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缘半相合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重点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什么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是将他人或患者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由静脉输到患者体内,在患者体内重建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
骨髓移植其实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不但存在于骨髓中,还存在于胎儿肝脏、外周血及脐带血中,这些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包含在广义的「骨髓移植」中。
现在医学中用的较多的是外周血、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哪几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照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2)按照造血干细胞与患者的关系可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亲属间的移植、无关供者移植)。
(3)按 HLA 配型相合与否分为:HLA 配型相合移植、HLA 配型不相合移植。
(详见第 15 问)(4)按患者的骨髓清除与否分为:清髓性移植、非清髓性移植。
清髓性移植就是把患者骨髓中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最大程度地完全清除,避免患者自身骨髓对来自他人的造血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使移植失败。
非清髓性移植对骨髓中细胞的清除不如清髓性的彻底,只是对骨髓中部分细胞清除。
什么是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是指新出生婴儿的脐带结扎后,会在脐带、胎盘中存留有血液,这些血液中有造血干细胞,用这些干细胞进行移植便称为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现在建有脐带血库,在婴儿出生后可以将脐带中的造血干细胞保存起来,可以用来在以后生病时给自己做干细胞移植,也可以捐献给需要移植的其它患者。
哪些疾病可以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治疗,比如:(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血液系统非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重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
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障病人的护理

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障病人的护理黄望;林晓菲;张苗苗【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10例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障病人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移植前患者及供者的准备、心理干预、全环境保护的层流室的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预处理及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移植后及早对感染的防护、其他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有效措施.结果 10例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移植过程顺利,移植后均获造血及免疫重建,其间无致死性严重感染发生,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较快,经检测HLA为供者型,至今无病生存10例.结论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护理对该类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6(031)013【总页数】2页(P1203-1204)【关键词】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作者】黄望;林晓菲;张苗苗【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是治疗重症再生障碍贫血(SAA)的重要手段,其治愈率可达75%~80%[1]。
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血液科成功为10例SAA患者施行HLA半相合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3年-2015年行Allo-HSCT治疗再障的10例病人,其中,女5例,男5例,年龄10~56 岁,平均年龄(33.2±12.5)岁,均符合《现代疾病诊断治疗学》中关于重度再障的诊断标准,且均为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
1.2 方法 (1)对供者进行粒细胞刺激因子(Granulocyte stimulating factor ,G-CSF)介导的造血干细胞动员。
亲缘半相合移植中ATG即复宁用药护理(1)

亲缘半相合移植中ATG/即复宁用药护理【摘要】目的:为了评价ATG/即复宁在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用药护理效果。
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43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选择ATG/即复宁进行抗体诱导护理的22例资料为观察组,不进行诱导护理的21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后按照文中急性排斥反应判断标准和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标准进行统计并比较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经ATG/即复宁用药护理后,1月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者为0例,半年内出现2例(9.1%),而治疗后白血病复发者3例(13.6%),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数据(P<0.05)。
结论:在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使用ATG/即复宁进行抗体诱导护理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亲缘半相合移植,ATG/即复宁,抗体诱导亲缘半相合移植后进行排斥反应的预防是最关键的内容,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与造血干细胞延迟恢复情况可以衡量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严重程度[1],为了评价ATG/即复宁在亲缘半相合移植中的用药护理效果,笔者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亲缘半相合移植的患者43例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0年1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亲缘半相合移植的患者43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41岁-55岁,平均年龄为(48.2±10.3)岁,患者原发性疾病情况为:有28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5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8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另有2例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其中首次进行移植治疗的有37例,第二次治疗的有6例。
