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课 武术散打理论 .ppt

服装护具及拳套重量
参赛者必须穿大会 指定的拳套、护头、护 齿、护胸、护裆、护腿和赤脚穿护脚背; 穿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背心和短裤;护 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拳套重量:65公斤以下级别的拳套为230 克,70公斤及以上级别的拳套为280克
竞赛方法
竞赛方法共有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 淘汰赛三种。 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 局间休息1分钟,以三局两胜的方法计胜负
现代散打运动,是以踢、打、摔、拿为主要技 击内容,在比赛规则的限制下互以双方格斗技击运 动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它 是格斗者双方智力、体力、技术和心理意志的综合 抗衡,具有高度的攻防实战性和激烈对抗性。
散打运动的由来与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生活资料的获得, 逐渐学会了使用拳打、脚踢、绊搏、擒拿等动作 “手擒猛兽”。
4、不得分 方法不清;效果不明显;双方都下台或同时倒地;双方互打 互踢;抱缠时击中对方等情况,均不得分。主动倒地,对方 也不得分。
裁判人员及其职责
每场比赛中,设有裁判长1人,台上裁判员1 人,边线裁判5人。台上裁判负责用口令和 手势指挥运动员比赛,裁定运动员的倒地、 下台、犯规、消极、无效、强制读秒、得3 分、临场治疗等事宜,宣布每场比赛结果。 边线裁判负责记录运动员的得分,每局比赛 后根据裁判长信号,迅速显示个人对该局的 评判结果。
散打战术
散打战术是根据比赛双方的各种具体情况,为 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策和方法。
散打的战术形式,是指为了完成战术意图而由 各种动作组成的具体方法。具体包括:
1、直攻战术 2、强攻战术 3、佯攻战术 4、迂回战术 5、制长战术 6、制短战术 7、多点战术 8、重创战术 9、突袭战术 10、反击战术 11、下台战术 12、边角战术 13、体力战术 14、心理战术
学校散打课件ppt

详细描述
在协调性训练中,可以结合 其他基本功训练进行,如力 量训练、速度训练等,以提 高整体效果和全面能力。
03
散打基本招式
拳法
01
02
03
04
直拳
以最短的距离和最快的速度攻 击对手,主要攻击目标是头部
和胸部。
勾拳
利用旋转动作攻击对手下颚或 侧脸,需要配合身体转动发力
。
摆拳
以弧线轨迹攻击对手头部侧面 ,需要借助腰胯力量。
总结词 柔韧性训练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技巧。
协调性训练
总结词
协调性训练可以提高散打运 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 力,使其更好地应对比赛中 的各种情况。
详细描述
协调性训练包括平衡练习、 反应练习等,通过这些训练 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 衡能力。
总结词
协调性训练可以结合其他基 本功训练进行,以提高整体 效果。
抓抱
抓住对手手臂或身体部位,限制对手 攻击或制造反击机会。
倒地
通过倒地降低对手攻击高度或躲避地 面攻击。
04
散打实战技巧
对抗训练
01
02
03
模拟实战训练
通过模拟实战场景,提高 学员在真实对抗中的反应 速度和应对能力。
攻防转换训练
强调在攻击和防守之间的 快速转换,提高学员的应 变能力。
组合拳法训练
抱腿摔
抱住对手腿部并用力拉扯,使对手失去平衡 摔倒。
绊摔
用腿勾住对手脚踝或小腿,使对手失去平衡 摔倒。
背摔
用双手抓住对手肩膀或衣领,将对手从背后 摔出。
扛摔
用双手托住对手腰部,将对手从肩膀扛起并 摔倒。
防守技巧
闪躲
(完整版)散打理论教案PPT.ppt

散打运动的特点
(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 武术散打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 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 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 在于杀伤、制限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 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
(二)独特的对抗形式
(三)技术的综合多样性
(四)技术的简单实用性
Hale Waihona Puke 散打的作用图片选自图库
体育课堂常规
2. 上课时体育委员要向体育教师如实汇报出勤情况,并认 真记录考勤。 3. 体育与健康课无故缺勤,要严格执行《体育合格标准》 的规定酌情扣分。(注:出勤率低于70%,本学期成绩 最高分为59分。) 四、 文明行为、组织纪律: 1. 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时,师生互相问好,教师宣 布教学内容及任务时,师生都要采用立正姿势。 2. 因故迟到或早退的学生,需先喊“报告”,经教师允许方 可入列或离队。 3. 上课时学生要认真学习,积极刻苦锻炼,不嬉笑打闹,不 起哄叫好,不说脏话,不做与本课内容无关的事。
