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教学设计
《大海睡了》课文教案

《大海睡了》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海睡了》。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大海在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3)能够认读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2)采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的大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安静、耐心地倾听和观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和谐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大海睡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在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3)认读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大海睡了》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分角色朗读道具(如小鱼、海浪等头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播放大海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宁静与美丽。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成小组,互相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大海睡了》。
(2)家长协助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大海在夜晚的美丽景象。
2. 拓展作业:(1)学生可以选择一幅大海的图片,用自己的想象力为其创作一个故事。
《大海睡了》课文教案

《大海睡了》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海睡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大海的美丽。
(2)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宁静。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提示生字词的含义。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互相讨论生字词的含义,教师进行讲解。
(2)进行生字词游戏,巩固学习效果。
四、课堂练习与拓展(1)大海_______了,_______声响也没有。
(2)海上的_______,像是一群_______。
2. 句子仿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写夜晚的景色。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朗读情况。
3. 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试着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创作能力。
3. 朗读评价: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朗读情况,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海睡了》教案

《大海睡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聆听和演唱《大海睡了》,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大海休息的情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海睡了》,理解歌曲的含义。
难点: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大海睡了》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2. 教学道具:海浪、小船等模型。
3.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大海睡了》,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大海睡了》,教唱过程中注意指导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感受歌曲的优美。
3. 歌曲理解:教师通过展示海浪、小船等模型,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歌曲中大海休息的情景。
4. 歌曲演示: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歌曲中的动作,如模仿海浪摇曳、小船摇摆等。
5. 歌曲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练习,要求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大海睡了》的优美旋律和海休息的情景。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大海睡了》,注意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感受歌曲的优美。
2. 家长引导幼儿描述歌曲中大海休息的情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家长鼓励幼儿参加家庭音乐活动,如唱歌曲、弹奏乐器等,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歌曲《大海睡了》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
2.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参与度和合作意识,鼓励积极表现的幼儿。
3. 评估幼儿对歌曲中大海休息情景的理解和想象力发展。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演唱歌曲《大海睡了》,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歌曲中的大海、小船等角色,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3. 结合绘画活动,让幼儿绘制歌曲中的场景,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
《大海睡了》教案

《大海睡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大海睡了》这篇课文,了解大海在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2)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宏伟与温馨。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的大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在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的大海。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大海生物的生活习性,体会大海的宏伟与温馨。
2. 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大海睡了》文本及相关图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大海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宏伟与温馨。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大海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大海的课文,大家要认真听讲,看看大海在夜晚是什么样子的。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海在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如大海生物的生活习性。
3. 讨论交流(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大海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2)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想象描绘(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的大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海,让这片土地更加美丽?(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节约用水、保护海洋生物等。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大海的知识,培养家庭环保意识。
8. 板书设计《大海睡了》宁静美丽保护海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想象描绘和情感升华环节的表现。
《大海睡了》的教学设计

《大海睡了》的教学设计《大海睡了》的教学设计范文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它可是我从遥远的青岛带来的哟!你们看:(出示大海螺实物),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知道它的家在哪儿吗?(指名说一说)(预设答案:它的名字叫海螺,它的家在大海。
)2、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和大海有关的课文。
齐读课题:大海睡了。
(指导读好“睡了”,注意读准翘舌音和轻声音)。
3、你们想不想知道晚上的大海是什么样子?”(出示大海夜景画面欣赏)你从哪些地方知道是晚上的大海?(指名说一说)4、是呀,在晚上,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大海睡觉了。
我们不要打扰它,应该怎样读?再读题目。
【联系生活,通过演示实物、欣赏画面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大海的美。
】二、循序渐进,巧攻字词。
1、请大家把课文打开,翻到112页。
2、把课文自己轻轻地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课文中的轻声音和后鼻音的读音。
遇到不会读的拿出铅笔在书上打个问号。
过会儿要认真听好别人是怎么读的。
[在让学生朗读前,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教给一定的自学方法,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出示幻灯片一:风儿浪儿星星(带拼音的)谁能把这三个词读一读?教师指导预设:A、“风、星”是后鼻音,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指导,可示范读。
B、仔细观察这三个词,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答案:它们都是轻声音节都是两个字的词。
第一个字比第二个字写得大些。
)C、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写得大一点吗?(这是因为呀,老师想告诉大家在读轻声音节词时,轻声音前面的那个字要读得又响又长,而那个轻声音的字要读得又轻又短。
)D、听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
E、谁能按老师讲的要求读给大家听一听?[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和总结读轻声音的规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意识。
《大海睡了》教学案例(精选12篇)

