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技术概述介绍劳动技术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讲解劳动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 第二课时:劳动工具的使用学习常见劳动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演示和练习使用劳动工具3. 第三课时:劳动安全常识了解劳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学习劳动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4. 第四课时:手工制作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等完成一个手工作品的制作5. 第五课时:团队协作与创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分组完成一个集体项目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改进和完善项目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运用演示法,展示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技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劳动工具使用方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参与手工制作和团队协作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4. 学生对劳动安全知识的了解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劳动技术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劳动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纸张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4.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六、第六课时:农业劳动技术学习农业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如农作物种植、施肥、浇水等。

了解农业劳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进行一次田间劳动实践活动,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七、第七课时:家务劳动技术讲解家务劳动技术的重要性,如清洁、烹饪、衣物整理等。

学习家务劳动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家务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

八、第八课时:工业劳动技术介绍工业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机械操作、质量控制等。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2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2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教案编写者:X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第一章:劳动与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基本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重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基本的劳动技能。

四、教学难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基本的劳动技能。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

2. 演示法。

3. 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新课导入:讲解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回家后,帮助家长做家务,运用所学劳动技能。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

六、第二章:手工制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

2. 演示法。

3. 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基本技巧。

2. 新课导入: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回家后,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件手工艺品。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课方案【篇一: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课方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课方案第一课制作纸拖鞋一、教课目的:1、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育适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育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各样色卡纸、纸拖鞋作品若干等。

三、教课要点:拖鞋的立体造型,色彩、图案的综合应用。

四、教课难点:拖鞋样式、图案、色彩的完满一致。

五、教课课时一课时六、教课过程:1、赏识与察看教师:拖鞋是我国的平时生活用品之一,我们每位同学都与拖鞋分不开。

大家先赏识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地区的拖鞋作品。

(演示网上拖鞋作品,播放优美背景音乐)大家在赏识各样拖鞋的时候,可否谈谈拖鞋的样式、质地、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踊跃讲话。

教师:现实生活中,每位同学对拖鞋都很熟习,好多同学都有几双形状各异的拖鞋,对吗?那大家用铅笔把他们的形状画下来。

2、演示与剖析我们来看看!(屏幕展现学生作品)我们来认识一下拖鞋的结构与形式。

(多媒体课件演示)拖鞋的结构主要分为鞋底与鞋帮两部分,形状各异。

3、设计与制作此刻我们运用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大家在设计制作时要勇敢想象,能够手画图案,能够剪贴,注意颜色搭配;能够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

4、展评与赏识第二课挑花图案一、教课目的:1、认识穿编艺术原理,学习图案的几何画法,提高学生剖析归纳能力,培育创建力和审美能力。

2、用计算机协助设计制作挑花图案。

二、教课重难点:1、解说挑花的艺术原理、用途、设计方法和步骤。

2、确立简笔划内容后,如何设计明确而雅观的挑花图案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具准备:1、带有挑花图案的生活器具若干。

2、范图若干幅。

3、设计软件: animator pro二维计算机绘画软件。

四、教课课时一课时五、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1、察看比较:出示写生图与变化图进行比较。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第一章:劳动的意义与价值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体验和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第二章:劳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劳动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劳动工具。

2.2 教学内容:常见劳动工具的介绍和展示。

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劳动工具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2.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劳动工具并介绍其用途。

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使用劳动工具。

指导学生学习劳动工具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3.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的家庭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家庭劳动技能的介绍和示范。

家庭劳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讨论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示范和讲解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烹饪等。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如布置教室、整理个人物品等。

第四章:农业生产劳动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流程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认识。

4.2 教学内容:农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农业生产劳动的艰辛和价值。

农业劳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4.3 教学活动:讲解农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体验农业生产劳动。

引导学生讨论农业劳动的艰辛和价值。

第五章:劳动与健康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健康的关系。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姿势和习惯。

5.2 教学内容:劳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正确的劳动姿势和习惯。

劳动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5.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示范正确的劳动姿势和习惯。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注意安全防护。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6.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简单食物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观念。

(2)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1)讲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讨论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2. 第二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的方法。

(2)练习打扫卫生、整理物品。

3. 第三课时:烹饪简单食物(1)讲解烹饪的基本知识。

(2)教授烹饪简单食物的方法。

(3)练习烹饪简单食物。

4. 第四课时:劳动安全常识(1)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2)讨论劳动中如何保护自己。

5. 第五课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1)讲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义。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观念。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劳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

