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业态及期货公司营运模式的国际比较

合集下载

中国与美国期货公司业务范围与盈利模式对比分析

中国与美国期货公司业务范围与盈利模式对比分析

中国与美国期货公司业务范围与盈利模式对比分析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期货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在衍生品交易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期货市场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市场之一。

本文将重点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与盈利模式,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国期货市场的特点和对比。

一、业务范围对比中国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期货经纪、期货交易、期货投资咨询和期货结算等。

期货经纪是中国期货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通过为客户提供期货交易和投资咨询服务来获取佣金收入。

中国期货公司还可以选择参与期货交易,即自营交易,这也是其盈利模式之一。

中国期货公司还可以提供结算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保值咨询、风险管理等服务。

相比之下,美国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相对更加广泛,除了期货经纪、期货交易、投资咨询和结算等基本业务外,还可以开展期权、外汇、大宗商品、股票等多种衍生品交易业务,美国期货公司还可以提供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更加复杂的金融服务。

美国期货公司相对于中国期货公司更加注重自营交易,利用自身资金进行各种衍生品交易,通过交易获利。

二、盈利模式对比中国期货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向客户提供期货经纪服务和投资咨询服务来获取佣金收入,一部分公司还会通过自营交易来获取收益。

部分期货公司还通过提供风险管理和结算服务获取一定的收入。

相对来说,中国期货公司的盈利模式更加简单,主要以经纪佣金为主要盈利来源。

而美国期货公司的盈利模式更加多样化,除了经纪佣金外,其还可以通过自营交易、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多种方式进行盈利。

尤其是在自营交易方面,由于美国期货公司在不同衍生品交易市场拥有丰富的交易经验和资源,因此其在自营交易方面获利更为可观。

美国期货公司还通过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产品来获取收益。

三、对比分析从业务范围来看,美国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更加广泛,涵盖了更多种类的交易品种和金融服务,其对于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也更高。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成就及国际比较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成就及国际比较
讲 , 证 合 作 业 务 的 广 泛 开 展 , 对 不 仅 银 绝
资 扩 股 , 票 质押 贷款 , 行 金 融债 券 , 股 发 特 种信 用 贷款 融 资 ,票据 融 资 ,证券 回
购 , 客 户的证 券 作抵 押 的信 用 交 易, 以 参 加 银行 间 同业拆 借 市 场 ,上 市 融 资 等 9 种 , 其 中 7种 是 与 银 行 直 接 发 生 的 交 易 关 系 , 中 4种 就 是 银 行 贷 款 。 因 此 , 其 建 立 有 效 的 融 资 机 制 的 关 键 是 要 打 通 银 行 和 资 本 市 场 的 资 金 通 道 , 为 证 券 公 司 建 立合 法 的 融资渠 道 ,银 行 信贷 资 金应 当 成 为 实 现 银 行 与 资 本 市 场 的 资 金 良性 互 动 的 重 要 媒 质 。 当 然 资 金 互 动 不 是 无 条 件 的 ,打 通 银 行 与 资 本 市 场 资 金 循 环 渠 道 要 设 立 风 险 防 范 机 制 , 建 立 风 险 防 火 墙 , 持 一 个 原 则 : 业 银 行 作 为 投 资 主 坚 商 体 直 接 进 入 资 本 市 场 是 必 须 绝 对 禁 止
圄 囫 目
中国商 品期货市场 的成就及 国际比较
口 徐伟 滨 周翰 辉 马富强
摘 要 :本 文 阐 述 了 中 国 商 品 期 货 市 场 发 展 过 程 中 取 得 的 成 就 , 过 中 外 商 品 期 货 市 场 的 比较 , 现 中 国 商 品 期 货 市 场 目前 通 发 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并 提 出建 议 。 关 键 词 : 货 交 易 制 度 : 货 经 纪 人 期 期
目前 我 国已成功上 市 2 3个 商品期货 品种 , 其中 , 连商 品交 大

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趋势

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趋势

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趋势逐渐显现。

国际化对于期货市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本文将就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一、国际化背景国际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种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跨国资本流动的加剧,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这种背景下,期货市场也难以幸免。

