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第一讲分数的速算与巧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案标题:分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年级:六年级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相关计算;2.能够灵活应用简便运算方法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运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2.能够熟练灵活应用简便运算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2.能够灵活应用简便运算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1.教科书;2.小黑板或者白板;3.彩色粉笔或者白板笔;4.分数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几个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

例如:1/4+2/5=?3/4-1/2=?1/2×2/3=?2.让学生总结一下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步骤二:引入新知识1.教师出示“分数的混合运算”这个概念。

2.教师解释什么是分数的混合运算,如何进行计算。

步骤三:示范和练习1.教师出示一个题目进行示范:3/4+11/2=?2.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计算解答,并将答案写在小黑板上。

3.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讲解正确的计算方法。

步骤四:难点剖析1.教师让学生回忆之前的学习内容并解释注意事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在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易错点。

步骤五:简便运算方法的介绍1.教师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简便运算方法。

2.教师介绍简便运算方法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3.教师给出相关的练习题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步骤六:课堂小结1.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2.教师提问学生分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七: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

2.鼓励学生利用简便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加强了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示范和练习,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能够熟练灵活运用简便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重了学生的互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

六年级奥数-第一讲[1].分数的速算与巧算.学生版(最新整理)

六年级奥数-第一讲[1].分数的速算与巧算.学生版(最新整理)

第一讲:分数的速算与巧算教学目标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大板块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系统复习和学习小升初常考计算题型.1、裂项:是计算中需要发现规律、利用公式的过程,裂项与通项归纳是密不可分的,本讲要求学生掌握裂项技巧及寻找通项进行解题的能力2、换元:让学生能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等量代换讲复杂算式变成简单算式。

3、循环小数与分数拆分: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主要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4、通项归纳法通项归纳法也要借助于代数,将算式化简,但换元法只是将“形同”的算式用字母代替并参与计算,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而通项归纳法能将“形似”的复杂算式,用字母表示后化简为常见的一般形式.知识点拨一、裂项综合(一)、“裂差”型运算(1)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那么有1a b⨯a b <1111(a b b a a b=-⨯-(2)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形式的,我们有:1(1)(2)n n n ⨯+⨯+1(1)(2)(3)n n n n ⨯+⨯+⨯+1111[(1)(2)2(1)(1)(2)n n n n n n n =-⨯+⨯+⨯+++1111[](1)(2)(3)3(1)(2)(1)(2)(3)n n n n n n n n n n =-⨯+⨯+⨯+⨯+⨯++⨯+⨯+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二)、“裂和”型运算: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 (2)11a b a b a b a b a b b a+=+=+⨯⨯⨯222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知识导航】一.裂项综合1.“裂差”型运算(1)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1a b⨯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a b <,那么有1111()a b b a a b =-⨯-。

(2)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1(1)(2)n n n ⨯+⨯+,1(1)(2)(3)n n n n ⨯+⨯+⨯+形式的,我们有: 1111[](1)(2)2(1)(1)(2)n n n n n n n =-⨯+⨯+⨯+++ 1111[](1)(2)(3)3(1)(2)(1)(2)(3)n n n n n n n n n n =-⨯+⨯+⨯+⨯+⨯++⨯+⨯+ 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2.“裂和”型运算: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11a b a b a b a b a b b a+=+=+⨯⨯⨯ (2)222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

3.整数裂项(1) 122334...(1)n n ⨯+⨯+⨯++-⨯1(1)(1)3n n n =-⨯⨯+ (2) 1123234345...(2)(1)(2)(1)(1)4n n n n n n n ⨯⨯+⨯⨯+⨯⨯++-⨯-⨯=--+ 二.换元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另一个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奥数知识点第1讲 速算与巧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奥数知识点第1讲 速算与巧算

第1讲 速算与巧算(等差数列)1、数列定义:若干个数排成一列,像这样一串数,称为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个数称为首项(我们将用 1a 来表示),第二个数叫做第二项 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末项(我们将用 n a 来表示),数列中数的个数称为项数,我们将用 n 来表示。

