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作者:刘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1期摘要: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刻画朱丽叶和罗密欧的爱情时细腻动人,被誉为戏剧芭蕾的典范,是俄罗斯著名音乐人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普罗科菲耶夫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所谱写的配乐,是最经典的芭蕾舞配乐之一。
它不仅贴合准确的表达了作品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是通过音乐的配合加强了对舞蹈的感情渲染。
本文首先概述了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其次,就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特点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特点中图分类号: J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83-01一、前言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刻画朱丽叶和罗密欧的爱情时细腻动人,被誉为戏剧芭蕾的典范,是俄罗斯著名音乐人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作品创作于1935至1936年间,剧本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
普罗科菲耶夫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所谱写的配乐,是最经典的芭蕾舞配乐之一。
它不仅贴合准确的表达了作品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是通过音乐的配合加强了对舞蹈的感情渲染。
本文就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进行赏析。
二、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概述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共51的段落,开始并不为人们所接受,1936年,作曲家将其改编成两首管弦乐组曲和一套钢琴组曲,在音乐会上演出并受到欢迎。
直到1940年该剧舞剧才在列宁格勒上演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台上的著名剧目。
1944年,作曲家又由此改编了第三部交响组曲。
这部舞剧剧情与同名歌剧基本相同。
它的音乐继承并发展了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的交响性原则,以特有的深刻抒情性和戏剧性著称于世。
美妙动人、丰富多彩的旋律与和声,复杂多样化的节奏以及雄魄壮阔、精致华丽的配器,把舞剧音乐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时代高度。
“苏联时期的最伟大的舞剧”丨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

“苏联时期的最伟大的舞剧”丨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戏剧芭蕾的典范,由前苏联著名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作曲,充分体现了音乐是舞蹈的生命与灵魂的含义。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芭蕾舞剧细腻地刻画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舞剧中主人公在现实的压力下坚强地生长着的爱情深深地触动着观众的内心,使音乐与舞蹈都焕发出光彩,并助其成为享誉世界的芭蕾舞剧。
文章主要分析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探讨这部芭蕾舞剧是如何让音乐与舞蹈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其达到艺术的巅峰。
芭蕾是由法语ballet音译得来的,是欧洲古典舞蹈。
芭蕾舞又称脚尖舞,最初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后来在17世纪传到法国,随后传到俄国,发展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在舞蹈技巧方面则发展到脚尖站立。
芭蕾舞在发展中形成了多种流派。
20世纪出现的现代芭蕾学派,也出现了很多的流派。
芭蕾舞剧涉及的元素主要有舞蹈、戏剧、音乐等,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展示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作者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
1910年改编后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音乐表现方面达到了高峰,获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这也是前苏联芭蕾舞剧艺术的成功,曾被芭蕾史学家盖斯特称为“苏联时期出现的最伟大的舞剧”。
笔者主要分析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探讨这部芭蕾舞剧如何让音乐与舞蹈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其达到艺术的巅峰。
一、普罗柯菲耶夫与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由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谢?普罗柯菲耶夫谱曲的。
