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25例临床分析
狂犬病20例临床及流行特征分析

狂犬病20例临床及流行特征分析
谭俊;周密;唐锡尔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05(017)012
【摘要】目的分析狂犬病临床及流行特征,探讨防治对策. 方法对2002~2004年20例狂犬病患者作临床和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7例(85%)发生在2004年.犬伤后仅1例作了全程接种.20例均为狂躁型,于发病后1~11天死亡. 结论加强犬类的管理、重视伤口处理和规范接种是控制狂犬病发病的关键.【总页数】2页(P752-753)
【作者】谭俊;周密;唐锡尔
【作者单位】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浙江宁波,3150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原生物系,湖北武汉,430030;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浙江宁波,315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9
【相关文献】
1.2012—2014年郴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分析 [J], 唐曼贞;朱韩武
2.2011-2016年宁夏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J], 李涛;李红;李海军;张敏;黎晞;于琎;马学旻
3.盐城市2007-2016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J], 徐士林;李长城;姜仁杰;杨长庆
4.125例狂犬病临床及流行特征分析 [J], 郑汉丹;周海兰;陈勇;牛波
5.2005-2013年怀集县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及防制措施 [J], 苏洁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狂犬病29例临床分析

b e . The p int a 0 S i x rm e t M os nz m e n c s s,s c asCK , BDH a d is ate s h d M n e pe i n . t e y s i a e u h H n ECG ,i r a e nc e s d. T h i e fom e tm r
理, 加之对 狂犬 病 防治知识 普及 不够 , 国狂犬 病发 我
2 2 临床症 状 全部病 例均 有不 同程度 的乏力 、 . 纳
差、 头痛 、 身 不适 、 热 , 温 ≥3 . ℃ , 终前 出 周 发 体 85 临 现 呼吸衰 竭 ; 8例 患 者 出现 烦 躁 、 风 、 水 、 涎 2 怕 恐 流
t n s wih r b e r u e n M in a g 4 4 h s i 1 i t t a is we e c r d i a y n 0 o p t .Th v r g g s 4 . 4 - 7 7 e r n h e d rr t f ae e a e a e a ea e wa 9 3 _ 1 . 8 y a s a d t eg n e a i o l 4 o m t e l wa . :1 o f mae s1 9 .Th e s n s we e p e o n n l f e t d ( 6 2 ep a a t r r d mi a ty a f c e 8 . 1 ) Of9 . 5 . 6 5 c s s h d t et p c l y t m fr — a e a h y ia mp o o a s
SH IYi — ng LI Ch ng d , ng ho , U a — i LONG Bo ( . a y n ne o sa eCo to n e e t n,M in a g 6 1 0 1 Min a gCe trf rDie s n r la d Prv n i o a y n 2 0 0;
新疆狂犬病最新案例

新疆狂犬病最新案例一、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汉,45岁,民工,籍贯为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龙口镇张吴庄村现住新疆呼图壁县建设小区xxx号。
患者2011年7月28日在河南老家被一野狗咬伤右手中指,伤口长约0.8cm,但较深,流血量较大。
咬伤后自行用酒对伤口冲洗,然后到村卫生室进行处理,据患者家属回忆,用的红色药水消毒,没有包扎和缝合,在村卫生室按照村医要求接种3针狂犬疫苗,未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及抗狂犬病毒血清。
首针在24小时之内接种,7天内完成3针的接种,二、三针的具体接种时间不详。
本次被咬前无狂犬疫苗免疫史。
患者于8月14日坐火车从河南来新疆,8月16日到达乌市,8月17日晚从乌市乘车于18日凌晨1:30到达呼图壁县建设小区169号亲戚家,18日下午洗澡后出现发烧及咬伤手臂麻木的症状,在呼图壁县一诊所就诊后给予口服和肌注退热药(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未缓解,8月21日自觉气促症状加重,前往呼图壁县人民医院就诊,未做出明确诊断,随即转入昌吉州人民医院治疗。
该患者入院后神志清,狂躁,恐水、怕风、气急,间断性咳嗽,咳咖啡色痰口腔有泡沫样分泌物,瞳孔不等大,有抽搐症状。
经咨询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得知我区没有开展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故未对该患者进行采样。
昌吉州人民医院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临床诊断为狂犬病。
患者于8月24日23:45因呼吸衰竭死亡。
二、村卫生室、村医及疫苗来源情况某村卫生站具备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村医2007年9月30日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但该卫生室及村医不具备预防接种资质,村医供述:“狂犬疫苗”是2011年7月19日泸州市某药业有限公司业务员(公司及业务员均不具备疫苗经营资质)到该卫生室推销时购进8盒,品名、生产厂家、批号、效期记不清楚,购进“狂犬疫苗"时未索取相关资料和发票,只有某医药有限公司出具的“白条子";“狂犬疫苗"存放在自家的冰箱里,平时时有停电现象发生。
20例狂犬病临床分析

20例狂犬病临床分析
周硕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08(021)006
