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保存

合集下载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之贮藏保存(作物育种技术课件)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之贮藏保存(作物育种技术课件)

贮存温度
贮存年限
0℃
158年
5℃
71年
10℃
32年
种子仍有90%的发芽率。
当温度恒定为5℃时,
种子含水量 贮存年限
4%
148年
6%
71年
8%
34年
10%
16年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二:贮藏保存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已 源长期贮存的环境条件,并尽可能提高运行管理的 自动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温度30-0℃,每降低5℃,种子的寿 命延长1倍。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作物育种技术 》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二:贮藏保存
2016.02.28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二:贮藏保存
对于数量众多的种质资源如果都采用种植保 存的方式,不但在人力、物力、土地上有很大的 负担,而且容易产生差错或生物学混杂,甚至造 成某些材料的丢失。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二:贮藏保存
为克服上述问题,可采用贮藏保存的方法, 即用控制贮藏时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方法,来长 期保存种质资源的生活力。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陆续在北京、湖 北、一般为—10℃,相对湿度为30%~40%,中 期库温度为0~5℃,相对湿度为50%~60%。
国家种质库 (中国农科院),在青海西 宁建成复份库
中国国家种质库
• 长期库
是中期库的后盾,防备中期库种质丢失, 一般不分发种子;为确保遗传完整性,只有在 必要时才进行繁殖更新,库温在-10 ~ -15℃, 相对湿度35%,种子含水量5%~8%,种子存 入盒口密封的种子盒内,每5~10年检测种子 发芽力,要求能安全贮存种子50~100年。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二:贮藏保存
• 短期库

全面收集、妥善保存、种质资源

全面收集、妥善保存、种质资源

主题:种质资源的全面收集、妥善保存与应用一、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种质资源是农作物和家畜的遗传物质,是农业生产和科研的基础。

种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对于提高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种质资源的全面收集1. 挖掘地方品种地方品种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具有重要的遗传背景。

挖掘和收集地方品种对于丰富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引进外来品种通过国际交流合作、科学考察等途径,引进外来品种,丰富国内的种质资源。

针对引进的外来品种,应进行必要的鉴定和评价,确保其安全性和适应性。

三、种质资源的妥善保存1. 建立种质资源库建立多样化的种质资源库,包括种子库、基因库等,以妥善保存各类种质资源。

建立科学的管理和保护体系,确保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制定保存政策针对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制定相应的保存政策和措施,包括人工保存、冷冻保存、冷藏保存等方式,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四、种质资源的应用1. 遗传改良利用种质资源进行遗传改良,培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2. 科学研究种质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通过对种质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可以深入了解遗传变异规律,推动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五、加强管理与合作1.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种质资源管理制度,确保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符合法律法规,保障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2. 开展国际合作加大对国际种质资源的开放与合作,促进种质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提升我国种质资源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六、结语全面收集、妥善保存和应用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加强对种质资源的管理与合作,将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全社会共同重视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推动种质资源的全面收集、妥善保存和应用。

6种质资源保存

6种质资源保存

三、种质保存的方法
按保存的地理位置分为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 原地保存是在原来的生态环境条件下 , 就地保 存 , 自我繁殖品种资源,一般野生品种资源采用 这种方式保存 , 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天然公园等; 异地保存是将种子或植株保存于该品种资源原产 地以外的地区,这种保存可采用植物园、种质园、 种质库等形式或采用试管保存形式。 按照保存的具体方法 , 品种资源的保存可和主要环节 在液氮中(-196℃),几乎所有的细胞代谢活动 停止,仅保存细胞的活力和形态发生的潜力。当解冻后, 能够恢复再生能力。 超低温保存比较复杂,哪一步操作不当,都会使 细胞受伤害,失去再生能力。
注:超低温通常指低于-80 ℃的低温,保存介质或容器 有干冰(-79℃)、超低温冰箱(-80-150 ℃)、液氮(196℃)和液氮蒸气相(-140℃)等,其中液氮最常用。
(2)慢速冷冻法 将植物材料从0℃ 或者其它预处理 温度以降温速度为1-2 ℃/min从起始温 度降到-100 ℃ ,稳定1h后投入液氮中 保存或以此降温速度降至-196 ℃。 在这种降温速度下,细胞内水分有 充分的时间不断渗入到细胞外结冰,使 细胞内水分减少到最底限度,避免细胞 内结冰
(3)预冷冻法 投入液氮前,需经过短暂时间的低温 锻炼的方法 ①两步冷冻:慢速冷冻至-40 ℃,停留一 段时间,快速冷冻。 ②逐级冷冻:材料通过不同温度等级降温 至-40 ℃,停留一段时间,投入液氮快速 冷冻。
(4)干燥冷冻 将材料置于27-29 ℃烘箱内降低植物 含水量,在投入液氮中保存。此法可以防 止材料冻死。
5、材料保存 -196℃液氮冰箱中或液氮罐中保存。 6、保存材料解冻 解冻速度是解冻技术关键,一般在 37℃的热水浴中解冻。 解冻速度慢,细胞内容易发生再结晶, 而导致细胞死亡。 解冻速度快,来不及再结晶,细胞存 活。

