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歌 明代开国谋臣刘基对时局发展惊人预言
刘伯温《烧饼歌》算尽大明三百年

中华数千年历史,聪明才智之人数不甚数,洞察天机、未卜先知的大贤也不在少数,例如钓鱼的姜太公、战神之祖鬼谷子、隆中对的诸葛亮、大唐第一军事徐茂公等等,这些人都有通天彻地之能。
今天阿婷说历史给大家讲一个人物——刘伯温,他辅佐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他的一首《烧饼歌》算尽了大明三百多年的历史命运,到底是否真有其事呢?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就是烧饼,当年他被关入大牢,饥寒交迫之际,马皇后把烧饼塞在胸里带进去给他吃,而马皇后自己的胸脯却被烫伤,所以尽管朱元璋后来做了皇帝,但他对烧饼仍有一份独特的热爱。
一天早上,朱元璋正在吃烧饼当早餐,刚咬了一口,就有内监通报:“国师刘基觐见!”朱元璋突然来了兴趣,打算戏耍他一番,于是把咬过一口的烧饼用大碗盖住。
刘伯温一到,他就问:“先生神机妙算,可知这碗中是何物?”刘伯温掐指一算回答:“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之见,这碗中乃是被您咬过一口的烧饼”朱元璋惊叹道:“没想到我朝之中竟有像爱卿这样博学的异人,真乃我大明之福啊!”随后君臣双方就着这个烧饼展开了谈话。
朱元璋问:“大明后世如何:朱家可长享否?”刘伯温答:“吾主万子万孙,何足问也?”朱元璋问:“自古万物有荣有枯,天下非一家之天下也。
”刘伯温答:“泄露天机,臣罪非轻也。
”朱元璋道:“朕今赐你无罪,但说无妨!”于是刘伯温摊开笔墨,写了三首诗,永载史册、预知未来的《烧饼歌》就此诞生。
《烧饼歌》之一燕子不日飞入京,永享山河乐太平。
豪杰更起文墨辈,英雄奉旨看还乡。
北方胡虏害生民,御驾亲征定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边日照边疆。
这首诗里包含了大明朝的三大未来历史:“燕子不日飞入京,永享山河乐太平”,燕子就是燕王,指的是朱棣要谋朝篡位,建立一个永乐王朝;为了驱除鞑虏,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却兵败被俘,大明差点亡国;尽管经历了“土木堡之变”,但最终大明还是胜利了,明英宗也回来了,大明王朝也重开了国运。
最会拍马屁的预言家刘伯温(图)

最会拍马屁的预言家刘伯温(图)如同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和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一样,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不少功勋的刘伯温,也是个在民间被神化了的人物。
民间传说刘伯温是诸葛亮转世,也是一个智慧之神,他具有超能力可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后来为朱元璋的做了一个“烧饼歌”,预测了大明王朝国运以及几百年后中华的世事浮沉,这个《烧饼歌》在后世被传的神乎其神,甚至引起了统治者的忌惮,被列为禁书,普通人谁要是敢私自藏匿是要杀头的。
刘伯温在《推背图》真的那么神奇么?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他的预言。
《推背图》中的前几句主要是预测明朝前期的一些史实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明朝前期最大的事情无过于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了。
明太祖朱元璋当政之后,对于异姓功臣并不信任,为了维护大明江山的稳固,在位期间曾多次分封诸子为藩王,以图成为掎角之势,来维持大明王朝不倒。
但是后来藩王们各拥重兵,坐镇一方,还不断的觊觎帝位。
朱元璋的孙子的朱允炆即位之后对于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
于是便与重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
刚开始削藩政策比较成功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
但是燕王朱棣并不甘心于束手就擒,于是他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清君侧,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发动了一场达四五年之久的叛乱。
战争胶着了四年后,朱棣率师南下。
连下泗州、扬州、镇江,直逼南京。
后来由于有人开门降燕,南京城陷,在南京城被攻下之后,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靖难之役”,后来朱棣又迁都北京。
谁也没有想到,朱棣将会夺得天下,京城将会北迁早在几十年前就在《推背图》中被刘伯温预言了。
烧饼歌对于靖难之役,刘伯温是这样预测的。
文章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面对朱元璋对于明朝气运的提问,刘基回答道“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朱元璋又问道:“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刘基回答道:“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
烧饼歌全文解读

