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

合集下载

亲电试剂 环氧氯丙烷

亲电试剂 环氧氯丙烷

亲电试剂环氧氯丙烷亲电试剂是一类具有亲电性的化学物质,通过与亲核试剂反应,往往会生成亲核试剂的亲核取代产物。

在有机合成中,亲电试剂可以用来引入功能团,构建碳-碳和碳-其他原子键,还可以参与环化反应等。

其中,环氧氯丙烷是一种常用的亲电试剂。

环氧氯丙烷的化学式为C3H5ClO,结构中含有一个环氧环和一个氯原子。

它具有亲电性质,能够与亲核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碳-氧和碳-氯键。

环氧氯丙烷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环氧氯丙烷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于引入氧原子。

环氧氯丙烷的环氧环可以与亲核试剂如水、醇、胺等发生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

以水为例,环氧氯丙烷与水反应会生成乙二醇。

这种反应可用于合成具有醚结构的化合物,如乙二醇醚、聚醚等,广泛应用于染料、涂料等行业。

其次,环氧氯丙烷可以用于构建碳-碳和碳-其他原子键。

环氧环可以与亲核试剂如酸、碱、醇、胺等发生开环反应,生成碳-氧和碳-其他原子键。

以醇为例,环氧氯丙烷可以与醇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如乙基丙二醇单甲醚。

这种反应可用于扩大分子骨架,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合物。

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以参与环化反应。

环氧环可以被亲核试剂攻击,发生开环反应,生成环结构化合物。

以胺为例,环氧氯丙烷可以与胺反应生成β-氨基醇化合物。

这种反应可用于合成含有环结构的有机分子,如杂环化合物、天然产物等。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方法多样,常见的有氧化氯丙烷法、酸催化法、金属催化法等。

氧化氯丙烷法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通过将氯丙烷与过氧化氢反应得到环氧氯丙烷。

酸催化法和金属催化法在条件温和、选择性较高的情况下合成环氧氯丙烷。

综上所述,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亲电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引入氧原子,构建碳-碳和碳-其他原子键,参与环化反应等。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方法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化合物的合成需求。

随着有机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环氧氯丙烷在合成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环氧氯丙烷生产原理

环氧氯丙烷生产原理

二、主要生产原理1、反应原理1.1、氯化反应原理氯丙烯是丙烯氯化、氯原子在饱和碳键上取代氢原子而合成的。

在氯化过程中丙烯的双键得以保存,产生HCl 气体,反应式如下:(1) CH 2=CH-CH 3+Cl2 CH 2=CH-CH 2Cl +HCl 反应放热约为26.7kcal/mol 。

除了主反应外还有许多副反应。

副反应所产生的化合物很多,有丙烯氯化物、氯丙烷以及热降解产物如芳香烃类、焦油和碳化物等。

主要有在其它碳键上的取代反应生成2- 氯丙烯和1- 氯丙烯,方程式如下:(2) CH 2=CH-CH 3+Cl2 CH 2=CCl-CH 3 +HClCHCl=CH-CH 3+HCl另外,氯气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3) CH 2=CH-CH 3+Cl2 ClCH 2-CHCl-CH 3HCl 与氯丙烯继续反应生成1,3- 二氯丙烷:(4)CH 2=CH-CH 2Cl +HCl ClCH 2-CH2-CH 2Cl 氯丙烯继续氯化进行取代反应,生成1,3- 二氯丙烯:(5) CH 2=CH-CH 2Cl +Cl2 ClCH=CH-CH 2Cl +HCl1.2、氯醇化反应原理次氯酸(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与氯丙烯在循环液中混合,在反应器中连续而均匀接触发生反应生成二氯丙醇,生成的二氯丙醇有两种:1,3- 二氯丙醇和2,3- 二氯丙醇。

反应方程式如下:(1 )ClOH + CH 2Cl-CH=CH 2 CH 2Cl-CHOH-CH 2Cl (1,3-二氯丙醇)(2 )ClOH + CH 2Cl-CH=CH 2 CH 2Cl-CHCl-CH 2OH(2,3-二氯丙醇)反应为放热反应(216,100kJ/kmol ),1,3-二氯丙醇和2,3-二氯丙醇的生成量为1:2。

次氯酸的反应方程式如下:(3)Cl2 +H2O HOCl + H + + Cl -(4 )HOCl ClO - + H + 优化次氯酸的生成条件、抑制溶液中的游离氯和次氯酸分解,会从总体上提高氯醇化反应的收率。

