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备高低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机动车超速自动检测系统方案

机动车超速自动检测系统2.1 概述2.1.1系统简述多年以来,超速行驶一直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车速快,司机对路面情况、前方车辆、行人等各种情况的反应时间短,同时由于车速快导致发生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长,轻者造成“追尾”,车辆受到损坏,重者导致人身伤亡,为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损失。
据统计,交通事故中约有10%是由于超速而引起的。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严肃治理违法超速行驶现象,使司机严格按道路限速规定要求行驶,减少由于超速引起的交通事故与违法现象。
为了保证车辆安全行驶,我公司研制开发了KB51系列电子警察系列产品,包括闯红灯、超速、逆行、变线、不按车道行驶等多个类型。
2.1.2设计依据1)GB1002-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2)GB2099.1-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3)GB4785-84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4)5)GB50198-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6)7)GB6593-86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8)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9)GB11463-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10)GB/T11798-89机动车安全检测设备11)GA36-92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12)GA308-2001《安防系统工程验收规范》13)GA297-2001机动车测速仪通用技术条件14)JC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15)JT/T367-1997公路照明技术条件16)《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988年3月9日国务院发布)2.2 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2.2.1系统总体架构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如下:指指指指图2-1 系统安装示意图本方案设计的电子监测系统在结构上主要分成室外违章信息采集终端控制器)、中心管理系统(车辆违章信息管理系统)和二者之间信息的桥梁—数据通讯(可选)三部分构成。
治超检测站系统设计方案

行业应用与交流
n d u s t d a l Ap p l i c a t i on s an d CO mmun i c a t i On s
治超检测站系统设计方案
邢 娜 - 一 。 赵寒 涛 L , 徐秋茹 L
X I NG Na , 一 . ZHAO Ha n . t a o , 一 . XU Qi u . r u ,
(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u t o ma t i o n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 Ha r b i n 1 5 0 0 9 0 C h i n a ; 2 . I n s t i t u t e o f Ad v a n c e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 H a r b i n 1 5 0 0 2 0 C h i n a )
及其管 理系统软件 自动化 ; 检 测结果 自动人 库 , 信息 显
示 、光 电、声 音提示 ; 手持终端实 现现场检查 信息远 程
传递 ; 中心站集 中管理 。
2 . 1 远 程 监控 平 台
路上 出现超 高超重行 驶的车辆 越来越 多 , 对 生产安 全和
经济发展造成 了严 重的影响 , 超 限超载治理 已刻不容 缓。
( I . 黑龙江省科学 院 自动化研究 所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9 0 ;
2 . 黑龙江省科学 院高技术研究 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2 0 )
超速车辆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超速车辆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作者:陈连山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09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增,即便全国公路长度也在迅猛增加,但交通拥堵仍是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机动车不断增加所引起的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ce Traffic System,简称ITS)的研究被提上日程。
ITS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它能从根本上解决日渐增多的车辆所带来的一系列交通问题。
它是在道路交通管理中集成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世界各国对此非常重视,因此ITS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关键词:超速车辆 ITS 虚拟线圈自动检测系统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166-01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实现基于虚拟线圈的超速车辆自动检测系统,包括视频背景的重建、虚拟线圈的设置、车辆牌照的定位和识别等模块。