二、国际化的意义1. 市场机遇:国际化为期货市场带来了更广阔的机遇。

国际化意味着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市场流动性的提升,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更高的收益机会。

2. 风险分散:国际化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期货市场来进行风险分散。

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集中度,分散风险,增加投资组合的多样性。

3. 市场竞争:国际化之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期货市场将进行深度竞争,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

三、国际化的路径国际化的路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多个阶段的演化。

1. 合作与交流:期货市场的国际化首先需要进行合作与交流。

各国期货市场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备忘录、举办交流论坛等方式,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

2. 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是期货市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通过建立跨境交易、结算和跨市场合作机制,实现不同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3. 跨国交易:跨国交易是期货市场国际化的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期货市场将实现交易连通,投资者可以在各个市场之间进行自由交易,提高市场流动性和效率。

四、国际化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1. 投资者:国际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投资活动,获取更丰富的投资回报。

2. 期货公司:国际化将加强期货公司之间的竞争。

期货公司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同时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以降低投资风险。

从中美期货市场对比看中国股指期货前景

从中美期货市场对比看中国股指期货前景

论文名称从中美期货市场对比看中国股指期货前景摘要2010年4月16日中国金融市场历经三年的精心准备正式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引发了中国资本投资市场巨大的改变。

股指期货作为高风险高杠杆的金融衍生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如何成为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焦点,本文独辟蹊径通过对中美两国期货市场的多方面对比来研究预测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前景。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美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和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说明了选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章通过对比中美期货市场多方面的差异,如市场监管制度、期货经纪公司、期货投资者等,来说明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缺陷和不足。

第三章则分析了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期货市场各方面的影响。

第四章通过以上的对比和分析对未来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作出了预测。

第五章则通过总结以上论述对中国目前的期货市场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股指期货中美对比影响预测建议AbstractOn April 16, 2010, after three years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carefully preparati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300 stock index futures was launched officially, while the introduction of stock index futures led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changing dramatically. As high-risk and highly leveraged financial derivatives, the prospects of stock index futures in Chinese market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many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By comparing various aspects of . futures market ,this article forecasts the prospects of China's stock index futures.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tock index futures in the USA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stock index futures to illustrate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topic. The second chapter detects the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utures market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aspects between SINO- U.S. futures markets, such as the market regulatory system, futures brokers, futures investors, etc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tock index futures on various aspects of China's futures market. Chapter four forecast the prospect of China's stock index futures through the abo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fifth chapter is a few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n account of the summary of the above points on the futures market in China.Keywords :Stock Index Futures Comparison of SINO-US InfluenceForecast Recommendation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目录 (4)第一章选题背景 (5)第二章中美期货市场对比 (8)中美期货市场监管制度对比 (8)2.1.1美国期货市场监管体系 (8)2.1.2中国期货市场监管体系 (11)2.1.3中美期货市场监管制度比较 (12)中美期货公司业务对比 (12)2.2.1中美期货公司业务对比 (12)2.2.2中美期货公司经营水平对比 (13)中美期货市场投资者对比 (13)2.3.1投资者素质对比 (13)2.3.2投资者规模对比 (13)2.3.3投资者结构对比 (14)中美股指期货市场对比 (14)第三章中国股指期货推出的影响 (16)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16)3.1.1对股市价格波动的影响 (16)3.1.2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17)3.1.3对扩大市场规模的影响 (17)3.1.4对提升大盘蓝筹股的投资价值的影响 (17)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投资者的影响 (18)3.2.1对投资者投资思维方式的影响 (18)3.2.2对优化投资者结构的影响 (18)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期货公司的影响 (18)3.3.1对期货公司经营范围的影响 (18)3.3.2对期货经纪公司实力的影响 (19)第四章从中美对比看中国股指期货前景 (20)投资者交易规模将不断扩大 (20)市场发展趋向稳定 (21)投资者素质会不断提升 (22)市场制度会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提高 (23)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会提高 (24)第五章结论及建议 (25)对政府的建议 (25)对交易所的建议 (26)对期货公司的建议 (27)对投资者的建议 (27)参考文献 (29)第一章选题背景2010年中国期货市场最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目光的事情莫过于4月16日这一天,中国准备了几年的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终于破茧而出正式挂牌上市了。

