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服装史(清朝)

合集下载

清代女子服饰

清代女子服饰

低领镶阔边的长袄及低领镶边的长袄
精选ppt
14
镶边短袄
镶边长背心
精选ppt
15
清代斗蓬:外出之衣, 样式多为对襟大袖或 无袖,长不及地 ,上 绣五彩夹金线,缀各 种宝石。
精选ppt
16
❖2 裙:以长裙为主,裙式 多变。
❖汉女穿裙,从不穿袍, 她们仍沿袭旧时的上衣下 裳制。上着衫袄下着裙或 裤,上下衣不连属。穿裙 是清代汉族妇女的一大特 点,其裙种类繁多,如白 褶裙、凤尾裙、月华裙、 马面裙等。裙前后有裙门, 裙内穿裤,
精选ppt
38
上图为清康熙戏
衣刺绣女帔
下图为清康熙戏衣
纳绣女帔
精选ppt
39
清代花边展示图
凤穿牡丹纹织锦
缠枝宝相花纹锦
左下图红地龙凤纹锦 右下图仿古纹锦
精选ppt
35
清代戏服
图清康熙戏衣刺绣女帔,样式
为对襟,两侧开气,衣长及膝(实物)
精选ppt
36
清代戏服
图为刺绣舞衣(宫装),样式为上衣下裳相连,下
裳为两层飘带裙袖端镶有数层花边,并披有云肩。(实
物)
精选pptBiblioteka 37戏装中蟒的展示图
而汉族妇女则个个 “三寸金莲”,着小 巧精致的绣花弓鞋, 高底则位于鞋的后部。
满族妇女所穿的高底旗鞋
精选ppt
32
汉族妇女缠足,多为木底弓鞋
精选ppt
33
9 清代佩饰
左至右依此为清代玳瑁嵌珠宝翠玉葵花指甲套、金
护甲、清代玳瑁嵌珠宝花蝶指甲套、清代玳瑁嵌米珠
团寿指甲套。(实物)
精选ppt
34
10 清代织物
精选ppt
30

《清朝服饰与文化》PPT课件

《清朝服饰与文化》PPT课件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精选ppt
3




























帝 弘
精选ppt

4
清文宗咸丰帝奕詝
清 穆 宗 同 治 帝 载 淳
清 德 宗 光 绪 帝 精选ppt 载
清逊帝宣统帝溥仪
5
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 (天子礼服。上绣龙纹。因袍 上绣龙形图案,故名。其特点 是盘领、右衽、黄色。此外, 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 礼服 。)】唐高祖武德年间 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色的 袍遂为王室专用之服,自此历 代沿袭为制度。960年,赵匡 胤“黄袍加身”,兵变称帝, 于是龙袍别称黄袍。龙袍上的 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 龙数一般为9条:前后身各3条, 左右肩各1条,襟里藏1条,于 是正背各显5条,吻合帝位 “九五之尊”。清代龙袍还绣 “水脚”(下摆等部位有水浪 山石图案)隐喻山河统一。
先是“后宫女装制度”,然后是“从古至今的女装演
变”也收集了很多的相关资料,发觉难度太大,范围
太广,最后决定用清代服饰做为这次的选题。分了很
多的细节去认识,了解了很多以前从不关注的东西。
自己对历史颇有兴趣,做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当
然要在历史当中学习服饰的部分,也是对历史文化的
另一面的学习。很辛苦,但是很有乐趣,很有成就
感!:-)
精选ppt
28
精选ppt
20102.95
皇后的朝服由朝 冠、朝袍、朝褂、 朝裙及朝珠等组 成。朝袍以明黄 色缎子制成,分 冬夏两类,冬季 另加貂缘。朝袍 的基本款式是由 披领、护肩与袍 身组成。披领也 绣龙纹。穿朝袍 时必须与朝褂配 套,朝褂是穿在 朝袍之外的服饰