《大海睡了》教学案例(精选12篇)《大海睡了》篇1一,导入激发兴趣1,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胸怀真宽大,江河可容下.潮涨幕就落,风起掀浪花.2, 生回答,师随机板书:大海3, 师:(1)你们见过大海吗生:见过(2)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学生自由回答)(3)你们说的都是白天的大海,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大海边看一看白天大海的美丽景象.4, 课件出示:白天大海的美丽景象【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伊始就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调动学生对大海的已有认识经验,让他们畅谈对大海的感受,从而引发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5.师描述:一望无边的大海波涛汹涌,浪花翻滚,气势大极了.那么,你想看看深夜里熟睡的大海吗(映示深夜的大海图)6.师配乐范读课文.【月光下宁静的大海画面,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以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为学生感受大海夜晚的美创设了情境.】7.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诗.(板书:9,大海睡了)二,自读诗歌,读准读畅1.你喜欢这首诗吗请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句话.2.指名说说共有几句,请两名学生分别读第一,第二句.3.学生评价,正音:背(bēi )着不闹(nào)睡(shuì)觉(jiào)4.读整首诗,读出停顿.【把诗句读准,读畅是读好的前提.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耐心地纠正学生读得不够到位的音,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三,理解课文,美读课文1.大海睡着后是怎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映示画面,指导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画面,感受大海的宁静和美丽.2.夜晚的大海多静啊!你能读好第一句吗⑴练读这一句.⑵指名读,评议.师相机描述:海风和海浪多像玩累了的孩子呀!到了晚上,他们停止嬉闹了.大海就像一位年轻的母亲,安静地睡着了.⑶各自读好这一句.3.读好第二句.⑴妈妈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能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吗相机理解"抱着,背着".⑵大海也像妈妈一样,哄着自己的宝宝睡熟了,还发出了轻轻的鼾声.⑶带着这一份温馨的感觉各自练读第二句.【把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基调,训练语感.】⑷表演读第二句.⑸师映示画面并指点:圆月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枕着大海妈妈的臂弯睡着了.大海妈妈也哄着孩子睡着了,发出轻轻的,均匀的鼾声.这是多么美妙的想象呀!4.连起来读这两句.5.配上音乐齐读.6.试着背诵这首诗.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巩固生字读音,给生字组词找朋友.2.自学生字书写笔顺,逐个书空.3.交流学习心得.你记住了哪个字,把方法说给大家听;提醒大家哪儿书写时特别要注意.4.师指点:"她"的第一笔是撇点,不能写成两笔;"月"字第一笔是竖撇,不要写成竖.5.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指导.五,发挥想象,描绘画面布置课外作业:充分发挥想象,仿照课文插图,画一幅题为"大海醒了"的画.【从画面到文字,再从文字到画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想象为媒介,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现了对知识的综合.】《大海睡了》教学案例篇2(课前播放《小螺号》。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大海睡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书写“月”、“背”。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练读、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朗读,激发想象,使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谥。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字,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上节课老师答应带大家去海边游玩,大家都有些等不及了吧?要去海边,每个小朋友必须有一张通行证,就是把字词和课文读好。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词语:指读,齐读。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
读读课题。
3.课文共有几句话?(2句)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把课文一句一句读懂、读美。
二、美读课文,进入诗境1.学习第一句。
(1)出示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指名朗读第一句。
读了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可提示学生:夜晚的风儿,浪儿变得怎样了?大海这时为什么能睡觉呢?)(2)(播放白天大海喧闹的景象与夜晚的宁静进行对比)白天大海是那么的喧闹,涛声阵阵,到了晚上,风儿停息,浪儿不闹了,大海是多么平静啊。
这就叫“风平浪静”。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3)指导朗读第一句。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a.谁来读读?b.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呢?谁来评一评!那你来读一读!c.你读得真好。
大海睡得真香啊!我们大家来读读。
(齐读)2.学习第二句。
(1)过渡:你们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夜真静啊,大海睡觉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呢?(2)出示第二句。
学生自由读一读。
(3)学习“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a.师:大海睡觉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呢?指答。
b.师:明月和星星都高高地挂在空中,大海怎么抱,怎么背呢?①出示月亮、星星倒影图帮助学生理解。
②同桌交流想法。
课文《大海睡了》的优秀教案

