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教学楼设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2024级毕业生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楼

2024级毕业生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楼2024级毕业生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楼教学楼是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
作为2024级毕业生的土木工程设计,我将以设计一座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教学楼为目标。
首先,我将从教学楼的位置和规模入手。
教学楼的位置应该方便学生们的出入,与其他校园建筑相邻,形成完整的校园布局。
教学楼的规模需要根据学校的学生人数来确定,以满足足够的教学空间需求。
同时,为了保持环境的和谐,教学楼的高度和周围校园建筑相匹配,不应过于突兀。
其次,我将从教学楼的功能需求出发。
教学楼需要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自习室、办公室等不同的功能空间。
在教室的设计上,我将注重采光和通风的问题,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还将考虑使用可调节座椅和桌子,以适应不同课程和学生的需求。
实验室和图书馆的设计要注重安全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和学习环境。
自习室和办公室则需要提供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空间。
在建筑结构方面,我将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
教学楼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抗震性和稳定性,以保障教学楼的安全。
我将探索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以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节能性。
此外,我还将注重教学楼的外观设计和建筑风格。
教学楼的外观应该与学校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同时体现现代化的元素和独特性。
我将运用合适的色彩和材料,使教学楼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最后,我将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设计原则。
教学楼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同时设计合理的建筑能源使用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我还将考虑在教学楼的屋顶和周围增加绿化和景观设计,以提高建筑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作为2024级毕业生的土木工程设计,我将以设计一座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教学楼为目标。
我将注重教学楼位置和规模的选择,设计合理的功能空间,采用创新的结构设计,注重外观风格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的设计能够为学校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范例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范例一、介绍1.1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区别课程设计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课程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和要求,独立或协作完成的、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工程设计项目。
而毕业设计则是指学生在即将毕业之际,通过独立设计或小组合作完成的一个有关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项目,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验。
二、课程设计范例2.1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范例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这门课程时,可以选择以下范例进行课程设计:题目:某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概况:某城市市中心高层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高度达到30层。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土建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总体施工方案、工程时间进度计划、施工人员组织管理等内容。
设计要求:学生需要基于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情况,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选用、工序安排、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为实际施工提供可行性建议。
2.2 《土木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课程设计范例对于《土木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以下范例进行课程设计:题目:某高速公路桥梁基础设计项目概况:某地区需要修建一座跨越河流的高速公路桥梁,全长200米,桥墩高度30米。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和土层特点,进行桥梁基础设计,包括基础类型选择、承载力计算、地基处理等内容。
设计要求:学生需要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和相关设计规范,进行基础类型的确定和计算,保证桥梁基础的安全可靠,为实际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三、毕业设计范例3.1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在即将毕业之际,学生可以选择以下范例进行毕业设计:题目:某市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项目概况:某市市中心商业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和酒店等多个功能区。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楼工程

⼟⽊⼯程毕业设计教学楼⼯程结构计算书1 设计资料(1)⼯程名称:濮阳市某中学办公楼。
(2)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柱⽹尺⼨为7.5m×6m。
(3)⼯程概况:建筑层数5层,层⾼3.9m,室内外⾼差450mm,⼥⼉墙⾼600mm,建筑⾼度19.65m,建筑⾯积3642.76m2。
(4)基本风压:0.40kN/ m2,地⾯粗糙度为C类。
(5)基本雪压:0.40 kN/ m2。
(6)抗震设防烈度:七度设防。
(7)材料选⽤:钢筋:梁、柱中的纵向钢筋采⽤HRB400,板中钢筋和箍筋采⽤HPB400;基础中除分布钢筋和箍筋采⽤HPB300外,其余钢筋采⽤HRB400。
混凝⼟:采⽤C30混凝⼟;墙体:采⽤加⽓混凝⼟砌块,重度γ=5.5 kN/m3 ;窗:铝合⾦窗,γ=0.35 kN/m3 ;(8)墙体厚度:医务室和卫⽣间的隔墙厚150mm,其余墙厚为250mm。
结构平⾯布置图如图1所⽰。
图1 结构平⾯布置图2 梁、柱截⾯尺⼨估算2.1 梁截⾯尺⼨估算框架梁截⾯⾼度11(~)1612h l =,截⾯宽度11(~)32b h =,本结构中取:纵向框架梁: b=250mm h=600mm 横向AB 、CD 跨框架梁: b=250mm h=500mm 横向BC 跨框架梁: b=250mm h=400mm 次梁: b=250mm h=500mm2.2 柱截⾯尺⼨估算框架柱的截⾯尺⼨11~1218c i b H ??=,()12c c h b = ,i H 为第i 层层⾼。
本结构中层⾼为3.6m ,故c b =(216.6~325)mm 。
框架柱截⾯尺⼨还应根据公式[]c cNA f µ≥N 估算。
式中:()1.1 1.2v N N = ,v N =负荷⾯积×(12~14) kN/ m 2×层数,[]µN 为轴压⽐,可根据规范查出。
仅估算底层柱。
本结构中,边柱和中柱负荷⾯积分别为(7.2?3)m 2 ,(7.2?4.35)m 2,层数为5层;该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度18.45m<30m ,因此为三级抗震,其轴压⽐限值[]µN =0.9。
开题报告---某小学教学楼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xx某小学教学楼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土木工程说 明1.根据《xx 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严谨,语言通顺,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 课题类型填:工程设计类;理论研究类;应用(实验)研究类;软件设计类;其它。
6、课题来源填:教师科研;社会生产实践;教学;其它课题课题 名称名称xx 某小学教学楼设计某小学教学楼设计 课题来源课题来源 社会生产实践社会生产实践 课题类型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类工程设计类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景及意义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尤为重要的一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不但使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而且使所学知识实践化。
