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无答案)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运用(28分)(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1-3题.(20分)1.(8分)【斟字酌句话节气】时在谷雨。
如果春是尘世的一卷诗章,那么谷雨就是最后的白描,将春天的故事最后演yì.谷雨,不若惊蛰烘托豪壮,不似清明渲.染通透,她以素净的白描之笔记叙着暮春,字里行间透出一股A咄咄逼人的勇气与质朴饱满的力量。
谷雨:即雨之谷,“之”取“到”义。
这一天,雨水是谷物们的救赎。
暮春不再是怅wǎng忧伤的代名词,而有了人间烟火气,有了蓬勃的生命力。
谷粒的成熟,是大地B深思熟虑的结果,低调含蓄中蕴藏着宇宙天地的巨大潜能。
谷雨是春的白描,也是春的尾声。
她让世人永远记住了向上的生命姿态,以及C蓄积万物的无穷潜力。
在播种移苗、种瓜点豆之余,别忘了沏茶赏花,看柳条摇曳.,听燕子呢喃,待D春意阑珊,终也了无遗憾。
暮春回望,你可曾辜负春光?(1)给加点字注音:渲.染摇曳.(2)根据拼音写汉字:演yì怅wǎng(3)文中画线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咄咄逼人 B.深思熟虑 C.蓄积万物 D.春意阑珊(4)下列对这段话的分析,哪一项正确()A.谷雨:即雨之谷,“之”取“到”义。
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质朴饱满”“巨大潜能”“种瓜点豆”“燕子呢喃”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这一天,雨水是谷物们的救赎”,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这一天是救赎”。
D.“雨是春的白描,也是春的尾声”,这个复句是并列关系。
2.(9分)【赏古鉴今释情怀】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使诗句完整。
读诗文,就是读人,读人生。
“晴空一鹤排云上,(1)“”是刘禹锡屡遭贬谪,却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2),弹琴复长啸”是王维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如禅心境;“草树知春不久归,(3)”展现了韩愈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愫;“山光悦鸟性,(4)”描述的是常建心与境合的体验;“(5)?松柏有本性”象征了刘祯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高贵气节;“(6),吹笛到天明”是陈与义对如烟往事的苍凉回忆。
江都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谦卑(bēi)慷慨(kǎi)责任(zé)灵巧(qiǎo)B. 气氛(fēn)妥协(xié)装扮(bàn)着急(jí)C. 惊愕(è)招摇(yáo)遗憾(hàn)沉默(mò)D. 沮丧(sàng)悠闲(xián)妥帖(tiē)沉着(zh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因此,我国的环境状况越来越好。
B. 为了确保这次考试顺利进行,全体老师认真组织复习,使同学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都按时到校,从未迟到。
D. 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引起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演讲者用激昂的语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虽然实力雄厚,但由于心理素质较差,最终名落孙山。
C. 在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中,他积极报名,认真负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D. 这本书的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故事,向读者传授了丰富的知识。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这孩子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改句:这孩子学习很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B. 原句:我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句:我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 原句:他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河中,救起了落水的孩子。
改句:他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河中,把落水的孩子救了上来。
D. 原句: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他加班加点,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
改句: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他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加班加点。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人教部编版)答案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2022.4一、积累运用(29分)1.(10分)(1)(4分)ài léi 豪漫(2)(2分)D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悦耳,不能用来形容书籍)(3)(2分)填写转折关系的关联词,通顺即可。
如:虽然……但是,尽管……但是。
(4)(2分)C2.(3分)D (《海燕》这篇散文诗中的狂风、雷电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屈原》中的狂风、雷电象征着能变革黑暗现实的伟大力量)3.(8分)⑴杨花落尽子规啼⑵人迹板桥霜⑶君问归期未有期⑷凭君传语报平安⑸毅魄归来日⑹落红不是无情物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8分)(1)(3分)C B A(2)(2分)自在不等同于任意妄为、随心所欲,而是指通过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获得身心的愉悦。
更何况,个人的自在不能损害他人的权益,你这样做,不是真正的自在。
(3)(3分)第一句要采用比喻修辞,第二句要同时包含不舍与祝福两种情感,第三句合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58分)(一)名著阅读(12分)5.(4分)(三本任选一本,理由充分即可)示例1:我会送《昆虫记》给少年鲁迅。
因为少年鲁迅会在百草园中倾听油蛉和蟋蟀们的声音,会逗弄斑蝥,他很喜欢研究昆虫。
而《昆虫记》记录了很多昆虫各种各样的习性,少年鲁迅肯定会很感兴趣。
示例2:我会送《聊斋志异》。
因为少年鲁迅听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时十分入迷,说明作为孩子的他喜欢这些鬼怪故事。
《聊斋志异》就是一本叙述鬼神怪异的书。
内容精彩充实,情节离奇生动,一定会吸引少年鲁迅。
6.(4分)(三人任选一人,理由充分即可)示例1:我想到的是保尔。
保尔最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可以说身体是不完美的。
但即使处于这样悲惨的境地,保尔也没有自暴自弃,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
他的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他是一位英雄。
示例2:我想到的是贝多芬。
贝多芬一生坎坷,后来他的听觉又完全丧失,可以说有着不完美,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依然坚持音乐创作,高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出命运的最强音。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6分)
故乡的小镇
吴建
①我常去江南,熟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小镇;我作客中原,领略过“驴马满街转"的山区小镇;我远游云南边陲,欣赏过芭蕉树掩映竹楼的傣家小镇……然而,最让我留恋的还是古典淳朴的故乡小镇.
