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合集下载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Engineering Design | 工程设计 |·197·2020年第21期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唐国强1,靳贝贝2,李远心3(1.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2.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河南 郑州451464;3.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摘 要:杭州萧山大园石料厂矿山为露天开采矿山,矿山关停后,遗留了一段人工开挖边坡及弃渣堆填边坡,坡面未经治理或复绿。

矿区坡面、宕底均裸露,基本无植被覆盖,且边坡存在岩体崩塌等地质灾害。

文章针对该情况进行了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设计,旨在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消除部分边坡坡面的视觉污染,美化矿区自然生态环境。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边坡修复;治理工程;工程设计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21-0197-02作者简介:唐国强,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

1 工程概况杭州萧山大园石料厂矿山为露天开采矿山,创建于1968年8月,矿山关停后,遗留了一段人工开挖边坡及弃渣堆填边坡,边坡整体呈开口北西的“C ”形,坡面未经治理或复绿。

该次治理包括大园矿山和西北侧一老宕口。

目前,矿山边坡坡底线长约1200m ,边坡高10~155m ,边坡一般坡度为55~75°,局部直立甚至反坡。

除东南侧上部遗留有多级开采平台外,其余边坡均为一级坡;开采平台均为缓坡,坡度为10~30°,宽4~20m ;宕底现基本为空地,高程为6~24m ;矿区东北角坡底为航民发电厂,最近距离约20m 。

矿区坡面、宕底均裸露,基本无植被覆盖,边坡在杭甬高速、八柯线可视范围内,且边坡存在岩体崩塌等地质灾害。

2 设计方案总体思路(1)对矿区南侧和西侧边坡(Ⅰ、Ⅱ、Ⅲ区段)进行分台阶削坡;削坡后清理干净坡面浮石、危岩,坡面采用喷混植生进行绿化,并在坡脚设置浆砌块石挡墙进行护坡脚,墙后进行覆土绿化。

废弃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废弃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31.2 对外交通条件................................................................................................ 31.4 施工条件........................................................................................................ 3第二章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32.1 施工总布置原则............................................................................................ 32.2 施工道路........................................................................................................ 42.3 风、水、电及通讯系统布置........................................................................ 42.4 砂石料供应和砼拌和系统............................................................................ 4第三章施工总体规划 .............................................................................................. 43.1 施工准备........................................................................................................ 43.2 施工总设想.................................................................................................... 5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64.1 施工测量............................................................................................................ 64.2 土石方削方(爆破施工)................................................................................ 74.3 水沟施工方案.............................................................................................. 104.4 浆砌块石施工与质量控制........................................................................ 114.5绿化乔木栽植:............................................................................................. 12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145.1 编制说明.................................................................................................... 145.2 工期.............................................................................................................. 14第六章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方案......................................................................... 14第七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167.1 组织管理.................................................................................................... 167.2 技术措施.................................................................................................. 16第八章、各项管理措施.............................................................................................. 18第九章、环保措施 .................................................................................................... 28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余杭区中泰乡牛头山,主要为土石方削方,浆砌块石挡墙,C15砼压项,绿化工程。

