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牢度
纺织品常用染色牢度标准

纺织品常用染色牢度标准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经过染色、印花的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受日晒、水洗、汗渍、熨烫、摩擦等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
染色、印花后,有的纺织品还要经过另外一些加工处理。
在使用和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叫做染料的色牢度。
容易变色、褪色的染色牢度低,反之,染色牢度就高。
纺织品的用途不同或加工过程不同,它们的色牢度要求也不同。
例如,作为内衣的针织物与日光接触较少,却需经常洗涤,因此它们的耐洗牢度要好,而对日晒牢度要求并不高;缝制运动服的纺织品则需具有较高的耐日晒、皂洗和汗渍的色牢度。
染色牢度试验方法的国际标准ISO105《纺织品一色牢度试验》目前已发布了13个部分,约70项,我国从1981年开始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绝大部分等效或等同于国际标准。
一、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的一般规定1.取样与试样的准备试样是指一小块备做试验用的纺织材料,通常是从一块能代表批量染色或印花纺织材料的大样上取得的。
组合试样是由试样与一块或两块经选定作为评定沾色用的贴衬织物所组成。
控制标样是指在试验中的一块已知变色和沾色程度的试样,用以保证试验的准确进行。
试样应在距整匹织物两端2m以外,离布边5cm以外处取样,织物应平整无皱纹。
印花布应包括同色位的全部色泽,若在一块试样中各种色泽无法取全时,可分别取数块同样大小的试样,使各种色泽均能包括。
试样还可以呈纱线和散纤维。
纱线试样可将所试纱线编成织物,然后从中取样;也可把纱线平行卷绕,如绕在U形金属架上或绕在一块硬纸板上;对某些不附贴衬织物的湿处理,可使用两端扎紧的绞纱。
散纤维试样可先把散纤维梳压成薄层,然后进行试验。
对上油的粗纺毛材料,样品应在牢度试验前洗净至含油率小于0.5%。
准备组合试样时,所用缝线不得含有荧光增白剂。
用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组合试样时,如试样是织物,将试样夹于两块贴衬织物之间,通常沿一短边缝合,但某些试验方法缝四边。
牛仔布测色牢度用多少度的水泡好

牛仔布测色牢度用多少度的水泡好1、将清水放入浅色系水盆中,大概40度。
2、将整件衣服放入水中,加入洗衣粉,适量即可,跟我们平时洗衣服一样。
洗衣粉拌匀,将衣服浸泡半个小时。
3、然后反复洗涤揉搓三分钟左右,观察水中颜色的变化。
色牢度又称染色坚牢度、染色牢度。
它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各种影响的抵抗力。
牢度等级是根据样品的变色和未染色衬里织物的染色来评估的。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是纺织品内部质量检测中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1、水洗色牢度: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经洗涤、清洗和干燥,在合适的温度、碱度、漂白和摩擦条件下进行洗涤,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测试结果。
其间的摩擦作用是通过小浴比和适当数量的不锈钢珠的翻滚、撞击来完成的,用灰卡进行评级,得出测试结果。
嘉峪检测网中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不同的温度、碱度、漂白和摩擦条件及试样尺寸,具体的要根据测试标准和客户要求来选择。
一般水洗色牢度较差的颜色有翠兰、艳蓝、黑大红、藏青等。
2、干洗色牢度:同水洗色牢度一样,只是水洗改成干洗。
3、摩擦色牢度:将试样放在摩擦牢度仪上,在一定压力上用标准摩擦白布与之摩擦一定的次数,每组试样均需做干摩擦色牢度与湿摩擦色牢度。
对标准摩擦白布上所沾的颜色用灰卡进行评级,所得的级数就是所测的摩擦色牢度。
摩擦色牢度需要做干摩和湿摩两种试验,试样上所有的颜色都要摩擦到。
4、日晒色牢度:纺织品在使用时通常是暴露在光线下的,光能破坏染料从而导致众所周知的“褪色”,使有色纺织品变色,一般变浅、发暗,有些也会出现色光改变,所以,就需要对色牢度进行测试,日晒色牢度测试,就是将试样与不同牢度级数的蓝色羊毛标准布一起放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日光曝晒,将试样与蓝色羊毛布进行对比,评定耐光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布级数越高越耐光。
