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牢度标准
面料色牢度知识

面料色牢度知识面料色牢度知识色牢度是指服装颜色褪色和沾色程度。
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合格品的各种色牢度指标必须大于等于3级。
色牢度评级有:1级,1-2级,2级,2-3级,3级,3-4级,4级,4-5级,5级。
5档9级,1级最差,5级最好(没有退色)。
3级只能是一个基本级,是一个中间级。
纺织品色牢度通常包括:耐皂洗、耐摩擦、耐光照、耐漂白或耐氧化剂〈还原剂〉、耐熨烫、耐汗溃和耐汗光色牢度等。
其中,耐皂洗、耐摩擦、耐光照、耐水和耐汗渍等是实际生产和贸易中大部分买家关注程度较高的几项色牢度指标。
耐皂洗色牢度1、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方法比较皂洗色牢度是最常见的色牢度考核项目之一。
皂洗色牢度是指着色织物在规定条件下皂洗后的褪色程度,它包括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两项评价内容。
原样褪色是指着色织物在皂洗前后褪色的情况;白布沾色是将白布与着色织物以一定方式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着色织物褪色而使白布沾色的情况。
褪色或沾色的程度应在指定光源下测试,以标准灰卡评级,结果分5级,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
2、染料结构、染色及后处理工艺与皂洗色牢度关系日常测试中,有相当一部分纺织品,包括棉、羊毛、涤纶、尼龙及其混纺织物,以及含氨纶弹性织物,对尼龙和醋酯纤维贴衬的沾色都在3级或3级以下。
虽然不同纤维材料所使用的染料和印染加工工艺各不相同,但出现的问题却相当类似。
这主要与布面浮色和部分有色纤维微粒的转移有关,因此也即与所使用的染料品种、染色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相关联。
3、活性染料染色产品皂洗色牢度的好坏决定于未固着染料以活性染料为例,从理论上讲,由于染料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水洗并不能轻易造成染料解吸、褪色与渗色,因此,活性染料染色产品皂洗色牢度的好坏决定于未固着染料(水解染料和少量未反应染料)数量。
若水解染料皂洗去除不尽,后续水洗将会出现不断掉色。
皂洗牢度还与键合染料的成键稳定性有关,断键染料也会发生水洗掉色。
纺织品常用染色牢度标准

纺织品常用染色牢度标准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经过染色、印花的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受日晒、水洗、汗渍、熨烫、摩擦等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
染色、印花后,有的纺织品还要经过另外一些加工处理。
在使用和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叫做染料的色牢度。
容易变色、褪色的染色牢度低,反之,染色牢度就高。
纺织品的用途不同或加工过程不同,它们的色牢度要求也不同。
例如,作为内衣的针织物与日光接触较少,却需经常洗涤,因此它们的耐洗牢度要好,而对日晒牢度要求并不高;缝制运动服的纺织品则需具有较高的耐日晒、皂洗和汗渍的色牢度。
染色牢度试验方法的国际标准ISO105《纺织品一色牢度试验》目前已发布了13个部分,约70项,我国从1981年开始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绝大部分等效或等同于国际标准。
一、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的一般规定1.取样与试样的准备试样是指一小块备做试验用的纺织材料,通常是从一块能代表批量染色或印花纺织材料的大样上取得的。
组合试样是由试样与一块或两块经选定作为评定沾色用的贴衬织物所组成。
控制标样是指在试验中的一块已知变色和沾色程度的试样,用以保证试验的准确进行。
试样应在距整匹织物两端2m以外,离布边5cm以外处取样,织物应平整无皱纹。
印花布应包括同色位的全部色泽,若在一块试样中各种色泽无法取全时,可分别取数块同样大小的试样,使各种色泽均能包括。
试样还可以呈纱线和散纤维。
纱线试样可将所试纱线编成织物,然后从中取样;也可把纱线平行卷绕,如绕在U形金属架上或绕在一块硬纸板上;对某些不附贴衬织物的湿处理,可使用两端扎紧的绞纱。
散纤维试样可先把散纤维梳压成薄层,然后进行试验。
对上油的粗纺毛材料,样品应在牢度试验前洗净至含油率小于0.5%。
准备组合试样时,所用缝线不得含有荧光增白剂。
用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组合试样时,如试样是织物,将试样夹于两块贴衬织物之间,通常沿一短边缝合,但某些试验方法缝四边。
常用色牢度标准

美标
AATCC 107
目的:测定染色、印花或其它有色织物的耐水渍牢度。
欧标 国标
ISO 105 E01 GB/T 5713
原理:当试样和贴衬织物在一定温度的水中充分浸泡规定时间后, 夹在汗渍 测试仪上,放置在烘箱内一定时间,评定试样的颜色变化和沾色程度。