如:2,4,6,8, ,100。

2、等差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我们将这个差称为公差(我们用 d 来表示),即:1122312----=-==-=-=n n n n a a a a a a a a d例如:等差数列:3、6、9……96,这是一个首项为3,末项为96,项数为32,公差为3的数列。

(省略号表示什么?)练习:试举出一个等差数列,并指出首项、末项、项数和公差。

3、 计算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1)通项公式: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即:d n a a n ⨯-+=)1(1(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即:1)(1+÷-=d a a n n(3)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即:()21321÷⨯+=+++n a a a a a a n n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公差。

求总和时,应先求出项数,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1.计算:(1)2021-3-6-9-…-51-54(2)(2+4+6+…+96+98+100)-(1+3+5+7+…+97+99)(3)1991-1988+1985-1982+…+11-8+5-22.计算: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4×3-3×2+2×13.计算:1+3+4+6+7+9+10+……+2021+20214.在1950—2021之间要插入15个数,这样就可以组成一个等差数列,被插入的这15个数的和是多少?5.1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021,其中最大的奇数是多少?6.100个连续自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和是8450,取出其中第1个,第3个…第99个,再把剩下的50个数相加,得多少?7.1至100内所有不能被5或9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8.仔细观察下图,想一想当对角线上的数字是77的时候,图中共有多少个阴影小正方形?9.如右上图,表中将自然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螺旋形,在2处拐第一个弯,在3处拐第二个弯,在5处拐第三个弯,……,那么,第18个拐弯的地方是(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巧算分数(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巧算分数(课件)
它们都各含有一个乘法算式,并且很接近。
能不能把分子中的666×325 或分母中的
666×324 变成一样的算式呢?试试看!
小结与提示
要使分数的混合运算变得简单一些,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分子、分母中各数的特点一般情况下,
①我们可以考虑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②对分数的分子或分母进行变形得分子与分母的局部或
整体相同。

然后再分别除以17。
我来解答:
小结与提示
对含有带分数的分数乘除法算式进行简便运算,通常我们会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去寻找简算
方法。其实,我们也可以观察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与另一个乘数的关系,看是否能通过简单的拆分
来实现约分简算。
实践与应用
你能根据数字的特点, 试着
用拆分法,又快又好地解决这
【练习3】
【例5】 计算 :(1)2015 ÷ 2015 2016
(2)
【分析与解答】
2015
把第(1)题中的除数 2015
化为假分数
666×325−555
111+666×324
我来解答:
2016
2015×2016+2015
,将分子用两个数相乘的
2016
形式表示,便于约分。
观察第(2)题中的分子、分母,发现:



【思路导航】
原式=
=

+



+
= 65×
=65 ÷5
=13





÷
÷


+





+



+

(小学奥数)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小学奥数)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分數加減法速算與巧算教學目標本講知識點屬於計算板塊的部分,難度並不大。

要求學生熟記加減法運算規則和運算律,並在計算中運用湊整的技巧。

知識點撥一、基本運算律及公式一、加法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他們的和不變。

即:a+b=b +a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數.例如,7+8=8+7=15.總結:多個數相加,任意交換相加的次序,其和不變.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與第一個數相加,他們的和不變。

即:a+b+c=(a+b)+c=a+(b+c)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數.例如,5+6+8=(5+6)+8=5+(6+8).總結:多個數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兩個數或者多個數相加,其和不變。

二、減法在連減或者加減混合運算中,如果算式中沒有括弧,那麼計算時要帶數字前面的運算符號“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個數.在加減法混合運算中,去括弧時:如果括弧前面是“+”號,那麼去掉括弧後,括弧內的數的運算符號不變;如果括弧前面是“-”號,那麼去掉括弧後,括弧內的數的運算符號“+”變為“-”,“-”變為“+”.如:a+(b-c)=a+b-ca-(b+c)=a-b-ca-(b-c)=a-b+c在加、減法混合運算中,添括弧時:如果添加的括弧前面是“+”,那麼括弧內的數的原運算符號不變;如果添加的括弧前面是“-”,那麼括弧內的數的原運算符號“+”變為“-”,“-”變為“+”。