3. 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六、第六课时: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1)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的重要性。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3)布置课后劳动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第七课时:服务性劳动(1)讲解服务性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范文(4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范文(4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范文(4篇)第1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基本活动:说一说:1、你整理过自己的房间吗?2、你是怎么整理的?二、拓展活动自己整理房间:早晨起床先开窗、整理床铺、把物品摆放整齐、洁净窗台、墙壁,擦桌椅、扫地、拖地。

三、探究活动想一想:1、早晨起床后为什么要先开窗通风?2、怎样才能保持房间的整洁?3、设计房间物品摆放。

四、炒饭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炒饭.重点、难点:学会炒饭.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学习炒米饭:1、葱去皮洗净、切碎,2、搅匀鸡蛋,3、油加热,4、炒鸡蛋,5、加葱,6、加米饭翻炒,7、出锅。

二、拓展活动:比较鸡蛋炒饭和扬州炒饭的区别。

三、探究活动:设计一种特色炒饭。

第2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二.设计制作方案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三.学学做做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四.作品展示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五.课外扩展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第3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家务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厨房的膳食方面的1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7篇,有小制作方面的4篇,有认识使用工具方面的1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教材

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教材
⑵可不可以用三根(六股)、四根(八股)??绳来编呢?“鞭炮”柱体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课后试试看!
4、课外活动:参照技术信息提供的阅读材料,或自己创新设计编结自己喜爱的中国结。
第四课纸条编织
一、教具准备:编织工艺品\彩条\电教资料姓名
二、学具准备:彩色纸条,(旧挂历纸.广告纸.各种彩条)
三、教学目的;
1.学习用纸带进行穿编,编织成各种物品
七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第一课制作纸拖鞋
一、教学目标:
1、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各种色卡纸、纸拖鞋作品若干等。
三、教学重点:
拖鞋的立体造型,色彩、图案的综合应用。
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
八、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交流
九、整理教室
第五课巧手切菜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直切刀法”切多种食物的方法,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训练学生双手的动作协调及始动配合能力。
2通过小组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激发他们争当父母好帮手的积极性。
教师边讲解图案中基本形的表现方法,边电脑演示,并提供三个图案背景,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画面添画完整的挑花图案。
3、讲解制作步骤:
教师边讲解制作步骤,边电脑演示。
创作构思?设立网格?绘制简笔画?方格填色?修改整理
4、出示范围,启发鼓励学生创作。
(三)学生独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讲评。
第三课中国结——鞭炮结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现实生活中,每位同学对拖鞋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有几双形状各异的拖鞋,对吗?那大家用铅笔把他们的形状画下来。

七年级下册劳技课教案电子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课教案电子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课教案七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第一单元相架的设计第一课时相架的构造一、【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手工木工“相架的设计与制作”,通过组织学生上网查资料、到商店调查、观察,激发学生的设计需求,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范例展示和演示,引发学生对不同材质和构造的相架产生兴趣,将学得的基本技能应用于设计之中,亲身尝试和体验创造的乐趣。

通过交流评价和拓展练习,看到别人的长处,积极参加集体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初步学会设计技能的同时,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相架的设计,通过学生的调查、观察和研究、思考,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相架的设计。

难点是相架玻璃槽设计、相架木料成角度锯割和粘合,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分析思考,逐步学会使用多角度的思维方法设计作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种相架的材质和加工特点。

②初步了解平面图画法,认识示意图。

③学会正确画出作品的示意图和结构图。

③初步学会从作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作品设计。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

②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②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③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平面图设计技能。

2、难点:相架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

四、【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相架模型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一)确定设计要求1、提问:①生活中你喜欢拍照吗?那么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来保存相片呢?②如果有一个精美的相架,不仅可以珍藏你美丽的相片,还可以点缀美好的生活,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式样的相架?这个相架有哪些功能?要用到哪些材料?2、通过欣赏作品分析思考:教师提供多种式样相架或图片,组织学生欣赏,观察这些相架的材料特点和造型特点,分析思考它们的优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第一课制作纸拖鞋一、教学目标:1、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各种色卡纸、纸拖鞋作品若干等。

三、教学重点:拖鞋的立体造型,色彩、图案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难点: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欣赏与观察教师:拖鞋是我国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我们每位同学都与拖鞋分不开。

大家先欣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拖鞋作品。

(演示网上拖鞋作品,播放优美背景音乐)大家在欣赏各种拖鞋的时候,能否说说拖鞋的款式、质地、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现实生活中,每位同学对拖鞋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有几双形状各异的拖鞋,对吗?那大家用铅笔把他们的形状画下来。