环氧氯丙烷制备方法介绍

环氧氯丙烷制备方法介绍

环氧氯丙烷制备方法介绍1.传统的氯化丙烯法制备环氧氯丙烷传统的制备方法是使用氯化丙烯作为原料。

具体的反应步骤如下:首先,将氯化铁或氯化铝等作为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器中,然后向反应器中通入氯气,产生氯活化铁或氯活化铝。

然后,将对氯丙烯和环氧乙烷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到反应器中。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对氯丙烯与环氧乙烷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操作(如蒸馏、中和、光碱净化等)对反应产物进行处理,得到纯度较高的环氧氯丙烷。

2.新型方法-氯醇法传统的氯化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副反应产物多、废水处理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氯醇法。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2,3-二氯-1-丙醇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钠2,3-二氯-1-丙醇,再与石碱反应生成环氧氯丙醇。

然后,环氧氯丙醇与乙焦氨哌酮反应生成5-(2,3-二氯丙氧)哌酮。

最后,5-(2,3-二氯丙氧)哌酮与氢化钠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

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氯化丙烯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废水处理相对简单等优点。

3.生物法制备环氧氯丙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法制备环氧氯丙烷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适当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酶的作用,对丙烯进行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环氧氯丙醇。

然后,将环氧氯丙醇与氯化汞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操作对反应产物进行提纯,得到纯度较高的环氧氯丙烷。

生物法制备环氧氯丙烷具有资源利用高效、环境友好等优势,但目前该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综上所述,环氧氯丙烷的制备方法包括传统的氯化丙烯法、新型的氯醇法以及生物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可预见将会有更多的制备方法出现并得到应用。

丙烯法环氧氯丙烷合成方法

丙烯法环氧氯丙烷合成方法

丙烯法环氧氯丙烷合成方法1. 丙烯氯化:将丙烯(C3H6)与氯气(Cl2)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1,2-Dichloropropane)。

催化剂通常采用铜或铜盐,也可以使用其他可用的氯化剂。

丙烯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3H6+Cl2→CH2ClCH2Cl2. 1,2-二氯丙烷的氯氢化:将1,2-二氯丙烷与盐酸(HCl)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氯氢化反应,生成1,2-二氯-2-氯丙烷(1,2-Dichloro-2-chloropropane)。

1,2-二氯丙烷的氯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2ClCH2Cl+HCl→CHCl2CH2Cl3. 1,2-二氯-2-氯丙烷的脱氯:将1,2-二氯-2-氯丙烷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其会发生脱氯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

1,2-二氯-2-氯丙烷的脱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Cl2CH2Cl→CH2OCHCH2Cl以上就是丙烯法环氧氯丙烷的合成过程。

丙烯法环氧氯丙烷合成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催化剂选择:丙烯氯化反应通常使用铜或铜盐作为催化剂,因其在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都有重要影响。

2.反应条件:丙烯氯化反应和氯氢化反应通常在常压下进行,温度一般在室温附近。

而脱氯反应需要较高温度,通常在150-200℃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产物纯度:丙烯法合成的环氧氯丙烷产物纯度较高,一般可以达到98%以上。

纯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和分离纯化工艺的改进等来实现。

4.应用广泛: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各种具有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如环氧树脂、表面活性剂、柔性聚氨酯、医药中间体等。

因此,丙烯法合成的环氧氯丙烷在化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丙烯法环氧氯丙烷合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通过丙烯氯化、氯氢化和脱氯等反应步骤,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环氧氯丙烷产物。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目前世界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工业方法主要有:(1) 以美国Shell公司为代表的丙烯高温氯化法(以下简称氯丙烯法),中间产物为3-氯丙烯,最终制得环氧氯丙烷。

目前全球95%以上的环氧氯丙烷均采用此方法生产。

(2) 日本昭和电工80年代中期开发并已工业化的醋酸烯丙酯-烯丙醇法(以下简称烯丙醇法),中间产物为烯丙醇。

1.1氯丙烯法氯丙烯法主要原料是丙烯、氯气和石灰,主要反应工艺由丙烯高温氯化、氯丙烯次氯酸化和二氯丙醇皂化三步组成,其工艺流程见图1。

工艺特点:具有生产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并具有工艺成熟、操作稳定、中间产物氯丙烯既可作精细化工原料又可作商品出售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转化率低、副产物多、单耗高、设备易腐蚀、“三废”多等缺点[1]。

1.2烯丙醇法烯丙醇法的主要原料是丙烯、氧气和醋酸,主要反应工艺由丙烯气相催化氧乙酰制醋酸烯丙酯、水解制烯丙醇、与氯加成合成二氯丙醇和皂化脱氯化氢四步组成,其工艺流程见图2。