②故乡小镇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古时候,这里梓树成林,绿遍乡野,因此,人们把她取名为“林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文实践活动。(8分)
①正是桃红柳绿的春日,来自中外的一群游客坐船沿着古运河缓缓前行,观赏着古运河两岸美景,感受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②秀美的导游小姐深情并茂地介绍道:“千年古运河在扬州与滔滔长江相交汇,给水乡扬州带来了一片生机。古运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江楼感旧》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写旧事则虚实相间,给人以无限遐想和隽永的韵味。⑵思渺然:思绪怅惘。渺然:悠远的样子。⑶依稀:好像。
9、(1)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中一、三句中哪两个词相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一、积累运用(31分)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扬州瘦西湖以自然风光旖旎①(nǐ)著称于世。
四时八节,风晨月夕,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
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②(liàng),常看常新,回味无穷。
窈窕③(tiǎo)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④(dī)春柳、四桥烟雨、石壁流淙⑤(zōng)、春流画舫⑥(fǎng)、万松叠翠等景点,俨⑦(yǎn)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
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⑧(tā)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A.①③⑧B.②③⑤C.②④⑧D.④⑥⑦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清明节前夕,来自扬州大学、扬州新东方中学等学校大约万名左右大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C.我国推进城镇化,需要走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
D.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使我了解到扬大附中高一学生徐砺寒是一个敢于担当、有责任心的诚信中学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新型禽流感,于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B. 中国海监飞机和舰船对我钓鱼岛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的消息,让国人顿感振奋鼓舞,扬眉吐气....。
C.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我只是一个普通莘莘学子....,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帅气的容貌,但我有不服输的精神和意志。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
C.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文章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全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欢乐之情。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总结,哪项说法不完全正确?()A. 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分。
豪放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雄壮情怀,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的巾帼英雄本色;婉约如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轻松活泼,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的欢快喜悦。
B. 劝谏要讲究技巧。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设喻,容易让人接受;《出师表》中诸葛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处处不离“报先帝”“忠陛下”,真挚感人。
C. 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人生启示:贾平凹由“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想到了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宗璞从如瀑的紫藤萝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美丽与永恒,高尔基则从“海燕”身上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D.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丈夫之冠也”中的“冠”即行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涿郡愚夫”中的“愚夫”,“晚生久仰老先生”中的“晚生”都是谦辞。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赏古鉴今释情怀】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使诗句完整。
读诗文,就是读人,读人生。
“晴空一鹤排云上,(1)“______”是刘禹锡屡遭贬谪,却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2)______,弹琴复长啸”是王维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如禅心境;“草树知春不久归,(3)______”展现了韩愈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愫;“山光悦鸟性,(4)______”描述的是常建心与境合的体验;“(5)______?松柏有本性”象征了刘祯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高贵气节;“(6)______,吹笛到天明”是陈与义对如烟往事的苍凉回忆。
人生不易,但求拥有一颗素心,坚守一份恬静,牢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7)______,______”的教诲,摒除杂念,明志达志。
即便经历风雨也能如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8)______”般随遇而安,了悟超然。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版

C.鸟、三、集、精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各不相同。
D.印巴战争意气风发不忘初心继续拼搏。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4.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的生活是令人回忆的。鲁迅先生就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充满童趣 地回忆了自己在百草园的自由自在的玩乐场景;女作家萧红在她的《呼兰河传》中 同样回忆了自己童年在爷爷的菜园里的无拘无束的生活;高尔基在《童年》里,回 忆了自己最喜欢的人--外婆给自己的关怀和安慰。
虔.诚(qi án)
栈.桥(zhàn)
揠.苗助长(yà)
D.
癖.性(pǐ)
畸.形(qí)
须臾.(yú)
风姿绰.约(zhuó)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NBA赛季的结束,诺维茨基宣布退役,他21年的运动员生救火英雄都可以平安归来,给他们接风洗尘.... ,抚慰他们 的心灵!
