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4.4输血与血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4.4输血与血型教案
1.谁最先发现了血型?
2.兰德斯坦纳将人的血型分为几类?
3.人类ABO血型有四种类型,什么样的血型的人相互之间可以输血呢?
4.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5.当不同血型的人输血时,血液中的什么物质可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6.输血时为什么要先检查血型?
(二)化验血型演示课件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输血时需要检查血型,怎样化验血型?
(五)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的关系。
如果把某一献血者的血浆和血细胞全部输入受血者的血管中,这种输血方式叫输“全血”。
这种方式在当今社会用得较少,现在的输血方式主要是根据病情的需要输入血液中的某种成分,其中主要的是从血浆中提取的某种成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血液制品”。
1.血液制品主要包括哪些?
(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别三大类。)
3、制作模拟A、B、AB、O型血献血者牌,制作模拟A、B、AB、O型血受血者牌。
教学过程
个性彰显
一、复习提问巩固已学知识
1.请同学们回顾思考:血液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血液的成分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人因某种原因大量失血该怎么办?
二、引入新课
(一)输血与血型的关系课件展示。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后回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
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2、让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教法
探究性学习。
学法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Biblioteka 课件。2、准备模拟A、B、AB、O型四种血型的血和模拟标准A型、B型血清。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一、设计思想: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流程是通过导入新课,直接过渡到血型,然后讲安全输血,当学生认知这两部分内容后,再学习血量与输血,因为血量与输血这部分内容和后面的无偿献血相联系的,可以把这两部分放到一起。

本节内容与人们的健康关系密切,因此在教学时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讨论、交流、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材分析: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血液的重要性。

《输血与血型》这节课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课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

三、学生分析:本节内容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初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范围及阅读面的扩大,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并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资料分析、讨论、谈话、参与探究等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的直观性和容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等一系列认知活动。

2、自学归纳法: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做练习并归纳总结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3、启发式教学法: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自己的血型、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培养学生调查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1、学习兰德斯坦纳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精神。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4.4.4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4.4.4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的血量,何种情况需要输血;2.了解血型的发现,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安排学生“小组进行血型匹配表演活动”和“小组扮演献血活动”来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等;2.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献爱心”游戏,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2.通过丰富的献血场景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2.同型输血原则。

教学难点安全输血(血型匹配的关系)。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的直观性;2.利用自制教具——“输血关系模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记忆“供血者血型必须与受血者血型相匹配”的各种关系。

3.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或准备“小组进行血型匹配表演活动”或“小组扮演献血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输血关系模型”、学生表演活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血液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17世纪,就有人对大出血的病人进行输血抢救,有的病人输入血液以后,能够起死回生,但多数病人输入血液以后,却加快了死亡的速度。

这是为什么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就得要学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播放医生抢救病人的视频。

(过渡语)通过观看视频以后,我们会在想,人体里究竟有多少血液呢?失去多少血液后,就必须输血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一、血量与输血”。

探究新知一、血量与输血1.正常成年人血量:约4800毫升(占体重的7%-8%)2.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出现的症状:危及生命。

处置:及时输血。

3.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出现的症状:头晕、心跳、眼发黑、出冷汗。

处置:考虑输血4.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出现的症状:一般不会有明显症状。

人教版七下生物 4.4输血与血型 教案

人教版七下生物 4.4输血与血型 教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和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是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念。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自学探究法,小组竞赛法,游戏法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一.血型
1.种类 A型,B型, AB型和O型
2.输血原则:同型输血。

二.血量
体重的7%-8%,献血量为200ml-300ml.。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②概述人体的血量,和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二、进程与方式目标:①学习分析归纳的进程和方式②合作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真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无偿献血、安全用血献血的观念;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二、教学重点重点:概述人体的血量,和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难点:概述人体的血量和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珍爱生命情感的培育及无偿献血观念的树立。

