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总结和强化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必修3概率部分知识点总结及习题训练教师版

高一数学必修3概率部分知识点总结及习题训练教师版

概率部分知识点总结事件:____________,确定性事件: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随机事件的概率(统计定义):一般的,如果随机事件A 在n 次实验中发生了m 次,当实验的次数n 很大时,我们称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____P A概率是频率的__________,频率是概率的_________概率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① 对任意的一个随机事件A ,有_________ ② ,__,__P P 用和分别表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则有③如果事件,:________A B P A B和互斥则有古典概率: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概率模型成为古典概型 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个n ,则每一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__,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的m 个等可能的基本事件,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___P A求古典概型概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何概型:一般地,一个几何区域D 中随机地取一点,记事件“改点落在其内部的一个区域d 内”为事件A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__________(一般地,线段的测度为该线段的长度;平面多变形的测度为该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像的测度为其体积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① 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互斥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互斥事件对立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称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事件A 的对立事件 记为:A注意:① 若, B , , B , 中最多有一个发生则为互斥事件A A 可能都不发生,但不可能同时发生 ,从集合的关来看两个事件互斥,即指两个事件的集合的交集是空集 ② 对立事件是指的两个事件,而且必须有一个发生,而互斥事件可能指的很多事件,但最多只有一个发生,可能都不发生 ③ 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④ 从集合论来看:表示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集合的交集都是空集,但两个对立事件的并集是全集 ,而两个互斥事件的并集不一定是全集 ⑤ 两个对立事件的概率之和一定是1 ,而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小于或者等于1 ⑥ 若事件B A ,是互斥事件,则有()()()B P A P B A P +=+ ⑦ 一般地,如果n A A A ,...,,21 两两互斥,则有()()()()n n A P A P A P A A A P +++=+++......2121 ⑧ ()()A P A P -=1 ⑨ 在本教材中n A A A +++...21 指的是n A A A ,...,,21 中至少发生一个⑩在具体做题中,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书写过程,设处事件来,利用哪种概型解题,就按照那种概型的书写格式,最重要的是要设出所求的事件事件A 和事件B 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A 和事件B 的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选讲:例1. 在大小相同的6个球中,4个是红球,若从中任意选2个,求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分析】题目所给的6个球中有4个红球,2个其它颜色的球,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思路有不同的解法解法1:(互斥事件)设事件 A 为“选取2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则其互斥事件为A 意义为“选取2个球都是其它颜色球”()()()1514151 - 1A P - 1 A P 151 2)56(1A P ===∴=⨯=答: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1514.解法2:(古典概型)由题意知,所有的基本事件有15256=⨯种情况,设事件 A 为“选取2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而事件A 所含有的基本事件数有1423424=⨯+⨯所以()1514=A P 答: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1514.变式训练1: 在大小相同的6个球中,2个是红球,4 个是白球,若从中任意选取3个,求至少有1个是红球的概率?解法1:(互斥事件)设事件 A 为“选取3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则其互斥事件为A , 意义为“选取3个球都是白球”()()()54 51 - 1A P - 1 A P 51425364 123)456(123234A P 3634===∴=⨯⨯=⨯⨯⨯⨯⨯⨯⨯⨯==C C 答:所选的3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54 . 解法2:(古典概型)由题意知,所有的基本事件有2012345636=⨯⨯⨯⨯=C 种情况,设事件 A为“选取3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而事件A 所含有的基本事件数有16234241224=⨯⨯=⨯+⨯C , 所以 ()542016==A P答:所选的3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54.变式训练2:盒中有6只灯泡,其中2只次品,4只正品,有放回的从中任抽2次,每次抽取1只,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第1次抽到的是次品(2)抽到的2次中,正品、次品各一次解:设事件A 为“第1次抽到的是次品”, 事件B 为“抽到的2次中,正品、次品各一次”则 ()3162==A P ,()94664224=⨯⨯+⨯=B P (或者()9462646462=⨯+⨯=B P ) 答:第1次抽到的是次品的概率为31 ,抽到的2次中,正品、次品各一次的概率为94变式训练3:甲乙两人参加一次考试共有3道选择题,3道填空题,每人抽一道题,抽到后不放回,求(1)甲抽到选择题而乙抽到填空题的概率?(2)求至少1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 【分析】(1)由于是不放回的抽,且只抽两道题,甲抽到选择题而乙抽到填空题是独立的,所以可以用独立事件的概率(2)事件“至少1人抽到选择题”和事件“两人都抽到填空题”时互斥事件,所以可以用互斥事件的概率来解:设事件A 为“甲抽到选择题而乙抽到填空题”,事件B 为“至少1人抽到选择题”,则B 为“两人都抽到填空题”(1)()()⎪⎪⎭⎫ ⎝⎛=⨯⨯===⨯=1035633 1035363261313P P P A P A P 或者 (2)()()⎪⎪⎭⎫ ⎝⎛===⨯=51 5152632623P P B P B P 或者 则 ()()545111=-=-=B P B P 答:甲抽到选择题而乙抽到填空题的概率为103,少1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为 54. 例2.将一颗骰子向上抛掷两次,所得点数分别为a 和b ,则函数()221y x a b x =-++在[]5,7上不是单调函数的概率是( )A.14B.16C.536D.12C.因为函数()221y x a b x =-++在[]5,7上不是单调函数,所以对称轴落在区间内,则有57a b <+<,而*a b N +∈,得6a b +=,这时(),a b 的取值有()()()()()5,1,4,2,3,3,2,4,1,5共5种,总数有36种,故所求的概率为536. 变式训练1:设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b ax x ,若a 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设事件A 为“方程022=++b ax x 有实根”。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知识点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3(新课标)第三章 概 率(知识点)3.1 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性质1、 基本概念:(1)必然事件:一般地,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简称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简称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 的确定事件,简称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简称随机事件;(5)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A 、B 、C ……表示.(6)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n 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