课文《大海睡了》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海睡了》。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大海的美丽和安详。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想象和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学会平静、安宁的心态,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想象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播放等方式,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大海睡了》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大海的美丽和宽广。
(2)引导学生思考:大海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2. 学习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安详。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3)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理解课文的意境。
3. 讨论与交流:(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 欣赏与想象:(1)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2)展示学生的画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
——朱敏慧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溢,培养
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二、教学过程:
(一)唤起回忆,激情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胸怀真宽大,江河容得下。
潮涨幕
就落,风起掀浪花。
你们猜是什么?(大海)
板贴:大海
2、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那么有趣。
今天,我们
一起去海边旅行吧!
3、(点击播放白天大海课件)让我们一起向大海问好……
4、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点评:对呀,这是风儿和浪儿你追我赶,互相“闹”着玩呢!那巨大的声音是浪花在欢快地“笑”着呢?)
5、哦,小朋友都看到了,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
奔跑着。
夜晚,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睡了。
板贴:睡了。
6、指名读课题:大海睡了(声音轻缓,柔和)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大海睡觉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夜晚静溢的大海插图,播放
录音,并配上舒缓的摇篮曲)
2、喜欢吗?轻轻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
几遍,要读正确、流利。
(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读,相机正音。
(三)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我们站在深蓝色的大海边,你又看到了什么?听
到了什么呢?(指名答)
A 出示第一句
(1)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太阳公公回家了,忙了一天的大海妈妈很累了,她想睡觉了。
大海静了下来,越来越静,静极了……大海妈
妈的孩子可乖了,谁都不想在大海妈妈身边吵闹了。
小朋友们到
这句话中去找找,哪儿写他们不想吵闹大海妈妈了?(不闹、不
笑)
(2)引读:风儿——浪儿——深夜里,大海——
(3)调皮的大海终于安静地入睡了,多么甜蜜呀!找到自己的好伙伴,两人一组,练读第一句话。
(好朋友练读)
(4)谁勇敢地来读一读?(指名读)
(5)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呢?谁来评一评!(2—3名)
(点评:①我觉得她读得太响了,应该轻一点
②大海已经睡了,我们要轻轻地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
③你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
B 出示第二句
(1)深夜里,大海静极了,天上的星宝宝们眯上了眼睛,大海像镜子一样倒映着月亮娃娃漂亮的身影。
大海妈妈怀里抱着月亮娃娃,
背上背着星星宝宝,他们都睡着了,睡得多香啊!谁来读?(指
名读)
(2)大海的哪个动作最吸引你?(抱着,背着)
(3)你们知道还有谁也是大海妈妈的孩子?
(4)他们也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所以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出示句式:她抱着……背着……
(5)大海妈妈抱着心爱的孩子入睡了,睡熟了的她还会发出鼾声,多可爱呀!让我们小组内演一演大海妈妈,慢慢入睡吧!(表演睡熟
了的大海)
(6)谁来当一回大海妈妈?(指名表演)
(点评:大海妈妈睡得真香呀!
声音柔柔的,你读的真好听!谁再来试一试!
你把“轻轻的”读得真不错,我们也来轻轻地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
(齐读)
2、白天的大海是调皮的,入睡的大海是美丽的,熟睡的大海是可爱的,让我
们祝愿大海做个好梦。
(配乐轻声齐读课文)
3、这首小诗美吗?请带着美的感受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你觉得怎样能读出大
海的美,读出自己喜欢大海,你就怎么读?(自由练读)
4、让我们一起用自己最美的声音来读一读,把它作为送给大海妈妈的礼物
(配乐齐读)
(四)拓宽延伸,积累语言
1、读得真美,大海妈妈谢谢你们的礼物,它也托我给大家带来了礼物,赶
快选自己的礼物吧!拿到后看看礼物后面的小秘密?(分发礼物,朗读礼物后的秘密)
2、小朋友,你拿到的是什么礼物呢?它告诉了你什么秘密呢?(指名答)
(点评:a哦,原来是一串关于大海的成语。
B祝贺你,又学会了一首关于大海的小诗。
)
(五)教学生字:月背
结束语:小朋友,我们的旅行结束了,拿着礼物,让我们和大海妈妈说声再见吧!(齐:大海妈妈再见!)
嘘!大海妈妈睡得正香呢?我们可别吵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