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真菌的形态和生活史

合集下载

植物病原学

植物病原学

名词解释:菌物: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有真正的细胞核、具细胞壁,多数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菌物的无性繁殖:指菌物不经过核配、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原生质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菌物的有性繁殖:指菌物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菌物的生活史: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同宗配合:交配因子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单个菌株可以分化出有性器官并完成有性生殖。

(大豆疫霉)异宗配合:两个性亲和的不同交配型的菌株共同培养才能完成有性生殖。

(辣椒疫霉)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生活史。

转主寄生:有些真菌则需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

多型现象:一个生命循环中两个或多个结构形态的现象。

分体产果:真菌在繁殖时营养体一部分转化繁殖体整体产果:真菌在繁殖时营养体全部转化为繁殖体。

锁状联合:担子菌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在双核菌丝顶端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使得顶端细胞在细胞分裂中保持 2 个不同质的核,保证有性过程顺利进行。

营养体亲和性:不同菌株间菌丝融合并生存的能力,表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营养体不亲和:不同菌株间菌丝不融合或融合后不能生存,融合结构及相间的菌丝迅速死亡(细胞凋亡?)并产生分隔的现象。

当真菌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开始进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即子实体。

质粒:染色体外能独立复制的小分子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

多分体现象:多分体现象为植物病毒所特有,仅存在于+ssRNA病毒中。

多分体病毒:指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并且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体内。

(单个粒体不能侵染,必须是一组粒体同时存在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菌物包括粘菌、卵菌和真菌三大类。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有益:地球清洁工、医药、菌根、食用菌、工业真菌、农用真菌、遗传学研究材料、生物测定材料、生物工程菌株。

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的生活史一、真菌的介绍真菌( fungi)是一种单细胞或多细胞动物,它们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可以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活动,而且还可以繁殖,且具有孢子,发芽和繁殖的特征。

真菌是一类多样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生活习性,且能够与其他物种进行互动,而且可以在植物,农作物和动物体内进行繁殖,同时也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质来进行养分吸收。

二、真菌的类别根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方式,它可以分为两大类:真菌纲和真菌目。

真菌纲,有三类:真核真菌、原核真菌和霉菌。

真核真菌的细胞具有真芽胞壁,在红藻、藻类、细菌和真菌之间担任着重要的桥梁角色,是超级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之一。

原核真菌是一类原核细胞,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可以在没有真菌芽胞壁的情况下繁殖,可以通过矮小的支架、突出的梗状细胞质等来识别。

同时,它们可以在土壤中复制生活,而且可以用于食品制造、糖分吸收以及污染的修复等多种用途。

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它具有特殊的生长和繁殖习性,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制药工业等。

真菌目,常见的真菌分类包括木菌、蘑菇、毛菌、酵母和霉菌。

(1)木菌,具有特殊的外部形态,如灰色、黑色或红色,生长在地膜或木材表面,是土壤有机物的重要分解者,而且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来光合作用。

(2)蘑菇,通常体形为球形,色泽以白色为主,主要从事营养吸收以及土壤材料的碾磨分解,能够从环境中汲取有机物质。

(3)毛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真菌,形状呈线状或条状,可以在植物物体的表皮上生长,能够吸收光线、养料和水,而且还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以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4)酵母,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非常多的真菌,它可以用来转化碳水化合物,具有强大的生物降解和酶水解能力,而且对食物产品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改善。

(5)霉菌,是真菌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们以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的细菌为食物,具有高适应性,可以在多种条件下生存和繁殖,是工业自然界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真菌之一。

病虫害防治学名词解释

病虫害防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病害部分1、真菌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阶段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P182、生理小种:是指病原物的种或变种内形态上相似,而某些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致病性或其他方面有所不同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

P443、植物病害: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袭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

或者简单点说:指园林植物受到其他生物的侵袭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的局部或整体的不正常状态。

(P1)4、病害侵染循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植物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

P495、病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所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等两方面的特征。

P96、抗病性: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和定殖的抵抗反应。

P487、病状:寄主植物的病变特征P98、诱杀法: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灯光,潜所、毒饵、饵木等诱杀害虫的方法。