如:a+b-c=a+(b-c)a-b+c=a-(b-c)a-b-c=a-(b+c)二、加減法中的速算與巧算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質:湊整常用的思想方法:1、分組湊整法.把幾個互為“補數”的減數先加起來,再從被減數中減去,或先減去那些與被減數有相同尾數的減數.“補數”就是兩個數相加,如果恰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個數叫做另一個數的“補數”.2、加補湊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湊整不明顯,這時可“借數”或“拆數”湊整.3、數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為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相加,然後再與其它的數相加.4、“基準數”法,基準當幾個數比較接近於某一整數的數相加時,選這個整數為“基準數”(要注意把多加的數減去,把少加的數加上)【例 1】1141041004 2282082008+++=_____【考點】分數約分【難度】1星【題型】計算【關鍵字】希望杯,五年級,一試【解析】原式=1111=22222+++【答案】2【例 2】如果111207265009A+=,則A=________(4級)【考點】分數約分【難度】2星【題型】計算【關鍵字】希望杯,六年級,一試【解析】111112591 207265009873773725125920082008+=+=⨯=⨯⨯⨯⨯,所以A=2008.【答案】2008模組一:分組湊整思想【例 3】1121123211219951 1222333331995199519951995 +++++++++++++++【考點】分組湊整【難度】3星【題型】計算【解析】觀察可知分母是1的和為1;分母是2的和為2;分母是3的和為3;……依次類推;分母是1995的和為1995.這樣,此題簡化成求1231995++++例題精講的和.11211232112199511222333331995199519951995+++++++++++++++ 12341995119951995299819951991010=+++++=+⨯÷=⨯=() 【答案】1991010【例 4】 1111222233318181923420345204520192020⎛⎫⎛⎫⎛⎫⎛⎫+++++++++++++++++ ⎪ ⎪ ⎪ ⎪⎝⎭⎝⎭⎝⎭⎝⎭ 【考點】分組湊整 【難度】3星 【題型】計算【解析】 觀察可知分母是2分子和為1分母是3分子和為12+;分母是4分子和為123++;……依次類推;分母是20子和為12319++++. 原式()1111(12)(123)1231923420=+⨯++⨯++++⨯++++ ()1111(12)22(13)3211919223420=+⨯+⨯÷+⨯+⨯÷++⨯+⨯÷ 12319952222=++++= 【例 1】 分母為1996的所有最簡分數之和是_________【考點】分組湊整 【難度】2星 【題型】計算【解析】 因為1996=2×2×499。

最新六年级奥数分数的速算与巧算

最新六年级奥数分数的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教学目标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大板块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系统复习和学习小升初常考计算题型.1、 裂项:是计算中需要发现规律、利用公式的过程,裂项与通项归纳是密不可分的,本讲要求学生掌握裂项技巧及寻找通项进行解题的能力2、 换元:让学生能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等量代换讲复杂算式变成简单算式。

3、 循环小数与分数拆分: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主要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 4、通项归纳法通项归纳法也要借助于代数,将算式化简,但换元法只是将“形同”的算式用字母代替并参与计算,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而通项归纳法能将“形似”的复杂算式,用字母表示后化简为常见的一般形式. 知识点拨一、裂项综合 (一)、“裂差”型运算 (1)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1a b⨯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a b <,那么有1111()a b b a a b=-⨯- (2)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1(1)(2)n n n ⨯+⨯+,1(1)(2)(3)n n n n ⨯+⨯+⨯+形式的,我们有:1111[](1)(2)2(1)(1)(2)n n n n n n n =-⨯+⨯+⨯+++1111[](1)(2)(3)3(1)(2)(1)(2)(3)n n n n n n n n n n =-⨯+⨯+⨯+⨯+⨯++⨯+⨯+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二)、“裂和”型运算: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11a b a b a b a b a b b a+=+=+⨯⨯⨯ (2)222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