通过毕业设计,要求我们了解并且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收集查阅资料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使我们能受到类似与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到类似与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中一个比较综合性的课题,在建筑上要从整体出发,参照防火规范要求的相关消防距离规定,综合考虑教学楼的自身特点、使用功能并且能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组织室内外空间、设计与环境较为协调的立体,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在这个学校的主要学习和办公生活场所能有一个比较和谐舒适的环境,习和办公生活场所能有一个比较和谐舒适的环境,并且在安全方面也能够得到并且在安全方面也能够得到保障。
关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楼

关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楼作者:陈惠荣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第11期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楼专题设计中,相关建筑部分和结构部分的设计重点内容进行解析,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教学楼设计一直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大学生对学校建筑都很熟悉。
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集中体现,它为育人提供了专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现代化的教学楼设计与几十年前的不同,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以及教学多元化的需要,也为设计带来新的挑战。
因此,在毕业设计中,以教学楼为主题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更受学生的青睐。
笔者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教学楼专题设计的指导进行了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根据时间和任务量的安排,主要分为建筑设计部分和结构设计部分。
一、建筑设计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教学楼在满足教学科研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为师生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汇的交往空间,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建筑创作必须考虑的一个新课题。
除此之外,教学楼的设计还应具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和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条件,同时还要合理安排学生的专用教室、教师的办公室,以及卫生设备和储藏空间等功能房间。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的要求,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校园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
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满足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
在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楼专题毕业设计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一是确定班额人数及建设班级数,以确定教学楼的建筑面积及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二是满足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并与校园应急策略相结合。
安全设计应包括校园内防火、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餐饮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
六层教学楼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80mm厚碎砖或道渣
素土夯实
1.5
建筑物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它的体型、立面以及内外空间组合等,还需要给人以精神上的美感,学校建筑中的教学楼,由于室内采光要求高,人流出入多,立面上需形成高大明快,成组排列的窗户和宽敞的入口.而且,框架结构体系的墙体只起围护作用,立面上开窗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在整个柱间开设横向窗户.
e.施工条件: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施工;
f.经济要求:适当降低层高可节约开支,降低造价;
g.城市规划和周围环境的要求
综合上述条件,参考有关资料,对比类似设计,取层高为3.6m,
(2)采光设计
对教学楼而言,必须采光良好,房间沿外墙方向来的照度必须均匀,无暗角和眩光.当教室采用单侧采光时,通常窗户上沿离地面的高度,应大于房间进深长度的一半.窗台的高度采用900mm,这样的尺寸和桌子的高度,人坐时的视平线高度,相互的配合关系比较恰当.在走廊的两侧的墙上未设置高窗,各房间面积不等,窗户尺寸见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因采用铝合金窗,窗户没有模数要求.
屋面做法:3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改性沥青防水层
20mm水泥砂浆找平
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10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楼地面做法: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10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5)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在外墙四周设散水,坡度 ,宽为1200mm.
做法(从上至下): 10mm厚1:2.5水泥砂浆抹面
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1
考虑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从房屋的功能要求和结构布置等内在因素来分析对建筑平面组合的要求,同时还考虑总体规划,基地环境以及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等外界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彼此组合合理,有机协调,本设计将教学楼设计为“一”字型,结构平面布置均匀对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楼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楼教学楼是一所学校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承载着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任。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教学楼的设计,本文将探讨教学楼的设计要点和设计过程。
首先,教学楼的设计要点包括建筑布局、结构设计和功能布局。
建筑布局应考虑到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功能空间的合理布置和分布,以及流线和通道的设置。
结构设计应满足建筑的承载和抗震要求,同时考虑到建筑元素的美观和经济性。
功能布局应根据教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的需要,确定不同区域的用途和面积。
其次,设计过程主要包括项目调研、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项目调研是设计的基础,包括对教学楼的用途、规模、功能需求等进行了解,同时考虑到场地条件、环境要求和政策限制等因素。
方案设计是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和分析,确定最佳方案,包括建筑布局、结构设计和功能布局等。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方案设计完成的,包括详细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以及结构图和设备布置图等,为施工提供具体的指导。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是场地选择和规划,包括选址条件、用地规模和建筑布局等。
其次是建筑的结构设计,根据土壤条件和抗震要求,确定合适的结构类型和材料。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安全和舒适性,包括适当的照明、通风和隔音等。