第10章_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第10章_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2020/7/18
三、低温保存的优点
低温保存的技术操作简单,需要设备 少,投资小,技术成熟,存活率高,保 存时间长等特点为。可以作为植物种质 资源的中长期保存方法。
2020/7/18
三、低温保存的优点
1、低温保存的技术操作简单。 以魔芋为例,选取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 建立试管苗无性系;选取生长健壮的、芽大 小为1.5cm的材料移入保存培养基,于25℃ ,光照度1000lx,12h条件下培养一周;转 入4℃黑暗中保存。材料每6个月继代培养一 次,继代培养时,从形态、经济性状、生理 生化等方面进行遗传稳定性鉴定。
2020/7/18
华南植物园
2020/7/18
西双版纳植物园
2020/7/18
三、保存方式的利弊
1、 原生境保存和异地保存
弊: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土地,在实际中很难实施 ,而且易受自然灾害、虫害和病害的侵袭,造成植物资 源的丧失。
2、 种质库(种子)保存
弊:1)生活力随储存期的延长逐渐丧失;2)无性繁殖的 植物(如苹果、柑橘等)难于采用种子保存;3)采用 无性繁殖来保持其优良性状的植物(许多果树),用种 子繁殖后代会发生变异;4)顽拗型种子植物(芒果、 椰子、油棕等)因其种子不易干燥脱水和低温储藏,不 宜用种子保存或保存难度很大;5)有些植株不产生种 子,如脐橙、香蕉;6)易遭自然灾害袭击而使种质资 源丢失。
2020/7/18
二、常温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2、生长抑制剂保存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生长抑制剂以减缓培养材料的生长,达 到长期保存种质材料的保存方法。 生长调节剂:
脱落酸(ABA)、青鲜素、矮壮素(CCC)、多效唑等 使试管苗生长缓慢,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移栽成活率高。
2020/7/18

第十一章 种质资源的保存

第十一章  种质资源的保存
第十一章 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资源的保存
引言 抑制生长保存 冷冻保存
引言
种子贮存的局限 种子贮存的局限
种子的生活力随贮存期的延长逐渐消失; 种子的生活力随贮存期的延长逐渐消失; 对于无性繁殖的植物,难于采用种子保存; 对于无性繁殖的植物,难于采用种子保存; 种子贮存易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丢失; 种子贮存易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丢失; 种子保存后代,会产生变异,不能保持母本的有优良性状. 种子保存后代,会产生变异,不能保持母本的有优良性状.
离体种质保存的缺点 离体种质保存的缺点
对于限制或延缓生长的处理,需定期转移,连续继代培养; 对于限制或延缓生长的处理,需定期转移,连续继代培养; 易受微生物污染或发生人为差错; 易受微生物污染或发生人为差错; 多次继代培养有可能造成遗传变异及材料的分化和再生能力的逐渐丧 失。
抑制生长保存
低温保存
种质外植体材料在非冻结的低温下,老化程度减慢, 种质外植体材料在非冻结的低温下,老化程度减慢,因而导致继代间隔时间 延长。 延长。
解冻方法
快速解冻法 把在-196℃下冷冻起来的材料直接投入37℃ 40℃ 把在-196℃下冷冻起来的材料直接投入37℃—40℃的温 下冷冻起来的材料直接投入37℃ 40℃的温 水浴中解冻,速度大约是500℃~700℃每分钟。 水浴中解冻,速度大约是500℃~700℃每分钟。 500℃ 每分钟 慢速解冻法 将超低温保存的材料先置于0℃低温下, 将超低温保存的材料先置于0℃低温下,然后逐渐升至室 0℃低温下 内温度,让其慢慢解冻。 内温度,让其慢慢解冻。
生长抑制剂
在培养基中加进生长抑制剂能有效地减缓植株生长如B9和CCC。 在培养基中加进生长抑制剂能有效地减缓植株生长如B9和CCC。 B9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冷冻保存:将种子、胚胎、胚乳、芽等种质资源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保存,常见的冷冻保存方法包括液氮冷冻、超低温冷冻等。