体育课堂常规
一、 集合: 1. 学生提前到上课场地,做好上课准备。 2. 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要迅速集合整队,要求做到快、 静、齐。 二、 穿着: 学生穿着要合乎安全与卫生,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能穿 大衣,戴口罩、围巾;不能穿皮鞋、凉鞋和携带有碍练习的 硬质物品。 三、 考勤: 1. 学生要按时上体育与健康课,参加体育活动.免体生必 须有医生证明,病(例)假学生要遵照体育教师的安排,参加 适当的活动或随组见习。
体育课堂常规
五、 分组活动及轮换: 1. 分组活动时,体育小组长整队带入教师指定的练习场地,严 格组织小组同学进行练习.同学要听从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指 挥,未经教师批准,学生不准离开练习场地。 2. 听到分组轮换的信号时,体育小组长应立即停止练习整队, 把队伍带至轮换场地。 六、 安全卫生: 1. 参加练习前,学生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2. 严格按照课上规定的练习内容、要求、保护与帮助方法进 行练习。 3. 练习时,严格按照教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教师同意,不 准动用器材,不做与课无关的动作,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浙工大散打课件

中央国术馆
中央国术馆作为国家武术学院,为历史上首次以 学校组织成立的武术最高教育学术机构。 “国考”,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正式的官方学术机 构所举办的武术考试,前后只有举办过两次。 一· 1928年10月11日至19日,举行第一次全国国 术考试。 二· 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举行第二次全国国 术考试。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一 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 二 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 三 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作用: 一 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 二 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三 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 四 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武术的文化内涵
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在中华历史上绵 延数千年,在当今世界的众多体育项目中,它是最富哲理 的运动。其文化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武术以古典哲学为思想渊源
电影的问世再次将武术奉为神话
后来,随着电影的发展,那些让人爱恨纠缠的武侠动作,那 些江湖恩怨情仇,从纸上一跃至荧屏上,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甚至打造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众多功夫巨星, 而中国功夫的盛名也由影视、小说等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形成了一波波中国功夫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学习中国功夫, 不说外国人,即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因为一场 《少林寺》电影,而离家出走去少林寺学武的少年就连绵不 绝。小说、影视里中国功夫的吸引力如此的巨大,令许多人 都对其产生了一种盲目的崇拜。
精武体育会
精武体育会由大侠霍元甲于1910年创建,倡导和 发扬爱国,修身,正义和助人的精武精神。是中 国成立最早、影响力最大的民间体育团体。 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 觉得我们中国的武术不应该有门派之分,我们应 该博众家之长,这样各自的武术才有进步,才能 把我们的国术发扬光大(这点和李小龙相似)
散打 ppt课件

散手规则