欧标
ISO 105 B02
原理:将试样和标准布一起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曝晒后评级。
国标
GB/T 8427
美标
AATCC 15
目的:衡量染色织物耐汗渍的色牢度。
欧标 国标
ISO 105 E04 GB/T 3922
原理:试样和贴衬织物同时在汗渍溶液浸泡后,在有压力的环境中放置一定 时间后,干燥试样和贴衬织物,用灰色样卡评定有色试样颜色变化和贴衬织 物沾色的程度。
美标
AATCC 8
目的:测定染色织物因摩擦而沾色的程度。
欧标
ISO 105 X12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试样和标准摩擦小白布摩擦,用灰卡评定转移到小白 布上的沾色程度。
国标
GB/T 3920
适用范围:适合于纱线、色织、印染等纺织品。
美标
AATCC 16E
目的:测试染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等对光、日晒的抵抗性。
项目名称
皂洗牢度
摩擦牢度 (rubbin g/crocking)
光照牢度
汗渍牢度
水渍牢度
常用色牢度检测标准
相关标准
-5A
ISO105 C06 TES T A-E
GB/T 3921. 1-5、GB/T 12490 TES T A-E
目的:模拟纺织品在实际洗涤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及对其他织物的沾色情 况。 原理式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洗涤剂条件下进 行洗涤,式样通过与容器及不锈钢珠的碰撞作用模拟实际洗涤,再经清洗与 干燥,然后用变色、沾色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染色牢度

1.染色牢度耐日晒牢度:指染色物在日光照射下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将试样和8块蓝色标样在同一规定条件下进行曝晒,看试样褪色情况与哪一块相当。
与染料的结构、染色浓度、纤维种类、外界条件有关。
分为8级,1级最差,8级最高。
耐洗色牢度:指染色物在肥皂等溶液中洗涤时的牢度,包括原样褪色和白布沾色。
与染料的化学结构有关,与染色工艺有密切关系。
分5级9档,1级最差,5级最好。
耐磨擦牢度:分耐干摩擦牢度和湿摩擦牢度。
耐干摩擦牢度指用干的白布在一定压强下摩擦染色织物时白布的沾色情况,湿摩擦指用含水率为100%的白布在相同摩擦条件下的沾色情况,因此湿摩擦牢度衣一般均比耐干摩擦牢度差。
与染料在纤维上的分布状态有关。
分5级,1级最差,5级最好。
2.染色方法浸染:将纺织品浸渍在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
一般是间歇式生产,效率较低。
浴比为染液质量与染物质量之比。
匀染措施:保证染液各处的染料、助剂的浓度一致;保持染液和被染物的相对运动,尽可能保证染液均匀流动;调节温度及加入匀染助剂来控制上染速率;采用延长上染时间来增进移染。
轧染: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品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固着是在以后的汽蒸或焙烘中完成。
带液率:织物上带的染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合成纤维30%,棉70%,粘胶90%左右。
连续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的染色,被染织物所受张力较大,用于机织物染色。
匀染措施:轧液要均匀;用于轧染的织物要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织物润湿性能不好则增加轧辊压力可以使更多的染液透入织物的组织空隙中。
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向受热面迁移的现象。
汽蒸一般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分散染料热熔染色,也可活性染料常压高温汽蒸固色。
焙烘法特别适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分散染料热熔染色及活性染料固色。
3.染料上染过程染料分子随染液流动靠近纤维表面--染料通过纤维表面的扩散层向纤维表面扩散--染料分子被纤维表面吸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固着在纤维内部。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一、色牢度的概念和分类色牢度指的是面料在不同的水平和垂直力量下,经过不同程度的摩擦、清洗、暴露、汗水浸泡、光照等作用后,其色彩的牢度程度,即保持颜色持久的能力。
色牢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洗涤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水色牢度、光照色牢度等。