石料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石料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XX石料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3年3月5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 4 -1.1编制依据 ....................................................... - 4 -1.2编制原则 ....................................................... - 4 -第二章工程概况....................................................... - 7 -2.1工程简况 ....................................................... - 7 -2.2工程治理容.................................................... - 7 -2.3工程地质条件................................................. - 8 -2.4自然地理条件................................................. - 9 -第三章施工总体规划 .............................................. - 11 -3.1规划依据 ..................................................... - 11 -3.2本工程执行的规、规程 .................................. - 11 -3.3本工程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 12 -第四章施工准备及施工部署..................................... - 16 -4.1技术准备 ..................................................... - 16 -4.2施工现场准备............................................... - 18 -4.3施工物资准备............................................... - 18 -4.4劳动力组织准备............................................ - 19 -4.5施工项目部.................................................. - 20 -4.6施工临时工程............................................... - 20 -4.7施工临时用地计划......................................... - 21 -第五章资源配备计划 .............................................. - 22 -5.1项目组织机构............................................... - 22 -5.2管理人员的配备............................................ - 24 -5.3材料设备配备计划......................................... - 25 -5.4劳动力配备计划............................................ - 28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 31 -6.1施工进度安排............................................... - 31 -6.2总体进度计划............................................... - 31 -6.3工程进度控制............................................... - 31 -6.4确保工期的措施............................................ - 35 -第七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37 -7.1削坡施工 ..................................................... - 38 -7.2清坡修坡施工............................................... - 43 -7.3平台平整施工............................................... - 43 -7.4边坡锚杆施工............................................... - 45 -7.5截、排水沟施工............................................ - 46 -7.6坡面植生基材喷射施工 .................................. - 48 -7.7坡面苗木栽植............................................... - 51 -7.8植被养护管理............................................... - 54 -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 58 -8.1质量规划 ..................................................... - 58 -8.2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 - 59 -8.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64 -8.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70 -第九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 73 -9.1安全施工方案............................................... - 73 -9.2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 76 -第十章文明施工与雨季施工措施............................... - 80 -10.1文明施工措施............................................. - 80 -10.2雨季施工措施............................................. - 81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措施 ........................................... - 82 -11.1环境保护法学习.......................................... - 82 -11.2环境保护责任制.......................................... - 82 -11.3噪声控制 ................................................... - 82 -11.4粉尘控制 ................................................... - 83 -11.5水污染控制 ................................................ - 84 -第十二章附图表..................................................... - 86 -第一章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XX石料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相关招标资料。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计划书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计划书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及意义矿山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其开采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期的矿山开采活动往往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土地沙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为了改善矿山造成的环境问题,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修复,我们计划开展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以实现矿山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项目目标及任务1. 目标:通过生态修复措施,重建矿山周边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水资源的优质和自净能力,改善矿山周边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2. 任务:(1) 制定矿山生态修复方案,明确修复项目范围、目标和时间节点。

(2) 开展矿山周边土地沙漠化治理,恢复土地生态功能。

(3) 建立矿山周边水资源保护与修复体系,恢复水资源的优质和自净能力。

(4) 重建矿山周边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5) 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6) 组织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推动矿山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三、项目内容及方案1. 矿山周边土地沙漠化治理方案:通过实施植被恢复、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等技术措施,恢复矿山周边土地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减缓土地沙漠化过程,提高土地的保护能力和生产力。

2. 矿山周边水资源保护与修复方案: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开展水资源质量调查和评估,制定矿山周边水资源保护与修复方案,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净化水源,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矿山周边植被重建方案:选择适宜的植被类型,修复矿山周边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矿山周边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4. 科技支撑方案:加强科技研发,推动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和质量,推动矿山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5. 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组织专业团队,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落实修复方案,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监督工程施工,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最新)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最新)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为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我县矿山问题迅速整改到位,如期销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省环保督查整改要求,切实做好X 生态保护工作。

二、预期目标通过治理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矿山问题按时销号,确保媒体和社会关注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整改,确保全县矿山更加注重生态修复,自觉走绿色矿山的发展道路。

三、实施方案(一)治理范围。

重点围绕中省环保督查、“绿盾行动”、环保卫星遥感监测反馈矿山问题,各类新闻媒体聚焦负面反映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X年排查出的其它矿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重点包括X矿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及保护区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它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僵尸”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二)治理措施。

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施策、量力而行的原则办理。

对于三类治理范围内的5个重点矿山统一由县国土局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技术单位针对矿山破坏生态环境具体问题做出工程设计,然后按照设计采取工程治理措施修复生态环境。

鼓励激励企业投资自行治理,从市县财政补助资金中适当予以奖励。

对于类似X铁矿的“僵尸”企业,为了尽快完成环保督查销号,由县国土局直接采取工程措施治理,企业承担的资金可以采取欠账措施,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对于无主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由县国土局组织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所需费用从市县财政补助的矿山治理资金中解决。

(三)资金来源。

本方案资金来源于市县两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共320万元。

其中:市国土局下达市级财政补助150万元(分别以安国土资发〔X〕309号文件下达50万元,安国土资办发〔X〕48号文件下达100万元),县财政局下达X年市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20万元,县国土局报告政府拨付50万元,剩余100万元根据需要拨付。