系统的设计重点是对视频背景的建立和车辆牌照的定位和识别的算法设计。
1、系统方案设计系统方案设计主要是在系统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超速车辆自动检测系统总体框架进行合理设计。
1.1 系统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1)系统允许操作人员在客户端对检测地点和检测最高速和最低速进行设置。
2)允许操作人员对地点进行编号,对超速50%以上和50%以下所对应的超速违章代码进行设置,用以构成取证图片的文件名字。
3)系统对大型车辆和小型车辆分别使用不同的限速进行设置。
4)系统每检测到一辆超速车辆,发出声音报警提示。
5)可以对已经检测到的车辆进行浏览、放大、删除操作。
6)每天检测到的图片放入以年月日命名的文件夹中。
7)允许用户在界面中画出虚拟的检测线条或线圈。
8)将多台设备通过网络互联起来,并且可通过总控模块进行检测,并提供给手机用户通过3G网络进行实时的查阅。
(2)性能需求:超速检测系统不但对实时性(实时性指系统能够快速的对图像进行获取和处理,尤其是在建立背景时)与鲁棒性(在实时系统中鲁棒性尤为重要)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相对于其它软件,对可靠性(系统需24小时不间断运行)和准确性(系统应能够保证所检测的目标确属超速违章行为的车辆,而不是由于系统的准确率不够而导致的检测结果)方面也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交通设备高低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交通设备高低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本方案是我公司结合多年来动态称重设备设计制造以及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实际运用经验,综合公路管理部门对超限运输管理的具体需求,进行开发设计的。
系统可在不干扰道路正常通行秩序的前提条件下,对在车道中正常行驶的车辆进行无限制预检测,并提示超载车辆以及管理人员引导超限嫌疑车辆进入低速精确称量区域,进行精确复核,对于确实超限车辆,可进行进一步的执法处理。
同时,超限检测站也可以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统计基础数据,为交通情况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超限检测站主要包括高速预检子系统、低速高精度检测子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和执法管理系统等组成,并进行联网扩展,实现区域内的站点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1. 高速预检子系统:包括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可变情报板和引导信息屏系统。
主要完成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无干扰检测,并对超限嫌疑车辆进行提示,引导车辆进入低速高精度检测区域,进行下一步处理。
2. 低速复检子系统:包括低速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和重量及报警信息显示。
该子系统主要完成对超限嫌疑车辆的复核,精确分辨出超限情况,为进一步处理提供数据依据。
3. 图像监控系统:包括对高速检测区域、低速精确检测区域、超限检测站出入口、卸货区域、仓储区域、执法大厅以及整个站区全景进行视频监控,并使用硬盘录像机录像,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可靠的实时信息和证据。
4. 执法管理系统:执法管理系统是结合对于超限车辆处理相关程序,进行相关文件的处理和打印,和称重检测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为执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5. 系统流程图6.系统的设计特点:6.1.系统核心部分采用进口设备,其他部分采用成熟可靠设备,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
6.2.系统全部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维护和扩展。
6.3.系统数据完整有效,并实现全面共享,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最大程度的杜绝各种漏洞。
6.4.系统高速部分使用弯板式传感器,施工量小,安装方式灵活,仅在路面安装,不破坏路基;6.5.系统软件成熟,可靠性高,系统可扩展远程功能,实现区域性管理。
不停车长宽高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方案综述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是浙江润鑫公司根据多年来在高速公路、国道及源头治超的经验,并综合公路管理部门对超限运输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开发设计的。
系统主要由双台面动态轴重计量系统,汽车长宽高外廓尺寸测量系统,车牌自动抓拍系统,信息提示系统及超限控制软件组成。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主要特点如下:全自动检测,实时信息提示,减轻路面治超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执法效率。
系统具有稳定性强,数据准确度高,及防作弊功能。
不停车检测,提高了公路的通行率。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的检测流程:1.车辆进入系统检测区域,首先触发车辆检测器(地感线圈),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开始启动,抓拍车牌信息。
2.当车辆触发光幕后,计重系统启动,识别车辆轴重和轴数。
3.触发光幕的同时开始启动车辆长宽高外廓测量系统,对车辆进行雷达扫描。
4.当光幕分离后,车辆脱离计重系统,计重控制卡根据轴数,轴重和轴型计算出整车重量。
5.光幕分离的同时,车辆长宽高测量仪的雷达停止扫描,根据扫描数据计算出最终的车辆长宽高。