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对象均同意接受本研究随访调查,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分组方法:43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选择ATG/即复宁进行抗体诱导护理的22例资料为观察组,不进行诱导护理的21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不同的用药护理方法后的数据统计结果具有可比性。
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

文章编号:2095-4344(2020)31-04994-084994 ·研究原著·送审日期:2020-01-15 采用日期:2020-03-18 在线日期:2020-06-05Zhang Suping, In-service doctoral student, Attending physici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enter,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Henan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Ling, MD, Professor, Chief physician, Doctoral supervis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enter,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Henan Province,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 Dingming, MD, Professor, Chief physician, Master’s supervisor,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enter,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Henan Province, China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文题释义: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中华骨髓库的快速扩容,使得很多无HLA 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非血缘HLA 配型成功,随着近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良性和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已经取得与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的疗效。
造血干细胞移植介绍

造血干细胞移植介绍一、什么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系统中的“种子”细胞。
血液系统中的各种成熟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造血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及多项分化潜能,造血干细胞数量虽然很少,但它就像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开花和结果一样,一个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出我们身体中流动的各种成熟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主要定居在骨髓中,外周血中也有很少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以方便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二、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让患者接受超大剂量放疗或化疗,有时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以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然后再回输采自自身或他人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自身或他人,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体(又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又按照供者与患者有无血缘关系分为: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即无关移植);按造血干细胞采集方式可分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脐带血移植。
四、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各种的优缺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即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自身,所以不会发生移植物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并发症少,且无供者来源限制,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移植后生活质量好,但因为缺乏移植物抗肿瘤作用以及移植物中可能混有残留的肿瘤细胞,故复发率高。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造血干细胞来源于正常供者,无肿瘤细胞污染,且移植物有免疫抗肿瘤效应,故复发率低,长期无病生存率(也可以理解为治愈率)高,适应证广泛,甚至是某些疾患惟一的治愈方法,但供者来源受限,有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导致移植相关的风险增加。
临床上通常会根据不同的病种和病情分层来决定采取哪一种移植方式。
不同方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预后比较

不同方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预后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式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效果以及预后差异情况。
方法:选择在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接收的SAA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方式以及不同方式HSCT治疗分组,分成甲组(n=25例)、乙组(n=25例),其中对于甲组与乙组均是进行事先预处理工作,而甲组主要是予以相同合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治疗,乙组则是予以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D-HSCT)治疗,比较两组造血干细胞移植情况,以及移植之后1年预后情况。
结果:甲组患者在造血重建时间短于乙组,甲组的患者Neu缺乏合并感染发生率低于乙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在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的患者在移植后1年的植入死亡率要低于乙组(P<0.05),甲乙组的植入失败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SAA患者,应用UD-HSCT、MSD-HSCT治疗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其中MSD-HSCT治疗方式对于造血重建时间更短,较少发生Neu缺乏合并感染状况,此外移植完成的死亡率也较低。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相同合胞供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是一种获得性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关于疾病病机尚且不确切,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引起骨髓损伤、造血细胞过度凋亡为疾病发病的关键病机[1]。