工艺特点:采用乙酰氯化技术,收率高;无氯醇化工艺,质量高;取消高温氯化工艺,反应条件缓和,副产物少,而且氯气和石灰原料消耗减半。

然而,该工艺存在着反应步骤多、需用不锈钢材料防醋酸腐蚀、防止烯丙醇单元混合气爆炸的安全可靠性等不足[1]。

由表1所得,两种工艺路线的能源消耗基本相近,但由于烯丙醇法装置工艺流程长,所以投资费用相对较高[1-2]。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能力继Shell公司环氧氯丙烷装置工业化生产起,1960年以后,日本、前苏联、西欧、东欧相继建成环氧氯丙烷工业装置,产量不断增加,但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特别是80年代随着汽车、能源、交通运输以及建筑业的调整发展,对环氧树脂的需求大为增加,带动了其上游原料环氧氯丙烷生产能力的提高。

世界环氧氯丙烷总生产能力1978年为44万吨、1988年为70万吨、1998年为100万吨、2005年为145万吨。

可以看出,从1978年开始,每经过10年,世界环氧氯丙烷的产能增加50%以上。

环氧氯丙烷处理工艺

环氧氯丙烷处理工艺

环氧氯丙烷处理工艺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农药、塑料、涂料等领域。

它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多功能性,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和合成。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环氧氯丙烷处理工艺,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了解。

环氧氯丙烷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氯化丙烯和环氧化丙烯。

直接氯化丙烯是将丙烯与氯气反应,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丙烯中的氢原子替换为氯原子,得到环氧氯丙烷。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产物中可能含有杂质,需要进一步提纯。

环氧化丙烯是将丙烯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环氧化物,再经过氯化反应得到环氧氯丙烷。

这种方法产物纯度较高,但反应条件较为苛刻,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

环氧氯丙烷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分离、提纯和利用三个步骤。

首先是分离步骤,通过萃取、蒸馏等方法将环氧氯丙烷与其他组分进行分离。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杂质,提高环氧氯丙烷的纯度。

其次是提纯步骤,通过吸附、结晶、结合反应等手段对环氧氯丙烷进行进一步纯化。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残余的杂质,获得高纯度的环氧氯丙烷。

最后是利用步骤,将纯化后的环氧氯丙烷应用于染料、医药、农药、塑料、涂料等领域。

在分离步骤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萃取和蒸馏。

萃取是将环氧氯丙烷与溶剂进行接触,通过溶剂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来实现分离目的。

蒸馏是将混合物加热至沸点,然后将不同沸点的组分分离出来。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

在提纯步骤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吸附、结晶和结合反应。

吸附是通过将环氧氯丙烷溶液通过吸附剂床,利用吸附剂对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吸附来实现提纯目的。

结晶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浓度,使环氧氯丙烷在溶液中结晶出来,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出纯净的环氧氯丙烷晶体。

结合反应是将环氧氯丙烷与其他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新的物质,然后通过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离和提纯。

在利用步骤中,环氧氯丙烷可以作为染料的中间体,通过进一步反应合成各种颜料。

环氧氯丙烷工艺流程

环氧氯丙烷工艺流程

环氧氯丙烷工艺流程
一、环氧氯丙烷概述
环氧氯丙烷(氯丙烷)是一种氯代烯烃,具有良好的芳香、开气和易
蒸发性。

大部分环氧氯丙烷由氯乙烯衍生而来,主要用于生产氯丙烷乙醚、酯和烷基胺。

它的化学式为C3H6Cl2,熔点低,容易蒸发分解,分子量165.02、大部分氯丙烷具有典型的乙烯气味,并因其芳香和可溶解性而被
广泛用于化妆品、制药等工业制品中,也可以用于食品、香料和农用产品中。

二、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
1、水合氯乙烯法:
水合氯乙烯法的原料是氯乙烯,在室温下将氯乙烯和水混合,加入70%的硫酸钠及其它催化剂,在搅拌、加热条件下,经特定的反应温度控制,氯乙烯水解生成氯丙烷及其它混合物,混合物再经过凝固、洗涤、精馏、蒸馏等工艺步骤,将氯乙烯会生成氯丙烷。

2、原子燃料法:
原子燃料法的原料是氯乙烯和氢,一定比例的氯乙烯作为原料放入反
应容器,加热至250℃~400℃之间,水吏林氟烃反应催化剂和氢气混合,放入反应容器,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1~2小时后,分离产物,再经
过凝固、洗涤、精馏、蒸馏分离得到氯丙烷产物。