(7)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 A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nn A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接近某个常数。

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8)任何事件的概率是0~1之间的一个确定的数,它度量该事件发生的的可能性.2 概率的基本性质1)一般地、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作B⊇A(或A⊆B).不可能事件记作Ø,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2)如果事件C1发生,那么事件D1一定发生,反过来也对,这时我们说这两个事件相等,记作C1=D1.一般地,若B⊇A,且A⊇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A=B.3)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或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A∪B(或A+B).4)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A∩B(或AB).5)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Ø),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不可能同时发生.6)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有且仅有一个发生.任何事件的概率在0~1之间,即0≤P(A)≤1.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3.2 古典概型基本概念:⑴基本事件: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基本事件有如下特点:① 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② 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⑵古典概型的特点:①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②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3.1.1 —3.1.2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1、基本概念:(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nA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n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nA(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n,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1、基本概念:(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 ∪B)= P(A)+ P(B)=1,于是有P(A)=1—P(B)2、概率的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2)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1)事件A发生B不发生;(2)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归纳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归纳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归纳聪明出于勤劳,天赋在于积聚。

小编预备了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希望能协助到大家。

一.随机事情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1、基本概念:(1)肯定事情: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作的事情,叫相关于条件S的肯定事情; (2)不能够事情: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作的事情,叫相关于条件S的不能够事情; (3)确定事情:肯定事情和不能够事情统称为相关于条件S确实定事情;(4)随机事情:在条件S下能够发作也能够不发作的事情,叫相关于条件S的随机事情;(5)频数与频率:在相反的条件S下重复n次实验,观察某一事情A能否出现,称n次实验中事情A出现的次数nA为事情A出现的频数;称事情A出现的比例fn(A)=nnA为事情A出现的概率:关于给定的随机事情A,假设随着试验次数的添加,事情A发作的频率fn(A)动摇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情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络:随机事情的频率,指此事情发作的次数nA与实验总次数n的比值nnA,它具有一定的动摇性,总在某个常数左近摆动,且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时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情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情发作的能够性的大小。

