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HHS JC003-2013 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的定性检测办法

合集下载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86
粮油食品科技 第 22 卷 2014 年 第 1 期
质量安全
1. 5 高 效 阴 离 子 交 换 色 谱—脉 冲 安 培 检 测 ( HPAEC - PAD)
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是检测蔗糖、水苏 糖和棉籽糖含量较为灵敏的一种方法。糖类带有阴 离子要使用强碱性的流动相,检测时用金电极作为 工作电极。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150 mmol NaOH 为流动相,采用等梯度洗脱。所有的三糖在保留时 间为 16 min。这种方法不仅有很高的选择性,而且 比示差折光检测器的灵敏度高[19]。
Luoyang Henan 471003; 2. Academy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Grain,Beijing 100037)
Abstract: Soybean meal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good protein resource in monogastric animal feed for it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otein content and balanced nutrients. 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soybean meal was limited since it contained some anti - nutritional factors,such as soybean antigen proteins( sensitizing factor) ,oligosaccharide,phytic acid and goitrogen etc. The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anti - nutritional factors in soybean meal were introduced. The shortage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speculations regarding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se methods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soybean meal;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phytic acid; antigen protein; detection technology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实用实用标准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实用实用标准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发酵工艺2010-12-31 15:16:17 阅读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份、钙和磷的分析方法全部采用国标法。

2、总有机酸测定采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方法和乳酸测定采用气象色谱。

3、pH的测定采用玻璃电极pHS-3C型pH计测定。

4、可溶蛋白的测定方法5、小肽含量的测定水份的测定水份测定直接参见国标测定完水分后的样品需要测定其中的总有机酸的含量,其数值为A,并计算有机酸的挥发量。

水份含量的计算时应当扣除这部分有机酸的挥发量,否则会出现水分超标现象。

总有机酸检测试剂:NaOH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酚酞指示剂仪器:磁力搅拌器离心机方法:(1)取发酵后鲜样品15g 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溶于100ml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浸提30min。

(2)取部分浸提样离心10min(3000r/min)。

(3)取上清液15ml, 加30ml去离子水稀释(以消除底色的影响),加酚酞指示剂四滴,用0.1molNaOH 标准溶液滴定,并记录到终点消耗NaOH体积。

(终点到溶液呈现粉红)计算乳酸(%)=N(NaOH)×V(NaOH) ×0.09008/15×115/15gN(NaOH):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V(NaOH) :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0.09008:乳酸的毫克当量。

0.1mol氢氧化钠的配制与标定1、配制:称取9.6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用塑料管虹吸5ml的上清液,注入2000ml无二氧化碳水中(将去离子水煮沸5分后冷却),摇匀。

2、标定称取0.67g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准确至0.0001g,溶于50ml的无二氧化碳水中,加4滴酚酞指示剂(0.1%),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发酵豆粕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检测方法(参考)目录1.检测用仪器简介 (2)2.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 (3)3.Elisa 大豆球蛋白(酶联免疫法) (6)4.小肽的检测(酸溶蛋白) (10)5.寡糖的检测——薄板层析法(TLC) (11)6.乳酸的检测 (12)7.蛋白溶解度的检测(PS) (13)8.发酵豆粕蛋白溶解度的检测(改良) (14)9.水溶性蛋白的检测 (15)10.挥发性盐基氮(VBN) (17)11.PH 值测定 (19)12.水苏糖含量的测定 (20)13.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尿素酶活性的检测 (20)1、检测用仪器简介2、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 )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 )是对蛋白质进行量化,比较及特性鉴定的一种经济、快速而且可重复的方法。

通过对电泳条带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发酵前后或不同产品的抗原蛋白含量。

一、 原理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 )电泳主要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对豆粕中的抗原蛋白进行分离。

SDS 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迭结构,并使其稳定地存在于一个广泛均一的溶液中。

SDS —蛋白质复合物的长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

由于在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而电荷因素可以被忽略。

SDS —PAGE 因易于操作和用途广泛, 成为许多研究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