【摘要】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感染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病死率达100%,所以重在预防。
在我国,1990年以前狂犬病死亡人数一直位居25种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之首,1991年开始下降,近5年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为掌握流行现状,探讨其发病原因,从而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现在将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20例临床诊断的狂犬病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周硕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10例狂犬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J], 闫凤华;刘静;崔继祖
2.宠物咬伤后发生狂犬病的相关因素探讨(附狂犬病29例临床分析) [J], 顾建军;杨汉青;汤茂功
3.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研究 [J], 林扬
4.一例猪伪狂犬病的临床分析 [J], 姚得月;张委
5.狂犬病37例临床分析 [J], 郇述玲;赵吉光;范天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狂犬病32例临床分析

狂犬病32例临床分析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通过犬类咬伤等动物接触途径传播给人类。
该病具有高度致死率和传染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本文将对近期32例狂犬病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供有益的临床参考。
一、病历回顾对32例狂犬病病人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就诊时间等一系列信息,以及既往疾病史、犬类咬伤史等细节。
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将有助于确定患者的风险因素和潜在的暴露途径。
1. 人口统计学特征从32例病人中,男性占55%(n=18),女性占45%(n=14)。
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从8岁到65岁,平均年龄为42岁。
在这些病例中,有15例(47%)有明确的狂犬病病史,其他17例(53%)则暴露历史不清。
2. 患者病程大多数患者在出现第一个症状后即被确诊为狂犬病。
病程时长从1天到2个月不等,平均为20天。
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乏力,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恐水症和肌肉僵硬等。
二、病例特征通过对32例病例进行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病例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进行总结。
1. 病因暴露32例病例中,88%(n=28)的患者报告曾接触过有狂犬病风险的动物,其中主要以犬类(82%)为主。
2. 症状表现所有患者均出现典型的狂犬病症状,如烦躁不安、恐水症、肌肉僵硬和颈项强直等。
此外,一部分患者还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抽搐、意识改变和肢体瘫痪等。
三、治疗与预后1. 治疗措施所有32例病例在确认诊断后立即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和疫苗注射。
此外,还对患者进行了支持性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保持良好的护理环境。
2. 预后和结局狂犬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仅有2例(6%)病例存活。
这再次强调了该病的严重性和预后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通过对近期32例狂犬病病例的临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暴露风险因素和早期症状是辨别病例的重要指标;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典型的狂犬病症状,且预后相对较差。
25例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

注射 过狂 犬疫 苗 ( 3例在 咬伤 后 3d开 始注 射 ) 且 ,
在 尚未注 射完 疗程 ( ) 已发病 。所 有 病例 均 未 5次 即 注 射免疫 球蛋 白。
2 临床 表现及 预后
临床特 点 及预后 情况分 析 如下 。
难 、 肌痉挛 ; l ( 8 . ) 兴 奋 、 咽 2 例 占 4O 有 躁狂 ; 3 1 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例。所有病例呈全年散发 。 但多数在 6 0 , ~1 月 共
1 ( 6. ) 6例 占 4 0 。其 中 3月 份 l例 , 5月 份 3例 , 6月份 4例 , 7月 份 2例 , 8月 份 2例 , 9月 份 4例 , 1 月 份 4例 , 1 份 2例 , 2 份 3例 。 O 1月 1月
狂犬病是 由狂犬 病病 毒 引起 的高 致死 性人 兽共 患传染 病 , 据世界卫生组 织 ( wH() 计 , _估 ) 全球 每年有
5 0 人死 于狂犬病 , 50 0 这些病 例大多发生 在发展 中国
D( I l . 9 9 i s . ( ] — 9 7 . o . . 2 ) : O 3 6 sn 1)6 ( O O 2 09 O1 0l
蛋 白及 时接种 率 , 效 阻断 乙肝 的母 婴传 播 ; 有 同时在 人群 中也应 普遍 接 种 乙 肝疫 苗 。要 采 取 有 力措 施 ,
打击卖 淫 、 娼等 活 动 , 力 开展 有 关 性 病 、 滋病 嫖 大 艾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预防
控 制工作 不容 乐观 。一是 乙型肝 炎发 病率 有 明显上 升, 其次 是淋病 、 梅毒 等性 传染播 传染 病发 病有 所增 加, 梅毒 、 淋病 发病 率 近 1 O年来 多次 位 居 传染 病 前