烧饼歌全文解读
烧饼歌是一种预言歌,相传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做。
以下是烧饼歌全文解读:
1、朱元璋将烧饼用碗盖住后,命人宣其进殿。
刘伯温行君臣之礼后,朱元璋问到:“先生精通易理,猜猜这碗中是什么?”刘伯温掐指一算,答到:“有点像太阳,又有点像月亮,您咬下一口去,是个可以吃的”。
打开碗一看还真是。
2、朱元璋随即问大明江山以后会怎么样啊?刘伯温说:“天道循环,万岁爷您多子多孙,又何须问呢?”朱元璋说:“虽然自古朝代兴亡都有定数,但这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唯有才德兼备之人方可坐拥天下,说来听听没什么大不了的,多少简单扼要的说点”刘伯温说:“泄露了天机,臣是要犯死罪的,万岁爷您要宽恕臣的死罪,臣才敢冒死说上一说。
”虽然大明的太子是您的嫡子,是有才干之人,可还是要留心,以防如太阳西沉啊。
”
3、朱元璋说:“如今朕的都城防守异常严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刘伯温说:“臣看来虽然这都城的城墙坚固,防守没有疏漏,感觉没什么问题,只是恐怕有燕子会飞进来。
”烧饼歌预言了明朝之后几百年的历史,但由于其语言隐晦,许多人对其解释不同,因此存在多种解读。
【明朝历史】大明第一推手刘伯温最著名的惊世预言

【明朝历史】大明第一推手刘伯温最著名的惊世预言,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里,出现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出现了很多的圣人、贤人,虽然这些人数不胜数,但唯独一类人却并不常见,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种。
这类人,我们称之为神人。
何为神人?通晓天机,拥有像神一样本事的人。
这种本事就是:洞彻天机、经天纬地、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刘伯温的惊世预言中国历史上,有两本神乎其神的预言书,一本是唐代袁天罡、李淳风所著的《推背图》,而另一本,叫作《烧饼歌》,署名作者是刘伯温。
为什么要叫“烧饼歌”这么奇怪的名字呢?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368年的某一天,刚刚登基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在自己的皇宫里啃烧饼。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早就过上了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烧饼随便吃,想吃甜的吃甜的,想吃咸的吃咸的,日子要多美有多美。
正吃着,刘伯温来了。
在这位大明第一智者,帝国首席策士的面前啃烧饼,毕竟影响不好,于是,朱元璋把吃了一口的烧饼扣在碗下面藏起来。
召见刘伯温的过程中,朱元璋突然顽性大发,想起刘伯温种种神机妙算的往事,决定考一考他。
于是,朱元璋发问:“先生,你对阴阳术数非常精通,能不能猜出我这碗底下扣着什么?”又玩这种无聊的游戏。
刘伯温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却不敢违令,掐指一算,立刻吟出一句诗:“‘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陛下,我猜这是个烧饼。
”朱元璋听罢立刻一拍大腿,“准!”于是,他得寸进尺,“那先生能不能帮我算算后世的事情?”这回刘伯温不干了――这种天机泄露出来,先别管老天爷会不会震怒,朱元璋绝对首先发飙――只得随口敷衍道:“茫茫天数,陛下你注定万子万孙,有什么好问的?”其实刘伯温还是偷偷泄露了天机,明朝最后果然亡于万历皇帝的儿子朱常洛和孙子朱由校、朱由检之手,岂不正是“万子万孙”吗?朱元璋当然听不出这个玄机,坚持要问。
刘伯温没办法,只得把丑话说在前头:“泄漏天机,我的罪责实在不轻,陛下要是实在想听我算,请赦免我的死罪先!”朱元璋也不含糊,当下赐给刘伯温免死金牌:“你说吧,我罩着你。
烧饼歌的由来的故事