中国服装史——清朝

中国服装史——清朝

7、裤子:清朝男子已不着裙,而普遍穿裤,中原一带男子穿宽裤
腰长裤,系腿带。西北地区因天气寒冷而外加套裤,江浙地区则有宽大 的长裤和柔软的于膝下收口的灯笼裤。
清代八旗兵甲胄
(从左至右为:正黄旗、正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黄旗、 镶白旗、正红旗镶蓝旗。)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 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 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 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 ,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 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 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 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 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清 代八旗兵的甲胄,用皮革制成。此服供大阅兵时穿用,平时收藏起 来。清代除满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旗,参加 大阅兵的实为二十四旗。本图为满清八旗服色,从左至右为:正黄 旗、正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正红旗镶蓝旗。
1、朝服展示图
2、袍、袄
图为清朝官员的蟒袍
3、 补服
• 形如袍略短 ,对襟,袖 端平,是清 代官服中最 重要的一种 ,穿用的场 合很多。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 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 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 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 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 都为石青色。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 品级的主要标志。圆形补子为皇子、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皇亲贵族 服用。
3、清朝服饰改革
(1)清朝服饰改革是中国君主集权制中最为 激烈的服饰改革,统治者以强制手段迫使汉族 剃发易装。 (2)清朝在服饰制度上坚守其旧制,坚持满 族的紧身易于骑射的装束。 (3)就整个服饰发展史来看,清代服饰形制, 是褂、袄、衫、裤等。 常服主要为褂、袍形制。满族袍为 上衣连下裳形制。圆领或立领,对襟、 大襟、琵琶襟,皆用纽扣系合;袍身紧 窄,袍长至脚背。官员礼服是袍褂,长 袍多开衩,官吏士庶开二衩,皇族宗室 开四衩。

[精华]1840年至今中国服饰的变迁

[精华]1840年至今中国服饰的变迁

1840年至今中国服饰的变迁服饰自古到今不断改变着,它们不但代表着一个时代,而且也象征着人们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

现在大大小小的服饰品牌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度,尤其从1840开始到如今不光是从封建社会演变成文明社会,而且服饰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840年开始,也就是鸦片战争开始。

当时的中国属于封建时代末期,清政府统治阶段。

在这个时代里,也就是清朝是中国服装时尚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

清朝的衣服多为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到后来普遍了,成为全国的一般服饰,平日所穿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

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起跑外面加上一件坎肩。

她们的鞋子也是很特别,是一种花盆样式的高跟鞋。

至于汉族妇女的服饰,则和明代差不多。

我们可以从一些以清代为背景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清楚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服饰特点。

尤为突出的就是女性所穿的旗袍,可谓是一直绵延至今。

它不但可以凸显出女性的曼妙身姿,更能衬托出东方女性特有的气质与知性。

而男性服饰尤其为官服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

凡军士、差役以上的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

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

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

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

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

这足以证明,清朝的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

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来的封建帝制,中国陷入军阀混战时期,一直到北伐战争爆发,中华民国建立。

人们从“剪辫子”革命到“握枪杆子”革命,不光从生活上有了改变,而且服饰上也有很大的变化。

清代女子衣饰

清代女子衣饰

清代宫廷妇女服饰
• 清代宫廷妇女服饰 氅衣为清代
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 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 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的 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 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 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 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 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 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 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 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 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 仍继续流行。此图为晚清葡萄 紫纳绣折枝栀子,金团寿纹加 镶滚氅衣,袖口内缀接袖头。
清代吉服褂 2
清代命妇凤冠霞帔
• 清代命妇礼服 清代凡后妃命妇,都
以凤冠、霞帔作为礼服。霞帔是宋 代以来妇女的命服,随品级的高低 而不同。《格致镜原》引《名义考》 中称:“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 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 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明代霞 帔就是这种形式。清代命妇礼服, 承袭明朝制度,以凤冠、霞帔为之。 清代霞帔演变为阔如背心,霞帔下 施彩色旒苏,是诰命夫人专用的服 饰。中间缀以补子,补子所绣样案 图纹,一般都根据其丈夫或儿子的 品级而定,唯独武官的母、妻不用 兽纹而用鸟纹。另外,普通妇女在 婚嫁及入殓时,可以“借穿”凤冠、 霞帔。此图为凤冠实物。
清代命妇礼服霞帔
清代命妇所穿的清妆花缎九蟒五爪礼服
清代命妇礼服
晚清云肩
• 清代命妇礼服 云肩为妇女披在
肩上的装饰物。五代时已有, 为四合如意形。明代的妇女作 为礼服上的装饰。清代妇女在 婚礼服上也用。清末江南妇女 梳低垂的发髻,恐怕衣服肩部 被发髻油腻沾污,故多在肩部 戴云肩。贵族妇女所用云肩, 制作精美,有的剪裁为莲花形, 或结线为缨珞形,周围垂有排 须。慈禧所用的云肩,有的是 又大又圆的珍珠缉成的,一件 云肩用3500颗珍珠穿织而成。 本图为晚清云肩实物。

