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7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doc

合集下载

船舶缩尺模型实验报告

船舶缩尺模型实验报告

船舶缩尺模型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船舶缩尺模型的实验,研究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对船舶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2. 实验器材和原理2.1 实验器材本实验使用的器材如下:- 船舶缩尺模型- 水槽- 测力传感器- 测速器- 控制器2.2 实验原理通过在水槽中放置船舶缩尺模型,利用控制器,可以模拟不同的航行条件,如不同的速度、载重等。

通过测量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可以进一步分析其稳定性、操纵性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将水槽填满水,并确保水槽底部平整。

将船舶缩尺模型放置在水槽中心位置,并进行固定。

3.2 实验设置根据实验目的,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如速度、载重等。

通过控制器,调节相应参数,并记录下设置值。

3.3 测量数据启动控制器,让船舶缩尺模型开始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利用测力传感器记录船舶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并利用测速器记录它的速度。

同时,还可以观察船舶在水中的运动轨迹和姿态。

3.4 数据记录和分析根据测得的力的大小和速度,可以计算船舶的阻力系数和推进系数,并绘制曲线图。

同时,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运动轨迹和姿态,分析船舶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中得到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 不同速度下,船舶的阻力系数随速度变化的曲线图;2. 不同载重下,船舶的推进系数随载重变化的曲线图;3. 船舶在不同载重和速度条件下的运动轨迹和姿态。

5.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船舶的阻力系数和推进系数随着速度和载重的变化而变化;2. 船舶在不同载重和速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不同。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利用船舶缩尺模型研究了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特性。

实验结果对船舶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不同条件下船舶的运动规律,并进行进一步的数值分析和模拟研究。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根据实际情况填写)1. XXXX2. XXXX3. XXXX。

船模实训报告

船模实训报告

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号:学生:完成日期: 2013年2月6日《告实验报告一一、实验名称:船模阻力实验二、实验目的: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行状态。

其具体目标包括:(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优劣。

(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应用。

(3)预报实船性能;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

(4)系列船模实验;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

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

(5)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体对阻力的影响。

(7)流线实验;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三、实验原理: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分别说出实验中安装激流丝和称重工作的作用。

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1mm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中产生紊流。

2)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船模试验解析

船模试验解析

船模試驗簡介(續)
自推試驗 目的:測量船模在不同船速下自推時,螺槳對 應所需的轉距(Torque, Q)、推力(Thrust, T) 與轉速(Revolution, N),以求得推減係數t、 跡流係數 ω 及相對效率 η r,並推算實船推進 效率與DHP值。 油墨試驗 目的:判斷水線下水流是否穩定或是否發生流 離現象及得到舟必龍骨流線及艏側推進器處之 流向。
4.形狀因子(續)
肥胖船Cb與K關係圖 0.3000 0.2000 K 0.1000 0.0000 0.5 0.6 0.7 Cb 0.8 0.9 1 Cb&K
一般肥胖船利用Prohaska方法算出之1+K值大約在1.2左右
結論
由HSVA船模實驗報告中,我們驗證了此份報告的 可信度,並且藉由報告中的數據,獲得了以下幾 項的參數關係。 PD誤差度:
貨櫃輪 肥胖船
貨櫃輪之 Cadm 肥胖船之 Cadm
約在300~550間。 約在550~650間。
2.海軍係數(續)
與過去海軍係數範圍比較(同CB情況)
船種 高速貨櫃輪 貨櫃輪 大型礦砂輪 大型油輪 以前海軍係數 400~450 400~450 450~550 500~600 台船實蹟船的海軍係數 300~550 550~650
從統計中大致上可以看出,CSBC的船比以前的船的 海軍係數較高,故可知效能提升。
3.風阻力
定義:
風阻力: RAA
1 2 = ρ AVr Av C AA 2
使用參數:
RAA ×100%、T、Cb RT
3. 風阻力(續)
貨櫃船風阻百分比與吃水的關係
12.0% 10.0%
8.0%
風阻百分比
6.0%
壓載吃水

船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船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船模型制作(油泥+玻璃钢)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2010年2月~6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07工业设计1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 _____ 邱**、汤**、范**、聂**、温**指导老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了解油泥材料、玻璃钢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掌握油泥模型、玻璃钢模型制作的步骤、思路和技巧。