二、 仪器 1、电泳仪及电泳槽 2、振荡器3、离心机(10000 转)4、移液枪(大、中、小)5、离心管(7ml 、5ml 或 1.5ml 、1ml )三、 试剂: 1、单体母液: 100ml 丙烯酰胺(ACR ) 30g 甲叉双丙烯酰胺 0.8g去离子水定容至 100ml ,棕色瓶 4℃下存放。

可保存 3 个月。

2、分离胶缓冲液((PH=8.8) 100mlTris-base (1.5mol/L ) 18.17gSDS 0.4g 浓 HCL 调节 PH 至 8.8,定容至 100ml ,过滤,4℃存放。

QBHHS JC003-2013 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的定性检测办法

QBHHS JC003-2013 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的定性检测办法

8%分离胶不同体积各成分含量详表 含量/mL 10mL 15mL 20mL 3.3 5.0 6.7 2.7 4.0 5.3 3.8 5.7 7.6 0.1 0.15 0.2 0.1 0.15 0.2 0.006 0.009 0.012
30mL 10.0 8.0 11.4 0.3 0.3 0.018
50mL 16.7 13.3 19.0 0.5 0.5 0.03
表9
30 6.0 12.0 11.4 0.3 0.3 0.012
50 10.0 20.0 19.0 0.5 0.5 0.02
15%分离胶不同体积各成分含量详表 含量/mL 试剂名称 5 10 15 20 30 蒸馏水 0.5 1.0 1.5 2.0 3.0 30%Acr-Bis(29:1) 2.5 5.0 7.5 10.0 15.0 1M Tris,pH8.8 1.9 3.8 5.7 7.6 11.4 10%SDS 0.05 0.1 0.15 0.2 0.3 10%过硫酸铵 0.05 0.1 0.15 0.2 0.3 TEMED 0.002 0.004 0.006 0.008 0.012 注:如果配制非变性胶,参考上述配方,不加 10%SDS 即可配制成非变性 PAGE 胶。

7
附录 SDS-PAGE 分离胶浓度的最佳分离范围 不同样品的检测,需根据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不同分离胶浓度的最
7.1
佳分离范围如表 5 所示。 表5 SDS-PAGE 分离胶浓度 6%胶 8%胶 10%胶 12%胶 15%胶 分离胶浓度与最佳分离范围对照表 最佳分离范围 备注 50-150kD 分子生物学中,kD 表示分子量 的单位道尔顿, 一般写的是 Da, 30-90kD kDa 就是 1000Da。 20-80kD 12-60kD 10-40kD

发酵豆粕脲酶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和大豆抗原的测定研(精)

发酵豆粕脲酶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和大豆抗原的测定研(精)

发酵豆粕脲酶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和大豆抗原的测定研究彭辉才1粱明振1’张宏福2(1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广西南宁530005;2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海淀区100094摘要:豆粕中最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和大豆抗原;本试验对8种发酵豆粕进行测定,前两者含量极低未检出。

用SDS-PAGE凝胶电泳定性检测大豆抗原中的B一伴大豆球蛋白(B--Conglycinin和大豆球蛋白(Glycinin,6种条带模糊,抗原消失,结果表明,生物发酵是一种有效的钝化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关健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13一伴大豆球蛋白大豆球蛋白测定发酵豆粕指是通过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对原料豆粕进行发酵处理后的产物。

发酵过程中可产生蛋白酶、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等多种酶活,其目的就是消除抗营养因子,把大分子量的大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寡肽、小肽,从而增加水溶性,提高消化率,利于动物消化吸收。

这些酶把纤维类物质分解为糖,部分糖被转化为乳酸,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使豆粕转化成高营养价值的功能性饲料。

发酵豆柏可替代日粮中血浆蛋白粉、鱼粉、肠膜蛋白和乳清粉等动物性饲料原料,可替代日粮中控制腹泻的预防性抗生素,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畜禽养殖对动物性饲料原料的依赖,杜绝动物性饲料原料所带来的疾病传播,提高养殖业的安全与效益。

大豆的抗营养因子有蛋白酶抑制因子(protease inhibitors,大豆凝集素(SBA、大豆抗原、非淀粉多糖(NSP、植酸(phytic acid、单宁、大豆寡糖、脲酶、.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致甲状腺肿因子、生氰糖甙等。