常见色牢度问题及解决方案

常见色牢度问题及解决方案据统计,色牢度问题是所有染色疑问中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之一。
染色牢度对染色、印花织物的质量要求很高,染色状态变异的性质或程度可用染色牢度来表示。
它与纱线结构、织物组织、印染方法、染料种类及外界作用力大小有关。
不同的染色牢度要求,会引起很大的成本差异和质量差异。
一、6种主要纺织牢度正常织物的染色牢度,一般要求达到3~4级才能符合穿着需要.以下内容概括了染整中6种主要的纺织牢度:1、日晒牢度日晒牢度是指有颜色织物受日光作用变色的程度。
其测试方法可采用日光照晒也可采用日光机照晒,将照晒后的试样褪色程度与标准色样进行对比,分为8级,8级最好,1级最差。
日晒牢度差的织物切忌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宜于放在通风处阴干。
2、摩擦牢度摩擦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摩擦后掉色程度,可分为干态摩擦和湿态摩擦。
摩擦牢度以白布沾色程度作为评价原则,共分5级(1~5),数值越大,表示摩擦牢度越好。
摩擦牢度差的织物使用寿命受到限制。
3、洗涤牢度水洗或皂洗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洗涤液洗涤后色泽变化程度。
通常采用灰色分级样卡作为评定标准,即依靠原样和试样褪色后的色差来进行评判。
洗涤牢度分为5个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
洗涤牢度差的织物宜干洗,如若进行湿洗,则需加倍注意洗涤条件,如洗涤温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等。
4、熨烫牢度熨烫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熨烫时出现的变色或褪色程度。
这种变色、褪色程度是以熨斗同时对其它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的。
熨烫牢度分为1~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测试不同织物的熨烫牢度时,应选择好试验用熨斗温度。
5、汗渍牢度汗渍牢度是指染色织物沾浸汗液后的掉色程度。
汗渍牢度由于人工配制的汗液成份不尽相同,因而一般除单独测定外,还与其它色牢度结合起来考核。
汗渍牢度分为1~5级,数值越大越好。
6、升华牢度升华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存放中发生的升华现象的程度。
升华牢度用灰色分级样卡评定织物经干热压烫处理后的变色、褪色和白布沾色程度,共分5级,1级最差,5级最好。
染色牢度标准

方法三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三试验步骤
“允许试样只与两块蓝色羊毛标准一起 曝晒,一块按规定为最低允许牢度的蓝 色羊毛标准和另一块低一级的蓝色羊毛 标准。直到在最低允许牢度的蓝色羊毛 标准的分段面上的变色达到灰卡4级(第 一阶段)和3级(第二阶段)的色差,白 色纺织品晒至最低允许牢度蓝色羊毛标 准的分段面上的变色达到灰卡4级。
试验方法二
最繁琐的方法,全面的反映试样的耐光 性能 .一批样品、一套蓝标、三个曝晒阶段 、四块区域。 装样方法(见图)
方法二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二试验步骤
当蓝标2变色达灰卡3级或L2变色达灰卡4 级时,对样品进行初评,记录级数; 当蓝标3或L3变色达灰卡4级,第一阶段 结束,盖上遮盖物,继续曝晒; 当蓝标4或L4变色达灰卡4级,第二阶段 结束,盖上遮盖物,继续曝晒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结束试验: 蓝标7或L7变色达灰卡4级; 最耐光的试样变色达灰卡3级; 最耐光的白色试样变色达灰卡4级。
耐光色牢度方法种类
C.氙弧法:惰性气体氙在高电压、超高 电压下,原子被激发电离,放电产生弧 光。上世纪50年代首次引入使用。氙弧 灯光谱特性非常接近于日光,俗称小太 阳,这种光源对上世纪初形成的使用碳 弧灯加速老化试验装置造成很大的冲击 。氙弧的光谱特性如下:
日光与氙弧光比较
日光与氙弧光比较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二 .新老标准的变化 GB/T3921.1~3921.5-1997: 等效采用ISO105-C01~C05:1989,将五个方法分 为五个部分 GB/T3921-2008: 修改采用ISO105-C10:200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C10部分:耐皂洗或肥皂和苏打液洗涤色牢度》,将五 个部分整合为一个标准;增加了不同方法采用不同多纤 维贴衬的规定(5.5.1);修改了洗涤后对样品的处理操作 (7.4 ;7.5)
