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氢加氢站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制氢工艺流程精选全文

制氢工艺流程精选全文

AV 12
AV 25 AV 17
φ8X1.5-SS
φ14X2-SS
φ14X2-SS φ14X2-SS
φ14X2-SS
φ14X2-SS
φ18X2-SS φ18X2-SS
干燥器工作过程
• 干燥部分设两台吸附干燥器(1-15、1-16)一台工作,另一台再生,互相切 换,交替工作,连续供气。
• 1)干燥器(1-15)吸附(1-16)加热再生过程。电解氢气经AV-24进入干燥 器(1-16)进行内部分子筛的加热再生,气体经氢气气体冷却器(1-18)通 过阀门AV-14、AV-13进入氢气气体冷却器1-17进入吸附干燥器1-15进行吸附 干燥再经气体过滤器1-14过滤进入下一环节。氢气中的水分在气体冷却器中 凝结经阀AV-16、AV-15定时通过排水水封(12)排凝。
A塔工作
B塔再生
上位机监控
切换 动作
冷却上水 冷却回水
排污
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有限公司氢气纯化流程图(产品气再生)
氮气 原料氢
用氢设备 氢储备系统
脱氧塔
A塔再生
B塔工作
上位机监控
切换 动作
冷却上水 冷却回水
排污
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有限公司氢气纯化流程图(产品气再生)
氮气 原料氢
用氢设备 氢储备系统
脱氧塔
补水系统
• 主要由补水箱,碱液箱,两台补水泵,一 台配碱泵组成。Ⅰ补水泵把水打入#1制氢 装置氢侧和氧侧分离器中,Ⅱ 补水泵把水 打入#2制氢装置氢侧和氧侧分离器中。配 碱泵把碱液打入电解槽中。
补水系统图
T
补水箱
碱液箱
Ⅰ补水泵 Ⅱ补水泵
配碱泵
冷却水系统
• 冷却设备有:氢(氧)分离器,碱液冷却器, 气体冷却器。

加氢站用离子压缩机及离子液体简述

加氢站用离子压缩机及离子液体简述

第 57 卷第 6 期2020 年 12 月化 工 设 备 与 管 道PROCESS EQUIPMENT & PIPINGV ol. 57 No. 6Dec. 2020加氢站用离子压缩机及离子液体简述刘泽坤1,郑刚2,张倩2,高秀峰1,李云1(1. 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西安 710049;2.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21)摘 要: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对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迅速增加,并从35 MPa 向70 MPa 发展。

是否拥有安全、稳定、高效的氢气加压加注设备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实现低成本、高压、大排量的氢气压缩机是重中之重。

首先简要介绍了加氢站的基本工作流程,之后展示了目前加氢站常用的压缩机类型,重点介绍了一种90 MPa 加氢站新型高压加氢站氢气压缩机——离子压缩机,它使用离子液体代替传统往复压缩机的固体活塞来压缩气体,在密封、洁净、传热、效率等方面具有诸多优点。

最后,对离子压缩机用离子液体的选型原则进行了阐述,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对目标离子液体的性能要求。

关键词:氢能;加氢站;离子压缩机;离子液体中图分类号:TQ 050.2;TH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281(2020)06-0047-007收稿日期:2020-11-12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效加氢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70MPa 加氢站氢气加注压缩机成套装置研发(2020C01119)。

作者简介: 刘泽坤(1996—),男,博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过程流体机械。

当今世界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和环境问题的双重挑战,氢能作为零排放、无污染、可持续的绿色能源,被认为是新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在氢的众多应用领域中,氢燃料电池汽车预期将成为氢能产业的首要突破口和重要出路,并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佳技术路线,也是我国未来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战略。