2. 冷谷保存:将种质资源放入干燥的低温环境中保存,例如在干燥剂中保存。

3. 真空保存:将种质资源放入真空中进行保存,可以减少氧气的作用,减缓种质资源的老化和分解。

4. 无菌保存:将种质资源置于无菌条件下进行保存,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

5. 酶处理保存:通过添加酶来保护种质资源,例如添加抗氧化酶来延缓氧化反应,添加脱水酶来抑制水分的作用等。

6. 组织培养保存:将种质资源进行组织培养,使其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以便长期保存。

7. 动物胚胎冻存:将种质资源保存在胚胎的形态中,通过冷冻来延长胚胎的存活时间,从而保存种质资源。

以上是常见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不同的种质资源和保存目的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保存。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鉴定和利用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鉴定和利用

将种质资源作为育种材料创造出新品种。 潜在利用 — 对有育种价值但目前还未利用的 资源加以保存,以待研究鉴定和利用 1.特征特性鉴定 2.基础理论研究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关键词
就地保直接利用 种质资源间接利用 种质资源潜在利用 1.种质资源的保存有哪些方式? 2.种质资源的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3.种质资源创新有何意义? 4.种质资源创新有哪些途径? 5.种质资源如何利用?
(三)种质资源的利用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 最终目的是为 了有效的利用。利用方式-般可分为: 直接利用 间接利用 潜在利用

直接利用 —对搜集到的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开 发潜力、可取得经济效益的种质材料 ,可直接用于 生产。 间接利用 —间接利用对在当地表现不很理想或不能
直接应用生产、但具有明显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 , 可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例如 , 美国以从印度搜集 的抗白粉病的野生甜瓜作抗病种质 , 和栽培品种杂 交后, 选育出抗白粉病的甜瓜品种, 在生产上起了很 大作用。有些种质材料既可直接利用 , 也可间接利 用。例如 , 我国的月季传入欧洲后 , 既作直接观赏, 又作为育种材料, 通过杂交, 培育出了新的品种和新 的月季类型。
第四章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第四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鉴定 和利用 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 环境保存种质资源。

一、种质资源的保存
1 就地保存 通过保护种质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 达到保护种质的目的。如划定自然保护区。
2 种质圃保存 是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 长地,集中改种在植物园、资源圃等地 保存。 3 种子保存 绝大多数种子可在低温干 燥的条件下保存。 (0-5℃,空气相对湿度32%-37%,可贮 藏10年;-10— -15℃,空气相对湿度 32%-50%,可保存30-50年。)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h
9
三、保存方式的利弊
1、 原生境保存和异地保存
弊: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土地,在实际中很难实施, 而且易受自然灾害、虫害和病害的侵袭,造成植物资源 的丧失。
2、 种质库(种子)保存
弊:1)生活力随储存期的延长逐渐丧失;2)无性繁殖的
植物(如苹果、柑橘等)难于采用种子保存;3)采用
无性繁殖来保持其优良性状的植物(许多果树),用种
第十章 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

h
1
概述
一、定义
➢ 植物种质资源(又称品种资源、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
是指携带各种不同遗传物质的植物总称,包括栽培,野 生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品种或品系。是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抗 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是生物技术研究取之不尽的基因 来源。
子繁殖后代会发生变异;4)顽拗型种子植物(芒果、
椰子、油棕等)因其种子不易干燥脱水和低温储藏,不
宜用种子保存或保存难度很大;5)有些植株不产生种
子,如脐橙、香蕉;6)易遭自然灾害袭击而使种质资
源丢失。
h
10
三、保存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利弊
3、离体保存
是将植物外植体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组织培养, 并贮存在各类生长抑制条件下,使其缓慢生长或 停止生长,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而在需要利 用时可迅速恢复正常生长。