普罗柯菲耶夫是前苏联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在5岁的时候就试着写出了第一首钢琴独奏曲,9岁的时候就试着写歌剧,14岁时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20岁时举办了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此后又旅居美国和法国,其间进行创作与演出,后回国定居依然热衷于音乐创作与作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特点分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特点分析一、整个剧情的完整紧凑(完整严密)、情节生动曲折(一)情节的完整性开端:一次舞会中男女主人公的一见钟情发展:男女主人公陷入爱河,私定终生高潮:与父母斗争结局:双双殉情尾声:两家和解(二)情节的生动曲折性这可谓是一波三折:刺死泰伯尔特——神父暗中牵线——假死药二、乐观主义的悲剧——悲喜交叉(一)悲喜场景的对照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和两大世仇的和解的悲喜场景的对照(二)穿插轻松的歌曲,缓和忧伤的气氛(三)喜剧人物的插入,幽默、滑稽的调侃,双关、反语的语言都有利的缓解了悲剧的气氛三、大量的浪漫抒情意象运用第二幕第二场凯普莱特家花园中,朱丽叶对月抒怀,青年男女热情的情感交流和相别时的难舍难分,弹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缠绵的青春的颂歌、爱的颂歌充满激情、义无反顾、浑然忘我的爱情(大胆炽热)(一)诗情画意的环境的渲染和营造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融为一体莎士比亚十分注重气氛的渲染和营造,充分利用环境来烘托气氛,如神秘的夜色、静谧的花园、皎洁的月光、温暖的晨曦等环境来烘托气氛(二)大量的诗歌、歌曲的描写,使悲剧宛如一首抒情长诗《罗》则是戏剧对话,具有诗化、散文化的语言特点。
语句直白大胆,句式反复排比,表现出为辣辣的炽热爱情。
其中虽然也提到“云雀”“夜莺”“晨曦”“流星”“太阳”等,但并不是为了构成意境,而只是优美巧妙的比喻。
1、用诗的语言,简练而音韵和谐。
剧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明、形象、生动,音韵和谐,是诗的语言,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用比喻、排比、想象等表现手法直白地表达强烈而美好的情感。
综合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直接抒情为主,使一段段独白、对白充满诗意。
他不仅把朱丽叶比喻为美丽的太阳,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还将月亮拟人化,比作有嫉妒心的人,因不如朱丽叶美丽,“已经气得面色惨白”。
2、采用表现人物命运的、感情浓烈、富有诗意的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示人物性格。
附加: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直接抒情为主体会人物语言中包含的情感,品读帕里斯和罗密欧哀悼朱丽叶、倾诉真情的两段台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窗下幽会赏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窗下幽会赏析缓慢悠扬的音乐衬托出静谧的夜色,更是在显示出一段即将在夜幕下开始的美好的爱情。
第二幕第二场凯普莱特家花园中,朱丽叶低头踱步在阳台,她还在想白天的事情,还在想罗密欧而无法入眠,她仰望星空,对月抒情仰望意中人,他双手祈祷,祈求上帝赐给他一份美好的爱情,心中充满了对罗密欧的想念,她独自站在阳台上,独自吐露心声,让观众们感受到,她对罗密欧的情真意切。
罗密欧出场时的乐调断断续续,低沉,增添了紧张的气氛,是因为罗密欧是偷偷来看朱丽叶的,怕被人家发现,这时朱丽叶的表情慌张,她貌似听到了什么动静,将手放在胸口,他预感到是罗密欧来了,四处张望焦急的寻找罗密欧的身影,当罗密欧看到朱丽叶在找他时,他跑了出来,朱丽叶看到罗密欧时吃惊的表情直接呆住了,这是她没有想到又是所期盼的,两人相视凝望许久,朱丽叶松了一口气,对着罗密欧笑,想念她,她大步跑着兴奋又着急的寻找罗密欧,罗密欧从后面握住她的手,两人相望渐渐的偎依在一起,非常的羞涩,朱丽叶的心情很是激动。
青年男女热情的情感交流和相别时的难舍难分,弹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缠绵的青春的颂歌、爱的颂歌。
两人的双人舞,罗密欧连续不停的旋转和抬腿跳的动作充分体现出他和朱丽叶在一起时的兴奋,喜悦和幸福,接下来几个更高的抬腿跳动作表现出他知道朱丽叶对他的情意之后的兴奋,表达出他对朱丽叶深深的情意,此时的乐调欢快高昂。
朱丽叶投入罗密欧的怀抱,音乐更加高昂,罗密欧兴奋的把朱丽叶托举在自己身上,视如心中挚爱,罗密欧单膝跪在朱丽叶的裙下,可见他的调皮和对朱丽叶的喜爱,他是在逗朱丽叶,朱丽叶跑开,罗密欧追上并把它抱了起来,随后的几个托举动作说明二人在一起的欢乐,朱丽叶围绕罗密欧旋转,她轻盈的舞姿表现出她和罗密欧在一起时轻松快乐的心情,二人如胶似漆,展现了一段美好的爱情。
这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表现的。
这纯粹、美好的爱情,是与理性、法度和社会责任等尘世的价值观念相对立的。
朱丽叶,你是辉煌灿烂的太阳——琵琶钢琴重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品赏

E 三三AY I 绘声绘色ROMEO AND JULIET朱丽叶,你是辉煌灿烂的太阳—-琵琶钢琴重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品赏文/赵建人时光流转,岁月苍茫。
琴声铮铮 似水,琵琶细语幽怨,道不尽,道不 尽这遗恨千年的爱情甜蜜和悲恸!清丽而幽怨的音符,一颗颗直戳心底,东方西方迥异的音乐情致和韵味,在 这至真至美的旋律中竟然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赶往维罗纳的路上,导游还在喋 喋不休他的凯撒大帝和《高卢战记》。
