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和流程

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和流程

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和流程一、目的为确保急救用血的安全、及时和合理,提高急救治疗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在紧急情况下所需使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三、管理制度1. 急救用血申请(1)在急救过程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向输血科提出急救用血申请。

(2)医师在申请时应提供患者的诊断、需要输血的种类及剂量等相关信息。

(3)输血科在收到急救用血申请后,应立即进行审核,确保用血申请的合理性。

2. 急救用血审批(1)输血科在审核用血申请后,应及时将申请提交给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2)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应尽快进行审批。

(3)在审批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会诊,以确保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4. 急救用血供应(1)输血科在获得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审批后,应立即准备所需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2)输血科在供应急救用血时,应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

(3)输血科应随时关注血液库存情况,确保急救用血的供应。

5. 急救用血使用(1)医师在接收到输血科供应的急救用血后,应再次核对患者的血型、姓名等信息,确保用血正确。

(2)医师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输血结束后,医师应填写输血记录,并将其归入患者病历。

6. 急救用血费用结算(1)患者急救用血的费用,应在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进行结算。

(2)患者在急救用血时,如遇特殊情况,可先使用血液,后再结算费用。

四、流程1.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提出急救用血申请。

2. 输血科审核用血申请,并将申请提交给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3.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

4. 输血科准备所需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5. 医师接收到输血科供应的急救用血,并进行核对。

6. 医师进行输血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7. 输血结束后,医师填写输血记录。

紧急抢救用血、非同型输血、大量用血应急制度

紧急抢救用血、非同型输血、大量用血应急制度

紧急抢救用血、非同型输血、大量用血应急制度一、目的:为保障紧急抢救患者情况下临床血液能快速安全输注于临床,制定紧急用血工作预案。

二、编制依据: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3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三、启动条件及流程特别紧急情况下,经治医生需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标明血液需求的紧急程度,并统一特定用语表达的含义:“紧急”:10~15min 以内;“急”:30min以内。

申请单连同血标本快速送达输血科。

1、经院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授权输血科在出现以下紧急情况时,无需请示,立即启动应急用血预案:1.1已知患者血型,但患者神志不清,没有家属或家属联系不上,而又病情紧急出血量大,不输血会危及生命安全,《临床输血申请单》为“紧急”时:输血科在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应在10min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同型悬浮红细胞,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

此后,应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并根据临床输血需要,发出经交叉配血主侧相合的同型悬浮红细胞。

1.2患者神志不清,没有家属(联系不上)或有家属但不知情血型而又病情紧急出血量大,不输血会危及生命安全,《临床输血申请单》为“急”时:输血科在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应在15min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悬浮红细胞(O型红细胞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

此后,应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并根据临床输血需要,发出经交叉配血主侧相合的同型悬浮红细胞。

但在未知患者RhD血型的情况下,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或未成年女性不轻易发给RhD阳性O型红细胞。

1.3在输血科库存血不足或患者为特殊血型,不输血会危及生命安全,《临床输血申请单》为“火急”,必须紧急输非同血型血液制品时:输血科接到申请后应在15min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悬浮红细胞,具体发放原则为若患者为A型或B型,可输注O型红细胞;若患者为AB型,可输注O型、A型或B型红细胞。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紧急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紧急用血的管理流程,确保医疗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需要紧急输血的病人,以及医务人员和供血者。

三、紧急用血的管理流程1. 定义紧急用血医院将所有需要立即输血的病人定义为紧急用血。

紧急用血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危及生命的紧急用血,二是急需用血的紧急用血。

2. 查找血源医院在紧急用血需要之前,必须查找可靠的血源。

血源可以在医院内部查找,也可以通过跟其他医院或血库联系获得。

3. 审查病历及开具医嘱医生在确定需要紧急输血后,必须仔细审查病历并开具紧急用血医嘱。

医嘱应包括以下内容:(1)病人姓名、病历号、床号;(2)输血的种类和数量;(3)输血的速度和时间;(4)输血的途径和方法;(5)医生签名及时间。

4. 填写采血及输血单医护人员需要按照紧急用血的要求填写采血及输血单,并在紧急用血过程中进行记录。

记录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床号及病情;(2)供血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RH值;(3)采血时间、量、方式(静脉、动脉、脐血等);(4)输血时间、速度、血型、血液制品种类和编号等。

