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对人体有害塑料制品(精)

合集下载

在常用塑料制品中如何鉴别其是否有毒呢

在常用塑料制品中如何鉴别其是否有毒呢

在常用塑料制品中如何鉴别其是否有毒呢?鉴别的方法颇多,如外观法、比重法、沸水法、燃烧法等,比较简便易行准确的方法是燃烧法。

现简介如下:
将样品剪下一条,用镊子夹住,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燃烧(如无酒精灯亦可用点燃的蜡烛代替),然后观察其燃烧难易、离火后情况、火焰及烟色、燃烧时现象及发出的气味等,进行综合判断就可知是何种塑料。

聚氯乙烯塑料:不易燃、离火即灭,火焰及烟色为底部呈绿色,尖部呈黄色,火灭后有盐酸气的刺激味。

聚乙烯塑料:可燃、离火后续燃、火焰及烟色底兰顶黄、燃时不断有熔融物下滴,发出石蜡气味。

聚丙烯塑料:可燃、离火后续燃,火焰及烟色为橙黄色,燃时不断有溶物下滴,有石油气味。

聚苯乙烯塑料:易燃、离火后续燃、火焰橙黄色冒黑烟有黑炭末飞向空中、有苯乙烯臭味。

酚醛塑料(电木):难燃,离火后即灭、火焰为黄色,燃时会膨胀产生裂纹,发出苯酚的刺激味。

尿醛塑料(电玉):难燃,离火后即灭,火焰色发黄,燃时膨胀有裂纹,发出刺鼻的尿素气味。

如何鉴别常用塑料制品是否安全呢?

如何鉴别常用塑料制品是否安全呢?

如何鉴别常用塑料制品是否安全呢?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塑料瓶、塑料袋、塑料桶等等,包括很多家具都有塑料的成分,有些劣质的塑料制品会产生有害物质,不适合使用,那如何鉴别生活中常用塑料制品是否安全呢?塑料袋1、感官检测法。

无毒塑料袋是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着无色透明,手摸时有润滑感;有毒塑料袋颜色非常混浊或着是黄色,手感比较发粘。

2、水检测法。

把PVC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放入水底,无毒塑料袋可以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下层。

3、水烧检测法。

无毒塑料袋易燃,火焰是呈蓝色,燃烧时像蜡烛泪一样滴落,有石蜡味;有毒塑料袋不易燃,离火即熄并有刺激性气味。

4、抖动检测法。

用手抓住PVC塑料袋一端用力抖,发出清脆声音则无毒,声音闷涩者是有毒的。

塑料杯毒从口入,饮水用的塑料杯要尤其注意。

选购饮水杯时,首先看包装外观。

查看产品或包装上是否有“QS”标志,看瓶壁是否透明、纯净,一般劣质塑料制品洗得不干净,发粘发涩。

其次是闻气味,如果有刺鼻的气味,即使不拧开盖子,从外面闻,也能闻出气味。

再是看硬度,好的塑料容器较厚实、硬度好,用手向内压不会过度变形。

此外,还可以向瓶中灌入热水,看瓶子是否有变形,是否有异味,并反复上下颠倒,查看是否密封。

另外,尽量不选择颜色较鲜艳的水杯,添加颜色可能是为了掩盖再生塑料或工业级原料中的有害杂质。

奶瓶小孩子免疫力低,更需要注意这些经常接触的东西。

奶瓶和塑料杯的鉴别方法相似:一是看。

看奶瓶包装标志的信息是否齐全,包括奶瓶的QS标志、出厂合格证明、企业名称和地址、材质说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不合格的奶瓶,瓶身发黑,有杂质,刻度不清晰。

二是闻。

劣质奶瓶通常会使用一些回收料生产,打开后会闻到一股异味,且有杂质。

三是捏。

选择硬度较高的奶瓶,优质塑料即使使用开水煮也不会变形,瓶身材质很软奶瓶遇到高温易变形,购买时可以用手捏的方式判断,好的奶瓶手捏不容易变形。

而且,不选购印着鲜艳装饰图案的奶瓶,尤其注意不购买瓶内壁有鲜艳图案的奶瓶,因为彩色图案有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孩子的健康。

有毒无毒塑料袋的识别

有毒无毒塑料袋的识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身边 科学
四 再看其他特征 真币的颇色 鲜 明 均 匀 线 文光 洁清晰 ; 而 假 币
,
尽 量 少用其装熟 食品 更不 应扎 紧 袋 口 装 过 熟食品的最好 不要再 重