而我,一直在用手机聆听这首 琵琶钢琴二重奏曲《罗密欧与朱丽 叶》。
莎士比亚的粉丝真正多! 一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多少次被改编 拍摄过电影电视剧,早已无可计数。
老柴写过幻想序曲,古诺写过歌剧,普罗科菲耶夫写过芭蕾舞剧音乐,还 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美国指挥家伯恩斯 坦,把莎翁的故事搬到现代来,写作 了音乐剧《西区故事》……我现在聆听的这首《罗密欧与朱丽叶》,出自 佛朗哥•泽菲雷里执导的同名电影,1968年上映,作曲者尼诺•罗塔(Nino Rota )是意大利人。
多年之后,浪漫倜傥的法兰西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精彩演绎使它又一次风靡全球。
进入二十一世纪,乐曲被改编成琵琶 钢琴二重奏,洋为中用,深情款款,动人心扉,韵味绵长,音乐的表现力 更加丰富了。
莎翁的粉丝真多啊!千千万万的118视HTM崖维罗纳圆形竞技场朱丽叶故居的门牌维罗纳朱丽叶故居旅游者,不远万里,来到意大利的维罗纳,首先当然是要看歌剧,欣赏一下在古韵浓浓的圆形竞技场(Arena)里举行的瑰丽多彩,气度恢宏的大型户外歌剧;其次,是要拜访闻名遐迩的朱丽叶故居,亲眼目睹莎翁笔下的"朱丽叶阳台”到底是什么样子。
维罗纳歌剧节的演出通常在每年七八月份的夏季,而现在却是千里金秋叶正黄,我们只能心怀遗憾满蕴惋惜,抬起头来万分珍惜地好好品赏一番这座古罗马时代的圆形竞技场的巍巍雄姿。
巧得很,同行之中有位孝顺的年轻白领,带着他父亲一起来畅游欧洲四国。
他微信名字就叫"罗密欧"。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OP.75的创作特色与演奏分析

对《 罗密欧与朱丽叶 》进行具体 的描述。该 曲中还出现
了大量的音阶 ,这是一个相对复 杂的动作 ,分 为手指 ,
乐 的精 华 ,将古 典元 素和俄 罗 斯 民间艺术 形式 有机 的
结合 在一 起 ,带领俄 罗斯 音 乐时代 进入 鼎盛 时期 ,同 时也是俄罗斯音乐创作 的先驱者之一 。 = 、《 罗密 欧与朱 丽叶 》的音乐 创作 特点 ( 一) 和声 分析
普 罗科 菲耶 夫的~ 生创造 了大量 的音 乐作 品 , 《 罗 密欧与朱丽叶 》o p . 7 5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主要是根 据
文艺复 兴 时期英 国著 名的作 家莎 士 比亚 的话剧 改编 而 威的, 《 罗 密欧与朱丽 叶 》作为最 为经典的话剧 ,被 后 人 制作成 各种各样 的音 乐作 品 ,1 9 3 5年 普罗科 菲耶夫 受邀参与舞台剧 《 罗密欧与朱丽叶 》音 乐创作 ,演 出后 获得 巨大的成功 ,成 为当时最 为成功的音乐作 品。后来
他音 乐创作 的基础 。相继创作 了《 第 二钢琴协奏 曲 古 典 交响 曲 》 《 瞬 息的梦想 》等 ,当时他 已经活跃于 当时
国内外 乐坛 ,丰 富了创作经历 。离开苏联之后 ,他 毅然 前往 美国 ,在 经 历种种 挫折 之后 ,受到 美国人 们 的尊
整体构 成有 重要 的作 用。是一部 极其 优秀 的钢 琴音 乐 作 品 ,具有宝贵 的艺术价值 。《 罗密欧与朱 丽叶 》对 当
过人 的音乐素 养。在 1 9 0 2年 ,普罗科 菲耶夫系统 的学
习了乐器 ,在此期 间他创造 了大量 的音乐作 品,奠定了
他 的创作理念逐渐改 变,并参与到 舞台剧 的创作 当中,
1 9 3 4年 ,普 罗科 菲耶夫收到 了拉德 洛夫的邀请 ,1 9 3 5 年完成 了 《罗密欧 与朱丽 叶 》芭蕾 舞剧 的音 乐创 作。 钢 琴套 曲 《 罗 密欧 与朱丽 叶 》中的十 首小 品对 戏剧 的
法语歌剧_罗密欧与朱丽叶_美的享受_心灵的震撼

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2 [8]马克思,恩格斯.《书信·〈恩格斯致保·拉法格〉》.见《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4~735 [9]马克思.《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见《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60 [10]恩格斯.《在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见《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57:663 [11]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417,1412 [12]《列宁选集》第 3 卷.见《国家与革命》.第 148 页 [13]恩格斯.《致奥·倍倍尔》.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6 卷.北京:
当代中国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长期性,进一步积极推进 人民出版社,1974 :238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 [14]恩格斯.《给社会民主党人的告别信》.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58:3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1 卷.人民出版社,1962:108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56:12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58:124
DUEL) 合唱是众人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意义的疑问;《明天》(DE- 配简直就是天衣无缝。音乐是用相当现代化的电子舞曲,也不
!!!!!!!!!!!!!!!!!!!!!!!!!!!!!!!!!!!!!!!!!!!!!!!!!!!!!!!!!!!!!!!!!!!!!!!!!!!!!!!!!!!!!!!!!!!!!!!!!!!!!!!!!!!!!!!!!!!!!!