2、演示与分析我们来看看!(屏幕展示学生作品)我们来了解一下拖鞋的结构与形式。

(多媒体课件演示)拖鞋的结构主要分为鞋底与鞋帮两部分,形状各异。

3、设计与制作现在我们运用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大家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可以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

4、展评与欣赏第二课挑花图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穿编艺术原理,学习图案的几何画法,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挑花图案。

二、教学重难点:1、讲解挑花的艺术原理、用途、设计方法和步骤。

2、确定简笔画内容后,怎样设计明确而美观的挑花图案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具准备:1、带有挑花图案的生活用具若干。

2、范图若干幅。

3、设计软件:Animator Pro 二维计算机绘画软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观察比较:出示写生图与变化图进行比较。

学生讲叙图案的构成特点,教师概括。

2、揭示课题:以小方格组成的纹样:挑花图案(板书)(二)讲授与欣赏:1、谈话与欣赏:(1) 欣赏实物中的图案纹样,讨论挑花图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挑花图案中点、线、面的表现方法。

(3) 小结挑花图案的特点都是以几何形造型,受经纬线的制约,只能将斜线作水平和垂直处理,即演变成有许多小方格组成的图案,一般运用于纺织工艺中。

(4) 激发兴趣:尝试在计算机设计图案。

2、添画练习:(半独立)教师边讲解图案中基本形的表现方法,边电脑演示,并提供三个图案背景,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画面添画完整的挑花图案。

3、讲解制作步骤:教师边讲解制作步骤,边电脑演示。

创作构思? 设立网格? 绘制简笔画? 方格填色? 修改整理4、出示范围,启发鼓励学生创作。

(三)学生独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讲评。

第三课中国结——鞭炮结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结实物、录像片,以及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2、学生准备:60厘米长的彩绳两根,五厘米长的彩绳一根,镊子(或锥子)、强力胶(或打火机)、剪刀等。

二、教学重、难点: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五)展示介绍,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中国结(实物、录象图片等)。

2、提问:这些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饰物是什么?你在哪里见到过中国结?你了解中国结吗?3、介绍中国结的由来、特点及其用途。

激发学生对中国结的浓厚兴趣,导入新课。

(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六)自学讨论,讲解演示1、中国结是怎么编制出来的?2、你能参照图示一步步编出鞭炮结吗?试着编编看,提出你觉得困难的地方,在小组里议一议。

3、讲解并演示重点、难点。

⑴编结材料中的一根五厘米长的短线绳是做什么用的?编结时怎样插入、固定它?⑵演示说明“井”字互套,直至线绳全部编完(可用粗绳演示或投影片图示说明)。

⑶怎样收尾?岁收尾时的操作有什么要求?一定要注意什么?⑷如何将各人编结好的“鞭炮”组合成“一串鞭炮”?(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编结操作时(可伴轻音乐),小组内同学间互教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启发、鼓励学生互助合作,想办法解决难题。

(八)评价拓展1、小组自评、互评各人编的单个“鞭炮”,根据评价结果填上“☆”。

2、展示评价各小组的“一串鞭炮”,颁发团体优胜奖。

3、思维拓展。

⑴如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互套穿编,“鞭炮”柱体会呈现什么形状?⑵可不可以用三根(六股)、四根(八股)??绳来编呢?“鞭炮”柱体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课后试试看!4、课外活动:参照技术信息提供的阅读材料,或自己创新设计编结自己喜爱的中国结。

第四课纸条编织一、教具准备:编织工艺品\彩条\电教资料姓名二、学具准备:彩色纸条,(旧挂历纸.广告纸.各种彩条)三、教学目的;1. 学习用纸带进行穿编,编织成各种物品2.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四、教学重点:如何用彩带编织成各种物品五、教学难点:彩带编织的穿插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实物与电教结合)1、编织的材料:藤.竹.纸.塑料.铁.草芒.木片.毛2、编织工艺应用:实用.装饰.摆设二、欣赏少数民族.编织的工艺品三、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1平面2立体四.介绍简单的编织方法:1、纸条经纬穿插一上一下2、不同颜色彩条的搭配形成不同图案3、图案的组织五.立体纸带的偏织,结合课文技巧图例1、先编织底部2、放入形状物体,向四边往上编织3、收尾及绑带4、完成5、回一先编织底部,两头合拢,便成船形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带材料,编织成各种物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八、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交流九、整理教室第五课巧手切菜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直切刀法”切多种食物的方法,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训练学生双手的动作协调及始动配合能力。

2通过小组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激发他们争当父母好帮手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安全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直切刀法”切各种水果和蔬菜。