天然气制氢装置工艺过程原料及工艺流程

天然气制氢装置工艺过程原料及工艺流程

天然气制氢装置工艺过程原料及工艺流程清晰
一、天然气制氢工艺过程
1、原料:
天然气作为原料,其单位的能量超过木炭。

天然气中含氢量为3-7%,主要是由甲烷组成。

2、工艺流程:
(1)气液分离:
经热交换、放空等操作,天然气经液气分离装置分离,得到的气体为
纯净的天然气。

(2)燃烧:
经加热和压缩后,热能和机械能组合在一起,进行燃烧,产生大量的
高压热能烟气。

(3)回流:
将烟气经过扩散塔再燃烧,燃烧后的烟气进入回流管,分为气和水,
其中气液分离后的混合物进入洗涤装置,经过多次洗涤,得到纯净的氢气。

(4)冷凝:
气液分离出来的混合物经过冷凝,冷凝出的氢气填充到压缩氢气罐中,完成气体的回收。

(5)净化:
经压缩的氢气进入净化器,通过吸附塔相当于洗涤,捕集细颗粒,净化氢气。

(6)储存:
经过净化的氢气填充到存储罐中,进行氢气的长期储存,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氢气供应。

二、天然气制氢装置技术参数
(1)天然气的比热容:1.9KJ/m3·K;
(2)氢的摩尔比:1.360;
(3)氢的密度:0.093Kg/m3;
(4)氢的比热容:2.98KJ/kg·K;
(5)氢的温度:-253℃;
(6)氢气的蒸汽压:1.5kPa;。

加氢站技术路线(2017-08-30)

加氢站技术路线(2017-08-30)

加氢站技术路线2017-08-30 操作系统/新能源/技术欧美日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加氢站建设提速截止2016年1月全球正在运营的加氢站超过214座(数据来自《全球加氢站统计报告》)。

95座位于欧洲(德国为主),50座位于北美,1座在南美,1座位于澳大利亚,其他67座在亚洲(日本为主),其中121座对公众开放。

中国目前拥有4座加氢站,都处于示范状态,尚未进行商业化运营。

2015年全球加氢站建设开始提速,增加了54座加氢站,其中,日本新增28座,在所有国家中居于首;欧洲新增19座,其中4座位于德国;北美新增7座。

加氢站主流技术路线城市加氢站的技术路线可分为三类:电解水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和外供氢技术。

电解水制氢:已十分成熟电解水制氢的技术目前已经十分成熟,欧洲大多数加氢站都采用这种技术。

电解水制氢装置利用电力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后,利用压缩机将氢气以高压形式储存在储罐中,通过加注机完成向燃料电池大客车的氢气加注。

由于回收成本的问题,制氢过程中所生成的氧气一般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电解水制氢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各个站均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整体壳装式设备,十分便于安装,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同时减少了设备所占用空间。

同样是为了满足3辆Citaro燃料电池大客车的用氢需要,所以各个加氢站电解水制氢装置的设计能力相当。

天然气重整制氢: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中,制氢成本低、初始投资大天然气重整制氢具有制氢成本低的优点,并能充分依托现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经验来发展氢能基础设施,但其设备初始投资较大、制备的氢气需要经过纯化工艺方能满足燃料电池的要求。

大规模的天然气重整制氢(> 1000 Nm3/h)已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加氢站站用规模(50 -200Nm3/h)的天然气重整制氢技术目前正在开发之中。

与水电解制氢装置类似,整套装置集成在一个框架之内,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

制氢能力为100Nm3/h。

重整制氢过程所使用的天然气来自天然气公司,天然气公司将未加硫的天然气用于重整制氢,由于天然气中不含硫,通过反应器设计和燃烧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因此,重整器的燃烧烟气中几乎没有SOx、NOx等污染物,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制氢操作规程(终稿)

制氢操作规程(终稿)

第一章概述1.1主题内容本规程介绍了焦化干气(轻油)制氢装置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化工原材料及耗量指标、装置开停工操作法、岗位操作法、主要仪表及性能、事故及处理、安全环保规程等。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焦化干气(轻油)制氢装置操作及相关管理依据。

1.3引用标准Q/JSH G1102.01-2003《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管理标准》1.4工艺原理概述焦化脱后干气经碱、水洗使气体中硫含量≤300 ug/g后与氢气(开工时用系统氢气,开工正常后用自产氢气)混合(混合比例为干气中氢浓度不低于10%),经干气压缩机升压至2.7Mpa(g),经开工加热炉加热至180~280℃(视反-101床层温升情况而定)进入绝热加氢反应器(催化剂:JT-4/JT-1G)进行烯烃饱和和有机硫转化,将原料气中烯烃含量降至1.0%(V)以下,进入ZnO反应器(脱硫剂:T-305;脱氯剂JX-5A)进行脱硫脱氯,将原料气中硫含量、氯含量均降至0.5 ug/g以下。