染色牢度及染色质量问题分析

染色牢度及染色质量问题分析主要染色牢度的测定方法:印染加工纺织品经受日晒、皂洗、磨擦等外界因素作用二保持其原来色泽的能力叫染色牢度。
由于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这些作用而产生褪色,因此,染色牢度也不同。
染色牢度主要有:日晒、皂洗、磨擦牢度。
日晒牢度:分为8级,1级最低,相当于太阳光下暴晒3小时开始褪色;8级最高,相当于太阳光下暴晒384小时以上开始褪色。
皂洗牢度:指染色织物于规定的条件下在肥皂液中洗水后褪色的程度。
包括①原布褪色—印染物在皂洗前后褪色情况。
②白布沾色—将白布与染色织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印染织物褪色使白布沾色的情况。
测量方法:将染织物经肥皂(纯碱液)处理。
溶液的温度分别为40℃、60℃、95℃三种。
皂洗牢度测定时,将准备好的试样(5CM×10CM)的正面与一块同样大小的标准白布四周用线缝合在一起,内里要嵌加一条多纤维试样。
投入200ML的规定浓度和温度的皂液中处理30分钟(在10分钟和20分钟时段剧烈搅拌1次,每次30转),取出后,将试样和白布拆开三边,用40℃温软水洗涤,然后把试样与白布分开,在40℃以下干燥。
最后评级。
评定方法:用灰尺(染色牢度褪色样卡及染色牢度沾色样卡)与原物对比进行评级。
原布褪色牢度等级分为5级,1级最差,褪色严重;5级最好,皂洗后试样色泽基本没有变化。
白布沾色牢度等级分为5级,1级最严重,5级为不沾色。
磨擦牢度:分为1)干擦牢度—用干的白布磨擦染色织物表面,观察白布沾色情况。
2)湿擦牢度—用含水100%的白布磨擦染色织物表面,观察白布沾色情况。
试验方法:取8CM×25CM试样两块,一块作干擦牢度用,一块作湿擦牢度用。
试验时将被测试样铺平在磨擦牢度试验器台上,并压牢试样,另取5CM×5CM标准白布(梳织布)定于磨擦头上。
然后把压头放在试样面来回磨擦10次,每次来回1秒,在试样经向位不同位置分3次做。
然后用灰尺鉴定评级。
一般情况下,同一染色织物的湿擦牢度比干擦牢度约低1级。
染色牢度

1.染色牢度耐日晒牢度:指染色物在日光照射下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将试样和8块蓝色标样在同一规定条件下进行曝晒,看试样褪色情况与哪一块相当。
与染料的结构、染色浓度、纤维种类、外界条件有关。
分为8级,1级最差,8级最高。
耐洗色牢度:指染色物在肥皂等溶液中洗涤时的牢度,包括原样褪色和白布沾色。
与染料的化学结构有关,与染色工艺有密切关系。
分5级9档,1级最差,5级最好。
耐磨擦牢度:分耐干摩擦牢度和湿摩擦牢度。
耐干摩擦牢度指用干的白布在一定压强下摩擦染色织物时白布的沾色情况,湿摩擦指用含水率为100%的白布在相同摩擦条件下的沾色情况,因此湿摩擦牢度衣一般均比耐干摩擦牢度差。
与染料在纤维上的分布状态有关。
分5级,1级最差,5级最好。
2.染色方法浸染:将纺织品浸渍在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
一般是间歇式生产,效率较低。
浴比为染液质量与染物质量之比。
匀染措施:保证染液各处的染料、助剂的浓度一致;保持染液和被染物的相对运动,尽可能保证染液均匀流动;调节温度及加入匀染助剂来控制上染速率;采用延长上染时间来增进移染。
轧染: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品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固着是在以后的汽蒸或焙烘中完成。
带液率:织物上带的染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合成纤维30%,棉70%,粘胶90%左右。
连续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的染色,被染织物所受张力较大,用于机织物染色。
匀染措施:轧液要均匀;用于轧染的织物要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织物润湿性能不好则增加轧辊压力可以使更多的染液透入织物的组织空隙中。
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向受热面迁移的现象。
汽蒸一般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分散染料热熔染色,也可活性染料常压高温汽蒸固色。
焙烘法特别适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分散染料热熔染色及活性染料固色。
3.染料上染过程染料分子随染液流动靠近纤维表面--染料通过纤维表面的扩散层向纤维表面扩散--染料分子被纤维表面吸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固着在纤维内部。
如何提高印染布染色牢度