9、捕杀法:利用人力或简单机械,捕杀有群集、假死习性的害虫的方法。

10、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11、生物防治:广义是指利用一切生物手段防治病害,因而抗病育种也可以说是生物防治的一种说法。

狭义是指利用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P78。

总之是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虫害的方法。

P7812、物理机械防治:指采用物理的和人工的方法消灭害虫或改变其物理环境,创造对害虫有害或阻隔其侵入的一类防治方法。

可通过热处理、机械阻隔、射线等方法防治植物病害P79。

13、化学防治:指用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螨类、线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P8114、病毒致死剂量:化学物质使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15、发病率:是指感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树的百分比,表明病害发生的普遍性。

第二章 病原真菌 第二节 鞭毛菌亚门真菌

第二章 病原真菌   第二节 鞭毛菌亚门真菌

孢囊梗的形态多样而且稳定,是分属的重要依据。
重要属:
指梗霉属(Sclerospora)
单轴霉属(Plasmopara) 霜霉属(Peronospora)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盘梗霉属(Bremia)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
五、卵菌纲(Oomycetes)
(一)习性
典型的水生,有些两栖或陆生。腐生、非专性寄生到专性寄生。
(二)形态特性 1、营养体:发达的菌丝体,菌丝无隔,为二倍体。细胞壁主要
成分纤维素(其它真菌多为几丁质)。
2、产果方式:多数分体产果式,少数整体产果式。 3、无性繁殖:形成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产生双鞭毛游动孢
发育成厚壁、光滑或具有纹饰的卵孢子
(2N),能抵抗不良环境。
产生卵孢子可以充满藏卵器也可不充满。
(三)卵菌纲的分目
根据: 孢子囊萌发的方式:直接萌发还是间接萌发,有
无两游现象;藏卵器中卵球的数目;菌丝有无溢缩现象; 产果方式进行分目。
分为四个目:水霉目* 水节霉目 链壶菌目 霜霉目*
* 表示与植物病害有关的目。
(二)有性生殖 产生休眠孢子囊。 (三)无性繁殖
产生后生单鞭毛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有或无囊盖)
释放游动孢子。
(四)重要的属
1、节壶菌属(Physoderma):
菌体在寄主细胞内形状多变,之 间有细丝相连;最后在寄主内形成 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囊呈扁球形,
黄褐色,具囊盖,萌发时释放多个
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盖上有裂纹, 萌发时自囊盖裂纹处开裂,释放游
部 分 思 考 题 参 考 答 案

o真菌的生活史[整理版]

o真菌的生活史[整理版]

真菌的生活史真菌的生活史是指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个体发育过程。

相当于高等植物从种子萌芽、生长发育到开花结实,又形成种子的过程。

真菌典型生活史是从有性孢子萌发开始长成菌丝体,然后继续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从营养阶段过渡到繁殖阶段;先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无性繁殖在适宜条件下可重复产生,直到最后进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为止。

并不是所有真菌都是按照典型生活史模式完成个体发育过程的。

在不少真菌生活史中,有的只存在无性繁殖阶段,也有的以有性繁殖为主,甚至有的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根本不形成任何孢子,其生活过程全部由菌丝体来完成。

在了解作物病原真菌类群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未具备细胞形态结构为病毒界;具有细胞结构但无完整细胞核的为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

原生生物界主要是固定细胞的原始生物(如眼虫、肉足虫、孢子虫)。

原生生物界向三个方向演化,形成营养方式不同的植物界、菌物界和动物界。

在菌物界下分粘菌门和真菌门。

真菌门下分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及半知菌亚门。

亚门下面又可分纲、目、科、属。

现将五个亚门的特点简述如下:鞭毛菌亚门:本亚门真菌的营养体是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繁殖体的孢子或配子或其中一种是可以游动的。

低等的生活在水中或土壤中,较高等鞭毛菌是陆生的。

常见的有绵霉菌引起的水稻苗绵腐病,腐霉菌引起的瓜苗猝倒病,疫霉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霜霉菌引起的十字花科植物和瓜类霜霉病等。