3.掌握油泥模型、玻璃钢模型的表面处理方法。

、实验设备+材料地点:工程学院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室设备:曲线锯,角磨机,砂带机,气泵,锉,手锯,钢尺,泥塑刀,油泥刮刀等。

材料:泡沫塑料,油泥,石膏粉,环氧树脂,固化剂,原子灰,喷漆,凡士林等。

三、实验步骤1模型船的结构外观设计:看看这似乎来自“潘多拉”星球的飞船,你想到了什么呢?水上“阿凡达”相信看过《阿凡达》的朋友都已经深深地迷上了影片里的一幅幅华丽惊艳的外星景象。

发疯的不仅仅是电影票,还有阿凡达的一系列衍生产品,比如说能够把照片中的自己变成纳美人的软件,还有游戏、玩具和服装,甚至是食品包装。

而我也极度迷恋上《阿凡达》,于是我设计的这只游艇加入了阿凡达的元素,深蓝色的皮肤,发光的色斑,仿佛一只水生怪物游行在水面。

或许这只水上“阿凡达”可以震慑一下西湖里的白天鹅,好让它们不敢嚣张?AVATAK2、制作卡板:根据三视图,用各种工具把夹木板做成卡板和底板①用泡沫塑料把大致的形体做出来,这样可以节省油泥的使用量;②在泡沫塑料外面敷上加热好的油泥,用手大力按压;③用油泥刮刀对模型进行粗刮,利用卡板不断调整形体,然后精刮,使油泥模型表面光滑,在这个过程要很有耐心;①用木板把油泥模型围起来,然后在里面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这样容易脱模;②石膏粉与水按1:1混合均匀,然后浇在油泥模型上,至全部覆盖为止;③凝固半小时后就可以出模了,这个过程要非常小心;5、制作玻璃钢船体:① 先在石膏模型内涂上一层凡士林, 然后涂上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混合体,一层环氧 树脂一层玻璃纤维布,共上两层玻璃纤维布;②等玻璃钢干后,就可以分模,然后对玻璃钢船体进行打磨,上原子灰填补小洞,再次打磨光 滑,然后上下粘合成整体;6、为船体上色:贴上美纹纸,然后喷色漆,再在船盖上点白斑,最后喷光油漆,使船体有光亮感。

船模水动力性能试验

船模水动力性能试验
• 比尺关系:
du p dt p
duM FM mM dt M
代入
Fp F FM m p m mM
u p u uM
t p t t M
F t duM FM mM m u dt M
49
3.1 相似定律
• 必须有
F t 1 m u
牛顿相似准则的导出
• 质量比尺关系
1.2 船舶模型试验发展
15
1.3 船舶模型试验规程
16
1.3 船舶模型试验规程
17
201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八次集体学习
主题: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 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 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其作用是对通带内的信号,可以无衰减的通过 ,对于落在通带外的信号具有强烈的衰减。
66
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 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集滤波器,放大器和 A/D转换为一体。 • 可对应变应力、力、压力、扭矩、温度等物理 量进行自动、准确、可靠的动态测试分析。。 • 每个通道具有独立的16位A/D转换器,实现多 通道同步采集,最高采样速率128hz/通道,各 通道舞步干扰
31
2.3 操纵性水池
32
2.4 循环水槽
33
2.4 循环水槽
34
2.5 空泡水筒
35
2.5 空泡水筒
36
37
38
39
2.6 海洋工程水池
表 1 世界上著名的海洋工程试验水池的简要数据 国别 水池尺度 长 宽 水深 深井尺度 长 宽 水深 荷兰 45 36 10.5 5 5 30 短峰波 方向谱 短峰波 方向谱 0.2 6 2000 5 1990 1995 1990 1998

船舶课内实验总结

船舶课内实验总结

船舶课内实验总结引言船舶课内实验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船舶原理和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对我参与的船舶课内实验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就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实验一:船舶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实验一旨在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船舶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强度分析。

我们小组按照给定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制作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船舶模型。

在进行强度分析时,我们采用了应变测试和力学试验等方法,得出了船身结构的强度指标。

实验一的结果令人满意,我们的船舶模型在载重试验中表现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变形或破损。