烧饼歌的由来的故事烧饼歌是刘伯温的一首甚为准确的预言。
为什么刘伯温会创作烧饼歌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烧饼歌的由来的故事吧!《烧饼歌》的由来明太祖朱元璋建政后,最关心的当然是自己可否永保江山。
他知道辅佐自己打下天下的刘伯温是深明数理的道中之人,便向刘伯温询问有关将来的事情。
朝代更替自有定数,天机更不可轻泄。
但是朱元璋毕竟是帝王,不好推托,于是刘伯温便作了一首似明非明的诗歌。
据称刘伯温面君之时正赶上太祖吃烧饼,所以称之为《烧饼歌》。
故事是这样的:明太祖一日呆在内殿,正在吃烧饼。
刚吃了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来见。
太祖用碗将烧饼盖住后,将刘基召進内殿。
礼毕,太祖问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刘基掐指算了算,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
”打开碗,果然如其所说。
太祖十分佩服,就继续问道:“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 ”刘基答道:“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历史的发展已经告诉我们,明朝的江山是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为止的,此后便是满清王朝的天下。
祟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缢而死,明王朝宣告灭亡。
而这个明思宗便是明神宗(朱羽钧)万历皇帝的孙子。
很明显,刘基回答朱元璋的问话,是一句双关语,表面上是一句恭维话,说明朝江山将会传至千秋万代,实际上是明确预言:明朝的江山将会传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为止。
这里可以看到刘基的智慧,既不冒犯天子,又回答了天子的问题,准确预言了未来。
太祖说道:“虽然是这样,但自古兴亡原有定数,况且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只有有德的人才能享用。
你但说无妨。
”刘基说:“泄漏天机,我的罪会很重。
请陛下恕臣不死之罪,我才敢冒奏。
”太祖随即赐给了刘基免死金牌。
这样刘基才对以后的几百年作了预言,包括“土木之变”,“宦官乱政”,“清军入关”,“汉人剃法”,“康乾盛世”,直至清末及以后的事,这就是著名的烧饼歌的内容。
介绍元末明初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道人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一首甚为准确的预言。
刘伯温临死之前还要咬一口烧饼其实背后隐藏一个800年的预言

刘伯温临死之前还要咬一口烧饼其实背后隐藏一个800年的预言要说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能说会算的神人,相信大家会说诸葛亮的,鬼谷子,姜太公的,当然东方朔、袁天罡等人也都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神算子。
当然,小编今天要聊的并不是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人,而是另一位神人,他就是刘伯温,相信大家都知道刘伯温的来历,他就是明朝的开国军师,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建立赫赫功勋。
刘伯温能发达,是由于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
他是被人引荐给朱元璋的,朱元璋见到刘伯温之后,觉得刘伯温仪表堂堂且言论不凡。
于是便重用了刘伯温。
而刘伯温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在其后与元朝的战争当中,刘伯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就当上了皇帝。
虽然说朱元璋爱民如子,但是看待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倒是不怎么样了。
而刘伯温在跟随朱元璋的这些年里,也深知他是什么样的人,于是自行放权。
到最后刘伯温缠绵病榻大限将至的时候,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那便是想吃烧饼。
说起来就令人奇怪了,为什么刘伯温临死之前还要吃烧饼呢?其实这是和一个八百多年的预言有关的。
大家都晓得刘伯温有一本预言书名字叫做《烧饼歌》,这本书写了明朝开始之后的八百年所要发生的大事件。
这也或许解释了刘伯温临死之前,为何要吃上一口烧饼,可能与其精准语言《烧饼歌》有关,同样充满着神奇,给后世以无限的猜测和遐想!对于《烧饼歌》的来源也是一个很好玩的小故事,有一日朱元璋咬了一口烧饼之后将其用碗扣住,再问刘伯温这碗里是什么东西。
刘伯温乃捏指一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打开一看,果然是被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烧饼。
这事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更为叹服!其后朱元璋要求刘伯温为明朝的江山卜卦象,问明朝能否能不断兴旺下去?刘伯温在求了朱元璋的免死金牌之后做了《烧饼歌》预言了之后八百年会发生的重大事件。
而朱元璋看了之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刘伯温终极享年六十五岁,其后被明武宗追封成了太师,也算是记得他为明朝所做的功绩。
《烧饼歌》的来历与出处