废弃矿坑回填治理项目建议书

废弃矿坑回填治理项目建议书

废弃矿坑回填治理项目建议书坑改造而成,今后将在这里打造野奢酒店,作为沙河旅游风景道上的一个景观节点,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项目。

这是青龙在治理废旧矿山、修复生态中开创出的一条新路子,是废弃矿坑的一次蝶变。

沙河矿山公园驿站原为青龙满族自治县七道河乡四道河石子厂,始建于1996年, 2012年停工,此后整个矿山一直“裸露”在外,地表和植被处于受损状态,山上松散的碎石成为过往行人的安全隐患,采矿遗留的“痕迹”更易引发地质灾害……这处废旧矿山,自然成为我县着手治理和修复的重要对象之一。

能否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让此地“变废为宝”、产生经济效益呢?于是,我县与秦皇岛艾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探索矿山治理和修复之“道”。

在科学调研基础上,秦皇岛艾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对该矿山进行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并加以开发利用。

该工程分为两期:一期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进行闭矿、削坡、清渣、排险;二期为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进行绿化、喷坡、挡墙以及房屋建设,形成景观。

工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采用工程、生物等技术手段,实施矿山复绿,可实现保护与恢复治理面积40亩,基本消除矿山生产所产生的地质灾害,有效地保护了矿山的地质环境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同时,通过以防洪工程为基础、其他工程统筹兼顾的方式,实现水利与景观、防洪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等方面协调统一,打造“会呼吸的河道”和“有文化的岸线”,可为游客与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滨水游憩空间和宜居休闲空间。

“沙河矿山公园驿站”的建设,对全县216个废旧矿山的治理与修复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是河流水系环境综合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

沙河是我县五大河系之一,同青龙河、都源河、星干河、起河这四条河系共同滋养着县域351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56.7万满乡儿女。

近几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河流沿线及周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全面严格落实河长制,严厉打击非法河道采砂、非法排污等行为,实施疏通河道、修桥建坝、沿岸绿化美化等工程……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让全县的河流水系越来越健康,也越来越靓丽。

废弃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废弃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31.2 对外交通条件.......................................................................... 31.4 施工条件................................................................................ 3第二章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42.1 施工总布置原则....................................................................... 42.2 施工道路................................................................................ 42.3 风、水、电及通讯系统布置 ....................................................... 42.4 砂石料供应和砼拌和系统 .......................................................... 4第三章施工总体规划 ......................................................................................................... 53.1 施工准备................................................................................ 53.2 施工总设想............................................................................. 6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74.1 施工测量................................................................................... 74.2 土石方削方(爆破施工) ............................................................. 84.3 水沟施工方案 ........................................................................ 104.4 浆砌块石施工与质量控制 ....................................................... 114.5绿化乔木栽植: ....................................................................... 12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145.1 编制说明............................................................................. 145.2 工期..................................................................................... 14第六章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方案.................................................................................. 14第七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 167.1 组织管理............................................................................. 167.2 技术措施 ........................................................................... 17第八章、各项管理措施......................................................................................................... 18第九章、环保措施 ................................................................................................................ 29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余杭区中泰乡牛头山内,主要为土石方削方,浆砌块石挡墙,C15砼压项,绿化工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

