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典型习题1:指标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统计学习题第一章

第一章(一)练习题1、单项选择题1.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区分的依据是()。
A.研究的内容不同B.对总体数据分析研究的方法不同C.研究的范围不同D..研究的领域不同2.某大学商学院的一位老师依据本院职工2005年6月份收入资料计算出该院全体职工6月份的平均收入,并同其他院系进行比较。
该教师运用的是()方法。
A.描述统计学B.推断统计学C.理论统计学D.数理统计学3.随着统计学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成为现代统计学主流的是()。
A.描述统计学B.推断统计学C.理论统计学D.应用统计学4.构成统计总体的那些个体(单位)必须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
A.差异性B.同质性C.相关性D.可加性5.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了()。
A.统计研究的范围B.统计研究的内容C.统计研究的方法D.统计研究的依据6.当一项科学试验的结果尚未得出时,这种试验将一直进行下去。
此时我们可以将由这种试验的次数构成的总体看成()。
A.目的总体B.调查总体C.有限总体D.无限总体7.在抽样推断中,总体参数是一个()。
A.未知的量B.已知的量C.随机变量D.统计量8.某商店2005年第一季度有关资料如下:上表中包含了()变量。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随机从某个农贸市场抽取15个摊位,检查这些摊主照章纳税情况。
其中()。
A.摊位数量和纳税额都是离散变量B.摊位数量和纳税额都是连续变量C.摊位数量是离散变量,纳税额是连续变量D. 摊位数量是连续变量,纳税额是离散变量10.对于连续变量的取值通常是采用()。
A.计数的方法B.计量的方法C.汇总的方法D.估算的方法11.统计数据是一个()。
A.具体的量 D.抽象的量C.既可以是具体的量,也可以是抽象的量D.估计的量12.按企业主营业务进行分组所得的数据是()。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间距数据D.比例数据13.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成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所得到的数据属于()。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间距数据D.比例数据14.在使用间距数据度量某种现象时,零点的选定是为了()。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1

①位置居中②数值最大
③出现次数较多④出现次数最多
4.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①600元②533.33元③466.67元④500元
5.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
①变动趋势②集中趋势③离中趋势④一般趋势
试根据上述数据分成以下几组:100以下,100–200,200–400,400–800,800–1600,1600以上,并绘制频数(率)分布图表。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它们是()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④2、①③④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②⑤
三、计算题
1.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增长(%)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A
B
C
941
589
370
49.5
31
19.5
912.8
653.8
402
46.4
33.2
20.4
97
(1)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式比较合适?
(2)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②2、①3、③4、③5、①6、①7、②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简答题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2.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1)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5.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6个,即指标名称、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职工的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工龄是数量标志。
7.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工人数是属于离散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连续变量。
8.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9.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品质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数量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二、判断题1.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 T )2.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这是统计指标。
( F )3.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 F )4.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T )5.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F )6.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 T )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 F )9.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85分”是变量值。
( F )10.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 F )1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F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 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2.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统计学复习题(1)

《统计学》复习题一、选择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劳动生产率是个()指标①动态②质量③流量④强度2、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武器①解决问题②克服困难③认识社会④进行合作3、计划完成程度是个()指标①动态②流量③强度④质量4、统计有三种含义,其中()是基础①统计学②统计活动③统计资料④统计部门5、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每一个工人是()①总体单位②数量标志③指标④品质标志6、人口普查中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①登记的方便②避免重复或遗漏③扩大宣传效果④确定调查单位7、人口普查中,居民按年龄分组,宜编制()数列①组距②单项③离散④均可8、变量数列的组成要素一般是()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④四个9、某电视机厂为了检验全厂产品质量,应采用()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10、统计分组的关键是()①搜集各种原始资料②注意资料的真实性③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④绘制次数分配图1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则其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① 116.7% ② 100.5% ③ 85.7% ④ 99.5%12、我国199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89.8%,该指标为()①结构相对指标②比例相对指标③比较相对指标④动态相对指标13、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①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②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③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④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14、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两上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是()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1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①小于100% ②大于100% ③等于100% ④不等于100%16、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额是()①时期指标并实物指标②时点指标并实物指标③时期指标并价值指标④时点指标并价值指标17、统计表的分类中不含()①一览表②简单表③分组表④复合表18、时期指标的特点是()①不具有可加性②具有可加性③与时间间隔无关④只能间断计数19、对于不同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离散程度的比较,只能计算()①标准差②平均差③全距④标准系数20、是非标志标准差数值的取值范围是()① 0-0.25 ② 0-0.5 ③ 0-1 ④ 0.5-121、以1949年为最初水平,1994年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递增率时,需要开()次方。
2012新编统计学习题集 (1)(1)