针对SAA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治疗方法,在实际中不同方式的治疗效果突出[2]。
不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不同的移植物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探究分析治疗效果。
方法: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预处理方案相同,对照组应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观察组在应用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以及植入失败发生率。
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显著较长(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植入失败发生率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植入失败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
结论: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疗效显著,不仅具有较快的中性粒细胞植活速度,而且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植入失败均较低。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英文简称SAA,属于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该病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而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为有效的措施可分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免疫抑制剂[1]。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中,可以选择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或者骨髓血作为移植物来源,同时也可将两种移植物进行联合应用。
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比较分析了单独应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同时应用两种移植物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介于22岁到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4)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介于21岁到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4)岁;比较两种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半相合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半相合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近年来,HLA全相合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已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开展,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找不到合适的全相合供者,且由于年龄较大、机体耐受差或存在合并症等因素不能承受清髓性移植的预处理方案。
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半相合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其基本理论是:给予低强度的、以免疫抑制为主预处理方案,不以彻底清除肿瘤为目的,而主要依靠供者干细胞重建免疫后的移植物抗肿瘤效应来达到患者长期生存的目的。
此种移植难度较大,由于MHC的差异,造血恢复慢,植入率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重,免疫重建慢,移植后致死性感染发生率高[1],因此对移植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自2010年4月至10月共完成5例半相合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14~60岁,诊断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性)1例。
病程最短2月,最长16月。
均选用半相合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3例供者为患者女儿,1例为患者父亲,1例为患者母亲。
预处理选择以氟达拉滨+环磷酰胺+ATG为主的方案,急性白血病加用阿糖胞苷。
5例患者移植后+12天—+18天均获得造血重建。
4例发生GVHD,其中3例为Ⅰ度,1例Ⅱ度。
5例30天内发生肺部感染,1例合并尿路感染。
经抗排斥、抗感染治疗后3例患者好转出仓,2例抗感染治疗无效,因呼吸衰竭死亡。
2 护理2.1 预处理期护理要点2.1.1 深静脉插管的护理为保证预处理药物的安全应用、干细胞的输注及正常静脉营养的维持,预处理前常规行颈内静脉插管,材料为双腔导管(美国ARROW 公司)。
护理要点:1)局部皮肤消毒:为防止感染,每日严格局部皮肤消毒。
消毒时以碘伏自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扩大消毒面积,并给予无菌敷料覆盖;2)敷料的选择:伤口结痂后可选择透明敷料,可视性强,透气性能好;对透明敷料过敏者,仍用无菌纱布覆盖;3)重视导管接头消毒:检查导管有无裂隙或接头滑脱,严格导管消毒,是防止感染和空气栓塞并发症的关键;4)阻管处理:移植病人需要反复输注血液制品,管壁内易出现纤维素沉积导致阻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LA- haploidentical donor hematopoietic transplantation for severe aplastic anemia achieved comparable outcomes with HLA- unrelated donor transplantation Lu Yue, Wu Tong, Cao Xingyu, Zhao Yanli, Liu Deyan, Sun Ruijuan, Xiong Min, Wei Zhijie, Zhang Jianping, Zhou Jiarui, Lu Daopei. Ludaopei Hematology & Oncology Center, Yanda International Hospital, Hebei Langfang 0652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u Tong, Email: tongwu-qian@
-5~-2 d)+Cy(500 mg/m2,-5~-2 d)为基础的方案; 5 例采用 Flu(30 mg/m2,-5~-2 d)+Cy(500 mg/m2, -5~-2 d)为基础的方案。其中 13 例联合阿伦单抗 (Campath- Ⅰ)0.2 mg/kg,- 6~- 2 d;17 例 联 合 ATG 2.5 mg/kg,-4~-2 d;20 例联合 ALG(安斯泰来制药 集团产品)5 mg/kg,-5~-2 d。
2. HLA-配型及供者选择原则:移植前供受者采 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HLA 基 因分型技术对 A、B、Cw,DRB1,DQ 位点进行高分 辨配型。供者选择原则为无 MSD 患者,选择中华骨 髓库或我国台湾骨髓库≥9/10 UD,如果前两种供者 均无,在亲缘间选择 Haplo-D。
【Key words】 Hematopoietic transplatation; Severe aplastic anemia; Similar outcome; Haplodonor; Unrelated donor