六年级奥数(教案)第1讲:分数的乘除法与巧算

六年级奥数(教案)第1讲:分数的乘除法与巧算
板书:
238÷
=238÷
=238÷
=238×
=
(二)例题4:(13分)
计算: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计算一下 - ,异分母加减法,我们第一步是什么?
生:通分。
师:对,我们需要先进行通分。 - = - = = 。如果我们把2
当做a,那么3是a+1,同学们发现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发现分子为1,分母为两个数相乘转换成2个分数相减的方法)
生:……
板书:
×3
= ×3
=
=
=
练习1:(6分)
计算:
分析:
根据分数乘法运算的方法:整数乘分数,分母不变,整数与分子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分数,分母与分母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能约分要进行约分。带分数先转换成假分数进行乘法计算。
板书:
4
32× ×
= = = ×48 3
=12 = =57
(二)例题2:(13分)
到的积再除以11。看看最后得到的数与原先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分数的方法: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能约分的进行约分)
板书:
×
=
=
师:同学们都明白了真分数的乘法计算,我们来看一下这题带分数乘法运算。
在碰到有带分数计算的时候,通常我们会把它换算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能约分的要约分。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地上来计算一下?
2. 求一个数的倒数以及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第二课时(50分)
一、复习导入(5分)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整数、小数乘法一些运算定律吗?
生:……
师:那么请同学来说一说这些是什么运算定律。
(出示PPT)
师:回答得非常棒,看来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运算定律,它是在巧算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分数的速算与巧算教学目标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大板块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系统复习和学习小升初常考计算题型.1、 裂项:是计算中需要发现规律、利用公式的过程,裂项与通项归纳是密不可分的,本讲要求学生掌握裂项技巧及寻找通项进行解题的能力2、 换元:让学生能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等量代换讲复杂算式变成简单算式。

3、 循环小数与分数拆分: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主要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 4、通项归纳法通项归纳法也要借助于代数,将算式化简,但换元法只是将“形同”的算式用字母代替并参与计算,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而通项归纳法能将“形似”的复杂算式,用字母表示后化简为常见的一般形式. 知识点拨一、裂项综合 (一)、“裂差”型运算(1)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1a b⨯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a b <,那么有1111()a b b a a b=-⨯-(2)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1(1)(2)n n n ⨯+⨯+,1(1)(2)(3)n n n n ⨯+⨯+⨯+形式的,我们有:1111[](1)(2)2(1)(1)(2)n n n n n n n =-⨯+⨯+⨯+++1111[](1)(2)(3)3(1)(2)(1)(2)(3)n n n n n n n n n n =-⨯+⨯+⨯+⨯+⨯++⨯+⨯+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二)、“裂和”型运算: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11a b a b a b a b a b b a+=+=+⨯⨯⨯ (2)222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

三、整数裂项(1) 122334...(1)n n ⨯+⨯+⨯++-⨯1(1)(1)3n n n =-⨯⨯+(2) 1123234345...(2)(1)(2)(1)(1)4n n n n n n n ⨯⨯+⨯⨯+⨯⨯++-⨯-⨯=--+二、换元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另一个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将复杂的式子化繁为简.三、循环小数化分数0.9a =; 0.99ab =; 0.09910990ab =⨯=; 0.990abc =,……2、单位分数的拆分:例:110=112020+=()()11+=()()11+=()()11+=()()11+ 分析:分数单位的拆分,主要方法是:从分母N 的约数中任意找出两个m 和n,有:11()()()()m n m n N N m n N m n N m n +==++++=11A B + 本题10的约数有:1,10,2,5.。