二、不同测试方法的具体标准解释和实施步骤1、洗涤色牢度标准:GB/T 3921-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与白棉布条一起置于染色盘内,加入洗衣液、去污剂等,进行模拟洗涤,共重复5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2、水洗色牢度标准:GB/T 5713-2013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浸泡在40℃的水中30分钟,取出放置晾干,共重复5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3、摩擦色牢度标准:GB/T 3920-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挂在摩擦测试机上,模拟不同程度的摩擦作用,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4、汗水色牢度标准:GB/T 18885-2002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在实验室内,用不同剂量的人工汗液进行浸泡,共重复2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5、光照色牢度标准:GB/T 8427-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置于具有标准光源的光老化设备中,模拟不同光照条件,共重复4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三、如何进行面料色牢度测试1、选取符合要求的测试设备和试剂,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采集被测样品并进行处理,如将样品水洗、干洗或浸泡在不同液体条件下等。
3、对样品进行测试,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估,得出测试结果。
4、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等级分类,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
纺织品染料检验标准

纺织品染料检验标准
概述
纺织品染料检验标准旨在确保纺织品染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以
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纺织品染料检验标准。
颜色牢度测试
颜色牢度是评估染色纺织品是否会在使用和清洗过程中褪色或
出现晕染的程度。
颜色牢度测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干摩擦牢度测试:用干的白织物或纸张对染色纺织品进行摩擦,评估是否会产生颜色褪色或沾染。
2. 湿摩擦牢度测试:用湿的白织物或纸张对染色纺织品进行摩擦,评估是否会产生颜色褪色或沾染。
3. 水洗牢度测试:将染色纺织品浸泡在水中,评估在水洗过程
中是否会出现颜色褪色或沾染。
4. 汗水牢度测试:将染色纺织品置于模拟的汗液环境中,评估在汗水接触下是否会出现颜色褪色或沾染。
有害物质测试
有害物质测试是检测纺织品染料中是否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有害物质测试项目包括:
1. AZO染料测试:检测染料中是否含有可致癌的偶氮染料。
2. 重金属含量测试:检测染料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
3. 偶氮染料迁移测试:检测染料在湿润条件下是否会迁移到人体皮肤或口腔。
其他测试项目
除了颜色牢度和有害物质测试之外,纺织品染料的其他测试项目还包括:
1. 光泽度测试:评估染色纺织品的表面光泽度,用于衡量染料的染色效果。
2. pH值测试:检测染料溶液的酸碱性,以确定染料对纺织品的影响。
结论
纺织品染料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促进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档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纺织品染料检验标准项目,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合格的染料检验。
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染色牢度是指染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能否保持原来色泽的不褪色、不变色的能力。
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有的染色织物经过几次水洗,暴晒稍久,即有显著褪色现象,这就表明染色牢度不好。
如果多水洗及长期日晒,仍无显著褪色现象,这就是染色牢度好。
染色牢度主要有耐日晒、耐气候、耐皂洗、耐汗渍、耐摩擦、耐熨烫、耐氯漂、耐烟熏牢度等。