0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障措施
政策法规保障
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建立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明确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管 职责和法律责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
制定有利于矿山环境保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规范矿产资 源开发利用行为。
矿山环境保护规划
制定矿山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矿山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
1 2 3
矿山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矿山环 境保护和治理恢复项目。
绿色矿业金融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实施绿色矿业金融政策,为矿山 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和融资 支持。
社会资本引入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 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多元投资和效益共享。
人才保障
加强空气污染控制
采矿过程中,应加强空气污染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保障当地空气质量 良好,维护当地居民的健康。
02
矿山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治理恢复的目标
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
通过有效的治理和恢复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 害和环境污染,改善矿区生态和生产条件。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
对矿区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了 解地下水资源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区的生 产和生活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地质灾害防治
针对矿区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预防 和治理措施,如边坡加固、排水防洪、滑坡治理 等,保障矿区生产和生活安全。
环境影响评价
对矿区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 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相应的环境保 护措施和建议,保障矿区生态环境的质量。
和有害气体,影响当地空气质量,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正文目录第1章项目概况 (1)1.1项目简介 (1)1.2编制依据 (6)第2章项目区自然条件 (8)2.1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 (8)2.2区域地质概况 (10)2.3社会经济概况 (13)第3章项目区地质环境现状及问题 (15)3.1地质环境现状 (15)3.2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预测 (18)第4章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19)4.1地质环境治理的原则 (19)4.2项目治理的目标 (20)4.3工程设计内容 (20)4.4工程量计算 (22)4.5施工组织设计 (22)4.6预期成果及管理 (27)第5章项目经费预算 (29)5.1预算编制依据 (29)5.2取费标准及计算方法 (29)5.3需要说明的问题 (32)第6章预期效益分析 (34)6.1社会效益 (34)6.2生态效益 (34)6.3经济效益 (35)第7章保证措施 (36)7.1组织领导保证 (36)7.2项目实施制度建设 (36)7.3项目资金管理要求 (38)7.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8)7.5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 (39)第8章附件 (41)8.1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 (41)8.2编制单位内部审查意见 (44)8.3项目工程任务表 (45)8.4附件 (46)第1章项目概况1.1 项目简介1.1.1 项目的由来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位于某北1 km处,位于某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某公路,位于某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

由于多年的无序开采,采区内采坑深浅不一,排列无序,已形成较大面积的水塘,水塘中堆积大量的城市垃圾,坡岸逐年侵蚀,造成土地资源逐年丧失,对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影响某生态农业基地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和农业建设的瓶颈。

2013年7月,某工程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某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关于印发《某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某资发【2007】37号)的文件要求,编制了“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书及工程预算书。

1.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项目区原为某砖厂取土区采坑,某砖厂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采多年后因资源枯竭,于八十年代初期关闭。

矿山关闭后,附近居民仍在此取土修建民房,由于多年在此取土,形成了较大的采坑,采坑已全部积水,成为水塘。

因项目区废臵多年,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造成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也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项目区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某快速发展的瓶颈,为彻底改变废弃矿山对地质环境所造成的破坏,美化地貌景观,恢复植被,尽快予以实施治理极为迫切和重要。

其项目符合某的总体规划,紧邻某公路,位于某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因此对该项目区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对该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该项目具备环境治理条件,实施方法简单,某有多个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当地群众非常拥护,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并且某领导多次对项目区进行视察,对项目区治理工作大力支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积极配合。

近年来,某国土管理部门对相关治理工程的管理、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内容、方法与工作程序积累了大量经验,也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该项目资金来源于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不存在任何风险,只要资金到位,管理到位,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1.1.3 项目区地理位置和范围项目区位于某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某公路,位于某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内,距某约1km,项目区坐标东经124°07′14.0″—124°07′28.6″;北纬47°19′3.8″—47°19′18.9″。

(见交通位臵图1-1)图1-1 项目区交通位置图项目区界址点坐标表表1-21.1.4 项目建设规模与投资(1)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总面积为71022m2。

(2)项目投资及来源项目投资预算金额1180.20万元。

全部为2014年省级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财政资金。

1.1.5 土地权属现状依据某国土资源局提供资料,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为废弃土地,区内土地为国有土地,区内土地权属明确,界址清楚,不存在土地权属纠纷问题。

1.1.6 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9个月,计划工期起止时间为2014年4月—2014年12月(以项目批复时间为准)。

1.1.7 项目建设的目的、任务和意义一、目的通过治理工程实施,消除地质环境问题所产生的隐患,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利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技术方法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治理,有效改善项目区地质环境,提高土地利用价值,为后续治理工程提供宝贵的示范经验。

并有效解决人、地矛盾,发展城镇经济建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地方政府制定生态环境治理、建设、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二、任务1、项目区北侧修筑围堰,围堰长度为320m。

2、对水塘内积水进抽水,抽水量为102672m3。

3、对项目区实施土方回填工程,回填面积71022m2,回填压实后表面覆壤土。

三、意义随着某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某的开发利用,周边经济蓬勃发展,其土地资源短缺日趋明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其土地问题已经束缚某内经济的增长和城镇的发展。