例如:选1和2,有:11(12)12111010(12)10(12)10(12)3015+==+=++++本题具体的解有:1111111111011110126014351530=+=+=+=+例题精讲模块一、分数裂项【例 1】 11111123423453456678978910+++⋅⋅⋅++⨯⨯⨯⨯⨯⨯⨯⨯⨯⨯⨯⨯⨯⨯⨯ 【解析】 原式111111131232342343457898910⎛⎫=⨯-+-++- ⎪⨯⨯⨯⨯⨯⨯⨯⨯⨯⨯⨯⨯⎝⎭11131238910⎛⎫=⨯- ⎪⨯⨯⨯⨯⎝⎭1192160=【巩固】 333 (1234234517181920)+++⨯⨯⨯⨯⨯⨯⨯⨯⨯ 【解析】 原式11111113[(...)]3123234234345171819181920=⨯⨯-+-++-⨯⨯⨯⨯⨯⨯⨯⨯⨯⨯⨯⨯1131920111391231819201819206840⨯⨯-=-==⨯⨯⨯⨯⨯⨯ 【例 2】 计算:57191232348910+++=⨯⨯⨯⨯⨯⨯ .【解析】 如果式子中每一项的分子都相同,那么就是一道很常见的分数裂项的题目.但是本题中分子不相同,而是成等差数列,且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相比较于2,4,6,……这一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该数列的第n 个数恰好为n 的2倍),原式中分子所成的等差数列每一项都比其大3,所以可以先把原式中每一项的分子都分成3与另一个的和再进行计算.原式32343161232348910+++=+++⨯⨯⨯⨯⨯⨯ 1111283212323489101232348910⎛⎫⎛⎫=⨯++++⨯+++ ⎪ ⎪⨯⨯⨯⨯⨯⨯⨯⨯⨯⨯⨯⨯⎝⎭⎝⎭111111111132212232334899102334910⎛⎫⎛⎫=⨯⨯-+-++-+⨯+++ ⎪ ⎪⨯⨯⨯⨯⨯⨯⨯⨯⨯⎝⎭⎝⎭31111111122129102334910⎛⎫⎛⎫=⨯-+⨯-+-++- ⎪ ⎪⨯⨯⎝⎭⎝⎭3111122290210⎛⎫⎛⎫=⨯-+⨯- ⎪ ⎪⎝⎭⎝⎭7114605=-- 2315=也可以直接进行通项归纳.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分子的通项公式为23n +,所以()()()()()()2323121212n n n n n n n n n +=+⨯+⨯++⨯+⨯+⨯+,再将每一项的()()212n n +⨯+与()()312n n n ⨯+⨯+分别加在一起进行裂项.后面的过程与前面的方法相同.【巩固】 计算:5717191155234345891091011⨯++++⨯⨯⨯⨯⨯⨯⨯⨯()【解析】 本题的重点在于计算括号内的算式:571719234345891091011++++⨯⨯⨯⨯⨯⨯⨯⨯.这个算式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分数裂项的地方在于每一项的分子依次成等差数列,而非常见的分子相同、或分子是分母的差或和的情况.所以应当对分子进行适当的变形,使之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式. 