结合强度分析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该船舶模型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实验二:船舶操纵性能测试实验二的目标是测试船舶的操纵性能,以评估船舶在不同操控条件下的操纵灵活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船舶模拟器,模拟了载重、水深、风力等真实环境条件,并对船舶的转向、加速度、制动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实验结果显示,船舶在各项测试项目中表现出色。

无论是直线航行还是曲线航行,船舶都能稳定地按照指令进行操作,并且船舶的制动和加速度控制也非常稳定。

总体而言,该船舶具备良好的操纵性能,适用于不同运输任务。

实验三:船舶动力性能测试实验三的目标是测试船舶的动力性能,以评估船舶的推进效率和燃油消耗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实际的动力测试设备,通过测量船舶的推进力和燃油消耗量,来评估船舶的动力性能。

经过多次测试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该船舶的动力性能数据。

结果显示,该船舶的推进效率较高,燃油消耗情况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意味着该船舶在实际运输中能够以较低的能耗完成任务,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实验四:船舶稳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估实验四旨在对船舶的稳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大工20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大工20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1: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由阻力相似定律可知:如果船模和实船能实现全相似,即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相等,则可由船模试验结果直接获得实船的总阻力系
数,实船的总阻力也可精确确定。

但是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
相等的所谓全相似条件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

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
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船模阻力试验结果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次方法(也称1+K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二、实验后思考题二、实验后思考题
1、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2、实船摩擦阻力计算中,粗糙度补贴系数是根据什么选取的?
实船船体表面比较粗糙,故实船摩擦阻力为粗糙度补贴系数,按不同船长选取。

1。

大工19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满分答案

大工19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满分答案

姓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奥鹏层次:专升本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1:船模阻力实验一、实验知识考察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答: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行状态。

其具体目标包括:(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优劣。

(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应用。

(3)预报实船性能;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

(4)系列船模实验;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

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

(5)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的实验。

(6)附体阻力实验;目的在于求得附体的阻力值以及比较不同形式的附体对阻力的影响。

(7)流线实验;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1)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二、实验后思考题1、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 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2、实船摩擦阻力计算中,粗糙度补贴系数是根据什么选取的?答:实船船体表面比较粗糙,故实船摩擦阻力为其中为粗糙度补贴系数,按不同船长选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名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 :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答:由阻力相似定律可知:如果船模和实船能实现全相似,即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相等,则可由船模试验结果直接获得实船的总阻力系数,实船的总阻力也可精确确定。

但是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相等的所谓全相似条件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

船摸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船模试验的雷诺数Re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船摸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船模阻力试验结果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次方法(也称1+K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二、实验后思考题
1、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2、实船摩擦阻力计算中,粗糙度补贴系数是根据什么选取的?
答:实船船体表面比较粗糙,故实船摩擦阻力为其中为粗糙度补贴系数,按不同船长选取。

实验2 :螺旋桨敞水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简述螺旋桨模型敞水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

答:根据敞水试验相似定理的讨论,螺旋桨模型敞水试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几何相似;
2)螺旋桨模型有足够的浸深(傅汝德数可不考虑);
为了消除自由表面对螺旋桨水动力性影响,桨模的浸深一般应满足
hs>=(0.625-1.0)Dm
hs为桨轴中心线距水表面的距离(m ),D m为桨模直径。

3)试验时雷诺数应大于临界雷诺数;
Re=3.0*105(一)
4)进速系数相等。

2、简述螺旋桨敞水实验的实验步骤。

答:(一)敞水实验准备
(1)桨模制作:敞水桨模直径为0.2-0.3m,通常用巴氏合金、铜合金、不锈钢或铝等合金。

桨模精度在0.05mm ;
(2)将敞水动力仪固定在水池拖车上,预先应进行校验和标定;
(3)将桨模安装在敞水动力仪上,叶背向前,浸没深度大于桨径。

(二)敞水实验程序
(1)零航速敞水实验,按预定转速开动敞水动力仪,测Tt,Qt。

(2)按预定转速开动敞水动力仪,同时开动拖车,使螺旋桨进速系数达到预定值。

(3)当拖车速度稳定时,记录拖车速度Va,浆转速n,推力Tt,扭矩Qt,完成一进速的实验。

(4)系列变化拖车速度,完成全部实验内容,注意各次之间应有足够的等水时间。

(5)用尺寸、重量相近的假毂代替桨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敞水动力仪自身的推力Ts,扭矩Qs,用以进行修正。