期货交易的国内外市场比较

期货交易的国内外市场比较

期货交易的国内外市场比较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期货交易市场成为各国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

期货交易作为一种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了一种降低风险、实现投资者避险、套期保值、投机和高杠杆交易等目的的手段。

本文将对国内外期货交易市场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制度和发展状况。

一、国内期货交易市场概述国内期货交易市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期货市场之一。

目前,中国期货市场主要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和郑州商品交易所(CZCE)等为主要交易所。

国内期货市场的特点之一是品种丰富。

中国的期货市场涵盖了农产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金融衍生品等多个领域。

在农产品方面,如豆粕、白糖、棉花等品种是相对较为活跃的合约。

而在金融衍生品方面,股指期货等合约也颇受投资者关注。

此外,中国的期货市场在投资者结构上有一定的特点。

相对于国外市场,中国期货市场中散户投资者占据较高比例,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波动性较大。

二、国外期货交易市场概述国外期货交易市场相较于国内市场,历史更为悠久,发展较为成熟。

主要的国际期货交易所包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东京商品交易所(TOCOM)等。

各国期货交易市场的特点在于其主导品种的不同。

比如美国的期货市场以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为主,英国的期货市场主要以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为主,日本的期货市场以黄金期货和工业品期货为主。

国外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较为多元化,不仅有散户投资者,还有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等。

机构投资者在国外期货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这也使得市场流动性更为稳定。

三、国内外期货交易市场的制度比较在期货交易市场中,市场的制度安排十分重要,对于市场活力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内外期货交易市场的制度体系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是交易时间的差异。

中国的期货交易时间一般为工作日的上午9点至下午3点,而国外市场的交易时间更加灵活,有些市场的交易甚至可以持续至深夜。

期货公司发展现状

期货公司发展现状

期货公司发展现状
目前,期货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以下是关于期货公司发展现状的一些主要观点:
1. 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开放,期货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不仅扩大了其业务范围,还积极寻求跨境合作与交易,以提高其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期货公司也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通过引入先进的交易系统、数据分析技术和智能化的交易工具,期货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

3. 产品创新: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需求,期货公司积极推出各种创新产品。

除了传统的期货合约外,还涌现出了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外汇期货等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4. 风控管理:由于期货市场的高风险特性,期货公司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现代期货公司在风控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强大的风险监控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合规审核等,以确保公司和客户的资金安全。

5. 国际竞争压力:随着全球期货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期货公司面临着来自国际期货公司的竞争压力。

为了提高竞争力,
国内期货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市场拓展能力。

总的来说,期货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机构之一,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期货公司将继续通过全球化、科技创新、产品创新、风控管理等方面的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

我国和美国期货市场的比较

我国和美国期货市场的比较

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美国的期货市场而言,经历了三个阶段(被动受力,联动效应和整合场外)后,在20世纪70年代,它逐渐从美国经济的子市场转变成国际定价中心和“国际风险管理中心”。

商业客户,非商业客户,套期保值者,投机者以及抢帽子者活跃的交易使得期货市场具备了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为投资者提供了基本的套期保值手段。

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金融机构介入,投机者承担风险进行投机获取利益的同时,也使期货市场更加的完善,成为现货市场的风向标。

自从1990年中国建立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标志我国期货市场成立开始,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制度的不断完善,直至2004年国九条的推出规定把证券、期货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首次明确将期货市场正式纳入整个资本市场体系。

十几年的不断摸索借鉴了国外先进模式,适应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并且可以满足解决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大幅提高所带来的能源、粮食、金融、产业等一系列经济安全问题的需要。

然而,相比较于有150多年发展历史的美国而言,中国在风险管理、市场监管、制度创新和品种创新领域依然任重而道远,计划经济模式、行政干预方式依然随处体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期货制度,适应国内投资者需求,加大期货市场的吸引力,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因而,有必要对中国和美国的期货市场中各方面进行比较。

一、期货市场的结构及期货品种我国目前20个左右的期货品种都集中于农产品、金属等。

如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大豆、玉米,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棉花、白糖等以及在上海交易所的铜、铝、锌。