5. 采血医院必须严格遵守采血流程,并确保所有采血器具都符合卫生标准。

采血时,护士必须对病人进行事先嘱咐并观察病人的反应。

6. 核对输血单信息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必需在输血前核对采血及输血单上的所有信息,确保输血无误。

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必须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7. 输血在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输血医嘱执行,确保采血及输血单记录准确无误、手术操作符合规范标准、输血设备安全无碍。

同时,护士还要仔细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8. 输血完毕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必须对病人进行观察,并及时告知病人家属输血情况。

四、紧急用血管理的责任1. 血库:必须保障血库存血充足。

血库应定期检测并更新血样,确保血液无传染病、不含毒素,保证供血的安全。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医师输血申请,正确应对处理各种临床输血特殊紧急情况,保证各种血液制品的供给,确保输血安全、及时、有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昌乐县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科室和门急诊的输血申请,输血科对输血申请单的审核和管理。

三、职责(一)临床医师依据病人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由具有主治医师资格以上临床医师提出相应级别输血申请。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并签名确认。

(三)医务部和总值班负责紧急输血申请、大量输血申请、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申请、紧急情况下RHD阴性病人输注RHD阳性血液制品申请的核准。

四、管理程序(一)临床医师输血申请分级管理程序依据临床医师申请输血量和输血时限,将临床医师输血申请分为三级。

I级:1天内申请输血量少于800毫升(少于4单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由主治医师(经医院输血权限认定获得资格)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经输血权限认定获得资格)审核后,方可申请临床输血。

II级:1天内申请输血量在800毫升(4单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1600毫升(8单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之间,由主治医师(经医院输血权限认定获得资格)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经输血权限认定获得资格)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申请临床输血。

III级:1天内申请输血量超过1600毫升(8单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以上),由主治医师(经医院输血权限认定获得资格)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经输血科审核,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申请临床输血。

(急症抢救输血除外)。

(二)紧急输血申请因抢救生病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备案并记入病历。

并允许先输血后付费。

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向输血科提出紧急输血申请,应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以下4种情况,同时临床医师应及时与输血科电话沟通。

输血科按以下程序发血:1、特别紧急输血(没有血样和申请单,即刻发血)输血科可以直接发放O型红细胞和AB型血浆,并向临床医师说明育龄妇女应该输RH阴性血并注明未配血。

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和流程

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和流程

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和流程
一、临床急救用血可以不受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权限及逐级审批限制,但需在用血后两个工作日内补齐相关审批手续。

二、临床急救用血,医生需要在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同意书上注明"紧急",紧急用血时需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之前或同时抽取输血前检测项目的标本并送检,并于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备注“已抽血送检,结果未回”。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于临床急救用血:
(一)大出血,急性失血量〉血容量的30%或血色素<70g/L、红细胞压积<0.22 ,申请医生需在输血申请单特别情况说明栏上进行描述,如:患者病危(重),急性失血量达XXml (估算),仍有继续出血的可能,血色素XXg/L、红细胞压积XXX ,现需紧急用血;
(二)各类急诊手术,申请医生需在输血申请单特别情况说明栏上进行描述;
(三)慢性贫血病人血色素<45g/L;如合并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肺功能不全、缺氧性疾病等合并症时,可放宽至55 g/L,申请医生需在输血申请单特别情况说明栏上进行描述;
(四)血小板<10 X109/L时属紧急用血,血小板 10-20 X109/L时,视病人是否有出血或有出血倾向划归紧急输血(M3白血病除外),申请医生需在输血申请单特别情况说明栏上进行描述,如患者病危(重),现某部位正在
出血或重要脏器有出血倾向,现需紧急用血;
(五)急诊手术时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的也属紧急用血;
(六)其他特殊情况,如血浆置换、新生儿换血等;
(七)儿童、老年患者及部分特殊患者等可适时放宽条件。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目的为确保紧急情况下患者用血的安全和合理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在紧急情况下临床用血的管理和操作流程。