这些抗营养因子会导致人和动物胰腺肿大、过敏反应、生长缓慢、日粮养分利用率下降以及其他一些不良生理反应。

本试验测定起主要抗营养作用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及大豆抗原中的大豆球蛋白和B一伴大豆球蛋白。

1材料与方法1.1腮酶的测定脲酶活性测定参照国标GB8622--88执行。

豆粕发酵蛋白中抗原蛋白和不良寡糖的检测

豆粕发酵蛋白中抗原蛋白和不良寡糖的检测

豆粕发酵蛋白中抗原蛋白和不良寡糖的检测
李旺军;方华;季春源
【期刊名称】《粮食与饲料工业》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介绍了豆粕和发酵豆粕产品中抗原蛋白和不良寡糖的检测方法,并将从市场上收集到的不同生产厂家发酵豆粕产品,分别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薄板层析法检测其中抗原蛋白和不良寡糖的降解情况,同时做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发酵豆粕产品有很大的差异,抗原蛋白和不良寡糖的降解情况参差不齐:部分产品中的抗原蛋白和不良寡糖与豆粕相当,完全没有降解;抗原蛋白和不良寡糖均完全降解的产品并不多.
【总页数】5页(P61-65)
【作者】李旺军;方华;季春源
【作者单位】上海源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3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2;S816.42
【相关文献】
1.利用蛋白酶产生菌固态发酵去除豆粕中抗原蛋白
2.不同处理方法对豆粕中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的影响
3.不同酶制剂对豆粕中抗原蛋白的影响
4.发酵豆粕抗原蛋白的客观评价方法
5.有效检测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的新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酵豆粕的品质评定

发酵豆粕的品质评定

发酵豆粕的品质评定作者:李旺,孙二刚,李建恩,等来源:《江西饲料》 2015年第4期李旺1,2孙二刚2李建恩2赵丽霞2程传红2(1.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洛阳471003;2. 河南宏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汝州467500)摘要:本文就发酵豆粕评价的几个主要指标:粗蛋白、小肽、挥发性盐基氮、蛋白质溶解度、大豆抗原和总有机酸进行关联分析。

指出评价发酵豆粕的品质评定不能只关注几个指标,要对相关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价才能全面客观确定发酵豆粕的品质。

关键词:动物营养;发酵豆粕;品质评定中图分类号:S81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37(2015)04-0001-040 引言众所周知,蛋白质饲料是饲料原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优质蛋白原料短缺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优质蛋白原料的缺乏,导致鱼粉、优质肉粉、乳清粉等动物性原料成为动物养殖业的奢侈品。

人们逐步考虑用植物性蛋白原料在特殊动物群体中(如仔猪)使用,大豆粕作为主要的蛋白原料在大部分动物饲料中使用,然而豆粕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其蛋白质生物转化率较低。

目前已在豆粕中发现了10余种抗营养因子(ANFS),这些特点决定了豆粕在幼龄动物中使用受到限制[1]。

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丰富的酶系,并且产生维生素、寡糖、氨基酸、脂肪酸等代谢产物,这些酶可以分解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变为小肽,代谢产物能够改善豆粕的风味和适口性,使豆粕的营养价值进一步提高[2]。

因此,国内外已有很多饲料原料企业开始发酵豆粕的生产和销售,虽然产品名称都是发酵豆粕,但产品营养成分差异很大、品质良莠不齐。

由于产品没有国家标准,现行的行业标准出台较晚,相应发酵指标的检测复杂,用户缺乏参考,在产品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

有些企业甚至为了美化主要指标而采用了添加无机氮、热处理、后加有机酸等手段迷惑市场。

本文围绕发酵豆粕的几个关键指标建立起几个指标的综合评定方法,确保全面完整的评定发酵豆粕的品质。

豆粕品质的检测方法

豆粕品质的检测方法

豆粕品质的检测方法一、评定指标1、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Trypsin Inhibitor Activity TIA大豆粕在0。

01mol/LnaOH浸泡1h过滤,滤液用PBPA水解.测胰蛋白酶活性TIU.1、2:尿酶活性(Urease Activity UA)国际标准法(ISO)、PH增值法(ΔPH法)、扩散法、酚红法。