6.计重信息和车辆长宽高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7.上位机超限检测软件汇总和收集所有信息(包括车牌,轴数,轴重,整车重量,车长,车宽和车高等),存入数据库。
8.在LED情报板上显示车辆信息,包括车牌,轴数,总重,超重率,车长,车宽和车高。
显示绿色表正常,红色表超限。
9.语音提示车辆是否超限。
(不停车超限检测整体实例图)一.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组成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主要由双台面动态轴重计量系统,汽车长宽高外廓尺寸测量系统,车牌自动抓拍系统,信息提示系统及超限控制软件组成。
3.1双台面动态轴重计量系统由承重检测台,红外车辆分离器,车辆检测器(地感线圈),数据采集系统,通讯传输系统及供电系统等组成。
➢双台面动态轴重计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承重检测台由双台面组成,负责车辆的称重工作,获取车辆的轴数,轴重及整车的重量。
红外车辆分离器安装在第一块称台中轴两侧,用于车辆分离,或车辆的收尾工作。
超限检测站点站内检测系统设计课程报告

超限检测站点站内检测系统设计课程报告一、引言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超限车辆的出现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超限检测站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了加强对超限车辆的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建立的一种检测设施。
传统的超限检测站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对超限车辆的监测,存在效率低、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站内检测的超限检测系统。
二、系统设计本系统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分别是车辆信息采集模块、站内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
1.车辆信息采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采集车辆的相关信息,包括车牌号、车型、车辆尺寸等。
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图像识别,识别出车辆的车牌号码,并通过传感器测量车辆的尺寸。
车辆信息将通过网络传输到站内检测模块进行分析和处理。
2.站内检测模块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通过对车辆尺寸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车辆是否超限。
可以采用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对车辆的尺寸进行测量和分析。
在该模块中可以设置超限阈值,当检测到车辆尺寸超过阈值时,会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3.报警模块当站内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超限时,将通过声音或图像等方式进行报警,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交通监管部门。
报警模块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交通监管部门的服务器,实时上传超限车辆的信息,以便监管部门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系统优势1.提高检测效率:相比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本系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获取车辆信息和尺寸数据,大大提高了超限车辆的检测效率。
2.节约人力资源:本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能够有效节约人力成本。
3.提升交通管理水平:通过实时上传超限车辆信息,交通监管部门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交通管理的水平,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四、总结本系统基于站内检测的超限检测方法,通过车辆信息采集、站内检测和报警模块的协同工作,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超限车辆,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希望本系统的设计能够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并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车辆超限指的是超过法定载重、尺寸或限制速度等法规要求的情况,也是目前建设的道路运输行业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合理的超限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公路安全运输的水平,节约能源,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为了有效管理车辆超限事故,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本文将介绍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包括系统需求、开发流程和技术实现等方面。
系统需求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基本需求。
1.系统能够实现超限车辆的实时监控,监控范围包括超限车辆的行驶路线、速度、载重、车型等信息。
当系统检测到超限车辆时,能够进行实时警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置。