《罗密欧与茱丽叶》音乐剧鉴赏

《罗密欧与茱丽叶》音乐剧鉴赏第一篇:《罗密欧与茱丽叶》音乐剧鉴赏《罗密欧与茱丽叶》1990悲剧动漫版本简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世界戏剧的一朵奇葩。
后人为其创作的音乐剧也是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1990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也是一部比较优秀的音乐剧。
舞蹈欣赏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视频,由于时间匆忙,只能看到开头的一部分,深感可惜,但是单是所看到的小小一部分,已经让我难以忘记。
这部音乐剧一改以往的风格,甚至连故事也有了一些的改动。
首先是故事不是发生在豪华的舞会上,而是在海岸的港口。
舞台上的背景则都是一些较大的水管、瞭望塔等等。
相比于以往的《罗密欧与茱丽叶》这部音乐剧淡化了家族之间的矛盾,却加入了现代的元素。
茱丽叶是豪门女儿,而罗密欧则是穷人一个,这就非常明显地凸显了贫富差距的问题,非常具有现代的意义。
在以前的音乐剧中,茱丽叶往往是根据书中的描述在最后用刀自杀而死,而在这部音乐剧中,茱丽叶是用一根红丝带自杀而死。
而这部1990悲剧动漫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在服装上也有相当大的亮点,那就是现代元素相当浓厚。
其中的穿着都是十分的现代,演员动作也都是大胆奔放。
当然,一部好的音乐剧一定是音乐、舞蹈吸引人,而这部音乐剧也恰好满足。
故事开始于一段比较低沉的音乐,港口边上,几个衣衫褴褛的工人在休息,却被茱丽叶的表哥带着一群人马冷酷地赶走。
在音乐中,两群人起了冲突,演员的动作随着音乐强弱而对应着变化,又比较强的节奏感。
而茱丽叶的出场则是一袭白衣,由两名穿着黑白衣服的女仆伴随,而在音乐和动作中,音乐感觉到茱丽叶事项拜托这两名女仆的监视,而两名女仆,则是纹丝不动地站在一边盯着茱丽叶的举动,可以从中看出茱丽叶有多么的不自由。
而后又是另外一幅场景。
罗密欧和他的伙伴与茱丽叶的表哥及其侍卫在路上相遇,两群人起冲突。
茱丽叶的表哥仗着自己人多,气焰嚣张地挑衅罗密欧,最后两方的人互殴起来。
音乐至此变得深沉、压抑。
眼看罗密欧及其伙伴被打得不能动了,茱丽叶冲破两个女仆的阻拦,救下罗密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对流行歌曲的鉴赏心得
姓名赵越
学号 120601114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
对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鉴赏我可以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我看过的音乐剧里最吸引我的了,我喜欢音乐剧不只是因为它有好看的情节或是好听的音乐,更是因为我喜欢舞台上每个演员那赋有戏剧性的夸张的表演,音乐剧把戏剧表演,舞蹈,音乐三种艺术形式综合起来,然后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让观众不管是在视觉还是听觉或是情感上都受到了很强的冲击,这也是音乐剧为什么如此受人们欢迎的原因冲击,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里,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艺术性也最高。
他的作品为资产阶级的兴起作了最有力的舆论准备。
他的创作从思想和艺术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写了大约十部喜剧,一部悲剧。
他的喜剧主要不是讽刺社会现实,而是表现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歌颂爱情和友谊,宣扬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个人争取幸福的权利。
同时,批叛门阀观念、封建道德和封建压迫的种种表现,也揭示资本主义所暴露的一些丑恶。
1595年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惟一一部悲剧,但在思想内涵上则和这一时期的喜剧完全一致。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悲惨地死去了,但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而美丽,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封建压迫和偏见,显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蓬勃生命和最终胜利。
2000年2月14日,《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巴黎首演,立刻轰动了全法国,被许多专家和观众推举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音乐剧,不但风靡法国,许多不懂法语的人也纷纷爱上了这部音乐剧,事实上,由于这个故事内容早已家喻户晓,就算听不懂法语,欣赏起来也不会有多大的障碍。