如何提高印染布染色牢度如何提高印染布染色牢度,以满足日益激烈的纺织品市场需求,已成为印染行业研究课题。
比如活性染料染浅色织物的日晒牢度、深浓色织物的湿摩擦牢度;分散染料的染后热迁移造成的湿处理牢度下降;以及高耐氯牢度、耐汗-光牢度等。
提高色牢度的方法也有很多途径,印染从业人员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在选择合适的染化料助剂,改进染整工艺,加强工序控制等方面,摸索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对染色牢度有一定的提高和改善,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
活性染料浅色织物日晒牢度众所周知,染着在棉纤维上的活性染料,在日照下受到紫外线的攻击,染料结构中的发色团或助色团,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导致色变或色浅,即产生日晒牢度问题。
我国国家标准对活性染料的耐光色牢度早已有规定,例如GB/T411-9 3棉印染布标准规定活性染料的染色布耐光牢度为4-5级,印花布耐光牢度为4级;GB/T5326精梳涤棉混纺印染布标准和FZ/T14007-19 98棉涤混纺印染布标准均规定,分散/活性染色布耐光牢度为4级,印花布也是4级。
活性染料染浅色印染织物要达到这一标准是比较困难的。
活性染料浅色织物日晒牢度活性染料的日晒牢度主要与染料的母体结构有关,活性染料母体结构的70-75%为偶氮型,其余为葸醌型、酞菁型和甲型。
偶氮型耐光牢度较差,蒽醌型、酞菁型和甲的耐光牢度较好。
黄色活性染料分子结构为偶氮型,母体发色体以吡唑啉酮和萘系三磺酸的日晒牢度最佳,蓝色谱的活性染料以蒽醌、酞菁、甲母体结构,日晒牢度优良,红色谱活性染料分子结构为偶氮型。
日晒牢度普遍较低,特别是浅色。
染色浓度与日晒牢度的关系染色试样的日晒牢度会随着染色浓度变化而不同,同一种染料在同一种纤维上染色的试样,它的日晒牢度随着染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主要是由于染料在纤维上的聚集体颗粒大小分布变化所引起的。
聚集体颗粒愈大,单位重量染料暴露于空气-水分等作用面积愈小,日晒牢度愈高。
染色浓度的增加会使纤维上的大颗粒聚集体的比例增加,日晒牢度也相应增加。
色牢度单位

色牢度单位
色牢度(Color fastness)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
单位
是“级”一般牢度是1-5级,日晒牢度是1-8级。
它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是指染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能否保持原来色泽的不褪色、不变色的能力。
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有的染色织物经过几次水洗,暴晒稍久,即有显著褪色现象,这就表明染色牢度不好。
如果多水洗及长期日晒,仍无显著褪色现象,这就是染色牢度好。
染色牢度主要有耐日晒、耐气候、耐皂洗、耐汗渍、耐摩擦、耐熨烫、耐氯漂、耐烟熏牢度等。
各种不同的染料染着于某种织物上后,都有不同的染色牢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染料化学结构,此外,还与染料在纤维上的状态有关,如染料的分散程度以及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等。
同一染料在不同纤维上的染色牢度有很大差别。
如靛蓝在染棉后的耐日晒牢度仅为3级左右,而染在羊毛织物上其耐日晒牢度,可高达7~8级。
为了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纺织商业部门,参照纺织品的服用情况制定出一套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一般对织物染色牢度的要求有以下几种。
一、耐日晒牢度
染色织物的耐日晒牢度,是指织物染后在日光长期照射下的褪色、变色程度。
日晒褪色、变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日光作用下,染料吸收光能,分子处于激发状态,很不稳定,必须将获得的能量以不同形式释放出来,才能变成稳定态。
其中一种形式就是染料接受光能后直接分解而褪色。
相同的染料在不同纤维上的褪色机理各不相同。
例如偶氮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的褪色是氧化作用,而在蛋白质纤维上的褪色是还原作用。
染料的耐日晒牢度还与它的分子结构有关。
如蒽醒、酞菁、金属络合染料的耐日晒牢度较高,不溶性偶氮染料之间的耐日晒牢度相差较大。
如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氨基、羟基时,容易吸收光能而不耐氧化,耐日晒牢度差。
耐日晒牢度还与染色时染料浓度有关。
