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双靶治疗病历

合集下载

2022年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全文

2022年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全文

2022年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全文)HER2阳性乳腺癌因其恶性度高、侵袭性强、预后较差,一直是乳腺癌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抗HER2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后,极大地改善了此类患者的预后。

而今,抗HER2靶向治疗贯穿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全程,包括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解救治疗。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选择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从过去曲妥珠单抗的单靶治疗,到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的双靶治疗,再到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口比咯替尼、图卡替尼、奈拉替尼、拉帕替尼)、新型抗体偶联ADC 药物(如DS-8201x T-DMl)等的出现,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曲妥珠单抗:单靶时代的一线标准曲妥珠单抗自1998年上市以来J一路高歌」,H0648g、BCIRG 007等众多研究均证实了其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显著生存获益,PFS、OS均取得极大提升,国内外多家指南(NCCMESM0、CSC0、CBCS 等)均将其作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试验名称治疗方案mPFS∕mπP (月)mOS (月)BCIRG 007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卡粕10.437.4US Oncology曲妥珠单抗+紫杉醇+卡钳10.735.7 M7701曲妥珠单抗十多西他赛11.731.2H0648g曲妥珠单抗+慈环/紫杉7.425.1H0649g曲妥珠单抗9.113.0化疗时代蔻环/紫杉 4.620.3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双抗时代的金标准得益于Cleopatra和Puffin研究的成功,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双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

Cleopatra1曲帕双抗体方案之于晚期一线:Cleopatra & Puffin在全球多中心研丽中国桥接研究中均@需PFS/OS阳性结果Puffin2• THPffl: mPFS≈16.5mo •THPffl: mOSNA•THPtfl: mPFS≈18.7mo•THPlfi: mOS≈S7.1mo曲妥珠单抗:一骑绝尘,谁与争锋伴随着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双靶治疗的成功,众多小分子TKI 、 ADC 类药物等也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崭露头角、取得显著生存获 益。

乳腺癌化疗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乳腺癌化疗痛苦吗

乳腺癌化疗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乳腺癌化疗痛苦吗

乳腺癌化疗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乳腺癌化疗痛苦吗由于已被确诊为晚期,手术已不再必要。

医生决定进行保守治疗,包括进行8个疗程的化疗和一年的靶向药治疗。

化疗每周进行一次紫杉醇(一疗程进行3次),并且每3周进行一次曲妥珠/帕妥珠双靶药物治疗。

此外,还会对脊柱进行10次局部放疗。

2022年9月10日进行了一次治疗。

在了解病情后,开始了关于化疗副作用的各种科普,治疗安排由医生负责,但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正确的饮食和休息是自己需要控制的。

前一天已经打了多种护骨针、护肝药和化疗药物,同时也打了护胃止吐和防过敏的药物,因此在治疗后反应不明显,只是打完当晚手脚发麻,大概持续一个小时,其他方面没有不适。

第三天,我的姐姐说我脸色明显变黑了些。

二疗在2022年9月17日发生。

这次治疗只使用紫杉醇,并且还有护肝、护胃和止吐的药物。

基本上半天就完成了治疗。

由于这次医生没有给我开苯海拉明(预防过敏的药物),因此从第二天开始我的脸上突然冒出了很多痘痘,到第四天达到了高峰,整个脸颊、额头和下巴都布满了粉红色的痘痘,看起来就像肿了一圈一样。

不过,这些痘痘没有疼痛或痒感,之后状况开始慢慢好转,但还没有完全恢复。

2022年9月24日进行了三疗治疗。

我每周四要进行化疗,所以要提前一天去住院进行血项检查。

由于当前全国还未完全解除疫情,所以我必须先进行核酸检测,拿到结果后才能办理住院手续。

因此,基本上每周二、三、四、五我都需要来医院。

不过为了活下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2022年10月1日,四疗+双靶。

四疗+双靶是在2020年10月1日进行的。

今年中秋国庆这一天,举国同庆,按照计划,我提前一天来住进了医院。

有公公婆婆帮忙带孩子,他们非常用心,让我能够全身心地去面对治疗,不用担心孩子的事。

我非常感激我的丈夫陪伴着我,因为我脊柱受伤严重,医生建议我平时尽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所以在医院里忙前忙后都是他自己跑。