,
复使 用

, 人 的任 害 可 让 病 人 尽 货 尽 快 把 吃
( 李玉
未)
错 了的 药排 出 来

可 用 筷于 或压 舌
. 生 活常识
平 平或低下 的婴儿 不 久 前 北京的研 究 人 员 对不
, ,
.
板 手 4旨 鸽 毛 翎 等 刹激咽 喉 璧 探 吐 然 后 让 病 人 喝清 水 淡 盐 水 茶
智 力都 处 于 高 潮期时 人 就 会感 到 精 力充沛 情 绪高涨 思 维 敏捷 记
、 、 、
,
了便 会 使 人 陷 入 奋迷 昏睡 状 态
, 、
于 一 些 外用 药 知 琪 酒 来 苏 液 错 当 成 内 服 药服 了便 要 立 刻 处 理 免 中 奉 和 腐 饮 胃部
, . ,

、 、 。 、
、 。
豆 或甘 草 水 祷茶 水 水 果 汁 或 蜂 蜜 水 千 以 促使 余 毒排 除 和 解 毒 如 果 误 殷 的 是 埃 满 可 让 病者 喝 些 药 汤 或 来 汤 使 之 与哄 岌 生化 学反 应 降 低 毒 性 然 后 再 催 吐和 洗 胃 如 果 误 服 的 是 腐性 药 品 扣 石 破 趁 硫 酸

塑料制品鉴定方法

塑料制品鉴定方法

塑料制品鉴定方法塑料制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家电、玩具、包装、建筑材料等。

然而,由于塑料制品的种类繁多、制造工艺不同,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次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对塑料制品进行鉴定是非常必要的。

塑料制品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观观察、气味辨别、燃烧测试和化学试剂检测等。

首先,外观观察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鉴定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塑料制品的外观质感、颜色、光泽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好坏。

正规的塑料制品通常具有均匀的颜色,表面光滑而无明显毛刺,触感柔和而不粘手。

而次品或假冒伪劣产品往往在外观上存在明显的瑕疵,如颜色不均匀、表面粗糙等。

其次,气味也是判断塑料制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正常的塑料制品应该是无味或具有淡淡的香味。

而一些劣质塑料制品可能会散发出刺鼻的塑料味或焦糊味,这表明其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因此,在购买塑料制品时,消费者应当仔细嗅闻其气味。

此外,燃烧测试也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制品鉴定方法。

不同种类的塑料材料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特征,通过观察燃烧过程可以初步判断塑料材料的种类。

例如,聚乙烯在燃烧时会发出明亮的黄蓝色火焰,并有蜡状滴落物;聚丙烯在燃烧时火焰较大,有明显的油状滴落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燃烧测试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最后,化学试剂检测是一种较为专业和准确的塑料制品鉴定方法。

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可以检测塑料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如重金属、塑化剂等。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仪器和知识,通常由专业机构或实验室进行。

总的来说,塑料制品鉴定方法有多种多样,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注重购买正规渠道的塑料制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品牌产品,以确保自己的使用安全和权益。

另外,如果有发现次品或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和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塑料制品的鉴定方法不仅对消费者来说十分重要,对于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监管部门也是至关重要的。

塑料制品底部三角形标识转(精)

塑料制品底部三角形标识转(精)

塑料制品底部三角形标识转每个塑料容器都有一个小小身份证--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

三角形里边有1~7 数字,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塑料容器,它们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上禁忌上也存在不同。

说明:箭头组成的三角形:"再生"标志。

一、"1 号"为PET:PET 为聚酯 1、PET:是表明该塑料瓶是PET 安全无毒材质制作而成,不能装高温及酸碱性较强的饮品。

几乎所有饮料、矿泉水、果汁等饮品均使用PET 塑料瓶承装。

2、使用: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

3、安全隐患:PET 只适合装常温或冷饮料,不适宜装过热的食品,如果温度过热,瓶体会释放有毒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

如果PET 瓶使用时间过长也会自动释放有毒物质,所以塑料饮料瓶用完后就即刻丢掉,不要用来长时间装其他食品,以免影响健康。

科学家发现,1 号塑料品用了10 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

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二、"2 号"HDPE:HDPE 为高密度聚乙烯。

1、HDPE:HDPE 字样是表明该塑料瓶是HDPE 食品级无毒材质制作而成,具有较高的使用温度,硬度、力学强度和耐化学药品性较好。

但此类塑料瓶不易清洗,不适宜长期反复使用。

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2、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你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3、安全隐患:HDPE 制作的塑料容器有不容易清洗的特点,故不建议循环使用。