2.系统能够实现超限车辆信息的录入及查看,包括超限车辆的基本信息、行驶轨迹、超限情况等。
超限车辆信息应该能够关联到驾驶员和车辆的相关信息。
3.系统能够实现对超限车辆的追踪定位,对于已经发生超限事故的车辆能够及时进行事故处理。
4.系统需要提供统计分析功能,对车辆超限行为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报表,为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开发流程1.需求分析阶段,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功能设计,明确系统必须实现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和界面设计等。
2.系统架构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前端展示层、后端数据处理层和中间件服务层,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部署和管理。
3.系统功能开发,包括数据模型设计、前端页面设计和后台逻辑实现。
4.系统测试阶段,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系统性能测试。
5.系统上线和发布,完成系统的部署和运行环境配置,实现系统的正式上线运行。
技术实现1.前端技术: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前端页面展示,同时使用Vue、React等框架实现前端页面的快速开发和实现网页动态交互。
2.中间件技术:采用Nginx、Tomcat等中间件服务实现系统在分布式环境下的调用和管理。
3.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语言实现数据模型设计和后台逻辑开发,使用Spring、Mybatis等框架实现后端业务的管理和数据库操作。
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5)当车辆出现超限超载的情况时,通行信号灯出现车辆调转标志,同时黄色闪光报警器进行闪烁,当治超人员对车辆进行处理后手动予以解除。
报警器发出的闪光应使检测站范围内的人员可以发现。
(6)根据超限检测数据形成相关的报表。
3、设备配置主要设备配置如下:在本项目中,为了充分发挥入口超限机电系统的设计功能,所有设备的选型应适应路段的环境条件。
(1)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采用北京中山低速/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①低速/动态称重平台:a)速度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前提下):车速在l~30km/h时,最大±5km/hb)轴间距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前提下):两轴:±0.30mc)工作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d)设备防护等级:控制设备IP67 称重传感器IP67②传感器:a)额定载荷(每轴):30吨b)过载能力(每轴):150%c)测量范围(每轴):0.5~30吨d)速度范围:0~40km/h(测量) 0~120km/h(允许通过速度)e)使用寿命:大于10年f)工作温度:-30℃~+80℃g)相对湿度:0~99%h)连续浸水时间:≥300小时i)防护等级:IP68③红外线车辆分离器:a)在良好天气时,要求分离判断正确率99.5%以上b)在恶劣天气时,要求分离判断正确率98%以上c)要求红栅红外发射管距路面的最高高度:400mm~1600mmd)在此范围内,最小分辨物的尺寸不小于30mme)两车可分离的最小间距应该不大于200mmf)当光栅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发出故障信息g)防护等级:IP65h)工作温度-30℃+80℃i)相对湿度0-95%j)使用寿命:8年以上④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a)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发生故障时对车辆进行分离和辅助收尾,判断精度≥99.9%b)尺寸要求:1.5m,3.0m (超宽车道1.5m,3.6 m)c)当线圈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发出故障消息d)工作温度-30℃~+80℃e)相对湿度0~95%⑤称重控制器a)速度测量精度:车速在l~30km/h时,最大±5km/hb)轴间距测量精度:两轴:±0.30mc)工作环境: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d)控制设备:IP65e)必须具有调试、检测用数字仪表显示面板,在面板上可以显示车辆总重和车速f)含称重系统软件(2)治超计算机子系统①超限检测计算机a.超限检测计算机采用工业级计算机,采用模块化插板结构,器件连接可靠,安装、维修方便;选用主机采用研祥IPC6806W,主板为研祥FSC-1713VNA一CPU:P4 2.8GHz;;一金士顿ECC 256MB;一内置显卡32M显存;—电源:标准配置电源;一希捷80G硬盘,IDE接口;一10/100M自适应网卡;一6个ISA扩展插槽,1个CPU板插槽;一研祥PLC-725控制外围设备的I/0卡;,一MOXA C168H驱动外围设备的串口卡;一图像捕捉卡采用大恒CG300;一2个USB接口,1个RJ45接口;,一字符叠加器;一正压、带有空气过滤器的双风扇,减少更换过滤器的次数;一良好的散热、通风冷却模块,抗震防尘结构;一加固型工业机箱,具有抗腐蚀、抗冲击、耐磨损的特性,环境保护能力达到IP53;b.显示器采用17〞飞利浦液晶显示器;—环境温度:-20℃~50℃,分辨率:1024×768,像素间距:0.28;—相对湿度:5~95%非冷凝;—MTBF:15,000小时;MTTR:0.5小时;—振动:10~55Hz;冲击:50g,1lms;—终端的亮度和对比度可调、方便,满足收费系统工作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设备高低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本方案是我公司结合多年来动态称重设备设计制造以及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实际运用经验,综合公路管理部门对超限运输管理的具体需求,进行开发设计的。