最后是绿色建筑的应用,通过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的使用,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负荷。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教学楼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考虑到建筑布局、结构设计和功能布局等方面。
设计过程包括项目调研、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需要解决场地选择和规划、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安全、绿色建筑等关键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建造出满足教育和学术需求的优质教学楼。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前言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的环节,是联系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强劲纽带。
本设计是某中学教学楼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部分。
以结构设计为主线,即以结构选型与布置、选取计算模型与结构内力分析、构件设计与构造、施工图绘制为主线,将所学的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部分)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相应的构件设计,(结构设计部分)计算模型的选取、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构件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本设计从毕业设计的任务出发,从每个设计细节,都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的要求。
建筑设计,主要以中小学设计规范为标准,阐明教学楼设计的各个细节,如:教室、卫生间的布置等。
结构设计主要从受力计算和构造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构件的相应设计,受力分析计算,从计算图的选取,内力分析,以及配筋施工图绘制,每一个细节做了详尽的叙述。
本设计从题目的初选到设计终稿的选定历经半年时间,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特别是辅导老师万琳辉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设计者的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答辩老师及其他参阅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准备工作1.1 课题来源1.1.1 设计背景课题来源中华建筑是世界上历史与文明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为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除了众所周知的农业、医学、罗盘、造纸、火药、活字版印刷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还初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完整建筑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同步。
就其历史时期延续之长、地域范围分布之广、数量规模营造之巨,以及其建筑类型、结构、外观与构造变化之众,都是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所难以齿及的。
依我国古代文史载述与当今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迟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我国先民已经营造从穴居到干阑建筑以及地面房屋等多种类型的建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电算校核4.1建筑结构的总信息///////////////////////////////////////////////////////////////////////////| 公司名称: | | | |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 | SATWE 中文版| | 2015年5月26日16时15分|| 文件名: WMASS.OUT | | | |工程名称:庆阳市宁县某小学教学楼设计设计人:李海峰||工程代号: 校核人:日期:2015/ 5/26 |///////////////////////////////////////////////////////////////////////////总信息..............................................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混凝土容重(kN/m3): Gc = 26.00钢材容重(kN/m3): Gs = 78.00水平力的夹角(Degree) ARF = 0.00地下室层数: MBASE= 0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结构类别: 框架结构裙房层数: MANNEX= 0转换层所在层号:MCHANGE= 0嵌固端所在层号:MQIANGU= 1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1.00弹性板与梁变形是否协调是墙元网格: 侧向出口结点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否地下室是否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的从节点是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否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结构所在地区全国风荷载信息..........................................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 WO = 0.4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风压(kN/m2): WOC= 0.00 地面粗糙程度: B 类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 Tx = 0.29 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 Ty = 0.29 是否考虑顺风向风振: 是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WDAMP= 5.0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 WDAMPC= 2.00 是否计算横风向风振: 否是否计算扭转风振: 否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WENL= 1.00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5 各段体形系数: USi = 1.30地震信息............................................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CQC计算振型数: NMODE= 15 地震烈度: NAF = 6.00 场地类别: KD =III设计地震分组: 三组特征周期TG = 0.65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1 = 0.04 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2 = 0.28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3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5 钢框架的抗震等级: NS = 5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NGZDJ =不改变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 RMC = 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0.70结构的阻尼比(%): DAMP = 5.00 中震(或大震)设计: MID =不考虑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否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否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0活荷载信息..........................................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从第1 到5层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不折算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不折算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00调整信息........................................