生活中不少人常把“沉淀”念成“沉dìng”,把“酗酒”念成“xi ōng酒”,把“玷污”
念成“zhān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2018年5月4日,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致辞时,把“鸿鹄(hú)志”念成了“鸿浩(hào)志”。此事一出,引起轩然大波。有网友认为校长无知,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B.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季羡林通过叙述幽径上绝美的藤萝被愚氓砍 断的悲剧,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舒乙在《都市精灵》中运用对比巧 妙地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鱼、鸟、兽共处的观点。
C.寓言是一种精巧的体裁,让人在了解故事的同时,又能领会深刻的哲理。柳宗 元《黔之驴》叙述了一个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 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而《郑人买履》 则通过一个郑人未带尺码就没能买到鞋的故事, 旨在告诉人们做事看问题不能迷信 教条,不顾客观实际,要懂得变通。
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古代文人作品集命名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以“地名”命名,如《柳河东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有的以“谥号”命名,如《昌黎先生集》等等。
B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普希金,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念。
D . 老舍被授予“人民的艺术家”的称号,《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二、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6九上·无锡期中)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qiètàbiāo gāi________意糟________分道扬________言简意________三、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________,归雁入胡天。
(2)《无题》:,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3)《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________。
(4)《忆秦娥·娄山关》: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5)《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________!(6)《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4. (3分)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5. (2分)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 公交车司机对—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请同学们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运用(共33分)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瘦西湖湖面曲折迤① (yí)逦,沿湖小园更姿态各异,有的是曲②(qǔ)径通幽、清雅深邃③(suì)的绝佳境地,有的是登高远眺④(tiào)、尽收眼底的高冈亭阁。
沿湖滨漫步,看三步一桃,五步一柳。
在融融的春风中,桃花缤⑤(bīng)纷艳丽,柳丝婀⑥(ē)娜起舞,长堤⑦(tí)犹如挂满彩色珠帘的画廊⑧(láng)。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⑥⑧D.②③⑦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乡村教师从事的是平凡却又伟大的坚守工作,传播文明,开启民智,使乡村教育薪火相传....。
B. 治理雾霾,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地向前走。
C. 日本右翼分子的行径,不仅给中日关系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也直接损害日本国民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 李娜成功的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与难以想象的付出。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年一度的妈祖金身巡游活动拉开帷幕,队伍绵延两、三里,数万民众祈福。
B.看不清屏幕上显示的字,手机软件功能太多、操作步骤繁琐……等,诸多原因导致老年人对于新技术是既爱又怕。
C.“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穿越历史的迷雾,站在时代的高处,我们不但能感受到每一处江淮胜迹的独特之美,更能体悟到每一处江淮胜迹的宝贵价值。
D.国家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赋予校车通行优先权,其宗旨就是要给孩子特别的“照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古文明史中,扬州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在贸易史中,扬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B.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会水土不服。
C. 身处网络时代,是否拥有健全的判断力,是一件比拥有海量信息更为重要的事。
D.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只有打一场“人民战争”,就能够提供“24小时无死角”的强效监管。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唐代边塞诗多写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充溢昂扬奋发的格调,如卢纶的《塞下曲》、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等。
B. 寓言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如韩愈的《马说》就借千里马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愤懑,嘲讽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C.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琐记》《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D.优秀的小说作品,总有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故乡》中的杨二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等。
6.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美是xiè逅所得”,不期然的美最容易抓住qīng慕美的心。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奇怪人们为什么屡屡被目的地以外的美丽jī绊住了前行的脚步。
“目的地”固然重要,但有xiá“分心旁顾”也算是不浅的福分吧。
7.默写。
(每空1分,共9分)⑴奇文共欣赏,▲。
(陶渊明《移居》)⑵▲,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⑶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⑷▲,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⑸疾风知劲草,▲。