进攻方法与得分标准 一、禁击部位: 后脑、颈部、裆部。 二、得分部位: 头部、躯干、大腿、小腿。 三、禁用方法: 1、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 2、用转身后摆腿进攻对方头部。 3、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4、一方倒地,另一方用脚进攻对方头部。 四、可用方法: 除禁用方法外的各种武术流派的招
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 形成的。
散手的作用
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散手运动的技术简介
手型
拳:五指内屈紧握,拇指第一指骨压在食指 和中指的第二指骨上,拳心朝下为平拳; 拳眼朝上为立拳。
要点:拳心握实,拳面要平,手腕要直。
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散手规则
三、体重分级 (一)52公斤级[52公斤以下(含52公斤)]。 (二)56公斤级[52公斤以上--56公斤]。 (三)60公斤级[56公斤以上--60公斤]。 (四)65公斤级[60公斤以上--65公斤]。 (五)70公斤级[65公斤以上--70公斤]。 (六)75公斤级[70公斤以上--75公斤]。 (七)80公斤级[75公斤以上--80公斤]。 (八)85公斤级[80公斤以上--85公斤]。
?二掼拳?三抄拳?四弹拳?五鞭拳腿法技术?蹬腿?踹腿?横摆踢腿?侧弹腿?横扫腿?勾踢腿?截腿腿法技术摔法技术?夹颈打腿技术要领
散手搏击
概述
散手俗称散打,古称相搏、卞、白打、拍 张、手战、相散手等,由于徒手相角的运 动形式在台子上进行,又称“打擂台”。
散手的特点
一、体育性 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是散手的第一个特点。 二、对抗性 对抗性的技击内容是武术散手的基本特征。 三、民族性 武术散手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在
高中武术散打教材

掼拳的用法:左掼拳是一种横向型进攻动作,可以结合身体姿势的高、低变化击打对方的侧面。上盘可击太阳穴,中盘可击腰肋部位。
(3)上弧线进攻的抄拳
左抄拳
动作要求:左拳由下向前上方勾起,上臂与前臂夹角在90°—110°之间。拳心朝里,力达拳面。(右抄拳,动作相同。)
要点:抄拳时,臂应先微内旋再外旋。抄拳发力时,腰向右侧转动,发力短促。
3.拳法攻击
武术散手比赛中运用的拳法主要有冲拳、掼拳、抄拳、弹拳、鞭拳等。
(1)直线进攻的冲拳
动作要求:左右冲拳(图10-101)。
要点:以腰带肘,蹬地、转腰、出拳要连贯协调。
进攻范例:在双方对峙时,突然进步或在假动作的配合下以左冲拳或右冲拳快速进攻对方的头部。或在假动作的配合下突然闪身进步快速进攻对方的腹部。
高中阶段学习和掌握一些武术散手基本动作的技能、技术,学会几招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技术,并在和同学交手比试中不断体验战术的运用,提高应变能力。无疑对高中学生提高功力和技术,达到防身自卫的功效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
通过武术散手基本攻防技术的学练,让学生走近散手、了解散手、热爱散手。从难、从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顽强、果断、坚毅的品质,锻炼人摒弃软弱、怯懦而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
② 持靶的同学要将靶持稳。当拳脚打踢过来时要稍用力。持靶不能松动或将靶转动,以避免打靶的同学手腕受伤。
(2)平弧线进攻的掼拳
左掼拳
动作要求: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左拳向外(约45°),向前、向里横掼,臂微屈,拳心朝下,力达拳面或偏于拳眼侧;右拳护于右腮。(右掼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要点:力从腰发,腰绕纵轴向右转动。掼拳发力时,臂微屈,肘尖抬至与肩平。
进攻范例:双方对峙时,突然向左闪步左掼拳抢攻对手头部右侧(图10-102),以左拳虚晃,佯攻对方腹部,继而起身用右掼拳快速进攻对方的头部(图10-103),左冲拳佯攻对方头部,对手举臂防守的瞬间,俯身右掼拳击其左侧肋部(图10-104)。
(3)上弧线进攻的抄拳
左抄拳
动作要求:左拳由下向前上方勾起,上臂与前臂夹角在90°—110°之间。拳心朝里,力达拳面。(右抄拳,动作相同。)
要点:抄拳时,臂应先微内旋再外旋。抄拳发力时,腰向右侧转动,发力短促。
3.拳法攻击
武术散手比赛中运用的拳法主要有冲拳、掼拳、抄拳、弹拳、鞭拳等。
(1)直线进攻的冲拳
动作要求:左右冲拳(图10-101)。
要点:以腰带肘,蹬地、转腰、出拳要连贯协调。
进攻范例:在双方对峙时,突然进步或在假动作的配合下以左冲拳或右冲拳快速进攻对方的头部。或在假动作的配合下突然闪身进步快速进攻对方的腹部。
高中阶段学习和掌握一些武术散手基本动作的技能、技术,学会几招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技术,并在和同学交手比试中不断体验战术的运用,提高应变能力。无疑对高中学生提高功力和技术,达到防身自卫的功效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