最好不要放进微波炉加热。

三、"3 号"PVC:PVC 为聚氯乙烯 1、PVC:是表示该塑料制品是PVC 原材料制作而成,但这种材质由于本身带有低毒的特性,故不适用于食品行业。

教你区分有毒无毒塑料瓶

教你区分有毒无毒塑料瓶

教你区分有毒无毒塑料瓶教你区分有毒无毒塑料瓶杜拜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病。

一般保特瓶里面含一种叫做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简称PET的塑料材质,是由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和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化合后产生的聚合物。

PET塑料具质轻、透明度高、耐冲击不易碎裂等特性,也可阻止二氧化碳气体,让汽水保持有「气」。

因此,PET塑料适合作包装用,特别是装载水和饮品。

部分学者认为其里面有一种叫做diethylhydroxylamine (乙基己基胺)或简称DEHA的潜在致癌物质,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机。

每个保特瓶,在底部都有一个数字( 它是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 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 )。

假若数字在“05″ 或以上就可以循环再用。

而数字愈大愈安全。

假若小于“05″,即“04″ 或以下,甚至没有数字,请勿再利用或加热使用。

*一般矿泉水瓶子底部标示 1 (所以不要放在汽车内晒太阳 !!)*面摊的塑料耐热碗底部标示 5*一般泡茶的塑料耐热杯底部标示 5*雀巢奶精瓶子底部标示 2*林志玲广告的酸奶瓶子底部标示 2塑料材质编号<1> 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 erephthalate,PET),俗称宝特瓶。

<2> 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PE)<3>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4> 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PE)<5> 聚丙烯(polypropylene,PP)<6> 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若是发泡聚苯乙烯即为俗称之「保丽龙」<7> 其它类(OTHERS)前天看电视讲道塑料瓶的底部的数字符号。

塑料制品上的三角标识大全(精)

塑料制品上的三角标识大全(精)

塑料制品上的三角标每个塑料的器皿,在底部都有一个数字( 它是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 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

“1号”PET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使用:耐热至65℃,耐冷至-2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

并且,科学家发现,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

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2号”HDPE清洁用品、沐浴产品清洁不彻底建议不要循环使用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你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3号”PVC目前很少用于食品包装最好不要购买使用:这种材质高温时容易有有害物质产生,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它都会释放,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

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

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4号”LDPE保鲜膜、塑料膜等保鲜膜别包着在食物表面进微波炉使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遇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

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

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5号”PP微波炉餐盒、保鲜盒因微波炉餐盒一般使用微波炉专用PP(聚丙烯,微波炉专用PP耐高温120℃,耐低温-20℃),因造价成本,盖子一般不使用专用PP,放入微波炉时,需将把盖子取下方可使用。

因各类卡口型保鲜盒大多使用透明PP而非专用PP,一般不能放入微波炉使用。

使用: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

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的确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T制造,由于PET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如何判断餐盒是否有毒?

如何判断餐盒是否有毒?

如何判断餐盒是否有毒?
在生活起居中,一次性塑料餐盒直接接触食品类,其品质事关身体健康。

这当然也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靠自己做小实验,另一种则是直接做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根据其质检报告来判定。

到底一次性塑料餐具该怎么辨别好坏?不过关的商品对身体有什么伤害?根据下列恒祥检测教大伙儿选择的方法及其常见问题。

取一块桔子皮,在发泡餐盒上磨擦数下,不久餐盒上被擦洗过的一部分就融解了,時间越长,融解得较严重。

桔子皮测定法关键对于发泡餐盒,餐盒浸蚀速率越来越快的,其带有的有毒成份越多。

实验原理:青柠檬、柳橙含有的成份,对聚乙烯原材料的发泡餐盒有明显的腐蚀,当用发泡餐盒装带有青柠檬、柳橙成份的食材时,有害物很有可能就被一起服用了。

并且,发泡餐盒在高溫时,很有可能会释放出来有毒有害物。

若是想要更加精确的结果,则需要进行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了,聚丙烯测试、聚乙烯测试、特殊迁移(甲醛,初级芳香胺等)测试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发泡餐盒尽管已于二零零一年被严禁应用,但现阶段发泡餐盒在餐馆销售市场上仍司空见惯,提议顾客尽可能不必应用。