对项目区实施治理将有利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将废弃土地变为有利用价值的土地,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大大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对某地区后续地质环境治理具有示范作用;为某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因地制宜地对该项目区进行地质环境治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某矿产资源管理条例》(4)《某地质环境保护条例》(5)《某生态环境建设规划》(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996)(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 14158-1993(1:5万)(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7-82-99(10)某资发[2007]37号文“关于印发《某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第2章项目区自然条件2.1 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2.1.1 气象、水文1、气象某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十分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早霜,冬季干冷漫长。

某南部属温暖干旱农业气候区,中部属温和半干旱农业气候区,北部属温凉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某年平均气温在3.5℃至4.8℃之间。

无霜期142-151天。

年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生长期(五至九月)的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

年日照时数在2600-2900小时,生长期(五至九月)日照时数为1300至1350小时。

年降水量在400-550mm之间,生长期降水量一般在350-480mm之间,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

2、水文某主要江河有某、某河、某河、某河、某河、某等170余条,有湖泡1100余个。

某是某江最大支流,长1370km,流域面积28.3万km2。

支流主要有***河、某河、某河等。

干支流上游流经森林覆盖的山区,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较轻,含沙量很小。

中游经某区西部穿过松嫩平原,中间经洪积台地,坡陡流急,河流侵蚀力强,成为某江泥沙重要源地。

河宽达400~800m,流路多呈网状,江中沙洲、岛屿众多。

沿江湿地沼泽广布,湖泡相连。

每年11月中旬河流结冰,11月下旬封冻,翌年4月初解冻,4月中旬终冰,结冰期160天左右,某段可通航。

某入境水总量丰沛。

某地下水含水层15个。

在平原潜水分布区,含水层调蓄能力强,补给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

某江河天然水质好,地下水可满足饮用水要求。

2.1.2 地形地貌某位于松嫩平原西北部,地形平坦,平均海拔146m,东部和南部地势低洼。

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

某市区地貌表面开阔平坦,地貌单元为高漫滩,地表由第四系灰黄色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中粗砂、砂砾石组成。

项目区地貌与市区地貌相同,原有地貌大部分已被破坏,形成规模较大采坑,由于地下水位较高,采坑积水形成大面积水塘,周边地面标高146-148m之间,水塘底标高一般为141-145m;水深1.5-4.0米,项目区大部分土地荒废,植被覆盖较少,表土裸露,垃圾遍地。

2.1.3 自然资源某林木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11.7%。

矿产十分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已发现的矿产分为5大类47个品种,其中,非金属矿藏有4大类(石、砂、土、灰)19个品种,总储量为139亿立方米,储量较大的有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火山石、沸石、麦饭石、玄武岩、花岗岩、硅藻土、膨润土等。

土地资源及水利资源也很丰富,江河有某、某河、某河、某河、某河、某等170余条,有湖泡1100余个。

某土壤主要有暗棕壤(含生草暗棕壤、草甸暗棕壤)、黑土、黑钙土(含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碳酸盐草甸黑钙土、黑钙土、碳酸盐黑钙土)、草甸土(含草甸土、碳酸盐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层状草甸土)、沼泽土(含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盐化沼泽土)、草甸碱土、砂土(含草甸黑钙土型砂土、黑钙土型砂土)。

某大部分土壤具有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地势平的优点。

2.1.3 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区西侧有一乡村公路,可通往某公路,项目区南侧有一乡村公路为某通往绿色生态农业园公路。

两条公路均为水泥路面,路宽3.5m,路况很好,为项目区实施治理工程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2 区域地质概况2.2.1 地质构造项目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地质构造区域处于大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小兴安岭—松嫩地块,松嫩中断(坳)陷带西部断阶区。

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某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某冲积平原。

其西部断阶区是较稳定的单元,面积约30000km2。

为近南北向北窄南宽之单斜构造带。

基底为向东倾斜的断阶,埋深2000—2500m。

地形平缓,有小型地堑构造;东部断裂发育。

除富拉尔基之南埋藏少许晚元古代一面坡群变质岩外,皆由上石炭统至三叠系及大片晚印支期侵入岩组成,埋深在500—3000m之间。

中燕山运动使基底发生北北东向断裂,随着断阶整体下降,沉积中心不断西移,总体为自西向东倾伏的大单斜,倾角小于2°,褶皱不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