教学难点:掌握均匀切片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种食物(黄瓜、胡萝卜、圣女果、西红柿、苦瓜、茄子、香菜、芹菜等)、菜板、刀、盘子、牙签、课件教法:讲解法、使犯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在师生问好后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教师播放电话内容:“喂?杨老师您好,我是民民呐,妈妈马上就要回家了,他每天那么辛苦,嗯,我想替她分担一些家务,让她多一点休息的时间。

所以就想在妈妈回来之前把要做的菜都洗净、切好,给她一个惊喜。

可是~我不会切菜呀?杨老师,你能帮帮我吗?”师小结“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民民吗?”生回答“愿意”。

师:“那好,杨老师今天先来教教你们怎样切菜,然后我们一起帮助民民。

”引出课题:巧手切菜。

二、授新:(一)教师进行操作前的安全教育。

判断执刀的正确方法。

(二)学生操作,探索切菜的方法。

(师生讨论出示课件配合教学)(三)教师讲解“直切刀法”。

*直切刀法:就是左手按稳原料(黄瓜),右手执刀垂直切下。

在操作时,左右手动作要配合好。

左手按稳黄瓜,中指第一个关节抵住刀身,慢慢的向后移,右手提刀,刀口不超过中指的第一个关节,一刀一刀的笔直切下。

(结合师的操作学生的回答与课件进行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四)学生再次操作,交流技法。

三、巩固练习:“蔬菜和水果除了可以吃以外,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做工艺品,同学们想试一试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A、模仿老师摆好的造型进行练习。

课件展示工艺品图片。

B、创意大比拼: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范例,结合手中的食物原料,进行简单的切削和拼接造型,使之变成一个形似和神似的艺术作品.比一比哪组的制作最有创意.(快来瞧一瞧,这些水果和蔬菜在同学们的手中变成了什么?)(进行指导性提问,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操作。

)C、成果展览:寻找各种材料,利用工具,你会变出更新,更美的东西来.让我们在劳动中体会创造的快乐吧!评出创意奖,操作奖,合作奖,。

三个奖项。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直切法,你们的表现都很好,每个小组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努力,互相配合把技能掌握好。

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你的成绩就会更好。

第六课塑料丝杯套教学目标1.学会用塑料丝编织方法。

2.初步学会用塑料丝编织杯套的技能。

3.培养学生认真的劳动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4.陶冶学生爱美情操,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塑料丝编织法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塑料丝编织方法异同点及内在联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塑料丝是常见的带状编织材料之一。

它质地柔软且可塑性强。

如果通过精心设计,运用编制的常用技法,就能用它编制出提包.果盘.花篮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

下面我们学习用塑料丝编织杯套,了解编织简单工艺品的基本方法,在动手实践中体验设计.编织的乐趣。

编织材料准备(1).60 cm长的塑料丝40根,40 cm长的塑津斗丝l根。

(2).剪刀。

编织过程 1.观察思考:你能看出杯套的编制用了结艺中的哪些技术和方法吗? 2.实践探索(1)编套口(2)编套身(3)编套底注意:在编结时,拉丝的力度要均匀,尽量使套身整呈圆筒形,这样才美观。

第七课塑料带提篮教学目标1.掌握挑压编织技法,学习提篮的编制方法,编成小提篮。

2.在编提篮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

3.启发学习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塑料带提篮编织法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塑料带编织方法中的挑压编织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用过的塑料捆扎带扔了十分可惜。

我们可以废物利用,用它们来编制提篮等物品。

通过编制提篮,我们可以学习挑压.扭绞的基本编织技法,为以后学习编制枝条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织材料准备 1.剪刀。

2.塑料捆扎带数根。

经条:宽0.8 cm.长60 cm的15根,宽0.8cm.长80 cm 的5根,宽0.8cm.长40 cm的4根;纬条:宽0.5 cm.长约2500 cm和宽0.2 cm.长约500 cm的各1根,宽1.5 c,m.长75 cm的1根;提手:宽0.8 cm.长80 cm 的2根。

另准备直径1 cm.长25 cm的塑料管2根。

编织过程 1.观察思考想一想,这个提篮是怎样编制而成的?提手是怎样安装的? 2.实践探索(1)编制底部(2)编制四边(3)收口(4)制作提手第八课麦秆遮阳帽教学目标1.掌握麦秆遮阳帽的编织技法,编制麦秆遮阳帽。

2.在编织麦秆遮阳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作风与合作精神。

3.启发学习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麦秆遮阳帽编织法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麦秆遮阳帽的编织带。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麦秆轻盈柔软而且透气性强,是天然的编织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