通过武术散手基本攻防技术的学练,让学生走近散手、了解散手、热爱散手。从难、从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顽强、果断、坚毅的品质,锻炼人摒弃软弱、怯懦而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
② 持靶的同学要将靶持稳。当拳脚打踢过来时要稍用力。持靶不能松动或将靶转动,以避免打靶的同学手腕受伤。
(2)平弧线进攻的掼拳
左掼拳
动作要求: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左拳向外(约45°),向前、向里横掼,臂微屈,拳心朝下,力达拳面或偏于拳眼侧;右拳护于右腮。(右掼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要点:力从腰发,腰绕纵轴向右转动。掼拳发力时,臂微屈,肘尖抬至与肩平。
进攻范例:双方对峙时,突然向左闪步左掼拳抢攻对手头部右侧(图10-102),以左拳虚晃,佯攻对方腹部,继而起身用右掼拳快速进攻对方的头部(图10-103),左冲拳佯攻对方头部,对手举臂防守的瞬间,俯身右掼拳击其左侧肋部(图10-104)。
散 打

(三)散打的战术形式
1、强攻战术 3、直攻战术 5、迂回战术 7、制长战术 9、技术战术 11、重创战术 13、边角战术 15、突袭战术 17、破坏战术 19、语言战术 2、先得分战术 4、佯攻战术 6、防守反击战术 8、制短战术 10、多点战术 12、体力战术 14、下台战术 16、心理战术 18、规则战术 20、乱打战术
(五)摔法
是散打实战中运用手拉脚绊,或身 体旋转的力学原理,使对手的身体 失去平衡的一种技法。通常有:抱 腿摔、接腿摔、抱腰摔、夹颈摔、 扛腿摔、过胸摔等等。 运用摔法的技术要求:(1)判断 要准;(2)抓握对方身体各部位 要牢固;(3)方法要巧妙。
(六)组合进攻 是指在散打实战中,根据个人技 术特点与战术要求,将一些单一 的进攻技术,进行有机地组合, 形成连续击打的一种进攻方式。 组合进攻的形式很多。 常有:拳法组合、腿法组合进攻、 拳腿组合进攻、打摔组合进攻等。 要求:(1)上下结合;(2)左 右结合;(3)横直结合;(4) 真假结合。 照片
2、对进攻方提出的要求:
(1)在进攻中,尽量减小预动, 使对方不易觉察; (2)巧妙采用假动作,不让对 方轻易判断进攻意图; (3)进攻中,一有机会,就快 速果断、挥招进攻。
五、散打战术 战术:是根据比赛双方的各种具体情况, 为战胜对方而采取的计策和方法。 (一)散打战术特点:即时性;劳累性; 诡诈性;危险性。 (二)战术运用时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1、战术上要有绝招 2、战术要有创新 3、战术要熟练 4、战术要先进
(二)、散打在全世界的影响
1、1989年在深圳举行首届国际武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四年级武术散打-完整版PPT课件

2019
武术散打
2019
目录
01 散打介绍 02 起源及发展过程 03 散打运动的特点 04 与其他运动的对比
2019
01 散打的概念
散打
散打又称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致胜对方的, 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
2019
02 散打起源及 发展
散打的起源
古代
作为格斗类运动, 散打具有明显的对抗性
相对于传统的防身自卫技巧, 散打是一项正式的体育项目
继承与发展了中华 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 体现了中国武术的民族特点
散打技法
基本拳法
直拳,摆拳,勾拳 蹬地,扣膝,拧腰,送肩,出拳
基本腿法
鞭腿、侧踹腿、正蹬腿,转身后摆 腿,转身后蹬腿,下劈腿。。。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
制定运动员 技术等级标准和竞赛规则
01
各主要赛事上都增设散打项目
02
3积极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1998年-至今)
通过竞赛改革 使比赛更为激烈,
提高了观赏性
01
中国与其他各国同类 徒手格斗项目进行了 多次交流与相互学习
02
散打主要赛事
全运会 世界武术锦标赛 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
亚运会 武术散打世界杯
基本摔法
下潜抱摔,别腿摔,过肩摔,接腿 摔。。。
远踢近打贴身摔
2019
04 散打与其他运 动的对比
散打运动与其他运动的对比
散打可以使用拳击规则的 所有技巧且可以使用腿法,摔法
散打可以踢击腰部以下大腿, 小腿等部位
散 打
散打只需使对方除脚以外 任意部位触地即可以得分
其 他
拳击
只能运用直摆勾拳 击打腰带以上班部位
武术散打
2019
目录
01 散打介绍 02 起源及发展过程 03 散打运动的特点 04 与其他运动的对比
2019
01 散打的概念
散打
散打又称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致胜对方的, 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
2019
02 散打起源及 发展
散打的起源
古代
作为格斗类运动, 散打具有明显的对抗性
