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高中基本不等式基础知识点

高中基本不等式基础知识点
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不等式是一种数学表达式,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它由两个数和一个不等号组成,如:a>b,表示a大于b。
2. 不等式的性质:
(1)交换律:如果a>b,则b<a;
(2)结合律:如果a>b,c>d,则a+c>b+d;
(3)分配律:如果a>b,c>0,则ac>bc;
(4)反转律:如果a>b,则1/a<1/b。
3. 不等式的解法:
(1)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法:将不等式中的等号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然后比较结果,即可得出解。
(2)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法:将不等式中的等号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然后求出不等式的两个根,再比较结果,即可得出解。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对称性:a>b b<a; ②传递性:a>b,b>c a>c; ③可加性:a>b a+c>b+c; ④加法法则:a>b,c>d a+c>b+d; ⑤可乘性:a>b,c>0 ac>bc; a>b,c<0 ac<bc; ⑥乘法法则:a>b>0,c>d>0 ac>bd;⑦倒数法则:a>b,ab>0 ; ⑧乘方法则:a>b>0 an>bn;⑨开方法则:a>b>0 ;⑩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a|-|b|≤|a+b|≤|a|+|b| 2.基本不等式(以下√表示根号,^表示指数)如果a 、b 都为实数,那么a 平方+b 平方≥2ab,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证明如下: ∵(a-b)^2≥0 ∴a^2+b^2-2ab≥0 ∴a^2+b^2≥2ab如果a 、b 、c 都是正数,那么a+b+c≥3*3√abc,当且仅当a=b=c 时等号成立 如果a 、b 都是正数,那么(a+b )/2 ≥√ab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这个不等式也可理解为两个正数的算数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和定积最大:当a+b=S 时,ab≤S^2/4(a=b 取等) 积定和最小:当ab=P 是,a+b≥2√P(a=b 取等)ba 11<⇒nn b a >⇒均值不等式:如果a,b 都为正数,那么√(( a 平方+b 平方)/2)≥(a+b )/2 ≥√ab≥2/(1/a+1/b)(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 其中√(( a 平方+b 平方)/2)叫正数a,b 的平方平均数也叫正数a,b 的加权平均数;(a+b )/2叫正数a,b 的算数平均数;√ab 正数a,b 的几何平均数;2/(1/a+1/b)叫正数a,b 的调和平均数。
数学必修一不等式知识点

数学必修一不等式知识点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对称性。
- 如果a > b,那么b < a;如果a < b,那么b > a。
2. 传递性。
- 如果a > b,b > c,那么a > c。
3. 加法法则。
- 如果a > b,那么a + c>b + c。
- 推论:如果a > b,c > d,那么a + c>b + d。
4. 乘法法则。
- 如果a > b,c>0,那么ac > bc;如果a > b,c < 0,那么ac < bc。
- 推论:如果a > b>0,c > d>0,那么ac > bd。
- 乘方法则:如果a > b>0,那么a^n>b^n(n∈ N,n≥slant1)。
- 开方法则:如果a > b>0,那么sqrt[n]{a}>sqrt[n]{b}(n∈ N,n≥slant2)。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
- ax^2+bx + c>0(a≠0)或ax^2+bx + c < 0(a≠0)。
2. 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以ax^2+bx + c>0(a>0)为例)- 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的根(判别式Δ=b^2-4ac)。
- 当Δ>0时,方程ax^2+bx + c = 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x_1,x_2(x_1,不等式的解集为{xx < x_1或x>x_2}。
- 当Δ = 0时,方程ax^2+bx + c = 0有两个相同的实根x_0,不等式的解集为{xx≠ x_0}。
- 当Δ<0时,方程ax^2+bx + c = 0无实根,不等式ax^2+bx + c>0的解集为R。
- 对于ax^2+bx + c < 0(a>0)的情况,当Δ>0时,解集为{xx_1;当Δ = 0时,解集为varnothing;当Δ<0时,解集为varnothing。
高考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解

高考数学知识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解不等式的调查在高考中从未消逝,以下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解,请参考。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定义:a-bb,a-b=0a=b,a-b0a
①其实质是运用实数运算来定义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它是本章的基础,也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
②可以结合函数单调性的证明这个熟习的知识背景,来看法作差法比大小的实际基础是不等式的性质。
作差后,为判别差的符号,需求分解因式,以便运用实数运算的符号法那么。
2.不等式的性质:
①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局部。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
(1)abb
(2)acac(传递性)
(3)ab+c(cR)
(4)c0时,abc
c0时,abac
运算性质有:
(1)ada+cb+d。
(2)a0,c0acbd。
(3)a0anbn(nN,n1)。
(4)a0N,n1)。
应留意,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和即推出关系和等价关系。