之前计划国庆假期回老家,但现在治病变得更加重要,优先考虑治疗。

晚期乳腺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致重度手足综合征的病例分析

晚期乳腺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致重度手足综合征的病例分析

·短篇及个案报告·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癌症发病率中的第1位,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约30%~4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仅20%[1]。

晚期乳腺癌目前虽难以治愈,但可以通过优化治疗模式、研发新药的使用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卡培他滨为氟尿嘧啶类似物,通过在体内代谢为5-氟尿嘧啶(5-FU)发挥抗肿瘤作用,具有口服给药的优势,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2]。

卡培他滨临床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发生手足综合征后会导致药物减量甚至停药,严重影响疗效并降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会造成病情的迅速进展。

通过调整卡培他滨的给药方式为节拍化疗,可进一步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节拍化疗是采用化疗药物的最小剂量持续高频的给药方式,无停药间歇期,主要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具有毒副反应小,患者易耐受的优点,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无法耐受的情况下提供了另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及选择。

本文通过对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出现重度手足综合征后调整治疗方案为节拍化疗进行分析总结,并回顾相关文献及研究,探讨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节拍化疗的作用机制以及是否能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1病例资料4例患者均为晚期乳腺癌患者,联合给药治疗方案,1例多西他赛+卡培他滨,2例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曲妥珠单抗,1例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曲妥珠单抗。

4例患者手足末端甲沟炎症状均好转。

见表1。

2讨论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后,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现复发转移。

面对这一类患者,在治疗初期基本使用蒽环类序贯或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病情进展后根据患者前期用药情况及前期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时间,仍会首选紫杉类药物联合卡培他滨作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晚期乳腺癌病例汇报

晚期乳腺癌病例汇报
第三页,共27页。
详细病历介绍(2)
6、2年前意识不清,左侧肢体抽搐,后MRI增强:右侧额顶叶异常改变考虑转移瘤。 行10周期培美曲塞 +卡铂,后同步行全脑放疗35次。后继续培美曲塞 +卡铂化疗2周期, 疗效评价SD。 7、1年余前异环磷酰胺加替吉奥6周期,复查胸部CT评价PD,换用单药多西他赛2周 期,评效PD。 8、6月前行肺穿刺活检提示转移性腺癌,根据药敏结果,长春瑞滨+阿帕替尼500mg治疗。 9、1月余前CEA及CA153逐渐增高,予以白蛋白紫杉醇300mg q3w+阿帕替尼500mg治疗1周 期,第二天给予以津优力6mg,后出现IV度骨髓抑制,但无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第10天时白 细胞40.02*10e9,中性粒细胞33.4*10e9 。 10、10余天前白蛋白紫杉醇300mg q3w+阿帕替尼500mg治疗第2周期,第4天并予以津优力 6mg,后出现III度骨髓抑制,予以短效升白针白细胞,第9天时白细胞26.69*10e9。
第七页,共27页。
患者第一次NAB-P化疗血常规变化
•6.19:WBC 2.61*10e9 NEUT 1.54 *10e9 : rhG-CSF 200ug IH •6.21:WBC 11.68*10e9 NEUT 9.98 *10e9 :NAB-P 300mg •6.22:PEG-rhG-CSF 6mg IH •6.24: WBC 2.39*10e9 NEUT 1.74 *10e9 •6.27: WBC 0.61*10e9 NEUT 0.11 *10e9 :Moxifloxacin(NO rhG-CSF!) •6.28: WBC 1.97*10e9 NEUT 0.84 *10e9 : Moxifloxacin •6.30: WBC 40.02*10e9 NEUT 33.40 *10e9