·35·
∙论著∙
免疫抑制剂(IST)治疗失败的重型再生障碍性 贫血(SAA)患者,如果缺乏同胞相合供者(MSD), 首选无关供者(UD)HSCT[1]。但是能够找到 UD 的 患者毕竟有限,其次部分 SAA 患者病情紧急而没有 时间去等待搜索 UD。半相合供者(Haplo-D)由于
4. 移植物采集和干细胞数量:采用 G-CSF 7.5~ 10 μg/kg 连续动员供者干细胞 5 d,Haplo-D 组第 4 天 采集骨髓,第 5 天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 UD 组第 5 天采集 PBSC。如果到第 5 天单个核细胞 (MNC)总数和 CD34+细胞数均未达到移植需要,第 6 天 再 次 采 集 。 Haplo- HSCT 采 用 BM + PBSC , UD-HSCT 采用单纯 PBSC。输注的 MNC 中位细胞 数为 5.73(3.21~20.30)×108/kg,CD34+中位细胞数为 4.82(2.23~12.30)×106/kg。
6
6
主次均不相合
7
7
供受者 CMV IgG(例)
0.893
+/+
24
25
+/-
1
MNC[×108/kg,M(范围)]
5.73
5.33
(3.21 ~20.30)(3.82 ~16.40)
CD34+细胞[×106/kg,M(范围)]
4.82
5.01
(2.23~12.30)(2.53 ~14.01)
注:VSAA: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L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MNC:单个核细胞
5. GVHD 的预防和治疗:采用环孢素(CsA)或 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短程甲氨蝶 呤(MTX)预防 GVHD。当出现Ⅱ~Ⅳ度急性 GVHD (aGVHD)时 ,予 甲 泼 尼 龙(总 量 1~2 mg/kg)或 CD25 单克隆抗体或间充质干细胞(每次 5×105/kg) 进行治疗。患者如果移植后 9 个月血象正常、嵌合 体均为供者型、无明显 GVHD,CsA 或 FK506 每月减 量 10%,直到减停。
·36·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 年 1 月第 37 卷第 1 期 Chin J Hematol,January 2016,Vol. 37,No. 1
首选,并且与同期进行的 UD-HSCT 进行比较,评估 其疗效。
病例与方法
1. 病例:以 2012 年 9 月至 2014 年 7 月我院行 HSCT 的 50 例 SAA 患者为研究对象。男 27 例,女 23 例,中位年龄 15(2~60)岁。32 例(64%)患者移植 前输注红细胞>20 U;21 例(42%)接受过 1 个疗程抗 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法国赛诺菲公司产品)/抗 淋 巴 细 胞 球 蛋 白(ALG)(武 汉 生 物 制 品 研 究 所 产 品)治疗。其中 2 例存在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 克隆阳性。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见表 1。
0.581
SAA
9
11
VSAA
15
15
移植前病程[月,M(范围)]
17(2~84) 11(2~132) 0.231
应用 ATG/ALG(例)
11
8
0.653
移植前红细胞输注量(例)
0.861
<20 U
6
12
>20 U
18
14
供受者 ABO 血型相合程度(例)
0.650
主次均相合
10
8
次要不合
1
5
主要不合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 年 1 月第 37 卷第 1 期 Chin J Hematol,January 2016,Vol. 37,No. 1
亲缘半相合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卢岳 吴彤 曹星玉 赵艳丽 刘德琰 孙瑞娟 熊敏 魏志杰 张建平 周葭蕤 陆道培
【摘要】 目的 评价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的疗效,并且与同期进行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D-HSCT)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9 月至 2014 年 7 月接受替代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50 例 SAA 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24 例接受 HaploHSCT,26 例接受 UD-HSCT。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 9(2~26)个月,总生存(OS)率为 91.3%。UD-HSCT 组和 Haplo-HSCT 组 OS 率分别为 96.1%和 86.0 %(P=0.30)。3 例(6%)患者原发植入失败。HaploHSCT 组患者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MV 血症、EBV 血症发生率分别为 37.5%、37.5%、78.2%及 43.1%,均明显高于 UD-HSCT 组(3.83%、15.3%、46.1%及 16.0%)(P 值分别为 0.003、0.030、0.005、0.040);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1%对 23.0%,P=0.120)。结论 Haplo-HSCT 治疗 SAA OS 率较高,疗效与 UD-HSCT 相近。
表 1 50 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一般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
亲缘半相合供 无关供者 P值
者(24 例) (26 例)
性别(男/女)
13/10
14/12 0.652
年龄[岁,M(范围)]
20(3~42) 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0) 0.061
移植时年龄(岁)
0.740
≤14 >14
9
14
15
12
疾病严重程度
6. 植 活 检 测 :连 续 3 d 中 性 粒 细 胞 绝 对 计 数 (ANC)≥0.5×109/L、连续 7 d 在不输注血小板的情况 下 PLT 持续≥20×109/L,为达到植入指标。原发植入 失败为+ 28 d 内 ANC 持续≤0.5×109/L。
7. 移植后供受者嵌合体检测:采用短串联重复 基因位点和性染色体基因位点 AMEL 的 DNA 测序 分析对造血功能重建后患者进行供受者嵌合体的 检测。移植后前 3 个月每月检测 1 次,之后血常规 正常的情况下每 2~3 个月检测 1 次。血常规不正常 情况下每 0.5~1 个月检测 1 次。供者成分在 95.0% 以 上 定 义 为 完 全 供 者 嵌 合 体 。 供 者 成 分 2.5% ~ 95.0%定义为混合嵌合体。供者成分在 2.5%以下为 完全患者型,表明供者细胞原发植入失败。
3. 预处理方案:34 例患者采用以白消安(Bu)
(0.8 mg/kg,每 6 h 1 次,-7、-6 d)+环磷酰胺(Cy) (500 mg · m- 2 · d- 1,- 5~- 2 d)+ 氟 达 拉 滨(Flu)(30 mg·m-2·d-1,-5~-2 d)为基础的方案;11 例采用全身 照 射(TBI)(200 cGy,- 6 d)+ Flu(30 mg · m- 2 · d- 1,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6.01.007 作者单位:065200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达医院陆道培血液肿 瘤中心干细胞治疗科 通信作者:吴彤,Email:tongwu-qian@
方便寻找,而且仅需 1~2 周的准备时间,越来越多的 国内外移植中心尝试采用 Haplo-D 作为重要的替代 供者[2]。2014 年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 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推荐儿童 SAA 患者如果没有 MSD,年龄小于 50 岁 SAA 患者 IST 失败或复发推荐 UD 或 Haplo-HSCT[3]。但是 Haplo-HSCT 治疗 SAA 患者总生存(OS)率却有待提高,植入失败率较高和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两大原因。我们最近采 用 Haplo-HSCT 作为 SAA 患者既无 MSD 又缺 UD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