狂犬病案例——精选推荐

狂⽝病案例狂⽝病诊治病例讨论作者:zhaozhengju【⼀般资料】患者:陈XX性别:男年龄:48岁职业:农民住址:新街XXXX(农村)【主诉】乏⼒,纳差,胸闷3天【现病史】患者⾃述近3天来,⾃觉全⾝疲乏⽆⼒,脾⽓暴躁,不思饮⾷,常感全⾝不适,胸闷,全⾝燥热,⽆恶⼼,呕吐,⽆畏寒、发热,⽆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泻。
⽆昏迷,抽搐,我多饮、多⾷、多尿。
在外未⾏特殊诊治,为求进⼀步诊治到我院就诊,门诊以“乏⼒原因待查”收住院。
病程中精神饮⾷,睡眠差,⼤⼩便正常,体重⽆明显改变。
【既往史】平素体检,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术史,外伤史,输⾎史及药物与⾷物过敏史,否认⾼⾎压,糖尿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特殊。
【个⼈史】吸烟20年,每天10-15⽀,⽆饮酒史,⽆吸毒史及野游史。
【体格检查】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般情况⽋佳,神清,双侧瞳孔等⼤等圆。
对光反射存在,颈软,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粗,未闻及⼲湿啰⾳,⼼率76次/分,率不齐,⽆杂⾳,腹平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资料】1、⼼电图⽰:窦性⼼律不齐2、胸⽚⽰:双肺纹理稍增粗,余未见异常B超⽰: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常规⽰:WBC12.4X10^9个/L,N78.6%【初步诊断】乏⼒原因待查【⽤药】给予活⾎,改善微循环,营养,对症、⽀持治疗两天后医⽣查房时患者看到患者喝⽔时⽤舍添,烦躁,在病房⼤叫,畏光,惧怕输液瓶。
其动作极像狗,仔细询问病史患者近两年⽆狗咬伤病史。
半⼩时后患者畏光,恐⽔,烦躁加重,不受意识控制,再次询问病史以⽆可靠病史。
最后我科以:狂⽝病?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
最后⾏狂⽝病⼀系列相关检查得出证实。
最终诊断:狂⽝病待患者⽗母到来问其病史:患者在8年前被狗咬伤,当时有流⾎,未留下疤痕,患者未重视便未注射狂⽝病疫苗。
最后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天后死于家中。
精神科所见狂犬病21例临床分析被猫抓伤狂犬病案8例

《精神科所见狂犬病21例临床分析|被猫抓伤狂犬病案8例》摘要:Analysis of 21 Patients with Rabies Seen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Sun Meiling, Duan Junrong, Yu Xue. Zhumadian Ment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Zhumadian 463000, P.R.China 【Abstract,前驱期症状:2例(9.5%)头痛、烦躁不安、不安静、失眠、发脾气、拒食等易误诊为焦虑症,[1]彭文伟.传染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 [2]王信琪,党瑜华,夏冰,等.大内科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47 (收稿时间:2007-07-11)【摘要】目的了解狂犬病误诊的原因。
方法对我院21例狂犬病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精神症状突出,易误诊为精神疾病,由精神科收入病房住院后经详细检查,均诊断为狂犬病。
结论主要原因由于精神科医生对狂犬病认识不足,询问病史时忽略了狗咬史而误诊,因而需全面收集病史,注意将本病与精神疾病相鉴别。
【关键词】狂犬病;精神症状;误诊Clinical Analysis of 21 Patients with Rabies Seen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Sun Meiling, Duan Junrong, Yu Xue. Zhumadian Ment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Zhumadian 4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reason of the rabies misdiagnosis. Methods The misdiagnosis circumstance of 21 inpatients with rabies was carried on clinical analysis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 psychotic symptoms of this case were prominent, and they can be easily misdiagnosed as mental disease. These patients who hospitalized in psychosis wards were all diagnosed as rabies after being examined in detail. Conclusion The main reason of the misdiagnosis for psychiatrist is their shortage of understanding the rabies. Due to neglecting the dog"s biting history, they misdiagnosed it while inquiring the disease history. As a result, the overall collection of disease history is needed. It is necessarily to distinguish mutually between this disease and mental disease. 【Key words】 Rabies; Psychotic symptom; Misdiagnosis 狂犬病亦称恐水症,乃为狂犬病毒所感染,常常因为被狗咬、猫抓后发病,病后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以大脑基底、海马回和脑干部位(中脑、桥脑和脑髓)及小脑损害最为明显,是一种病程短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2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狂犬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方法:对25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均有被犬咬伤史,其中80%为野犬咬伤,以农民及外来工人员居多(84%)。