频率在少量重复实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情的概率二.概率的基本性质1、基本概念:Page 8 of 8(1)事情的包括、并事情、交事情、相等事情(2)假定AB为不能够事情,即AB=ф,那么称事情A与事情B互斥;(3)假定AB为不能够事情,AB为肯定事情,那么称事情A与事情B互为统一事情;(4)当事情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假定事情A与B为统一事情,那么AB为肯定事情,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1)肯定事情概率为1,不能够事情概率为0,因此01; 2)当事情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3)假定事情A与B为统一事情,那么AB为肯定事情,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4)互斥事情与统一事情的区别与联络,互斥事情是指事情A 与事情B在一次实验中不会同时发作,其详细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情A发作且事情B不发作; (2)事情A不发作且事情B发作;(3)事情A与事情B同时不发作,而统一事情是指事情A 与事情B有且仅有一个发作,其包括两种情形;(1)事情A发作B不发作;(2)事情B发作事情A不发作,统一事情互斥事情的特殊情形。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小结与复习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小结与复习
7
1 a 1 的概率P= (3)使四棱锥M-ACBD的体积小于 = 3 a 3 1 1 1 3
(2)点M距离ABCD及面A1B1C1D1的距离都大于
a 3
6
a
的概率P=
3 2 1 aaa 3
a
aa
1 2
(三)、课堂练习:1、某人进行打靶练习,共射击10次, 其中有2次中10环,有3次环中9环,有4次中8环,有1次未 中靶,试计算此人中靶的概率,假设此人射击1次,试问中 靶的概率约为多大?中10环的概率约为多大?
20
205109 Nhomakorabea(四)、课堂小结:1.初步理解必然现象和随机 现象的概念;2.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世间、随 机事件,基本事件以及基本事件空间,并能够写 出基本事件空间 ;3.初步理解概率和频率的概 念,能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4.了解互斥事件和 互为对立事件的概念,能熟练使用概率的加法公 式;5.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理解古典概型的两 个特征;6.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7.理解几何 概型的条件,会应用几何概型的定义解答相应问 题。 (五)、作业布置:复习题三中A组4、5、7 B 组3 五、教学反思:
4
(二)、 知识运用探析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B 概率为0 的事件一定是不可能事件 C 事件A、B的和事件的概率等于事件A、B的概率的和 D 如果A与B是互斥事件,那么 A 与 B 也是互斥事件 简析:[A] 例2、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明的成绩在80分以上的概率是 0.18,在70~79分的概率是0.45,在60~69分的概率是0.09, 则小明此次考试几个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设小明的成绩在80分以上,70~79分,60~69分分别 为事件A,B,C, 由公式可知, 即小明此次考试及格的概率是0.82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A版)第三章概率3.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A版)第三章概率3.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3 18
)
B.
4 18
C.
5 18
D.
6 18
答案: C 解析: 正方形四个顶点可以确定
6 条直线,甲乙各自任选一条共有 36 个基本事件.4 组邻边和对角线中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10 5 的情况有 5 种,包括 10 个基本事件,根据古典概型公式得到结果 p = . = 36 18
4. 有 20 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标有两个连续的自然数 k , k + 1 ,其中 k = 0, 1, 2, ⋯ , 19 .从这 20 张卡片中任取一 张,记事件"该卡片上两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例如:若取到标有 9, 10 的卡片,则卡片上两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为
所以取出的 2 个球一个是白球,另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P ( B) =
某高级中学共有学生 3000 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
8 . 15
已知在全校学生中抽取 1 名学生,抽到高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 0.18 . (1)求 x 的值; (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学生中抽取 120 名学生,问应在高三年级抽取学生多少名? (3)在(2)的前提下,已知 y ⩾ 345 ,z ⩾ 345,求高三年级男生比女生多的概率. 解:(1)因为 (2)高三年级总人数为
y = kx + b 不经过第三象限的概率为 (
A.
2 9
B.
1 3
)
C.
4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5 9
答案: A 解析: 若直线
y = kx + b 不经过第三象限,则有 { k = −1, 和 { k = −1, b = 1, b = 2.
则满足条件的概率为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归纳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归纳