接合菌亚门:本亚门真菌的营养体典型无隔菌丝体、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散出孢囊孢子,借风传播。

这类菌为陆生,多数腐生。

如引起甘薯软腐病的根霉菌等。

子囊菌亚门:本亚门营养体除酵母菌是单细胞外,其他都是发达有隔丝体。

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有的散生在病斑表面,有些则聚生在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盘中,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高等子囊菌的子囊大多产生在子囊果中。

真菌生活史名词解释

真菌生活史名词解释

真菌生活史名词解释
真菌(fungi)指一类多样的有机体,它们在地球上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物。

这类有机体拥有自己独特的组成结构,有别于植物、动物或其他微生物。

它们以几种形态出现:原生态的植物、真菌菌丝、真菌孢子,以及其他核糖体等结构。

它们的行为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有的可以移动,有的不能;有的是食腐生物,有的是消化食物的共生菌。

真菌的生活史包括它们的繁衍、细胞发育、共生关系等。

繁衍指的是真菌的数量不断增多。

真菌有可分裂的细胞、可以释放孢子进行繁殖的能力。

它们可以自我繁殖,也可以通过交配繁殖。

真菌细胞发育则指真菌细胞在繁殖期间所经历的变化。

真菌细胞可以改变形态,从而形成新的结构。

真菌也可以发育出有用的结构,这些结构可以帮助它们从环境中汲取营养元素,或者和其他生物构成共生关系,以提高生存能力。

真菌的共生关系指的是共生的真菌集团,它们可以互相分享营养元素,或者帮助它们生存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真菌还可以和植物及动物形成共生关系,例如,真菌和植物可以通过腐殖质营养交换机制实现营养互补,从而达到共生的效果。

此外,真菌还可以和动物形成共生关系,帮助动物消化食物,产出所需的能量。

总之,真菌是一类多样的有机体,它们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它们的生活史涉及繁衍、细胞发育和共生关系的变化。

此外,它们还与植物和动物形成共生关系,实现环境的和谐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植物病原真菌学-概述

植物病原真菌学-概述

假根(Rhizoid):有些真菌的菌丝体长出的根状菌丝,可以深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如根霉、芽枝霉等。
3
2
1
4
锈菌的附着胞
锈病,孢子萌发、侵入、扩展和产孢
苹果黑星病菌的附着胞
菌丝的变态 假根(rhizoid),深入基质内摄取营养、固定菌体的象根一样的变态菌丝。如壶菌、根霉菌。 附着胞(appressorium),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顶端的膨大部分。 可分泌粘液,牢固地附着在寄主表面。 下方产生侵染丝(侵染楔)穿透寄主组织。
地球生态系中,分解者,“清洁工”; 形成菌根,扩大了植物根的吸收面积,还产生拮抗物质,抑制某些病害; 生防菌:白僵菌、拟青霉菌等; 食品工业:面包、酒类、蒸馒头、酱油、食醋、豆腐乳等。 发酵工业:甘油、柠檬酸、乳酸、葡萄糖酸、延胡索酸。
医药:茯苓、马勃、雷丸、虫草、灵芝、猪苓;青霉素、灰黄霉素、头孢霉素等。 食用菌:香菇、草菇、鸡丛、羊肚菌、口蘑、松口蘑、木耳、银耳、喉头菌等。
菌核(sclerotium):由菌丝紧密交接形成的一种坚硬结构。外为拟薄壁组织,内为疏丝组织。形状不一,颜色较深,渡过不良环境。
子座(stroma):类似垫状的营养结构,常在其中或其上长生子实体,也是繁殖体的一部分。 柱状、棒状、头状等。
假子座(pseudostroma):由菌丝组织和寄主组织共同形成的子座。
游动孢子(zoospore):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萌发时,原生质割裂成许多小块,形成带着鞭毛能游动的孢子。鞭毛菌的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孢子囊(sporangium)内产生的单细胞的内生孢子。接合菌的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conidium,conidia):子囊菌和半知菌的无性孢子。通过芽殖或断裂的方式产生。产生孢子的特化的菌丝称为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分生孢子梗可以单生、簇生和束生。有的分生孢子梗自垫状菌丝长出,使产孢总体结构呈盘状—分生孢子盘;有的产生于碗状或球形的结构——分生孢子器。 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菌丝中个别细胞膨大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休眠孢子。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特点是单细胞、无真核膜,细胞壁含有多糖和蛋白质。