《烧饼歌》的来历与出处《烧饼歌》的来历与出处所谓的《烧饼歌》⼈⼈皆知,然其来历与出处,相信知者甚少!全⽂共计⼀千九百⼀⼗⼆字,乃四⼗余⾸隐语写成的“预⾔”歌谣。
相传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
他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个精通《奇门》、《六壬》、《易经》…的实⽤家。
不论在军事上还是管理上,他都能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甚⾄传说他还能准确推断500年的历史变化。
素有“前代军师诸葛亮,后代军师刘伯温”的称号。
朱元璋夺得了明朝江⼭后,开始恐怖滥杀⼤⾂,就连⾃⼰的⼼腹胡⼤海也不能放过。
最后欲杀刘伯温时,因出师⽆名,没法找到借⼝。
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条见不得⼈⼼的“屎桥”——“馊主意”。
⼀⽇,朱元璋叫内侍传军师刘伯温见驾,将⼀只烧饼咬了⼀⼝,⽤碗盖着让其猜。
如果猜错了,可以“欺君”之由定他死罪⽽诛之。
于是对刘基说:“先⽣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刘伯温运⽤《奇门》、《六壬》等知识掐指⼀算,毫⽆含糊地答⽈:“半似⽇兮半似⽉,曾被⾦龙咬⼀缺——⾷物也”。
明太祖见刘伯温算的很准,于是继续问:“朱家皇朝历时多久”?刘基⼀⼀托出。
当时朱元璋已睡着了,在说到明未亡国之君朱由检,煤⼭上吊之细节时,朱元璋才醒过来,继续追问下去。
于是,演算了清兵⼊关,直⾄慈禧亡国共500年的历史变迁状况,这就是后世流传的《烧饼歌》的来历。
可是,朱元璋听后,当即⽆法下⼿杀害刘伯温,于是明义上放了他,却暗传内侍⾂将城门封锁,欲寻夜机加害。
朱元璋为何要杀刘伯温?主要是因为朱元璋本⾝就嫉贤妒能,容不下⽐他强的⼈长期留在⾝边,再加上刘伯温“祸从⼝出”的那些计策,已并⾮安民之计,⽽是权谋之策。
现在江⼭已稳,唯恐他⽇会阴谋政变。
这更令朱元璋⼼存猜忌,不仅要防患于未然,更要除之⽽后快。
幸好刘基早已洞悉天机,有备⽆患——运⽤隐⾝术遁出城外,此后不知去向(但也有传⽂,说刘伯温最后还是被朱元璋⽤毒药害死了。
这不合事实,因为刘伯温是个道⼈,绝对不会中招,故不可轻信)。
刘伯温预言烧饼歌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
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开视果然。
帝即问以天下后世之事若何。
基曰:“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
何必问哉。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
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基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基谢恩毕。
基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帝曰:“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基曰:“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
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
”随作歌三首:“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残生命,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旧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灵明日月振边疆。
”帝曰:“此时天下若何?”基曰:“天下大乱矣。
”帝曰:“朕之天下,有谁乱者?”“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老拣金精尤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阉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帝曰:“八千女鬼乱朕天下者何?”基曰:“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救得蛟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难顺当。
”帝曰:“莫非父子争国乎?”基曰:“非也!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
至此天下未已。
”帝曰:“何谓未已?”基曰:“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公侯不复朝金阙,十八孩儿难上难。
”基又曰:“木下一了头,目上一刀一戊丁;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戊子已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
”帝曰:“偶遇饥荒,平常小丑!天下已乎?”基曰:喜见子孙耻见日,衰颓气运早升天;月缺两二吉在中,奸人机发去西东;黄河涉过开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
”帝曰:“莫非梅花山作乱乎?从今命人看守何如?”基曰:“非也!‘迁南迁北定太平,辅佐帝王有牛星;运至六百半,梦奇有字得心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烧饼歌明代开国谋臣刘基对时局发展惊人预言
导语:那是在二十年前,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
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那么刘基何许
那是在二十年前,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
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那么刘基何许人也?刘基,明代著名大臣,世称刘伯温,他是朱元璋的开国谋臣,据说还精通“象、数、理、占”等玄理,常能预测吉凶。
在朱元璋建立王朝的过程中,刘基曾为其积极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后来被封为诚意伯,很受皇帝的信赖。
这天,当他觐见朱元璋时,后者突然心血来潮,要试探一下他的本领。
据说,朱元璋将吃了一口的烧饼用碗盖住,然后在刘基进来时问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见刘基闭眼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
打开一看,果然是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烧饼。
朱元璋见状,对刘基更为叹服。
接着,他突然神情严肃地命刘基预卜朱家天下的气数如何:“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刘基赶紧回答说:“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王朝,为臣子的,若在这类问题的回答上稍有不慎,便随时可能掉脑袋,因此刘基赶紧极力奉承皇帝。
但是朱元璋并不以此为满足,因为他所关心的,并非仅仅是自己在世时的王朝命运,而是朱家的天下能否延续的问题。
怀着这种疑问,朱元璋对刘基说:“虽然,自古兴亡原有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强令其预测一下王朝以后的命运。
但因事关重大,刘基惊恐万分地跪下哀求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于是,朱元璋便赐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