一般浓度高则耐日晒牢度差,浓度低的耐日晒牢度相对较好。
耐日晒牢度的评定是以“蓝色标样”为依据。
所谓“蓝色标样”是指用规定的染料在一定浓度下染制的蓝色羊毛织物。
在规定条件下,经日晒发生褪色所需暴晒时间大致逐级成倍增长。
测定时,将试样与“蓝色标样”同时放在日光暴晒木框中,用不透光的黑纸遮住试样及标样的两端,每端遮住的部分为全长的1/5。
将暴晒木框放在木架上,向南斜置于日光下,比较它们褪色的情况而定出试样的等级。
耐日晒牢度分为8级,1级相当于在太阳光下暴晒3h开始褪色;8级为最高,相当于在太阳光下暴晒384h以上开始褪色。
试验时除采用天然光源外,还可采用人造光源如氙气灯、碳弧灯制成制成的日晒牢度仪。
仪器内装有排气和给湿装置,以保持一定的暴晒条件。
用耐日晒牢度仪测试能摆脱气候条件的限制,但是,耐日晒牢度仪的光源与日光不同。
二、耐皂洗牢度
耐皂洗牢度指染色织物于规定条件下在肥皂液中皂洗后褪色的程度。
它包括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两项。
原样褪色是指织物在皂洗前后的褪色情况。
白布沾色是将白布与染色织物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染色织物褪色而使白布沾色的情况。
耐皂洗牢度与染料的化学结构有关。
含亲水基团的水溶性染料的耐洗牢度低于不含亲水基团的染料。
如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由于含有较多的亲水基团,耐皂洗牢度低,而还原染料、硫化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等等不含亲水基团,耐皂洗牢度较好。
耐皂洗牢度还与染料和纤维的结合情况有关。
如酸性媒染染料和直接铜盐染料,由于染料和金属离子螯合,染料分子增大,水溶性降低,耐皂洗牢度因而提高;活性染料和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染料与纤维成一体,因此,耐皂洗牢度也较好。
同一染料在不同纤维上的耐皂洗牢度不同,如分散染料在涤纶上的耐皂洗牢度比在锦纶上要高。
这是因为涤纶的结构比锦纶紧密,疏水性强。
耐皂洗牢度与染色工艺有关。
染料染着不良,浮色去除不净,都会导致耐皂洗牢度下降。
皂洗液的温度、pH值以及搅拌情况也都有影响。
染色浓度对染色牢度也有影响,有时浅色的染色牢度比深色要高。
耐皂洗牢度的试验方法是将织物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用部颁“染色牢度褪色样卡”或“染色牢度沾色样卡”进行比较评级。
耐皂洗牢度分为5级。
1级最差,褪色严重,5级最好。
沾色牢度也分为5级。
三、耐摩擦牢度
染色织物的耐摩擦牢度分为干摩擦牢度及湿摩擦牢度两种。
干摩擦牢度反映的是干布摩擦后白布沾色情况,湿摩擦牢度反映的是用含水率为95%~100%的白布摩擦后沾色情况。
一般湿摩擦牢度要比干摩擦牢度低。
织物摩擦牢度的高低取决于浮色的多少以及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染料的渗透性等。
如活性染料与纤维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干摩擦牢度很好。
染色浓度越高耐摩擦牢度越低。
耐摩擦牢度测试是在摩擦牢度试验仪上进行,用“摩擦牢度沾色灰色样卡”比较评级,共分为5级。
1级最差,沾色严重,5级最好。
四、耐汗渍牢度
耐汗渍牢度是指在模拟人体汗液的条件下测试染色织物的变褪色及沾色牢度性能的指标。
其试验液有碱性和酸性两种。
碱液由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氯化钠(NaCl),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Na2HPO4.12H2O),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a2HPO4.2H2O)组成。
酸液由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氯化钠(NaCl),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a2HPO4.2H2O)组成。
碱性及酸性试验用的仪器必须分开。
把带有组合试样的酸、碱二组仪器放在恒温箱内,在37℃±2℃的温度下放置4h。
拆去组合试样上除一条短边外的所有缝线,展开组合试样,悬挂在温度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每一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与试样接触一面的沾色。
牢度也分为5级。
1级最差,沾色严重,5级最好。
除上述主要四个牢度指标外尚有耐氯漂牢度、升华牢度等,均有部颁标准,一般都是5级评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