3、氯乙烯氯化法:
氯乙烯氯化法的原料是氯乙烯。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
17
三、全球ECH的消费情况
日本和美国是主要出口国,亚洲和东欧是主要进口国,其中 亚洲是ECH的最大消费市场,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 60%, 其次是美国和西欧。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全
球用于该领域的ECH占总消费量的 84%;第二大消费领域是用
于生产合成甘油,占总消费量的 1%;除此之外应用于生产氯 醇橡胶,纸张增湿添加剂和离子交换树脂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占 总消费量的 15%。
6
2.1.1 丙烯高温氯化法——工艺流程简图
丙烯回收 吸收处理 分 离 塔 皂 化 塔 脱 轻 塔 副产盐酸 脱 轻 塔 脱 重 塔 脱 氯丙稀 重 塔 成 品 塔
丙烯
氯化 反应器 反次 应氯 器酸 混 合 器
氯气

氢氧化钙 废水
7
2.2 醋酸丙烯酯法
(1)丙烯氧化反应合成醋酸丙烯酯
+ 1/2O2 + CH3COOH O CH3C O + H2O
该法最早在1854年由Bertelot用盐酸处理粗 甘油,然后用碱液水解时发现。
目前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各国大力发展
生物柴油工业 (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的一 种,其在物理性质上与石化柴油接近,但化 学组成不同。),随之副产大量生物甘油(占 生物柴油量的1/10),造成甘油市场过剩,价 格大跌,在这种背景下,甘油氯化法制环氧 氯丙烷获得新生。
3.5 3.2 6.1 26.0 9.0 2.5 2.5
丙烯法 丙烯法 醋酸法 甘油法 甘油法 丙烯法 丙烯法
山东海力 山东鑫岳 山东中海 东营华泰 东营联成 东营赫邦 福建豪邦 宁波环洋 河北珈奥
32.0 9.0 4.0 3.5 3.5 12.0 5.5 6.0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2.3 甘油法
(1)甘油氯化制二氯丙醇
Cl
HO
OH + HCl CH3COOH
OH
Cl
(2)二氯丙醇皂化生成环氧氯丙烷
Cl
OH
Cl
+ NaOH
+
O
Cl
Cl
OH
OH
Cl +
+ H2O
Cl
OH
Cl + NaCl + H2O
12
2.3.1 甘油法——工艺流程简图
氯化氢 甘油
醋酸 催化剂

化 反 应
丙烯回收
吸收处理 副产盐酸
丙烯
氯化 反应器
分 离
脱 轻
脱 重
氯丙稀



氯气
反次 应氯 器酸
混 合 器
皂 化 塔
脱 轻 塔
脱 重 塔
成 品 塔
水 氢氧化钙 废水
7
2.2 醋酸丙烯酯法Fra bibliotek(1)丙烯氧化反应合成醋酸丙烯酯
Pd
+ 1/2O2 +CH3COOH
O CH3C O
+ H2O
(2)醋酸丙烯酯水解反应制烯丙醇
O
CH3C O
+ H2O
HO
+ CH3COOH
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科学院与日本昭和电工均开发了此法,原苏 联采用先氯化后水解工艺,而昭和电工则采用先水解后氯化工艺。
8
2.2 醋酸丙烯酯法
(3)烯丙醇氯化反应合成二氯丙醇
HO
+ Cl2
(4)二氯丙醇皂化生成环氧氯丙烷
Cl
OH + Ca(OH)2
Cl
由于能耗和成本较高,以上两种方法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
14
2.5 各工艺路线比较
工艺路线
优点
缺点
丙烯高温氯化法 醋酸丙烯酯法 甘油法 丙烯醛和丙酮法
工艺成熟,操作稳定,引进 需要高温,副产物多,原材
费用低,可提取中间产物氯 料转化率低,设备腐蚀严重,
丙稀。
能耗高,污水量大。
采用乙酰氯化技术,收率高,反应步骤多,系统存在醋酸,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及现状》
1
目录

一、概述

二、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

三、全球ECH生产和消费情况

四、国内ECH生产和消费情况
五、未来国内ECH的发展趋势
2
一、概述
环氧氯丙烷(ECH)是一种易挥发、不稳 定的无色油状液体,与氯仿、醚有相似的刺 激性气味,常温下微溶于水,能与多种有机溶 剂混溶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
目前全球ECH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 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这些地方的生产能力合计达到 223.4 万 t/a, 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85%。生产能力居前5位的是美国陶氏、 美国迈图、中国山东海力、中国台湾台塑和比利时苏威公司。
17
三、全球ECH的消费情况
日本和美国是主要出口国,亚洲和东欧是主要进口国,其中 亚洲是ECH的最大消费市场,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 60%, 其次是美国和西欧。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全 球用于该领域的ECH占总消费量的 84%;第二大消费领域是用 于生产合成甘油,占总消费量的 1%;除此之外应用于生产氯醇 橡胶,纸张增湿添加剂和离子交换树脂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占总 消费量的 15%。
15
2.6 各工艺成本比较
项目 原料1(t/tECH) 原料2(t/tECH)
丙烯高温氯化法 0.66(丙烯) 2.1(氯气)
碱(t/tECH)
1.10(石灰)
投资(3万吨ECH)
安全可靠性 能耗
废水(t/tECH) 成本(万元)
2.5~3亿元
危险、操作 周期短 高 40~50 0.9~1.0
醋酸丙烯酯法 0.59(丙烯) 0.9 (氯气) 0.70(石灰)
中 和
精 馏 塔