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否按2010规范取值:是托墙梁刚度增大系数:BK_TQL = 1.00梁端弯矩调幅系数:BT = 0.85梁活荷载内力增大系数:BM = 1.0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BLZ = 0.60梁扭矩折减系数:TB = 0.40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RSF = 1.000.2Vo 调整分段数:VSEG = 00.2Vo 调整上限:KQ_L = 2.00框支柱调整上限:KZZ_L = 5.00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NTL = 0顶塔楼内力放大:RTL = 1.00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是实配钢筋超配系数CPCOEF91 = 1.15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弱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XI1 = 0.00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XI2 = 0.00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IREGU_KZZB = 0薄弱层判断方式:按高规和抗规从严判断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NWEAK = 0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WEAKCOEF = 1.25强制指定的加强层个数NSTREN = 0配筋信息........................................梁箍筋强度(N/mm2): JB = 270柱箍筋强度(N/mm2): JC = 270墙水平分布筋强度(N/mm2): FYH = 270墙竖向分布筋强度(N/mm2): FYW = 270边缘构件箍筋强度(N/mm2): JWB = 210梁箍筋最大间距(mm): SB = 100.00柱箍筋最大间距(mm): SC = 100.00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mm): SWH = 200.00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RWV = 0.30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 NSW = 0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RWV1 = 0.60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时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 RGX = 1.00设计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无侧移梁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柱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是否考虑P-Delt 效应:否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否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50梁保护层厚度(mm): BCB = 30.00柱保护层厚度(mm): ACA = 30.00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 否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是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否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的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是是否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柱二阶效应: 否荷载组合信息........................................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温度荷载分项系数: CTEMP = 1.40吊车荷载分项系数: CCRAN = 1.40特殊风荷载分项系数: CSPW = 1.40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L = 0.70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W = 0.60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活荷组合值系数: CEA_L = 0.50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CEA_C = 0.50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 CD_C = 0.70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仅考虑恒载、活载参与组合: CD_TDL = 0.60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 CD_TW = 0.00考虑地震作用参与组合: CD_TE = 0.00砼构件温度效应折减系数: CC_T = 0.30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层和塔信息.......................层号塔号1 1用户指定薄弱层的层和塔信息.........................层号塔号用户指定加强层的层和塔信息.........................层号塔号约束边缘构件与过渡层的层和塔信息...................层号塔号类别1 1 约束边缘构件层2 1 约束边缘构件层********************************************************** 各层的质量、质心坐标信息**********************************************************层号塔号质心X 质心Y 质心Z 恒载质量活载质量附加质量质量比(m) (m) (t) (t)5 1 -8.469 1.160 17.100 566.6 15.0 0.0 0.734 1 -8.857 1.421 13.200 708.4 83.8 0.0 1.003 1 -8.861 1.422 9.300 708.8 83.8 0.0 0.962 1 -8.572 1.106 5.400 742.9 84.50.0 1.81(>1.5)1 1 -9.304 1.878 1.200 443.6 12.6 0.0 1.00活载产生的总质量(t): 279.606恒载产生的总质量(t): 3170.436附加总质量(t): 0.000结构的总质量(t): 3450.042恒载产生的总质量包括结构自重和外加恒载结构的总质量包括恒载产生的质量和活载产生的质量和附加质量活载产生的总质量和结构的总质量是活载折减后的结果(1t = 1000kg)********************************************************** 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层号(标准层号) 塔号梁元数柱元数墙元数层高累计高度(混凝土/主筋) (混凝土/主筋) (混凝土/主筋) (m) (m)1( 1) 1 89(30/ 360) 40(30/ 360) 0(30/ 300) 1.200 1.2002( 2) 1 92(30/ 360) 40(30/ 360) 0(30/ 300) 4.200 5.4003( 3) 1 83(30/ 360) 36(30/ 360) 0(30/ 300) 3.900 9.3004( 4) 1 83(30/ 360) 36(30/ 360) 0(30/ 300) 3.900 13.2005( 5) 1 83(30/ 360) 36(30/ 360) 0(30/ 300) 3.900 17.100********************************************************** 风荷载信息**********************************************************层号塔号风荷载X 剪力X 倾覆弯矩X 风荷载Y 剪力Y 倾覆弯矩Y5 1 0.00 0.0 0.0 0.00 0.0 0.04 1 0.00 0.0 0.0 0.00 0.0 0.03 1 0.00 0.0 0.0 0.00 0.0 0.02 1 0.00 0.0 0.0 0.00 0.0 0.01 1 0.00 0.0 0.0 0.00 0.0 0.0=========================================================================== 各楼层偶然偏心信息===========================================================================层号塔号X向偏心Y向偏心1 1 0.05 0.052 1 0.05 0.053 1 0.05 0.054 1 0.05 0.055 1 0.05 0.05=========================================================================== 各楼层等效尺寸(单位:m,m**2)===========================================================================层号塔号面积形心X 形心Y 等效宽B 等效高H 最大宽BMAX 最小宽BMIN1 1 622.34 -7.95 0.77 38.55 16.32 38.58 16.242 1 622.34 -7.95 0.77 38.55 16.32 38.58 16.243 1 594.53 -8.32 1.17 38.90 15.33 38.9015.324 1 594.53 -8.32 1.17 38.90 15.33 38.90 15.325 1 594.53 -8.32 1.17 38.90 15.33 38.90 15.32=========================================================================== 各楼层的单位面积质量分布(单位:kg/m**2)===========================================================================层号塔号单位面积质量g[i] 质量比max(g[i]/g[i-1],g[i]/g[i+1])1 1 733.02 1.002 1 1329.52 1.813 1 1333.20 1.004 1 1332.53 1.365 1 978.23 1.00===========================================================================计算信息===========================================================================计算日期: 2015.5.26开始时间: 2: 4:48可用内存: 1124.00MB第一步: 数据预处理第二步: 计算每层刚度中心、自由度、质量等信息第三步: 地震作用分析第四步: 风及竖向荷载分析第五步: 计算杆件内力结束日期: 2015. 