CHINA规定ΔPH《0。

4 在0.02-0.2之间是优质豆粕.UA与TAI几乎同步失活.在加热过度以前,TIA以全部失活.1、3:蛋白质溶解度:(Protein Solubility)美国乔治大学:Dale & Araba (1987)以检测豆粕是否加热过度.一定量的豆粕与0.2%NaOH溶液混合离心过滤,滤液凯氏测氮.PS<70%,则加热过度,70-80%为适宜,测时其灵敏度不够,粒度影响,当粒度在60-80目时方稳定.1、4:有效赖氨酸:赖与精氨酸属热敏性AA,高温时Lys与还原糖发生Maillard反应.测定法有:A染料结合法(DBL):二硝基氟苯(FDNB),三硝基磺酸(TNBS),酸性橙-12,茚三酮发生特异性呈色反应.B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5:蛋白质的水溶解度和氮的水溶解度:蛋的质的水溶解度(PDI)与氮的水溶解度(NSI),二者只是与水混合后的搅拌强度不一样。

PDI是85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NDI是120r/min搅拌30min。

PDI测定豆粕的加热程度比UA和PS(NaOH)灵敏,NSI在7-27.8%是可以接受。

NSI低于10%则为加热过度。

Balloun & Hgymard(1959):加热时间延长,NSI降低,加热过度,则大大降低,鸡的增重与饲料报酬降低。

1、6考马氏亮蓝法:Kratzer(1989): 考马氏亮蓝对蛋白质考马氏亮蓝考马氏亮蓝显色对AA不显色并与PS相关度好但考法测的实际值大大低于凯氏法测的蛋白质溶解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分离胶不同体积各成分含量详表 含量/mL 10mL 15mL 20mL 3.3 5.0 6.7 2.7 4.0 5.3 3.8 5.7 7.6 0.1 0.15 0.2 0.1 0.15 0.2 0.0060.0 8.0 11.4 0.3 0.3 0.018
50mL 16.7 13.3 19.0 0.5 0.5 0.03
6 6.1
结果判定 如右图所示: α、α 、β是未发酵豆粕中大豆抗原蛋白 7S 的三个亚

基, A1、A2、A3、A4、Basic 是未发酵豆粕中大豆抗原蛋白 11S 的五个亚基。 各亚基占大豆抗原蛋白总量的比例(表 3) 抗原 蛋白 7S 亚基 α α

在大豆抗原蛋白总量 中所占比例 5% 5% 17% 3% 34% 34%
β-巯基乙醇 1mL,0.5mL 1%溴酚蓝,可在 4℃存放数周,或在-20℃保存数月。 4.3.7 电泳缓冲液(1L) :3.0g Tris 碱,14.4g 甘氨酸(电泳级) ,SDS1.0g,加蒸馏水至 1L, 4
℃冰箱保存。 4.3.8 4.3.9 固定液(1000mL):甲醇 450ml,冰乙酸,100ml,蒸馏水 450ml 考马斯亮蓝染色液:1.0g 考马斯亮蓝 R-250,450mL 甲醇,100mL 冰醋酸,450mL 蒸馏水

表1 试剂名称 30%丙烯酰胺溶液 Tris-Hcl pH8.8 10%SDS 10%过硫酸铵 TEMED 蒸馏水 合计
分离胶配制各成分体积 备注 TEMED 催化过硫酸铵产生自由 基, 加速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 制胶过程中最后添加。
含量/mL 12 11.4 0.3 0.3 0.012 6.0 30