细菌根据形态、生理特性和生化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形态分类包括球菌、杆菌、弧菌等;生理特性分类包括革兰氏染色、需氧/厌氧、产酸/碱等;生化反应分类包括氧化酶、嗜热/嗜冷、利用碳源等。

常见的病原细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二、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生物,其特点是只有核酸和蛋白质组成,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

病毒根据核酸类型、外壳形态和宿主范围等方面进行分类。

核酸类型分为DNA和RNA病毒,外壳形态分为裸露病毒和包膜病毒,宿主范围分为人类病毒、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

常见的病原病毒有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三、真菌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其特点是含有真核膜,细胞壁含有几丁质和β-葡聚糖。

真菌根据生殖方式、形态和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分类。

生殖方式包括分生孢子、担孢子、无性生殖等;形态包括酵母菌、菌丝菌等;生长环境包括皮肤黏膜、土壤、动植物等。

常见的病原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等。

四、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其特点是需要寄生在宿主体内或体表,依赖宿主提供营养。

寄生虫根据形态、寄生方式和生活史等方面进行分类。

形态包括原生动物、扁形虫、线虫等;寄生方式包括内寄生和外寄生;生活史包括单宿主和多宿主等。

常见的病原寄生虫有疟原虫、蛔虫、猪肉绦虫等。

病原微生物根据其特点和分类方法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四类。

了解其分类和特点对于疾病的防治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生活史
真菌的基本形态


1.真菌:是一类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无根茎叶分化,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生物。 2.真菌的个体发育:营养阶段和生殖阶段 3.真菌的菌体:营养体和繁殖体
真菌的营养体


1.营养体: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 2.菌丝:真菌典型的营养体为纤细多枝的丝状体, 单根的极为细小的丝状物为菌丝。 3.菌丝体:菌丝的集合体称为菌丝体。(有有隔 菌丝和无隔菌丝之分)



1.繁殖体: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所产生的繁殖器 官。 2.子实体: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3.孢子: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 4.真菌的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观察有性 孢子和无性孢子) 4.1无性繁殖:不经过2个生殖细胞或性器官的结 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4.1.1无性孢子:游动孢子、芽孢子、粉孢子、分 生孢子、厚垣孢子 4.2有性繁殖:通过2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进 行繁殖的一种方式。 4.2.1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
真菌的无性孢子

1.厚垣孢子2.芽孢子3.粉孢子4.游动孢子囊和游 动孢子5.孢子囊和孢囊孢子6孢子2.卵孢子.3.子囊孢子4.担孢子
真菌的生活史



1.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 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阶段,组后又产生同一种孢 子的过程。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 2.单主寄生:在真菌生活史中所产生的无性和有 性孢子,一般是产生在同一植物上。 3.转主寄生:有些真菌要在两种亲缘不相近的植 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真菌生活史图解
真菌吸收营养的器官

吸器(瘤状、分枝状和掌状)
真菌吸器的类型 1. 锈菌2、3白粉菌 4.霜霉菌 5.白锈菌
菌丝体的特殊态结构



1.菌核:菌丝体纵横交织成圆形 或不规则形等外部坚硬、内部松 软的菌丝体变态结构。对高温、 低温和干燥的条件有较强的抵抗 能力,既是真菌的营养贮藏器官, 又是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油菜菌核病
菌丝体的特殊态结构

2.子座:由菌丝体或菌丝体与部分寄生组织结合 而成的一种垫状物。是真菌从营养体到繁殖体的 一种过渡形式,又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菌丝体的特殊态结构

3.菌索:菌丝体平行构成绳索状物,外形与高等 植物的根相似,不仅能抵抗不良的环境影响,还 有蔓延和侵染寄主的作用。
真菌的繁殖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