5.26时间: 2: 5: 1总用时: 0: 0:13=========================================================================== 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Floor No : 层号Tower No : 塔号Xstif,Ystif : 刚心的X,Y 坐标值Alf : 层刚性主轴的方向Xmass,Ymass : 质心的X,Y 坐标值Gmass : 总质量Eex,Eey : X,Y 方向的偏心率Ratx,Raty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下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的比值(剪切刚度) Ratx1,Raty1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RJX1,RJY1,RJZ1: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剪切刚度)RJX3,RJY3,RJZ3: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Floor No. 1 Tower No. 1Xstif= -8.0029(m) Ystif= 0.6922(m) Alf = 0.0000(Degree)Xmass= -9.3039(m) Ymass= 1.8779(m) Gmass(活荷折减)= 468.7661( 456.1851)(t)Eex = 0.0950 Eey = 0.0847Ratx = 1.0000 Raty = 1.0000Ratx1= 18.0334 Raty1= 17.2655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RJX1 = 8.8232E+06(kN/m) RJY1 = 8.8232E+06(kN/m) RJZ1 = 0.0000E+00(kN/m)RJX3 = 4.2724E+06(kN/m) RJY3 = 3.8890E+06(kN/m) RJZ3 = 0.0000E+00(kN/m)---------------------------------------------------------------------------Floor No. 2 Tower No. 1Xstif= -8.1479(m) Ystif= 0.8356(m) Alf = 0.0000(Degree)Xmass= -8.5717(m) Ymass= 1.1055(m) Gmass(活荷折减)= 911.8903( 827.4119)(t)Eex = 0.0317 Eey = 0.0192Ratx = 0.2857 Raty = 0.2857Ratx1= 1.3258 Raty1= 1.3190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RJX1 = 2.5209E+06(kN/m) RJY1 = 2.5209E+06(kN/m) RJZ1 = 0.0000E+00(kN/m)RJX3 = 3.0139E+05(kN/m) RJY3 = 2.8500E+05(kN/m) RJZ3 = 0.0000E+00(kN/m)---------------------------------------------------------------------------Floor No. 3 Tower No. 1Xstif= -8.3517(m) Ystif= 1.2348(m) Alf = 0.0000(Degree)Xmass= -8.8612(m) Ymass= 1.4220(m) Gmass(活荷折减)= 876.4209( 792.6257)(t)Eex = 0.0380 Eey = 0.0132Ratx = 0.9974 Raty = 0.9974Ratx1= 1.4463 Raty1= 1.4728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RJX1 = 2.5145E+06(kN/m) RJY1 = 2.5145E+06(kN/m) RJZ1 = 0.0000E+00(kN/m)RJX3 = 2.9533E+05(kN/m) RJY3 = 2.8410E+05(kN/m) RJZ3 = 0.0000E+00(kN/m)---------------------------------------------------------------------------Floor No. 4 Tower No. 1Xstif= -8.2038(m) Ystif= 1.2126(m) Alf = 0.0000(Degree)Xmass= -8.8575(m) Ymass= 1.4213(m) Gmass(活荷折减)= 876.0212( 792.2297)(t)Eex = 0.0484 Eey = 0.0147Ratx = 0.9941 Raty = 0.9941Ratx1= 1.5700 Raty1= 1.5708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RJX1 = 2.4997E+06(kN/m) RJY1 = 2.4997E+06(kN/m) RJZ1 = 0.0000E+00(kN/m)RJX3 = 2.9171E+05(kN/m) RJY3 = 2.7556E+05(kN/m) RJZ3 = 0.0000E+00(kN/m)---------------------------------------------------------------------------Floor No. 5 Tower No. 1Xstif= -8.2038(m) Ystif= 1.2126(m) Alf = 0.0000(Degree)Xmass= -8.4687(m) Ymass= 1.1597(m) Gmass(活荷折减)= 596.5493( 581.5897)(t)Eex = 0.0196 Eey = 0.0037Ratx = 1.0000 Raty = 1.0000Ratx1= 1.0000 Raty1= 1.0000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RJX1 = 2.4997E+06(kN/m) RJY1 = 2.4997E+06(kN/m) RJZ1 = 0.0000E+00(kN/m)RJX3 = 2.6543E+05(kN/m) RJY3 = 2.5062E+05(kN/m) RJZ3 = 0.0000E+00(kN/m)---------------------------------------------------------------------------X方向最小刚度比: 1.0000(第5层第1塔)Y方向最小刚度比: 1.0000(第5层第1塔)============================================================================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结果============================================================================ 抗倾覆力矩Mr 倾覆力矩Mov 比值Mr/Mov 零应力区(%)X风荷载690560.4 0.0 6905603.50 0.00Y风荷载328583.8 0.0 3285838.50 0.00X 地震668876.9 11884.3 56.28 0.00Y 地震318266.4 12306.9 25.86 0.00============================================================================结构舒适性验算结果(仅当满足规范适用条件时结果有效)============================================================================按高钢规计算X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0按高钢规计算X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0按荷载规范计算X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0按荷载规范计算X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0按高钢规计算Y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0按高钢规计算Y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0按荷载规范计算Y向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0按荷载规范计算Y向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m/s2) = 0.000============================================================================ 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 层号X向刚度Y向刚度层高上部重量X刚重比Y刚重比1 0.427E+07 0.389E+07 1.20 45874. 111.76 101.732 0.301E+06 0.285E+06 4.20 40199. 31.49 29.783 0.295E+06 0.284E+06 3.90 28918. 39.83 38.314 0.292E+06 0.276E+06 3.90 18066. 62.97 59.495 0.265E+06 0.251E+06 3.90 7218. 