然而中国作为资源大国,这些品种相对来说还不够满足巨大的需求。

中国需要建立原材料安全体系,不仅要有足够的现货储备,也需要期货储备。

商品期货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建立金融期货市场,从而才能加大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主动影响国际价格而不只是被动接受。

而研究美国期货市场可以看到,CBOT市场涵盖了从大豆、小麦到道琼斯工业指数期货,COMEX市场有铜、白银和黄金等,NYMEX市场有原油、天然气等品种,另外还有棉花、咖啡和可可和白糖在NYBOT市场上交易。

股票、期货、黄金外汇、基金、现货交易区别和优缺点

股票、期货、黄金外汇、基金、现货交易区别和优缺点

股票、期货、黄金外汇、基金、现货交易区别和优缺点面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把钱放在银行进行储蓄无疑是一种贬值,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理财,学会投资。

目前国内有很多投资品种,这些品种各有特点,我这里做一些简单实用的介绍。

股票:股票是国内规模最大也是害人最深的投资品种,主要优缺点如下:优点:1. 只要公司不倒闭就可以一直拿着,投资的是上市公司,套牢的居多。

2. 对技术要求低,主要依赖于公司的成长性,当然在金融交易市场中,股民也是亏损最多的人群。

3. 入市门槛相对较低,波动幅度小,尤其是银行股票,每天拉锯式的行情。

缺点:1. 只能做多,只有在上涨的过程中才能够赚钱。

2. T+1交易,当天买入,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

当天做错了,只能看着赔钱,下一个交易日又不忍心割肉,很多股民就是因此被牢牢套死。

3. 受国家政策、小道消息、国际市场、期货等影响很大,大幅高开低开会使很多人来不及反应就深套了。

4. 交易时间为白天4个小时,占用上班的时间。

5. 两千多只股票研究起来较为费力。

6. 上市公司易做假账、内幕交易等等使得中小投资者受害。

7. 有庄家运作,控股厉害,易制造骗局。

期货优点:1. 双向操作,既可做涨也可做跌。

只要作对方向,无论价格涨跌均可赚钱。

2. T+0交易,可随时买卖。

当天不限制交易次数。

3. 8%-20%的保证金交易,资金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

缺点:1.受外围市场影响较大,易出反向跳空缺口,缺乏持续行情。

2.资金风险相对较高,需很强的心理承载能力。

3.交易时间相对零散,且占用上班的时间。

4.入市门槛较高,大大提高了风险度。

黄金外汇中国没有真正开放黄金外汇平台,目前都是代理在做。

优点:1. 双向操作,既可做多也可做空。

因此只要作对方向,无论价格涨跌均可赚钱。

2. T+0交易,可随时买卖。

3. 1%的保证金交易,1万块钱相当于100万元,争起来容易亏起来也容易。

4. 24小时交易,上班族晚上可以交易5. 国际市场,没有庄家缺点:1.1%的保证金风险巨大2. 全球市场,国外运行多年技术一般高于国内投资者3.入市门槛高,更加增大了风险度4.手续费昂贵,获利困难基金基金投资优势:1、具有专家理财的优势(投资技术、信息灵通、国家政策领悟等)2、具有积少成多的优势3、注重投资组合,分散基金投资风险4、费用相对低廉(有税收优惠)5、透明度相对较高(开放式基金)基金投资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尽管基金本身有一定的风险防御能力,但对证券市场的整体系统性风险也难以完全避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期协联合研究计划(第二期)资助项目----期货业态及期货公司营运模式的国际比较课题负责单位:浙江省永安期货经纪公司课题合作单位:浙江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课题组负责人:施建军、汪炜课题组主要成员:张拥军、杜利辉、李力、彭勇、于洁、杨春光、冯玲龙中国期货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以来,在经历了无序发展和治理整顿后,目前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期货市场交易量快速上升,市场规范程度不断提高,投资者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

但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期货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如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期货公司规模普遍偏小、实力偏弱、业务单一、服务结构趋同、人才缺乏等等。