7
附录 SDS-PAGE 分离胶浓度的最佳分离范围 不同样品的检测,需根据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不同分离胶浓度的最
7.1
佳分离范围如表 5 所示。 表5 SDS-PAGE 分离胶浓度 6%胶 8%胶 10%胶 12%胶 15%胶 分离胶浓度与最佳分离范围对照表 最佳分离范围 备注 50-150kD 分子生物学中,kD 表示分子量 的单位道尔顿, 一般写的是 Da, 30-90kD kDa 就是 1000Da。 20-80kD 12-60kD 10-40kD
共配制 30mL 分离胶胶液,适合本实验室双垂直电泳槽两板胶用量。 5.2 浓缩胶的配制: 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浓缩胶浓度为 5%。 按照表 2 配制 SDS-PAGE 的浓缩胶(也称堆积胶、 积层 胶或上层胶): 表2 试剂名称 30%丙烯酰胺溶液 Tris-Hcl pH6.6 10%SDS 10%过硫酸铵 TEMED 蒸馏水 合计 5.3 SDS-PAGE 凝胶制备: 将洁净的玻璃片固定于电泳槽,防止分离胶漏胶情况发生。将洁净的玻璃片置于制胶支架上 (缺口朝里) ,放平、齐,压紧,将配好的 12%分离胶,用 1ml 枪头从矮口的一侧缓慢加入,操作 的过程中,禁止有气泡的生成,离矮面玻璃边缘 4cm 处(预留出梳子空间) ,用医用注射器吸取 无水乙醇,缓慢注入分离胶上,此时可以明显看出分离胶与无水乙醇的分层线,切不可过分晃动 胶板,防止乙醇进入分离胶内部,阻碍其凝结。待分离胶凝固后,倒出乙醇,并用滤纸轻轻吸干 乙醇,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注入 5%浓缩胶,注满后插入进样梳,待其完全凝结,后拔掉进样梳, 备 用。 注意:温度的升高可加速胶的凝结速度,但是过高的温度会造成胶的皱缩,一般控制其凝结 温度为 30℃左右。制胶后用电泳缓冲液浸泡至少 3h。 浓缩胶配制各成分体积 备注 TEMED 催化过硫酸铵产生自由 基, 加速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 制胶过程中最后添加。
棕色瓶中, 4℃保存 1 个月左右。 (注意: 未聚合的丙烯酰胺有神经毒性, 须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 4.3.2 分离胶缓冲液( 1.5mol/L Tris-HCl ,pH8.8) : 18.15gTris, 加入约 80mL 重蒸水, 用 1mol/L
的 HCl 调 pH 到 8.8,用重蒸水定容至最终体积 100mL,4℃冰箱保存备用。 4.3.3 浓缩胶缓冲液(0.5mol/L Tris-HCl,pH6.8) :6gTris,加入约 60mL 重蒸水,用 1mol/L
50 5.0 25.0 19.0 0.5 0.5 0.02
7.3
不同体积的浓缩胶胶溶液配制(5%) 试剂名称 2mL 1.4 0.33 0.25 0.02 0.02 0.002 3mL 2.1 0.5 0.38 0.03 0.03 0.003 含量/mL 4mL 6mL 2.7 4.1 0.67 1.0 0.5 0.75 0.04 0.06 0.04 0.06 0.004 0.006 8mL 5.5 1.3 1.0 0.08 0.08 0.008 10mL 6.8 1.7 1.25 0.1 0.1 0.01
6%分离胶不同体积各成分含量详表 10 4.0 2.0 3.8 0.1 0.1 0.008 含量/mL 15 20 6.0 8.0 3.0 4.0 5.7 7.6 0.15 0.2 0.15 0.2 0.012 0.016 30 12.0 6.0 11.4 0.3 0.3 0.024 50 20.0 10.0 19.0 0.5 0.5 0.04