普通地,证明不等式就是从条件动身实施一系列的推出变换。
解不等式就是实施一系列的等价变换。
因此,要正确了解和运用不等式性质。
②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调查,主要有以下三类效果:
(1)依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判别不等式能否成立。
(2)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的性质,函数性质,判别实数值的大小。
(3)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判别不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沛或必要关系。
以上为大家分享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解希望大家可以熟练运用。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摘要: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1.不等式的定义2.不等式的符号表示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称性2.传递性3.可加性4.乘法原则三、常见不等式的解法1.作差比较法2.作商比较法3.韦达定理四、实际应用1.生活中的应用2.数学中的应用正文: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用于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不等式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一个比较式,用符号">"或"<"来表示大小关系。
例如,x > y表示x大于y,x < y表示x小于y。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有许多基本性质,这里我们介绍四个常见的性质。
1.对称性:如果x > y,则y < x。
这就是说,不等式两边同时改变符号,不等式的方向不会改变。
2.传递性:如果x > y,且y > z,则x > z。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而另一个数又大于第三个数,那么第一个数一定大于第三个数。
3.可加性:如果x > y,且a > 0,则x + a > y + a。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而加上的一个正数,那么第一个数一定大于第二个数。
4.乘法原则:如果x > y,且m > 0,则x * m > y * m。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而乘上的一个正数,那么第一个数一定大于第二个数。
三、常见不等式的解法有许多方法可以解不等式,这里我们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
1.作差比较法:如果x > y,则x - y > 0。
我们可以通过作差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作商比较法:如果x > y,则x / y > 1。
我们可以通过作商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韦达定理:如果x > y,则(x + y) / 2 > (x - y) / 2。
我们可以通过韦达定理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有以下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b等价于b<a。
②传递性:a>b。
b>c则a>c。
③可加性:a>b等价于a+c>b+c,其中c为任意实数。
同向可加性:a>b,c>d,则a+c>b+d。
异向可减性:a>b,cb-d。
④可积性:a>b,c>0则ac>bc,a>b,c<0则ac<bc。
⑤同向正数可乘性:a>b>0,c>d>0则ac>bd。
异向正数可除性:a>b>0,0bc。
a>b>0,则a^n>b^n,其中n为正整数且n>1.⑦开方法则:a>b>0,则√a>√b。
⑧倒数法则:a>b>0,则1/a<1/b。
2、几个重要不等式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不等式:a/b+b/a>=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b+c/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2+b^2+c^2>=ab+bc+ca,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b+c>=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b+b/c+c/a>=3,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b|<=|a-c|+|c-b|,对任意实数a,b,c成立。
3、几个著名不等式以下是几个著名的不等式:a-b|<=√(a^2+b^2),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2+b^2),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2+1)√(b^2+1),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2-ab+b^2),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b,对任意正实数a,b成立。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点1.不等式性质比较大小方法:(1)作差比较法(2)作商比较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 > bb > a②传递性: a > b, b > ca > c③可加性: a > b a + c > b + c④可积性: a > b, c > 0ac > bc;a > b, c < 0ac < bc;⑤加法法则: a > b, c > d a + c > b + d⑥乘法法则:a > b > 0, c > d > 0 ac > bd⑦乘方法则:a > b > 0, an > bn (n∈N)⑧开方法则:a > b > 0,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1)如果a、b∈R,那么a2 + b2 ≥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2)如果a、b∈R+,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推广:如果为实数,则重要结论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大值S2/4。