未及时正规地进行处理伤口,未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发病与否与咬伤部位、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情况密切相关。
25例患者病死率100%。
结论: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暴露后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全程注射疫苗、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狂犬病;预防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clinical analysis of 25 cases of rabiesqian liu-xizhou gen-f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epidemiology of rabi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methods on 25 cases with rabies epidemiological and retrospective clinical data analysis. results history of this group of cases had been bitten by a dog, with 80% being bitten by a wild dog, mostly to farmers and migrant workers (84%). without timely and formal treatment of the wound, failing to vaccinate is a major cause of the onset, incidence or not withthe bite site, wound treatment and vaccin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25 cases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100%.conclusion rabies there is currently no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exposed in time afte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wounds, full injection of vaccines, injection is a mean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abies immune globulin.【key words】rabies;prevention and vaccination;vaccin;immune globulin【中图分类号】r2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19-02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犬类数目不断增加,狂犬病病例也随之增多,为了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做好防治工作,现将我院感染科自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住院的25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25例病例均来自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住院病人,其中2003年3例,2004年4例,2005年10例,2006年5例,2007年3例。
诊断均符合《传染病学》狂犬病临床诊断标准。
1.2年龄、性别、地区分布: 年龄7-70岁,其中7-16岁4例(占16%),40-70岁16例(占64%),男性19例,女性6例,均来自常州郊区、武进、金坛、溧阳、丹阳农村,其中21例为农民及外来务工者(占84%)。
1.3发病时间、潜伏期、咬伤部位: 25例均有被犬咬伤史,其中20例为被无主野犬咬伤(占80%),5例为自家所养犬咬伤。
所有病例呈全年散发,其中3月份1例,5月份3例,6月份4例,7月份2例,8月份2例,9月份4例,10月份4例,11月份2例,12月份3例,时间多集中在6-10月,共16例(占64%)。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10天,长者达2年,多集中在1-3月份。
咬伤部位多集中在上肢总共19例(占76%),其余2例为面部,4例为小腿。
1.4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 25例患者中有20例未对伤口进行任何处理,有5例仅用清水冲洗。
仅有4例注射狂犬病疫苗,且其中3例为咬伤后3天开始注射,在尚未注射完疗程(5次)即已发病,有1例行全程注射疫苗,但仍发病。
所有病例均为未注射免疫球蛋白。
1.5临床表现1.5.1恐水怕风:25例均表现有恐水怕风症状。
1.5.2发热:以低中度发热为多见,其中39°c者6例。
1.5.3流延、吐口水:有15例(占60%)。
1.5.4吞咽困难、咽肌痉挛:14例(56%)。
1.5.5兴奋、躁狂:21例(84%)。
1.5.6伤口处肢体感觉异常:13例(52%)。
1.6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有22例(占88%)。
1.7预后: 25例狂犬病病例均死亡,病死率100%,从入院到死亡时间为1-7天不等,平均住院天数2.8天。
表狂犬病临床表现特征临床表现例数(n)百分比(%)恐水怕风25100发热2392流延、吐口水1560吞咽困难、咽肌痉挛1456兴奋、躁狂2184伤口处肢体感觉异常13522 讨论狂犬病是一种全球皆有发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高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这些病例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近来我国随着犬类数目增多,狂犬病病例也随之增加。
2.1流行病学特点2.1.1 狂犬病全年均可发生,一般夏秋季发病较多,本组病例也证实这点。
6-10月份共有16例(占64%),可能与夏秋季节人们外出活动增多,衣着单薄,缺乏防护等有关。