三、紧急用血定义紧急用血是指在患者生命垂危、病情危急,急需输血治疗,且无法在正常采血、备血时间内获得所需血液时的情况。

四、紧急用血权限1. 紧急用血的权限主要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行使。

2. 遇到特殊情况,医师可向科室主任报告,由科室主任行使紧急用血权限。

五、紧急用血流程1. 医师在接诊患者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决定是否进行紧急用血。

2. 医师填写《紧急用血申请单》,详细记录患者信息、用血原因、用血量等内容,并由上级医师审核签字。

3. 护士持《紧急用血申请单》和患者血标本,尽快送至输血科。

4. 输血科工作人员在收到《紧急用血申请单》和血标本后,立即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5. 输血科工作人员在确认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无误后,尽快准备相应的血液制品。

6. 输血科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血液制品送至临床科室,并与护士进行交接。

7. 护士在收到血液制品后,按照输血操作规程进行输血。

8. 输血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

9. 输血结束后,医师和护士共同签署《紧急用血记录》。

六、紧急用血后的备案和追踪1. 紧急用血后,医师应将《紧急用血申请单》和《紧急用血记录》归入患者病历。

2. 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紧急用血情况报告医务科,由医务科进行备案。

3. 医务科对紧急用血情况进行定期追踪和汇总分析,不断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七、违规处理1. 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紧急用血的,一经发现,将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 医师和护士在紧急用血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不良后果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急诊用血管理制度

急诊用血管理制度

急诊用血管理制度为挽救病人的生命,赢得最大限度的抢救时间,确保急诊危重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医院决定制定《急诊用血管理制度》,规范急诊用血。

一、急诊输血是指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手术及其他治疗时间必须施行的紧急输血。

其指征为下列三种情况:1、患者急性失血达自身血容量的40%以上;2、患者已呈失血性休克状态;3、突然发生无法控制的快速出血(如胸腹腔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等)。

二、急诊输血应尽快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最好静脉插管,通过该插管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用的血标本。

三、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创伤患者,此时应该指定一名医生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血库联络。

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该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唯一性住院号。

若无法识别患者,应该使用某种形式的紧急入院号(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黏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

四、如果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一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输血申请单,应使用与第一份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血库工作人员知道他们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五、急性失血患者如经液体复苏后收缩压维持在10.66kPa(80mmHg)左右可暂不输血,因为患者维持在许可的低血压状态可减缓出血,防止在伤口处形成的一个不结实的止血血栓(白色血栓)被血流冲走。

六、对于那些低血压急需手术的患者应尽快送手术室,手术室是给创伤患者输血的理想场所。

如在急诊科就开始输血使得患者在手术室外需花费太长的时间,这是一种完全不必要的耽搁。

七、急诊输血时,经治科室应尽快将《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一同送达血库,并在申请单右上方注明“火急”、“紧急”或“绿色通道”字样,禁止口头医嘱申请输血。

与此同时,经治医师应通过电话向医务处报告。

八、血库在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病情“火急”且又不知患者血型的情况下,应在10分钟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

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制度1. 为确保急救用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 急救用血应遵循合理、科学、安全的原则,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急救用血范围包括:创伤、急腹症、大出血、急性/严重感染、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等情况。