目前,期货业特别是期货公司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期货市场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4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期货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因此,如何增强我国期货行业的整体实力,提高期货公司的竞争力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和学术机构对我国期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比如关瑞青(1999),常清(2001),廖英敏(2003)的研究对我国期货业的发展问题都有所涉及,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但是,已有的研究都还未能对中国期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的探讨。

同时,国内学者虽然对国外期货市场进行了大量的介绍,但多以国外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交易所发展与品种设置为对象,而对国外期货业和期货公司的分析以及国内外期货业的比较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在充分吸收消化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对国外、国内期货业的发展进程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比较分析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期货业态、监管和期货公司的营运模式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期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中国期货业和期货公司的发展对策。

一、期货业态发展的历史考察通过对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期货业发展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虽然各国期货业的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各国期货业在发展形态、公司营运模式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美英日等先发期货市场国家的期货业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

其中美英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交易所和公司内部自律管理的严格的三级监管体系成为对期货业监管比较成功的典型。

美国自1936年推出《商品交易所法》后,期货业逐渐被纳入到政府法规的监管之下,此后又于1982年成立美国国家期货协会(NFA),加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交易所行为自我监管的要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级监管体系;英国也是先有政府管理,而后成立了期货经纪人和经纪人协会,与交易所的自我管理一起构成了三级监管体系。

但是美英的期货业发展特点又有所不同,美国期货业在强大的经济背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主导力量,英国的期货业则具有更为明显的国际化特征。

与英美相比,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三级监管的初步架构,但是由于行业协会的作用没有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再加上期货交易所的主体地位不明确,激励与惩罚机制不健全,因此交易所自身的自律管理和对会员的监督都不够积极和到位,因此我国期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监管架构实际上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仍然基本上只有证监会及其下属机构的一级监管起作用,因而显得不够严密和完善。

尤其是交易所内部监督的缺失导致了微观层面的监管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也间接影响了协会作用的发挥。

因此,应进一步明确交易所的主体地位,完善交易所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交易所自身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联系微观主体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桥梁作用,使三级监管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运转起来,促进期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日本期货业与英美相比而言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对期货业的积极推动。

如1990年通商产业省把期货业列入21世纪“三大信用情报产业”,同时,农林水产省决定在21世纪将把期货业发展到10兆日元的规模,从而实现接近于汽车业13兆的计划规模;80年代末日本政府在决定大力发展期货市场的同时,开始着手裁减经纪公司的数量,并计划最终只保留20-30家期货公司,导致了近来日本期货经纪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加快了期货公司的规模化进程;近年来,日本政府修改了证券法规,放松了国外期货商的准入要求,推动了日本期货业的国际化,为期货业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在政府这些措施的引导和推动下,日本期货业逐渐走上了快速规范的发展轨道。

与日本相比,我国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期货业的发展,但力度不够大,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近几十年来,以港、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后发期货市场国家的期货业也迅速发展了起来,并已经成为国际期货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国家或地区期货业的发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期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对期货业进行规范和发展。

如新加坡政府在境外市场参与者的影响和国内黄金期货市场发展混乱的情况下,对期货交易所进行派员监督,以较低的代价促进了期货业的快速规范;香港由于市场基础较好,期货业最先由当地财团推动和建立,其期货业与市场环境的互动关系非常明显,发展也非常迅速,“金融化”的特征非常突出;而台湾由于当地的经纪机构发展不成熟,其期货业则是由境外期货公司率先推动的,境外经纪机构对当地期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后发期货市场国家都注重不断推动期货业的对外开放。

台湾在国外期货公司推动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而新加坡的国外公司会员到1995年已经接近80%,香港期货业的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

我国期货业具有既拥有巨大的经济背景和市场需求又属于后发市场的特点。

期货业的集中度还不够高,期货公司的竞争力还不够强,对外开放的尝试被迫中断,之后再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在发展阶段和水平上,即便和港、台、新加坡等这些后发期货市场相比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对以上各国期货业发展历史深入考察后我们还发现,国际期货业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和变化非常快。

而各国期货业在快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又存在一些共同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世界期货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公司经营规模化、业务开展国际化、业务类型集中化、交易技术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共同趋势。