各种不同的染料染着于某种织物上后,都有不同的染色牢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染料化学结构,此外,还与染料在纤维上的状态有关,如染料的分散程度以及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等。
同一染料在不同纤维上的染色牢度有很大差别。
如靛蓝在染棉后的耐日晒牢度仅为3级左右,而染在羊毛织物上其耐日晒牢度,可高达7~8级。
为了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纺织商业部门,参照纺织品的服用情况制定出一套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一般对织物染色牢度的要求有以下几种。
一、耐日晒牢度染色织物的耐日晒牢度,是指织物染后在日光长期照射下的褪色、变色程度。
日晒褪色、变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日光作用下,染料吸收光能,分子处于激发状态,很不稳定,必须将获得的能量以不同形式释放出来,才能变成稳定态。
其中一种形式就是染料接受光能后直接分解而褪色。
相同的染料在不同纤维上的褪色机理各不相同。
例如偶氮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的褪色是氧化作用,而在蛋白质纤维上的褪色是还原作用。
染料的耐日晒牢度还与它的分子结构有关。
如蒽醒、酞菁、金属络合染料的耐日晒牢度较高,不溶性偶氮染料之间的耐日晒牢度相差较大。
如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氨基、羟基时,容易吸收光能而不耐氧化,耐日晒牢度差。
耐日晒牢度还与染色时染料浓度有关。
一般浓度高则耐日晒牢度差,浓度低的耐日晒牢度相对较好。
耐日晒牢度的评定是以“蓝色标样”为依据。
所谓“蓝色标样”是指用规定的染料在一定浓度下染制的蓝色羊毛织物。
在规定条件下,经日晒发生褪色所需暴晒时间大致逐级成倍增长。
面料色牢度指标

面料有臭味主要表现为胶里含有甲醛没挥发干净,(甲醛超标就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面料一打开,即闻到一股刺鼻的鱼腥臭味,那就说明甲醛未挥发干净。面料在上完胶时会经过一个烘干箱,烘干箱里有一个高温排气机构,甲醛的味道就是要通过这个机构排出。面料经过烘干箱的正常速度为40米/分钟(透气透湿的为30米/分钟)但是面料厂为了赶货,就会加快速度,有的甚至开到100米/分钟,这样就会产生高温不够,胶面有严重的潮湿感,发粘,并伴有鱼腥臭味,不仅如此,更会造成水压达不到要求,或用手撮或水洗一遍后即达到零水压的可怕后果。同时贴条的粘着力不够,轻轻一拉就会全部脱落,这将简直是场灾难!
七、测试透湿
必须每பைடு நூலகம்大货布抽查送往省商检局检测。
八、工装面料测试(按不同的客人水洗温度需达到60度到90度)
1、撕裂强度:经、纬向不低于30N;
2、拉伸强度:经、纬向不能低于1200N;
3、耐磨性能:春夏装工装面料磨擦要通过20000次以上,冬装工装面料要通过:40000次以上;
所谓的六种纤维指的就是:羊毛(Wool)、腈纶(Acrylic)、涤纶(Polyester)、锦纶(Nylon)、棉(Cotton)、醋酯(Acetate)
深、浅色配色色牢度一定要达到四到五级以上。在询价时就必须表明需报六种纤维固色的,而不是后来加。
三、日晒牢度:(关系到衣服是否会很快变旧)
(即指面料的碱度)模仿太阳光,面料在阳光的照射下以一定标准的时间里看退色的程度来判定日晒色牢度的级别。尤其是荧光色的面料要注意日晒牢度。同时,日晒的级别也直接影响到面料的防紫外线情况。
四、测试水压:
测水压的正确方法,胶面朝上,布面朝下。
许多布厂为了节约成本都会做假水压,假水压一般用AC胶打底,然后用亮面胶,表现为:胶面很亮,手搓前后的水压差异大(比如从2000MM一下子掉到500MM-600MM,好的水压前后一般差异为200MM左右),胶条贴不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三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三试验步骤
“允许试样只与两块蓝色羊毛标准一起 曝晒,一块按规定为最低允许牢度的蓝 色羊毛标准和另一块低一级的蓝色羊毛 标准。直到在最低允许牢度的蓝色羊毛 标准的分段面上的变色达到灰卡4级(第 一阶段)和3级(第二阶段)的色差,白 色纺织品晒至最低允许牢度蓝色羊毛标 准的分段面上的变色达到灰卡4级。
试验方法二
最繁琐的方法,全面的反映试样的耐光 性能 .一批样品、一套蓝标、三个曝晒阶段 、四块区域。 装样方法(见图)
方法二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二试验步骤
当蓝标2变色达灰卡3级或L2变色达灰卡4 级时,对样品进行初评,记录级数; 当蓝标3或L3变色达灰卡4级,第一阶段 结束,盖上遮盖物,继续曝晒; 当蓝标4或L4变色达灰卡4级,第二阶段 结束,盖上遮盖物,继续曝晒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结束试验: 蓝标7或L7变色达灰卡4级; 最耐光的试样变色达灰卡3级; 最耐光的白色试样变色达灰卡4级。
耐光色牢度方法种类