h
23
第三节
植物物种资源的超低温保存
一、物种资源超低保存的发展概况 二、物种资源超低温保存的原理 三、超低温保存的基本程序 四、超低温保存的实例
h
24
一、物种资源超低保存的发展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4
入库种子定位:A010201 A是冷库编号,01为架子排号,02为架子层号,01为种子 筐或种子屉编号。把存放位置编号记人档案。
2020/3/4
四、种子生活力检测 种质库种子生活力下降的速度物种间和品种间差异很大, 低温库贮藏种子生活力监测已成为种质安全保存的核心。
1、种子生活力检测 (1)发芽试验:固定样本量法(200-400粒),序列测定法
2020/3/4
2、种质圃 种质圃严格地说不是植物园。它们附属于某类栽培植物的 科研单位,主要用于栽培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分类和引种 的研究。其功能高度专一,一般不提供休闲游览服务。无 性繁殖材料和多年生栽培植物的种质材料以及一些作物的 野生种和野生近缘植物主要在种质圃中保存。 我国的种质圃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目前有30多个 种质圃
2020/3/4
专业性植物园又称为附属植物园,指根据一定的学科、专 业内容布置的植物标本园、树木园、药圃等,如浙江大学 植物园、北京药用植物园、南京药用植物园、华南热带经 济植物园、浙江林学院植物园、武汉大学树木园 中国科学院于2002年底启动一项规模庞大的植物园建设计 划,目标是将中国本土75%的植物种类引种到植物园并有 效保护起来,以保护本土植物资源为主。
2020/3/4
2、试管苗保存的优点 (1)节省土地 如保存800个葡萄品种,每品种保存6管苗,只
需恒温室2m2即可。若在田间保存,需占地1hm2。 (2)节省劳力与费用 (3)避免感染病虫害 (4)避免环境伤害 (5)、试管苗种质保存方法 保存试管苗种质关键是要维持最低的生长速度,生长速度取
壁、屋顶之间的最小通风空隙分别为10-20cm、20cm 和50cm。 (2)围护结构:保温层、隔汽层、护墙板和库门 (3)制冷系统: 制冷设备、除霜设备、恒温控制器和高温 报警器 (4)辅助设施: 低温库房门外的缓冲间、种子接收分发间 、种子清选间、熏蒸间、数据处理间、发芽间、种子 干燥间、种子包装间、种子临时贮存库等。
2020/3/4
第二节 低温种子库保存
一、种子贮藏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二、种子低温贮藏设施 三、种子入库 四、种子生活力监测与繁殖更新
2020/3/4
一、种子贮藏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种子储藏寿命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种子自然寿命 2、种子贮藏的环境
2020/3/4
1、种子自然寿命 成熟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寿命。根据种子自然寿命的相 对长短,将种子归为三类: 长命种子 中命种子 短命种子
湿地具有强大的沉积和净化作用,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 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人们将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并确定每年2月2日为世界 湿地日。
2020/3/4
西藏超三分之一土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受严格保护
2020/3/4
2020/3/4
2、自然公园:自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差别是:前者 把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及自然生态系统与为公众提供休闲娱 乐场所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国家公园:有部分应属于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属于自然公园。1982年,在湖南张家界建立 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到1996年,自然公园达到870 处,如太白国家森林公园。
第三节 植物体保存技术
一、植物园和种质圃 二、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 三、试管苗保存
2020/3/4
1、植物园:综合性植物园和专业性植物园。 通常综合性植物园具有物种保护和基础研究、经济植物 开发利用、提供休闲游览服务、科普教育、技术推广性 生产活动5大功能。如北京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昆明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 植物园等,以及由园林部门领导的杭州植物园、上海植 物园、厦门植物园、青岛植物园等
原生环境保存
非原生环境保存
2020/3/4
原生环境保存(in situ conservation) :
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s) 自然公园(natural park)
2020/3/4
非原生环境保存(ex situ conservation) :
活体植株保存,如植物园(botanic garden) ,种质圃(field genebank) 种子库 (seed storage facility)
度、湿度)——余下种子放回库中——繁殖地选择——繁 殖的种子成熟后,在同一材料不同植株上采集相同重量的 种子进行混合。 使母本效应降至最低程度,同时在样本内部尽可能多保持 变异。 注意种子的休眠
2020/3/4
2020/3/4
2020/3/4
2020/3/4
北极种子库
2020/3/4
斯瓦尔巴特种子库入口
2020/3/4
二、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 1.自然保护区: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护野生生物物种和自然
生态系统而划定的一片区域。在保护区内严格限制人类的 经济活动。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于1872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 自然保护区 。 到2001年,全世界已建成属于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级自然保护区28442处,其中生物圈保护区368处,世 界自然遗产149处,国际重要湿地1019处。
多油的种子干燥时采用稳定低温烘焙法101-103 ℃ ,加 热15~17h
其他种子采用稳定高温烘箱法,烘箱温度为130~133℃, 加热时间为1h
MC测定 要求2次重复,误差在0.2%以内
2020/3/4
种子包装:尽可能在3h内完成 入库种子数量:计数法和称重法 我国国家库种子入库数量要求是: 小粒种子(千粒重<5g)50g;油菜、辣椒等 中粒种子(千粒重20-100g )6000粒,小麦、绿豆 大粒种子(干粒重100~400g)2500粒,如玉米 、大豆 特大粒种子(千粒重>1000g )1000粒,如可可 种子贮藏期间的检测损耗,每份材料可增加15%的入库数
2020/3/4
我国于1956年在广东鼎湖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到1998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到920个。占国 土面积8.12%。已有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湿 地公约”的重要名录
我国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为世界上居加、美、俄之后的第四个湿地大国。
代表绿肥、牧草;Ⅳ代表园林花卉。每一大类分为若干 小的类型,用单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具体作物编号用大 写英文字母表示。品种用5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在编库号的过程中还需逐份核对种子性状,核对的项目 包括粒色、粒形、大小、饱满度、整齐度、有无表面附 属物、有无特殊气味等。
2020/3/4
种子含水量 入库种子含水量应降到 5-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2020/3/4
三、种子入库程序:
种子接纳 种子清选 发芽率检测
种子入库清单 种子熏蒸(只对个别有害的种子进行) 种子临时存放
留取样本(10)~50粒,供核对用 发芽率检测记录
回 执 报 告交 繁 种 单 位
种子鉴定编号 种子干燥
密封包装称重
种子检测结果表