4. 急救用血流程:a) 治疗医生发现患者需要急救用血时,应立即请示医疗组组长或当天值班级别最高医生,必要时应请示科主任。

b) 决定用血后,立即通知输血科或血库,说明患者病情及用血需求。

c) 输血科或血库接到用血通知后,应立即查找血源,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操作。

d) 血样经配血合格后,由输血科或血库将血液送达病房或手术室。

e) 输血前,医护人员应再次核对患者信息、血袋标签,确保用血正确无误。

5. 急救用血权限:a) 病房急救用血由病房医疗组组长或科主任决定。

b) 急诊室急救用血由当天值班最高级别医生决定。

c) 紧急情况下,无法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立即实施急救用血。

6. 急救用血管理责任:a) 医疗组组长、科主任负责监督和管理本部门的急救用血工作,确保用血安全。

b) 输血科、血库负责急救用血的血液采集、储存、配血、配送等工作,确保血液质量。

c) 医护人员负责执行急救用血流程,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安全的治疗。

7. 急救用血培训与考核:a)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急救用血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用血知识和技能。

b) 医护人员应参加急救用血培训,掌握急救用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

c) 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医护人员不得参与急救用血工作。

二、流程1. 急诊用血流程:a)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急救用血。

b) 医生填写《急救用血申请单》,经上级医生审核签字。

c) 医生将《急救用血申请单》提交给输血科或血库。

d) 输血科或血库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1输血科要保证24小时值班,及时做好临床紧急用血的联系工作。

2输血科要按照要求贮备各种血液制剂,保证常规用血3天的用血量。

库存血液不足时,值班人员应当采取最快捷的方式保证血液及时入库。

3患者病情允许40min后输血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3.1接诊医师及时、正确地判断病情,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
及时进行血型(ABO、RhD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三项)检查,同时
开《临床输血申请单》。

3.2护士根据医嘱抽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血样。

3.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型和交叉
配血的血样送到输血科。

3.4输血科工作人员自接到患者标本30分钟内出血型结果,并
及时通知临床科室。

3.5对于常见血型(主要指RhD(+)和不规则抗体筛查(-)
的A、B、O或AB型),输血科根据《临床输血申请单》及时进行
交叉配血,并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4患者病情允许20min后输血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4.1接诊医师及时、正确地判断病情,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
及时医嘱进行血型(ABO、RhD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三项)检查,
同时开《临床输血申请单》。

4.2护士根据医嘱抽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血样。

4.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血样送到输血科。

4.4输血科工作人员自接到患者标本15分钟内报告ABO血型和RhD血型结果,并据此初步进行交叉配血,相合时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取血,并注明抗体筛检待查。

4.5发血后,再及时进行抗体筛检,如果抗体筛检结果阳性,并微柱法复检交叉配血结果阳性时,应及时通知临床用血科室停止输血。

同时,及时筛选库存血液,找到相合的血液。

没有相合血液时,应联系血液中心进行筛选,并及时通知临床科室。

5患者病情特别紧急,需要立即输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慎用):
5.1接诊医师及时、正确地判断病情,对于需要立即输血的患者,及时医嘱进行血型(ABO、RhD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三项)检查,同时填写或打印《临床输血申请单》,明确要求实施非同型输注,报请行政值班签字同意,并经输血科主任同意后方可实施。

护士根据医嘱抽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血样。

5.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血样送到输血科。

5.3输血科工作人员自接到患者标本,首选申请O型RhD阴性血液,若无,按照下表原则进行。

5.4输血科发血时可不进行血型检验,只进行凝聚胺快速交叉
配血,相合时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发血后,再及时进行血型检验和抗体筛检,确定患者血型。

5.5患者应在不同型输血停止15天以后方可输注与自身血型相
同的血液。

5.6特别紧急输血后,经治医师应按照规定补办相关手续。


务部事后应对该紧急输血进行全面调查落实,排除人为差错事故。

6对于RhD(-)患者,输血科虽然不能常备同型血液,但工作人员应及时联系血液中心尽快供应血液。

7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患者,应再次抽取血样由临床科室专门人员送到省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进一步筛查。

确诊为稀有血型患者,由省血液中心筛选相合的血液。

8紧急用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0u时,应先保证临床用血,事后再由经治医师按照《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履行报批手续。

9对于开放绿色通道的患者,凭医院行政值班签字先行输血检验并发放血液,保证临床紧急用血,事后由当事人负责补办手续。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填写《临床用血记录》。

10临床用血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工作人员应当及时通
知科室负责人。

重大难题应当及时向科主任和医院行政值班同时汇报。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