在选购时最好是挑选没有颜色全透明的塑料餐盒,那样的餐盒由纯聚丙烯(PP)生产制造,安全性能较高,颜色的餐盒很有可能加上了别的化学物质,色调越重越不安全。

应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前,可以用开水烫下,假如异味重最好是不能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固性塑料的分子结构是体型结构,在受热时也发生软化,可以塑制成一定的形状,但受热到一定的程度或加入少量固化剂后,就硬化定型,再加热也不会变软
和改变形状了。

热固性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不再软化,因此不能回收再用,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树脂等都属于此类塑料。

热固性塑料成型工艺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连续化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但其耐热性好、不容易变形,而且价格比较低廉。

2、根据塑料的用途不同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价格低、应用范围广的塑料,主要包括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五大品种。

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制品都是由这些通用塑料制成。

工程塑料是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

例如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ABS树脂、聚四氟乙烯、聚酯、聚砜、聚酰亚胺等。

工程塑料具有密度小、化学稳定性高、机械性能良好、电绝缘性优越、加工成型容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化工、机械、仪器、仪表等工业,也应用于宇宙航行、火箭、导弹等方面。

二、塑料的成分
我们通常所用的塑料并不是一种纯物质,它是由许多材料配制而成的。

其中高分子聚合物(或称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此外,为了改进塑料的性能,还要在聚合物中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塑料。

1、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是塑料的最主要成分,其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在40%~100%。

由于含量大,而且树脂的性质常常决定了塑料的性质,所以人们常把树脂看成是塑料的同义词。

例如把聚氯乙烯树脂与聚氯乙烯塑料、酚醛树脂与酚醛塑料混为一谈。

其实树脂与塑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树脂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聚合物,它不仅用于制造塑料,而且还是涂料、胶粘剂以及合成纤维的原料。

而塑料除了极少一部分含100%的树脂外,绝大多数的塑料,除了主要组分树脂外,还需要加入其他物质。

2、填料
填料又叫填充剂,它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和耐热性能,并降低成本。

例如酚醛树脂中加入木粉后可大大降低成本,使酚醛塑料成为最廉价的塑料之一,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机械强度。

填料可分为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两类,前者如木粉、碎布、纸张和各种织物纤维等,后者如玻璃纤维、硅藻土、石棉、炭黑等。

3、增塑剂
增塑剂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降低脆性,使塑料易于加工成型。

增塑剂一般是能与树脂混溶,无毒、无臭,对光、热稳定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

例如生产聚氯乙烯塑料时,若加入较多的增塑剂便可得到软质聚氯乙烯塑料,若不加或少加增塑剂(用量<10%),则得硬质聚氯乙烯塑料。

4、稳定剂
为了防止合成树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光和热的作用分解和破坏,延长使用寿命,要在塑料中加入稳定剂。

常用的有硬脂酸盐、环氧树脂等。

5、着色剂
着色剂可使塑料具有各种鲜艳、美观的颜色。

常用有机染料和无机颜料作为着色剂。

6、润滑剂
润滑剂的作用是防止塑料在成型时不粘在金属模具上,同时可使塑料的表面光滑美观。

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及其钙镁盐等。

除了上述助剂外,塑料中还可加入阻燃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等,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三、塑料的特性
1、塑料具有可塑性
顾名思义,塑料就是可以塑造的材料。

所谓塑料的可塑性就是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使固体的塑料变软,然后再把变软了的塑料放在模具中,让它冷却后又重新凝固成一定形状的固体。

塑料的这种性质也有一定的缺陷,即遇热时容易软化变形,有的塑料甚至用温度较高的水烫一下就会变形,所以塑料制品一般不宜接触开水。

2、塑料具有弹性
有些塑料也像合成纤维一样,具有一定的弹性。

当它受到外力拉伸时,卷曲的分子就由柔韧性而被拉直,但一旦拉力取消后,它又会恢复原来的卷曲状态,这样就使得塑料具有弹
性,例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薄膜制品。

但是有些塑料是没有弹性的。

3、塑料具有较高的强度
塑料虽然没有金属那样坚硬,但与玻璃、陶瓷、木材等相比,还是具有比较高的强度及耐磨性。

塑料可以制成机器上坚固的齿轮和轴承。

4、塑料具有耐腐蚀性
塑料既不像金属那样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也不像木材那样在潮湿的环境中会腐烂或被微生物侵蚀,另外塑料耐酸碱的腐蚀。