脱硫脱氯后的原料气与水蒸气按水碳比(mol/mol)不低于5:1进行混合,将原料预热至500℃后进入转化工序。

原料气与水蒸气混合物在转化催化剂(Z417/418,T:800℃,P:2.0MPa)的作用下发生转化反应,生成H2、CO、CO2及部分残余CH4的转化气,经中压蒸汽发生器换热产生2.5MPa水蒸汽,温度降至360℃后进入中温变换工序。

转化气中的CO在中变催化剂(催化剂B110-2,T≯440℃,P:1.8MPa)的作用下与水蒸汽发生变换反应生成H2、CO2,将中变气中的CO降至3.0%(V)以下,再在低变催化剂(催化剂B202, T≯230℃,P:1.6MPa)的作用下发生同上反应,将低变气中的CO降至0.3%(V)以内,低变气经过一系列的换热分水后进入脱碳工序。

在脱碳塔内,低变气先与再生度较差的脱碳半贫液逆向接触,脱去大部分CO2,然后再与再生度较好的贫液接触将CO2含量降至1.0%(V)以下进入甲烷化工序。

2023年-2024年关于加氢操作规程

2023年-2024年关于加氢操作规程

加氢操作规程目录加氢操作规程 (1)引言 (1)背景介绍 (1)目的和意义 (2)加氢操作规程的制定 (3)制定背景 (3)制定目的 (4)制定原则 (5)加氢操作规程的内容 (6)安全要求 (6)操作步骤 (7)紧急情况处理 (8)加氢操作规程的执行与监督 (10)培训与教育 (10)操作记录与检查 (11)安全意识与责任 (13)加氢操作规程的改进与完善 (14)经验总结 (14)反馈与建议 (15)规程更新与修订 (16)结论 (17)加氢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17)对加氢操作的影响 (18)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9)引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替代传统石油能源的可持续能源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加氢作为氢能利用的重要环节,其操作规程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确保加氢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加氢。

加氢是指将氢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与氢气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加氢操作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将氢气与其他物质进行接触和反应的过程。

加氢操作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能源生产、化工工业、石油炼制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加氢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的加氢技术主要是通过热力学反应来实现,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能源消耗大、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加氢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电解水制氢技术、生物质加氢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实现加氢反应,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环境污染。

加氢操作规程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加氢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在加氢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氢气是一种高度易燃易爆的气体,具有很高的爆炸极限和燃烧速度。

因此,在加氢操作中,必须严格控制氢气的浓度和压力,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加氢操作规程-制氢

加氢操作规程-制氢

Q/SHCL加氢制氢联合装置制氢工艺操作规程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长岭分公司发布加氢制氢联合装置制氢工艺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长岭炼油化工厂加氢制氢车间制氢装置各岗位操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加氢制氢车间制氢装置的生产操作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定义3.1转化度溶液中的总K2CO3变换成KHCO2的分率。

可用以下公式表示,转化度Fc = 转化成KHCO3的K2CO3摩尔数/K2CO3的总摩尔数Fc = 0.69KHCO3/(0.69KHCO3 + K2CO3)式中: Fc --转化度KHCO3 --溶液中的碳酸氢钾浓度K2CO3 --溶液中的碳酸钾浓度3.2水碳比入转化炉水蒸汽的分子数与原料烃的碳原子数之比,称之水碳比。

水蒸汽流量(Nm3/h)水碳比 =烃类流量(Nm3/h)×总碳3.3碳空速每小时的烃类进料所含当碳元素在标准状态下全部以气体碳原子存在时所占的体积除以转化催化剂的体积所得到的空速。

即碳流量除以催化剂体积。

单位是1/h。

碳流量Nm3/h碳空速 Vc =催化剂体积m33.4转化率转化气中的总碳的体积百分数与CO、CO2体积百分数之比叫转化率。

CO%+CO2%转化率 X =CO%+CO2%+CH4%3.5变换率在变换过程中,一氧化碳反应了的百分数叫变换率。

CO入%-CO出%变换率X = ×100%CO入(1+CO出%)3.6硫容在满足脱硫要求条件下,每100公斤脱硫剂吸收硫的公斤数叫硫容。

常以百分数表示:(进口平均含硫-出口平均含硫)mg/Nm3总硫容 = 原料气总处理量××100%脱硫剂装填量3.7平衡温距平衡温距是转化出口的实际温度与转化出口气组成的平衡温度的差值。