C.氙弧法:惰性气体氙在高电压、超高 电压下,原子被激发电离,放电产生弧 光。上世纪50年代首次引入使用。氙弧 灯光谱特性非常接近于日光,俗称小太 阳,这种光源对上世纪初形成的使用碳 弧灯加速老化试验装置造成很大的冲击 。氙弧的光谱特性如下:
日光与氙弧光比较
日光与氙弧光比较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二 .新老标准的变化 GB/T3921.1~3921.5-1997: 等效采用ISO105-C01~C05:1989,将五个方法分 为五个部分 GB/T3921-2008: 修改采用ISO105-C10:200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C10部分:耐皂洗或肥皂和苏打液洗涤色牢度》,将五 个部分整合为一个标准;增加了不同方法采用不同多纤 维贴衬的规定(5.5.1);修改了洗涤后对样品的处理操作 (7.4 ;7.5)
引用标准
1).只在方法1和方法2时需要进行这项 试验试验步骤如下:1).确定曝晒时间 (记录蓝标1或L2在中等湿度下曝晒至变 色达到灰卡4级所需的时间,蓝标1所用 时间的1/4或蓝标L2所用时间的1/25为曝 晒时间。) 2).试样按确定的曝晒时间进行曝晒。 (约二十分钟左右)
GB/T8431-1998《光致变色 的检验与评定》
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 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一般照射条件:
机房应用空调使环境温度在20±2℃,照射 仓通风良好,仓内温度不超过45℃,湿度 满足红布的耐光牢度与5级蓝标一致,一 般相对湿度为30—60%,50—55%较佳
GB/T8431-1998《光致变色 的检验与评定》
4. 为避免发生染料泳移现象,必要时采用7.5的方法
5. 试样和贴衬必须分开干燥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
1.耐光色牢度方法种类 2.GB/T8432-1997《耐光色牢度仪用 湿度控制标样》 3.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 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1.耐光色牢度方法种类
皂片 5g/L A (1) 四. 五种方法条件 皂片 5g/L B (2) 皂片 5g/L C 无水碳酸钠 (3) 2g/L 皂片 5g/L D 无水碳酸钠 (4) 2g/L
皂片 5g/L E 无水碳酸钠 (5) 2g/L
40 ℃
30min 毛纺产品,丝绒织物,棉印染灯芯绒,
服用鞋用印染帆布,粘纤印染布,涤 粘中长布等,床品按使用说明 ≥40℃
标准分类
地方标准: 适用于一个国家内的某行政区
域的标准,由该行政区域的标准化机构制 定
企业标准 :适用于一个企业(包括企业
集团、公司),由企业的标准化机构制 定
关于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
采标的形式:等同 等效 非等效 等同— idt (技术内容相同,没有或仅有编
辑上的修改)
等效— eqv(主要内容相同,技术上只有很
丝、棉、锦、涤、腈、毛 丝、棉、锦、涤、腈、粘
欧标多纤维布:
毛、腈、涤、锦、棉、二醋酯纤维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七.操作注意事项 1. 试液配制应将试剂充分溶解(皂片、无水碳酸钠等)
2. 试验条件必须准确(仪器的温控、计时器须校对) 3. 批量试验中,清洗与冲洗操作要注意深浅色分开
方法二的级别评定和结果表达
如耐光级数等于高于4或L3而初评等于低 于3或L2,则在色牢度等级后括号中报告 初评级数,如6(3)。如有光致变性,则 在色牢度等级后括号中用P光至变级数表 示,如6(P3)。
试验方法三
最常用的方法,核对试样是否达到最低 允许蓝标级数的耐光性能) 一批样品、二块蓝标、二个曝晒阶段、 三块区域。
标准咨询委员会)
标准分类
国家标准: GB(国标) JIS(日本) BS(英国) ANSI(美国) DIN(德国) 行业标准: 国内—FZ(纺织)YY(医药) HJ(环境保 护) QB(轻工) JB(机械) 国 外 —ASTM ( 美 国 试 验 与 材 料 协 会 ) AATCC(美国染色与化学家协会)
50 ℃ 60 ℃ 95 ℃
45min 用于特殊要求(合约) 30min 除适用方法A以外的大多数产品,纯 30min 用于特殊要求(合约) +10 粒钢 珠
+10粒 钢珠
棉混纺色织布, 纯棉混纺印染布,纯 棉混纺针织品,毛巾产品,床品等等
95 ℃
4h
特殊处理的纺织品,特殊要求的纺 织品(涂层织物)
方法三的级别评定和结果表达
质量
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没有质
量,数量再多也等于零) 质量的符合性定义: 符合标准的程度 质量的适用性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确 保最经济地大批量生产出用户需要的产品 最新定义:质量是满足顾客(或用户)需要的程度
标准