观察可知523=+,734=+,……即每一项的分子都等于分母中前两个乘数的和,所以571719234345891091011++++⨯⨯⨯⨯⨯⨯⨯⨯ 233491023434591011+++=+++⨯⨯⨯⨯⨯⨯ 111111342445*********=++++++⨯⨯⨯⨯⨯⨯ 111111344510112435911⎛⎫⎛⎫=+++++++ ⎪ ⎪⨯⨯⨯⨯⨯⨯⎝⎭⎝⎭11111111111111111344510112243546810911⎛⎫⎛⎫=-+-++-+⨯-+-+-++-+- ⎪ ⎪⎝⎭⎝⎭11111113112210311⎛⎫⎛⎫=-+⨯-+- ⎪ ⎪⎝⎭⎝⎭8128332533⎛⎫=+⨯+ ⎪⎝⎭3155= 所以原式31115565155=⨯=.【巩固】 计算:3451212452356346710111314++++⨯⨯⨯⨯⨯⨯⨯⨯⨯⨯⨯⨯ 【解析】 观察可知原式每一项的分母中如果补上分子中的数,就会是5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所以可以先将每一项的分子、分母都乘以分子中的数.即:原式2222345121234523456345671011121314=++++⨯⨯⨯⨯⨯⨯⨯⨯⨯⨯⨯⨯⨯⨯⨯⨯ 现在进行裂项的话无法全部相消,需要对分子进行分拆,考虑到每一项中分子、分母的对称性,可以用平方差公式:23154=⨯+,24264=⨯+,25374=⨯+……【解析】 原式2222345121234523456345671011121314=++++⨯⨯⨯⨯⨯⨯⨯⨯⨯⨯⨯⨯⨯⨯⨯⨯ 154264374101441234523456345671011121314⨯+⨯+⨯+⨯+=++++⨯⨯⨯⨯⨯⨯⨯⨯⨯⨯⨯⨯⨯⨯⨯⨯ 111123434545611121344441234523456345671011121314⎛⎫=++++ ⎪⨯⨯⨯⨯⨯⨯⨯⨯⎝⎭⎛⎫+++++ ⎪⨯⨯⨯⨯⨯⨯⨯⨯⨯⨯⨯⨯⨯⨯⨯⨯⎝⎭11111112233434451112121311111112342345234534561011121311121314⎛⎫=⨯-+-++- ⎪⨯⨯⨯⨯⨯⨯⎝⎭⎛⎫+-+-++- ⎪⨯⨯⨯⨯⨯⨯⨯⨯⨯⨯⨯⨯⨯⨯⨯⨯⨯⨯⎝⎭111112231213123411121314⎛⎫⎛⎫=⨯-+- ⎪ ⎪⨯⨯⨯⨯⨯⨯⨯⨯⎝⎭⎝⎭ 111112212132411121314=-+-⨯⨯⨯⨯⨯1771811121314+=-⨯⨯⨯11821114=-⨯⨯11758308616=-=【例 3】 12349223234234523410+++++⨯⨯⨯⨯⨯⨯⨯⨯⨯ 【解析】 原式12349223234234523410=+++++⨯⨯⨯⨯⨯⨯⨯⨯⨯ 21314110122323423410----=++++⨯⨯⨯⨯⨯⨯ 111111112223232342349234910=-+-+-++-⨯⨯⨯⨯⨯⨯⨯⨯⨯⨯⨯ 1362879912349103628800=-=⨯⨯⨯⨯ 【例 4】 111111212312100++++++++++ 【解析】 本题为典型的“隐藏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背后的分数裂差型裂项”问题。