满清服饰

满清服饰

满共 族 ,年 爱, 新历 觉十 罗帝 氏,
世祖 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圣祖 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世宗 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高宗 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仁宗 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宣宗 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文宗 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穆宗 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德宗 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溥 仪, 为宣统,在位 3年

兜肚
低领镶滚大袄
旗袍
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 服饰,其特点是立领, 右大襟,紧腰身,下 摆开衩,古旗袍有琵 琶襟、如意襟、斜襟、 滚边或镶边等
旗 袍

镶滚彩绣
镶滚彩绣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色。
窄袖、大襟、花缎、阔边大袄
清初期:对襟居多,有高约 数寸的领子,领上装有一两 枚领扣。
镶边短袄
清后期:衣裙装饰日趋繁复, 衣袖宽一尺,镶绣于袖端, “三镶三滚”“十八镶十八 滚”
清朝是由满族所建立的一个王朝,它前朝国力强盛,疆域辽 阔: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 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南到南海诸岛, 西南到西藏、云南。自鸦片战争后,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国家。 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自1911年民国建立后, 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在中国宣告结束。 清入关前传两帝,入关后传十帝,其中病死的十帝,被暗杀的 一帝,受伤致死的一帝。
宫廷服饰------后妃冠服
皇后朝服
朝冠、朝褂、朝袍、朝裙及朝珠等组成
貂 皮 嵌 珠 皇 后 冬 朝 冠

朝褂
清顺治孝康章皇后像
• 乾隆帝慧贤皇贵妃冬朝服像
身着明黄吉服,头戴镶嵌凤凰步摇的钿子
皇后吉服
华贵牡丹体现 华贵气韵皇后 吉服样式与满 族贵妇服饰基 本相似,圆领、 大襟,衣领、 衣袖及衣襟边 缘,都饰有宽 花边,只是图 案有所不同。 本图展示的服 装纹样为凤穿 牡丹。

清朝服装史(清朝)-清朝服装赏析33页文档

清朝服装史(清朝)-清朝服装赏析33页文档
清朝服装史(清朝)-清朝服装赏析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清代服饰文化

清代服饰文化

清代,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几个朝代之一,自1644年清顺治帝福临入关到辛亥革命为止,共经历了268年。

满族统治者初入关时,实行残酷的镇压政策,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硬措施推行剃发,以使全民都剃去额前头发,后面梳成一个大辫,因此遭到汉族人民的坚决抵抗。

康熙帝作为清代第二代皇帝,看到单凭野蛮落后的方式去统治中原,实际上破坏了汉族已经达到的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

于是为缓和满族和汉族之间的激烈矛盾,下令停止圈地,免除三饷加派,拉拢汉族地主阶级,开博学鸿词科以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逐渐稳定了社会秩序,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

至乾隆帝时,已开始构成清中期的“乾嘉盛世”。

但由于吏治窳败,统治阶级的生活极端腐化,大兴文字狱、闭关锁国等封建统治,又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因而日益遭到人民的反抗,在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反洋教斗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国运动的革命热潮风起云涌之中,逐渐衰落,最后在1912年辛亥革命的怒火中消亡。

满族入关后,首先令汉族人民剃发易服,“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这一强制性活动的范围与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转一年,清廷索性下令:“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所到之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

”若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

可是汉族人素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意识,所以在“宁可断头,绝不剃发”的口号下聚集起来,对满族统治者进行多次多处斗争,后来在不成文的“十从十不从”的条例之下,才暂时缓解了这一矛盾。