三、教学冲破一、通过讲解和讨论的形式冲破出重点,冲破难点。

二、通过阅读和总结培育学生的情感及观念。

四教师预备1、预备适量的训练题;学生随机作答,锻炼学生的应变和表述能力,检测他们的学习效果。

2、精心设计教学进程,然课堂生动活泼,制作ppt。

五学生预备:一、学生分成十几个组,学习讨论部份教材。

二、预备纸和笔,作图分析。

六、教学流程这段时刻,咱们正在学习人体的循环系统。

(给学生进行简单温习)咱们想一想血液的作用,血液在咱们的身体里流淌,它,干了些什么?心跳停了,血不流了,会如何?心不断,血没了、或是血少了又会如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知识回顾:循环系统、肺循环、体循环、动脉、静脉、动脉里流动脉血嘛?静脉里流静脉血吗?(大投影展示动画)2、出示新课题、点明学习内容和要求3、引入:血液中都有些什么呢(学生回答),那要是生活中突遭意外,大量出血或是失血过多又该如何呢?4、新课教学(1)指导阅读教材,思考①血型什么时候发现的?②输血有什么原则?③成人的血量是多少/输血的关系:ABO血型之间的关系:⑧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之外,还有什么用途,请举例说?⑨临床上长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或血小板严重减少症患者,你认为应该分别给他们输入什么血液成分?为什么?观看大屏幕注意屏幕展示的内容和老师互动通读全书,寻找理解并找出问题力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某人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 A,O A,ABB B,O B,ABAB A,B,AB,O ABO O A,B,AB,O献血者红细胞(含凝聚原)受血者血清(含凝聚素)O型(抗A、抗B)A型(抗B)B型(抗A)AB型(无)O型(无)- - - -A型(A)+ - + -B型(B) + + - -AB型(A、B)+ + + -⑧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之外,还可以用于推测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亲子鉴定以及侦破案件等。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d.信息化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输血案例,如影视剧中的输血场景、新闻报道中的献血活动等,引发学生对血型与输血的好奇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血型吗?”“输血时为什么要注意血型的选择?”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多元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7.教学策略:
a.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b.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c.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掌握知识。
5.能够运用所学的血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输血反应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血型与健康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血型与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血型与输血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的收获。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关注生活的意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思考输血时为什么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同血型之间输血会发生什么反应?
2.让学生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如何避免凝集反应的发生?
3.思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那么如何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输血?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将血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成员的血型匹配等。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强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输血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科目生物年级初一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第四节输血和血型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教材,能概述人体的血量。

2.通过观看“血型的发现史”微课视频,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

3.通过模拟输血的动画演示,说出ABO血型类型和安全输血的原则。

4.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说出ABO血型类型和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难点: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板书设计第四节输血与血型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新闻快讯——男子车祸受伤急需输血,13个交警半个小时内从各地赶来献血!视频播放——思考: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治疗?所有的赶来的交警都能为伤者输血吗?二、探究学习(一)、血量与输血任务1:任务1:自学教材第69页“血量和输血”回答下列问题。

①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7-8% ,约4800毫升。

②如果一次失血量如果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的症状。

③如果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1名学生代表上台完成希沃配对,其余学生在教材中圈记相应关键词。

图片展示辅助讲解血量的多少。

(二)血型任务2:观看“血型的发现史”微课视频,思考早期科学家输血实验中大多数病人输血后死亡的原因?视频播放——血型发现史图片展示:兰德斯坦纳的实验任务3:思考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与什么有关?概念图展示ABO血型类型。

图片展示血浆中的凝集素和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

表格展示不同血型的拥有的凝集素和凝集原种类和形态。

(三)安全输血任务4:观看模拟输血的动画,观察不同血型之间的输血会发生什么现象?思考安全输血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动画展示不同血型血液混合之后发生的红细胞凝集现象。

引导学生总结:安全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教材分析:通过创设情形,让学生能列举ABO血型的类型,明白输血的原那么,认同我国无偿献血的制度。

学情分析:学生对ABO血型的知识较熟悉,但有关输血的原那么还不清晰。

因此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动身,通过图片分析,关心学生加深明白得和认识。

教学目标:
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3、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4、认同我国无偿献血的制度
教学策略:创设情形---资料分析----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