此类问题需要从最简单的项开始入手,通过公式的运算寻找规律。

从第一项开始,对分母进行等差数列求和运算公式的代入有112(11)11122==+⨯⨯,112(12)212232==+⨯+⨯,……,原式22221200992(1)1122334100101101101101=++++=⨯-==⨯⨯⨯⨯ 【巩固】 234501(12)(12)(123)(123)(1234)(12349)(12350)++++⨯++⨯++++⨯+++++++⨯++++原式=213⨯+336⨯+4610⨯+51015⨯+…+5012251275⨯=(11-13)+(13-16)+(16-110)+(11225-11275)=12741275 【巩固】 2341001(12)(12)(123)(123)(1234)(1299)(12100)++++⨯++⨯++++⨯++++++⨯+++ 【解析】 2111(12)112=-⨯++,311(12)(123)12123=-+⨯+++++,……, 10011(1299)(12100)129912100=-+++⨯+++++++++,所以 原式1112100=-+++15049150505050=-=【巩固】 23101112(12)(123)(1239)(12310)----⨯++⨯++++++⨯++++() 【解析】 原式234101()133********=-++++⨯⨯⨯⨯1111111113366104555⎛⎫=--+-+-++- ⎪⎝⎭11155⎛⎫=-- ⎪⎝⎭155= 【例 5】 22222211111131517191111131+++++=------ .【解析】 这题是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裂项:22()()a b a b a b -=-⨯+,原式111111()()()()()()24466881010121214=+++++⨯⨯⨯⨯⨯⨯1111111111111()244668810101212142=-+-+-+-+-+-⨯ 1113()214214=-⨯= 【巩固】 计算:222222223571512233478++++⨯⨯⨯⨯【解析】 原式22222222222222222132438712233478----=++++⨯⨯⨯⨯2222222111111112233478=-+-+-++-2118=-6364=【巩固】 计算:222222222231517119931199513151711993119951++++++++++=----- .【解析】 原式2222222222111113151711993119951⎛⎫⎛⎫⎛⎫⎛⎫⎛⎫=++++++++++ ⎪ ⎪ ⎪ ⎪ ⎪-----⎝⎭⎝⎭⎝⎭⎝⎭⎝⎭222997244619941996⎛⎫=++++ ⎪⨯⨯⨯⎝⎭111111997244619941996⎛⎫=+-+-++- ⎪⎝⎭1199721996⎛⎫=+- ⎪⎝⎭9979971996= 【巩固】 计算:22221235013355799101++++=⨯⨯⨯⨯ .【解析】 式子中每一项的分子与分母初看起来关系不大,但是如果将其中的分母根据平方差公式分别变为221-,241-,261-,……,21001-,可以发现如果分母都加上1,那么恰好都是分子的4倍,所以可以先将原式乘以4后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后除以4就得到原式的值了.原式22222222124610042141611001⎛⎫=⨯++++ ⎪----⎝⎭222211111111142141611001⎛⎫=⨯++++++++⎪----⎝⎭1111150413355799101⎛⎫=⨯+++++⎪⨯⨯⨯⨯⎝⎭111111111501423355799101⎡⎤⎛⎫=⨯+⨯-+-+-++- ⎪⎢⎥⎝⎭⎣⎦11150142101⎡⎤⎛⎫=⨯+⨯- ⎪⎢⎥⎝⎭⎣⎦150504101=⨯6312101= 【巩固】 224466881010133********⨯⨯⨯⨯⨯++++⨯⨯⨯⨯⨯ 【解析】 (法1):可先找通项222111111(1)(1)n n a n n n n ==+=+---⨯+原式11111(1)(1)(1)(1)(1)133********=+++++++++⨯⨯⨯⨯⨯ 11555(1)552111111=+⨯-=+=(法2):原式288181832325050(2)()()()()3355779911=-+-+-+-+-61014185065210453579111111=++++-=-=【例 6】 1113199921111111(1)(1)(1)(1)(1)223231999+++++⨯++⨯+⨯⨯+ 【解析】 11211112()1112(1)(2)12(1)(1)(1)2312n n n n n n n n ++===⨯-++++++⨯+⨯⨯++原式=11111111()()()()223344519992000⎡⎤-+-+-++-⨯⎢⎥⎣⎦=1000999100011=- 【巩固】 计算:111112123122007+++⋯+++++⋯ 【解析】 先找通项公式12112()12(1)1n a n n n n n ===-++⨯++原式11112(21)3(31)2007(20071)222=++++⨯+⨯+⨯+222212233420072008=++++⨯⨯⨯⨯ 200722008=⨯ 20071004= 【巩固】 111133535735721+++++++++++ 【解析】 先找通项:()()()1111352122132n a n n n n n ===+++++⨯++⨯,原式111111132435469111012=++++++⨯⨯⨯⨯⨯⨯ 111111133591124461012⎛⎫⎛⎫=+++++++ ⎪ ⎪⨯⨯⨯⨯⨯⨯⎝⎭⎝⎭11111121112212⎛⎫⎛⎫=⨯-+⨯- ⎪ ⎪⎝⎭⎝⎭ 175264= 【例 7】 121231234123502232342350++++++++++⨯⨯⨯⨯++++++ 