143.41 135.40该结构刚重比Di*Hi/Gi大于10,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该结构刚重比Di*Hi/Gi大于20,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 **********************************************************************Ratio_Bu: 表示本层与上一层的承载力之比----------------------------------------------------------------------层号塔号X向承载力Y向承载力Ratio_Bu:X,Y----------------------------------------------------------------------5 1 0.2479E+04 0.2433E+04 1.00 1.004 1 0.3378E+04 0.3333E+04 1.36 1.373 1 0.4175E+04 0.4138E+04 1.24 1.242 1 0.4560E+04 0.4467E+04 1.09 1.081 1 0.2015E+05 0.1989E+05 4.42 4.45X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1.00 层号: 5 塔号: 1Y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1.00 层号: 5 塔号: 14.2周期、地震力、阵型文件======================================================================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VSS求解器)======================================================================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1 0.9264 74.65 0.95 ( 0.07+0.88 ) 0.052 0.9011 160.80 0.91 ( 0.81+0.10 ) 0.093 0.8322 19.39 0.14 ( 0.12+0.02 ) 0.864 0.3015 83.75 0.99 ( 0.01+0.98 ) 0.015 0.2915 172.27 0.94 ( 0.92+0.02 ) 0.066 0.2728 13.93 0.07 ( 0.07+0.00 ) 0.937 0.1746 86.62 0.99 ( 0.00+0.99 ) 0.018 0.1683 175.94 0.97 ( 0.97+0.00 ) 0.039 0.1585 22.11 0.03 ( 0.03+0.00 ) 0.9710 0.1270 87.45 0.97 ( 0.00+0.97 ) 0.0311 0.1212 176.18 0.98 ( 0.97+0.00 ) 0.0212 0.1197 88.88 0.04 ( 0.00+0.04 ) 0.9613 0.1146 45.27 0.05 ( 0.02+0.02 ) 0.9514 0.1024 175.34 0.05 ( 0.05+0.00 ) 0.9515 0.0974 83.68 0.02 ( 0.00+0.02 ) 0.98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 83.593 (度)============================================================仅考虑 X 向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力Floor : 层号Tower : 塔号F-x-x : X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在 X 方向的分量F-x-y : X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在 Y 方向的分量F-x-t : X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的扭矩振型 1 的地震力-------------------------------------------------------Floor Tower F-x-x F-x-y F-x-t(kN) (kN) (kN-m)5 1 19.31 71.13 -210.614 1 23.91 86.97 -268.863 1 18.17 65.79 -208.392 1 10.29 38.08 -125.711 1 0.40 1.45 -4.98振型 2 的地震力-------------------------------------------------------Floor Tower F-x-x F-x-y F-x-t(kN) (kN) (kN-m)4 1 292.61 -101.45 -1224.69 3 1 221.66 -76.24 -935.50 2 1 126.84 -45.00 -553.42 1 1 4.72 -1.60 -22.23振型 3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36.89 15.35 1191.81 4 1 41.97 14.47 1488.29 3 1 31.26 10.38 1124.85 2 1 18.72 6.72 651.75 1 1 0.57 0.15 26.18振型 4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1.07 -9.70 13.37 4 1 -0.24 -2.24 6.29 3 1 1.16 10.35 -12.07 2 1 1.36 12.61 -15.92 1 1 0.06 0.55 -0.79振型 5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83.58 11.46 284.34 4 1 -18.03 1.96 79.06 3 1 89.07 -11.74 -292.48 2 1 106.22 -14.87 -366.63 1 1 4.61 -0.55 -17.52振型 6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6.62 -1.91 -302.86 4 1 -1.04 0.36 -75.53 3 1 6.77 1.50 326.71 2 1 8.76 2.36 404.29振型 7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0.13 2.30 -2.95 4 1 -0.17 -2.74 2.06 3 1 -0.09 -1.73 1.68 2 1 0.21 3.48 -3.55 1 1 0.01 0.20 -0.30振型 8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36.94 -2.63 -81.63 4 1 -45.01 3.15 87.95 3 1 -26.49 2.01 52.30 2 1 56.23 -4.05 -120.70 1 1 3.17 -0.17 -7.99振型 9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1.02 0.41 79.55 4 1 -1.20 -0.55 -93.65 3 1 -0.79 -0.26 -62.63 2 1 1.63 0.67 121.48 1 1 0.05 -0.02 7.39振型 10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0.02 -0.49 1.35 4 1 0.05 1.18 -2.52 3 1 -0.06 -1.27 2.53 2 1 0.04 0.77 -1.80 1 1 0.00 0.07 -0.25振型 11 的地震力-------------------------------------------------------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9.08 0.64 19.39 4 1 22.46 -1.60 -41.68 3 1 -24.54 1.73 45.53 2 1 15.02 -1.04 -32.33 1 1 1.23 0.08 -3.89振型 12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0.00 0.00 -0.01 4 1 0.01 0.01 0.03 3 1 -0.01 -0.02 -0.01 2 1 0.01 0.02 -0.04 1 1 0.00 -0.06 0.29振型 13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0.19 -0.17 -15.18 4 1 0.46 0.45 36.90 3 1 -0.49 -0.50 -39.08 2 1 0.29 0.29 23.12 1 1 0.01 0.02 1.84振型 14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0.14 -0.01 -0.54 4 1 -0.45 0.03 1.53 3 1 0.83 -0.05 -2.65 2 1 -1.33 0.08 4.50 1 1 7.21 -0.59 -15.62振型 15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x-x F-x-y F-x-t (kN) (kN) (kN-m) 5 1 0.00 0.00 -0.04 4 1 0.00 -0.01 0.143 1 0.00 0.01 -0.262 1 -0.01 -0.04 0.501 1 0.03 0.29 -3.12各振型作用下 X 方向的基底剪力-------------------------------------------------------振型号剪力(kN)1 72.092 885.353 129.404 1.275 98.296 8.167 0.098 24.859 0.7010 0.0111 5.0912 0.0013 0.0814 6.4015 0.03各层 X 方向的作用力(CQC)Floor : 层号Tower : 塔号Fx : X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力Vx : X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楼层剪力Mx : X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弯矩Static Fx: 静力法 X 向的地震力------------------------------------------------------------------------------------------Floor Tower Fx Vx (分塔剪重比) (整层剪重比) Mx Static Fx(kN) (kN) (kN-m) (kN)(注意:下面分塔输出的剪重比不适合于上连多塔结构)5 1 296.83 296.83( 5.10%) ( 5.10%) 1157.63 479.214 1 345.89 632.11( 4.60%) ( 4.60%) 3607.65 412.363 1 278.32 882.74( 4.07%) ( 4.07%) 7010.92 290.672 1 198.44 1036.39( 3.46%) ( 3.46%) 