5.4
上样及电泳: 以 10μl 微量移液器上样 20μl。电泳条件主要采用稳压的方式:浓缩胶的电压 80V,电泳
时间至蓝色条带刚进入分离胶(整齐蓝线出现) 。分离胶的电压 120V,电泳时间 4~5 h(蓝色条 带接近分离胶末端) 。 5.5 染色、脱色: 结束电泳后,撤下胶板,切去浓缩胶,小心揭下凝胶,37℃以上,固定液漂洗 20min,放入 适量新鲜染色液染色 45 min。 倾去染色液, 用自来水漂洗直到水流无颜色, 倒入适量脱色液脱色, 每隔 2h 换一次脱色液,直至蛋白亚基条带清晰为止。
的 HCl 调 pH 到 6.8,用重蒸水定容至最终体积 100mL,4℃冰箱保存备用。 4.3.4 4.3.5 4.3.6 10% 过硫酸铵: 0.5g 过硫酸铵, 加 5mL 蒸馏水,新鲜配置,-20℃保存一个月左右。 10%(w/v)SDS:10g SDS 加蒸馏水 100mL,室温保存。 2×上样缓冲液(10mL) :2.5mL 0.5mol/L Tris-HCL (pH6.8),2mL 甘油,4mL 10% SDS,
定容至 1000mL。 4.3.10 4.3.11 考马斯亮蓝脱色液:100mL 甲醇,100mL 冰醋酸,800mL 蒸馏水。 提取液:取 3.63gTris,加 1000ml 水溶解,加 0.7mlβ-巯基乙醇,用盐酸调 pH 至 8.0。
5 5.1
实验方法与步骤 分离胶的配制: 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选择分离胶浓度 12%的凝胶最为合适,配制方法见下表 1:
含量/mL 1.66 1.26 0.1 0.1 0.01 6.8 10
共配制 10mL 分离胶胶液,适合本实验室双垂直电泳槽两板胶用量。
5.3
样品的制备: 取发酵豆粕 1.0g,加入 20.00ml 提取液在室温下浸泡 1 小时后(每 10 分钟搅拌一次) ,离心
20 分钟,取上清液 40μl,加入 40μl 2×上样缓冲液,沸水浴 3 分钟后,进行 SDS-PAGE 电泳。
β A3 11S A1、A2、A4 Basic
6.2 对比豆粕的抗原条带上,直接判读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 的降解情况。
定性判定标准如下: (表 4) 判定结果 — 基本标准 完全没有降解 基本没有降解 降解不完全 基本降解 完全降解 解释 图谱斑点与豆粕几乎相同 与豆粕中的五个斑点相同,颜色稍暗 与豆粕相同有五个斑点,和 段个别斑 点很暗 对应豆粕中的五个样品亮度较暗或很浅 图谱上无斑点,表现为图谱中非常干净 20%左右 40%左右 60%左右 80%左右 90%以上 估算大豆抗原蛋白 总量降解比例
7.2
不同浓度的分离胶溶液配制:
表6 试剂名称 蒸馏水 30%Acr-Bis(29:1) 1M Tris, pH8.8 10%SDS 10%过硫酸铵 TEMED 5 2.0 1.0 1.9 0.05 0.05 0.004 表7 试剂名称 蒸馏水 30%Acr-Bis(29:1) 1M Tris,pH8.8 10%SDS 10%过硫酸铵 TEMED 5mL 1.7 1.3 1.9 0.05 0.05 0.003 表8
electrophoresis, SDS-PAGE)的主要用途是分离蛋白质和测定其亚基的分子质量。SDS-聚丙烯酰 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在电泳的过程中,能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而逐渐 呈梯度分开蛋白质。
3 3.1 3.2 3.3 3.4 3.5
仪器 DYCZ-24EN 双垂直电泳仪(基本参数:外型尺寸(L×W×D) :190×120×170mm; 凝胶板:规格(L×W):130×100mm; 试样格:12 齿,1.0mm 厚; 电泳槽:能容纳 2Kg 缓冲液,总容量约 1200mL; DYY-8C 双稳定时电泳仪电源 (基本参数: 并联输出: 2 组; 输出范围 (显示分辨率) : 5-600V(1V) 120W;外形尺寸(W×D×H) :315×290×128 mm;重量:约 5Kg) ;
试剂名称 蒸馏水 30%Acr-Bis(29:1) 1M Tris,pH8.8 10%SDS 10%过硫酸铵 TEMED
10%分离胶不同体积各成分含量详表 含量/mL 5 10 15 20 1.3 2.7 4.0 5.3 1.7 3.3 5.0 6.7 1.9 3.8 5.7 7.6 0.05 0.1 0.15 0.2 0.05 0.1 0.15 0.2 0.002 0.004 0.006 0.008
检测技术规范与标准方法
编号:QB/HHS JC003-2013 修订:第 1 版 起草:赵丽霞 第 2 次修改 审核:刘永垒
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的定性检测办法
批准: 执行日期:2013 年 06 月 15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