残液
氢氧化钠
分皂

离化

塔塔

废水
成品槽
13
2.4 丙烯醛法和丙酮法
(1) Dow化学开发了丙烯醛制环氧氯丙烷的工艺。首先将丙烯醛 氯化生成 2,3-二氯丙醛,然后将 2,3-二氯丙醛加氢生成 2,3二氯丙醇,最后2,3-二氯丙醇皂化生成ECH。
(2) Asahi(日本旭化成)公司和Mitsubishi(日本三菱)公司先 后开发出丙酮制环氧氯丙烷工艺,主要包括丙酮氯化取代制 1,3-二氯丙酮、二氯丙酮氢化制1,3-二氯丙醇、1,3-二氯丙醇 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
产品纯度高,丙烯消耗少, 需用不锈钢设备,催化剂昂
避免了高温氯化反应。
贵且不能再生。
工艺流程短,成本投资低, 经验缺乏,工业甘油价格高, 操作条件温和,废产物处理 仅能使用副产甘油作为原料。 成本低。
醛和酮转化成醇的选择性较 催化剂价格高,丙烯醛分离
高。
复杂,设备投资费用高。
综上所述,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面临着绝好机遇,利用甘油制备ECH可摆脱丙烯紧 缺的制约,减少国家对石油的依赖,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 和社会价值。
Cl
OH
(2,3-二氯丙醇,67%) (1,3-二氯丙醇,33%)
5
2.1 丙烯高温氯化法
(3)二氯丙醇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
Cl
OH
Cl
+ Ca(OH)2
Cl
Cl
OH
2
O
Cl + CaCl2 + 2H2O
该法在1948年由美国Shell公司首次成功开发,目前世界上90%的环氧 氯丙烷均采用此法。
6
2.1.1 丙烯高温氯化法——工艺流程简图
3
二、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
2.1 丙烯高温氯化法 2.2 醋酸丙烯酯法 2.3 甘油法 2.4 丙烯醛法和丙酮法
4
2.1 丙烯高温氯化法
(1)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
+ Cl2
Cl
+ HCl
副产物有1,3-二氯丙烯和1,2-二氯丙烷
(2)氯丙烯次氯酸化合成二氯丙醇
Cl
+ 2HOCl
Cl
OH Cl +
Cl
4~5亿元
取决于Pd 催化剂 较低 20~30 1.0~1.1
甘油法 1.20(甘油) 1.0(盐酸) 1.2(液碱)
0.65~0.85亿元
安全可靠 30~40%丙烯法
3~7 0.7~0.8
16
三、全球ECH的生产情况
近年来,全球ECH产能增长迅速,2002 年全球产能约 122万 t/a,2011 年产能上升为 206.4万 t/a,到 2012 年达到 248.4 万t/a, 新增产能 42 万t,其中 10 万t的来自于苏威集团新建于泰国的甘 油法生产装置,其余的 32万t的均来自于中国,预计到 2017 年, 全球ECH产能将达到 442 万 t/a。
Cl
OH
Cl
2
O
Cl + CaCl2 + 2H2O
9
2.2.1 醋酸丙烯酯法——工艺流程简图
氯化氢
成品槽
氧气
氢氧化钙
丙稀 醋酸
氧水共氯
化 反 应 器
解 反 应 器
沸 反 应 器
化 反 应 器
脱 酸 塔
分 离 塔
皂 化 塔
精 馏 塔
醋酸水溶液
氯气
废水
10
2.3 甘油法
该法最早在1854年由Bertelot用盐酸处理粗 甘油,然后用碱液水解时发现。 目前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各国大力发展 生物柴油工业(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的一 种,其在物理性质上与石化柴油接近,但化 学组成不同。),随之副产大量生物甘油(占 生物柴油量的1/10),造成甘油市场过剩,价 格大跌,在这种背景下,甘油氯化法制环氧 氯丙烷获得新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