系统可在不干扰道路正常通行秩序的前提条件下,对在车道中正常行驶的车辆进行无限制预检测,并提示超载车辆以及管理人员引导超限嫌疑车辆进入低速精确称量区域,进行精确复核,对于确实超限车辆,可进行进一步的执法处理。
同时,超限检测站也可以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统计基础数据,为交通情况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超限检测站主要包括高速预检子系统、低速高精度检测子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和执法管理系统等组成,并进行联网扩展,实现区域内的站点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1. 高速预检子系统:包括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可变情报板和引导信息屏系统。
主要完成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无干扰检测,并对超限嫌疑车辆进行提示,引导车辆进入低速高精度检测区域,进行下一步处理。
2. 低速复检子系统:包括低速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和重量及报警信息显示。
该子系统主要完成对超限嫌疑车辆的复核,精确分辨出超限情况,为进一步处理提供数据依据。
3. 图像监控系统:包括对高速检测区域、低速精确检测区域、超限检测站出入口、卸货区域、仓储区域、执法大厅以及整个站区全景进行视频监控,并使用硬盘录像机录像,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可靠的实时信息和证据。
4. 执法管理系统:执法管理系统是结合对于超限车辆处理相关程序,进行相关文件的处理和打印,和称重检测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为执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5. 系统流程图6.系统的设计特点:6.1.系统核心部分采用进口设备,其他部分采用成熟可靠设备,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
6.2.系统全部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维护和扩展。
6.3.系统数据完整有效,并实现全面共享,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最大程度的杜绝各种漏洞。
6.4.系统高速部分使用弯板式传感器,施工量小,安装方式灵活,仅在路面安装,不破坏路基;6.5.系统软件成熟,可靠性高,系统可扩展远程功能,实现区域性管理。
超限检测站的布设方案根据各个检测的特点有着不同的设计,但是设计基本原则必须保证,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布设方案:●在距离超限站约1000处设置高速动态称重设备(根据道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情况),对行驶的车辆进行检测。
此处的设置需要考虑路面条件,不要选择在有弯角和坡度较大的地方,同时也不要选择路面有破损的区域。
●在高速动态传感器后方25米处设置车牌识别系统及监控摄像机,并在高速传感器的上方安装补光设备,确保车牌识别的可靠性。
车牌识别设备、补光设备及监控摄像机均安装在监控杆上,净空高度不得小于6米。
●在高速动态称重设备后方400~500m处设置可变情报板系统(根据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情况),情报板安装在F型标志架上。
同时在F型标志架上安装监控摄像机,对高速预检区域进行全景监控。
●在超限检测站入口处,设置引导信息屏,为入口处的引导人员提供超限嫌疑车辆的信息,确保超限嫌疑车辆进入精确称量区域。
●超限站低速精确称量区域设置检测室和低速精确称量设备,在精确称量称台的后方5米处设置车牌识别系统(或抓拍系统),在22米处设置费额显示屏,显示称量车辆数据。
同时在检测室外安装低速检测区域监控摄像机,对被检测车辆全程监控。
●在低速精确称量区域后,设置超限站处理区入口和驶离车道,对于确认超限车辆,引导进入处理区,对于不超限车辆允许驶离超限检测站。
●在超限检测站区内设置执法大厅、监控中心、卸货场地和仓储区域。
各个子系统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全部数据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各个子系统根据权限不同,可以进行数据的共享,大大提高效率。
通过扩展远程网络,超限检测站系统可连入管理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实时了解各个站点的情况,统一调度,实现管理智能化。
二、系统组成:1. 高速预检系统高速预检系统包括4个部分:高速动态称重设备、车牌识别设备、可变情报板设备和引导信息屏。
高速动态称重设备设置在检测站前约1000米处,在其后方25米处设置简易门架,安装车牌识别设备,同时在高速检测传感器位置上设置补光灯门架,安装补光灯。
可变情报板设置在高速称重设备后方400~500米处,在高速称重设备检测出车辆重量信息,并通过高速管理计算机进行超限判断后,如果超限,结合车牌识别设备获取的车牌信息,发布到可变情报板上,提醒嫌疑车辆进入站区处理。
同时高速预检管理计算机将超限嫌疑车辆数据发送到引导信息屏上,为引导人员提供引导信息。
最后,检测数据、车牌信息以及车辆照片通过网络存储至服务器中,为下一步执法提供依据。
2. 低速复检系统低速高精度检测系统包括3个部分:低速高精度动态称重设备、车牌识别(或抓拍)设备和重量报警显示屏。
引导人员根据引导信息屏上信息,引导超限嫌疑车辆进入低速高精度检测区域,车辆缓慢匀速通过检测称台,低速动态高精度检测设备控制器进行检测并得出重量数据。
低速管理计算机通过称重控制器获取重量信息,同时控制车牌识别系统(或抓拍系统)获取车辆信息,并在重量报警显示屏上显示车辆信息。
车辆引导人员根据报警显示屏上信息,引导车辆进入站区处理,或者驶离检测区,回到道路上。
3. 图像监控系统图像监控系统主要是对超限站各个区域进行监控,确保各个区域的安全有序,并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保存。
整个监控系统主要包括:高速检测点监控、低速检测点监控、超限站入口监控、卸货区域监控、仓储区域监控、超限站出口监控、执法大厅监控、超限站全景监控和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设置电视墙、视频矩阵和硬盘录像机。