一例乳腺癌术后双靶治疗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一例乳腺癌术后双靶治疗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分子靶向药物
特定蛋白分子,核苷酸片断 强 效果明显 少有,但独特反应
5
HER2的致癌基因与乳腺癌
在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中,HER2的致癌基因起了主要的作 用,近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存在着HER2基因的过度表 达,该基因的扩增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上评估乳腺癌恶性 程度、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风险的重要指标。 Her2 已被公认为是乳腺癌肿瘤标记物检测中的一个金标 准。
一例乳腺癌术后双靶治疗患者的护理
普外甲乳 张琪
1
通常乳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相结合的 综合治疗,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以上四种治疗方法取得了稳定、可 靠的疗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传统治疗手段其在发展中遇到了 瓶颈,很难再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明显,已经不能满足乳腺 癌患者越来越高的要求。
6
Her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Her2 基因 Her2 基因位于人17 号染色体长臂的2 区1 (17q21) 的跨膜糖蛋白,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第2号成员。该家族还 包括Her1 Her3 和Her4三个受体成员,它们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 内区构成。Her2 受体胞内区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主要调控细 胞增生、转化和凋亡。
13
用药指导
药物
赫赛汀(440mg/瓶)
帕捷特(420mg/瓶)
使用方法
不良反应
毒性 需停药反应 注意事项 保存方法
化疗后首剂为按体重8mg/kg,静 脉输注90min,此后每3周一次,剂 量为体重计6mg/kg,静脉输注3090min。
首剂840mg,静脉输注60min,此后每3周 给药一次,给药剂量为420mg,输注时间 30-60min。 建议用药后观察30-60min。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乳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的发展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发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乳腺癌特定分子标志物的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

其中,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作为乳腺癌的一种重要亚型,其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更是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已上市的经典药物、新兴药物的临床试验成果,以及治疗策略的优化和创新。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二、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创新。

这一领域的进步主要得益于对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对乳腺癌生物学的深入理解。

早期的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化疗药物,但这些药物往往存在副作用大、疗效有限的问题。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开始关注针对HER2受体的特异性抑制剂的研发。

第一代HER2抑制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的问世标志着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地与HER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HER2信号通路的激活。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随后,第二代HER2抑制剂——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和拉帕替尼(Lapatinib)等相继问世。

这些药物不仅增强了对HER2受体的抑制作用,还通过抑制其他与HER2相关的信号通路,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也迎来了新的突破。

一些针对HER2受体的免疫疗法,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和双特异性抗体等,正在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乳腺癌MDT病历汇报

乳腺癌MDT病历汇报

❖ 其他建议方案(首选序贯单药,但联合化疗可能 用于一些肿瘤负荷高、疾病迅速进展和存在内脏 危象的选择性患者)
环磷酰胺 多西他赛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表柔比星 伊沙匹隆
❖ 用于某些情况的方案(首选序贯单药,但联合化 疗可能用于一些肿瘤负荷高、疾病迅速进展和存 在内脏危象的选择性患者)
AC(阿霉素/环磷酰胺) EC(表阿霉素/环磷酰胺) 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多西他赛/卡培他滨 GT(吉西他滨/紫杉醇) 吉西他滨/卡铂 紫杉醇/贝伐珠单抗
❖ 术后EC-T方案化疗8周期。
❖ 化疗后一直口服他莫昔芬治疗。
❖ 未行放疗。
❖ 2017.07.22行“自体背阔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 。 ❖ 2017.12.11胸部CT: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右肺上叶前段小
结节,较前略增大,不除外转移可能。
❖ 更改内分泌治疗方案为:戈舍瑞林+来曲唑。
❖ 2018.07.10胸部CT:右肺上叶(Im17)、右肺中叶(Im24、 27、38)见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欠清,较大直径约 0.7cm,部分内见小片状钙化,较前(2017-12-11)变化不明 显。
一线解救化疗适宜人群
CSCO2020版
具备以下一个因素即刻考虑首选化疗: ❖ 激素受体阴性 ❖ 有症状的内脏转移 ❖ 激素受体阳性但对内分泌耐药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一线解救化疗
分层
蒽环类 治疗失败
I级推荐
1.单药紫杉类 白蛋白紫杉醇(1A) 多西他赛(2A) 紫杉醇(2A)
2.联合化疗 TX(1A) GT(1A) TP(1A)
乳腺甲状腺外科MDT病历汇报
❖ 患者白莹,女,48岁,因“左乳癌术后4年余 ,肺转移近3年,骨、肝转移1年余”于 2020.04.13入院 。