加氢车间工艺描述

加氢车间工艺描述

加氢车间工艺描述1、制氢装置:制氢工艺采用轻烃蒸汽转化法制氢,制氢装置设计以催化干气为原料为主。

转化制氢过程可分为原料净化、轻烃蒸汽转化、CO中温变换等过程。

制氢装置全系统包括原料气压缩、原料气精制、轻烃蒸汽转化、CO中温转换、余热锅炉、PSA等部分。

制氢工艺基本过程是:原料气进入精制系统加氢、脱硫反应器,在一定的操作温度、氢气压力和空速条件下,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烯烃饱和、脱硫、脱氯化学反,把原料气中有机硫化物、氯化物脱除,烯烃完全饱和。

精制原料气进入转化炉炉管,并在一定压力、温度、空速、水碳比条件下,通过转化催化剂作用,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甲烷,进入中变反应器,通过中温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使CO与水蒸汽进行中温变换反应生成氢气和CO。

中变气2进入PSA氢提纯装置,进行变压吸附脱除中变气中杂质,得到纯度99.9%的高纯度氢气。

2、柴油加氢装置加氢精制工艺主要是用于油品精制方面,其目的是除掉油品中的硫、氮、氧化合物,饱合油品中烯烃以及去掉油品中金属、非金属杂质。

本套以催化柴油、常柴的混合油为原料,经过加氢反应进行脱硫、脱氮、烯烃饱和等反应,生产满足国五要求的精制柴油。

工艺流程如下:混合原料经预热后热氢混合后进入反应炉加热升温。

进入反应器进行加氢脱硫、脱氮、脱氧反应。

加氢反应产物经冷却进入高、低压分离系统进行气、液、水三相分离。

分离出的氢气进入循环氢压缩机建立临氢系统氢气循环。

柴油进入汽提塔进行硫化氢汽提。

汽柴油进入分馏塔进行分馏。

3、汽油加氢装置汽油加氢装置根据催化裂化汽油中硫、烯烃、芳烃含量的分布特点,将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LCN和HCN两个汽油馏分。

HCN部分在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缓和条件进行加氢脱硫反应,,LCN部分不经过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从而使芳烃基本不饱和,烯烃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从而实现在脱硫的同时辛烷值损失最小。

该装置由预加氢部分,预分馏部分,选择性加氢部分,汽提部分及公用工程部分组成,原料油为催化汽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氢加氢站工艺流程
1.气化
2.净化
液氢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杂质,如氧气、水蒸汽、氮气、甲烷等。

这些
杂质会对氢燃料电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净化过程将其去除。


化主要包括压力摩尔吸收法和膜分离法。

压力摩尔吸收法是利用吸附剂对
杂质进行吸附,吸附后再通过逆流脱附恢复吸附剂的方法实现杂质的分离。

而膜分离法则是利用气体在膜材上的渗透性差异,通过驱动力使得杂质被
分离出来。

3.压缩
气化和净化后的氢气需要被压缩,以便存储和加注给氢燃料电池车辆。

压缩可以采用多级压缩机,可以将氢气压缩至较高的压力,一般为350-
700 bar。

压缩机需要具备高效、稳定及安全的特点,以满足氢燃料电池
车辆短时间内高强度的加氢需求。

4.储存
压缩后的氢气需要以安全、高效的方式储存。

常见的储能方式有高压
钢瓶储气罐和液氢储存罐。

高压钢瓶储气罐适用于储存高压氢气,一般采
用钢瓶进行储存。

液氢储存罐则适用于储存液态氢,储存容量相对较大,
并且需要进行保冷以保持液氢处于低温状态。

除了上述的主要工艺流程外,液氢加氢站还需要配备一系列辅助设备
和安全设施,如氢气检测、泄漏报警、消防设备等,以确保加氢站的安全
运行。

总之,液氢加氢站的工艺流程涵盖了气化、净化、压缩和储存四个主要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处理,液态氢得以转化为压缩气态氢,并且去除了杂质,以满足氢燃料电池车辆的加氢需求。

这个流程需要高效、稳定和安全的设备和控制系统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