(范晔《后汉书》)⑹▲,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⑺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⑻“▲,▲”,一直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有为青年,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慷慨从容,舍生取义。
(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填写)8.语文实践活动。
(9分)(1)请用一段简洁的文字说明..左面图标的内容。
(4分)▲▲▲▲(2)请根据下面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要求补写部分与后半部分内容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2分)▲,关爱留守儿童日前,江都区妇联、教育局、团委、关工委共同启动“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捐赠仪式上,区二中留守儿童代表的发言,让人心酸不已。
据区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江都区农村人口占70%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和日常用品都难以保证。
为此该区一方面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和“家长培训学校”,一方面通过区红十字会积极号召爱心企业捐赠,从物质和精神上关爱留守儿童。
(3)学校团委联合新华书店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滋养美好心灵”为主题的赠书活动。
请你向留守儿童推荐一本名著,并结合其中的具体情节说说经典作品是怎样培植善良、勇敢、无私、乐观等美好人性的。
(3分)▲▲二、阅读理解(54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9.⑴古诗讲究炼字,第二句中“蘸”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3分)▲⑵宋诗富有理趣,第三、四句让我们想起学过的哪句诗?它们都蕴含着怎样的哲理?(3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15分)杨朱南之沛,老子西游于秦。
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
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
”杨朱不答。
至舍①,进涫漱巾栉②,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闲,是以不敢。
今夫子闲矣,请问其过。
”老子曰:“而睢睢③,而盱盱④,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
”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
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选自《列子·黄帝》,有改动)【注】①舍:客舍、旅馆。
②涫(guàn)漱巾栉(zhì):指洗脸漱口用的水和梳子、篦子等梳头工具。
③睢睢:恣意、放肆。
④盱盱:眼睛向上,张目直视。
睢睢盱盱,这里是“横暴”的意思。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⑴脱履.户外(▲)⑵膝.行而前(▲)⑶杨朱蹴然变容.(▲)⑷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杨朱南之.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其.真无马耶(《马说》)C.是以.不敢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D.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12.翻译句子。
(6分)⑴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13. 这段文字主要叙写了什么事?表现了杨朱的什么品格?(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6分)“少年读鲁迅”危险不危险?丁辉①我们中国人是有“关心”下一代的传统的,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经常给青少年的阅读设置壁垒就不难感知,比如“少不读红楼”之类。
(其实,对于《红楼》,少年人看看并无大碍的;从《红楼》里看到“淫”的反而是那些正襟危坐、了无趣味的道学家之流,就很能说明问题。
)后来又有人说,“少不读鲁迅”。
我初听这句话,内心里真的是“咯噔”一下子,觉得这句话是点中了鲁迅思想的某些要害的。
②我要算是鲁迅的资深读者了,但就像鲁迅自己读过的中国古书可能比谁都多,却反对年轻人读中国旧书,我是最起码能够部分认同“少不读鲁迅”的说法的。
那么,“少读鲁迅”的危险究竟在哪里?③似乎不必为尊者讳,鲁迅终生习惯于从阴暗面去看人、看事。
有人说这跟鲁迅阴暗的童年记忆有关,这些姑且不论。
总之,正是这样的独特的思想方法成就了鲁迅。
香港岭南大学的许子东教授最近比较了鲁迅和胡适,说“病情是鲁迅看得透,药方是胡适开得好”。
胡适的“药方”好不好尚可存疑,但鲁迅于中国的病情“看得透”,我想应该是“拥鲁”派和“反鲁”派都愿意承认的,可以说鲁迅的魅力正源自他对中国问题或曰“中国病”的揭示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然而必须正视的是,鲁迅深刻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正是源自他对“中国病”的“诊断”全面而深刻。
鲁迅是背负着虚无与绝望的重担起而行动、斗争和反抗的,就像古希腊神话里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明明知道是徒劳,却周而复始,永不止息。
鲁迅说:“我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
”鲁迅的伟大处与悲壮处皆在于此。
④要青少年“读点鲁迅”的理由自然是充分的。
鲁迅的文章好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历史,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人。
因此,我对“读点鲁迅”是没有意见的。
但对青少年读“太多”的鲁迅却每每心怀疑虑。
我的想法是,青少年尚处在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塑成期,他们是否有足够伟岸的人格与足够博大的胸怀来承负鲁迅那样的深刻的悲观与虚无?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少读鲁迅”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危险。
如果青少年承负不了对这个世界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当一个少年人读鲁迅足够多的时候,世界就有可能在他眼中变得无一可亲,无一可信,亦无一可爱,从而丧失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赖。
这样,岂不“于国于家无望”,“生意尽矣”!鲁迅本人亦多次声明自己的作品“太黑暗了”,明确表示不愿意青年受这种“黑暗”的影响。
(选自《2020年中国杂文精选》,有删改)14.阅读第④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青少年要“读点鲁迅”和不能读“太多鲁迅”的原因。
(4分)▲▲15.第③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联系本段内容简要说明这种方法的作用。
(3分)▲▲16.作者在文中表述的观点是“我是最起码..认同‘少不读鲁迅’的说法的”,...能够部分请品析这里“最起码”、“部分”两词所体现的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4分)▲▲17.作者说“‘少读鲁迅’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危险”,我们初中课本里有《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鲁迅作品,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指出作者说法的略显偏颇之处。
(80—100字,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7分)太行谷聂怀贵⑴一只苹果的色彩和曲线,自然是一种美,而把它切开来的剖面,将把你带入另一种美的意境。
这是我穿越太行大峡谷时,心中生发出的一枝联想。
站在山脚下仰视或登上山顶俯瞰,蜿蜒险峻,秀美雄奇,都是山势表象的一种浅读。
只有深入峡谷,才可能走进山的内部世界,倾听到山的阴柔心韵。
⑵太行山,从《愚公移山》的历史传说起,就以高大威猛的身影贴近我,我承认了他是一个父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