2019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归纳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1、基本概念:(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nnA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nnA,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二.概率的基本性质1、基本概念:Page 8 of 8(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1; 2)当事件A与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 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 (2)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 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1)事件A发生B不发生;(2)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必修三概率单元知识总结以及重点强化复习

必修三概率单元知识总结以及重点强化复习
(Ⅰ)求取出的3张卡片都标有数字0的概率;
(Ⅱ)求取出的3张卡片数字之积是4的概率;
(Ⅲ)求取出的3张卡片数字之积是0的概率.
解:(I)记“取出的3张卡片都标有数字0”为事件A.
(Ⅱ)记“取出的3张卡片数字之积是4”为事件B,
(Ⅲ)记“取出的3张卡片数字之积是0”为事件C.
例2: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 和 .假设两人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 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 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3.2.1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1、(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
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A)=
3.3.1—3.3.2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
1、基本概念:
(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知识点总结及强化训练一、 知识点总结3.1.1 —3.1.2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1)必然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 的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n(A)=n n A为事件A 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n n A,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2)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即A ∩B=ф,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3)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A ∪B 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4)当事件A 与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 ∪B)= P(A)+ P(B);若事件A 与B 为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所以P(A ∪B)= P(A)+ P(B)=1,于是有P(A)=1—P(B)2、概率的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 与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 ∪B)= P(A)+ P(B);3)若事件A 与B 为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所以P(A ∪B)= P(A)+ P(B)=1,于是有P(A)=1—P(B);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 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 发生且事件B 不发生;(2)事件A 不发生且事件B 发生;(3)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 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1)事件A 发生B 不发生;(2)事件B 发生事件A 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3.2.1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1、(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 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②求出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 (A )=总的基本事件个数包含的基本事件数A3.3.1—3.3.2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1、基本概念:(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 (A )=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1) 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二、强化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B. 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C.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D. 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2.掷一枚骰子,则掷得奇数点的概率是( )A.61B. 21C.`31 D. 41 3.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连续抛掷1000次,那么第999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9991 B.10001C.1000999D.21 4.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与C 互斥B. B 与C 互斥C. 任何两个均互斥D. 任何两个均不互斥5.从一批羽毛球产品中任取一个,其质量小于4.8g 的概率为0.3,质量小于4.85g 的概率为0.32,那么质量在[4.8,4.85](g )范围内的概率是( ) A. 0.62B. 0.38C. 0.02D. 0.686.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出现两个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21B.41C.31D.81 7.甲,乙两人随意入住两间空房,则甲乙两人各住一间房的概率是( ) A.31. B.41C.21D.无法确定8.从五件正品,一件次品中随机取出两件,则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好是一件正品,一件次品的概率是 A. 1B.21C.31D.32 9.一个袋中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现从袋中取出1球,然后放回袋中再取出一球,则取出的两个球同色的概率是( ) A.21B.31C.41D.52 10.现有五个球分别记为A 、C 、J 、K 、S ,随机放进三个盒子,每个盒子只能放一个球,则K 或S 在盒中的概率是( )A.101B.53C.103D.109 11、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 、n 作为点P 的坐标,则点P 落在圆x 2+y 2=25外的概率是 A.536B.712C.512D.1312、从1、2、3、4、5、6这6个数字中,不放回地任取两数,两数都是偶数的概率是A.12B.13C.14 D. 1513、在面积为S 的△ABC 的边AB 上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大于4S的概率是( )A. 21B. 34C. 41D. 2314、在500mL 的水中有一个草履虫,现从中随机取出2mL 水样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则发现草履虫的概率是( ) A. 0.5 B. 0.4 C. 0.004 D. 不能确定15、如图所示,随机在图中撒一把豆子,则它落到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12B.34C.38D.1816、同时掷3枚硬币,那么互为对立事件的是( )A.至少有1枚正面和最多有1枚正面B.最多1枚正面和恰有2枚正面C.至多1枚正面和至少有2枚正面D.至少有2枚正面和恰有1枚正面17、下列事件中,①如果a 、b 是实数,那么b+a=a+b ;②某地1月1日刮西北风;③当x 是实数时,x 2≥0;④一个电影院白天的上座率超过50%,随机事件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8、从甲、乙、丙、丁4人中选3人当代表,则甲被选中的概率是( )A.14 B.12 C.13 D.34 19、一箱内有十张标有0到9的卡片,从中任选一张,则取到卡片上的数字不小于6的概率是( )A.13B.35C.25D.1420、盒中有10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8个白球、2个红球,则从中任取2球,至少有1个白球的概率是( ) A.4445B.15C.145D.899021、甲、乙二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是30%,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50%,则甲不输的概率是( ) A. 30% B. 20% C. 80% D. 以上都不对22.某小组有三名女生,两名男生,现从这个小组中任意选出一名组长,则其中一名女生小丽当选为组长的概率是___________23.掷两枚骰子,出现点数之和为3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24.某班委会由4名男生与3名女生组成,现从中选出2人担任正副班长,其中至少有1名女生当选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25.我国西部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在下列区间内的概率如下表所示:则年降水量在 [ 200,300 ] (m,m )范围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6、向面积为S 的△ABC 内任投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小于2S的概率是_________。