11300.58 176.191 1 11.27 1042.48( 3.02%) ( 3.02%) 12540.71 21.59抗震规范(5.2.5)条要求的X向楼层最小剪重比 = 0.80%X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92.14%============================================================仅考虑 Y 向地震时的地震力Floor : 层号Tower : 塔号F-y-x : Y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在 X 方向的分量F-y-y : Y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在 Y 方向的分量F-y-t : Y 方向的耦联地震力的扭矩振型 1 的地震力-------------------------------------------------------Floor Tower F-y-x F-y-y F-y-t(kN) (kN) (kN-m)5 1 70.58 259.92 -769.644 1 87.36 317.82 -982.483 1 66.41 240.43 -761.532 1 37.62 139.16 -459.381 1 1.46 5.31 -18.19振型 2 的地震力-------------------------------------------------------Floor Tower F-y-x F-y-y F-y-t(kN) (kN) (kN-m)5 1 -84.05 30.31 342.394 1 -102.68 35.60 429.743 1 -77.78 26.75 328.272 1 -44.51 15.79 194.201 1 -1.66 0.56 7.80振型 3 的地震力-------------------------------------------------------Floor Tower F-y-x F-y-y F-y-t(kN) (kN) (kN-m) 5 1 13.42 5.58 433.48 4 1 15.27 5.26 541.31 3 1 11.37 3.77 409.12 2 1 6.81 2.44 237.05 1 1 0.21 0.05 9.52振型 4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9.78 -88.52 122.01 4 1 -2.15 -20.43 57.41 3 1 10.57 94.41 -110.08 2 1 12.36 115.02 -145.27 1 1 0.57 5.05 -7.20振型 5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11.69 -1.60 -39.76 4 1 2.52 -0.27 -11.05 3 1 -12.45 1.64 40.89 2 1 -14.85 2.08 51.26 1 1 -0.64 0.08 2.45振型 6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1.88 -0.54 -86.03 4 1 -0.30 0.10 -21.46 3 1 1.92 0.42 92.80 2 1 2.49 0.67 114.84 1 1 0.08 0.00 5.36振型 7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2.15 36.93 -47.48 4 1 -2.67 -44.08 33.13 3 1 -1.49 -27.79 26.952 1 3.30 55.88 -57.05 1 1 0.21 3.22 -4.81振型 8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2.51 0.18 5.55 4 1 3.06 -0.21 -5.98 3 1 1.80 -0.14 -3.55 2 1 -3.82 0.28 8.20 1 1 -0.22 0.01 0.54振型 9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0.38 0.15 29.64 4 1 -0.45 -0.20 -34.90 3 1 -0.30 -0.10 -23.34 2 1 0.61 0.25 45.27 1 1 0.02 -0.01 2.76振型 10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0.37 -9.45 26.20 4 1 0.96 22.92 -48.91 3 1 -1.11 -24.61 49.04 2 1 0.70 14.82 -34.90 1 1 0.08 1.41 -4.90振型 11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0.33 -0.02 -0.70 4 1 -0.81 0.06 1.50 3 1 0.88 -0.06 -1.64 2 1 -0.54 0.04 1.16 1 1 -0.04 0.00 0.14振型 12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0.24 0.36 1.12 4 1 -0.61 -0.97 -2.70 3 1 0.69 1.30 1.03 2 1 -0.45 -1.33 3.36 1 1 0.08 4.82 -23.48振型 13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0.19 -0.18 -15.60 4 1 0.47 0.47 37.92 3 1 -0.50 -0.51 -40.16 2 1 0.30 0.30 23.76 1 1 0.01 0.02 1.89振型 14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0.01 0.00 0.05 4 1 0.04 0.00 -0.13 3 1 -0.07 0.00 0.22 2 1 0.11 -0.01 -0.38 1 1 -0.60 0.05 1.31振型 15 的地震力------------------------------------------------------- Floor Tower F-y-x F-y-y F-y-t (kN) (kN) (kN-m) 5 1 0.00 0.02 -0.40 4 1 -0.01 -0.05 1.25 3 1 0.03 0.14 -2.42 2 1 -0.05 -0.34 4.63 1 1 0.29 2.64 -28.86各振型作用下 Y 方向的基底剪力------------------------------------------------------- 振型号剪力(kN)1 962.652 109.013 17.124 105.545 1.926 0.667 24.168 0.119 0.1010 5.0911 0.0112 4.1813 0.0914 0.0415 2.40各层 Y 方向的作用力(CQC)Floor : 层号Tower : 塔号Fy : Y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力Vy : Y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楼层剪力My : Y 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弯矩Static Fy: 静力法 Y 向的地震力------------------------------------------------------------------------------------------Floor Tower Fy Vy (分塔剪重比) (整层剪重比) My Static Fy(kN) (kN) (kN-m) (kN)(注意:下面分塔输出的剪重比不适合于上连多塔结构)5 1 306.22 306.22( 5.27%) ( 5.27%) 1194.25 480.914 1 357.39 653.67( 4.76%) ( 4.76%) 3729.30 411.583 1 286.74 912.76( 4.21%) ( 4.21%) 7250.19 290.122 1 204.99 1073.04( 3.58%) ( 3.58%) 11693.30 175.851 1 11.18 1079.55( 3.13%) ( 3.13%) 12977.81 21.55抗震规范(5.2.5)条要求的Y向楼层最小剪重比 = 0.80%Y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93.55%==========各楼层地震剪力系数调整情况 [抗震规范(5.2.5)验算]==========层号塔号 X向调整系数 Y向调整系数1 1 1.000 1.0002 1 1.000 1.0003 1 1.000 1.0004 1 1.000 1.0005 1 1.000 1.000**本文件结果是在地震外力CQC下的统计结果,内力CQC统计结果见WV02Q.OUT4.3位移输出文件///////////////////////////////////////////////////////////////////////////|公司名称: | | | | SATWE 位移输出文件| | 文件名称: WDISP.OUT | | | | 工程名称: 设计人: | | 工程代号: 校核人: 日期:2015/ 5/26 |///////////////////////////////////////////////////////////////////////////所有位移的单位为毫米Floor : 层号Tower : 塔号Jmax : 最大位移对应的节点号JmaxD : 最大层间位移对应的节点号Max-(Z) : 节点的最大竖向位移h : 层高Max-(X),Max-(Y) : X,Y方向的节点最大位移Ave-(X),Ave-(Y) : X,Y方向的层平均位移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Max-Dx/h,Max-Dy/h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DxR/Dx,DyR/Dy : X,Y方向的有害位移角占总位移角的百分比例Ratio_AX,Ratio_AY : 本层位移角与上层位移角的1.3倍及上三层平均位移角的1.2倍的比值的大者X-Disp,Y-Disp,Z-Disp:节点X,Y,Z方向的位移=== 工况 1 === X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hJmaxD Max-Dx Ave-Dx Max-Dx/h DxR/Dx Ratio_AX5 1 277 10.84 9.99 3900.311 1.22 1.13 1/3186. 92.5% 1.004 1 225 9.66 8.89 3900.225 2.36 2.19 1/1656. 37.6% 1.493 1 165 7.33 6.73 3900.165 3.27 3.02 1/1193. 