《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男女主人公出生在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他们在偶然的相会中一见倾心,却根本不可能结合。
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神父同情和理解他们,秘密给他们举行了婚礼。
但封建家长凯普莱特却要把女儿朱丽叶许配给少年贵族帕里斯,并强令马上成婚。
朱丽叶再一次求助于劳伦斯,神父赠以安眠药让她假死过去,以躲过这场劫难。
罗密欧则因在格斗中杀死了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而受到了放逐曼多亚的惩罚。
罗密欧得到妻子的“死讯”,悲痛万分,抱了以死殉情的决心连夜返回维洛那,在朱丽叶的身边服毒自杀。
从昏迷中醒来的朱丽叶见丈夫已死,也饮毒、自刎死去。
罗、朱的悲惨结局使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世
仇的惨重代价,在亲王的主持下言归于好。
从这个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位封建家长,代表了陈腐没落的封建思想和传统,他们心胸狭窄、武断专横,无视青年人的自由和爱情,酿成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冲突,给所在的城市带来了动乱,又自食其果失掉了自己的儿女。
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代表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同封建思想和传统作着勇敢、机智的斗争,尽管斗争的结局是一场悲剧,但换来的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胜利和弘扬,我们在悲剧中感受到的是莎士比亚那澎湃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
剧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死神,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台词,没有任何歌曲的角色,有的只是舞蹈,但她却贯穿于全剧,成为一种宿命的象征。
一开场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她,当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冲突的时候,当墨古修被提伯尔特刺死,提伯尔特被罗密欧刺死的时候她便在其跟前不停地跳着死亡之舞。
当朱丽叶喝毒药自杀死后,罗密欧也自杀死去后,又是她撕毁了死亡契约让朱丽叶又复活过来,让朱丽叶看到罗密欧死在她身边,让朱丽叶饱受这种折磨,最后也是她递刀子给朱丽叶让朱丽叶自杀了的。
这部音乐剧的作曲和剧本是吉昂.普雷斯古维克1998年,他遇见了Gerard Louvin和Daniel Moyne这两个著名的法国电视制作人,彼此相见恨晚,决定一起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搬上音乐剧的舞台,在他们的构想中,这部剧的音乐采用古典兼现代的风格,不仅有优雅的管弦乐,还有电子合成音乐的工业舞曲元素。
这部音乐剧非常讲究舞蹈,他们不但个个有着深厚的芭蕾根基,而且也有些特技的,跟音乐搭配简直就是天衣无缝,甚至还不时出现凌空翻越的高难度动作,当他们舞蹈时,音乐是用相当现代化的电子舞曲,也不会让人感到任何的不自在。
在电子舞曲结束之后,接着出现的又往往是非常典雅的古典音乐,就这样来回穿梭于古今间的音乐似乎是一体的,所以说这部音乐剧一开始就在视觉和听觉上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戏剧的结尾,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终于因为这对情人的死而抛开旧仇,言归于好,并且用纯金在维洛那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铸像。
这意味着两个年轻人为之献身的理想胜利了。
他们将成为未来人们的典范。
凯普莱特在痛悔中承认:这对情人是“我们仇恨的可怜的牺牲品”。
然而剧中死去的不止这两个,牵涉到的也不止这两家,正像维洛那亲王最后说的:“大家都受了惩罚”。
但罗密欧与朱丽
叶悲惨的死亡,同时又证明了他们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新价值观念的胜利,使社会摆脱了无谓的仇恨和纷争。
祸患无穷的世仇消解了,仇人转变而和好了,在维洛那,人们将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惨故事中学到极为重要的一课:爱情比仇恨更有力,甚至死亡也不能把它摧毁征服。
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乐观主义的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生死恋情,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
这种纯洁、高尚、悲壮的爱情,使无数世俗的爱情显得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