【解析】 找通项(1)(1)2(1)(1)212n n nn n a n n n n +⨯⨯+==+⨯⨯+-- 原式2334455623344556410182814253647⨯⨯⨯⨯⨯⨯⨯⨯=⨯⨯⨯⨯=⨯⨯⨯⨯⨯⨯⨯⨯,通过试写我们又发现数列存在以上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写出全部的项,所以有原式2334455648494950505114253647475048514952⨯⨯⨯⨯⨯⨯⨯=⨯⨯⨯⨯⨯⨯⨯⨯⨯⨯⨯⨯⨯⨯35023215226=⨯=【例 8】 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1121231234122611212312341226++++++++⋯+-+-+⋯-++++++++⋯+【解析】 22222333(1)(21)122212116()(1)123(1)314n n n n n n a n n n n n n n ⨯+⨯+++⋯++===⨯=⨯+⨯+++⋯+⨯++原式=211111111[()()()()]31223342627⨯+-+++-+=2152(1)32781⨯-=【巩固】 2221111112131991⎛⎫⎛⎫⎛⎫+⨯+⨯⨯+ ⎪ ⎪ ⎪---⎝⎭⎝⎭⎝⎭【解析】 22221(1)(1)1(1)1(1)1(2)n n n a n n n n ++=+==+-+-⨯+ 原式223398989999(21)(21)(31)(31)(981)(981)(991)(991)⨯⨯⨯⨯=⨯⨯⨯⨯+⨯-+⨯-+⨯-+⨯- 223344559898999929949131425364999710098110050⨯⨯⨯⨯⨯⨯=⨯⨯⨯⨯⨯⨯=⨯=⨯⨯⨯⨯⨯⨯ 【例 9】 计算:22222223992131991⨯⨯⨯=---【解析】 通项公式:()()()()()221111112n n n a n n n n ++==+++-+,原式22334498989999(21)(21)(31)(31)(41)(41)(981)(981)(991)(991)⨯⨯⨯⨯⨯=⨯⨯⨯⨯⨯+⨯-+⨯-+⨯-+⨯-+⨯- 223344559898999931425364999710098⨯⨯⨯⨯⨯⨯=⨯⨯⨯⨯⨯⨯⨯⨯⨯⨯⨯⨯ 22334498989999132435979998100=⨯⨯⨯⨯⨯⨯⨯⨯⨯⨯29999110050=⨯= 【巩固】 计算:222222129911005000220050009999005000+++=-+-+-+【解析】 本题的通项公式为221005000n n n -+,没办法进行裂项之类的处理.注意到分母()()()2100500050001005000100100100n n n n n n -+=--=----⎡⎤⎣⎦,可以看出如果把n 换成100n -的话分母的值不变,所以可以把原式子中的分数两两组合起来,最后单独剩下一个22505050005000-+.将项数和为100的两项相加,得()()()()22222222210010022001000021005000100500010050001001001005000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所以原式249199=⨯+=.(或者,可得原式中99项的平均数为1,所以原式19999=⨯=)【例 10】 ⎪⎭⎫⎝⎛+++++++-⎪⎭⎫ ⎝⎛⨯++⨯+⨯⨯22222210211211112120154132124【解析】 虽然很容易看出321⨯=3121-,541⨯=5141-……可是再仔细一看,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这不象分数裂项那样能消去很多项.我们再来看后面的式子,每一项的分母容易让我们想到公式 ,于是我们又有)12()1(632112222+⨯+⨯++++n n n n= ..减号前面括号里的式子有10项,减号后面括号里的式子也恰好有10项,是不是“一个对一个”呢?⎪⎭⎫⎝⎛+++++++-⎪⎭⎫ ⎝⎛⨯++⨯+⨯⨯22222210211211112120154132124=⎪⎭⎫ ⎝⎛⨯⨯++⨯⨯+⨯⨯⨯-⎪⎭⎫ ⎝⎛⨯++⨯+⨯⨯21111015321321162120154132124=⎪⎭⎫⎝⎛⨯⨯++⨯⨯+⨯⨯⨯-⎪⎭⎫ ⎝⎛⨯++⨯+⨯⨯212220156413421242120154132124=⎥⎦⎤⎢⎣⎡⎪⎭⎫ ⎝⎛⨯⨯-⨯++⎪⎭⎫ ⎝⎛⨯⨯-⨯+⎪⎭⎫ ⎝⎛⨯⨯-⨯⨯2122201212015641541342132124=⎪⎭⎫ ⎝⎛⨯++⨯+⨯⨯2220164142124 =⎪⎭⎫ ⎝⎛⨯++⨯+⨯⨯111013212116 =⎪⎭⎫ ⎝⎛-⨯11116=1160.模块二、换元与公式应用 【例 11】 计算:3333333313579111315+++++++【解析】 原式()333333333123414152414=++++++-+++()()223331515181274⨯+=-⨯+++22576002784=-⨯⨯8128=【巩固】 132435911⨯+⨯+⨯+⨯ 【解析】 原式()()()()()()21213131101101=-++-+++-+()()()()()22222222222131101231091231010101121103756=-+-++-=+++-=++++-⨯⨯=-=【巩固】 计算:1232343458910⨯⨯+⨯⨯+⨯⨯++⨯⨯ 【解析】 原式()()()()2222221331441991=⨯-+⨯-+⨯-++⨯-()333323492349=++++-++++ ()()2123912349=++++--++++245451980=-=【例 12】 计算:234561111111333333++++++【解析】 法一: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