6.8% 1.522 1 107 4.08 3.69 4200.107 3.81 3.45 1/1102. 75.0% 1.271 1 99 0.28 0.23 1200.99 0.28 0.23 1/4271. 99.9% 0.24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102.(第2层第1塔)=== 工况 2 === X+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hJmaxD Max-Dx Ave-Dx Max-Dx/h DxR/Dx Ratio_AX5 1 277 10.48 9.96 3900.311 1.20 1.13 1/3239. 92.7% 1.004 1 221 9.35 8.87 3900.225 2.28 2.18 1/1711. 37.6% 1.493 1 165 7.10 6.72 3900.165 3.17 3.01 1/1232. 6.8% 1.522 1 107 3.94 3.69 4200.107 3.68 3.45 1/1141. 74.8% 1.271 1 58 0.28 0.24 1200.58 0.28 0.24 1/4349. 99.9% 0.24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141.(第2层第1塔)=== 工况 3 === X-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hJmaxD Max-Dx Ave-Dx Max-Dx/h DxR/Dx Ratio_AX5 1 277 11.20 10.02 3900.277 1.26 1.14 1/3099. 92.4% 1.004 1 260 9.99 8.93 3900.260 2.43 2.19 1/1603. 37.6% 1.493 1 201 7.59 6.76 3900.201 3.38 3.03 1/1153. 6.8% 1.522 1 107 4.22 3.68 4200.107 3.94 3.44 1/1066. 75.2% 1.271 1 99 0.29 0.23 1200.99 0.29 0.23 1/4149. 99.9% 0.24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066.(第2层第1塔)=== 工况 4 === Y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hJmaxD Max-Dy Ave-Dy Max-Dy/h DyR/Dy Ratio_AY5 1 274 12.21 10.93 3900.277 1.32 1.24 1/2956. 92.8% 1.004 1 218 10.93 9.73 3900.218 2.65 2.41 1/1474. 34.9% 1.493 1 165 8.31 7.36 3900.165 3.65 3.26 1/1069. 8.7% 1.492 1 100 4.68 4.11 4200.102 4.38 3.83 1/ 960. 73.0% 1.281 1 41 0.32 0.28 1200.41 0.32 0.28 1/3741. 99.9% 0.25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 960.(第2层第1塔)=== 工况 5 === Y+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hJmaxD Max-Dy Ave-Dy Max-Dy/h DyR/Dy Ratio_AY5 1 326 11.70 10.95 3900.326 1.39 1.24 1/2810. 93.4% 1.004 1 270 10.35 9.74 3900.270 2.61 2.41 1/1493. 35.2% 1.493 1 214 7.78 7.36 3900.214 3.49 3.27 1/1117. 8.7% 1.492 1 158 4.30 4.11 4200.158 4.02 3.83 1/1046. 74.1% 1.281 1 95 0.31 0.28 1200.95 0.31 0.28 1/3830. 97.6% 0.25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046.(第2层第1塔)=== 工况 6 === Y-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hJmaxD Max-Dy Ave-Dy Max-Dy/h DyR/Dy Ratio_AY5 1 274 14.23 10.93 3900.277 1.56 1.23 1/2507. 92.2% 1.004 1 218 12.73 9.73 3900.218 3.09 2.40 1/1264. 34.7% 1.503 1 162 9.68 7.36 3900.165 4.25 3.26 1/ 918. 8.7% 1.492 1 100 5.45 4.12 4200.102 5.09 3.83 1/ 825. 71.8% 1.291 1 41 0.37 0.28 1200.41 0.37 0.28 1/3215. 99.9% 0.25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 825.(第2层第1塔)=== 工况7 === X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JmaxD Max-Dx Ave-Dx Ratio-Dx Max-Dx/h DxR/Dx Ratio_AX5 1 274 0.00 0.00 1.00 39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 1.004 1 218 0.00 0.00 1.00 39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 0.003 1 162 0.00 0.00 1.00 39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 0.002 1 100 0.00 0.00 1.00 42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0.001 1 41 0.00 0.00 1.00 12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0.00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9999.(第5层第1塔)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0(第5层第1塔)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0(第5层第1塔)=== 工况8 === Y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hJmaxD Max-Dy Ave-Dy Ratio-Dy Max-Dy/h DyR/Dy Ratio_AY5 1 274 0.00 0.00 1.00 39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 1.004 1 218 0.00 0.00 1.00 39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 0.003 1 162 0.00 0.00 1.00 39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 0.002 1 100 0.00 0.00 1.00 42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0.001 1 41 0.00 0.00 1.00 1200.277 0.00 0.00 1.00 1/9999. 0.0% 0.00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9999.(第5层第1塔)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0(第5层第1塔)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0(第5层第1塔)=== 工况9 === 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Z)5 1 314 -2.604 1 239 -6.703 1 183 -6.682 1 121 -6.391 1 62 -3.77=== 工况10 === 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Z)5 1 314 -0.674 1 239 -1.313 1 183 -1.232 1 121 -1.161 1 89 -0.17=== 工况11 === X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JmaxD Max-Dx Ave-Dx Ratio-Dx5 1 277 10.22 9.93 1.03 3900.311 1.15 1.12 1.034 1 225 9.08 8.81 1.03 3900.225 2.21 2.16 1.023 1 165 6.86 6.64 1.03 3900.165 3.06 2.98 1.032 1 107 3.80 3.64 1.04 4200.107 3.55 3.40 1.041 1 58 0.27 0.24 1.16 1200.58 0.27 0.24 1.16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6(第1层第1塔)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6(第1层第1塔)=== 工况12 === X+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JmaxD Max-Dx Ave-Dx Ratio-Dx5 1 307 9.94 9.90 1.00 3900.311 1.13 1.12 1.014 1 253 8.81 8.76 1.00 3900.253 2.18 2.16 1.013 1 197 6.63 6.61 1.00 3900.197 2.99 2.96 1.012 1 107 3.66 3.65 1.00 4200.140 3.43 3.41 1.001 1 58 0.27 0.24 1.13 1200.58 0.27 0.24 1.13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3(第1层第1塔)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3(第1层第1塔)=== 工况13 === X-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