随着各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些趋势越来越明显。

对我国期货业而言,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除了交易技术比较先进以外,在其他方面都还不能和其他比较成熟的市场相提并论。

二、国内外期货业发展总体现状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期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是对国内外期货经纪行业的构成状况、业务类型、资本规模和经营规模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期货业和国外期货业发展的主要差距在于:第一,期货经纪行业构成单一。

国外无论是原发型期货市场还是继发型期货市场的期货业均具有多层次多样化行业结构,如实施多级代理制度,会员有结算会员与非结算会员之分,期货业中介机构类型多样,各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多级代理体系中进行自我定位,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发挥中介职能。

多级代理实际上就是期货经纪行业分工的细化。

根据亚当·斯密和阿林·杨格的分工与市场理论,发展社会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水平由市场大小决定,市场大小也依赖于社会分工。

对于期货市场,期货经纪行业能否实行多级代理既取决于期货市场的规模,同时,多级代理的运用又会使期货经纪业代理能力增强,促进期货市场规模的扩大。

当然,期货经纪业多级代理的实行还会带来譬如监管难度增加等其他问题,因此多级代理能否顺利开展还有赖于期货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和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

目前我国期货经纪业实行一级代理,这既有监管上的约束,也有期货市场规模、规范化程度以及投资者类型、成熟程度方面的限制。

由于我国期货公司既是交易会员又是结算会员,且各期货公司只能代理终极客户交易,不能代理其他期货经纪机构。

因此造成我国期货经纪公司同质化发展,缺少竞争优势,且各公司之间没有相互协作的平台。

第二,期货公司业务类型单一。

国外的期货公司许多都是全能金融公司,具有经纪职能、结算职能、代客理财职能、场外交易职能、基金管理职能、顾问服务职能、融资职能等,每个公司可以各具特色。

而我国的期货公司职能从事代理业务,造成期货公司收入来源狭窄,渠道单一。

同时这种状况导致每一个期货公司在同一个层次上低水平激烈竞争,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个性化发展,整体水平难以提高,造成期货公司盈利能力低下,难以谋求发展的情况。

第三,期货公司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无法实现规模经营。

无论从资本金、代理业务量还是从经营规模来看,我国期货公司的规模都很小,未能形成具有绝对规模优势的行业首领。

而考察国外期货业,高盛、花旗环球金融、美林和摩根大通等一些航母级全能金融大鳄已经成为期货业的绝对龙头。

虽然排在前列的也有诸如瑞富、卡尔、曼金融和飞马等一些专业型期货经纪公司,但是2003年全球按客户保证金排名前20位的期货公司中,有投资银行背景的占了15家,综合金融企业无疑已经成为期货业的主要力量。

这些大型金融企业在客户开发、成本控制、信息收集以及风险控制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显示出了非常强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期货公司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既有期货品种少、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但是金融企业无法参与期货市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期货业监管体制的比较分析高效的监管是期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保证。

本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的期货业监管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第一,中美两国均形成了完整的三级监管体制,然而,与美国相比,我国证监会的权限相对集中,对市场运行的管理过于宽泛、微观。

中国期货业协会在行业自律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尚需要加强。

第二,尽管我国还没有推出“期货法”,但仅就涉及到的方面而言,包括《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等在内的若干个行政法规已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监管制度。

这一制度在下面的两方面和美国存在显著不同: (1)期货公司的设立机制。

美国采用的是注册制,对从事期货经纪服务限制较少;与之相反,由于我国的监管法规建立在“清理整顿”的背景下,因此禁止性的要求很多。

(2)保证金管理制度。

因为我国禁止期货经纪公司从事自营业务,围绕这一差异,两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首先,在美国,期货公司高管、董事、主要股东、有一定权限的雇员从事期货交易的资金纳入“自有账户”,与“客户资金账户”分开管理。

单纯处理自有账户的经纪商甚至可以免于注册。

而在我国,由于禁止上述人员投资期货,因此不存在自有资金账户和客户资金账户的划分;其次,在美国,对资金的分离仅划分到经纪商层次,即将期货经纪商所有客户的资金存放在同一账户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