2.1.2 狂犬病的传染源是犬、猫、牛、马等家畜和野狼等热血动物。
在我国,病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由其传播者约占80%-90%,本文中25例均有被犬咬伤史,多数患者被无主的野犬所伤(20例占80%),说明犬在携带和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1.3 人群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本文中25例年龄为7-70岁,其中男多于女。
以中老年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居多占84%,与其接触动物机会较多且较少了解狂犬病知识有关。
2.2临床表现2.2.1潜伏期长短不一,本组病例最短者仅10天,最长者达2年,影响潜伏期的因素包括年龄、伤口部位、伤口深浅、病毒数量、毒力等,本组头面部、上肢咬伤及伤口深而多者潜伏期短,为10~75天。
2.2.2典型病例均有发热,恐水怕风症状(占100%),另有流涎、吐口水、咽肌痉挛、吞咽困难、伤处肢体感觉异常等。
入院时大多表现为高度兴奋、躁狂(占84%),1~3日后渐转入麻痹,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我院25例患者从入院到死亡平均住院天数为2.8天。
2.2.3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本组病例占88%。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低热、肢体麻木以及对声光风等刺激比较敏感等前驱症状时,要考虑狂犬病的可能,应该详细追问病史,随着病情的发展,大多可以出现典型的恐水怕风、兴奋、流涎等表现。
2.3预防措施:狂犬病至今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本组25例病人均死亡。
因此,狂犬病重在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只有坚持“局部处理,抗血清(免疫球蛋白)+疫苗”三管齐下的原则,才能有效地预防狂犬病[2]。
2.3.1管理传染源:大面积给家犬注射兽用狂犬病疫苗,对发现的野犬、狂犬要立即捕杀。
对疑似狂犬者,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
本文有20例被野犬所伤,应高度重视。
2.3.2及时处理伤口: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狂犬病病毒可随唾液进入伤口,并很快侵入神经末梢及其周围组织并大量繁殖,因此,首先必须反复、多次、及时、彻底地对伤口进行冲洗。
处理方法: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再用清水充分冲洗,较深伤口冲洗时,可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再用3~5%碘酒和75%酒精反复涂擦伤口,伤口不宜包扎、缝合,应尽可能暴露,本文25例患者未进行正规的伤口处理,是导致发病的原因之一。
2.3.3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当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3],被犬、猫等狂犬病媒介动物致伤后,除及时处理伤口外,应于伤后第0,3,7,14,30天注射狂犬病疫苗,进行主动免疫。
如为严重咬伤,于当日至第6日,随后于10,14,30,90天各注射一次,同时在严重伤口周围及底部需注射人或马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能特异地中和狂犬病病毒,起到被动免疫的作用,本文25例中有21例未注射狂犬病疫苗,与我国人群中普遍缺乏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咬伤后抱有侥幸心理,以及担心费用过高等有关。
有3例接种时间延迟,接种国产疫苗后抗体产生最早时间为10天左右,但产生保护性高效价抗体则需在多次疫苗接种后出现[4],所以针对短潜伏期患者或头面部严重咬伤者,尽快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尤其重要,有1例全程注射疫苗仍发病死亡,可能与伤口未正规处理,疫苗在保存、运输过程中影响了疫苗效价有关,也可能与注射方法不正确有关。
综上所述,由于狂犬病到目前为止难以治疗,病死率高达100%,但如果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发病。
人被犬咬伤后不一定发病,其发生率为15~30%,发病与否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咬伤部位及严重性:头面部、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②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少;③衣着厚实受污染机会少;④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发病率低;⑤被咬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
所以我们要加强狂犬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特别要加强对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学生、中老年人的宣传教育力度[5]。
同时加强犬等家畜的登记、免疫接种,尤其是对农村的犬类管理。
我科2005年收治狂犬病数达10例,较2003年、2004年显著增加,而2006年、2007年病例数下降,可能与政府重视,加强犬类管理,以及我科在2005年联合常州电视台跟踪报道狂犬病病人,大力宣传狂犬病相关知识有关。
所以,被犬等动物所伤后,只要采取及时、正确、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工作,就能使狂犬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1]谢世宏,狂犬病【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5-17.[2]陈志强,广州市白云区86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04,30(3):30-32.[3]张永振,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2):140-143.[4]伏晓庆,常利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