相对于传统的防身自卫技巧, 散打是一项正式的体育项目
继承与发展了中华 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 体现了中国武术的民族特点
散打技法
基本拳法
直拳,摆拳,勾拳 蹬地,扣膝,拧腰,送肩,出拳
基本腿法
鞭腿、侧踹腿、正蹬腿,转身后摆 腿,转身后蹬腿,下劈腿。。。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
制定运动员 技术等级标准和竞赛规则
01
各主要赛事上都增设散打项目
02
3积极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1998年-至今)
通过竞赛改革 使比赛更为激烈,
提高了观赏性
01
中国与其他各国同类 徒手格斗项目进行了 多次交流与相互学习
02
散打主要赛事
全运会 世界武术锦标赛 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
亚运会 武术散打世界杯
基本摔法
下潜抱摔,别腿摔,过肩摔,接腿 摔。。。
远踢近打贴身摔
2019
04 散打与其他运 动的对比
散打运动与其他运动的对比
散打可以使用拳击规则的 所有技巧且可以使用腿法,摔法
散打可以踢击腰部以下大腿, 小腿等部位
散 打
散打只需使对方除脚以外 任意部位触地即可以得分
其 他
拳击
只能运用直摆勾拳 击打腰带以上班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打竞赛规则
裁判人员及其职责 比赛场地和分级 服装护具及拳套重量 竞赛方法 禁击部位和得分部位 禁用方法和可用方法 得分
比赛场地和分级
比赛场地: 正规比赛必须在规定的场地上进行, 正规比赛必须在规定的场地上进行 , 比赛场地 为高60厘米、 800厘米、 800厘米的木质结构 为高60厘米、长800厘米、宽800厘米的木质结构 的方形台。台面上铺有软垫;软垫上有帆布盖单。 的方形台。台面上铺有软垫;软垫上有帆布盖单。 台面边缘有5 厘米宽的红色边线, 台面四边有10 台面边缘有 5 厘米宽的红色边线 , 台面四边有 10 厘米宽的黄色警戒线 参赛者按体重分级比赛: 参赛者按体重共分11 个级别。 48 公斤级、 参赛者按体重共分 11个级别 。 即 48公斤级 、 52 公斤级、56公斤级、60公斤级、65公斤级、70公 公斤级、56公斤级、60公斤级、65公斤级、70公 斤级、75公斤级、80公斤级、85公斤级、90公斤 斤级、75公斤级、80公斤级、85公斤级、90公斤 级、90公斤以上级。 90公斤以上级。
古代“ 古代“搏”字含义及其演变
① “搏”字的来历 古代相搏简称为“ 古代相搏简称为“搏”。先秦古籍中有述: “田猎搏兽也”反映了早期的搏斗技术。 田猎搏兽也” ② “搏”字的含义 “搏”的初义与“捕”字相通,是“捕”字 的初义与“ 字相通,是“ 的引申义。《释名》曰:“ 的引申义。《释名》曰:“搏,四指广(搏) 亦击之也” 亦击之也”,“然且始举手击要,终在扑 也”。在汉代手搏亦可称为“卞”“弁”。 。在汉代手搏亦可称为“ ”“弁 “白打”一词见于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撰《五 白打”一词见于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撰《 杂俎》 杂俎》(卷五)列举的十八般武艺,即指徒 手搏斗的技艺
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简况
中国武术打练结合历经久远而不衰,但是由 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 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 武术运动一直以套路形式作为主要的发展方 向,直到1979年,中国武术界为了进一步推 向,直到1979年,中国武术界为了进一步推 广中国武术,开始进行散打比赛实验,至今 大致经历了三个
③ “搏”的演变 ★ 随着私有制和部落战争的频繁出现,始于狩猎活 动的徒手搏斗逐渐摆脱其生产属性,而成为人与人斗 的一种专门技术,并不断得到发展。 ★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古籍中已明确出现了人与人 “相搏”“手搏”之类的文字记载说明“搏”已经由 相搏”“手搏”之类的文字记载说明“ 宽泛的含义演变为一种徒手格斗技术的专门术语。 ★ 秦汉时叫手搏,比赛已较正规 ★ 隋唐五代时,手搏、角抵倍受重视,比赛几乎形 成制度 ★ 宋代,手搏作为强身、活动手足的主要手段 ★ 元明时,徒手较量的技艺仍在发展 ★ 民国初期,习武开禁,拳技之风蓬勃一时 ④ 打擂台,现代散打运动的雏形。
2、快速发展阶段(1989~1998年) 快速发展阶段(1989~1998年