乳腺癌术后靶向治疗病程记录

乳腺癌术后靶向治疗病程记录

病案记录姓名:***住院号:***2020-02-05 15:03 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1、中年女性。

2、左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行保乳术后3个月,拟行靶向治疗。

3、查体:T:36.3℃ P:92次/分 R:18次/分 Bp:125/81mmHg。

一般状况可,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无溢血、溢液。

左乳保乳术后状态,左乳乳晕上缘弧形切口,长约5cm,腋窝下皱襞沿皮纹方向切口,长约6cm,愈合良好;右乳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入院诊断:1、左侧乳腺癌术后靶向治疗(T2N1M0)诊断依据:1、左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行保乳术后3个月,拟行靶向治疗。

2、查体: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无溢血、溢液。

左乳保乳术后状态,左乳乳晕上缘弧形切口,长约5cm,腋窝下皱襞沿皮纹方向切口,长约6cm,愈合良好;右乳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鉴别诊断:患者病史明确,无鉴别。

诊疗计划:向上级医师***主任医师汇报。

1.普通外科护理常规,III级护理,普通饮食。

2.进一步完善常规辅助检查、化验,如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肾功等检查。

病案记录姓名:***住院号:***3.排除靶向治疗禁忌,行靶向治疗,方案:“曲妥珠单抗”,注意靶向治疗的副作用,靶向治疗做为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并非绝对有效,需在治疗后长期随访过程中进一步明确。

*** 2020-02-06 08:45:56 ***主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患者病史明确,因“左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行保乳术后3个月,拟行靶向治疗”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无溢血、溢液。