种子含水量检测
质 数


种子入库定位
定位资料
保存种子
生活力监测
2020/3/4
繁殖更新
种子发芽率试验:入库要对种子生活力进行检测 ,作为种质资源保存的种子,入库前发芽率要求 在90%以上。发芽率试验一般需200-400粒种子 ,4次重复。
2020/3/4
种质编号 国家种质库对各种作物采用三级分类编号方法: 如Ⅱ 2 A02531(大白菜的某个品种)。 栽培植物划分为4大类:Ⅰ代表农作物;Ⅱ代表蔬菜;Ⅲ
第四章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第一节 几个概念 第二节 低温种子库保存 第三节 植物体保存 第四节 其他保存方法 第五节 种质信息管理与核心种质的建立
2020/3/4
第一节 几个概念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conservation of 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是指通过人为的技术措施保护植物种质资源 ,使其不至于流失或灭绝。
2020/3/4
3.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对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功能:近缘野生种和野生食用植物得到保护



林芝杜鹃。西藏特有植物



2020/3/4
• 大花红景天。
2020/3/4
三、试管苗保存 1、试管苗保存概况
许多进行无性繁殖的材料(果树、薯芋类蔬菜、球根花卉 等)可用其分生组织保存。目前全世界以试管苗方式保存 的植物种质资源材料约27600份。其中国际马铃薯中心保 存试管苗材料3000份。 我国八五期间建成两个国家种质试管苗保存库:黑龙江克 山国家种质马铃薯试管苗库(950余份),江苏省徐州国 家种质甘薯试管苗库(1400份)。
2020/3/4
水分和温度相辅相成,低温保存种子必须结合较 低的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二者之一不合适, 则种子活力很快丧失。 种子对低温的适应性主要取决于细胞液浓度,种 子含水量低,则细胞液浓度高,在冷冻条件下受 伤害的可能性小。
2020/3/4
二、种子低温贮藏设施
低温种子库:根据功能分为三类
长期库:-20— -10 ℃,RH< 60%, MC<4%-6% 保存期 30-50年或更长,不对外分发, 战略上。 中期库:0―10℃, RH< 60%, MC 6%~9%,寿命10~30年, 保 存流动种质搜集品。 短期库: 15-20 ℃, RH 50-60%, MC <12%, 种子预期 寿命2~5年。
2020/3/4
2、种子储藏的环境 影响种子寿命的贮藏条件主要水分和温度
水分
种子含水量(MC, moisture content ) 种子贮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RH, relative humidity )
2020/3/4
MC越高,种子呼吸作用越强,贮藏物质分解越快, 生活 力下降越快。 MC与RH密切相关,当RH增加时,MC随之上升。 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出现游离水,这时的种子含水量为“ 临界含水量” ,此时种子内呼吸酶和水解酶异常旺盛, 种子及容易丧失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