定义 ——标准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所作 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 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 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 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操作:湿度控制标样装样方法
湿度控制试验步骤
将湿度控制标样曝晒至变色达灰 卡4级,与同时曝晒的8块蓝标比 较评级,根据评级的结果,调节 试验仪器仓的湿度,再曝晒一组 新的试样,重复,直至有效湿度 达到要求。
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 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最精确的方法,全面的反映试样的耐光 性能 一只样品、一套蓝标、二个曝晒阶段、 三块区域。 试验终点的确定:试样曝晒至变色达灰 卡4级(第一阶段)和3级(第二阶段); 白色样品只晒至变色达灰卡4级;或7 (L7)级蓝标变色达灰卡4级。
方法一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一的级别评定和结果表达
试样的各曝晒阶段与蓝标相同的曝晒阶 段进行比较评级,如不是近于两个相邻 蓝标中的一个,则给与中间级,如3-4或 L3-L4。如果不同阶段得出不同的评定级 数,则取其算术平均值,当算术平均值 为四分之一或四分之三时,则评定取其 高的半级或整级。如有光致变性,则在 色牢度等级后括号中用P光至变级数表示 ,如6(P3)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 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三.内容范围:规定了五种耐皂洗色牢度的试验 方法 包括了从温和到剧烈的洗涤操作 方法A→方法E : 温和→ 剧烈 温度:低→高 , 洗剂碱度:低→高, 时间:短 →长 程度:不加钢珠→加钢珠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引用标准
3).曝晒结束立即拿掉遮盖物,用灰色 样卡进行评级。如色差小于4级则不具有 光致变性;如色差大于4级,则汽蒸60s ,放于暗处恢复1小时再评级。如色差仍 大于4-5级,则不具有光致变性,乃是试 样的初期低级耐光牢度较差;如色差小 于4-5级,则具有光致变性,初评的级数 就是光致变级数。
试验方法一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五.试验用水(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
分析实验室用水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水:用于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如液
相色谱分析),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制备蒸馏或离子混合床 处理后,再经0.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制取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二级水可 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日光与氙弧光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氙弧试验与日光试验结 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碳弧试验与日光试 验的结果有相关性。 氙弧光辐射强度稳定,更接近日光,所以多 用氙弧灯
GB/T8432-1997《耐光色牢度仪用 湿度控制标样》
用红色不溶性偶氮染料染制的纯棉织物 用于调节控制试验仪器仓的有效湿度, 其有效湿度与耐光级数的关系是已知的 中等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的耐光为5 级; 低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的耐光为6-7 级; 高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的耐光为3级
曝晒条件,共有四种条件
A.正常条件,中等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5级,最 高标准黑板温度50℃。 B.极限条件,低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6-7级,最 高标准黑板温度65℃。 C.极限条件,高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3级,最高 标准黑板温度45℃。 D.美国条件,低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6-7级,最 高标准黑板温度(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