因此塑料常常被用作化工厂的输水和输液管道,建筑物的门窗等。

5、塑料具有绝缘性
塑料的分子链是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起来的,分子既不能电离,也不能在结构中传递电子,所以塑料具有绝缘性。

塑料可用来制造电线的包皮、电插座、电器的外壳等。

6..塑料的制造过程
绝大多数塑料制造的第一步是合成树脂的生产(由单体聚合而得),然后根据需要,将树脂(有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进一步加工成塑料制品。

有少数品种(如有机玻璃)其树脂的合成和塑料的成型是同时进行的。

据美国最新一期《环境观察》杂志报道,一种广泛存在于塑料玩具、奶瓶、化妆品和其他塑料消费品中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盐,可能危害男婴的生殖器官,影响孩子的性征发育,甚至引起生殖系统的癌症。

几乎在同时,一份发表在《内分泌月刊》上的论文指出,酚甲烷,也是一种在塑料制品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女性患上乳腺癌。

两项研究证明塑料危害大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孕妇进行了尿液采样,分别测量其中所含邻苯二甲酸盐的水平,并将数据与各自所生的婴儿的生理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尿液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越高的准妈妈,她们所生的婴儿就越有可能出现阴茎短小、隐睾症、尿道下裂等生殖发育异常现象。

罗切斯特大学药物和牙科学院的教授沙娜•斯万是这个研究的主持人,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月刊《环境观察》杂志上。

研究小组指出,这与早前的动物实验结果是相似的,邻苯二甲酸盐能够干扰母鼠怀孕期
间睾丸酮(一种雄性激素)的分泌,产生“邻苯二甲酸盐综合征”,导致其诞下的雄性幼鼠精子活动能力降低或死精,并有雌性化倾向。

研究还证明,人类可能比老鼠更容易受到这种物质的侵害。

第二项研究则是针对老鼠进行的,由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的分子内分泌专家索海•克汉主持,研究者发现,暴露于酚甲烷中的老鼠,很容易患上乳腺癌。

研究者认为,动物体内酚甲烷浓度水平过高,可能导致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更加敏感,从而容易发生癌症。

两种化学合成物广泛存在
“这个结果可谓石破天惊,而且隐忧重重,因为塑料制品的使用太广泛了,在很多人的身体内,上述化学物质的浓度和试验中的水平一致”。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教授鲁斯•豪瑟说。

沙娜•斯万指出,邻苯二甲酸盐进入人体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人类食用塑料包装袋包裹的食物。

此外,接触各类含邻苯二甲酸盐的制品,包括塑料玩具、奶瓶和化妆品,都能导致孕妇或婴儿体内邻苯二甲酸盐浓度升高。

而酚甲烷自从1950年以来就被广泛地用于塑料制品中,还有牙科填充材料、食品罐头的密封剂中也含有酚甲烷。

近年来专家们才发现酚甲烷有类激素的作用。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被禁
其实,各国关于邻苯二甲酸盐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由于担心其潜在危险,欧盟在1999年就明令禁止在儿童玩具中添加邻苯二甲酸盐,以防孩子吮吸、啃食。

但对其他更多的产品中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众多国家并没有认定标准。

而此次的研究发现,即使孩子不接触这一类化学物质,仅仅是孕妇接触,也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危害。

针对第二项研究,研究者指出,酚甲烷对女性乳腺组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需要对女性群体进行长达50年的跟踪调查才能得出明确结论。

研究者指出,“难道我们能够等待50年吗?”据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已经开始考虑禁止在儿童玩具中添加酚甲烷。

别用塑料袋装饭菜
专家说,邻苯二甲酸、酚甲烷这一类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起到类似激素的作用,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系统,各种激素在体内达到一种平衡。

类激素物质进入体内,就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失调,产生各种病症。

专家还强调,邻苯二甲酸类物质使用很广泛,该类物质分解、降解后,是否会污染水源,通过饮用水进入体内,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

专家特别指出,尽管目前对于上述两种化学物质多大剂量才产生危害并没有定论,但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还是
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此类物质的香水和化妆品。

对于儿童来说,也要审慎接触塑料玩具。

此外,邻苯二甲酸类衍生物中,很多是酯类,不易溶于水,但能溶于加温过的或者脂肪性食品。

如果用作食物包装材料,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尽量不要用它们来装饭菜等食物,也不要用塑料袋盛装热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