(6)扭矩修正值,测的Qs是尾轴摩擦损失,与转速有关。

螺旋桨吸收的净扭矩。

Q=Qt-Qs
(7)推力修正值。

桨轴和桨毂横剖面上受到水的阻力,抵消了一部分桨叶发出的推力,其大小与桨前进速度有关。

T=Tt+Ts
二、实验后思考题和计算题
1、螺旋桨敞水性征曲线的意义是什么?
答:推力系数K T,转矩系数K Q及敞水系数n对进速系数J的曲线称为螺旋桨的性征曲线。

我们讨论的是孤立螺旋桨的性能,所以称为螺旋桨敞水性征曲线。

它表示了螺
旋桨在任意工作情况下的全面性能。

2、螺旋桨敞水试验中,测得推力T=62.2N ,扭矩Q=24.4N m ,水的密度'
=1.0 103kg/m3,螺旋桨的转速n=14r/s,螺旋桨直径D=0.202m,拖车速度V
=2.08m/s。

计算推力系数、扭矩系数、敞水效率、进速系数。

答:推力系数--------- 622(1.0 X103X142X0.2024)=0.191
KT=T/ :?X n2D4=62.2/1.0 103X142X0.2024=0.191
扭矩系数---------- 24.4/(1.0 X103X142X0.2025)=0.370
敞水效率n- —0.0308
进速系数—— 2.08/(14 X0.202)=0.736
实验3 :船模摇荡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简述耐波性主要研究的内容。

答:船舶摇荡是耐波性的主要内容,耐波性能所涉及的其它内容主要是由船舶摇荡引起的。

估计船舶摇荡是评定耐波性最基本的条件。

根据船舶摇荡实验可以定量地计算出像砰击、上浪、飞车等性能。

一般来说,船舶摇荡较缓和,则耐波性也好。

2、简述船模摇荡实验的主要设备。

答:船模摇荡实验的主要设备有:实验水池、造波机、造风机、消波器、适航仪、陀螺仪、浪高仪、惯性矩校验台。

二、实验后思考题
1、船模惯性矩计算中,纵向惯性半径和横向惯性半径怎么选取?
答:0.25Lpp作为船舶的纵向惯性半径,0.35Bs作为船舶的横向惯性半径。

2、为什么要进行船模惯性调整?
答:模型惯性调整是耐波性实验的重要环节。

即按照模型实验相似性原则,将
模型的重心位置、纵横向惯性矩调整到设计要求。

实验4 :船模自航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船模自航方法都有哪些?简述其中一种方法。

答:船模自航方法都强迫自航法和纯粹自航法。

强迫自航法简述:是在某一船模速度Vm下,在船模运动方向上施加一系列的强制力Z,其中应包括F D在内,船模在强制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力的平衡,即在航速为Vm的情况下,螺旋桨发出的推力应满足下列条件:T(1-t m)+Z=R tm
2、简述推进效率的各种成分。

答:船模推进效率n -
船模自航速度、实船速度、自航前的阻力、摩擦阻力修正、桨模转速、桨模推力、桨模扭矩、桨模推力克服阻力。

二、实验后思考题
1、船体对螺旋桨有哪些影响?
答:螺旋桨在船后工作时由于流场不均匀,产生同样推力时的扭矩不相同,引起螺旋桨的效率变化。

2、螺旋桨对船体有哪些影响?
答:由于螺旋桨工作改变了船舶周围流场,尤其尾部流速提高,使阻力增加。

虚拟试验数据
打开课件一实践环节一虚拟试验,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然后任选一个虚拟试验,在完成虚拟试验后纪录虚拟试验数据,注意,每个人的参数肯定是不同的。

字体大小宋体小四。

(本段在完成自己内容后删除。


学习心得
通过一段时间的船舶理论知识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深刻理解,特别是通过认真听讲了网络课件,使我对模糊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同时真正的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是从事船舶制造行业中质量检验工作的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和船舶有关的问题,以前很多时候自己对其理论理解
不够透彻,通过学习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对船舶的理解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此,我非常感谢大连理工及其在奥鹏网络平台的诸位老师们,给了我一个这样好的学习平台,让我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