★ 1989年,现代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各 1989年,现代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各 省,市体委、直属体院和行业体协纷纷成立专业队。 ★ 90年国家体委正式公布《武术散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90年国家体委正式公布《武术散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同年批准了首批散打武英级运动员。90《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同年批准了首批散打武英级运动员。90《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正式出版。 ★ 91年锦标赛设团体和个人,国际武联将散打列为世界武术 91年锦标赛设团体和个人,国际武联将散打列为世界武术 锦标赛正式项目,首届在北京,以后每两年一次 ★ 93年散打列为7运会比赛项目;设男子团体1块金牌,97年 93年散打列为7运会比赛项目;设男子团体1块金牌,97年 8运会设3块;98年泰国13届亚运会散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 运会设3块;98年泰国13届亚运会散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 目,设5块金牌;2001年,在广州9 目,设5块金牌;2001年,在广州9运会男子散打十一个级 别比赛,金牌增至6 别比赛,金牌增至6块。 ★ 目前世界上已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散打运动。
散手一词的使用及沿革
⑴、散手一词的使用 民国时期,开始将武术中徒手格斗称为“散手”,在民间得到广 泛使用,并沿用至今。散手是相对武术套路的固定动作而言,表 示将武术套路中固定的攻防招术拆散运用于攻防实践。所以,散 手、散着、散打、拆手,实质上是不同的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 散手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下, ⑵、散手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下,逐渐走向现代体育运动会的竞 技场。 技场。 ★ 1928年和1933年南京中央国术馆举办了两届国术国考 1928年和1933年南京中央国术馆举办了两届国术国考 ★ 1929年在杭州举行了全国性国术游艺大会 1929年在杭州举行了全国性国术游艺大会 ★ 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全国运动大会” 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全国运动大会”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散手项目深受武术爱好者的青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散手项目深受武术爱好者的青睐 ★ 1953年11月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的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 1953年11月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的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 散手被列为竞赛项目 ★ 1979年3月国家体委决定将散手列为竞技比赛实验项目,同年5月 1979年 月国家体委决定将散手列为竞技比赛实验项目,同年5 在南宁举办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散手做了尝试性的表演 ★ 1980年,列入“全国武术对抗项目表演赛” 1980年,列入“全国武术对抗项目表演赛”
为了保证散打运动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 术协会作了大量的工作: 1)重视并加大了对散打科研的力度。 2)大力推广和培训散打骨干。 3)不断修改和完善竞赛规则,有1982、 不断修改和完善竞赛规则,有1982 1982、 1990、1996、1998、2000、2004年等版 1990、1996、1998、2000、2004年等版 本,逐 步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安全、精 彩的方向完善。 4)加强了项目的管理和赛风的建设
武术散打理论
青岛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
讲授内容
散打运动概述 散打技术分类 散打竞赛规则 散打的战术形式
武术散打理论
散打的定义 散打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散打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练习散打应注意的事项
散打的定义
武术的基本定义: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 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 育项目。 散打的基本定义:散打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一项互以对方技击动作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 性竞赛项目。