统计学习题集(统计学系编写)任课教师:付志刚专业班级:财务1002 学号:********* *名:**湖南商学院统计学系编写说明为了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定量分析人才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统计学系全体教师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学著作,精心编写了这本《统计学习题集》。
本习题集共设七大题型,分别是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操作题、简答题和计算分析题。
为了与教学同步,采取分章编写的形式。
对于习题集中的每一道题目,都尽量作了标准化处理,如单项选择题中的每道题都只设计了四个备选答案、多项选择题中的每道题都只设计了五个备选大案,等等。
此外,为了方便教师教学,还附加了随机数表(部分)。
此资料凝结了统计学系各位教师的辛勤伏案劳动,仅作为学生个人学习辅助材料,请勿外传或作为经济用途使用。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习题集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各位使用者提供宝贵的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补充、修正和完善。
意见请发至:****************.cn。
编者2012年5月于湖南商学院第一章统计总论一、填空题1.统计的三种涵义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2.统计工作必须涉及:为谁统计、由谁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等基本问题.3.统计工作具有: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信息职能.4.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按资料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按统计资料的时间属性不同,分为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按统计资料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抽样资料.统计资料具有时间、空间和数据三个要素。
5.统计学按照发展阶段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按照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6. 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练习题(第1章-总量和相对指标)

《统计学》练习题(第1章中的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3、常用的反映国民经济实力的强度相对指标一般是用人均国民总产值,它反映经济与人口的比例关系。
4、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不能以实际降低率除以计划降低率,而应包括__原有基数100%____在内。
5、积累额与消费额的比例为1∶3(1),即积累额占国民收入使用额的25%(2)。
这资料中:(1)为比例相对数;(2)为结构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A )。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数C、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D、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和劳动量指标2、某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其超计划完成程度为( A )。
A、3.7%B、50%C、150%D、103.70%3、某企业7月份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C )。
A、101.94%B、166.67%C、97.94%D、1.94%4、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B )。
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量5、比例相对指标是用以反映总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内在( B )A、质量关系B、数量关系C、密度关系D、计划关系6、人口数与出生人数( C )A、前者是时期指标而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而后者是时期指标C、两者都是时点指标D、两者都是时期指标7、下列统计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A、总产量520万元B、净产值320万元C、职工人数160万人D、工人占职工人数的80%8、某车间7月份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投产,出现34件废品,全车间的废品率为1.3%。
8月份老产品下马,新产品大批投产全部制品10000件,其中废品12件,则8月份产品质量( C )A、不变B、下降C、提高D、无法确定9、人口出生率是()A、比例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三、判断题1、全国人均GDP是平均指标。
统计学练习题多选题1(可编辑)

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DE )A年末人口数B年新增人口数C月末库存量D月商品销售额D工资总额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D )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稳定作用D权数作用E平衡作用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CE )A环比法B定基法C方程式法D算术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CE )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1、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CE )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CE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 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D、说明总体特征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 )A、人口总数B、商业网点密度C、产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总产值E、进出口总额4、运用于现象发展的水平分析指标有( ABCD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增长量 D、平均增长量 E、增长速度5、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有( ABCDE )A、 B、 C、D、 E、6、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BCDE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允许误差的大小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D、总体参数的大小E、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BCE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2.统计指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BCDEA.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涵义B.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依据C.指标结构必须完整D.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E.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3.统计调查的方式有 ABCDEA.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抽样调查4.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 ABCA.区分事物的本质B.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变化C.研究现象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D.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5.下列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 ABDA.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月平均工资B.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C.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已知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E.已知某厂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6.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计算中有 CDA.比较作用B.平衡作用C.同度量作用D.权数作用E.因素分析作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B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种产品需要人工组装,现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
为比较哪种方法更
好,随机抽取10个工人,让他们分别用三种方法组装。
下面是10个工人分别用三种方法在相同时间内组装产品数量(单位:个)的描述统计量:
1.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试说明理由。
2.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试说明理由。
二.A、B两个射击运动员打靶竞争一个参赛名额,每人每次5发子弹,满分50环,连续十次,成绩如下,问,谁的成绩更优秀?
三.甲、乙两个射击运动员打靶竞争一个参赛名额,每人每次5发子弹,满分50环,连续十次,成绩如下,问,谁的成绩更优秀?
提高问题:
习题2和习题3在方法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三.甲、乙两个特种兵进行1000米狙击技能竞赛:每人每轮10发子弹,满分50环,连续40轮,初步统计成绩如下:
问1:谁的成绩更优秀?
问2:甲特种兵狙击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问3:甲特种兵狙击数据的众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