,催化剂将氨和尿素转化为氨氮和氨酸,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
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氮和水。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也可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氮氧
化物和二氧化硫,通过喷入氨水在短时间内调整烟气温度,使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
硫还原为氮和水。
火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火电厂的性质、环评要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来选用不同的脱硫技术,以达到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目的,保护环境并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火电厂中的脱硫技术研究

火电厂中的脱硫技术研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如今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也导致了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和使用越来越普及,其中最常用的燃料是煤炭。
但是,燃煤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它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因此,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非常重要。
1. 脱硫技术的原理脱硫技术包括湿法和干法两种方式。
湿法脱硫是利用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干法脱硫则是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将硫酸盐和氧化硫去除。
相对来说,湿法脱硫的效率更高,能够将二氧化硫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而干法脱硫的去除率一般在70%左右。
2. 脱硫技术的应用目前火力发电厂中使用的脱硫技术主要是湿法脱硫技术,这是因为其效果更好。
在脱硫的过程中,需要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或石膏注入烟气中,这样能够与二氧化硫反应,形成硫酸钙。
硫酸钙沉积在脱硫系统的各个部位,并可进行回收利用。
此外,脱硫技术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经济和环保的双赢。
3. 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在火力发电厂中,燃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环境污染不仅会对气象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并加剧了全球变暖的形势。
因此,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针对火力发电过程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采取必要的脱硫技术措施,才能保护环境和影响人民的健康。
4. 脱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目前,中国在脱硫技术上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家一些重点企业反应堆已经开始大量投资研究和开发脱硫技术。
此外,国家也加强了在公共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律监管。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实现脱硫系统的全自动化,增加脱硫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及提高技术成本和降低运营成本之间的平衡。
结论综上所述,作为一种重要的环保技术,脱硫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和研究必不可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火电厂脱硫技术的研究探讨
发表时间:2017-12-18T11:41:53.8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罗彦波1 熊新荣2 于轩2 [导读] 摘要: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1新疆电力建设调试所 830000;2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摘要: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但是,目前我国能源还是以火电为主,而火电厂发电会消耗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对火电厂脱硫技术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火电厂;脱硫技术;问题;对策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威胁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每年因为城市污染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达到17.8万人。
而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燃煤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
特别是环保部在2014年颁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有关脱硫的相关规定与之前颁布的标准相比,不管是从减排力度还是完成时间周期限制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对火电厂脱硫技术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和理论研究经验,现就火电厂脱硫技术方面浅谈几点个人体会,谨供同行参考。
1当前火电厂常用的脱硫技术
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脱硫技术主要有: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氨法脱硫、烟气循环流化床法(包括NID法)、旋转喷雾半干法、炉内喷钙-尾部加湿活化法等。
1.1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
该法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广的脱硫工艺。
该法脱硫剂利用充分,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脱硫剂来源丰富,副产品石膏利用前景较好。
不足之处是系统较复杂,占地面积大,初投资及厂用电较高,脱硫废水需进行处理。
工艺特点:采用石灰石浆液作为脱硫剂,经吸收、氧化和除雾等处理,形成副产品石膏。
脱硫石膏经脱水后可综合利用。
1.2 氨法脱硫