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比较法:比较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当不等式的两边的差能分解因式或能配成平方和的形式,则选择作差比较法;当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正数且它们的商能与1比较大小,则选择作商比较法;碰到绝对值或根式,我们还可以考虑作平方差。
综合法:以已知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为基础,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待证明的不等式。
平均不等式常用于综合法的标度。
分析方法:不等式两边的关系不够清晰。
通过寻找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对待证明的不等式进行逐步转化,直到找到一个容易证明或已知成立的结论。
4.不等式的解法(1)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同解不等式:如果两个不等式有相同的解集,那么这两个不等式称为同解不等式。
同解变形:当一个不等式转化为另一个不等式时,如果这两个不等式是同解不等式,那么这种变形称为同解变形。
关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关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不等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数学的各个领域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高考数学中,不等式也是一个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总结:1.不等关系性质不等关系具有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即对任意实数a,b,有:自反性:a≥a,a≤a对称性:如果a≥b,则b≤a;如果a≤b,则b≥a传递性:如果a≥b,b≥c,则a≥c;如果a≤b,b≤c,则a≤c2.加减性质对于不等式a<b和任意实数c,有:a+c<b+ca-c<b-c3.乘除性质(1)正数乘除:对于不等式a<b,如果c是正数,则有:正数乘性:ac < bc正数除性:如果c是正数且c≠0,则有:a/c<b/c(2)负数乘除:对于不等式a<b,如果c是负数,则有:负数乘性:ac > bc负数除性:如果c是负数且c≠0,则有:a/c>b/c(3)双边不等式乘除:对于不等式a<b和任意非零实数c,有:a/c<b/c(当c>0时)a/c>b/c(当c<0时)4.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将不等式简化为更为简单形式的不等式。
(1)三角形不等式:对于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a+b>ca+c>bb+c>a(2) 平均值不等式:对于任意n个非负实数a1,a2,...,an,有:平均值不等式:(a1+a2+...+an)/n ≥ √(a1a2...an)5.同向不等式同向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与等式类似。
对于同向不等式,如果对不等号两边同时乘除以同一个正数,或者对不等号两边同时乘除以同一个负数,则不等号方向不变。
例如,对于不等式2x+1<3x-2,可以同时减去2x,得到1<-2x-2,再同时减去1,得到0<-2x-3,再同时乘以(-1/2),得到0>(2x+3)/2,最后反转不等号得到(2x+3)/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1 .不等式的定义:a-b>0 a>b, a-b=O a=b, a-b<O L> a<b。
①其实质是运用实数运算来定义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它是本章的基础,也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
②可以结合函数单调性的证明这个熟悉的知识背景,来认识作差法比大小的理论基础是不等式的性质。
作差后,为判断差的符号,需要分解因式,以便使用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如证明y=x3为单增函数,
3 3 2 2 2
设x1, X2《(-m,+ m), X<X2, f(x i)_f(X 2)=X1 _X2 =(X1_X2)(X1 +X1X2+X2 )=(X1_X2)[(X l+ -)
3
+ X22]
5 3
再由(X什- )2+ X22>0, X1-X2<0,可得 f(X l)<f(X2), ••• f(X)为单增。
2.不等式的性质:
①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部分。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
(1)a>b三b<a (对称性)
(2)a>b, b>c 二a>c (传递性)
⑶ a>b = a+c>b+c (c € R)
(4) c>0 时,a>b A,ac>bc
c<0 时,a>b ac<bc。
运算性质有:
(1) a>b, c>d —a+c>b+d。
⑵ a>b>0,c>d>0 ac>bd。
⑶ a>b>0 —a n>b n(n € N, n>1)。
⑷ a>b>0= 川>w (n € N, n>1)。
应注意,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 ”和“ ”即推出关系和等价关系。
一般地,证明不等式就是从条件出发施行一系列的推出变换。
解不等式就是施行一系列的等价变换。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不等式性质。
②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类问题:
(1)根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禾U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能否成立。
⑵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的性质,函数性质,判断实数值的大小。
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或必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