左乳保乳术后状态,左乳乳晕上缘弧形切口,长约5cm,腋窝下皱襞沿皮纹方向切口,长约6cm,愈合良好;右乳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患者既往行TCbH方案新辅助化疗6周期,此后行“左侧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左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左侧乳腺浸润性癌新辅助化疗后”:(左乳区段)乳腺实质内见一残留瘤床,镜下见小灶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残存,癌灶最大径2.2mm,周围伴中级别导管内癌成分(筛状型+实体型);瘤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性及钙化;瘤细胞显著减少,间质内见泡沫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形态符合重度治疗后改变(Miller and Payne 分级:4级),未见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各切缘及乳头乳晕复合体未查见癌;淋巴结未查见转移性癌0/35;免疫组化:(蜡块3)ER(3+,90%),PR(-),Her-2(3+),Ki-67(+, 8%-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乳腺癌双靶治疗病例讨论
益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陈恭让 2019年2月21日
基本资料
• 患者郭** • 中年女性 • 50岁 主诉:右乳腺癌术后8年,复发5年,呼吸困难1周
体格检查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 触及肿大,双乳未 扪及肿块
体格检查
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 干性啰音,右下肺叩诊 浊音
Ki67(40%),P53(突变型,90%),FISH提示基因扩增 • 治疗:赫赛汀(1年)+卡培他滨(5周期,严重手足综合征而停
用)+唑来膦酸(1年) • 2018年4月评估:无疼痛,胸部CT:胸骨呈成骨性骨质破坏
讨论2:HER-2(+)HR(+)晚期乳腺 癌最佳解救治疗及维持治疗是什么?
内分泌联合双靶?
2018年9月
陀螺刀+替吉奥1周期
右乳 腺癌
右锁骨 上淋巴 结转移
胸骨 转移
胸骨 疼痛
多处 转移
2010年9月 乳腺癌根治术+6周期
2017年3月
赫赛汀+卡培他滨+唑来膦酸
2018年12月
赫赛汀+替吉奥1周期 赫赛汀+吡咯替尼2周期
讨论1
HR(+)低表达患者内 分泌治疗是否受益?
讨论2
HER-2(+)HR(+) 晚期乳腺癌最佳解救治 疗及维持治疗是什么?
诊断
• 诊断:右乳腺癌术后(pT1aN0M0 IA期 浸润性导管癌II级 HER-2阳 性型)复发右锁骨上淋巴结、右胸壁、胸骨、左肋骨、双肺、胸 膜、心包转移
治疗经过
• 2010年10月4日行乳腺癌根治术
• 病理: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胸肌未见侵犯,同侧腋窝淋巴结0/6 未见癌转移
• 免疫组化:ER(-), PR(小灶+), CerbB-2(+++), PGP(-), Actin(部分+)
内分泌?
双靶?
治疗经过
• 2018年9月再次胸骨处疼痛 • 辅查:右侧胸壁复发、肺内、胸骨、左肋骨、纵膈淋巴结、左腋
窝淋巴结转移,心包及右侧胸腔积液 • 治疗:中医附属第一医院胸骨肿块陀螺刀治疗,口服替吉奥化疗
1周期, • 疗效评估:胸骨疼痛消失,1月后逐渐出现活动后气促、干嗽
治疗经过
• 2018年12月,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干咳1周 • 辅查:右胸壁复发,胸骨、左肋骨、双肺、肝脏转移,右侧胸腔
积液、心包积液
• 18年12月胸部CT及彩超
治疗经过
• 治疗:赫赛汀440mg d1+替吉奥60mg po bid d1-14+胸腔穿刺引流+ 心包穿刺引流+抗感染
• 1周期后疗效评估:PS:3分,呼吸困难稍缓解,不能平卧,胸腔 积液、心包积液持续引流未见减少
• 下一步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 术后分期:pT1aN0M0 IA期 • 术后治疗:紫杉醇210mg+表柔比星60mg 6周期
讨论1:HR(+) 低表达患者内分 泌治疗是否受益?
治疗经过
• 2014年2月 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 涂片:(右锁骨上淋巴结)见核异质细胞 • 术后病理复查(金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级: ER(+2%),
PR(+20%),Ki67+10% • 治疗:2周期GT(吉西他滨1.4g d1,8+紫杉醇210mg d1)+右锁骨
上放疗DT50GY/25F,局部加量至DT74GY/37F+2周期TA(多西他赛+ 多柔比星)+他莫昔芬20mg qd(3年)
治疗经过
• 2017年3月胸骨转移、右侧胸膜转移 • 病理:(胸骨)乳腺导管癌转移 • 免疫组化(金域): ER(-), PR(+10%), HER2(3+),
讨论3
赫赛汀+吡咯替尼方案 是否可行?进展后是否 能用帕妥珠+赫赛汀?
看似山穷水尽,却又 峰回路转,但愿人长 久,千里靶相会。
敬谢
请谢
Hale Waihona Puke 荷指聆 正听双靶:赫赛汀 324mg+吡咯替尼 400mg po qd
讨论3:此方 案是否可行? 进展后进一步 治疗?
20天疗效评估:PS:1分,无呼吸困难, 可以平卧,无咳嗽,胸腔引流管及心包 引流管已拔除2周。
治疗经过总结
2014年2月
GT2 周 期 + 右 锁 骨 上 DT50GY/25FDT74GY /37F+TA2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