“十从十不从”内容中多条涉及服饰,而且由于在清代初年约定,因此对清三百年的服饰发展至关重要。

这包括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从”即随满俗,“不从”则是保留汉俗。

传说这是明遗臣金之俊提出,前明总督洪承畴参与并赞同的。

清王朝在非官方场合接受了这个条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的最高赏赐
——黄马褂
清朝男、女子平民服饰
清朝平民男子服饰
清代男装主要是长袍和马 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 不曾见过的。 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 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 下摆有两开衩(古时称 “缺裤”),四开衩和无 开衩几种类型。皇室贵族 为便于骑射,着四面开衩 长袍,即衣前后中缝和左 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 平民则着左右两侧开衩或 称“一裹圆”的不开衩长 袍。
努尔哈赤于天命六年七月初七日(1621年8月23日)“诸贝勒服四 爪蟒缎补服;都堂、总兵官、副将服麒麟补服;参将、游击服狮子 补服;备御、千总服绣彪补服。”
皇太极于天聪六年二月初四日(1632年3月24日)“诸贝勒大臣, 染貂皮制裙,缘阔蟒缎披领,及帽装菊花顶者,概令停止。有制皮 裙,缘阔蟒缎披领及帽装菊花顶而服用者,则拿获之人取之。有衣 服缘细边、制素毡帽而服用者,听之” 清迁都北京后,其宫廷服饰制度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入关前定 制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更定。顺治、康熙、雍正三帝曾分别厘定衣 冠制度,及乾隆年间,制度得以完善和规范化,沿至清末。
清朝各年间 平民女装
康熙年间、 乾隆年间、 嘉庆年间、 道光年间、同 治年间
光绪中期
光绪末年、清 末、 宣统至不一。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 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 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 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 的贵妇所仿用。
清朝服饰概述 皇室服饰 官宦服饰 平民服饰 太平天国时期服饰 服饰配饰及发型 当今“清”潮
清朝服饰概述
中国古代以等级制度为标准而制定的穿戴服冠等饰物的规定,渊 于周礼,历代相沿,各朝有别。
清宫服饰是在满族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历朝历代均有不 同。因此,有清一代,清宫帝后子孙等人服制,基本延用入关前 所定诸制。乾隆年间,虽略加增改,亦未轻革旧俗。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 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 等为饰,史书记载“……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干、牡 丹带、盘金满绣等各色,一衫一裙……镶滚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 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又有将羊皮做 袄反穿,皮上亦加镶滚,更有排须云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满女不缠 足不着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女的肚兜,衣外 之衣又称“乌龙”。旗装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点外,不同时期的组合 特征仍比较鲜明。
满 族 女 子 服 饰
汉 族 女 子 服 饰
清朝平民女子出嫁日
太平天国时期服饰
清朝服饰配饰及发型——鞋
清朝服饰配饰及发型——帽子
清朝服饰配饰及发型——配饰
清 朝 服 饰 配 饰 及 发 型 发 型
——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 统一男子服饰。
当今“清”潮
时尚秀场
古装大戏
巴黎时装周 LV 2011春夏女装秀狂青睐清朝服饰
热播古装大戏《步步惊心》清朝人物服饰
——END
职 品 级 的 主 要 标 志 , 又 分 为 文 、 武 两 种
贝 子 皇 亲 贵 族 服 用 。 方 形 补 子 是 区 分 官
圆 形 补 子 为 皇 子 、 亲 王 、 郡 王 、 贝 勒 、
补 子
——满八旗兵甲胄
——
—— 黄 马 褂
武 士 铠 甲
(1)皇帝出巡时, 所有扈从大臣,即御 前大臣、内大臣、内 廷王大臣、侍卫、仆 长等皇帝的心腹之人 (2)竞技场上比武 的优胜者和每年“行 围”时,贡献珍贵禽 兽的大臣 (3)作战有功,显 赫的高级武将或统兵 的文官 (4)朝廷特使,宣 慰中外的官员
皇室服饰 帝 王
妃嫔
皇族贵胄
清代皇帝服饰
朝 服
吉 服
常 服 行 服
妃 朝清 嫔 袍代 服 、皇 饰
朝后 褂服 、饰 朝皇 皇 裙后 后 及的 朝朝 珠服 等由 组朝 成冠 。、
——
蟒袍
清朝官服
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 府中有正适职位官员的官方 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
。 文 官 绣 飞 禽 , 武 官 绣 猛 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