电视墙对应各个监控点信息,方便监控人员进行监控,电视墙中间大屏幕监视器主要是为了对重点地点监控,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矩阵的键盘进行切换,将重点区域的信号切换到主屏上。
监控人员也可以通过键盘控制各个监控点的摄像机,进行拉近、放大、旋转等操作,实现对全部区域监控。
4. 执法管理系统执法管理系统主要是处理超限车辆的相关文档,通过和数据服务器相连接,可以自动获取处理车辆的全部检测信息,自动生成处理文档,实现办公自动化。
整个系统还设置了站长接口,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接口,连入整个系统,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获取分析报表。
5. 通讯网络系统通讯网络系统是整个系统的传输中心,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传输。
整个通讯系统分为光缆通讯部分、信号通讯部分和网络部分。
由于高速预检点距离监控中心的距离比较远,因此这部分的通讯采用光缆方式,使用了光电收发器进行网络信号的传输,光端机进行视频及数据信号的传输。
其余部分根据现场距离的情况分别使用电缆传输和光缆传输。
6. 计算机系统超限站的计算机系统将各个子系统连成一体,实现数据的共享。
整个系统主要包括:高速预检管理计算机、低速检测计算机、执法计算机、硬盘录像机、站长管理计算机和数据服务器。
数据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采用镜像备份的方式保存数据。
各个部分都将数据存入数据服务器,并从中获取需要的数据。
三、高速动态称重设备说明DH-40G高速动态称重系统是专门设计用于高速公路或者普通公路上不限速动态称重的系统。
主要由中心控制器、弯板式传感器、线圈传感器及相关附件组成。
可以完成对通过车辆的重量、速度、车型等数据的检测。
广泛用于超限预检、车流量统计、超限调查等应用领域。
高速称重系统(以两车道为例)由4块L15E弯板式称重传感器、4个线圈传感器和1个中心控制器构成。
该系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应用目前国内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不仅保证了高精度,且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特殊全防水设计保证野外使用可靠;●特殊的结构设计,保证在恶劣环境下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多处理器的高效结构,使系统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处理功能,能同时完成车辆检测器和动态称重仪的功能,并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可最大限度应用用户投资资源;●完善的防高压及雷电保护机制,确保每一个进入系统的电气接线均有保护,确保系统可靠。
弯板式称重传感器长度为1800mm,每个车道放置两块弯板,采取并排布置方式。
在弯板前后各安装一个1000×2000mm的线圈传感器,用作车辆检测器,同时为称重系统提供开始和结束信号,为了避免相邻线圈之间的相互干扰,线圈处理器上可以对线圈的频率和灵敏度进行调节。
中心控制器安装在路侧,对弯板式称重传感器和线圈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并将处理结果传送到管理计算机,如果车辆总重或轴重超限,则通过管理计算机向声光报警器及可变情报板发出控制信号,启动报警。
高速称重系统配套软件包对高速称重系统各种数据进行接收并对车辆信息进行管理。
该系统具备了车辆的动态信息处理、超重车辆图像抓拍、数据统计管理等多项功能。
并可根据用户要求对软件功能进行扩展。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系统精度:●速度检测精度:车速在5~50km/h时: ±3km/h车速在>50km/h时: ±3%(2σ)检测速度是指被检测车辆通过弯板的平均速度值●轴间间距: ±0.15m(标准偏差)●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标准载重:30t●过载能力:150%3.1.弯板传感器L16L16型弯板式称重传感器是一种大型整体式传感器,在动态车辆称重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其特点如下:●采用特殊的合金材料,解决了非周期性交变应力产生的疲劳损伤问题,使用寿命> 10年;●速度范围宽,最大允许通过速度为200km/h;解决了车辆高速通过对设备冲击造成的损坏;●行车方向的宽度为612mm,可完整纪录车轮通过时的重量信号曲线,是真实的检测,不同于条状传感器使用的间接检测方式,不仅确保100%称量置信度,不会出现丢轴和多轴现象,并且可检测到车轮动态、静态以及加速、减速等指标,从而为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准确测量提供了有利保证;●为整体式称重传感器,称重台无机械结构,避免了车辆通过时的冲击对机械结构的损坏,免维护,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日常检修、维护、保养工作;●表面经专用保护层技术处理,防水、防尘(可连续浸水300小时以上)。
3.2.中心控制器中心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控制装置,负责处理弯板式称重传感器和线圈传感器送来的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得出车辆的载荷信息。
●采用19″欧洲总线结构设计,含有电源板、CPU处理板、线圈处理板、称重处理板、I/O处理板,并对全部信号配置防电涌、防雷和防电磁辐射的装置。
●采用64位多CPU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信息处理量大、性能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
●称重传感器信号处理板自带CPU,在系统繁忙时保证了采样和信号处理的速度,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称重精度。
●有一个用于系统参数设定的串行接口,可以用便携式计算机或手持终端进行参数设定、数据下载和即时数据显示,并可根据要求提供各种通讯方式和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