3、积极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 1998年至今 年至今) (1998年至今)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把散 打推向市场,按照 市场规律来运作散打比 赛,更好地促进散打运动快速健康发展。为 了吸引企业的赞助和观众的参与热情, 了吸引企业的赞助和观众的参与热情,在全国 正式的锦标赛之外,还举办了散打邀请赛、 挑战赛和争霸赛等不同形式的商业赛事。
散打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散打的起源
(1)劳动起源说: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 )劳动起源说: 祖先的生产劳动。 祖先的生产劳动。 (2)军事起源说:氏族公社时代,部落 )军事起源说:氏族公社时代, 间为了扩张土地和争夺财富, 间为了扩张土地和争夺财富,把在战斗 中比较成功的一拳一腿、 中比较成功的一拳一腿、一击一刺加以 总结,反复模仿、练习,并代代相传。 总结,反复模仿、练习,并代代相传。 因此, 因此,战争促进了格斗技能的形成和发 展。 (3)宗教起源说。 )宗教起源说。
服装护具及拳套重量
参赛者必须穿大会 指定的拳套、护头、护 指定的拳套、护头、 齿、护胸、护裆、护腿和赤脚穿护脚背; 护胸、护裆、 穿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背心和短裤;护 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拳套重量:65 公斤以下级别的拳套为230 拳套重量: 65公斤以下级别的拳套为 230 克,70公斤及以上级别的拳套为280克 70公斤及以上级别的拳套为280克
散打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散打的起源 散打的发展 古代“搏”字涵义及演变 古代“ 散手一词的使用及演革 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
散打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寓技击于体育之中、独特的对抗 形式、技术的综合多样性、技术的简单 实用性 作用:提高素质,健体防身;锻炼意志, 培养品德;竞技观赏,丰富生活;交流 技艺,增进友谊
得分标准
1、得三分 在一局比赛中,对方第一次下台;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 干部位而自己站立;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 即刻站立;用勾踢将对方踢倒而自己站立。 2、得二分 对方倒地而自己站立;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对方被强 制读秒一次;对方被警告一次等情况 3、得一分 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或下肢(脚 除外);对方消极被指定进攻后8 除外);对方消极被指定进攻后8秒内仍不进攻;主动倒地 超过3秒钟;对方受劝告1 超过3秒钟;对方受劝告1次等情况;双方先后倒地,后倒地 者也可得一分。 4、不得分 方法不清;效果不明显;;双方都下台或同时倒地;双方互 打互踢;抱缠时击中对方等情况,均不得分。主动倒地,对 方也不得分。
1、十年实验阶段(1979~1989年) 十年实验阶段(1979~1989年
★ 79年年初,国家体委决定在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 79年年初, 育学院、浙江省体委三个单位进行武术对抗项目的 试点,5月在广西南宁进行汇报表演,9 试点,5月在广西南宁进行汇报表演,9月第四届全 运会期间在石家庄公开表演。 ★ 80年10月国家体委调集试点单位的有关人员开始 80年10月国家体委调集试点单位的有关人员开始 拟定《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拟定《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征求意见稿),通过 试验修改,81年 月制定了《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试验修改,81年1月制定了《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初稿)并且按照此规则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了 全国武术散手邀请赛。自次,每年一次,不断试验, 逐步发展。 ★ 场地,护具,得分、禁用方法等的演变
竞赛方法
竞赛方法共有循环赛、 单败淘汰赛、 竞赛方法共有循环赛 、 单败淘汰赛 、 双败 淘汰赛三种。 淘汰赛三种。 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 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 局间休息1分钟, 局间休息1分钟,以三局两胜的方法计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