2009年9月18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环保部科技司等主管部门及五大电力集团参加的江南氨法脱硫技术现场评议会在广西南宁召开。
与会专家经考察认为,氨法脱硫技术是一项真正可实现循环经济的绿色脱硫工艺,尤其适宜于燃煤含硫量高的电厂锅炉和工业炉窑烟气脱硫新建及改造项目。
工艺特点: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以液氨或氨水作为原料,与烟气中的SO2发生酸碱反应,最终生成副产物硫酸铵,脱硫效率大于90 %。
1.3 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
该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德国鲁奇公司研究开发的。
工艺特点:石灰粉经过石灰干消化器消化后进入两级串联旋风筒,消石灰仓中消石灰以干态的形式从仓室以一定的控制速度送入吸收塔。
在塔内与经过预除尘后的烟气中的SO2发生反应进行脱硫,脱硫效率达85 %以上。
1.4 NID干法脱硫技术
NID技术是原理为石灰粉经过石灰消化器消化后进入反应器,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烟气中的SO2被脱除,用于中小型容量机组,脱硫效率可达80 %。
1.5 简易湿式石灰石/石膏法
简易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的基本原理与湿法基本相同,但装置的容量相应减小,并取消烟气加热装置(GGH)。
该装置总的烟气脱硫率可达70%。
1.6 旋转喷雾半干法脱硫技术
旋转喷雾半干法工艺是采用石灰粉制浆作为脱硫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烟气中的SO2被脱除。
脱硫剂利用率低,脱硫效率一般在70%左右。
1.7 炉内喷钙-尾部加湿活化法脱硫技术
该工艺以石灰石粉为吸收剂,石灰石粉由气力喷入炉膛850~1 150 ℃温度区,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
在尾部增湿活化反应器内,增湿水以雾状喷入,与未反应的氧化钙接触,生成氢氧化钙进而与烟气中的SO2反应,脱硫效率一般达75 %左右。
2火电厂脱硫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然已经有部分火电厂按照监管和环保要求,购置了相关的脱硫设备。
但是经统计发现,这些设备的运行率并不高,脱硫效率也不尽人意。
常见的问题如下:
2.1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一些从事脱硫业务的企业往往依赖国外相关的设备和技术。
这就导致了,一些进口的设备没人可以操作,设备出了故障没人可以修复的现象出现。
2.2脱硫设备的运行成本非常高。
出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考虑,一些电厂经常私自关停脱硫设备,只在有关部门检查的时候开机应付。
2.3随着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对企业的环保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脱硫市场的份额也在高速增长。
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良莠不齐的涉及脱硫业务的企业纷纷出现。
由于相关部门还没有针对该行业建立完善的准入机制和监控体系,这些企业的相关资质和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考核和监管。
脱硫工程质量低劣,商业过程不透明等都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2.4发电设备制造商在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后期可能安装脱硫或其他设备所带来的负荷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要求。
许多燃煤电厂在安装脱硫设备后,发电设备的运行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2.5电厂脱硫的成本较高,而相关部门针对采用脱硫技术的电厂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
不能够较好的弥补电厂在脱硫技术应用方面的固定投资和运行成本。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厂脱硫的积极性。
3解决火电厂脱硫技术应用问题的对策
3.1加大脱硫技术自主创新力度
国家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烟气脱硫的自主创新。
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降低脱硫工程投资以及系统运行的能源消耗;研发适用于更大装机容量的脱硫技术;提高副产品的再利用或者环保处理;提高脱硫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等。
3.2脱硫设备国产化
上世纪末我国开始关注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制定和研究。
那个时候采购的技术和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付出了高昂的采购成本和运行费用。
经过近些年的技术吸收,我国的脱硫设备国产化的程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国产化率。
同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逐步提高排污费的征收力度,从而提高相关企业的环保意识。
3.3加强脱硫产业化管理
相关的监管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相关项目工程监管体系,加大从事脱硫业务企业的资质审查力度,加强项目活动的监管和项目运行效果的审核,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规范脱硫行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脱硫治理领域的整体水平。
3.4科学的做好统筹规划
电厂脱硫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不仅需要对现有的发电设备进行改造安装,而且还需要从源头上开始进行整体的规划,包括发电设备和脱硫设备的设计研发、电厂的投资规划以及综合考虑投产后设备的运行效果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对硫化物污染综合治理的效果。
3.5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脱硫设备的购置费用以及运行费用都十分高昂,对于发电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为了提高发电企业购置和运行脱硫相关设备的积极性,政府可以给与一定的政策扶持。
同时还可以采取调整电价等措施来筹措资金的方式,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火电厂脱硫技术成为治理大气污染的研究重点,开发出效果明显、经济实用的脱硫技术是我们相关从业人员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振仁,廖传华.烟气脱硫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电站系统工程,2008(6).
[2]胡龙,沈珊,王小书.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选展[J].化工工程师,2010(7).
[3]罗龙海.烟气同步脱硫脱硝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