27、有五条线段,长度分别为1,3,5,7,9,从这五条线段中任取三条,则所取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为_______28、在等腰Rt △ABC 中,在斜边AB 上任取一点M ,则AM 的长小于AC 的长的概率为_______ 29.在200件产品中,192有件一级品,8件二级品,则下列事件: ①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一级品; ②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二级品; ③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不全是二级品;④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其中不是一级品的件数小于100,其中 是必然事件; 是不可能事件; 是随机事件。

30.投掷红、蓝两颗均匀的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至多一颗骰子出现偶数点的概率是_____。

31.在区间(0,1)中随机地取出两个数,则两数之和小于65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2.在500ml 的水中有一个草履虫,现从中随机取出2ml 水样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则发现草履虫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3.有一种电子产品,它可以正常使用的概率为0.992,则它不能正常使用的概率是 。

34.一个三位数字的密码键,每位上的数字都在0到9这十个数字中任选,某人忘记后一个号码,那么此人开锁时,在对好前两位数码后,随意拨动最后一个数字恰好能开锁的概率为___ 35.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出现两个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36.从五件正品,一件次品中随机取出两件,则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好是一件正品,一件次品的概率是 。

37、如图,在边长为25cm 的正方形中挖去边长为23cm 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现有均匀的粒子散落在正方形中,问粒子落在中间带形区域的概率是多少?38、如图,在墙上挂着一块边长为16cm的正方形木板,上面画了小、中、大三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2cm,4cm,6cm,某人站在3m之外向此板投镖,设投镖击中线上或没有投中木板时都不算(可重投),问:(1)投中大圆内的概率是多少?(2)投中小圆与中圆形成的圆环的概率是多少?(3)投中大圆之外的概率是多少?39、有100张卡片(从1号至100号),从中任取一张,计算:(1)取到卡号是7的倍数的有多少种?(2)取到卡号是7的倍数的概率。

40、甲、乙两人约定在6时到7时之间在某处会面,并约定先到者应等候另一个人一刻钟,过时即可离去,求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的硬币任意掷在这个平面上,求硬币不与41.平面上画了一些彼此相距2a的平行线,把一枚半径r a任何一条平行线相碰的概率.42.现有一批产品共有10件,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3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2)如果从中一次取3件,求3件都是正品的概率.高中数学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知识点总结及强化训练 参考答案:22.51 23. 181 24 7525. 0.25 26、34 27、3102829.③,④; ②; ① 30.34 31.257232.0.004 33.0.008 34.110 35.14 36.1337. 解:因为均匀的粒子落在正方形内任何一点是等可能的,所以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